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壶球的历史与发展(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

由网友()分享简介:埃及尼罗河流域的贝尼•哈桑(Beny Hasson)发现的第十六个坟墓的壁画上,有两人相对而立且手持弯曲木棍彼此交互重迭,这很可能就是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前身。另一个“证据”是1922年在雅典海岸防波堤上发掘的古代遗迹中,雕刻在坡壁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着6个球员参加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游...

冰壶球的历史与发展



  冰壶所有的“壶”称为“石壶”,运动员需要把对方的“石壶”击走,并把己队的“石壶”留在比赛场地的圆心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冰壶球的历史与发展,欢迎阅读!

  冰壶球的历史:

  冰上溜石起源于14世纪的苏格兰,至今在苏格兰还保存刻有1511年份的砥石(即冰壶)。优质冰壶的原料采自苏格兰福斯阿利斯岛。1795年,第一个冰上溜石俱乐部在苏格兰创立,1838年苏格兰冰上溜石俱乐部制定第一个正式的比赛规则。1807年冰上溜石活动传入加拿大,1820年起在美国等地流行。从此,冰上溜石作为一项冬季运动在欧洲和北美逐渐开展起来。

  20世纪初,通过加拿大冰上溜石爱好者的努力,使这项运动的比赛规则和方法更加完美,并由室外逐渐移入室内,并于1927年举行首次全国冰上溜石比赛。首届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始于1959年,最初称为苏格兰威士忌杯赛,1968年改称加拿大银扫帚锦标赛,1986年正式定名为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1955年冰上溜石传入亚洲地区,目前日本、韩国等地非常流行。

  1924年,冰壶首次以表演项目的形式在冬奥会上亮相。1966年国际冰上溜石联合会成立,1991年改为世界冰上溜石联合会,同时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承认。冰上溜石曾于1924年、1932年、1936年、1964年、1968年、1992年6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3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从1998年开始,冰上溜石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在亚洲,冰上溜石从第五届亚冬会开始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冰壶球的发展

  就在十几年前,“冰壶”对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无法生出任何想象的陌生词汇。1995年,在世界冰壶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由日本出人、加拿大出技术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冰壶培训班。

  “学员练什么的都有,田径的、速滑的、冰球的。”许水生是培训班70多名学员中的一位,而他的“同学”、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带领中国男“壶”夺取铜牌的张为教练当时是哈尔滨体校的舞蹈教练。然而,就是这样“生拉硬拽”起的中国第一支冰壶人才队伍到1998年时已是人去楼空。

  场地示意图2000年,中国第一支冰壶队哈尔滨市队艰难成立,2003年,第一支国字号队伍诞生,同年,中国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自此,世界冰壶赛场才有了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然而,就是用这短短的六年时间,中国冰壶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2006年中国女队获得世锦赛第五名的好成绩,时隔两年,在加拿大弗农举行的2008年世锦赛上,中国姑娘曾两度击败冰壶“梦之队”加拿大队,获得亚军,而男队随后在美国北达科他州举行的男子世锦赛上夺得第四名,同样创造历史最佳战绩。据说,那一届的女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创造了93%的高收视率,而这一切皆缘起于中国女“壶”在赛场上掀起的“东方旋风”。

  中国冰壶为何进步如此神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主管冰壶项目的副主任李东岩认为,这是依靠了举国体制的保障,走了一条多出国训练、多与高水平队伍打比赛的发展“捷径”。“没有国家的经费支持,任何一个项目都很难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当前,中国队每年约有7个月的时间在加拿大训练。

  此外,正如中国体育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所证明的那样,从项目发达国家聘请高水平外教也是竞技成绩迅速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李东岩介绍,中国冰壶队先后聘请了4位外教,他们带来了崭新的冰壶运动理念,帮助队伍加深对冰壶这个项目规律特点的认识。

  带领中国女队夺取本届大冬会金牌的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说过的一段话耐人寻味:“中国队员每天都在练习冰壶,而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冰壶运动员都是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和周末训练。”

  冰上溜石其实,中国冰壶队选择这种全日制的训练生活多少也是无奈之举。冰壶在中国是个绝对“冷门”项目,若要推广,先得打下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要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吸引社会的关注,引起国家的重视,这是第一位的;之后才谈得上普及,比如观众来到现场或在电视上看到比赛,知道的人多了,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然后产生亲身参与的愿望,而这是第二步的问题。”李东岩说道。

  尽管中国冰壶在短时间内迅速走向竞技体育的“塔尖”,尤其女“壶”已提前拿到温哥华冬奥会入场券,但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塔基”并不宽厚扎实。

  单从竞技体育角度来看,中国从事冰壶运动的只有百余人,专业冰壶馆3个,哈尔滨2个,北京1个,专业队伍只有哈尔滨市队和黑龙江省队等寥寥数支,北京的队伍也只是业余水平。而在冰壶强国加拿大,注册选手高达百万,专业冰壶馆上万,冰壶俱乐部无数。

  作为第一代冰壶人,许水生见证了中国冰壶艰难的成长历程。“场馆实在太少了,青年队的孩子,上冰都得等到晚上一两点钟,别人不用的时候他们才能上,而且还不是专业的冰壶馆,就是普通的滑冰场。”

  除了场地,昂贵的设备也是限制冰壶发展的一大障碍。冰壶比赛用的溜石必须以不含云母的苏格兰天然花岗岩打磨而成,一套高级冰壶(16个)需要12-13万,普通的也要4-5万。而一套高档的冰壶个人装备(冰刷、冰壶鞋和运动服)少则1千,多则4-5千。此外,中国还缺少相关的专业人士,本届大冬会冰壶场地的制冰师便是从加拿大和苏格兰专门请来的。

