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什么原因(探析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破解途径)

由网友()分享简介: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什么原因


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什么原因
  有用户打开Word文档时弹出错误提示“Microsoft Office Word遇到问题需要关闭。”这...

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什么原因



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什么原因

  有用户打开Word文档时弹出错误提示“Microsoft Office Word遇到问题需要关闭。”这是什么情况呢?通常我们都直接关闭,但是又出现无法打开情况,怎么解决,然后阅读下文了解所有Word文档打不开的处理办法。

  办法一:删除Normal模板文件

  首先要先将隐藏的文件都让其显示出来,然后在Word安装文档模板文件中删除Normal模板文件即可,操作方法如下:

  1、Normal模板文件一般默认在系统盘(也就是C盘)是隐藏文件,所以第一步设置电脑文件查看方式,将系统隐藏文件也让其显示出来。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单击“菜单栏”的“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将“隐藏受保护的操作系统文件(推荐)”前面的勾取消,然后将“显示隐藏的文件、文件夹和驱动器”勾上,确定

  2、完成第一步之后,下面就简单了,打开路径: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 ,会看见两个文件,将“Normal”删除掉

  3、到这里操作就结束了,再去重新启动Word软件看看问题是不是就轻松的解决了,如果还不行请使用方法二,Windows系统中部分用户反馈方法一无效,使用方法二即可解决。

  办法二:删除空白模板文件

  1、如果方法一不可用,那么使用该方法一般都可以解决问题,在上面介绍到,进入“安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Word将仅显示空白窗口,这个时候选择“菜单栏”的“文件”--新建文档操作

  2、然后可以在右边新建文档显示窗口中看到“已安装的模版或我的模板”

  3、点击进入“我的模板”,将会进入Word模板选择框,找到并删除如下图中的“空白文档”确定即可

  4、删除,空白文档,确定之后关闭退出,重新打开Word即可发现Word打开正常了。

  补充:常用实用快捷键

  帮助 F1

  任务窗格 Ctrl+F1

  新建空白文档 Ctrl+N

  编辑:

  复制 Ctrl+C

  粘贴 Ctrl+V

  复制格式 Ctrl+Shift+C

  粘贴格式 Ctrl+Shift+V

  全选 Ctrl+A

  查找 Ctrl+F

  替换 Ctrl+H

  定位 Ctrl+G

  撤销 Ctrl+Z

  恢复 Ctrl+Y

  插入书签 Ctrl+Shift+F5

  插入分页符 Ctrl+Enter

  插入换行符 Shift+Enter

  插入空域 Ctrl+F9

  格式:

  字体 Ctrl+D

  加粗 Ctrl+B

  倾斜 Ctrl+I

  下划线 Ctrl+U

  增大字号 Ctrl+Shift+. 或者

  Ctrl+]

  减小字号 Ctrl+Shift+, 或者

  Ctrl+[

  上标 Ctrl+Shift+=

  下标 Ctrl++

  两端对齐 Ctrl+J

  居中对齐 Ctrl+E

  左对齐 Ctrl+L

  右对齐 Ctrl+R

  分散对齐 Ctrl+Shift+J

  增加缩进量 Alt+Shift+Right

  减少缩进量 Alt+Shift+Left

  工具:

  字数统计 Ctrl+Shift+G

  切换全部域代码 Alt+F9

  查看域代码 Alt+F9

  更新域 F9

  切换域代码 Shift+F9

  相关阅读:怎么添加基本公式

  首先在电脑上打开WPS表格并新建一个空白文档

  然后在表格单元格内随机输入几个数字,接下来我们对这几个数字进行求和计算

  首先在F1单元格内输入=号,然后再依次点击A1单元格,加号,B1单元格,加号,C1单元格,加号,D1单元格,加号,E1单元格,这样就在上方输入框内形成了一个加法公式

