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穗兔耳草的功效与作用_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Happy person(寻欢客))分享简介:现在社会,养生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很多喜欢用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因为这些药材天然无公害,下面我们就为 大家介绍一说起唐松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唐松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别名】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短穗兔耳草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社会,养生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现在很多喜欢用一些中药材来调理身体,因为这些药材天然无公害,下面我们就为 大家介绍一下短穗兔耳草这种药材。

【英文名】
Shortspike Lagotis

【来源】
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短穗兔耳草的全草。

【原形态】
多年生矮小草本,高4-8cm。全株无毛。通常有匍匐走茎,根状茎短,不超过2cm。根多数,簇生,条形,内质,长可达10cm,根颈外面为残留的老叶柄所形成的棕褐色纤维状鞘包裹。叶全为基生,莲座状;叶柄1-5cm,扁平,下部宽而去;叶片宽条形至披针形,长2-7cm,先端渐尖,基部渐窄成柄,全缘。花葶数条,纤细,倾卧或直立,高度不超过叶;穗状花序长仅1cm,花密集;花萼佛焰苞状,先端开裂至1-3处,比苞片小;花冠白色或微带粉红或紫色,长5-6mm,筒部和檐部等长,上唇全缘,卵状长圆形,下唇,花药肾形;花柱伸出花冠,柱头点状。蒴果卵圆形,先端大而微凹,红色,光滑无毛。花、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200-4500m的高山、草原、河滩、湖边砂质草地。

【性状】
性状鉴别 本品为皱缩小草本。须根多数,淡黄色,质脆,易折。茎细弱,紫红色,有节。叶基生,叶生皱缩,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圆状披针形,长4-6cm,宽约1cm,学绿色至黄绿色。花序穗状,肾密,卵形;花序总梗长2cm左右,花小,蓝紫色,二唇形。偶见蒴果。气微,味微苦。

【性味】
味苦;性凉

【归经】
归肺;肝经

【功能主治】
清肺止咳;降压调经。主肺热咳嗽;高血压;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全草:用于高血压、肺炎等。

【摘录】
《中华本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短穗兔耳草的功效与作用了吧?短穗兔耳草的药用价值极高,也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的,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判断,这点希望大家注意。



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唐松草,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唐松草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别名】
白蓬草、草黄连、马尾连、土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60-15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4.5-8cm,有鞘;托叶膜质,不裂;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生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叶片长10-30cm,小叶草质,顶生小叶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5-2.5cm,宽1.2-3cm,先端圆或微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1-2牙齿;侧生小叶多斜楔形,叶背面脉稍隆起;上部叶几无柄。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分枝多,有多数密集的花;花两性,花梗长4-17cm,萼片4,花瓣状,宽椭圆形,长3-3.5mm,白色,或淡紫色,时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6-9mm,花丝上部宽下总结线状,花药长圆形,长约1.2mm,先端钝;心皮6-8,有长柄,花柱短,柱头生于腹面。瘦果倒卵形,长4-7mm,有3条宽纵翅,基部变狭,果柄长3-5mm,宿存花柱甚短。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1800m的草原、山地林边或林中。

【栽培】
生物学特性,喜凉爽湿润环境,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和腐殖壤土生长为好。

【性状】
性状鉴别:干燥根茎上端有多数芦头,每个芦头粗约4mm,基上残留茎苗痕迹,并常包,有鳞叶薄片。根茎长形,外表棕褐色腹面密生成束的须根,形如马尾;须根长13~25cm,粗2~3mm,外表红黄色或金黄色,有光泽,具纵向细纹,老栓皮及皮层往往呈环节状脱落,尚未剥落者,以手搓之即脱。体轻,质脆易断。根茎断面外圈棕褐色,内有黄色的木质心;须根断面深黄色,外表为一薄层金黄色的外皮。气微,味微苦。

【化学成份】
本品须根中含有小檗碱(berber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N-去甲唐松草替林(N-desmethylthalistyline)及5-氧-去甲唐松草替林(5-O-demethylthalistyline)。

【药理作用】
小檗碱具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贝加尔唐松草总生物碱有抗肿瘤作用。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热病心烦;湿热泻痢;肺热咳嗽;目赤肿痛;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g;或制成糖浆。外用:知量,研末调敷。