  其实,冰壶是一项很适合亚洲人开展的运动,动静结合,注重技巧,对体能没有过多要求,更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用中国女队队长王冰玉的话说,这是一项“充满东方人智慧”的运动。当前,日本和韩国也都在竭力推广这项运动。

  冰壶事实上,冰壶也在吸引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大冬会冰壶比赛刚开始时观众只有600多人,人多的时候能够超过3000人。

  在哈尔滨做生意的王先生就是看了三场大冬会冰壶比赛的电视转播才“动心”到现场看比赛的。“我喜欢冰壶在冰面上滑行的美妙感觉,要是自己有机会参与,我就不打羽毛球改玩这个了,”王先生半开玩笑地说,“不过,这好像不是老百姓的运动。”

  其实,冰壶完全可以放下“贵族运动”的身段,场馆不一定要大,冰壶也可以磨来磨去反复使用;或者只是在冰上,画几条线,放上石头代替。曾几何时,网球和保龄球在中国也是一项奢侈运动,随着国人日益富裕也逐渐普及。所以,当冰壶积攒了足够的群众基础,就会有国内外投资者去主动开发这项运动的市场。场馆多了,玩的人多了,成本也不会那么高昂,而看似“高不可攀”的冰壶也会更加“亲民”。

  2009年2月27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女子冰壶比赛完美收官,中国姑娘战胜世界冰壶强队加拿大夺得冠军,拿到了中国人在世界综合性冬季运动会集体项目上的第一块金牌。

  2009年3月29日,女子冰壶世锦赛在韩国江陵闭幕,中国女子冰壶队战胜瑞典对手获得金牌,收获了第一个世界A级赛事冠军。

  2010年2月27日,第21届冬奥会,中国队总分12-6击败瑞士队,获得了铜牌。女子冰壶队首次参加奥运会就拿下铜牌,对于这支年轻的队伍可以说是非常不易。

  女子冰壶

  【中国女子冰壶队】

  领队:李东岩

  主教练:丹尼尔·拉斐尔(加拿大)

  队长:王冰玉(四垒)

  队员:周妍(一垒)、岳清爽(二垒)、柳荫(三垒)、刘金莉(替补)

  最好成绩:2009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

  中国女子冰壶队成立于2003年,虽然成立时间短,但中国冰壶的姑娘们在短短5、6年间就跻身世界强队行列。2007年,中国队聘请了加拿大籍外教丹尼尔,中国女子冰壶的成绩可谓突飞猛进。

  在2008年女子冰壶世锦赛上,中国姑娘一鸣惊人地获得亚军,并且获得了温哥华冬奥会的入场券。2009年2月在哈尔滨大冬会上,她们又一举夺得冠军。 2009年3月25日,她们获得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也因此获得2009CCTV体坛风云人物。

  女子冰壶已经成为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军团又一个冲金点

  冰上溜石冰壶运动除了技术外还讲究战术,队员的每一投都是战术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四位队员在场上的分工不同,但她们每个人的发挥都将影响整个战局。

  一垒周妍担负着执行战术安排的任务,为整局比赛奠定基调。她的前两投决定着中国队在此局中是攻是守。二垒岳清爽是队中的大眼美女,她戏称自己的职责类似“拆迁办”,就是为后面的队友扫清障碍。三垒柳荫的任务是为四垒做好铺垫,她的两投将直接影响四垒拿分的局势,正所谓三垒是开启胜利之门的钥匙。

  王冰玉担任四垒,同时也是队长;身为“80后”的她别看年龄不大,可在场上总是保持沉着冷静,俨然是中国队场上的“司令部”。无论前面的三位队友为她打下了怎样的局面,她都要想方设法得分或让对手不得分。她所肩负的压力也是其他队友的几倍。可以说中国队一路走来能取得如此优异的战绩,王冰玉功不可没。在完成好自己任务的同时,王冰玉还要负责起场上的战术,给自己队友更多的信心。

  四位年轻的姑娘组建成一个坚不可摧的团体。掷出的每一个壶上都倾注着姑娘们的智慧与辛勤。她们不但用团结换来了今天骄人的成绩,也诠释了冰壶运动的真谛。以队员们自己的话就是:“我们一个也不能少!”

  主要成绩

  冰壶运动2010年--获得2009CCTV年度风云人物最佳团队奖

  2009年--太平洋青年冰壶锦标赛亚军,哈尔滨大冬会女子冰壶冠军;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

  2008年--女子冰壶世锦赛亚军;

  2007年--亚洲冬季运动会女子冰壶季军;

  2006年--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冠军,世界冰壶锦标赛第5名,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青年锦标赛冠军;

  2005年--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青年锦标赛冠军,世界冰壶青年锦标赛第9名,世界冰壶锦标赛第7名,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亚军;

  2004年--泛太平洋地区冰壶锦标赛亚军。

  2009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冠军。

  2010年--第21届冬奥会季军。

  2010年--女子冰壶世锦赛第7名

  2011年--女子冰壶世锦赛季军。

  男子冰壶

  【中国男子冰壶队】

  男子冰壶王奉春Fengchun WANG

  投掷:右手

  位置:队长

  刘锐 Rui LIU

  投掷:右手

  位置:三垒

  徐晓明Xiaoming XU

  投掷:右手

  位置:二垒

  臧嘉亮 Jialiang ZANG

  投掷:右手

  位置:一垒

  混双冰壶

  015年6月8日,经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决议通过,冰壶混双项目正式列入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至此,冰壶比赛在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中共有男子、女子及混双三个小项。

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



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

  曲棍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它的起源与发展都比较早,今天学习啦小编带您一起了解关于它的起源与发展,希望您能喜欢。

