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化妆品品牌名(韩国化妆品品牌韩语)

由网友()分享简介:Mask pack 面膜 漂白 pack 增白面膜 毛孔收缩效果 pack 毛孔收缩面膜 Moisture cream 保湿碧凝露、滋润霜 Skin lotion 爽肤水 乳液 营养 cream 营养霜 Essence 精华素 Water cleanser 柔肤水 Moisture cream 润面霜...

韩国化妆品品牌名



  网上看到的化妆品很多都是韩国的,不知道哪些牌子比较有名啊。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韩国化妆品品牌名,希望对你有用!

  韩国10大化妆品品牌名称

  1、婵真:

  绝对是韩国的一线品牌,是第一个打入日本化妆品市场的韩国品牌,要知道日本是化妆品的强国,不具备相当的实力,很难打入它的市常因为婵真只生产护肤品,生产规模和产量并不大,但在韩国却有着“韩国女性化妆品第一品牌”的美誉。它是第一个获得在日本市场的销售许可的韩国化妆品牌。

  2. 爱茉莉:

  太平洋集团作为韩国排名第一、世界化妆品排名前二十名的国际化妆品集团,她无疑就是韩国女性的美丽秘密所在。集团旗下的第一大品牌laneige兰芝是目前韩国女性化妆品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化妆品。全球亦排列前20位。而据专业人士所讲,laneige最适合少女至25岁左右的女士。

  3.爱之浓丝ISA KNOX:

  是进口蝶妆中的极品品牌。以满足女性追求滋润有光泽的皮肤为基础,强化细胞结合水,采用Ceramide液晶乳化技术、三重保湿效果、科学认证地效能效果,开发出专门性的高保湿化妆品。

  4.三星迪奥普雷斯化妆品(DEOPROCE):

  deoproce是三星samsung下面的一个牌子deoproce,这个牌子的标志是一朵玫瑰,具优异的卸妆效果,丰富的维他命成份及天然植物精华供给肌肤所必需的酸素,延缓皮肤老化,从而使皮肤变的更加洁净、滑嫩。

  5.爱丽化妆品(ETUDE):

  拥有ETUDE爱丽两用粉饼、ETUDE爱丽光彩细致隔离霜~绿、ETUDE爱丽卸妆水、ETUDE爱丽光彩细致粉底液、ETUDE爱丽光彩细致蜜粉饼、ETUDE爱丽双子星睫毛膏等产品。产品追求谈雅自然。

  6.多多化妆品(DODO):

  韩国DODO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于1994年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常截至到现在全国拥有40多家百货公司专柜及140多家特约经销商店,且不断地推出新产品。“演员粉”又叫“红色恋人”是该品牌中最有名气的产品之一了。是韩国的美女明星人人必备的散粉。同时也已成为日本的当红商品。它更是韩国女星的最爱。

  7.蝶妆化妆品(BEBON):

  是由韩国LG财团与国内共同投资的杭州乐金化妆品有限公司,引进韩国LG化学研究所独创的产品配方,生产DeBON(蝶妆)为主打品牌的多种系列化妆产品。DeBON(蝶妆)主要系列产品MINERVASILKY(曼丽妃丝柔)护肤系列不但适合各种肌肤,保护肌肤,更有着显著的持久效果。

  8.vov化妆品:

  作为韩国三大品牌的“vov”更是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韩国“vov”是一个有了近四十年历史的知名品牌,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引领韩国甚至整个亚洲的美容化妆潮流。韩国“vov”已成为韩国本土乃至整个亚洲最受欢迎的美容护肤及彩妆品牌。不知道去韩国买什么化妆品好的朋友,比较熟知的vov也是不错的选择。

  9.悦诗风吟化妆品(INNISFREE):

  是韩国最大化妆品公司--太平洋公司旗下的高端护肤品牌。所有产品均只在大型商场销售,是无法在一般化妆铺内购买到此品牌的。提倡“绿色生活方式”(Well-Being Life Style)产品多产用天然草本植物为原料。

  10.兰芝(LANEIGE):

  来自于韩国最大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集团,是令当今韩国年轻时尚女性“着迷”的兰芝化妆品品牌。如今兰芝的清新与快乐从韩国,一路“延伸”到了香港、上海,与爱美的“您”相识、相知。

  韩国护肤品品牌排名

  NO.1-婵真

  婵真绝对是韩国的一线品牌,也是是第一个打入日本化妆品市场的韩国品牌。在任何排行榜中它都是占据榜首,没有强势的实力,很难打入其他市场。正因婵真只生产护肤品,加上生产规模不大。所出的都是精品,在本土韩国有着韩国女性化妆品第一品牌的美誉。也是第一个获得在日本市场的销售许可的韩国化妆品牌,可见其实力非一般阿!

