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是谁?(中国远征军20集团军司令)

由网友()分享简介: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是谁?
200师师长是戴安澜。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


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是谁?

200师师长是戴安澜。戴安澜(1904年11月25日—1942年5月26日),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今洪巷乡)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戴部)、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殉国。1939年6月17日,授陆军少将。1942年10月16日,追赠陆军中将,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扩展资料

1956年9月21日,被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10月3日,毛泽东主席向戴安澜的遗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

2009年9月10日,在“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戴安澜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戴安澜



中国远征军第38师长孙立人为何要违抗杜聿明的军令?

中国远征军的撤退不是单纯的军事问题,还有很深的政治背景。当时的情况是中国远征军回国的通道已经被日军堵死了,只剩下野人山一条路,但楼主也说了,通过野人山人员损失必然是非常大的,当时从纯军事角度看,向西撤退到印度保存实力是最合理的。但是印度是什么地方?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当时通过第一次缅甸战役,国民党对英军的信任已经降到最低点,而中国远征军又是蒋介石嫡系中的嫡系组成的,如果撤退到印度,英印当局谋夺远征军的指挥权怎么办?所以蒋介石严令杜垏明必须把远征军带回国内。
但孙立人,比较特立独行,他和老蒋的认识不一样,认为应该去印度,走野人山前途不明,那些都是当时中国军队的精华,不能这样白白牺牲,而且远征军数万人马,实力摆在那里,英国人不敢把他们怎么样。但蒋介石不采纳他的建议。他就自作主张把部队带到了印度。事实证明他是对的,但也因此失去了蒋介石的信任,导致了最后悲剧的结果。



中国远征军司令是谁?

中国远征军司令是罗卓英司,中国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亦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

1941年12月23日,中英双方签订《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26日,中英订立军事同盟,决定中国编组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

扩展资料:

1942年3月,远征军入缅发起滇缅路作战。失利后大部分退回云南。1943年4月,重建远征军司令长官部,后称滇西远征军,一部撤至印度,称中国驻印军。1943年10月至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先后发起缅北滇西作战,歼灭日军三万余人。1945年1月27日,两军在畹町会师。3月,完成了打通滇缅公路的任务后撤回国内。1945年4月撤销。

中国远征军是中国与盟国直接进行军事合作的典范,也是甲午战争以来中国军队首次出国作战。1943年10月至1945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中国远征军在缅北、滇西反攻中,收复缅北大小城镇50余座,收复滇西失地8.3万平方公里,共歼灭日军4.9万余人。中国军队也付出了重大牺牲,伤亡官兵约6.7万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中牺牲的最高军官是谁?

 远征军殉国军职以上将领 凌则民 陆军少将,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满纳 柳树人 陆军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 戴安澜 (1904—1942)安徽省无为县练溪乡旗杆戴村人,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中国远征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抗击日军的战斗中牺牲。蒋介石电令务必将其遗体抬回祖国,终因天气炎热3日后被部下火化带回中国。1942年7月6号,腾冲县临时县长张文德,领腾冲县数万老少下跪迎接戴安澜灵柩归国。同年10月16日,民国政府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 闵季连 陆军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 胡义宾 陆军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 李竹林 陆军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 陈范 陆军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 张剑虹 陆军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 洪行 陆军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 李颐 (?--1944年)湖南省醴陵人,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1943任中国远征军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上校团长。1944年,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1944年11月29日,民国政府追任为陆军少将。 覃子斌 ( ?-1944)湖南大庸人。陆军远征军第54军198师594团上校团长。曾建“华夏敢死队”与日军148联队第一大队长吉原少佐“战神冲锋队”于高黎贡山冷水沟对决。44年5月11日大反攻。渡江后助攻北斋公房时殉国。国民政府追赠陆军少将。



