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_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凉城执念)分享简介: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桂枝黄耆鳖甲汤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处说到黄耆鳖甲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处方】黄耆6克(蜜炙)陈皮3克(炒)鳖甲3克(炙)何首乌9克(蒸熟)【功能主治...



桂枝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

不同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都是不一样的,只有正确的了解它们才能够很好的运用。那么你知道桂枝黄耆鳖甲汤的药用价值是什么吗?

【处方】
桂枝1钱,白芍1钱,黄耆(生)1钱,防风1钱,秦艽1钱,当归1钱,鳖甲(酥炙)3钱,浮小麦3钱,炙草5分,生姜1片,大枣1枚。

【功能主治】
久疟,营虚卫弱,汗多,洒渐恶风。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退思集类方歌注》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桂枝黄耆鳖甲汤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黄耆鳖甲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黄耆鳖甲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黄耆6克(蜜炙)陈皮3克(炒)鳖甲3克(炙)何首乌9克(蒸熟)

【功能主治】
补气滋阴,调和阴阳。治久疟不止,阴阳俱虚,正不胜邪,多汗,脉软微数。

【用法用量】
上锉,水煎服。

【备注】
气阴两亏,虚邪留恋不解,故久疟不止,羸弱无力。鳖甲滋防散结,黄耆益气补中,陈皮利气和胃,首乌养血滋营,生姜温散虚邪以截疟。水煎温服,使营阴足而热自退,中气足而虚邪无不自解。

【摘录】
《明医指掌》卷四

【别名】
鳖甲汤

【处方】
黄耆1两,鳖甲1两(去裙襕,醋炙),秦艽1两(去苗土),柴胡1两(去苗),当归1两(切,焙),知母(切,焙)1两,人参半两,芎䓖半两,羌活(去芦头),赤茯苓半两(去黑皮),黄芩半两(去黑心),紫菀半两(去土),甘草半两(炙),芍药半两,桑根白皮半两,白鲜皮半两,款冬花半两,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焙),贝母半两(去心,炒),木香半两,桂半两(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丁香1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风劳。四肢倦怠,百节酸疼,饮食减少,行履不得,涕唾稠粘,多困少力,面色萎黄,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鳖甲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七

【处方】
黄耆1两(锉),鳖甲(去裙襕,醋浸,炙)1两,知母半两(焙),桑根白皮半两,甘草3分(炙,锉),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炒),白术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温病,愈后夹劳,形体羸瘠,或寒或热,如疟状,四肢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葱白3寸,生姜3片,煎至1盏,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黄耆鳖甲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桂枝加耆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桂枝加耆术汤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那知不知道桂枝加耆术汤的功效和作用呢?桂枝加耆术汤的食用方法呢?下面就一一的为大家解惑。

【处方】
黄耆3钱(蜜炙),桂枝3分,白术1钱半(炒),白芍1钱半(酒炒),甘草5分(炙),生姜2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
多汗,脉弦软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脾肺两亏,清阳不能敷布,而卫气不密,故腠理空疏,汗出不止焉。黄耆补中固卫,白术燥湿健脾,白芍敛阴和营血,桂枝行阳温卫气,炙草缓中益胃,姜、枣调营和卫也。水煎温服,使脾肺气强,则营卫调和,而腠理致密,安有汗不止之患。此补中实表之剂,为表虚多汗之专方。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

相信大家看了桂枝加耆术汤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桂枝加耆术汤很神奇,桂枝加耆术汤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黄耆鳖甲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黄耆鳖甲散的制作方法。

【处方】
人参 肉桂(去粗皮)苦梗各50克 生干地黄(洗,焙干)100克 半夏(煮)紫菀(去芦)知母 赤芍药 黄耆 甘草(爁)桑白皮各75克 天门冬(去心,焙)鳖甲(去裙襕,醋炙)各150克 秦艽(去芦)白茯苓(焙)地骨皮(去土)柴胡(去芦)各100克

【制法】
上锉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用法用量】
每服8克,以水15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食后。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
黄耆鳖甲汤、黄耆鳖甲煎

【处方】
人参1两6钱半,肉桂1两6钱半(去粗皮),苦梗1两6钱半,生干地黄(洗,焙干)3两3钱,半夏(煮)2两半,紫菀2两半(去芦),知母2两半,赤芍药2两半,黄耆2两半,甘草2两半(爁),桑白皮2两半,天门冬5两(去心,焙),鳖甲(去裙,醋炙)5两,秦艽3两3钱(去芦),白茯苓3两3钱(焙),地骨皮3两3钱(去土),柴胡(去芦)3两3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忡,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男女虚热,身瘦,五心烦热,四肢怠惰,咳嗽咽干,自汗食少。

【用法用量】
黄耆鳖甲汤(《医学入门》卷八)、黄耆鳖甲煎(《金匮翼》卷三)。

【各家论述】
1.《痰火点雪》:方意以黄耆治五劳羸瘦,寒热自汗,补气实表;以鳖甲治劳瘦,除骨节间劳热结实,补阴补气;以地骨皮治骨蒸烦热;以秦艽、桔梗、人参,并主传尸骨蒸,劳热自汗;桑白皮去肺中水气,及火热嗽血;以天冬除肺气,清肺热,除咳痰;以紫菀止咳脓血,消痰益肺;以生地黄治咳嗽吐血;以知母泻肺火,滋肾水,除命门相火;以柴胡治劳热,消痰止咳;以甘草泻火养阴补脾;以茯苓补五劳七伤,肺痿痰壅等症;以白芍利肺益脾,是方也,备15味药品固繁,而用之亦精,犹韩信将兵,多多益善,战有不胜者乎!2.《医方集解》:此手足太阴足少阳药也。鳖甲、天冬、芍、地、知母滋肾水而泻肺肝之火,以养阴也;黄耆、人参、桂、苓、甘草固卫气而补脾肺之虚,以助阳也;桑皮、桔梗以泻肺热;半夏、紫菀以理痰嗽;秦艽、地骨以散内热而除蒸;柴胡以解肌热而升阳,此表里气血交治之剂也。