  NO.2-the face shop

  新近成员的品牌,在香港各专店,销售业绩表现不凡,现在国内陆续也有了他的专柜,它的东西针对性较强,而且细致的类型和极高的性价比非常适合年轻人,它的不同系列是针对不同肤质的进行保养。韩国新流行的人气产品产品是纯植物和水果成分非常受年轻人的欢迎而其优良的品质和适中的价位迅速占领了市场。能成为当前韩国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品牌。是因其细腻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刚上市便成为韩国时下最热销的品牌。

  NO.3-迷尚(MISSHA)

  迷尚是韩国三大化妆品集团之一ABLE C&C株式会社旗下品牌,ABLE C&C株式会社是韩国化妆品专卖店形式的创始者。 MISSHA谜尚倡导用合理的价格提供生活必需品的高档化妆品,拥有护肤、彩妆、特殊功能化妆品及工具等共500余种多样化的产品

  NO.4-LΛNEGE 兰芝

  一个关于“水”和“光”的浪漫故事。在法语里,LΛNEGE意味着雪。冬去春来,第一道融雪后幻化出的曙光。水和光的“浪漫相遇”折射了LΛNEGE兰芝快乐的内涵:“水”代表LΛNEGE兰芝的护肤品;“光”代表LΛNEGE 兰芝的彩妆品。“水”和“光”共同 造兰芝的清新与快乐,让女性拥有“水漾容颜”,让女性“清新每天”。

  NO.5-菲诗小铺THE FACE SHOP

  THE FACE SHOP源自韩国,是个全球知名的高档化妆品品牌,在韩国以销售量计算是规模最大的化妆品公司;在韩国为前100大企业之一(其中只有2个化妆品品牌)。

韩国化妆品品牌韩语



  习惯用韩国化妆品护肤品或打算买的美眉们,一定要知道上面韩文介绍的中文意思哦。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韩国化妆品品牌韩语,希望对你有用!

  韩国化妆品品牌韩语:护肤类

  마스크 팩 Mask pack 面膜

  표백 팩 漂白 pack 增白面膜

  모공수축효과 팩 毛孔收缩效果 pack 毛孔收缩面膜

  모이스쳐 크림 Moisture cream 保湿碧凝露、滋润霜

  스킨 로션 Skin lotion 爽肤水 乳液

  영양 크림 营养 cream 营养霜

  에센스 Essence 精华素

  워터클린징 Water cleanser 柔肤水

  모이스쳐 라이징 크림 Moisture cream 润面霜

  로션 Lotion 面霜

  아스트리젠트(보습효과) Astringent(保湿效果) 保湿爽肤水

  보습형 액체 파운 데이션 (퀴드팍운이시) 保湿型液体 foundation 保湿型液体粉底

  스킨 소프트너 Skin softer 护肤水

  핸드크림 Hand cream 护手霜

  韩国化妆品品牌韩语:清洁类

  폼클린징 크림 Foam cleansing cream 泡沫洁面乳

  크린징 로션 Cleanser lotion 洁面霜/奶

  바디 크린져 Body cleanser 沐浴露

  화운데이션 Foundation 粉底液

  립스틱 Lip stick 口红

  립라이너 Lip liner 唇线笔

  아이 셰도우 Eye shadow 眼影

  아이 라이너 Eye liner 眼线笔

  마스카라 Mascara 睫毛膏

  파우더 Founder 粉饼

  크림 화운데이션 Cream foundation 湿粉饼

  화장수 化妆水

  차우더 蜜粉

  콤펙트 Compact 粉底

  트위케잌 cake 白粉底

  아이셰도우 Eye shadow 眼影笔

  아이펜슬 Eye pencil 眉线眼线两用笔

  크림 파운데이션 Cream Foundation 粉底霜

  메이크업베이스 Make up base 粉底

  향분 香粉

  볼터치 胭脂/腮红

韩国化妆品品牌



  韩国化妆品一直都深受年轻女性的青睐,很多人对韩国化妆品品牌也很感兴趣。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韩国化妆品品牌,希望对你有用!