1944年中国远征军总司令是谁

以上二位纯属不懂装懂,先说下正确答案,卫立煌。
第一,问题是1944年,即第二次远征,第二次远征从1943年开始准备,首先是陈诚任司令长官,年底卫立煌接任,直至1945年远征战役结束。
第二,杜聿明从未担任过远征军总司令。杜聿明参加远征军是第一次远征(1942年),最早任命的总司令依然是卫立煌,由于卫未到任,后来派了罗卓英(主要负责协调杜聿明和史迪威之间的矛盾),第一次远征期间,杜聿明的头衔是远征军副总指挥兼第五军军长。由于作战期间主要有杜聿明负责,容易误认为杜是总司令。
顺便说一下杜聿明的上级,也就是指挥权。一,蒋介石(中国战区总司令),二,史迪威(中国战区参谋长、盟军缅印战区最高指挥官),三,林蔚(远征军参谋团团长),四,罗卓英(远征军总司令)。正是以上机构造成令出多门,导致第一次远征军大溃败。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中在酒会上韩少功他们唱的那首歌词有“救国军”的歌名是什么?作者是谁?歌词是什吗

《杯酒高歌》,作词: 安娥 ,作曲: EA.Fenstad ,原唱: 郎毓秀
举杯高歌, 救国军, 洒热血, 抗敌人,
粮缺弹少, 勇战争, 听歌声壮烈。
入青云, 又高歌, 对我同胞们,
莫忘记, 敌寇深,
大家一齐向前进, 为民族牺牲。
不顾身, 救国军, 铁似心,
不怕饥饿风霜雨雪深。
救国军, 铁似心, 凭赤手与那枪炮拼。
救国军, 铁似心, 流鲜血挽回民族魂。
救国军, 铁似心, 拼性命, 救沉沦。
又举杯高歌救国军, 洒热血, 抗敌人,
苦是生活, 铁是心, 开民族战争第一声。
又高歌对我同胞们, 齐加入救国军,
不怕敌人炮火凶猛, 看我们血肉筑长城!



中国第二期远征军(不含中国驻印军)的装备

先来看账面计划

但实际上运来的物资非常不足

从上表可以看到,当时提供国内的武器真心非常有限,而且还要分给其他部队

不如当时10军得到了两个山炮连,8门山炮,4军得到了12门山炮,62、74等军也都得到了一定装备

8军也是一样,荣1师的轻装备,基本实现了50%美械化,但82和103师都很差

71军的36师也是基本还在用之前的旧装备



中国远征军军官名单

中国远征军军官名单有:齐学启、洪行、闽季连、吴一彬、戴安澜、林泽明、柳树人、陈凡、张健洪、李懿、覃子彬等。

以下为他们的军衔及任职介绍:

1.总参谋长是史迪威,副总参谋长是温鸣剑,第5军(军长)杜聿明,第5军(参谋长)罗又伦 。

2.齐学启,新38师副师长,掩护主力转移并沿途收容伤兵,被日军偷袭,伤重被俘,后在仰光战俘营被刺身亡。  

3.洪行,中将(追授),第6军新39师副师长, 1944年12月17日,云南龙陵牺牲。  

4.闽季连,少将(追授),第36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任,1942年,云南保山牺牲。  

5.吴一彬,少将,第5军96师副师长,1942年6月27日,缅甸埋通牺牲。  

6.戴安澜,中将(追授),第200师师长1942年5月26日,在缅甸茅邦村的克钦山寨牺牲。  

7.林泽明,少将(追授)第96师288团团长、腊戌警备副司令,1942年4月,缅甸平满纳会战牺牲 。

8.柳树人,少将(追授),第5军200师599团团长,1942年5月,缅甸牺牲 。    李著林,少将,滇缅警备司令、远征军兵站参谋长,1943年夏,缅甸牺牲 。 

9.陈凡,少将,远征军司令长官部高参,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10.张健洪,少将,第5军高级参谋,1944年1月31日,缅甸牺牲。  

11.李懿,少将(追授),第六军预备第二师第五团团长。1944年11月29日,在腾(冲)龙(陵)战役中牺牲。  

12.覃子彬,少将(追授),第54军198师594团团长,1944年5月11日大反攻,北斋公房时殉国。  

扩展资料:

