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100题(一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整理2022)

由网友()分享简介: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100题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无非就是学会加减,简单的学会是不够的,数学这门科目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一个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专项练习100题



  小学一年级的学习无非就是学会加减,简单的学会是不够的,数学这门科目是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一个知识点的,,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1、原有29个球,借出8个,还剩多少个?

  2、借出8个球,还剩21个,原有多少个?

  3、买来12个苹果,吃了4个,还剩多少个?

  4、吃了4个苹果,还剩8个,原来有多少个?

  5、车场里开走了4辆车,还剩15辆。车场里原有多少辆车?

  6、草地上的兔子跑了8只后,还剩下40只,原来有兔子多少只?

  7、商店卖出汽水32箱,还剩20箱,原有汽水多少箱?

  8、水果店卖出苹果76筐,还剩3筐,原有苹果多少筐?

  9、小山剪了一些★,贴了31个,还剩下7个。小山剪了几个★?

  10、小华看书看了92页,还剩下4页没有看。这本书有多少页?

  11、英语小组原来有12个人,今天上课缺席的有2个人,今天上课的有多少人?

  12、学校里有8个足球,49个小皮球,小皮球比足球多多少个?

  13、商店里有26个小汽球,5个大汽球,大汽球比小汽球少多少个?

  14、合唱队有38个女同学,6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15、小明养了36只兔,小红养了24只兔,小明比小红多养了多少只?

  16、商店里有35盒红汽球,20盒黄汽球,黄汽球比红汽球少多少盒?

  17、梨子有5个,苹果有7个,苹果比梨子多多少个?

  18、草地上有白兔7只,黑兔4只,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

  19、小花8岁,爸爸38岁,爸爸比小花大几岁?

  20、美术组有13人,数学组有9人,美术组比数学组多多少人?

 

  21、草地有公鸡7只,母鸡39只,母鸡比公鸡多多少只?公鸡比母鸡少多少只?

  22、食堂运回大米28袋,面粉7袋,面粉比大米少多少袋?

  23、体操队有18人,游泳队比体操队多11人,游泳队有多少人?

  24、水果店卖出26筐苹果后,剩下的比卖出的多9筐。剩下多少筐苹果?

  25、小华有25本故事书,小方比他多11本。小方有多少本?

  26、六月卖出冰箱58台,七月比六月多卖出22台。七月卖出多少台?

  27、小花今年8岁,爸爸比她大29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28、有5个草莓,樱桃比草莓多3个,樱桃有几个?

  29、小花捡了25个贝壳,小明比小花多捡了4个,小明捡了多少个贝壳?

  30、数学组有9人,美术组比数学组多8人,美术组有多少人?

  31、食堂运回大米28袋,面粉比大米多7袋,面粉有多少袋?

  32、小明养了36只兔,小红比小明多养了3只,小红养了多少只兔?

  33、商店里有35盒红汽球,黄汽球比红汽球多10盒,黄汽球有多少盒?

  34、 25比12多多少?

  35、比32多20的数是多少?

  36、一个加数是28,另一个加数比它大10,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37、一个数比60多30,这个数是多少?

  38、 38比8多多少?

  39、一个数是26,另一个数是58,和是多少?

  40、29比7多多少?

 

  41、比49多20的数是多少?

  42、一个数比26多8,这个数是多少?

  43、第一个加数是58,第二个加数是89,第一个加数比第二个加数少多少?

  44、被减数是69,减数是39,被减数比减数多多少?

  45、比29多29的数是多少?

  46、 54与67的差是多少?

  47、 5与38的和是多少?

  48、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的数是多少?

  49、一个数是5,另一个数是38,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50、一个加数是35,另一个加数比它多7,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51、育英学校今年植树杨树46棵、柳树40棵,杨树比柳树多多少棵?

  52、几个小朋友一起踢球,小明踢进了12个球,小东踢进了8个球,

  (1)小明比小东多射进几个球?

  (2)他们一共踢进几个球?