  韩国化妆品11大品牌

  MISSHA谜尚

  很流行的大众品牌,以年轻的女孩子为主,彩妆系列很畅销,他们家的BB霜特别受欢迎。

  IOPE亦博

  IOPE定位是医学化妆品,长期使用可以完全改善肤质。因为《星你》里全女神用了他们家的气垫粉底和口红而在国内火起来。

  3CE三只眼

  韩国流行服饰stylenanda所创的品牌,彩妆平价而鲜亮,非常受追捧,口红和粉底是明星产品。

  VDL

  VDL是世界著名彩妆大师Wendy Rowe(尤其以底妆和色彩的搭配著称)和韩国LG携手打造的重磅级彩妆品牌,彩妆相当牛,渐变咬唇唇膏和贝壳提亮液都出自他家,是红遍亚洲的款式,很多明星都推荐使用。

  Sulwhasoo雪花秀

  有钱人最爱的护肤品牌。看价位就知道是高端顶级产品,顶尖韩方配制,从基础套装到高端套装都及其受欢迎,连很多日本模特都大力推荐,滋阴系列和眼霜都是畅销产品。

  后whoo

  包装美轮美奂,宣传虽然没有雪花秀做的那么大,但是产品却广受韩国MM的喜爱,属于和雪花秀并驾齐驱的韩国超高端品牌,拱辰享系列是明星产品。

  LANEIGE兰芝

  产品功能都以补水为主,适合30岁以下较年轻的MM使用,补水睡眠面膜是当家产品。

  IT'S SKIN伊思

  口碑很好,多次获得化妆品大奖,他家的人气品牌就是蜗牛系列产品(面膜,面霜等),it's skin可是最早推出蜗牛系列产品的!

  SU:M37° 呼吸37度

  全线产品都是纯天然发酵而成,不含香料和任何添加剂等,25岁以上及怀孕的妇女都爱用它,属于LG旗下高级产品,深受韩国女人的喜爱。美白去毒泡泡面膜是人气品牌。

  primera芙丽美娜

  纯植物精粹,敏感肌肤也不怕,它家种类超多,可以满足各类人群需要。孕妇/婴儿护肤系列和沐浴产品都是畅销产品。

  TFS菲诗小铺

  物美价廉的最好代名词,成分天然温和,款式时尚清新,适合年轻的女孩子用,睫毛膏和狠受欢迎。

  韩国化妆品的质量等级区分

  1。韩国是严格以质量和价格挂钩的,所有产品的价格都在真实反应他的质量。

  2。产品大致分三个类型:

  一是,本土大型公司生产的。包括LG,所望,太平洋,爱敬,LOTREE,EP,CHAMON等。

  由这些大公司下衍生的品牌很多,比如LG(HERCYNA,CATHYCAT,ISAKNOX,RETEM(芮婷),LACVERT蝶妆等)。其中,太平洋是最大的公司(兰芝,梦妆,INNISFREE,雪花秀等牌子)。但是,不是一个公司下的所有牌子都市一个等级。比如,在太平洋中,雪花秀,INNISFREE(悦诗风吟),梦妆,兰芝,是这样排列的,针对不同的消费层次而分开几个品牌。可以说兰芝在韩国只是初中和高中生使用的牌子。在韩国人的眼中并不是他们的名牌。“中国人的名牌”是韩国人对于兰芝的评价。以上类型产品只能在大型百货和超市的才有。

  二是,由某一专卖品牌生产的。

  这类似韩国普遍大众使用的牌子。包括了MISSHA,THEFACESHOP,BODYSHOP,SKINFOOD,DODOCLUB等。这类,只在本品牌自己的卖场和大型网络购物店有。

