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布达拉宫导游词精选)

由网友()分享简介: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篇1亲爱的...

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



布达拉宫是藏传佛教的圣地,每年至此的朝圣者及旅游观光客不计其数。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

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篇1

亲爱的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这次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许,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问我。首先祝大家旅行愉快!

大家看我的身后,这边是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整体采用石木结构,布达拉宫墙外有厚达二至五米的墙,其地基直接埋入岩层。在坚固、美观方面,用花岗岩砌成,整体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 采用铁汁灌入,进行加固,提高了整体墙的结实程度,能保证长期的坚固和稳定。布达拉宫海拔高约3756米,而布达拉宫建筑高度约为115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整座布达拉宫的屋顶,飞檐外挑,铜瓦鎏金。

关于布达拉宫还有一个美丽的浪漫的传说呢,大家稍休息一下,喝口水,听我慢慢说这个传说故事,几年前有位阿生的老人,在街头告诉以为男人,你前世没有修足情道,落不了俗,你的根必将会落入布达拉宫再次修行才能得到真爱。他不相信,有一年他终于遇见了他的她,却真如那位老人所说,他上心了,她却不在意,他努力了,她还是不上心,他信了,去了西藏,他已落发循佛,他便在布达拉宫匍匐做告,一步一跪膝,三步一叩头,她感动了,跟她回到了尘世间。

好了,我的讲解到此结束,再次祝你们玩得开心,玩的愉快,再见!

布达拉宫旅游导游词篇2

大家好!我叫唐润嘉,即将和大家一起共游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十二座名庙之一。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始建于七世纪,是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这后,为促进吐蕃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推进与唐王朝和睦邻友好关系,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

这座城的主楼高九层,有宫室999间,再加上顶层的一间佛堂共有1000间。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茂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的艺术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白宫是历代__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南南共七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__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布达拉宫的历史,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遗产价值吧!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

在下车之前,我提醒大家,由于布达拉宫在高原上,请一定要带好氧气瓶哦!


布达拉宫导游词精选



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布达拉宫导游词

布达拉宫导游词篇1

各位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作为昔日历代__喇嘛的“冬官”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座无与伦比的神宇官阙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精华,所藏的大量历史宗教文物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价之宝。所以,当你决定将双脚踏上布达拉官山脚那巨大的花岗石阶的时候,你应该在内心默念:布达拉官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群,它神秘,肃穆,伟岸,傲立尘世;它荟萃世间最美好的珍宝与伟大的心灵,它无视一切世俗的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然后,平静并轻松地抬足吧!

为了使大家对布达拉官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先把布达拉宫的基本情况及其简要历史作一个介绍。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上,因该山岩体及土壤略呈红色,所以汉语称为红山。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高119米,共13层,大小房问2000多间,大的佛殷34个,红宫与白宫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忉松赞干布时期。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松赞干布。6世纪初,吐善的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这位赞普生下来就有很多殊异的地方:他的头上生就一个阿弥陀佛,因此有人称他“双头王”。双头王生下就会说话,他对父王和母后说:“我可为一切生灵之主,将高兴地坐在赞普的宝座上”。13年后,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先后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逻娑),发展生产,创文字,定法律,立官制军,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善,松赞干布为其“营造宫室,以居公主”。史书是这样描述的:在红山那里,筑起三道围墙。然后,在围城当中,修起了堡垒式的宫室九百九十九问,叉在红山顶上修起一间来凑足千间之数。这些宫室都装有金铃、珍珠网等物,显得十分壮丽,真与天官媲美。后因战乱失火等磨难与沧桑,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

公元17世纪,五世__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的武力扶持下夺取全藏政权。此后不久,他的经师、甘丹寺大法台林麦夏仲?贡觉群培等人倡议新建一所用以指挥全藏政治活动的中心宫殿,以巩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扩大政治影响。1645年藏历四月一日,五世__宣布重建布达拉宫。用了三年时间重建了白宫,他圆寂后,其总管第巴桑杰嘉措又修建了红宫和五世__灵塔,后经历多次的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开始参观布达拉宫。眼下我们跨过平措堆朗大门的门槛,就可见到门廊两边绘制的“护法四天王(四大天王)”巨幅壁画,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每幅画均高约6米.宽约2.5米。内门两侧正面墙壁上还有两幅女神画像。这里原来有一根用整棵树干做的门闩,曾令许多人惊讶不已,可惜现在巳不见踪影。这是从布达拉宫正面人宫的必经之路。

现在我们要经过这个窄窄的廊道,这儿没有窗户,只有几个深邃的墙洞,透过墙洞,大家可以看见厚达数米的宫墙,宫墙是用三合土堆制,石头砌边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建筑工艺在1300年前非常少见。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面积1600平方米、离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宽阔广场,这就是专供__喇嘛在节日期同观赏跳神、藏戏表演的场所,藏语称“德阳夏”,意即东欢乐广场。每逢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在此举行布达拉宫跳神节,达粕喇嘛在白宫第七层东日光殿观赏,地方高级僧俗官员、拉萨三大堪布(相当于住持)也要出席陪伴。拉萨的市民也可上山观看表演,届时广场人山人海,气氛十分热闹。跳神的内容大多是讲述佛法的灵异和喇嘛的传奇故事

大家请看德阳夏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质扶梯。中间的扶梯是专供__喇嘛上下的。一般僧众官员和游览者,只能从两边扶棒进出。现在请大家小心攀扶上下梯,因为木梯有些陡峭。上了木梯我们就进入白宫了,白宫是历世__喇嘛的寝宫和施政之地,历代摄政王,__经师的寝室、办公之地,地方政府的办公用房,集会大殿等均在此宫。这是一座具有地方政府政权性质的建筑物。

