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个开头为三的成语)

由网友()分享简介: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汉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学习啦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了画蛇...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汉语成语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传承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重要而又极富特色的组成部分。学习啦小编这里为大家带来了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画蛇添足的意思: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适。也比喻虚构事实,无中生有。

  画蛇添足的成语故事:

  古代楚国有个贵族,在祭祀过祖宗后,把一壶祭酒赏给前来帮忙的门客们喝。门客们拿着这壶酒,不知如何处理。他们觉得,这么多人喝一壶酒,肯定不够,还不如干脆给一个人喝,喝得痛痛快快还好些。可是到底给谁好呢?于是,门客们商量了一个好主意,就是每个人各自在地上画一条蛇,谁先画好了这壶酒就归谁喝。大家都同意这个办法。

  门客们一人拿一根小棍,开始在地上画蛇。有一个人画得很快,不一会儿,他就把蛇画好了,于是他把酒壶拿了过来。正待他要喝酒时,他一眼瞅见其他人还没把蛇画完,他便十分得意地又拿起小棍,边自言自语地说:“看我再来给蛇添上几只脚,他们也未必画完。”边说边给画好的蛇画脚。

  不料,这个人给蛇画脚还没完,手上的酒壶便被旁边一个人一把抢了过去,原来,那个人的蛇画完了。这个给蛇画脚的人不依,说:“我最先画完蛇,酒应归我喝!”那个人笑着说:“你到现在还在画,而我已经完工,酒当然是我的!”画蛇脚的人争辩说:“我早就画完了,现在是趁时间还早,不过是给蛇添几只脚而已。”那人说:“蛇本来就没有脚,你要给它添几只脚那你就添吧,酒反正你是喝不成了!”

  那人毫不客气地喝起酒来,那个给蛇画脚的人却眼巴巴看着本属自己而现在已被别人拿走的酒,后悔极了。

  ——《战国策·齐策二》

  成语点拨:

  给蛇添脚的人多此一举,节外生枝,反而坏事,失掉了本应该是他的那壶酒。这启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必须有具体的要求和明确的目标,要以清醒坚定的意志,追求它,完成它,不要被胜利冲昏头脑,不要节外生枝地卖弄小聪明,弄巧成拙而招致失败。再有,画蛇,就要画得像一条蛇,添上脚,就会变成“四不象”。做事情只有实事求是,才会走向真正的成功。

个开头为三的成语



  你知道有多少开头为“三”的成语吗?快来跟小编一起学习一下吧!下面是学习啦网小编带来的开头为三的成语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开头为三的成语推荐内容

  1) 三番四覆: 番:次;覆: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2) 三绝韦编: 韦:熟牛皮。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刻苦

  3) 三言二语: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4) 三言五语: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5) 三豕渡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6) 三锤两棒: 形容处事简单明快

  7) 三冬二夏: 犹言三两年。

  8) 三对六面: 指有关双方在证人或中间人在场时,办理手续或说明情由。

  9) 三等九格: 犹三六九等。

  10) 三等九般: 同“三等九格”。

  11) 三榜定案: 三次张榜,广求意见,再作最后决定。极言行事慎重。

  12) 三步两脚: 快速行走貌。

  13) 三拳二脚: 形容不多几下拳打脚踢。

  14) 三人成众: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

  15) 三千珠履: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16) 三台五马: 三台:汉朝的尚书(中台)、御史(宪台)、谒者(外台),泛指大臣;五马:用五匹马驾车,借指太守。泛指达官显宦

  17) 三头二面: 面:脸。比喻奉承拍马,玩弄两面手法

  18) 三尺童子: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19) 三征七辟: 三、七:泛指多次;征、辟:征召,荐举。指朝廷多次征名为官

  20) 三折之肱: 肱:胳膊。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21) 三折其肱: 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22) 三浴三熏: 浴:沐浴。再三薰香、沐浴。表示以礼待人,对人尊重。也表示郑重其事

  23) 三瓦四舍: 宋代对妓院、茶楼、酒肆及其他娱乐场所的总称

  24) 三男四女: 泛指众多子女

  25) 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壮、快班,均为差役;六房:指吏、户、礼、兵、刑、工房,均为书办胥吏。明、清时州县衙门中吏役的总称。

  26) 三百瓮齑: 指长期以咸菜度日,生活清贫。齑,咸菜。三百瓮,极言其多,一时吃不完。

  27) 三病四痛: 谓病痛很多。

  28) 三不拗六: 谓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

  29) 三般两样: ①多个。②耍手段,弄花样。

  30) 三曹对案: 指审问对质。

  开头为三的成语精选

  1) 三茶六礼: 犹言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聘礼,所以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种仪式。参阅明陈耀文《天中记》卷四四、《仪礼·士昏礼》。

  2) 三茶六饭: 比喻招待客人非常周到。

  3) 三长两短: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死亡。

  4) 三差两错: 比喻偶然的差错。

  5) 三寸之舌: 比喻能说会辩的口才。

  6) 三朝元老: 元老:资格最老,声望最高的老臣。原指受三世皇帝重用的臣子。现在用来指在一个机构里长期工作过的资格老的人。

  7) 三朝五日: 三、五天。

  8) 三差五错: 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

  9) 三长四短: ①同“三长两短”。②犹闲话,坏话。

  10) 三从四德: 封建礼教束缚妇女的道德标准之一。

  11) 三叠阳关: 即《阳关三叠》。琴曲。琴谱以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为主要歌词,并引申诗意,增添词句,抒写离别之情。因全曲分三段,原诗反复三次,故称“三叠”。后泛指送