【摘录】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黄耆鳖甲散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黄耆生地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黄耆生地汤。

【处方】
麻黄2钱(先煎去沫方入),黄耆1钱,白术5分,人参5分,柴胡5分,防风5分,生地5分,羌活1钱,黄柏1钱,甘草3分,杏仁3个。

【功能主治】
风湿。阳气不升,四肢倦怠,走注身痛,阴室中汗出,懒语。

【用法用量】
临卧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

有关黄耆生地汤的功效的问题就讲解到这里,希望对您有帮助。虽然黄耆生地汤的价值非常高,但是我们在食用的时候也要注意用量,一定要谨慎服用。



黄耆六一汤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黄耆六一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可是大家对于黄耆六一汤的功效了解多少呢?黄耆六一汤到底应该怎么吃呢?想知道这些的话,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别名】
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

【处方】
黄耆(去芦,蜜炙)180克 甘草30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补气生津。治诸虚不足,肢体劳倦,胸中烦悸,唇口干燥,面色萎黄,不能饮食;或先渴而欲发疮疖,或病痈疽后而渴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
黄耆汤、黄耆饮

【处方】
黄耆(去芦,蜜炙)6两,甘草(炙)1两。

【功能主治】
平补气血,安和脏腑。主气虚津伤,肢体劳倦,口常干渴,面色萎黄,不思饮食;或先渴而后生疮疖,或患痈疽之后而口渴;或卫虚自汗;或痔漏脓水不绝。

【用法用量】
黄耆汤(《普济方》卷二二九)、黄耆饮(《证治要诀类方》卷二)。

【摘录】
《局方》卷五(宝庆新增方)

【处方】
黄耆(半生,半蜜水炒)6钱,甘草(半生,半炙)1钱5分,人参1钱。

【功能主治】
流注溃后,脓水出多,口干作渴,烦躁不宁。

【用法用量】
水2钟,煎8分,食远服。

【摘录】
《外科正宗》卷三

【处方】
绵黄耆6两(用淡盐水润,饭上蒸),粉草1两(半生半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治渴补虚,免痈疽。主渴疾痈疽,溃后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侵晨、日午以白汤调下;不应,作大剂,水煎服。古人号黄耆为羊肉,可见其能补也。

【摘录】
《外科精要》卷下

【处方】
黄耆(炙)6钱,甘草(炙)1钱,白术3钱,白芍药3钱。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自汗。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

【摘录】
《直指》卷九

【处方】
黄耆、当归、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风湿相搏,肌肉瞤动。

【用法用量】
本方治上症,宜先服渗湿汤,次用是药。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一

上文就是对黄耆六一汤的相关知识的简单介绍,生活中也许我们不常吃到这些,但是多掌握一些药材的药理作用,总会对生活有所帮助的。



黄耆茯神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黄耆茯神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黄耆、茯神、远志(去心,姜汁淹炒)、紫河车、酸枣仁(炒)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心虚挟寒,胸心中痛,两胁连肩背支满,噎塞,郁冒,朦昧;髋髀挛痛,不能屈伸;或下利溏泄,饮食不进,腹痛;手足痿痹,不能任身。暴瘖。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
《三因》卷五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黄耆茯神汤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黄耆薤白汤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黄耆薤白汤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
黄耆半两,人参半两,白茯苓1分(去黑皮),五味子1分,白术1分,薤白7茎,葱白3茎,粳米半合,芍药半分,生姜半分,羊肾1只(去脂膜)。

【制法】
上锉细,分作3服。

【功能主治】
伤寒后五脏俱虚,羸劣不足。

【用法用量】
每服用水2盏,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1日服尽。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黄耆桃红汤的功效与作用

基本上一提到黄耆桃红汤,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但对于黄耆桃红汤具体有哪些功效,它又该怎么吃等,很多人还是不太了解,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处方】
黄耆8两(生),桃仁3钱(研),红花2钱。

【功能主治】
产后抽风,两目天吊,口角流涎,项背反张,昏沉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林改错》卷下

黄耆桃红汤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加味黄耆五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加味黄耆五物汤,可能对很多人来说有些陌生,只能猜出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于加味黄耆五物汤的作用等都不是很清楚,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处方】
生箭耆30克 子术15克 当归15克 桂枝尖9克 秦艽9克 广陈皮9克 生杭芍15克 生姜5片

【功能主治】
治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疼,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备注】
本方是取《金匮要略》治风痹之黄耆五物汤,加白术以健脾补气,而即以逐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和平,祛风而不伤血;陈皮为黄耆之佐使,能引肌肉经络之风达皮肤由毛孔而外出也。

【摘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

【处方】
生箭耆1两,于术5钱,当归5钱,桂枝尖3钱,秦艽3钱,广陈皮3钱,生杭芍5钱,生姜5片。

【功能主治】
历节风证,周身关节皆痛,或但四肢作疼,足不能行步,手不能持物。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
《金匮》黄耆五物汤治风痹;加白术健脾补气,即以逐痹;当归以生其血,血活自能散风;秦艽为散风之润药,性甚和平,祛风而不伤血;陈皮为黄耆之佐使,引肌肉经络之风达于皮肤而外出。

【摘录】
《衷中参西》上册

通过上文对加味黄耆五物汤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