  三是,输入名牌。这些包括日本和欧洲的进口品牌。只在大型超市和免税店有。

  四是,在韩国生产的国际品牌。这些是一些知名牌子在韩国的产。只在大型化妆品店和百货有。

  年轻人适合用兰芝、theface shop、VOV、爱丽、iope、hear;

  三十岁左右及以上的适合用梦妆、蝶妆、婵真、三星、雪花秀

  年轻的mm用eatdu(爱丽)、稍微大一点的用兰芝、梦妆,有点银子了就用iope,等到mm变ss了就要用hear了,大概接近30岁的时候就要用韩国总统夫人用的顶级品牌雪花秀了。

  现在韩国当红的是太平洋的雪花秀。2003年~2006年韩国销量第一。虽然雪花秀的说明书上写明是针对30岁以上的成熟皮肤,但我认识很多25岁左右的人都在用,而且反映很好。雪花秀的卖点是中药配方,采用orientalherbs,还有人参,鹿茸,蜂蜜什莫的。

  太平洋另外的一个产品是HERA,面向20岁左右的年轻人。但好像没有雪花秀那么有名。现在仍占据商场专柜的就是这两个。雪花秀总体比其他韩国产品贵,特别是人参霜(20万)和抗衰老的珍雪系列,质量与外国大牌有的比,还有价格优势。

  接近25岁的话,彩妆之类用年轻品牌没有关系,但是护肤品的使用一定要找对品牌。因为每个品牌都有它针对的使用群体。在韩国,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是太平洋,它的市场占有率也是最高的,公司的全称应该是AmorePacific,即爱茉莉太平洋,简称“太平洋”。他家的网站上列明现在旗下有10个系列,包括雪花秀,Hera, IOPE,兰芝,AmorePacific等。但作为同一家公司的产品,他们的市场定位和价格是有很大差别的。

  Laneige 兰芝 ----低价品牌,产品功能以补水为主,没有其它作用,适合25岁以下,没有特殊问题的皮肤使用。

  DeBon 蝶妆----LG旗下的第一化妆品品牌。所谓法国的香水韩国的粉;蝶妆的彩妆是有一定口碑的。护肤品表现平平。韩系产品的成分要安全一些。价钱也比较低廉,对年轻的学生们来说性价比颇高。

  爱丽属于韩国的时尚产品,更新的比较快,款式新颖适合年轻的女孩子用。

  TFS性价比较高,纯植物产品,比较温和清新自然,接近兰芝,针对消费群是高中生和大学生,年龄层基本在15~20岁左右,类似中国的大宝,客户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25岁以上的美眉用可能会觉得营养有点跟不上。而且不象body shop有些比较有名大家认可的拳头产品.

  MISSHA也是时下蛮流行的品牌,东西以年轻的女孩子为主

  爱丽和爱茉莉都是彩妆比较出色

  梦妆和DODO差不多,也是彩妆还不错,价格也不贵

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分析研究。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一

水果营行:烧钱催不熟生鲜电商

自2014年10月开设第一家门店,仅一年多,号称要做“水果业内的阿里巴巴”的水果营行就在全国20余个一、二线城市,开设了300多家实体店。然而在2015年12月,几乎一夜之间,这个迅速膨胀的水果王国轰然倒塌,广州、深圳、东莞、杭州、南昌等城市的门店大量关门,12月16日,水果营行CEO易德更被警方带走……

水果营行,成为O2O死亡名单里的最新登陆者?它的破灭是否预示着生鲜电商走向颓败?或许,结论恰恰相反。

逆向O2O:

理念正确下光鲜的坏水果

在水果营行的泡沫破灭中,大量的舆论将关注点投放在它的融资模式——“合伙人众筹”和“会员预付卡”。

尤其是前者,据水果营行一份单店投资协议样本显示,直营店投资人为公司有限合伙人,不参与门店经营、不拥有门店股份,只参与分红。直营店投资人自完款第45天起,将获得每月销售额10%的回报,直到取得投入本金的2倍为止。同时还获得投资额10%的原始股权的长期收益。而媒体亦测算,按照水果营行宣称的单店月销售额50万元计算,众筹参与者的年化投资回报率将高达30%左右。而通常认知下,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产品风险已然极高。