现在我们已进入白宫,这是松格廓门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周围四壁许多精美艳丽的壁画,有轮回图、坛城图、民俗图等,最著名和引人注目的是东壁的壁画,长安风貌图、文成公主入藏图,生动再现了唐都长安的一派繁华景象和“唐皇五难吐蕃婚使”的故事。

北壁上则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普赞松赞干布,并特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人藏,松赞干布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历史故事和喜庆场面。壁画中绘有当时建筑在红山上的宫殿图像。在文成公主进藏图中,有一辆由三匹马驾驶的四轮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公主坐在车旁,随员们骑马正在行进。

布达拉宫导游词篇2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来中国拉萨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地领略到西藏独特风光和文化。今天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跑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后被雷电及战乱毁坏,成为一般寺庙,一直未得到认真的恢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__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__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__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__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__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__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__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

布达拉宫导游词篇3

大家好!我是导游X,即将和大家一起共游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世界上最神秘的十二座名庙之一。布达拉宫坐落于中国西南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市中心的红山上,

始建于七世纪,是松赞干布统一西藏之后,为促进吐蕃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推进与唐王朝和睦邻友好关系,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

这座城的主楼高九层,有宫室999间,再加上顶层的一间佛堂共有1000间。

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36万余平方米,主建筑共13层,高117米,它是著名的藏式宫堡式建筑,也是藏族古代建筑的艺术杰出代表,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白宫是历代__喇嘛进行政治、宗教管理的地方,建筑坐北南南共七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中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是供奉历代__喇嘛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

刚才我给大家介绍的是布达拉宫的历史,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遗产价值吧!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艺术的伟大成就。

布达拉宫依山建造,由白宫、红宫两大部分和与之相配合的各种建筑所组成。众多的建筑虽属历代不同时期建造,但都十分巧妙地利用了山形地势修建,使整座宫寺建筑显得非常雄伟壮观,而又十分协调完整,在建筑艺术的美学成就上达到无比的高度,构成了一项建筑创造的天才杰作。

大家准备下车,自由游览。在下车之前,我提醒大家,由于布达拉宫在高原上,请一定要带好氧气瓶哦!

猜您感兴趣:

1.关于布达拉宫的导游词3篇

2.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3篇

3.布达拉宫导游词范文3篇

4.布达拉宫的导游词3篇

5.布达拉宫导游词300字大全

6.布达拉宫的导游词100字200字

7.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3篇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5篇



布达拉宫是西藏传统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古建筑的精华之作。它是西藏历史文化遗产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是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仅供参考。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一: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来中国拉萨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地领略到西藏独特风光和文化。今天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跑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后被雷电及战乱毁坏,成为一般寺庙,一直未得到认真的恢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__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__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__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__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__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__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__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

在下面的参观过程中,我将分不同景点向大家作详细讲解。

曲结竹普与帕巴拉康

我们现在去参观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中吐蕃时期保留下来的仅的建筑。

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边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这些塑像表情生动,衣褶流畅,手法与风格与晚期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可能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个室净高3.7米,原有的两柱现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兽面雕刻有明显的吐蕃时代的风格,为加固梁椽屋顶,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建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由此再上一层楼)这便是帕巴拉康。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已经维修已失原貌。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传为松赞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达拉宫的主要供佛。殿内四面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__、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幼年十二世__的脚石印。佛殿前挂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额,乃清朝同治皇帝亲笔题书所赐。

萨松朗杰和其美甘丹

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自七世__桑嘉措起,各世__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到这里向皇帝牌位进行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由萨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这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__仓央嘉措的经堂。六世__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从小资质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青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他从而写出著名的《仓央嘉措情歌》,情歌优美动人,广为流传,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印地等文字。

再见,布达拉

观过萨松朗杰其美甘丹,我们现在对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的功能、历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价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会给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事实上,以布达拉宫价值论,几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宫殿,它的整体布局显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励人们回避现实矛盾,一心追求超脱尘世,飞向佛国的境界,那么它的空间组合向人们宣传禁欲主义,它的装饰设置更向人们展示了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它综合了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了形容彼岸世界的富丽堂皇,佛境福泽的极乐胜事,用人间的财富诱惑人们向天国祈求幸福。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显示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结构等风格,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

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二:

各位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布达拉宫。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宝贵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作为昔日历代__喇嘛的“冬官”和西藏地方政教合一政权的中心,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的大型古代宫殿。这座无与伦比的神宇官阙被誉为世界十大杰出土木石建筑之一.集中体现了西藏建筑、绘画、宗教艺术精华,所藏的大量历史宗教文物亦是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价之宝。所以,当你决定将双脚踏上布达拉官山脚那巨大的花岗石阶的时候,你应该在内心默念:布达拉官是世界上最高的宫殿群,它神秘,肃穆,伟岸,傲立尘世;它荟萃世间最美好的珍宝与伟大的心灵,它无视一切世俗的价值?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可思议的奇迹!然后,平静并轻松地抬足吧!

为了使大家对布达拉官有一个概括的了解,我先把布达拉宫的基本情况及其简要历史作一个介绍。

布达拉宫坐落在拉萨市中心的玛布日山上,因该山岩体及土壤略呈红色,所以汉语称为红山。它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高119米,共13层,大小房问2000多间,大的佛殷34个,红宫与白宫是它的重要组成部分。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忉松赞干布时期。我给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松赞干布。6世纪初,吐善的第三十二代赞普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这位赞普生下来就有很多殊异的地方:他的头上生就一个阿弥陀佛,因此有人称他“双头王”。双头王生下就会说话,他对父王和母后说:“我可为一切生灵之主,将高兴地坐在赞普的宝座上”。13年后,松赞干布继承了王位,先后兼并西藏地区诸部,定都拉萨(逻娑),发展生产,创文字,定法律,立官制军,建立了吐蕃奴隶制政权。公元641年,唐朝文成公主嫁到吐善,松赞干布为其“营造宫室,以居公主”。史书是这样描述的:在红山那里,筑起三道围墙。然后,在围城当中,修起了堡垒式的宫室九百九十九问,叉在红山顶上修起一间来凑足千间之数。这些宫室都装有金铃、珍珠网等物,显得十分壮丽,真与天官媲美。后因战乱失火等磨难与沧桑,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

