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胎养血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_大补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楽しい一日)分享简介: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大补益母丸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大补益母丸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别名】大补丸【处方】益母草8两(用上截),香附2两(7制),嫩黄耆...



安胎养血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安胎养血益母丸。

【处方】
益母草1斤(阴干,取净末8两),当归身2两,川芎1两5钱,生地1两5钱,白芍1两5钱,壳砂1两5钱,白术(炒)1两,条芩1两5钱(酒炒),人参(去芦)8钱,阿胶(炒珠)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保养血气。主

【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空心白汤送下。怀孕2-3个月即便可服,至10个月,俱可服。

【摘录】
《宋氏女科》

通过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安胎养血益母丸是一种应用很广泛的中药方剂,但在使用安胎养血益母丸之前还是要结合一下自身的体质,毕竟如果不注意的话,也会给人体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的。



大补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在生活中听说过大补益母丸吗,它对一些常见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知道大补益母丸应该怎么吃,建议大家在食用时了解一下。

【别名】
大补丸

【处方】
益母草8两(用上截),香附2两(7制),嫩黄耆3两(蜜炒),人参2两(去芦),白术3两(土炒),白茯苓2两(蒸透),炙草2两,当归身3两(俱酒洗),白芍2两(酒炒),陈皮2两,熟地3两,砂仁2两(炒)。

【功能主治】
调经安胎。主虚损而经候不调,或因虚损而经闭不行,或因虚损而吐衄崩带,或因虚损而小胎不稳,或因虚损而产后多疾。

【用法用量】
为丸服。经不调,龙眼肉、炒枣仁、去心莲子煎汤送下;经闭,炒桃仁,炒红花煎汤送下;下血,生地、炒芩、丹皮煎汤送下;小胎不稳,炒芩、陈皮(去自)、苏梗煎汤送下,俱4、5分为率;产后恶露未净,腹中心硬疼,先用黄酒服救产丸,下净瘀血,继服此丸;若无恶露,多服此九,补虚为主;感寒,加生姜;发热,加童便。

【摘录】
《履霜集》卷二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大补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大补益母丸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

环境的恶劣变化让我们的身体来不及调整,所以导致了越来越多的 疾病的产生。要想能够成功抵御疾病的侵袭,我们就应该在平时调理身体,让身体做好准备。中药方剂在此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益母丸这种方剂。

【别名】
知母丸(《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

【处方】
知母30克(洗,焙)

【制法】
上药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清热滋阴,益气生津。治妊娠内热,气阴两虚,烦躁不安,名曰子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煎人参汤送下。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十三引《产乳》

【处方】
益母草500克 川芎30克 赤芍30克 归身30克 木香3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丸重9克。

【功能主治】
调气活血。治月经不调,经来腹痛,腹有症瘕,久不受孕,产后血瘀腹痛。(不孕)

【用法用量】
每次服1丸,一日二至三次。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奇方类编》卷下

【处方】
益母草(并子)500克 大生地(酒洗)90克 当归(酒洗)90克 白芍(酒洗,炒)90克 乌贼骨(去粗壳,炒)120克 泽兰叶(酒洗)120克 香附(酒、醋、山栀水、童便浸制四次)120克

【制法】
上药先将益母草熬为膏,再将余药共为末,加入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血活血,理气调经。治妇女瘀滞腹胀,或小腹隐痛,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
《妇科杂证》

通过以上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益母丸有了很多的了解吧,益母丸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最重要的是益母丸的功效与作用的也是很多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要好好的利用哦。



八味养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八味养血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熟地5钱,当归3,山药2钱(炒),肉桂5分,茯苓1钱5分,白芍1钱5分(炒),附子5分,丹皮1钱,泽泻5分,山萸肉1钱。

【功能主治】
阳亏眩晕。

【用法用量】
水2钟,煎7分,食远服。

【各家论述】
《证因方论集要》:地黄、萸肉、山药补足三阴经,泽泻、丹皮、茯苓补足三阳经。脏者,藏精气而不泄,以填塞浊阴为补;腑者,如府库之出入,以通利清阳为补。复以肉桂从少阳纳气归肝,附子从太阳纳气归肾,加归、芍者养血生精,并可以柔桂、附之刚也。

【摘录】
《杂症会心录》卷上

以上就是关于八味养血汤的一些简单的介绍了,虽然说八味养血汤可以很方便服用,但是长期吃药还是不好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日常最重要的还是从根本上提高身体的抵抗力,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危害,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补脾养血汤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养血汤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补脾养血汤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当归2钱,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茯苓1钱半,苍术1钱,荆芥1钱,防风1钱,生地1钱,熟地1钱,牛子(炒)1钱,红花5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脾虚血热,疥癣疼痒,通身红点如虫啮咬,或麻木肿胀。

【用法用量】
姜、枣为引。

【摘录】
《点点经》卷三

看了上文对于补脾养血汤的介绍,我们对于补脾养血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人参养血丸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人参养血丸的制作方法。

【处方】
乌梅肉90克 熟干地黄150克 当归(去苗)60克 人参 川芎 赤芍药 菖蒲(微妙)各30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治女人素体怯弱,血气虚损;孕妇腹中绞痛,口干食少,血崩眩晕;产后羸瘦不复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10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上面介绍了人参养血丸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汤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补汤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补汤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人参、黄耆、生地、甘草、当归、川芎、白芍、桂心、木香、青皮。