  53、一所学校分别有足球16个,篮球20个,排球12个,

  (1)篮球和足球一共有多少个?

  (2)排球比足球少多少个?

  54、小红到图书馆买了一本《少儿百科》,他给了阿姨50元钱,阿姨找了他20元,一本《少儿百科》书多少钱?

  55、一班有月季花40盆,菊花有44盆,

  (1)月季比菊花少多少盆?

  (2)菊花比月季多多少盆?

  56、小芳和小清玩跳绳,小芳跳了40下,小清跳了46人,

  (1)小清比小芳多跳了多少下?

  (2)小芳比小清少跳了多少下?

  57、小红参加数学比赛,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小红一共握了39次手,参加数学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58、校园里有10棵柳树、30棵松树、20棵杨树,一共有多少棵树?

  59、 地上有50个花生,小东拿走20个,小华拿走10个,还剩多少个?

  60、一共有14人站队,小明前面有8人,他的后面有几人?

 

  61、商店里的练习本是4角钱,橡皮是5角钱,尺是6角,

  (1)买一本练习本和一块橡皮一共用多少钱?

  (2)买上面3种物品,一共用多少钱?

  (3)小刚买了上面3种物品,付给售货员2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62、商店里的油是每桶40元,糖是每包5元,龙须面是每包2元,每包大米是20元,

  (1)买一袋糖和一桶油共要多少钱?

  (2)面条比大米便宜多少钱?

  (3)李阿姨想买一袋大米、一桶油和一包糖,她带了60元,够吗?

  63、丽丽放学站队回家,从前数他排第8,从后面数他排第9,一共有多少人?

  64、16只大雁排队往南飞,受伤的大雁前面有5只,后面有几只?

  65、上操的时候,小红的左面有9个人,右面有8个人,这一行一共有几人?

  66、鹅有36只,鸭子比鹅多9只,鸭子有多少只?

  67、小熊家到萝卜地52米,小兔家到萝卜地9米,小兔家到萝卜地比小熊家近多少米?

  68、小熊采了3个蘑mó菇gū,小猴采了30个,小兔采了42个

  (1)小兔比小熊多采了多少个?

  (2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列式解答。

  69、一支铅笔6角,付给售货员1元,应找回多少钱?

  70、猴妈妈和小猴一共摘了58个桃子,小猴摘了8个,猴妈妈摘了几个?

 

  71、有50个学生,4个老师,每人一瓶矿泉水,55瓶够吗?

  72、14只鹅在水里游泳,6只上岸了,还有几只鹅在游泳?

  73、停车场原来有48辆车,开走9辆,又开来20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74、一本书小红读了78页,还剩9页没读,这本书有多少页?

  75、小明今年8岁,哥哥14岁,5年后,哥哥比小明大几岁?

  76、小明做了20道口算,小红做了38道,小明再做多少道和小红同样多?

  77、明明上午算了100道数学题,下午算了21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78、图书室里有72个女同学,有18个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79、动物园里有大猴20只,有小猴30只,小猴比大猴多多少只?

  80、小佳读一本故事书,先读了17页,剩下的页数比已读的多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81、小明有连环画15本,故事书27本,科技书的本数比连环画和故事书的总数少18本,科技书有多少本?

  82、某城市的外环线长72千米,中环线比外环线少37千米,中环线长多少千米?

  83、商店运进肥皂24箱,香皂18箱,毛巾的箱数比肥皂和香皂的总和少3箱,运进毛巾多少箱?

  84、广场上空有红气球38个,黄气球比红气球少13个,花气球比黄气球多36个,花气球有多少个?

  85、体育组有25个足球,12个篮球,排球的个数比足球和篮球的总和少17个,排球有多少个?

  86、食堂运来95斤黄瓜,比西红柿多35斤,比土豆多80斤,西红柿和土豆共多少斤?

  87、同学们参加劳动,摘黄瓜40筐,摘的白瓜比黄瓜少18筐,摘白瓜多少筐?