公元17世纪,五世__喇嘛阿旺.罗桑嘉措在青海蒙古族和硕特首领固始汗的武力扶持下夺取全藏政权。此后不久,他的经师、甘丹寺大法台林麦夏仲?贡觉群培等人倡议新建一所用以指挥全藏政治活动的中心宫殿,以巩固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扩大政治影响。1645年藏历四月一日,五世__宣布重建布达拉宫。用了三年时间重建了白宫,他圆寂后,其总管第巴桑杰嘉措又修建了红宫和五世__灵塔,后经历多次的扩建,才有今天的规模。

各位朋友,现在我们开始参观布达拉宫。眼下我们跨过平措堆朗大门的门槛,就可见到门廊两边绘制的“护法四天王(四大天王)”巨幅壁画,他们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绢索;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每幅画均高约6米.宽约2.5米。内门两侧正面墙壁上还有两幅女神画像。这里原来有一根用整棵树干做的门闩,曾令许多人惊讶不已,可惜现在巳不见踪影。这是从布达拉宫正面人宫的必经之路。

现在我们要经过这个窄窄的廊道,这儿没有窗户,只有几个深邃的墙洞,透过墙洞,大家可以看见厚达数米的宫墙,宫墙是用三合土堆制,石头砌边而成,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建筑工艺在1300年前非常少见。现在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面积1600平方米、离地面六七十米高的宽阔广场,这就是专供__喇嘛在节日期同观赏跳神、藏戏表演的场所,藏语称“德阳夏”,意即东欢乐广场。每逢藏历十二月二十九,在此举行布达拉宫跳神节,达粕喇嘛在白宫第七层东日光殿观赏,地方高级僧俗官员、拉萨三大堪布(相当于住持)也要出席陪伴。拉萨的市民也可上山观看表演,届时广场人山人海,气氛十分热闹。跳神的内容大多是讲述佛法的灵异和喇嘛的传奇故事

大家请看德阳夏的正西面有三排并列的木质扶梯。中间的扶梯是专供__喇嘛上下的。一般僧众官员和游览者,只能从两边扶棒进出。现在请大家小心攀扶上下梯,因为木梯有些陡峭。上了木梯我们就进入白宫了,白宫是历世__喇嘛的寝宫和施政之地,历代摄政王,__经师的寝室、办公之地,地方政府的办公用房,集会大殿等均在此宫。这是一座具有地方政府政权性质的建筑物。

现在我们已进入白宫,这是松格廓门厅,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周围四壁许多精美艳丽的壁画,有轮回图、坛城图、民俗图等,最著名和引人注目的是东壁的壁画,长安风貌图、文成公主入藏图,生动再现了唐都长安的一派繁华景象和“唐皇五难吐蕃婚使”的故事。

北壁上则描绘了公元641年唐太宗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普赞松赞干布,并特派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护送人藏,松赞干布在拉萨为文成公主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等历史故事和喜庆场面。壁画中绘有当时建筑在红山上的宫殿图像。在文成公主进藏图中,有一辆由三匹马驾驶的四轮车载着释迦牟尼佛像,公主坐在车旁,随员们骑马正在行进。

门厅南壁的上写着冈有五世__手掌印的诰令,明令第司桑结嘉措代行其权,全藏僧俗都要听从。文告共有22行,上面还有两行梵文。诰令下方的一双手印,被玻璃罩盖着加以保护。这是17世纪中期五世__在大规模修建布达拉宫时留下的印记。那时__年事已高,不太过问政事,一切事务委托给摄政桑结嘉措掌管。但是,当时的第司威望尚不足以服众,所以__便印了手模,以当命令,表示一切请摄政代为行事,全体僧俗官员.均应惟摄政之命是从,这双具有极高历史价值的手印保留至今,真是称足珍贵。

穿过松格廓门厅,经曲折的廊道,便到了白宫最大的宫殿??东有寂回满大殿,藏语名称“措钦厦司西平措”,殿内耸立44根大柱子,面积达717平方米。殿内的梁柱、斗拱上雕刻图案极其精美。

殿中央正北放置__的宝座和全套法器。据说这一宝座和甘丹寺宗喀巴金质宝座,属西藏寺庙中最大的宝座了。宝座上方有块大匾,上书“振锡绥疆”4个大字,之后有“同治御笔之宝”的玺印。

殿中还供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塑像,其周围有几十尊小的金佛像。殿内保存着清朝顺治皇帝册封五世__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赤喇怛喇__喇嘛”的金册、金印。它的旁边有小经堂,供着宁玛派祖师莲花生大师像。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神奇世界——布达拉宫。很高兴成为大家的导游!希望我的讲解能够令您们满意,让我们共同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大家快跟上!现在我们位于布达拉宫的大门前,你们看,这墙上的四大天王可不一般啦!以前,人们没有颜料,这壁画上的“颜料”就是用金银珠宝镶嵌而成的。好了,我们进入大门。呀!大家别踩门槛!踩门槛是对佛的不尊敬。

大家跟我来!现在我们来到长廊。大家快看哪,这屋檐和窗檐用木制结构做成,飞檐外挑,屋角翘起。屋檐下的墙面形象都是佛教法器式八宝,柱身和粱仿上布满了鲜艳的彩画和华丽的雕饰。可见当时的人们多么能干呀!

