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个字,左边言字旁,右边是喝水的喝去掉口,怎么读啊?(右边有左边无打一个字)

由网友()分享简介:请问一个字,左边言字旁,右边是喝水的喝去掉口,怎么读啊?


(谒)

yèㄧㄝˋ

◎ 拜见:~见。拜~。进~。

◎ 说明,...


请问一个字,左边言字旁,右边是喝水的喝去掉口,怎么读啊?



(谒)

yèㄧㄝˋ

◎ 拜见:~见。拜~。进~。

◎ 说明,陈述,告发:请~其故。

◎ 请求:~归。~医。

◎ 名帖:“使者惧而失~,跪拾~”。

◎ 掌管晋见的近待。

笔画数:11,部首:讠,笔顺编号:45251135345



谒 yè

〈动〉

(1) (形声。从言,曷( hé)声。本义:禀告,陈述)

(2) 同本义 [report (to one's superior)]

谒,白也。——《说文》

谒,告也。——《尔雅》

摈者谒诸天子。——《仪礼·觐礼》

能典谒矣。——《礼记·曲礼》

惟我郑国之有请谒焉。——《左传·隐公十一年》

不谒而归。——《国语·晋语》

臣请谒其故。——《战国策》

(3) 又如:谒急(告急);谒言(进谏)

(4) 告发;检举 [inform against;lodge an accusation against]

伍、官、连、县而邻,谒过赏,失过诛。——《韩非子·八经》

(5) 又如:谒过(揭发罪过)

(6) 请;请求 [request;ask]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战国策·燕策》

(7) 又如:谒告(告假);谒归(告假归里);谒浆(乞求茶水)

(8)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 [call on(a superior or an older person)]

谒,访也。——《增韵》

越日偃师谒见王。——《列子·汤问》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环谒,四处拜访)。——宋· 王安石《伤仲永》

乡人子谒余。——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谒伊藤氏。—— 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台谒当以属礼。——《明史》

(9) 又如:谒索(探望;借拜访之机索取财物);谒帝台(进见皇帝或权贵。喻指求官显达);谒选(官员到吏部等候选派);谒刺(谒见人时所用的名刺);谒禁(禁止人来进见);谒托(投见求托)

(10) 到某人的陵墓表示敬意 [pay homage at sb’s mausoleum]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禁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宋·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11) 又如:谒坟(拜谒坟墓);谒圣、簪花(考取秀才后,由教官率领到孔庙行礼,叫谒圣。新秀才披红,头插两朵金花,叫簪花);谒庙(进庙拜神)

词性变化

— 汉 典 Zdic.net —

--------------------------------------------------------------------------------

◎ 谒

谒 yè

〈名〉

(1) 名剌 [visiting card]

怀谒诣辞。——宋· 刘攽《贺知府某侍读启》

(2) 掌管引进谒见者的近侍 [suite;retinue]。如:谒者(古时泛指掌理传达、通报的近侍)

(3) 姓

常用词组

— 汉 典 Zdic.net —

--------------------------------------------------------------------------------

◎ 谒见 yèjiàn

[call on a superior or an old person] 进见[地位或辈分高的人];先投名刺而后进见

知县谒见之后,说了几句闲话。——《十二楼》

◎ 谒陵 yèlíng

[pay homage at sb's mausoleum] 到陵墓前拜谒;瞻仰陵墓

— 汉 典 Zdic.net —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意字”猜一个成语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意字”这个成语是言外之意。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意字猜成语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意字”这个成语是言外之意。



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意,打一成语是什么

言外之意


拼音: yán wài zhī yì

近义词:    弦外之音、意在言外、音在言外    反义词:    一针见血、一语道破、直截了当

用法:    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同弦外之音

解释:    指有这个意思,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

出处: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下卷:“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例子:    间有一二不尽之言,~,以少少许胜多多许者,是他一枝一节好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谒后语:




左边金字旁,右边是谬字去掉言字旁,合起来组成一个繁体字,怎么读啊?谢谢!