  古老的运动

  埃及尼罗河流域的贝尼•哈桑(Beny Hasson)发现的第十六个坟墓的壁画上,有两人相对而立且手持弯曲木棍彼此交互重迭,这很可能就是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前身。另一个“证据”是1922年在雅典海岸防波堤上发掘的古代遗迹中,雕刻在坡壁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着6个球员参加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游戏。浮雕中,4人持棍在旁站立,中央两位似做曲棍球的争球动作,与现代曲棍球的争球方式十分类似。

  历史学家认为,曲棍球运动在许多国家的古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印度、波斯等国也有历史记载。依据推论,古代人类就曾以树枝和棍棒打击或滚动球状物,用以庆贺凯旋;或向固定的目标物滚掷石头,或用棍仗逗弄圆石滚转自娱。这些活动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不断改进,渐渐演化成现在的曲棍球运动。

  现代曲棍球

  现代曲棍球运动始于英国。186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1875年成立第一个曲棍球协会,1895年男子曲棍球比赛在英国首次举行,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1928年成为固定比赛项目,1980年增加了女子项目。1971年,每隔2-3年举行1次世界杯曲棍球赛,各大洲每年还举行各种比赛。女子曲棍球运动的规则与男子相同。1896年,由于男子反对女子参加比赛,在英国伦敦成立全英女子曲棍球协会,1927年成立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1909年举行第一届女子草地曲棍球杯赛。

  亚洲曲棍球发展

  在亚洲范围内,印度是曲棍球强国,从20年代开始的30年间,印度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冠军,夺得了从1928年到1956年共6届奥运会金牌。但近年来,亚洲曲棍球整体水平下滑严重,渐渐脱离世界一流。所幸的是,我国女子曲棍球发展很快,在世界大赛中多次取得好的成绩,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亚军。

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详细讲解



  曲棍球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运动,非常的有竞争性,并且具备趣味性,曲棍球又称草地曲棍球,是奥运会项目中历史最为悠久和光辉的项目之一。曲棍球这一名称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曲棍球的起源与发展

  古老的运动

  埃及尼罗河流域的贝尼•哈桑(Beny Hasson)发现的第十六个坟墓的壁画上,有两人相对而立且手持弯曲木棍彼此交互重迭,这很可能就是现代曲棍球运动的前身。

  另一个“证据”是1922年在雅典海岸防波堤上发掘的古代遗迹中,雕刻在坡壁上的一幅浮雕,描绘着6个球员参加一种类似曲棍球的游戏。浮雕中,4人持棍在旁站立,中央两位似做曲棍球的争球动作,与现代曲棍球的争球方式十分类似。

  历史学家认为,曲棍球运动在许多国家的古文明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在中国、印度、波斯等国也有历史记载。

  依据推论,古代人类就曾以树枝和棍棒打击或滚动球状物,用以庆贺凯旋;或向固定的目标物滚掷石头,或用棍仗逗弄圆石滚转自娱。这些活动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和不断改进,渐渐演化成现在的曲棍球运动。

  现代曲棍球

  现代曲棍球运动始于英国。1861年英国出现了第一个曲棍球俱乐部,1875年成立第一个曲棍球协会,1895年男子曲棍球比赛在英国首次举行,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列为比赛项目,1928年成为固定比赛项目,1980年增加了女子项目。

  1971年,每隔2-3年举行1次世界杯曲棍球赛,各大洲每年还举行各种比赛。女子曲棍球运动的规则与男子相同。

  1896年,由于男子反对女子参加比赛,在英国伦敦成立全英女子曲棍球协会,1927年成立国际女子曲棍球联合会,1909年举行第一届女子草地曲棍球杯赛。

  亚洲曲棍球发展

  在亚洲范围内,印度是曲棍球强国,从20年代开始的30年间,印度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冠军,夺得了从1928年到1956年共6届奥运会金牌。但近年来,亚洲曲棍球整体水平下滑严重,渐渐脱离世界一流。所幸的是,我国女子曲棍球发展很快,在世界大赛中多次取得好的成绩,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亚军。

  曲棍球(HOCKEY)这一名称起源于法语,意思是牧羊人的棍杖。曲棍球运动起源久远,埃及的金字塔和古希腊的壁雕中都有类似曲棍球比赛的图像;中国唐代已流行“步打球”,其运动方式与当今流行的曲棍球相近。在17世纪,曲棍球是一种毫无规则的自由竞赛,那时100名运动员就在英国的街道上展开了混战。

  现代曲棍球运动却是起源于19世纪初的英国,并于1908年伦敦奥运会首次成为正式比赛项目,1928年成为固定比赛项目,1980年增加了女子项目。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的30年间,印度几乎垄断了所有世界冠军,夺得了从1928年到1956年共6届奥运会金牌。印度曲棍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5个巴比尔-辛赫,第一个辛赫率领印度队6-1击败荷兰队,夺得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曲棍球男子金牌。

  曲棍球在中国并不是很普遍,与篮球、足球和网球运动比起来,打曲棍球的人要少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曲棍球运动没有魅力。相反,在欧美青春电影里面,很多阳光又帅气的男主角都是曲棍球运动员。

  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孩子们打曲棍球,因为曲棍球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耐力、体力、智商、意志力和胆量等诸多方面。有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很有好处。

  室内曲棍球的特点

  所用曲棍与室外相似,但规则有些更动,如只许推击球、无远角球、无越位等。

  这一运动的出现不但使曲棍球运动趋向多元化,也为曲棍球运动走向大众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室内曲棍球是国际曲棍球总会认可的体育运动。

  室内曲棍球。场地长37-47米、宽18-23米。球门宽3米,双方各出6人。所用曲棍与室外相似,但规则有些更动,如只许推击球、无远角球、无越位等。

  这一运动的出现不但使曲棍球运动趋向多元化,也为曲棍球运动走向大众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比赛场室外沥青小于。 室内沥青宽是18m到22m 36m到44m长,由一条中线划分。射击圈子是半圆测量了9m从每个目标岗位。