  接下来点击【Enter】按钮,求和结果就显示在F1单元格上了

  减法乘法除法的运算方法与加法公式计算方法相同,只需要将加号更改为其它格式符号即可

  公式输入完毕后,点击【Enter】回车键,即可完成加减乘除公式的计算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论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国家兴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大事。近几年来,青少年犯罪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一个社会问题, 有关学者们把它与吸毒贩毒、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社会公害”。本文将从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入手, 就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进行剖解, 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一、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重要性。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社会问题,资料显示,在全部犯罪人员中,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不仅最高,而且呈现出低龄化、团伙化、暴力化等特征。根据2009年年底至2010 年上半年, 中央综治委办公室、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等部门开展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专项行动”结果显示,全国约有2820万名达到法定入学年龄但又不在学、无职业的闲散青少年, 其中“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115 万人。闲散青少年、有不良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流浪乞讨青少年、农村留守儿童这5 类人群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易发群体。
  
  青少年犯罪直接危害了社会, 也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安宁, 更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希望。1900 年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中提出:“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在21 世纪的今天,如何让我国的青少年变的“智”“富”“强”
  
  “独立”, 应该如何重视并提高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保护, 我们仍然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一)青少年犯罪的主观因素。
  
  1.理性信仰危机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拜金主义、腐朽主义等思想乘虚而入。
  
  一些青少年对人生悲观厌世,面对社会、学校的激烈竞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2.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心理发育不够成熟,法制观念淡薄,自控能力差,辨别是非能力弱,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极容易形成一些错误的价值观,是非善恶不清,混淆黑白,一旦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          就会陷入犯罪的泥潭。
  
  (二)青少年犯罪的客观因素。
  
  1.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文化市场的“黄色污染”,腐败现象为代表的“灰色污染” 和带有黑社会性质“黑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最为严重。低级、庸俗的文化和不良的社会风气侵害、腐蚀青少年的灵魂, 对黑社会的模仿直接影响了青少年的行为。
  
  2.家庭问题和学校教育缺失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影响明显。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子女形成不良个性的基础,人们常说“问题家庭出问题少年”,确实不无道理。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的主阵地, 有些学校片面强调以教学为主,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对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出现了只管教学不管育人状况,放松了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及心理健康等教育。
  
  3.网络游戏与青少年违法犯罪有密切关联,因沉迷网络、毒品等不良因素导致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上升。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易受生活环境的影响, 特别表现为青少年与网络环境的强烈互动, 网络游戏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 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表现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