大家快点!现在我们步入经书殿。大家可以看见一块用藏语、汉语、满语和写着: “当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扁。这块扁是献给清朝皇帝的。大家再把眼球转到墙上的经书格上,这么多的经书格,里面的经书全是从唐僧西天取来的经书里抄来的。

我们再走走布达拉宫的后山公园:文成之园。我们走在小路上,两旁的树被风吹着,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是不是?加快步伐吧,我们走到了小路的尽头。咦?怎么这里还有一潭碧波荡漾的水呢?大家不必惊讶,这是龙王潭,它是松赞干布建造布达拉宫时,采取石头形成的大坑,一放水进去,就成了龙王潭。

今天的观光游览就要结束了,在布达拉宫的这段时光希望能成为您西藏之旅中的永恒记忆。同时也请您把布达拉宫的祝福带给您的家人和朋友。

布达拉宫导游词400字数四:

嗨,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驰名中外的布达拉宫!今天,就由我带领大家游玩吧!大家好像都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听听了吧?那好,请大家亮出您的顺风耳吧!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

布达拉宫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__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 1994年,布达拉宫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在这堪称巨型绘画艺术长廊内,既记载有西藏佛教发展历史,又有五世__生平,文成公主进藏过程,还有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等等,说它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毫不为过分。

好了,现在,请大家去游览吧,但是要注意旅游过程中的卫生,谢谢合作!

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3篇



布达拉宫的景观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大家欣赏,它是我国的重点历史文物,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千里迢迢来到西藏布达拉宫,我是你们的导游,希望大家玩得开心、愉快。让大家在布达拉宫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拉萨市西北的红山中,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军的。大家请看,坚实敦厚的英墙体,松茸平展的白玛草墙领,金碧辉煌的纯金顶,巨大鎏金宝瓶,交相辉映,三种色彩鲜明对比,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型体,都体现出了西藏古建筑迷人的特色。当初,松赞干布为了建造布达拉宫,共用了黄金11万两,民工好几万人。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布达拉宫门口,布达拉宫主体建筑为红宫和白宫,主楼十三层,高115。7米,由寝宫、佛殿、灵塔殿等组成。

现在,我们来到了白宫,白宫内最古老的建筑是法王洞,不幸的是,在九世纪时,吐蕃内乱将白宫破坏,大量的建筑纷纷消失,现有白宫仅存法王洞,洞内是松赞干布所造的他自己的雕像。

大家请看,这便是红宫,因外墙鲜红而得名,宫殿采用了曼陀罗布局。最重要的是灵塔殿,由十六根大方柱支撑,殿高三层。

现在请大家自由参观,我说一下注意事项:1、在布达拉宫内参观要遵守藏传佛教的禁忌,不可戴帽,不可拍照,不可踩踏墙、门槛等。2、想拍照只可拍宫外景观。3、大家只可在1小时内完成参观。希望大家记住这经历了1300多年风雨的布达拉宫,记住这段美好时光。

篇二: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

大家好!我是本次游览布达拉宫的导游。我会在全程中为大家进行详细的讲解,希望大家提出宝贵的建议与意见。

我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布达拉宫。它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西北郊区约两千米处的红山上,海拔3700多米,是西藏政治和宗教的中心。布达拉宫规模庞大,气势宏伟,享有“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

站在红山下,仰望布达拉宫,布达拉宫高高的耸立在红山上。它的主体结构以红宫为中心,白宫为两翼。布达拉宫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主楼高117米,看似13层,实际9层,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

走进白宫,是__喇嘛的冬宫,也曾是原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所在地,高七层。位于第四层中央的东有寂圆满大殿,是__喇嘛坐床、亲政大典等重大宗教和政治活动场所。第五、六两层是办公和生活用房等。最高处第七层两套__拉喇嘛冬季的起居宫,由于这里终日阳光普照,故称东、西日光殿。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五世__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可谓精美别致。它还供奉有用藏、汉、满、蒙四中文字书写的康熙皇帝长命牌位和乾隆皇帝画轴,表现了历代__喇嘛同中央政府的隶属关系。

布达拉宫的景观还有很多很多值得大家欣赏,它是我国的重点历史文物,请大家在参观时不要随地吐痰,不随地扔垃圾,不乱写乱画,布达拉宫内还有一项规定是参观时不能照相,希望大家做好文明形象。

现在请大家去细细观赏。

篇三:介绍布达拉宫的导游词

女士们、先生们:

欢迎你们来中国拉萨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地领略到西藏独特风光和文化。今天我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概念

“布达拉”是藏语译音,即“普陀罗”。相传,藏传佛教徒认为红山可与观世音的圣普陀罗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殊胜的普陀罗,布达拉宫由此得名。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寺院于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缘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峙,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布达拉宫相传始建于7世纪的松赞干布时期,当时叫“颇章玛尔布赤子”,修建殿室999间,连同原有建筑红楼共1000间。宫堡之间复道行空,甚为壮观。东宫门外,有宽18丈,长300丈的跑马场,砌砖为基,铺木而就,马行其上蹄声嚣嚣,虽仅一马或数马飞驰,却有万马奔腾之势。后被雷电及战乱毁坏,成为一般寺庙,一直未得到认真的恢复。

1645(藏历木鸡年)五世__在青海蒙古酋长因始法武力扶持下取得了政权,为巩固政孝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扩大自己的政治影响,宣布重建布达拉宫,并由第悉·索朗热登主事。重建时,拆毁了吐蕃王朝时期的古遗址,保存了松赞干布时期的修法洞和本尊观音佛堂,并以此为中心向东向西光建白宫,从此,布达拉宫就作为历代__喇嘛生活起居和从事政治活动的场所,是旧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权力中心,直到1959年。五世__以后的摄政修建了红宫和灵塔,以后布达拉宫又多次增修与改建,始具今日规模。如果说7世纪的“布达拉宫”,作为宫堡建筑,政治的象征,主要显示了人间奴隶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所向披靡的武功,那么,五世__重建的布达拉宫就由人间变成佛域,整个建筑就是一座神权的偶像崇拜。