  餐具柜板条在领域指示边线帮助保留球。沥由木或综合性胶制成。

  目标笼子是更小的:2m高3m宽和最小限度于1m深。

  队在沥青包括6个球员, 5个领域球员和1 守门员与至多12个球员在队。

  比赛被划分成20分钟的2个期间。

  球员可能不击中球,而是只推挤它或偏转它,并且可能不为赢得进球的目的培养球除了在射击圈子。

  球和棍子是相似的,但球员更喜欢更轻的棍子比对于室外游戏。

  世界杯曲棍球赛(HockeyWorldCup)有时被称为世界曲棍球锦标赛,有国际曲棍球联合会举办,世界杯曲棍球赛四年举行一次,是曲棍球界仅次于奥运会的顶级大赛,荷兰、德国、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是传统强队,多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曲棍球比赛是在两个11人的球队之间进行的,每个队的目的就是将球攻进对方的球门。比赛分为上下半场,每半场35分钟,进球多的队获胜。

  除守门员以外,其他球员只能用球棍击球,如意用脚或身体的其他任何部位击球都将被处罚。木制的钩形球棍的左侧为平面,右侧为凸面。

  球员只能用平面的一侧击球。守门员在射门区内可以用身体的任何部位阻止进球得分。比赛开始 比赛开始时,双方队长投掷硬币。

  获胜的一方选择开始进攻端,另一方则在中场开球。在下半场时,双方交换场地,上半场未开球的一方中场开球。

  中场开球时,双方球员列于自己的半场,由指定的一个球员从中场点将球击向处在至少1米开外的一个队友。然后开球的一方努力将球攻向对方的球门,而防守方则尽力断球而转入进攻。进球得分后要由丢分的一方从中场开球,在每次补时开始也要从中场开球。

  比赛重新开始 如果球被击出边线,则由对方将球击向自己的队友而恢复比赛。如果球由进攻方球员击出端线外,则由防守方击球恢复比赛。当双方同时犯规,球被射入球员的衣服里,或者比赛因球员受伤或其他原因而中断时,都要采取争球来重新开始比赛。

  打曲棍球的好处

  曲棍球在中国并不是很普遍,与篮球、足球和网球运动比起来,打曲棍球的人要少很多。但这并不意味着曲棍球运动没有魅力。

  相反,在欧美青春电影里面,很多阳光又帅气的男主角都是曲棍球运动员。

  而在中国,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鼓励孩子们打曲棍球,因为曲棍球可以锻炼孩子的灵活性、柔韧性、协调性、耐力、体力、智商、意志力和胆量等诸多方面。

  有利于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意志,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对于孩子们的身心发育很有好处。

  无论是在冰面还是在草场上,曲棍球都是一种能帮你飞速健身的运动。想要每小时燃烧500卡路里热量吗?那赶快拿起球杆,比赛开始!

  一场曲棍球比赛下来,每个运动员至少要跑2到3公里。当你尝试用你的曲棍击球进网的时候,你的手眼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挥舞曲棍可以锻炼手臂,快速的奔跑和所有停顿的动作可以锻炼到双腿和臀部。

  如果感觉运动量太大了,那就放松一点,来一次半场曲棍球吧。

  

猜你喜欢:

1.曲棍球的起源

2.奥运会的起源和历史

3.手球的起源于发展

4.世界球类运动排名

5.奥林匹克运动会项目介绍

毽子的起源与发展历史介绍



  踢毽子,是中国一项流传很广,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活动。被人们誉为“生命的蝴蝶”。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毽子的起源与发展,欢迎阅读!

  毽子的起源与发

  踢毽与蹴鞠同宗、同源,是蹴鞠的一个分支。据文物考证,蹴鞠起源于五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黄河流域,其原始形态为用脚在地面蹭蹴石球相撞击。

  在古代,它是所谓“杂伎”、“杂戏”、“博戏”、“百戏”的一种。毽子,在古籍里又写作鞬、子、蹀。清人翟灏《通俗编》卷三十一“鞬子”条载: “《吴氏字汇补》:‘毽,抛足之戏具也。’”毽子分毽铊和毽羽两部分,毽铊多用圆形的铅、锡、铁片或铜钱制成,毽羽多用翎毛。《燕京岁时记》上说:“毽儿者,垫以皮钱,衬以铜钱,束以雕翎,缚以皮带。”毽子的踢法甚多,阮葵生《茶余客话》“踢毽”条说:“其中套数家门,凡百十种。”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承德有一个百岁老进士,能踢出喜鹊登枝、金龙探爪、狮子滚绣球等一百零八种花式。

  据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物证明,踢毽子形成于我国汉代,盛行于六朝、隋、唐。宋朝高承在《事物记源》一书中,对踢毽子有较详细的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抢、耸膝、突肚、佛顶珠等各色。

  踢毽子的历史很悠久,但究竟始于何时,并无确切记载。古代的名物考据家认为踢毽子源于蹴鞠,如宋人高承《事物纪原》称踢毽子为“蹴鞠之遗事也”。而“蹴鞠者,传言黄帝所作,或曰起战国之时”(《史记· 苏秦列传》裴骃集解引刘向《别录》),如此说来,踢毽子的历史就要追溯到战国以至遥远的黄帝时代了。黄帝时代,史事渺远不可求,说踢毽为黄帝所作,是把黄帝当作垛子,即把一切发明创造的功绩都归之于黄帝一人的结果,并不可靠。说起于战国之时,或许有些根据,但因踢毽子乃细物中之细物,要找到确凿的起源时间的证据,几乎不可能,故姑以前人成说为据,断为起于战国好了。虽然这仍属于传 统中的史影,但唐代以前的鞠“用毛纠结为之”(《初学记》),与毽羽类同,且也是“抛足之戏具”,所以鞠与毽还的确有点血缘关系。据文物家考证,汉代画像砖上已有踢毽者的形象,照此推断,踢毽子最晚也起源于两千年前的汉代。到了南北朝,人们已经能够熟练、巧妙地踢毽子了。唐代释道宣《高僧传》记载:“沙门慧光年立十二,在天街井栏上,反踢蹀,一连五百,众人喧竞异而观之。佛陀因见怪曰:此小儿世戏有工。”(卷二《习禅·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蹀就是毽子,反踢就是用脚外侧踢,也叫“拐”,反踢五百下,可见脚上功夫。踢毽子甚至影响了少林寺武功,少林寺僧曾把踢毽子作为一项练武的辅助功。