  一切犯罪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支配下进行的。未成年人虽然心理尚未成熟,但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受心理支配的。为什么未成年人犯罪具有显著区别于成年人犯罪的特点?这是与作为犯罪主体的未成年人在这一特定年龄阶段下所固有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分不开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未成年时期的年龄特点所形成的矛盾也是贯穿未成年人成长的全过程的,虽然这些矛盾与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产生并无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这些矛盾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很可能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动因。
  1.未成年人身心矛盾
  (1)精力过剩与调节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生理机能迅速发育,使他们的活动量增大,日常学习生活之余仍有大量过剩的精力和体力,但是由于他们心理水平的提高相对缓慢,缺乏足够的调节和控制过剩精力的能力。因此,过剩的精力常常用之不当,在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往往将过剩的精力用于抢劫、强奸等暴力性的犯罪活动中。
  (2)兴奋性高和控制力低的矛盾
  由于未成年人腺体的发育,内分泌非常旺盛,大脑常常处于兴奋的状态,导致他们的情绪兴奋性高容易冲动,但是由于他们的大脑皮质尚未成熟,自我控制能力欠缺,容易出现冲动性和情景性犯罪。
  (3)性机能发育成熟和道德观念缺乏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性机能逐渐发育成熟,从而产生强烈的性意识,有接触异性的需求,有了性的欲望和冲动。然而,他们又缺乏组建家庭和负担家庭的法律道德责任和经济能力,从而产生了生物性和社会性的矛盾。如果,这一时期的未成年人不能正确处理好这对矛盾,那么就不可能正确对待两性关系,就有可能放纵自己,对自己的行为不加约束控制,从而强化这对矛盾,导致性方面的违法犯罪。例如,有的未成年人在色情、淫秽制品的刺激下,为了发泄生理冲动,不惜实施强奸、轮奸等性犯罪;或者为了嫖娼而不惜实施抢劫、盗窃、诈骗等财产性犯罪。
  2.未成年人个性心理结构内部的矛盾
  (1)孤独感和强烈的交往需要的矛盾
  现在,未成年人的生理成熟年龄普遍提前, 生理上的突飞猛进,尤其是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使他们的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这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惑或疑虑,产生各种神秘不安的复杂心理。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成熟却明显滞后。他们没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来为因生理成熟产生的种种困惑解难释疑,无法合理地为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成人感逐渐增强,对于内心的困惑和疑虑不愿轻易向他们吐露,于是表现出明显的心理闭锁。未成年人处于这种自我封闭之中在心理上与成年人产生隔阂,不愿相互交流思想、感情,因而产生孤独感。但是这种孤独感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希望与人交往,希望在人际交往中有一定的地位,希望能在同龄人中出类拨萃,以维护自尊。因而人际交往的需要较为强烈,这种在心理上既感到孤独,又渴望交往的矛盾,可能使青少年陷于苦恼的境地。他们不愿与父母老师沟通,却希望与同龄伙伴拉帮结伙,有的甚至离家出走,出外寻找“友谊”。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认知狭窄、片面,分不清是非美丑,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容易被人引诱,上当受骗,稀里糊涂地就加入犯罪团伙,不知不觉地就走上犯罪道路。 
   (2)好奇心强和辨别是非能力低的矛盾
  未成年人对一切感到新奇,对自己不了解的现象,不理解的问题都表现出十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由于他们社会经验不足,认识能力尚未发展成熟,对许多社会现象和科学的准则还没有自己定型的见解和观点,容易受暗示而模仿,自觉不自觉地受一些不良因素地影响,看问题时以偏概全、固执己见,自己认为正确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知识就不加考虑的片面接受,以致受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和一些宣扬暴力、色情的不良亚文化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
  (3)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随着成人感的产生和增强,未成年人对自己估计过高强烈要求独立自主,想从心理上改变过去依赖成年人和受人监护的状态,即取得与成年人相同的地位,离开父母的管束,完全独立。但是,由于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且社会生活经验欠缺,不能适应错综复杂的社会,因此未成年人在生活上还要依赖于父母,在社会上还要依赖成年人。这种在心理上想独立,而实际生活中又不得不依赖父母的矛盾可能激发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冲突,加大代沟的裂痕。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因对父母的严格管束十分不满而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报复心理,进而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出现了弑亲现象。
  (4)强烈的情绪冲动和理智控制较弱的矛盾
  未成年时期,情绪的兴奋性高,情绪的波动性大,具有极大的冲动性,既表现为热情活泼,又易急躁,激动,好感情用事。有时,当个人需要受到限制而不能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进而产生强烈的不满情绪。这时理智的控制能力却显得无能为力,为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计后果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向有关当事人或无辜群众实施攻击行为,进行报复。
  (5)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已经形成的心理特点和正在发生进行的全部心理活动的认识,以及自己与外界事物相互联系的认识。未成年人由于独立性意向的发展,开始将对外界及外界事物与自己的关系的关注转变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关注。这样自己既是观察者,同时又是被自己观察的被观察者,自我意识被分成两个处于不同地位的部分:前者为理想的自我;后者为现实的自我。一般来说,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这样一来,二者的不一致便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未成年人自我意识的矛盾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
  ①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未成年人,在把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的自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的自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未成年人往往降低人的社会需求水平,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挫折感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未成年人暴力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类心理问题所导致的。
  ②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的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的自我,并认为理想的自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未成年人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挫折感,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

  摘要介绍了小麦冻害的发生症状,分析了其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和补救措施,旨在为小麦冻害防御工作提供指导,达到提高小麦产量的目的。
  关键词小麦;冻害;症状;发病原因;预防措施;补救措施

  小麦冻害包括冬季冻害、春霜冻害和低温冷害3种类型,其中尤以3~4月出现的春霜冻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最重。近年来,小麦冻害现象频频发生,导致小麦减产,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冻害除了与天气降温强度和低温持续时间的长短有关外,与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也有很大关系。
  