布达拉宫城包括四大部分:红山之一的红宫、白宫、山后的龙王潭和山脚下的“雪”。红宫为历世__灵塔殿和各类佛堂,位于整个建筑的中心和顶点,显然是须弥佛土的境界,宇宙中心。白宫合抱红宫,有历世__的宫殿、大经堂、噶厦政府机构和僧官学校等。__的寝宫位于白宫最高处,又称日光殿。龙王潭为布达拉宫后园,方圆公里,中为湖,湖中有小岛,岛上建有龙王宫和大象房等。“雪”在布达拉宫脚下,安置有噶厦政府的监狱,印经所、作坊、马厩,周围是宫墙和碉堡。在藏传佛教中宣传的有“三界”之说。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我们可以看到布宫的整体布局,把红宫、白宫和“雪”由上而下分作三个层次段纵向排列,充分体现了藏传佛教的“三界”之说。布宫又通过建筑艺术体积的无限夸张和极度渲染,布局的强烈对比和互相陪衬,尽情表现了佛法神威,告诫人们,惟有超脱尘世,皈依佛门,才是通向天国的境地。

在下面的参观过程中,我将分不同景点向大家作详细讲解。

1 曲结竹普与帕巴拉康

我们现在去参观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中吐蕃时期保留下来的仅的建筑。

曲结竹普建于7世纪,是布达拉宫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边保存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公主及其大臣的塑像,是吐蕃时期的雕塑品。这些塑像表情生动,衣褶流畅,手法与风格与晚期松赞干布及妃臣像迥异,极有可能是吐蕃时期留下的艺术珍品。这个室净高3.7米,原有的两柱现保存完好,柱上正面的兽面雕刻有明显的吐蕃时代的风格,为加固梁椽屋顶,后世先后添加了粗细不等的9根柱子,从而使这间不足27平方米的建筑内竟密布11根柱子,但整个建筑却留下较多的原貌。(由此再上一层楼)这便是帕巴拉康。帕巴拉康也是早期建筑,已经维修已失原貌。主供像是帕巴·洛桑夏燃佛,相传为松赞布的本尊佛像,亦是布达拉宫的主要供佛。殿内四面的佛橱内供的是五世、八世、九世__、宗喀巴的造像以及莲花生、宗喀巴、幼年十二世__的脚石印。佛殿前挂的是“福田妙果”的匾额,乃清朝同治皇帝亲笔题书所赐。

2 萨松朗杰和其美甘丹

我们现在已上到布达拉宫最高的殿堂,这里被称为萨松朗杰(意为胜界),宫殿内供的是乾隆皇帝的画像,画像前供有皇帝“万岁”的牌位,牌位用汉、藏、满、蒙4种文字书写。自七世__桑嘉措起,各世__每年藏历正月初三凌晨到这里向皇帝牌位进行朝拜,以表明对皇帝的臣属关系。(由萨松朗杰向西便到其甘丹)这个殿堂叫其美甘丹,此殿建于1690年,是六世__仓央嘉措的经堂。六世__是西藏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从小资质聪颖,曾拜五世班禅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罗桑仁青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法、医学、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25岁时,成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流浪到青海、甘肃、蒙古、四川、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他从而写出著名的《仓央嘉措情歌》,情歌优美动人,广为流传,已被译成英、法、俄、日、印地等文字。

再见,布达拉

观过萨松朗杰其美甘丹,我们现在对布达拉宫的主体建筑的功能、历史背景及其地位、文化价值都有了大致的了解,相信会给大家留的印象是深刻的。事实上,以布达拉宫价值论,几乎是用金子堆起的宫殿,它的整体布局显示了佛法的神威,鼓励人们回避现实矛盾,一心追求超脱尘世,飞向佛国的境界,那么它的空间组合向人们宣传禁欲主义,它的装饰设置更向人们展示了佛教中的极乐世界。它综合了一切艺术手段,都是为了形容彼岸世界的富丽堂皇,佛境福泽的极乐胜事,用人间的财富诱惑人们向天国祈求幸福。

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显示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石木结构等风格,同时也吸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

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旧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布达拉宫导游词350字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它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也是藏传佛教宫堡建筑。下面是学习啦带来的布达拉宫导游词35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篇一:布达拉宫导游词350字

女士们,先生们:欢迎你们来到中国萨拉观光旅游,在这个旅程中,你们将能愉快的领略到西藏独特风光和文化。今天将陪同大家参观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一座融宫堡和韦院于一体的古建筑群,它由红山南麓奠基,沿山而上,依势而起,从地平直达山顶。主楼高13层,高113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远望宫宇叠砌,巍峨耸山寺,近看气势磅礴,壮丽渔业,登观俯瞰全市,傲视群山。

我们现在去参观曲结竹秋和帕巴拉康。曲竹普和帕巴拉康是布达拉宫建筑群中吐蕃时期留下来的建筑。布达拉宫的建筑艺术,主要显示了藏族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石树结构等风格,同事也吸收了汉族方面的梁架、斗拱、金顶、藻井等特色。它不仅是藏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佐证。

为了更好的保护布达拉宫这一民族文化遗产,1961年国务院把它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每年拨款维修,特别是1989年,国家对布达拉宫进行了历史性的维修,历时5年,先后投资5300万元,派出10多个省区的150多位专家技术人员直接参加维修工程,维修部位100余处,维修规模是布达拉宫重建后(300年来最大的一次)。工程本着整日如旧的原则,对这一民族遗产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使古老的布达拉宫更具魅力。

篇二:布达拉宫导游词350字

各位游客: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西藏布达拉宫游览,我是你们的导游宋嘉璐,我将认真地为您服务,真诚地做您的助手。好了,游客们,请携带好包和其它随身物品,我们出发吧。