  唐宋时,踢毽子更加风行,技巧也更高超。《事物纪原》记载:“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鞬子,三五成群走踢,有里外廉、拖枪、耸膝、突肚、佛顶珠、剪刀、拐子各色……”可知此时踢毽子有边跑边踢之法,且不光用脚踢,还用膝、腹、头耍弄毽子,“耸膝”、“突肚”、“佛顶珠”即是。宋代,由于踢毽子的人多,还产生了以卖毽子为生的小商业。南宋词人周密写的笔记《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条,列举了首都临安城(杭州)里经营各种玩具的小商业,如风筝、粘竿、毽子、鹁鸽铃、象棋、弹弓等等,并指明: “每一事率数十人,各专藉以为衣食之地。”

  明清时代,踢毽子更为普及,技艺也大为长进。清人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述北京民间踢毽子:“都门有专艺踢毽子者,手舞足蹈,不少停息,若首若面,若背若胸,团转相击,随其高下,动合机宜,不致坠落,亦博戏中之绝技矣。”《通俗编》“踢毽”条说:“今京市为此戏最工,顶额口鼻,肩背腹膺,皆可代足,一人能兼应数敌,自弄,则鞬子终日绕身不堕。”由于踢毽子趣味盎然,观之赏心悦目,故成为艺术家,尤其是民间艺术家的创作题材。花瓶上出现了匠人们绘的踢毽图,画家也把踢毽子的场面画下来,清代风俗画集《北京民间风俗百图》里的踢毽图,就是现存的一幅。

  踢毽子既有趣,运动量又可大可小,故踢毽者男女老少都有。尤其清代妇女踢毽子更为引人注目。一首北京竹枝词唱道:“青泉万迭雉朝飞,闲蹴鸾靴趁短衣。忘却玉弓相笑倦,攒花日夕未曾归。”(《清代北京竹枝词》)当时女孩们爱玩名曰“攒花”,即“数人更翻踢之”的踢毽游戏,为了玩得痛快,她们脱掉裙裳,身着短衣,她们踢着,笑着,常常日落不归。清初著名词人陈维崧作了一阕《沁园春》,咏闺人踢毽子,词云:“娇困腾腾,深院清清,百无一为。向花冠尾畔,翦他翠羽;养娘箧底,检出朱提。裹用绡轻,制同 转,簸尽墙阴一线儿。盈盈态,讶妙逾蹴鞠,巧甚弹棋。鞋帮只一些些,况滑腻纤松不自持。为频夸狷捷,立依金井,惯矜波悄,碍怕花枝。忽忆春郊,回头昨日,扶上栏杆剔鬓丝。垂杨外,有儿郎此伎,真惹人思。”(见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我们好像看到一位清代女郎在清幽的深院里踢毽子的盈盈姿态,那精心制成的毽子上下翻舞,变化多端,简直比踢球还巧妙,比弹棋更有趣味。

  清朝光绪皇帝的瑾妃非常喜欢踢毽子,她的侄子唐海α回忆瑾妃踢毽子的情景:午休后,“吃完加餐,喝完茶,瑾妃亲自带我们到御花园里走走,但更多的时间是在前殿踢毽子玩。踢毽时瑾妃要把大衣襟的下摆拉起来塞到腰搭上,和我赛着踢,对着踢。当她自己踢时,越踢越带劲,有时把毽子踢到前 殿挂匾后边,这时宫女便传来小太监用竹杆弄下毽子再接着踢。姑母踢毽子的姿势很好看,前踢、后踢、左踢、右踢,雪白的鸡毛毽子,在姑母脚下来回旋转。太监和宫女们在旁边喝彩叫好,‘瑾主妃踢得妙!’就这样,一直踢到进晚膳才算罢休”(《文史资料选编》第十八辑,政协北京文史资料委员会编,第177页)。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城乡有踢毽子的风俗,以至成为年节“岁时”活动。如清代北京人踢毽子多在秋冬之季,以此为“天寒时消遣之一法”。《燕京岁时记》上说踢毽子“足以活血御寒”。《帝京岁时纪胜》里有一首童谣:“杨柳青,放空钟。杨柳活,抽陀罗。杨柳发,打尜尜。杨柳死,踢毽子。” 清·前因居士《日下新讴》里有一首诗:“杨柳抽青复陨黄,儿童镇日聚如狂。空钟放罢寒冬近,又见围喧踢毽场。”每当杨柳凋零,天气寒冷的时候,踢毽子就热闹起来了。塞外承德更有“踢毽之乡”的美誉,旧时,几乎家家有毽,人人会踢。一到新年,人们结伴成群,上街踢毽,一时彩蝶纷飞,似闻春讯。清代广州正月十五有踢毽子会,清初文学家屈大均写的《广东新语》记载,每逢元宵节,“昼则踢五仙观,有大小,其踢大者市井人,踢小者豪贵子”(《广东新语》卷九,《事语·广州时序》)。热闹的踢毽子活动,使元宵佳节锦上添花。