  1小麦冻害的症状
  
  根据小麦受冻后的植株症状表现可分为严重冻害和一般冻害。严重冻害发生在已拔节或即将拔节的麦田,主茎和大分蘖生长点的幼穗受冻,生长点不透明,萎缩变形,失水干枯,心叶不出,逐渐死亡。因为在一株小麦中,主茎和大分蘖的发育进程比小分蘖早,先进入拔节期,所以主茎和大分蘖容易遭受冻害,而小分蘖不会受冻。在小麦遭受严重冻害后及时采取肥水促进,这些小分蘖还可以抽穗,但穗小、粒重轻,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冻害发生在没有拔节的麦田,症状表现为叶片受冻、黄白干枯,但主茎和分蘖没有冻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小[1]。
  
  2发生原因
  
  一是气候因素。近年来的暖冬现象使小麦在越冬初期的日均温度较常年偏高2~3℃,小麦生长发育进程加快,拔节期提前,抗冻性降低。而越冬期间或越冬期过后温度骤降至-10℃左右,随后低温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种强降温及持续的低温天气使没有经过抗寒锻炼的小麦遭遇冻害[2]。二是耕作因素。在小麦种植区,相当多的农民为了尽早外出打工,提前将小麦播种。播种偏早时,土壤水分充足,促使小麦旺长,造成小麦冬前拔节,有机物积累减少,抗寒能力降低,冻害来临时麦苗受损严重;或者部分农民为抢墒播种,大多数地块整地粗放,造成麦苗落土较深,形成弱苗;田土坷垃大,不利于根系下扎,麦苗素质差,同时冷空气易侵入土下,冻伤根系;覆土不匀,形成露籽苗易受冻害。另外,三沟不配套,排水不良,易发生冰冻现象,从而导致小麦冻害发生。三是肥力因素。部分农民在农业种植上过多依赖化肥或因图省事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造成小麦冬前旺长,极易发生冻害。而冬前缺肥的田块,麦苗幼苗黄瘦,叶片小,生长缓慢,分蘖少,积累的糖分少,不耐冻,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3]。四是田间管理因素。由于受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农民往往对种下地的小麦疏于管理。也有一些农民外出打工,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对于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不能及时处理,这也给以后的小麦冻害埋下了隐患。
  3预防措施
  
  一是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冬前壮苗。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0~67.5t/hm2、尿素300~375kg/hm2、磷肥600~900 kg/hm2,以上3种肥料配合,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做到精细整地,达到地平、土细、墒好。小麦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精选过筛,并进行晒种和种子发芽试验,进行药剂拌种、浸种等处理,确保种子的发芽率大于95%。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二是加强田间综合管理,控旺苗促弱苗,安全越冬[4]。对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延缓麦苗生长。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底肥不足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150~225kg/hm2,抑制麦苗旺长,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三是适时冬灌,安全越冬。冬灌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提高土壤的热容量,一般可提高地温1~3℃;同时可以弥合土缝,促进长大蘖、育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如果气温低于4℃时冬灌就有发生冻害的危险。
  
  4补救措施
  
  发生冻害后的麦田不能轻易毁掉改种其他作物。在1株小麦中小分蘖的蘖芽经过肥水促进可以生长发育成能成穗的有效分蘖。因此,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促进小麦生长发育。一是加强肥水管理。对于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叶尖枯萎的麦田,应抢早浇水,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于幼穗已受冻的,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施尿素150kg/hm2或碳酸氢铵300~450kg/hm2,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促进分蘖成穗。二是中耕保墒,提高地温。受冻害的麦田要及时进行中耕松土,蓄水提温,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弥补冻害损失。总之,要保证小麦的高产,农业部门需加大相关农业知识的宣传力度,防患于未然。当小麦遭受冻害后,应及时帮助从业者采取科学的预防和补救措施,要搞好以促为主的麦田中后期管理,使冻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使小麦生产趋利避害,达到高产稳产。
  
  5参考文献
  
  [1] 王东海,许进堂,李新会,等.河南省小麦冻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9(10):23-25.
  [2] 王碧霞.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御措施[J].小麦研究,2009,30(1):31-34.
  [3] 付宗刚,张雷玲,李官民.小麦冻害原因分析与预防补救[J].陕西农业科学,2009,35(2):195-196,199.
  [4] 郭小菲,郑敏军.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补救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09(2):31.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