  88、有75棵树苗,25棵杨树,36棵是柏树,剩下的是柳树,问柳树有多少棵?

  89、跳绳比赛,王红跳了66个,比李丽多跳了13个,比赵琳多跳了25个,李丽和赵琳共跳多少个?

  90、一块布长80米,第一次用去25米,第二次用去15米,这块布还剩多少米?

 

  91、姐姐去上学,已经走了38米,还离学校有62米,姐姐每天上学要走多少米?

  92、冰箱里有30支冰棒,已经吃了20支,还剩多少支?吃了的比剩下的多多少支?

  93、小静今年7岁,她妈妈今年34岁,再过8年后,妈妈比小静大多少岁?

  94、国风电器行,上午卖出彩电28台,黑白电视9台,共卖出电视机多少台?下午卖出20台,比上午少卖了多少台?

  95、芳芳看一本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了16页,第三天比第二天多看了20页,第一天看了30页,第三天看了多少页?

  96、粮食专柜有大米56包,卖走30包后,又运来24包,现在有多少包大米?

  97、爸爸给阳阳50元钱,阳阳买书和文具用去29元,妈妈又给他21元,现在阳阳有多少钱?

  98、一本书有96页,亮亮第一天看了28页,第二天看了35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99、饲养场有牛58头,羊25头,卖走36头后,还剩多少头?

  100、小明有12张贺卡,小平和小明同样多,小红的贺卡比小平少3张,小红有几张贺卡?三人共有多少张贺卡?

一年级的数学重要知识点



每一门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数学其实和语文英语一样,也是要记、要背、要讲练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一年级数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点

一、十位加、减十位,个位加、减个位。

1、不进位的加法20+30=5067+2=6968+30=98

2、不退位的减法80-50=3069-2=6798-30=68

二、进位加法(凑十法)

1、凑十歌:一凑九,二凑八,三凑七来四凑六,五五相凑就满十。(注:凑十的两个数互为补数)

2、20以内进位加:凑十法:8+72=15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2+8=10,2是8的补数)

3、100以内进位加362+8=44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加1,个位减补数。(方法和20以内一样)

三、退位减法

1、20以内退位减:破十法:161-9=7个位加补数

2、100以内退位减:361-9=27提炼方法:个位用弧线连上,十位减1,个位加补数


一年级的数学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上册数学重要知识点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重要的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梳理



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如果说学习一定有捷径,那只能是勤奋,因为努力永远不会骗人。学习需要勤奋,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勤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20以内退位减法》知识点

方法一: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

方法二:

“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

方法三:

“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

方法四:

“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

方法五: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知识点

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

2、人民币各单位之间的换算:

1元=10角;10角=1元;1角=10分;10分=1角;10角=100分;1元=100分。

3、主要题型:

填合适的单位。(注意和生活实际联系)

计算:元+元角+角满10角记得换成1元

元-元角-角“角”不够减向“元”借1元当10角再计算

4、解决问题:先画批,找准数据,再列式计算。

列式时用:“几元几角+几元几角”的形式来表示,不用小数形式列式。

5、换钱:1张10元可以换5张2元。

1张100元可以换5张20元。1张100元可以换2张50元。

1张50元可以换10张5元。

6、2.00元=2元;0.50元=5角;59.90元=59元9角;9.25元=9元2角5分

一年级数学《认识图形》知识点

一、图形可分为(1)平面图形;(2)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

2、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二、图形的拼组

1、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2、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4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体至少需要8个小正方体。

3、两个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形。(两个特殊的长方形能拼成一个大正方形),4个长方体能拼成一个大的长方体。


一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梳理相关文章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 数学考试知识点一年级

★ 小学一年级数学考点归纳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知识点梳理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一年级数学课文重要知识点



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学习,就算是天才,也是需要不断练习与记忆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有趣的图形》知识点

认识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1、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能分辨出四种基本的图形。

2、学会观察,能在生活中找出基本的形状,会举例。

3、能区分出面和体的关系,体会“面在体上”。

4、能找出一组图形的规律。

5、能在复杂的图案中找出基本的图形。

动手做(一)