  虽然踢毽子在历史上被视为“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虫小技”,但由于它有益健康而又有趣,更重要的是它根植于汉族民间,所以获得了很强的生命力,千年不衰,至今仍然是人们喜欢的一种体育游戏。

  现代毽类运动的诞生和发展

  起步于二十世纪中期,包括毽球和花样踢毽两个项目。现代毽类运动从初兴就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支持。

  v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现代毽类运动得到迅速普及,广泛开展于工厂、学校和机关事业单位当中。随着毽类运动的蓬勃兴旺,全国和地方性毽球组织相继成立。

  踢毽子——一项简便易行的健身运动

  夏传寿

  首先,毽子制作简便。只需用一小块布,包上一枚铜钱和一小截下端剪成十字形开口的鹅毛管子,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在未剪开的鹅毛管子上端里,插上七八根鸡毛就做成了。鸡毛最好是雄鸡的,又长又好看,也好踢些。商店里或地摊上有现成的毽子卖,不过,其底座往往是橡皮的,弹性大,踢重了稳定性差。

  其次,活动便于开展。它对场地要求不高,只需一小块比较平坦的空地,五六平方米,三四平方米均可,越是技艺高的对场地要求越宽。本人只需一平方米甚或站在板凳上,也能踢上好几十下。

  再其次,踢法多种多样。既可以比次数,也可以比连踢的时间,还可以比踢的花样……。这里着重介绍几种常见的踢法——

  一、单纯比踢的技术

  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踢。着地的脚可以移动,也可以不准移动(俗称“定桩”);踢的脚可以着地,也可以不着地(俗称“悬”,比赛正式开始前,常用此法定参赛人员出场次序。)参加者可以依次轮换踢,连续踢得多者或先完成任务者为胜方。也可以“加宝塔”,即第一人踢一下,第二人踢两下……依此类推,周而复始,直往上加,到其中一人踢“死”为止。“死者”可向“生者”“抛毛”,即将毽子用手抛给人家踢,直到人家没踢到或你接到踢来的毽子为止。比赛再重新开始。

  二、兼比踢的花样

  最常见的是“打跳”,即毽子一抛,双脚同时跳起,用一只脚踢它。可以连续跳,也可以跳了踢,踢了跳。还有“打偷”,即一只脚着地,另一只脚从背后“偷偷”去踢;“打环”,双脚跳起,一只腿弯曲起来,另一只脚踢;“打翘”,双脚跳起,一只腿向前伸直,另一只腿踢;“打剪”,双脚跳起,两腿向前作剪剪子动作,用其中一只脚踢毽子。此外,还可以故意用反脚踢,(注意:有人是左撇子,右脚则是反脚),或双脚轮换踢……

  最后,介绍两种儿歌伴唱踢法。

  1、里和,外拐,飘洋,过海

  吟唱八个字,依次踢八下。其中唱“里、外、飘、洋、过”五个音节时用正脚各踢一下,唱“和”时用反脚向内踢一下,唱“拐”时用反脚向外踢一下,唱“海”时打一个跳。循环反复,看谁踢得多。

  2、一锅底,二锅盖,三酒盅,四牙筷,五钉锤,六烧卖,七兰花,八把抓,九上脸,十打花

  唱一句,踢一下,做一个动作。让踢起的毽子依次落在:一、伸直的手心里;二、伸直的手背上;三、五指窝成的“酒盅”里;四、伸直的两指(中、食)上;五、握紧的拳头上;六、撮起的手掌中;七、手指有曲有伸的“兰花瓣”上;八、抓取的手心中;九、仰着的脸颊上;十、跳起的一脚上。也是踢得多者为胜利者。

  《辞海》上说,踢毽子“对活动关节,加强韧带、发展灵敏和平衡有良好的作用”。希望有兴趣的朋友来玩一玩,更欢迎男女爱好者来找笔者切磋切磋。

  毽子的主要种类

  花毽

  第一种是我们常见的传统花毽。花毽的高度一般在12公分左右,多用火鸡毛或雕翎做毽身,塑料片做底座。因此,看起来更美观一些,踢起来弹性也很好。毽子起落的速度,也没有太多限制,踢起来后上下翻飞,花样动作全凭自己掌控,没有特别高难度的动作,所以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

  第二种是大毽子,这种毽子的毽身多用鹅毛制成,橡胶做底座,高约17-18公分左右。与传统花毽不同的是,大毽子比较重,要求技巧性相对较强。如果是单人踢,就有100多种动作。但在大众健身运动中,大毽子更适合多人一起运动,大家你踢一脚,我踢一脚,力度较大,但动作简单,既能锻炼腿部力量,又能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毽球

  还有一种毽子叫毽球,跟大毽子很像。毽球是用四根羽毛和橡胶底座制成的,羽毛多为鹅毛。毽球踢起来有隔网,像打羽毛球似的,一边踢过网后,另一边的人接住再踢过来。毽球竞技性较强,多用于比赛和竞技场上使用,可以是一对一比赛,也可以是二对二、三对三的比赛。另外,随着踢毽运动的发展,还有一些毽子踢起来会发出音乐,还会发光,运动过程中增加了大家的乐趣。

  毽子的主要运动

  比赛

  在设计毽球比赛时曾有原则为"羽毛球场地、排球规则、足球动作",但在实际诞生后,最后一条并未

  落实,其基本动作酷似诞生于1964年的、流行于东南亚的藤球。从发球、主要攻防动作和集体项目设定方面都与藤球十分接近。例如在进攻动作方面,毽球的两种主要进攻动作"高腿踏毽"和"外摆脚背倒勾攻球",就是藤球在上世纪60年代盛行的进攻动作。在防守动作方面,都允许进行跳起封网和以头击毽过网,也与藤球的规则完全相同。所以,在我国广东省和山东省的毽球管理机构就都与藤球管理机构合二为一称为"藤、毽协会"。

