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怎么理解这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出自)

由网友()分享简介: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怎么理解这句话
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怎么理解这句话

淮海战役胜利后,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曾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才赢得了淮海战役的胜利。

在气势恢宏的淮海决战前线和广大后方,各解放区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支前运动,其规模之巨大,任务之浩繁,动员人力物力之众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上所罕见。据统计,淮海战役中,华东、中原、冀鲁豫、华中四个解放区前后共出动民工543万人。“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们正是唱着这样的歌谣、推着小推车勇往直前冲向战场。



淮海战役胜利主要有哪些原因

淮海战役决战胜利的原因:

一、是敌人错误判断,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与他决战。

二、是在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以近战夜战,发挥我们的长处。

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实际上成为五百万对八十万,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

四、是战役过程很艰苦,好比钝刀切脖颈,难以一下把敌人歼灭,是靠战士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的创造力来完成战略战役上的正确决策。

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在战役中敌军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上,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在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才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扩展资料

淮海战役的军事意义

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

(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

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解放军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

就全国战局而言,辽沈、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五大战略集团中,最强大的战略集团徐州集团和东北集团已不复存在,华北集团也危在旦夕,尚存的华中、西安两集团,在解放军不断打击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组建的京沪杭汤恩伯集团,实力很弱,这三个集团已构不成主力集团。

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已是解放区,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区,国民党只得凭借长江天险占据江南半壁,但随着精锐主力的丧失,也已缺乏足够的兵力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解放军60万硬吞了国民党军80万。这在战争史上是个奇迹。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最最艰苦的一次战役。
淮海战役,汇集了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邓小平统摄全局,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谢富治等我党优秀将帅都参与了进来,可以说是群英荟萃。
胜利的原因:
1.人民群众的支持。
2.我党军士气高涨、敌军士气低落。
3.我解放军指战员的优秀指挥。
意义:
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士气,严重动摇了国民党上下的独裁梦想。同时,我军的力量大增,士气高涨,大大增强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此次战役的胜利结束,标识着国民党在长江以北统治的瓦解。为渡江战役的胜利展开打好了基础。