中国远征军出征作战的意义

1.中国军队曾两次进入缅甸,展开对日作战。不仅有力地支援了盟军在中、印、缅战场的对日作战,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运输线,提高了中国正面战场的正能量,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崩溃,而且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长了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中国远征军反攻缅北、滇西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打通了中国西南国际交通线,把日军赶出了中国西门,为盟军收复缅甸创造了有利条件,并减轻了盟军在印缅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压力,有力支援和配合了盟军的对日作战及东南亚人民的抗日斗争。(解放军报)

3.中国远征军滇西反攻作战胜利的是“抗战以来正面战场唯一的一次获得彻底胜利的大规模进攻作战”,而随后与中国驻印军并肩作战歼灭缅甸日军,更是“自甲午战争以来第一i次援助盟邦进入异邦国土作战并获得胜利的一次大规模作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远征军



中国远征军的剧集评价

《中国远征军》试图讲述整个滇缅战争的全貌,把跨越了几年的完整战争战争清晰而细腻的表现出来。和大多数战争剧相比,这部剧带着更多想表达的东西,绝不仅仅只为了把远征军故事当做噱头去夹带私货。严肃是这部剧一大特色,严肃到近乎拘泥,可以看得出《中国远征军》对这段历史的谨慎态度,完全正剧的风范。《中国远征军》走的是史诗路线,三维形式的延展与纵深。《中国远征军》从开始便直奔主题,有着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特色,以一个小事件开始,个中人物登场,再分线索展开故事。正面开篇大量的历史背景讲解,让《中国远征军》有了教科书一样的战事分析,如果说大多数抗战电视剧,都是用抗战背景来讲个人故事,那么《中国远征军》则是正好反过来,或情感、或个性,所有的故事发展,都是在为历史这个大环境做铺垫。(新浪)
电视剧《中国远征军》以史诗剧的风格,真实地揭秘了反法西斯二战中印缅战场上一段鲜为人知的伟大史实。《中国远征军》的价值不止于它尊重历史,还在于它的故事背景是四维的,它还原并反映了一个大时代,在滇印缅战区战争中最为丰富和剧烈的冲突层面。这个史诗剧在完成宏大的结构和众多的人物故事中,始终在努力追求那些擦亮作品、使剧作生动起来的细节。就是这些闪光而令人动容的细节,使整个电视剧骤然生动起来,富有了生命力。(云南日报)



中国远征军的重要将领

杜聿明 -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代总指挥(初期)兼第五军军长
罗卓英- 1942年第一次远征军总指挥
戴安澜- 第200师师长
廖耀湘 - 新22师师长,1944年任新六军军长
余韶 - 第96师师长
甘丽初 - 第6军军长
彭壁生 - 第49师师长吕国铨 - 第93师师长
张轸 - 第66军军长
刘伯龙 - 第28师师长
马维骥 - 第29师师长
孙立人 - 新38师师长、1944年任新一军军长
史迪威 -(美国人)中缅印战区参谋长,1942年底至-1944年10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索尔登 -(美国人)1944年10月接任中国远征军总指挥
郑洞国- 中国驻印军副总指挥
李鸿 - 1944年任新38师师长
唐守治 - 新30师师长
李涛 - 新22师师长
龙天武 - 第14师师长
潘裕昆 - 第50师师长
卫立煌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司令长官
黄琪翔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司令长官
萧毅肃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参谋长
司可庄 - 中国远征军(1944年第二次)副总参谋长 后勤司令 兵站总监
宋希濂 - 第11集团军总司令
黄杰 - 1943年任第11集团军副总司令, 1944年9月接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
王凌云 - 第2军军长
钟彬 - 第71军军长
霍揆彰 - 第20集团军总司令
方天 - 第20集团军副总司令
何绍周 - 第8军军长
李弥- 第8军副军长兼荣誉第一师师长
陈纳德 - 飞虎队指挥官,少将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