  花毽

  花毽即花样踢毽,是踢毽运动中的一种,分规定动作赛和自选动作赛两项。规定动作有盘踢、磕踢、落、上头、交踢6个套路,自选动作则由运动员即兴发挥,花样更繁难度更高。在竞赛分类上,花毽属于"竞争性比赛",与毽球所属的"对抗性比赛"属于完全不同的竞赛类型。


猜你喜欢:

1.毽球基本功

2.花毽的基本踢法讲解

3.花键的踢法解析

4.花毽的起源于发展

冰壶球的术语讲解



冰壶球的术语讲解

  就在十几年前,“冰壶”对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无法生出任何想象的陌生词汇。1995年,在世界冰壶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由日本出人、加拿大出技术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冰壶培训班。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冰壶球的术语讲解,欢迎阅读!

  冰壶球的术语讲解:

  冰壶比赛。

  掷石、传石。

  得分区。直径12英尺,带有四个中心圈,内面直径8英尺。

  一个冰壶队。有4个队员:即第四号队员(拿刷子的队员),第三号队员(或副刷子队员),第二号队员和首号队员(最先掷石队员)。 在每次掷石中所有的队员都参与,要有一个掷石,两个刷子,一个呼叫策略。

  赛区。146英尺的赛区。赛区设计两个方向均可使用。

  拉引击石。这是最基本并最广为应用的射击,即将冰壶石掷在得分区之前或得分区内。

  防卫击石。将冰壶石掷在拱线(hog line)和得分区(house)之间用来防御对手的冰壶石进入得分区。

  敲退击石。将冰壶石放在一个或是多个已经存在场上的冰壶石的前面。Tap-backs就是将对手的冰壶石轻敲挤退远离得分中心线(tee line), 但不将它击出,而使其停在掷石者的冰壶石的后面, 如此一来对方便很难将这颗冰壶石击出场。

  通道击石。在两颗冰壶石中间的缝隙叫做port(通道),当掷石者需要让他的冰壶石通过两颗或是多阻碍石时,他便需要掷出一个ports shot。

  晋升击石 Raise是将一颗在得分区(house)之前的冰壶石,即由射石撞击到更接近得分区的中心(tee)。同时这颗射石被晋升到中心石起到卫兵的作用。

  晋升移除掷石。 一颗冰壶石被射石撞击之后,往后推近并碰击到对方的冰壶石,而使对方的石冰壶石被驱离得分区(house)或出局的射击。

  精彩击石。 若希望将冰壶石掷到一颗卫兵石的后面;或是希望将一颗被保护的很好的冰壶石击出场,有一种方式是将冰壶石丢掷去撞击一颗停在外围的冰壶石,然后让掷石转向朝目标地方向前进。这种射击大概 是curling最精彩的射击之一,因为这种射击通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

  冰壶运动奉送击石。 Freebies有两种形式,这两种都牵涉到(两颗、多颗)冰壶石十分接近或甚至靠在一起。一种情况是连接两个冰壶石中心的线,朝(指)向得分区中心或目标区;另外一种情况是两颗冰壶石接点的切线,朝(指)向得分中心或目标区。

  削剥击石。当你的队处于领先的状况,或是你的对手有一颗冰壶石在得分区(house)中,并被良好的保护着,你会希望移除在得分区之前的障碍(卫兵)石。 当这种情况存在时,这个射击会被称为a peel。Peel涉及到移除一个在得分区之前的冰壶石,而射石和被移除石同时撞出局,而没有进入(经过)得分区,以免造成任何损失。有时,利用撞击推进卫兵石,去移除被卫兵石保护的冰壶石,会是一个好的策略。但是这个策略也有很大的风险,只要一点小小的失误,你的射石就会留在原地成为对方的卫兵,并奉送对手一个机会再放一个卫兵石或是放另一冰壶石到得分区中。

  冰壶组织讲解:

  世界冰壶联合会(World Curling Federation,WCF)

  成立于1966年4月1日,发起国有苏格兰、加拿大、美国、瑞典、挪威和瑞士,当时名为“国际冰壶联合会”(ICF),1991年改用现名。现有36个协会会员。工作用语为英语。

  冰上溜石冰壶被列为1988和1992年冬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1998年长野冬奥会上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世界冰壶联合会的任务是在国际上作为冰壶运动的代表,促进该运动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促进协会会员间的合作与相互了解,团结全世界冰壶爱好者;维护世界冰壶运动的利益;组织冰壶比赛,制定竞赛规则;尊重协会会员的自治。

  该组织的主要机构有代表大会、执委会、行政委员会。

  协会会员出席大会的代表数与协会的规模有关,1万人以上的协会有4名代表,3001人到1万人的协会有3名代表,余者为两名代表。协会的表决票数也因协会人数多少分为2、4、6、8票4个等级。

  代表大会授权执委会领导联合会的工作,执委会由主席、副主席、财务主任和4名委员共7人组成。由主席、副主席和财政副主任3人组成行政委员会,其职能是执行代表大会和执委会的决定。

  中国于2003年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

马球的历史与发展



  马毬是骑在马上用球杖击毬的运动,所以又称“打毬”、“击毬”、“击鞠”等。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马球的历史讲解,欢迎阅读!