【制剂】
丸剂。

【附方】
如意珍宝丸:藏红花35g,豆蔻35g,丁香35g,香旱芹35g,黑种草35g,金礞石35g,螃蟹35g,诃子35g,毛诃子35g,甘草40g,短穗兔耳草40g,乳香40g,决明子40g,黄葵于40g,肉豆寇60g,天竺黄10g,草果10g,珍珠100g,牛黄50g,牦牛角500g,余甘子50g,麝香30g,白檀香30g,沉香30g,紫檀香400g,肉桂皮25g,广木香20g,青木香20g。荜茇35g,高良姜35g。粉碎成细粉,加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早晚各服1次,每次1.5~2g。用于中风神经性的腰腿痛,白脉病。

【摘录】
《中华本草》

看完了上面关于唐松草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唐松草的好处了。可见唐松草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香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香唐松草是一种中药,香唐松草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一些疾病有很好的保健效果。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药物都是用香唐松草作为主要原料的,但服用香唐松草的时候还是需要注意很多的禁忌。

【别名】
马尾黄连、土黄连、马尾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香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香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15-100cm。无毛或幼时有短柔毛,长大后脱落变无毛。茎直立,上部分枝或不分枝。叶互生;叶柄短,有鞘;托叶膜质,褐色;基生叶和茎下问开花杳枯萎;茎中部叶为三至四回三出近羽状复叶,有短柄;叶片长5.5-12cm;小叶草质,菱状宽倒卵形、卵形或近圆形,长4-15m,宽3.5-15m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圆楔形或圆形,有时浅心形,3浅裂,裂片全缘或有2-3疏齿,上面脉稍凹陷,疏被腺毛,下面脉稍隆起,沿脉生短柔毛和腺毛。圆锥花序;具少数或多数花;花两性,花梗细,长5-12mm,被白色短柔毛和腺毛;萼片4-5,花瓣状,卵形,长2.5-4mm,宽约1.5mm,淡黄绿色,外面常有疏柔毛,时落;;花瓣无;雄蕊多数,比萼片长1-2倍,花丝上部狭线形,下部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2.5-3.5mm,先端有短尖;心皮4-8,被疏柔毛,无柄,柱头三角状箭头形。瘦果倒卵形,扁平,长3-5mm,有短柔毛,有8条纵肋,宿存柱头上约1mm。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4500m山地草坡或高山多石砾处。

【性状】
性状鉴别,细根数十条丛生于较小的根茎下面,长3-8cm,直径约1.5mm;表面棕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性。气微,味略苦。

【化学成份】
根含小檗碱(berberine),异波尔定碱(isbold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海罂栗碱(glaucine),黄花海罂粟碱(glauvine,corunnine),唐松品碱(thalphine),唐松品宁碱(thalphinine)等。地上部分含小檗碱,木兰花碱,黄唐松草碱(thalflavine),哈尔明碱(harmine),氧化海罂粟碱(oxyglaucine),香唐松草碱(thalfoetidine),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小檗胺(berbamine),非替定碱(phetidine,fetidine),环香唐松草甙(cyclofoetoside)A及B,香唐松草甙(foetoside)C,胡萝卜甙(daucosterol),芸香甙(rutin),鼠李素-3-葡萄糖甙(rhamnetin-3-β-D-glucopyranoside)唐松草酸(thalictric acid)等。

【药理作用】
1.抗癌作用,香唐松草碱能抑制大鼠瓦克肉瘤W256及小鼠Lewis。香唐松草甙C亦有抗肿瘤活性。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解毒。主湿热痢疾;黄疸;目赤肿痛;痈肿疮疖;风湿势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摘录】
《中华本草》

经过上文对于香唐松草的介绍,我们对于香唐松草有了详细的了解。在生活中我们可以更多的了解香唐松草的特质,充分的利用它的药用价值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翅果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翅果唐松草是一种普通的中药材,具有极大的保健作用,对于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效果,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翅果唐松草不了解,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翅果唐松草。

【别名】
猫爪子(《吉林中草药》),红莲(藏名)。

【来源】
为毛良种植物

翅果唐松草



全草



根及根茎

。秋季采挖根及根茎,去泥砂,晒干;夏季采全草,晒干。

【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约60~150厘米。根茎短,须根黑褐色。茎直立,无毛。叶为3~4回3出复叶;小叶厚草质,广卵状心形至倒卵状楔形,或近圆形,长1.5~2.5厘米,宽1.2~3厘米,3浅裂,浅裂片全缘或具疏粗齿,脉微隆起。复单歧聚伞花序伞房状,具多数分枝;萼片白色或带紫色,宽椭圆形,长3~3.5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6~9毫米,花丝上部倒披针形;心皮6~8,子房具长柄,花柱短。瘦果数枚,倒卵形,有3~4条纵翅,具突尖果嘴。花期6~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于林缘、林间草地及河岸灌丛中。分布浙江、山东、河北、内蒙古和东北等地。