学生能自己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剪拼出喜欢的图案。

通过折纸、剪拼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

通过折纸对简单的图形进行分解和拼补。

动手做(二)

了解七巧板的组成。通过用七巧板拼图的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只让学生直观认识,知道形状和名称即可。

动手做(三)

通过欣赏和设计图案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

小学一年级数学《认识元角分》知识点

1元=10角=100分

1角=10分

1元=(2张)5角=(10)张1角=(5张)2角

5元=(5)张1元

10元=(10张)1元=(5张)2元=(2张)5元

20元=(2张)10元=(20)张1元

50元=(5张)10元=(50张)1元=()张20元+()张10元

100元=(10张)10元=(100)张1元

付出的钱数-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剩下的钱数)

用去的钱数+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

付出的钱数-找回的钱数=用去的钱数(商品的价钱)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数学加与减

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用加法。加数+加数=和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

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被减数-减数=差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  8+2=10  7+3=10  6+4=10  5+5=10  4+6=10  3+7=10  2+8=10  1+9=10

9+2=11  8+3=11  7+4=11  6+5=11  5+6=11  4+7=11  3+8=11  2+9=11

9+3=12  8+4=12  7+5=12  6+6=12  5+7=12  4+8=12  3+9=12

9+4=13  8+5=13  7+6=13  6+7=13  5+8=13  4+9=13

9+5=14  8+6=14  7+7=14  6+8=14  5+9=14

9+6=15  8+7=15  7+8=15  6+9=15

9+7=16  8+8=16  7+9=16

9+8=17  8+9=17

9+9=18

1、熟记20以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20以内进位加法、20以内退位减法)

20以内退位减法口诀表

10-1=9  11-2=9  12-3=9  3-4=9  14-5=9  15-6=9  16-7=9  17-8=9  18-9=9

10-2=8  11-3=8  12-4=8  13-5=8  14-6=8  15-7=8  16-8=8  17-9=8

10-3=7  11-4=7  12-5=7  13-6=7  14-7=7  15-8=7  16-9=7

10-4=6  11-5=6  12-6=6  13-7=6  14-8=6  15-9=6

10-5=5  11-6=5  12-7=5  13-8=5  14-9=5

10-6=4  11-7=41  2-8=4  13-9=4

10-7=3  11-8=3  12-9=3

10-8=2  11-9=2

10-9=1


一年级数学课文重要知识点相关文章

★ 一年级数学课文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文的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课本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课本

★ 一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部编版

★ 四年级数学课文基础知识点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课堂临时报佛脚,不如课前预习好。其实任何学科的知识都是一样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勤奋都是最好的学习方法,没有之一,书山有路勤为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前后(前后的位置关系)

1、注意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顺序与描述物体的准确位置两者之间的区别。

2、鹿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这个答案不,不仅仅有一个松鼠,还有兔子、乌龟和蜗牛都在鹿的后面。

3、注意让学生会用前、后等词语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上下(上下的位置关系)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上下”的相对性。

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

左右(左右的位置关系)

1、能用语言描述物体的左右位置关系。

2、能在情境中体会左右位置的相对性。进一步再体会:两人如果面向同一方向,他们所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一致的;如果面对着面,他们看到的左右位置与顺序是相反的。

教室(前后、上下、左右综合应用)

综合运用前面三课所学的知识,进行物品的位置与顺序的描述活动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整时过一点或差一点到整时这三种时间。

首先认识时针、分针

时针:粗短

分针:细长

认识整时技巧: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就是1时。1: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2就是2时。2: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6就是6时。6: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8就是8时。8:00

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12就是12时。12:00

注意:分针指在12附近,时针马上指着准确的数字,此时是“大约”几时整。

在练习拨针时,时针和分针一定要拨到准确的位置上。

时针和分针并没有正对着钟面上的数,而是稍微偏了一点,像这种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