  马球的历史与发展:

  骑马击鞠的运动是唐代时从西藏传入的。由于古代体育分类并不细密,而且前述《文献通考》、《古今图书集成》等将马毬归入“蹴鞠”部,也就使两者的区分更加复杂。马毬所用的球状小如拳,用质轻而又坚韧的木材制成,中间镂空,外面涂上各种颜色,有点还加上雕饰,被称为“彩毬”、“七宝毬”等。蹴鞠使用的球“以皮为之,中实以毛”,并是以步行足踢,且与马毬起源地点不同。更大的不同是,马毬用毬杖击打,足毬用脚踢。马毬的毬杖长数尺,端如偃月,形状有点像今天的冰球杆,杖身往往雕上精美纹彩,被称为“画杖”、“月杖”等。

  球状小如拳,以草原、旷野为场地。游戏者乘马分两队,手持球伏,共击一球,以打入对方球门为胜。有人认为中国古代的击鞠、打䎱或击䎱就属于马球运动。也有人认为,马球最早源于公元前525年的波斯 (今伊朗),后传入中国。三国时曹植的《名都篇》中有诗曰:“连骑击鞠壤,巧捷推万端”,说明至少在汉末马球已经存在了。

  马球盛行于唐宋元3代,至清代始湮没 ,主要流行于军队和宫廷贵族中。西乾县唐章怀太子李贤墓中发现的打马球壁画,充分表现了唐代马球运动的场景。壁画全图高130~240厘米, 宽 600厘米;画面人物众多、背景宽阔,生动形象;参与击球者二十余人, 皆着各色窄袖袍, 足登黑靴, 头戴幞头,手执偃月形球杖,身骑奔马,做出竞争击球的不同姿态。画面构图疏密有致,动中有静,有强烈的节奏感、运动感。考古出土的这一时期的马球俑、描绘马球活动的铜镜,特别是在长安城唐大明宫含光殿发现记载修建马球场的刻石,证实了当时开展马球运动的盛况。马球运动有益于参与者的身心、骑术和技艺的锻炼。据文献记载,唐代的历朝皇帝如中宗、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昭宗都是马球运动的提倡者和参与者,天宝六年(747 年),唐玄宗专门颁诏,令将马球作为军队训练的课目之一。

  唐代打马球风行一时,不仅成为帝王和贵族阶层健身强体的体育运动,而且在对外文化交流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据文献记载,当时相邻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描述。现藏故宫博物院的的《便桥会盟图》(辽陈及之绘制),有一专门描绘唐、突厥两国进行马球比赛的场面。画面以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可汗颉利, 在武德九年 (公元 626年) 于长安城西渭水便桥会盟之事实为背景,画中,数名骑士策马持杖争击一球,场面颇为热烈、壮观。直至宋、辽、金时期,朝廷还将马球运动作为隆重的“军礼”之一,甚至为此制定了详细的仪式与规则。

  马球的历代记载:

  马球,是骑在马上,持棍打球,古称击鞠。三国曹植《名都篇》中有“连翩击鞠壤”之句。唐代长安,有宽大的球场,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马球。章怀太子墓中《马球图》,画出了唐代马球的兴盛:画上,二十多匹骏马飞驰,马尾扎结起来,打球者头戴幞巾,足登长靴,手持球杖逐球相击。马毬的普及不限于男子,有许多女子打毬的记载。王建《又送裴相公上太原诗》中,有“十队红妆伎打毬”、《宫词》有“寒食宫人步打毬”之句。

  马毬的流行也不限于中原地区。辽人从中原学去马毬,史载辽圣宗“好击毬”(《辽史 · 圣宗纪》)、《析津志》记辽国把打马球作为节日的传统风俗,于端午、重九击球。《金史·礼志》也记金人于端午击球。宋代有“打球乐”舞队。至明代,马球仍流行。《续文献通考·乐考》记载明成祖曾数次往东苑击球、射柳。明《宣宗行乐图》长卷中绘有宣宗赏马球之场面。当时的官员王直写的端午日观打球的诗:“玉勒千金马,雕文七宝球。鞚飞惊电掣,伏奋觉星流。炎页过成三捷,欢传第一筹。庆云随逸足,缭绕殿东头。”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马球的现代发展:

  公元13世纪,马球传到印度。英国种植园主在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发现了这项运动,并将其带入英格兰。在阿萨姆邦,马球比赛所用的马是当地的曼尼普尔小型马,有些马仅有12手宽(一手之宽相当于4英寸),称作kangjai。在波斯,人们把这种马叫作chaugan(一种槌棒,美国马球球棒就是以此命名的),它还有一个藏语名叫pulu,意思是一种根茎,木制马球即是用这种根茎制作的。

  很快,马球在英国军队中流行开来。Cachar地区首府Silchar成为现代马球的发源地。成立于1859年的Silchar成为现代马球的发源地。成立于1859年的Sichar俱乐部也成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球俱乐部。现代马球比赛的规则就是依据这个俱乐部当年的规则制定的。最早时选手有9人,随着座骑逐渐变大,速度也逐渐加快,人数慢慢减为7人,最后变为4人。

  1876年,印度马球比赛中马的身高不超过13.2手宽,英国是14手宽。20年后,这个数字增加到14.2手宽。

  1919年,高度的限制被取消,马的平均身高是15.1手宽。1869年,皇家骑兵队的一些军官将马球运动介绍到英格兰,惠林汉姆俱乐部成为英国马球中心。

  1875年制定了英国第一部马球规则,就在同时,印度马球协会也宣告成立。

  1876年,詹姆斯·戈登·本纳特将马球传入美国。

  1878年举办了首届马球(军)团内锦标赛,1893年,旨在推动马球用马繁殖的全国小型马协会也宣告成立。这项运动迅速蔓延到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特别是英联邦各国、美国以及阿根廷,其中阿根廷已成为马球用马最大的培育国和出口国。

  20世纪20和30年代是美国马球的“黄金时代”,出现了汤米·希区柯克、塞西尔·史密斯等著名选手。美国的马球运动主要在俱乐部进行。

  马球曾在1908、1920、1924、1936年作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英 、美、阿根廷、印度、中东等国今仍喜爱这项运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