淮海战役胜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

  淮海战役的失利,军事上使蒋介石在南线的精锐主力损失殆尽,尤其是嫡系部队中的骨干,黄维的第12兵团和邱清泉的第2兵团全军覆没,其中还包括被称为“五大主力”的第5军和第18军。(五大主力其他三支部队分别是1947年5月在孟良崮被歼的整编第74师、1948年10月在辽沈战役中被歼的新1军和新6军)从而也就失去了蒋介石赖以支持战争的中坚力量。淮河以北完全被解放,淮南大部也为解放军所控制,江北只剩一个重要城市安庆在国军控制下,解放军已直逼长江,下一步攻击矛头直指蒋介石统治的核心地区——江浙沪地区。就全国战局而言,辽沈、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军五大战略集团中,最强大的战略集团徐州集团和东北集团已不复存在,华北集团也危在旦夕,尚存的华中、西安两集团,在解放军不断打击下,也受到很大削弱,而新组建的京沪杭汤恩伯集团,实力很弱,这三个集团已构不成主力集团。黄河以北绝大部分已是解放区,黄河以南到长江以北,基本是解放区,国民党只得凭借长江天险占据江南半壁,但随着精锐主力的丧失,也已缺乏足够的兵力来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国民党政治上的危机随着军事上的失败,进一步加剧,派系间的权利争斗,趋于白热化。白崇禧利用国民党政权极为不利的形势,于1948年12月25日提出“和平解决”的主张,并随即得到湖北、湖南、河南等省参议会的支持。在此形势下,蒋介石于1949年元旦发表新年文告,提出与中共和平谈判。然而此时,要和要战的主动权已不在国民党手中了。行政院院长孙科未经蒋介石批准,就率行政院迁往广州,宣布迁政府于广州,并表示反对与中共谈判,号召继续与中共进行战争,企图在外国势力支持下,经营华南。在国民党统治中心的南京、上海,已是人心浮动,惶惑不安。各轮船公司奉命在南京、上海集中船只,以供国民党政府紧急征用。各级政府官员,争相逃往香港、台湾。故宫博物院文物也开始撤离南京迁往台湾。
  在此之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北平收复,国民党政府再度接收故宫博物院,三处南迁文物复集中于重庆,于1947年运回南京。淮海战役的失利,迫使国民政府加紧从南京撤走重要文物。自1948年底至1949年初,南京国民党政府从南京库房中挑选出2,972箱文物运往台湾,后于台北市士林外双溪建立新馆,公开对外展出。余下的大批文物,在1949年以后陆续运回北京故宫博物院一万余箱,但至今还有2,176箱仍封存于南京库房,委托南京博物院代管。国民党中央党部仅剩十余人,立法院80%的立法委员逃离了南京。就连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也忙于撤退人员及家属。李宗仁回忆到:徐蚌会战已近尾声时,中共全盘胜利已成定局,京沪震动,人心惶惶,国内外许多民意机关,甚至统兵作战的高级将领,都认为前途无望。
  四面楚歌的蒋介石,在这样局面下,只得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经过精心策划和部署,于1949年1月21日,宣布下野引退,将总统之职交由副总统李宗仁代理,自己回到家乡浙江奉化溪口,在幕后遥控指挥。
  对于淮海战役,国民党军统帅部在战后检讨中,不得不承认:国军遭受之失败,影响全局,最为重大,尤其是华东地区。由于国军在徐蚌决战中,主力兵团全部被歼,致使国军再无力与共军主力决战。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国民党的完全失败,已是不可避免。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则认为:蒋介石的军事力量实际上是崩溃了。桂系一时间倍感扬眉吐气,甚至想大干一场。
  淮海战役的意义就如毛泽东在战役结束后的第四天,即1949年1月14日发表的关于时局的声明中所说:“现在,人民解放军无论在数量上士气上和装备上均优于国民党反动派政府的残余军事力量。至此,中国人民才开始吐了一口气。现在情况很明显,只要解放军向残余的国民党军再作若干次重大攻击,国民党统治即将土崩瓦解,归于消亡”。
  淮海战役的胜利,使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获得解放,为解放军渡江作战奠定了基础。



说说淮海战役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战役的指挥者有哪些

指挥官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
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错误判断,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与他决战。二是在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以近战夜战,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实际上成为五百万对八十万,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战役过程很艰苦,好比钝刀切脖颈,难以一下把敌人歼灭,是靠战士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的创造力来完成战略战役上的正确决策。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在战役中敌军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上,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在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才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1949年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面值伍园),请问值多少?

这是华东解放区邮电管理局1949年5月1日发行的“淮海战役胜利”纪念邮票,全套11枚,又种版式:有齿孔和无齿孔。目前在邮币交易市场上,全套新票(有齿孔)价值80元人民币左右。全套新票(无齿孔)价值280元人民币左右。

 

你的只有面值5元那枚,有齿孔的新票价值18元人民币左右,信销票价值5元人民币左右;无齿孔的新票价值7元人民币左右,信销票价值1元人民币左右。

 

图示是有齿孔版套票



大决战:为什么淮海战役被称为独轮车上的胜利

战争不仅仅拼的是武器、战场指挥和战士杀敌的本领,还要有足够的后勤保障。古人有句话“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尤其是淮海战役这种大规模的战役,后勤保障必须跟上,而那时候没有那么多汽车运送粮食弹药,运送粮食弹药等物资只能靠老百姓推着独轮车来进行,负责这些后勤物资补给的百姓和独轮车比前线的战士数量还要多,没有老百姓推着独轮车运送物资,淮海战役是不会取得这么大胜利的,所以才说淮海战役被称为独轮车上的胜利



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主力展开战略决战首先是从哪个战役开始的 [ ] A.辽沈战役B.淮海

A



淮海战役的真相,是粟裕指挥了淮海战役吗

陈毅粟裕共同指挥,陈毅是方面总指,粟裕是前方总指



淮海战役的地点都包括哪些地方

淮海战役的地点,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