拼音:liú

纯美的黄金。《尔雅·释器》;“黄金谓之璗,其美者谓之鏐。”郭璞注:“鏐即紫磨金。”

鏐器(39张)

成色好的金子,含金量高的金子。

出大庭之显服,束以精镠。——王安石《谢赐对衣鞍马表》

清 吴任臣 《山海经广注》“其阳多赤金”条注:“任臣案:‘《经》中铜自名赤铜,赤金者紫磨金类。《尔雅》谓之鏐也。’”



一点一横长,言字在中央,两边绞丝旁,中间马字旁,左边长右边长,心字底,月字旁...

是关中一带关于这个字的写法的口诀之一。
关中民谣:“一点撩上天,黄河两道湾,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你一扭,我一扭;你一长,我一长;当中夹个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个钩挂麻谈糖,推个车车逛咸阳”。
关中城乡有多种说法,但大同小异。按顺口溜写下去,就会在你前出现一个古朴端庄活龙活现的“ biang”字来。
念Biang,第三声。该字有56划,没有口诀是记不下来怎么写的。

陕西特产,也是陕北十大怪之一:面条像裤带。

传说是面特别筋斗,拉面时摔在案板上有“Biang-Biang-”的声音,故而名之。

以下为3种没有证实的口诀:

口诀1:一点一横长,二字口言旁,两边丝绕绕,底下一个马儿郎,心在底,月在旁,打个钩钩挂衣裳,然后铺上走之旁,穴字盖顶显名堂。

口诀2::一点飞上天,黄河两头弯,八字大张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左一长,右一长,中间加个马大王,心字底,利刀旁,推着车车走四方。

口诀3:一点一横长,一飘飘南洋,两边丝绕绕,中言口四方,你也长来我也长,夹住马大王,心字来打底,月字来帮忙,打个金钩挂衣裳 ,扔块石头飘过墙。



一点一横长,言字在中央,两边绞丝旁,中间马字旁,左边长右边长,心字底,月字旁... 字谜...

陕面有名的面条、家家都会做!



言字旁右边一个甚至的甚念什么?



笔画数:11,部首:讠,笔顺编号:45122111345

chén

◎相信:“呜呼!天难~,命靡常”。

◎诚然,的确:“~荏弱而难持”。

shèn

◎姓,作姓氏时读shèn。

姓氏
谌字作姓时,读音shèn(见康熙字典酉集上言部),谌姓延续4500多年,读音未变。不作姓时读chen,亦为古燕代东齐方言之读音。谌氏祖谱记载,谌氏祖先自尧帝之三子大节公,分封到洛阳赐姓为谌开始有谌姓,西汉末年迁徙江西坞土塘,东汉和帝永元元年(公元89年)谌重(读音zhong,史书、字典多误为“仲”)出生后,迁至南昌。顺帝时“高第除郡博士”,后官至京辅都尉、右纳史卫尉、大司农诏加奉车都尉阶荆州刺史封汉昌侯。
谌氏祖谱自谌重后,有比较详细记载,自谌重始,序“辈词”一百三十代,至今仅用五、六十字而已。历代谌氏主要以读书、作官、行医为业,唐宋时期谌姓自江西、湖北,迁徙到湖南、四川、贵州、广东、福建、江浙一带,清初康熙出巡病在山东,谌赴守(四十七世)受诏自江西到山东为其诊病,后留居山东,至今十几代。苏北地区有谌姓,据说来自洛阳,东北西北地区的谌姓,大多是山东、河南、安徽、苏北、江西一带,在近代迁徙所至。



言字旁加一个馅饼的馅的右边是什么字,念

言字旁加一个馅饼的馅的右边是什么字

读音:[chǎn]
部首:讠五笔:YQVG
释义:奉承,巴结。



左边金字旁,右边仓,读什么

[枪]qiāng同“枪”。
[枪]chēng1.钟声。2.鼎。3.酒器。

    Copyright 2016-2020 新思维的学习:请问一个字,左边言字旁,右边是喝水的喝去掉口,怎么读啊?(右边有左边无打一个字)、All Right Reserved 浙ICP备2002981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