【功能主治】
女子痘疹起发至泡浆数日,忽然行经,恐血出里寒而生陷伏之变。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
黄耆、人参、当归、官桂、牛子、连翘、甘草、茯苓。

【功能主治】
痘损破,灌肿作痛,不干脓水者,名麻蚀疮。

【用法用量】
水煎服。外敷绵茧散。

【摘录】
《种痘新书》卷八

【处方】
人参、黄耆、当归、牛蒡、甘草、连翘、官桂。

【功能主治】
痘疮破损,灌脓作痛,出血不止,脓水不干;痘疹,正气不足而不能成痂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白水煎服。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处方】
当归3两,干地黄3两,半夏(洗去滑)3两,桂心3两,吴茱萸1升(一本无),人参2两,麦门冬(去心)2两,芎䓖2两,干姜2两,甘草(炙)2两,白芷2两,芍药4两,大枣40枚(擘)。

【功能主治】
产后虚不足,少气乏力,腹中拘急痛;及诸疾痛,内崩伤绝,虚竭里急,腰及小腹痛。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3升,分3服。

【摘录】
《千金翼》卷六

【处方】
当归、人参、黄耆、白芍、生地、甘草(炙)、白术、白茯苓、川芎。

【功能主治】
慢惊危症,自汗,遍身俱有,其冷如冰;痘疹气血两虚者。

【用法用量】
熟附子1片,浮小麦1撮为引,水煎服。

【摘录】
《片玉心书》卷五

【处方】
人参、黄耆、当归、川芎、白芍、白芷、牛蒡(炒)、官桂、连翘、甘草。

【功能主治】
痘疮收靥之后,内有不着痂者,内蚀肌肉,脓血日久不干,或时作痛。

【用法用量】
白水煎服。外用绵茧散敷之。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耆、肉桂、白芷、连翘、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痘毒流脓不止,气血两虚。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玉案》卷六

【处方】
人参、当归、黄耆、熟地、川芎、桂心、炙甘草。

【功能主治】
孕妇正产时出痘。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
人参、黄耆、熟地、当归、川芎、白术、白芍(酒炒)、木香、官桂、甘草、白茯苓、青皮。

【功能主治】
妇人产后,遇天行出疹痘者。

【用法用量】
水煎,入烧人屎服。

【摘录】
《痘疹全书》卷下

【处方】
当归头、大川芎、大白术、白芍药、白茯苓(多)、人参(多)、黄耆(多)、五味子、熟地黄、干姜(上下)、甘草(少)。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产后百日外,面青,浮肿,唇白,气急有汗,乃大虚之证。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准绳·女科》卷五

【处方】
人参、黄耆、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生地、赤芍、连翘。

【功能主治】
小儿生痈毒、疖肿已溃者。

【用法用量】
《幼幼集成》本方有白芷。

【摘录】
《幼科指南》卷下

怎么样?今天介绍的关于大补汤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记住了吗?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这些好处多多的中药方剂哦!



大补地黄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地黄丸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方剂,它的药用价值很高,而且还能治疗很多疾病,那么你知道大补地黄丸的功效有哪些吗?吃大补地黄丸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想知道的话那就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黄柏(盐、酒炒)熟地黄(酒蒸)各120克 当归(酒洗)山药 枸杞子各90克 知母(盐、酒炒)山茱萸肉 白芍药各60克 生地黄75克 肉苁蓉(酒浸)玄参各4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精血枯涸燥热。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淡盐汤送下。

【摘录】
《证治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
黄柏(盐酒炒)4两,熟地黄(酒蒸)4两,当归(酒洗)3两,山药3两,枸杞子(甘州佳)3两,知母(盐酒炒)2两,山茱萸肉2两,白芍药2两,生地黄2两5钱,肉苁蓉(酒浸)1两5钱,玄参1两5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精血枯涸,燥热。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心淡盐汤送下。

【摘录】
《准绳·类方》卷一

【处方】
人参5钱,白术(蜜炙)5钱,当归5钱,茯苓3钱,熟地黄1两,杜仲(盐水炒)2钱,炮姜5分。

【功能主治】
大补气血。主小产。

【摘录】
《叶氏女科》卷二

大家看过对大补地黄丸的介绍之后,肯定有很多的想法吧,有没有觉得很长知识呢,活到老学到老啊,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下去。



大补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大补肾气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五味子(炒)1两,黄柏(酒炒)1两,知母(去皮,酒拌,捣膏)1两,龟版(童便炙)2两,熟地黄2两(用生者,酒拌,铜锅内蒸半日,捣膏)。

【制法】
上为细末,入2膏,加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痈疽愈后作渴。

【用法用量】
每服40-50丸,五更酒送下;盐汤亦可。

【摘录】
《痈疽验方》

通过本文对大补肾气丸的介绍,我们知道大补肾气丸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大补肾气丸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大补茶膏的功效与作用

大补茶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方剂,但是不经常服用这种药的人对于大补茶膏的了解也不多,那么究竟大补茶膏是怎样的呢,它的功效和作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处方】
稻米、小米、糯米、苡仁、芡实、莲肉、山药、茯苓、白糖少许。

【制法】
炒熟黄色,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补虚。主老弱虚损。

【用法用量】
白滚水调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一

看了上面关于大补茶膏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