  12) 三迭阳关: 三迭:反复歌唱某一句;阳关: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原指古代送别的曲调。后也比喻离别。

  13) 三分鼎足: 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14) 三分鼎立: 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同“三分鼎足”。

  15) 三复白圭: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16) 三跪九叩: 叩:磕头。最敬重的礼节。

  17) 三纲五常: 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18)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民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后以“三告投杼”比喻流

  19) 三回九转: ①形容曲折回荡。②犹三番五次。

  20) 三槐九棘: 《周礼·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郑玄注:“树棘以为位者,取其赤心而外刺,象以赤心三刺也。槐之言怀也,怀来人于此,欲与之谋。”
 

  看了开头为三的成语的人也喜欢:

1.由一开头成语有那些

2.三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3.以上字开头的励志成语

4.关于P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5.“光彩夺目”开头的成语接龙

三开头的成语大全



  提高语文水平,很重要的一点是善于积累成语素材。三开头的成语你掌握多少呢?下面是学习啦网小编带来的三开头的成语大全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三开头的成语大全推荐内容

  1) 三心二意: 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2) 三写成乌: 同“三写易字”。

  3) 三徙成国: 见“三徙成都”。

  4) 三徙成都: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5) 三迁之教: 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6) 三期贤佞: 汉王尊任京兆尹,凡三岁,除恶安良,治绩显着,后为御史大夫所诬,免官。湖县三老上书为之辩白:“一尊之身,三期之间,乍贤乍佞,岂不甚哉!”见《汉书·王尊传》。后以“三期贤佞”为不辨是非黑白的典实。

  7) 三衅三浴: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8) 三星在天: 指新婚。

  9) 三省吾身: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10) 三言讹虎: 犹三人成虎。

  11) 三余读书: 充分利用一切空余时间读书。

  12) 三怨成府: 言与三人结怨则仇恨集身,难以免祸。

  13) 三言两语: 几句话。形容话很少。

  14) 三言两句: 见“三言两语”。

  15) 三阳开泰: 《周易》称爻连的为阳卦,断的为阴爻,正月为泰卦,三阳生于下;冬去春来,阴消阳长,有吉亨之象。常用以称颂岁首或寓意吉祥。

  16) 三阳交泰: 见“三阳开泰”。

  17)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18) 三浴三衅: 衅:以香涂身。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

  19) 三臡八菹: 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20) 三街六巷: 泛指大街小巷。

  21) 三节两寿: 旧俗对于塾师,逢端午节中秋节、年节及孔子诞辰,塾师生日,均各加送束修一月,称为三节两寿。亦用以泛指节日和生辰。

  22) 三街六市: 同“三街两市”。

  23) 三街两市: 泛称各街市。

  24) 三毛七孔: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唐张守节正义:“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因以“三毛七孔”指心思,心机。

  25) 三坟五典: 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26) 三番五次: 番:遍数。一再,多次。

  27)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

  28) 三风十愆: 三种恶劣风气,所滋生的十种罪愆。指巫风二:舞、歌;淫风四:货、色、游、畋;乱风四: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合而为十愆。

  29) 三反四覆: 反复无常。

  30) 三翻四覆: 翻:转。反复无常。

  三开头的成语大全精选

  1) 三贞五烈: 见“三贞九烈”。

  2) 三纸无驴: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3) 三好二怯: 同“三好两歹”。

  4) 三头六证: 众多的人证。

  5) 三头两绪: 形容事务繁杂,不易弄清头绪。

  6) 三推六问: 推:推究;问:审问。旧时指反复审训。

  7) 三天两头: 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

  8) 三头两日: 三二天。形容时间相隔很近。

  9) 三头六面: 谓当着众人或有关各方之面。

  10) 三头两面: 看对方的脸色而改变态度。比善于迎和奉承和玩弄两面手法。

  11) 三汤两割: ①泛指烹饪之事。②指各种肴馔。

  12) 三头六臂: 三个脑袋,六条胳臂。原为佛家语,指佛的法相。后比喻神奇的本领。

  13) 三薰三沐: ①多次沐浴并用香料涂身。这是我国古代对人极为尊重的一种礼遇。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14) 三熏三沐: ①同“三衅三浴”。②表示虔敬。③比喻栽培,提携。

  15) 三旬九食: 旬:十天叫一旬。三十天中只能吃九顿饭。形容家境贫困。

  16) 三夫之言: 泛指经过多人传播的流言。语本《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民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17) 三夫之对: 见“三夫之言”。

  18) 三六九等: 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19) 三星在户: 表示新婚之喜。

  20) 三写易字: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后以“三写易字”谓古书传写易致差错。

  21) 三顾茅庐: 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22) 三宫六院: 泛指帝王妃嫔。

  23) 三姑六婆: 比喻不务正业的妇女。

  24) 三江七泽: 泛指江河湖泽。

  25) 三谏之义: 《公羊传·庄公二十四年》:“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何休注引孔子曰:“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此之谓也。”后以“三谏之义”指事君之正道。

  26) 三十而立: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27)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28) 三位一体: 基督教把圣父、圣子、圣灵称为三位一体。常用来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紧密不可分的整体。

  29) 三占从二: 三个人一同算卦,听从其中两个人的意见。比喻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30) 三灾八难: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看了三开头的成语大全的人也喜欢:

1.三字的成语大全和解释

2.三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3.三字词语大全及解释

4.五字成语大全

5.三字词语大全50个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