但这并不属于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因为由始至终,水果营行所打造的生鲜电商模式,都如同刘伯温那篇《卖柑者言》所寓意的那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从理论上来说,水果营行提出的专注线下服务,将人才配置和质量管控放在第一位,夯实基础后再进军线上的路数,是当下许多浮在网络之上、过度依靠网购模式而缺少实体店推进的生鲜电商所缺失的。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这仅仅是一个正确的理念,没有切合到地面经营理念之上。

反之,从它的许多专注线下的行动中,可以为生鲜电商以及其他生活化服务O2O提供反面参考。

远离社区的专卖店不叫小业态

在水果营行2015年11月对外发的一篇软文中,可以看到这样的词句:“7-11、全家等便利店,竞相跑马圈地以便利店、专卖店为主的小型社区零售店,组成小业态商业模式,大有取代大型商超的态势。毫无疑问,水果营行赶上了小业态商业崛起的时代大势。”

显然,水果营行把自己的线下门店定位为小业态。而媒体披露其“门店选的都是城市黄金地段,租金较高,还要支付工资,不可能达到高利润,有时还会亏损”。这种布局黄金地段的思维,与当下立足社区的小业态模式并不相符,反而颇为接近早年的专卖店形态。抛去其或有意为之,以彰显实力雄厚,好招揽合伙人的可能不说,这样的开店方案,历来均是电商实体店或O2O门店所摒弃的。

理由很简单,无论何种电商形态,均是以最大化的扁平渠道、降低运营成本为赢利之源,而位于闹市的门店则加大了这些成本,更直接处于商超商圈的辐射范围内,极不利于竞争和拓展。

更为致命的是概念的混淆导致的运营理念的错乱。在水果营行的早前报道中,其总不忘提及“通过线上下单、门店配送,辐射单店周边3公里范围,实现1小时内极速送货上门,解决水果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然而这一“互联网+小业态”的运营模式,在当下的社区O2O门店试点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到运营费用昂贵、社区需求挖掘不足的难题。早前耗资10亿元、依托顺丰强大的物流体系和财力布局社区的“嘿客”亦难以为继,而开设在闹市、按水果营行早前介绍开店成本动辄百万元的线下体验店,若真只按运营思路辐射3公里范围,其收回成本的难度将高出太多。

何况,它还只卖水果……

生鲜电商先从爆款玩起

在水果营行众多的正面、负面消息中,有一个信息一直很缺位,即水果营行的水果到底有怎样的优势。

或许造成这一困扰的理由更奇葩,一直号称是生鲜电商的水果营行根本就连一个像样的电子商务平台都不存在。直到2015年下半年,水果营行在对外宣传中,依然还在说“待电商系统完善后……”。

一个线上平台徒有其表的生鲜电商,其线下的门店只能也只有各自为战。所谓逆向O2O,最终走向了传统的水果加盟店模式,只不过是披上了一件“互联网+”的皇帝新衣而已。生鲜电商,其实不是单行线,而是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就像一个跷跷板,轻了哪头,都会接不上地气。

但这并非解除生鲜电商迷局的关键。至关重要的是,走线下体验店的水果营行并没有和周围商超中的水果柜台有太多的区别。

这都不是早前舆论批判的水果营行不懂水果经营之道,损耗大、价格高、标准化难所能概括的,尽管这是许多生鲜电商创业者不可避免触碰到的问题。但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则是更加致命的。

“我必须知道,我为何非要选择在你这里购买水果?”对于消费者而言,这个疑问句式里的“水果”二字可以换成其他任意商品种类。但对于生鲜电商而言,仅仅一句“相较于销售低端水果的菜市场和中低端水果的商超,生鲜电商主要销售特色、中高端水果”这样模糊的定位并不足以解惑。

之前多个生鲜电商用行动来解答了这个问题,尤其是水果这种消费者更乐意于眼见为实的商品,在线下体验店辐射力度不足的大背景下,成功崛起的生鲜电商平台往往都以爆款为强化消费者体验的突破口。