注意:“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知识点相关文章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 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 小学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



没有加倍的勤奋,就没有才能,也没有天才。天才其实就是可以持之以恒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勤奋一直都是学习通向成功的最好捷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一年级数学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100以内数的认识

1、能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能说出100以内各个数位的名称以及这些数位的排列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含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认识元、角、分,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十进制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应用。

3、会口算100以内的不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能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认识钟面、时针和分针,掌握整时、几时半和大约几时在钟面上的表示方法,能认、读这些时间。

5、能辨认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并用这些方向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第几组第几排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会辨认从正面、背面、侧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能辨认正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感知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会用这些平面图形拼图。能认识生活中这些简单图形。

7、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在比较、排列、分类活动中,体会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饿一致性,在学习寻找简单平面图形的共性。

8、认识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的需要进行简单的分类,能根据统计图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会进行生活中的一些最简单的统计活动。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

1、数一数

数数:数数时,按一定的顺序数,从1开始,数到最后一个物体所对应的那个数,即最后数到几,就是这种物体的总个数。

2、比多少

同样多: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都没有剩余时,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比多少: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其中一种物体有剩余,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少。

比较两种物体的多或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第二单元

1、认识上、下

体会上、下的含义:从两个物体的位置理解:上是指在高处的物体,下是指在低处的物体。

2、认识前、后

体会前、后的含义:一般指面对的方向就是前,背对的方向就是后。

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从而得出:确定两个以上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时,要找准参照物,选择的参照物不同,相对的前后位置关系也会发生变化。

3、认识左、右

以自己的左手、右手所在的位置为标准,确定左边和右边。右手所在的一边为右边,左手所在的一边为左边。

要点提示:在确定左右时,除特殊要求,一般以观察者的左右为准。

一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第一、认真听老师讲课。这是我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听讲时要做到全神贯注,聚精会神,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开小差,更切忌一边讲话一边听讲。其次要专心凝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字,因为数学是以严谨著称的,一字之差就非同小可,一字之间就隐藏玄机无限。听讲时还要注意记笔记。一次老师讲了一个高难度的几何题,我一时没有听懂,多亏我记下了这道题以及解法,回家后仔细琢磨,终于理解透了,以至在一次竞赛中我轻而易举地解出了类似的一道题,获得了宝贵的10分。上课还要积极举手发言,举手发言的好处可真不少!①可以巩固当堂学到的知识。②锻炼了自己的口才。③那些模糊不清的观念和错误能得到老师的指教。真是一举三得。总之,听讲要做到手到、口到、眼到、耳到、心到。

第二、课外练习。孔子曰:“学而时习之”。课后作业也是学习和巩固数学的重要环节。我很注意解题的精度和速度。精度就是准确度,专心致志地独立完成作业,力求一次性准确,而一旦有了错,要及时改正。而速度是为了锻炼自己注意力集中,有紧迫感。我经常是这样做的,在开始做作业时定好闹钟,放在自己看不见的地方再做作业,这样有助于提高作业速度。考试时,就不会紧张,也不会顾此失彼了。

第三、复习、预习。对数学的复习,预习我定在每天晚上,在完成当天作业后,我将第二天要学的新知识简要地看一看,再回忆一下老师已讲过的内容。睡觉时躺在床上,脑海里再像看电影一样将老师上课的过程“看”一遍,如果有什么疑难,我立即爬起来看书,直到搞懂为止。每个星期天我还作一星期功课的小结复习、预习。这样对学数学有好处,并掌握得牢固,就不会忘记了。

第四、提高。在完成作业和预习、复习之后,我就做一些爬坡题。做这类题,尽可能自己独立思考,努力找出隐藏的条件,这是解题的关键。如果实在想不出来就需要看一看参考书,以及请教师长和同学。总之,要做到多看、多做、多问、虚心、勤奋,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关键的关键。


一年级数学必考知识点相关文章

★ 一年级数学必备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

★ 小学一年级数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 一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

★ 数学考试知识点一年级

★ 一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