西藏自治区地处高原,是离蓝天、白云最近的地方。来到西藏,就一定要参观布达拉宫。布达拉宫位于西藏拉萨市的玛布日山上。它坐北朝南,主楼为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均为木石结构;宫内有佛殿、经堂、寝宫、灵塔、庭院等功能不同的建筑。相传,它是7世纪时吐藩王松赞干布所建。17世纪时,__五世又用了50多年的时间,将其扩建成现在的规模。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唐卡。唐卡又叫轴画,一般是在纺织品上彩绘的宗教画,可以悬在庙堂或家庭的佛坛上。唐卡的内容多以佛经故事、宗教人物为主题,色泽凝重而艳丽。布达拉宫里的一幅唐卡,描绘的就是佛经故事。绘制唐卡所使用的都是矿物和植物颜料,颜料内调入动物胶和牛胆汁,使色泽经久不变。

相信今天的游览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为伟大祖国拥有壮丽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也欢迎更多的朋友来到布达拉宫参观游览!

篇三:布达拉宫导游词350字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大家今天的导游,叫厉佳禾,大家可以叫我小厉。搭建若是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一定尽力而为。

现在,我们来到著名的布达拉宫门口了,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布达拉宫吧。

布达拉宫建于公元七世纪,它是世界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也是藏传佛教宫堡建筑。布达拉宫是藏王松藏干部为迎取文成公主而建的。布达拉宫修建于西藏拉萨红山只腰,海拔达到3700米。它依山而建,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由红宫和白宫大部份组成,红宫居中,白宫横贯两翼,红白相间,异样壮观。布达拉宫曾经修建过两次,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现在,我们来到了布达拉宫的经堂殿。游客们下车时请带好身边的贵重物品,跟我走。经堂殿殿高四层,大殿内供奉有唐代(公园618——904年)文成公主,松藏干部、和赤尊公主塑像。三层为天井。四层为四座金顶。

走完了经堂殿,我们来到了大昭寺。大昭寺初建时只有8间殿堂。17世纪扩大了地盘,最终占地面积面积2、51平方米。

大家吃完零食不要乱扔,布达拉宫这么大,要几个人才能扫完呀!不要让布达拉宫变成布达拉宫变成布达“垃”宫。今天旅游到此结束,我们下次再见吧!

关于西藏扎什伦布寺导游词3篇



扎什伦布寺,也称“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是西藏日喀则地区最大的寺庙,为四世之后历代班禅喇嘛驻锡之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带来的关于西藏扎什伦布寺导游词,希望可以让大家喜欢。

篇一:关于西藏扎什伦布寺导游词

各位朋友,现在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扎什伦布寺高大而美丽的轮廓,金顶红墙,高低错落重楼叠宇,灿烂辉煌,与尼色日南坡融为一体,真是壮观极了,神秘极了。

清朝驻藏大臣和琳写过赞美扎什伦布寺的诗:塔铃风动韵东丁,一派生机静空生。山吐湿云痴作雨,水吞活石怒为声。意思是说,扎什伦布寺殿塔上的铃在风中悠然作响悦耳动听,从寺中远望日喀则年楚河谷一派生机,而身处寺中静感从空中油然而生,恬静安温,空中云彩从山坳缓缓吐出,云彩堆积浓密如雾雨,从静中忽生水吞活石的怒声。

为了使大家对扎什伦布寺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我先介绍一下扎什伦布寺的历史和基本概况。

扎什伦布寺是黄教六大名寺之一,意为“须弥福寿”寺。建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是后藏最大的寺院。1447年9月,由宗喀巴的第八弟子、一世__根敦珠巴在帕竹政权的资助下修建的。他也是第一个把黄教传到后藏去的人。公元1600年,四世班禅罗桑确吉受扎什伦布寺之邀,担任了该寺第16任法台。自此,扎什伦布寺成为历代班禅额尔德尼的驻锡地。后经历代班禅不断扩建,扎什伦布寺才逐步成为铜佛高耸、金碧辉煌,雕刻精美、壁画生辉的宏伟建筑,并成为后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扎什伦布寺整体建筑面南偏东,依照黄教经学院传统的建筑布局,以中心为殿堂,整个建筑分班禅拉章(寝宫)、堪布会议厅(后藏行政机构)、四大扎仓(经学院)和灵塔殿、晒佛台等。总计有56座经堂,236间房屋。

现在请大家随我跨进扎什伦布寺大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讲经场,地面用喜马拉雅山麓的片石铺成,有600平方米,是历世班禅给僧俗讲经说法及僧侣立宗论辩的场所。围墙上有千佛凿像,佛像穴居洞壁,形状千姿百态,真有一种静坐修行悟道的浓厚气氛。

穿过广场我们便到了措钦大殿,它位于扎什伦布寺中心,是全寺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始建于1447年,至1459年落成,可容僧众3800人。是全寺法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大殿中央供奉有班禅大师的宝座,揭开覆盖的黄缎,显露出一个精雕细刻、庄严精美的宝座。经堂上悬挂着近百幅唐卡,其中清代唐卡《无量寿佛净土图》描绘了重重叠叠的琼楼琳宫,空中天女散花舞姿翩翩,无量寿佛端坐中央莲台上说法,座下天乐齐奏、祥云呈瑞,展 示了西方极乐世界所特有的“最高神仙福分”。建寺以来已有18位班禅、__转世,唐卡所绘为历世班禅、__生平事迹,画面清色巧润,构图明快,妙笔飘逸。

大经堂四周墙上还有许多古老壁画,绘着宗喀巴师徒三尊及历代祖师、大论师的画像,以及四大天王、各种飞天护法和释迦牟尼参禅图。尤其是释迦牟尼参禅图,每20个一组,或三三或两两相应,座间给以山水、松枝、猛虎、白象、法螺以及佛家吉祥物。这些壁画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画工精细,色泽鲜艳,实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措钦大殿内还有释迦牟尼佛殿、弥勒佛殿和度母殿。