如顺丰、京东、天天果园和本来生活等电商在2013年打得火热并延续到2015年的海外直采车厘子大战,对此,天猫电商平台喵鲜生负责人乐觉就曾表示,生鲜电商花精力去推1―2款主打商品,是从带来关注度的角度考虑,基于价格和体验度,消费者会主动传播,就能为网站带来新的用户。

更重要的是,这可以弥补线下体验店不足的缺陷,“奇葩”的水果会更容易形成消费者的购物黏性。由此,再将口碑拓展到其他常见品类之上,逆转消费者“眼见为实”的习惯。

烧钱扩大规模不一定能增强黏性

在整个O2O死亡名单中,一个普适性的死亡规律就是烧钱烧到资金链断裂,而烧钱的主要流向均在盲目扩大规模,意图以规模覆盖足够多人群来获得黏性和长尾。

在水果营行案例中,一年内扩展出300家实体店,覆盖20余个城市,并计划在未来3年开设1万家实体店。如此强度的店面扩张,必然带来人员储备、运营模式上的不适应。须知,知名水果连锁百果园,从2002年起,用了8年时间仅开出了100家门店。之后又用5年时间,才将规模提升到1000家门店。

即便是在“互联网+”的极限扩张下,指数级增长的实质,也须完成从0到1的蜕变,或言先种好试验田,才能将成熟的模板进行复制,实现从1到N。

一个产品特色不足的生鲜电商或O2O,最终会滑向另一面,即再次通过烧钱的方式,用补贴和特价来吸引消费者“贪便宜”的心态,从而塑造虚假的黏性。而在水果营行身上,各种“会员预付卡”真正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在于“充1000送300”,甚至“充5000送3000”的优惠力度上。若运营状况正常,这类促销本无可厚非,但一旦本身就是强行在亏本赚吆喝,这样的预付卡除了吸纳资金这一个用处外,更会因为一个店面的崩塌,而形成银行式的挤兑风潮。这一幕,在水果营行落幕时,已然得到了证实。

一个忽略了消费者,没有真正买方市场想法,只是描述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却无法和周边的商超、菜场的水果摊点形成差异化竞争格局的生鲜电商,其不败也难。

此外,还有几点教训值得一点:

一是生鲜电商和O2O依然要用轻姿态来扁平化渠道。如在线上红火的本来生活网,目前进军线下的生活O2O项目“本来便利”就是采取和当地水果店合作,而非重新建店。而更多的生鲜电商要突围,或可采取一个城市一个中心体验店+若干合作自提点的方式,实现有效扩散和覆盖。最终的客流入口,依然是在线上,而非体验店。

二是使用线上平台建立大数据体系,至少做到能够预测某一城市对某一品类水果的预期。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才可以将电子商务所拓展出来的超长尾巴,变成一个核心数据源,可以确保发往某个城市的水果,不至于过少或过多,徒增损耗或难以满足需求。这才是区别于各自为战式的传统水果店的关键。

三是不断地差异化自己的特点。生鲜电商要成功,其实就应该按照电商的模式,用商品的长尾来满足长尾末端的用户需求,人有我有不是特色,人无我有哪怕只是一个人有需求才能成功。当然,越特色、越稀缺、越小众的水果卖得贵点,将预订、众筹等互联网模块落在消费者层面上,而非融资层面上,意义更大。

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二

新日领跑世界的秘密

德鲁克说过,企业有且只有两项基本职能,就是营销和创新,这也是新日电动车多年来领跑世界的秘密。简单的道理谁都懂,可并非人人都会做,我们来看一下对于这两项职能,新日具体是怎么做的。

开放流程和心态,

创新不能闭门造车

无论是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还是中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其指导思想都是一样的,就是从“制造”向“智造”的工业化升级。

作为身处制造业一线的企业,新日对于这轮变革风潮早就捕捉到了。在2013年,新日电动车就率先研发出了行业第一辆智能电动车。随后,新日电动车便一发不可收,在电动车智能化上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2014年,新日电动车创建了业内首个智能化生态供应链系统,同时还将智能电动车推进至“智能3.0”阶段。2015年,新日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电动车MIKU再次颠覆了人们对智能电动车的认识,运用了一键检测、电量精算、远程控车、紧急救援等多达20项全球顶尖的智能技术,一举夺下中国工业设计领域的最高奖项之一——“太湖奖”特等奖。

谁都知道创新是企业建立起竞争区隔和相对优势的唯一途径,可如何创新?产品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当下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却陷入了迷茫。我们看到太多这样的案例,比如李宁、美特斯邦威、娃哈哈等企业,为了适应新的市场消费群体的需求,抛弃了原来的定位,产品也不断推陈出新,可结果却是“热脸贴上冷屁股”,消费者根本不买账,问题出在哪里?