现在我们参观释迎牟尼殿,这里供奉着扎什伦布寺的创建人根敦珠巴为纪念他的经师西绕森格而塑造的释迦牟尼像,两旁分别是释迦牟尼的八大弟子像。大殿左侧是1461年在阿里古 格王觉扎本德的资助下兴建的弥勒佛殿。佛堂中央供有一尊高11米的弥勒佛立像,这是藏族工匠和尼泊尔工匠共同塑造的,也是中尼两国人民长期友好合作的历史见证。弥勒佛像两旁是一世__根敦珠巴亲自塑造的观音菩萨和文殊菩萨像,也是扎什伦布寺最古老的塑像。大殿右侧是度母殿,佛殿中央供有一尊2米高的白度母塑像。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度母。度母藏语称为“卓玛”,据说,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很多,度母即是她化身的救苦救难本尊,以颜色区分,现为二十一像。二十一尊度母的颜色都不相同,最受人们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只见这尊白度母双手和双足各生一眼,脸上有三只眼,因而又称“七眼女”。据说,她性格温柔善良,非常聪明,没有瞒得过她的秘密,人们有难总爱求助于她,故又称为“救度母”。她头戴花冠,高耸发髻,双耳坠着大耳环,上身袒露斜披络腋,双脚盘坐在盛开的莲座上,左手持一朵曲颈莲花,右手掌向外,表示愿意帮助人解难,形象典雅优美。

在白度母两旁塑有绿度母。白度母背后有二十一度母的壁画。步出措钦大殿,我们就来到了尼德神女殿。尼德神女是传说中的护法神。神女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后墙上十八个洞穴内塑着十八尊罗汉。殿左面陈列着旗幡、剑朝、弓箭,殿右面供奉着尼德神女,她骑着白螺,左手挽一人头骨于胸前,右手执三尖剑,一身湛蓝征袍,蓝靛脸大张口眦二日,面目狰狞。

接下来我们从尼德神女殿出来,来到“甲纳拉康”(意为汉佛堂),这是一个证明后藏班禅与清朝中央之间臣属关系的佛堂。据说,汉佛堂为西藏其他寺院所没有。佛堂内陈列着历代皇帝赐给历世班禅的礼品。汉佛堂楼上有清朝乾隆皇帝的巨幅画像,这是北京故宫的原物。画像前侧有道光皇帝的万岁万万岁牌位。汉佛堂内的偏殿是清朝驻藏大臣同班禅会晤时的客厅。在陈列厅还珍藏着清朝皇室封赐给历世班禅的金册金印、玉册玉印等无价之宝,以及皇帝赐给的各种礼品和国民政府赠给历世班禅的厚礼。这些历史文物说明,后藏与前藏一样,都统属于清朝中央 政府管辖下。最早的有隋唐时期的古佛、唐朝的9尊青铜佛像、元朝的赤身女度母像、明朝的永乐古瓷,以及罕见的贝叶经、玉石如意、元明织品等等。殿内还珍藏着金粉书写的《甘珠尔》和《丹珠尔》等

眼前这座直插云霄的佛殿就是扎什伦布寺最著名的强巴佛殿。什么是强巴佛呢?强巴佛就是未来佛,也就是弥勒佛。据佛教解释,弥勒佛将在释迎牟尼寂灭后50亿年,继承弘扬佛法的大任。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强巴佛,也就是人人皆知的弥勒佛,但强巴佛在西藏可没有那么肥胖,也不是笑口大张的模样,它端庄秀丽,雍容优雅。这是九世班禅曲结尼玛于公元1914年修建的。耗时两年,仅黄金就用了8000多两。强巴佛殿建筑面积862平方米,殿高约30米。强巴佛呈坐姿,高26.2米,底坐有3.8米,佛身高22.4米,肩宽11.5米,佛脸长4.2米。耳朵长2.2米,佛手长3。2米,中指粗1米,脚长4.2米,鼻孔内可容纳一个人。他神态安详,举在胸前的佛手似乎能轻轻弹去人们郁结心间的千古忧伤和万种愁绪。为了便于人们瞻仰,大殿上面依次还有4层环绕佛殿的配殿,大殿底层是莲花座殿,二层叫腰部殿,三层叫胸部殿,四层叫脸部殿,五层叫冠部殿,你可以逐一仔细端详强巴佛的每一部分。它的面部上嵌满了珍珠宝石,眉宇间那颗圆圆的“白毫”,是用1颗核桃大的钻石、30颗 蚕豆大的钻石、300颗珍珠,以及上千粒珊瑚、琥珀、绿松石镶嵌的。整尊佛像用去黄金278公斤、紫铜11.5万公斤。

这尊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所穿袈裟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据史书记载,强巴佛曾更换过三次袈裟,第一次是1904年,第二次是1957年。如今这件袈裟是1985年10月由四川阿坝州的活佛阿旺罗桑出资,从各地请了六名有经验的裁缝赶了一个半月制成的,共用绸缎3100米,丝线18公斤,各类花边和缀饰不计其数。这件精美绝伦的袈裟穿在强巴佛巨大的佛身上,使整个殿堂熠熠生辉。壁内四壁上有以红底金线描绘的千尊弥勒佛像。左壁 上还绘有宗喀巴师徒三尊佛像。我们现在沿着主尊座基转经一 圈后,就要离开大殿,这面墙上绘有格鲁派本尊密集金刚和大威德金刚像。他们旁边分别是阿底峡、仲敦巴以及鄂·勒白喜绕等噶当三祖师像。

接下来我带大家参观一下扎什伦布寺的几个灵塔殿。首先去的是扎什南捷。这是五世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祀殿。历史上这座灵塔祀殿遭到严重破坏。 

1985年起由国家拨专款780万元、黄金217.7斤、白银2000斤、紫铜11277.5斤、水银1330斤,宝石、珍珠适量以及大量建材,修复了该塔。十世班禅大师亲自主持了修复工作,1989年初,该殿竣工后举行了盛大的开光典礼,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十世班禅大师在主持开光大典期间不幸圆寂。

扎什南捷总面积为1933平方米,高33.17米。屋顶用紫铜鎏金覆盖,用法轮、金羊装饰的小金顶错落有序,金光映日。门框上楼空雕刻有龙、风、飞天和“堆经”,雕饰华美,造型端庄。四壁满绘壁画,北壁正中绘的是佛祖释迦牟尼和其两位上首弟子迦叶和阿难,北壁左右绘有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及两位上首弟子贾曹杰、克主杰和噶当派祖师阿底峡及上首弟子。东壁绘有“萨迦五祖”。把殿两侧壁上绘的是宁玛泥的三位祖师、噶举派的玛尔巴、米拉日巴等祖师;东面二楼回廊壁上绘的是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画像,西面壁上画的是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结尼玛的画像。灵塔高11.52米,银包金裹嵌满珠宝,仅包裹塔身就用黄金217.7斤、白银2000斤,紫铜11277.5斤。塔基为四方形,四个台阶象征须弥山的四个阶层;灵塔上有半月形、太阳形和火焰形饰物:太阳象征宇宙,火焰象征苍天,月亮象征空气。塔身内安装五世到九世班禅的遗骨,宝瓶处安装有九世班禅曲结尼玛的塑像;底层装有黄金豌豆粒大小各一块、白银马掌两个、各种粮食共16823.15公斤等,物品达仍种之多;塔瓶下部的经书有《甘珠尔》1套,各宗教大师的传、经论1263部,木刻印刷佛像6797张,各种类型的经书595820张。

篇二:关于西藏扎什伦布寺导游词

扎什伦布寺的创建者是后来被追溯为一世__喇嘛的根敦朱巴(根敦主,公元 1391 - 1474 年)。 1447 年(明正统十二年),根敦朱巴为纪念其圆寂的经师,聘请西藏、尼泊尔工匠,制作了一尊高 5 米 的释迦牟尼镏金铜像。像铸成后,根敦珠巴在后藏大贵族曲雄郎巴 · 索朗白桑和琼杰巴 · 索朗班觉的资助下,兴建扎什伦布寺供奉佛像。开始寺院名为 “ 岗坚典培 ” ,意思是雪域兴佛寺。寺院于 1447 年藏历 9 月动工修建,一年后,第一座佛殿释迦牟尼殿建成。随后又兴建了供僧人修习、诵经的措钦大殿和供寺主起居的拉彰宫,以及一般的僧舍。到 1459 年,扎什伦布寺已初具规模,拥有大小佛堂 5 座,供奉佛像 12 尊,僧侣近 200 人。寺建成后,根敦朱巴任第一任法台,又陆续修建了密宗佛殿、大经院、展佛台,大小佛殿增至 7 座,供奉佛像达 53 尊,布于殿堂和讲经场四壁的彩绘、石刻佛像约 2000 尊。在寺内建立了铁桑林、夏尔孜和吉康三大扎仓(僧院),住寺僧侣达 1600 余人,来源遍及后藏、阿里地区,以及境外的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扎什伦布寺成为格鲁派在后藏的根本道场。

扎什伦布寺1601 年,四世班禅大师罗桑曲结坚赞(公元 1570 - 1662 年)就任扎什伦布寺第十六任池巴(住持)。他一面重整寺风,一面到各地讲经说法,募集资金,扩建寺院。在他主寺六十年间,除重修和扩建了旧有的殿堂以外,又新建大小殿堂 10 余座。他还亲自从拉萨等地募集铜铁和金箔,修建了两座金瓦殿。 1607 年,他创建了专修密宗的阿巴扎仓,在寺内建立起完整的由显到密的学经系统。由于罗桑曲结大师的苦心经营,他在世时,寺中僧侣达 5000 余人,有房室 3000 余间;属寺 51 处,僧侣 4000 余人;拥有庄屯和牧区部落各 10 余处;成为格鲁派在后藏最大的寺院,取得了与拉萨三大寺同等的地位。

从四世班禅起,历代班禅大师成为扎什伦布寺当然的法台,他们在任期内,都对寺院进行过修葺和扩建。建于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和机构有印经院、时轮扎仓、甲纳拉康(亦称汉佛堂)、强巴佛殿(未来佛殿)、伏魔大佛塔和佛殿、经堂、僧舍多座。自四世至九世班禅大师圆寂后,都曾建灵塔保存肉身,并建供放灵塔的金顶祀殿。可惜在“”中,这些精美的建筑大部被毁。 1984 年,国家拨款重建。在十世班禅大师确吉坚赞的主持下,五世至九世班禅的合葬灵塔和祀殿历时四年竣工,定名为班禅东陵札什南捷(吉祥胜利之意)。

篇三:关于西藏扎什伦布寺导游词

扎什伦布寺是西藏最大的寺庙之一,与拉萨的哲蚌寺、色拉寺和甘丹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南部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6大寺庙。由于政府投入了巨额的维修资金,金碧辉煌的扎什伦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扎什伦布寺始建于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创建人是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徒弟根敦珠巴。根敦珠巴后来被追溯为一世__喇嘛。寺庙位于日喀则市城西的尼色日山坡上。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在后藏地区的最大寺院。“扎什伦布”,藏语意为“吉祥须弥山”,在离日喀则很远的公路上,你就能看见城西的扎什伦布寺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该寺是班禅四世及以后历世班禅的驻锡地,分为宫殿(班禅拉丈)、勘布会议(后藏地方政府最高机关)、班禅灵塔殿、经学院4部分。经学院由措钦大殿、4个扎仑及下属的64个康村组成。扎什伦布寺也是西藏少数几个未受“”破坏的寺庙之一。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