他们最大的问题就是“自说自话、闭门造车”,心态还不够开放。相比之下, 新日电动车的做法就很值得借鉴。新日电动车在产品研发上的开放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1.广泛与国内、国际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比如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荷兰阿姆斯特丹卡弗研究所以及来自以色列、日本的顶尖研发机构和企业的技术合作,还直接从国外引进优秀人才,例如以前就职于日本雅马哈公司的资深工程技术专家高田,便是新日引入的“外援”之一。

2.不局限于一般技术研究,进入基础研究领域。比如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美国工程院院士吉姆领衔的团队一起研发的磁通切换电机,这种融合最新科技的电机一旦面世投产,将可能带来电动车电机的一场革命。

3.向目标用户开放研发、生产的全过程,让他们直接参与进来。都知道小米的成功来源于“参与感”,可真正做到的企业很少,制造企业中则更少。上文提到的获得“太湖奖”特等奖的新日MIKU就是由一群来自江南大学的“90后”学生设计的。据了解,为了鼓励更多“90后”加入创新的行列,新日电动车设立了开放的电动车设计平台,每年有百余名高校学子与新日电动车研发人员和工业设计人员展开深度交流、融合,每年设计的新车型达数十款。

创新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的,而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最佳方式就是让用户亲身参与其中。

营销娱乐化,

拉近与用户之间的距离

除了产品上的创新,新日营销上的大胆突破也引人注目。在2015年12月17日第十三届中国营销盛典上,新日MIKU“晶彩”系列产品一举斩获“年度最佳产品营销创新奖”,大会给出的获奖理由是:新日电动车全新MIKU“晶彩”系列产品,打破了传统电动车产品给人的固有印象,在营销方面积极地贴近消费者,与《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等卫视王牌节目强强联手;出席金鸡电影节,电动车“走”上红毯;邀请黄晓明成为品牌全新代言人……一系列举措让新日电动车的品牌形象大幅度提升,使消费者真正记住了新日电动车。

“进军时尚界”是新日2015年贯穿全年的一个营销主题,尤其是在第24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的“红毯秀”,赢得了广大明星及媒体的关注,为新日MIKU“晶彩”系列产品赢得了足够的曝光和支持率。据统计,短短一周时间,新日MIKU晶彩系列产品即登上了新浪、凤凰、网易、搜狐等几大主流门户网站,报道、转发的媒体达50多家,曝光人次超过1000万,评论数超过2000条,转发量超过1万次,仅百度相关搜索就达8000多条。

当然,新日迈向时尚界的脚步远不止这些:2015年年初,新日MIKU与众多艺术圈、娱乐圈、模特圈、设计界一线大咖同时亮相“2014网易时尚年度跨界大赏”;2015年5月,在《快乐大本营》录制现场,新日小龟王——风雅19代化身为颜值爆表的鲜肉杨洋的坐骑,当红导演徐峥骑电动车夜行,颠覆了传统的冠名模式,成功闯进“80后”“90后”的视野;同年,新日科技时尚中心揭幕成立,成为行业唯一的国际级专业科技时尚制造基地,并斥资2000万元打造最强时尚产品顾问团,由国际殿堂级著名造型师李云涛、中国新锐时装设计师刘璐、新生代时尚T台女王游天翼等担任顾问,为产品注入了时尚、年轻的基因。

新日新闻发言人、总裁办主任陈开亚说,对于未来的商业世界,财经作家吴晓波曾总结了四大趋势,其中之一就是“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那么,站在企业营销的角度,也必须顺应这股潮流,新日的时尚跨界便是践行营销娱乐化的一种演绎。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产品品牌营销策略案例分析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