【性味】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寒。"

【归经】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肺、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咽峡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制成糖浆。

【临床应用】

治疗咽峡炎:

将猫爪子制成100%的糖浆剂,6个月以内每次5毫升,7~12个月8毫升,1~3岁10毫升,3岁以上15~20毫升,每日3~4次,食前服,3日为一疗程。治疗40例,治愈26例,好转8例,无效3例,不明3例。治愈病例平均1.5天退热。

【摘录】
《*辞典》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翅果唐松草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类似翅果唐松草的药材。我们在食用翅果唐松草等中药的时候需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青海马尾连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的本质就是治标也治本,比起西药来中药的作用和功效要好很多。中药青海马尾连也是同样如此的,下面就来介绍下中药青海马尾连的功效与作用。

【英文名】
root of Przewalsk meadowrue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长柄唐松草的根和根茎。

【原形态】
长柄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5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叶柄长约6cm,基部具鞘;托叶膜质,半圆形,边缘不规则开裂;基生叶和近基部的茎生叶在开花时枯萎;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叶片长达28cm,小叶薄草质,卵形、菱状椭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1-3cm,宽0.9-2.5cm,先端钝或圆形,基部圆形、浅心形或或宽楔形,3裂常达中部,有粗齿,下面脉稍隆起,有短毛。圆锥花序多分权,无毛;花两性,花梗长3-5mm;萼片4,花瓣状,狭卵形,长2.5-5mm,宽约1.5mm,白色或稍带黄绿色,早落;花瓣无;雄蕊多数,长4.5-10mm,花丝上部与花药近等宽,下部丝状,花药长圆形,长约0.8mm;心皮5-9mm,有4条纵肋,果柄长0.8-3mm,宿存花柱长约1mm。花期6-8月,果期7-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50-3500m的山地灌木丛边、林下或草地。

【性状】
性状鉴别,根茎由数个结节连生。细根数十条密生于根茎下,长5-10cm,直径0.5-14.5mm;表面灰棕色;质较软,断面纤维性。气浓,味甜。

【化学成份】
根含生物碱。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炎解毒。主痢疾;肠炎;黄疸;肝炎;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根:祛风。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为各位介绍的就是青海马尾连的功效和作用,如果要食用青海马尾连的话,最好咨询一下中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马尾连[图]的功效与作用

马尾连[图]这种中药材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马尾连[图]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别名】
马尾黄连

【来源】
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 多叶唐松草 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 高原唐松草 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 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出,剪去地上茎叶,洗去泥土,晒干。

【原形态】
1、多叶唐松草: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地下有横走根状茎,生许多条细长的根,均黄色。茎高90~150厘米,上部有长分枝。茎中部叶为三回三出或近羽状复叶;叶片长达28厘米,小叶草质,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2.5厘米,宽0.5~1.5厘米,不明显3浅裂,有疏圆齿,脉几不隆起。9~10月开花,花序圆锥状,多分枝;花梗细,长0.7~1.5厘米;花直径约7毫米;萼片4,花瓣状,白色或带淡黄色,早落,椭圆形,长3~4.5毫米;无花瓣;雄蕊多数,长6~7毫米,花药顶端有短尖,花丝丝状;心皮4~6,柱头条形,有窄翅。瘦果纺锤形,长3毫米。

【栽培】
喜凉爽湿润环境,稍耐寒。宜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腐植质壤土栽培。种子和分根繁殖。育苗于春分到清明间,条播或撒播,覆土2~3分,每亩播种量1.5斤。苗高2寸左右定植。分根繁殖。于春分前后按行株距1.5×1尺挖穴栽种。

【化学成份】
根部含小檗碱及其他生物碱。

【药理作用】
抑菌试验:马尾连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1~3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备注】
1、我国各地称马尾黄连的植物,大都系毛莨科唐松草属植物。鉴别是否可作马尾黄连入药的重要标准是:根黄色,味苦,化学分析应含有一定量的小蘖碱。除上述两种外,常见的尚有如下几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纲目拾遗》

以上就是对马尾连[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一些介绍,选择它的时候,需要对它的使用方法进行认识。



毛发唐松草的功效与作用

毛发唐松草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毛发唐松草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毛发唐松草呢,食用毛发唐松草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毛发唐松草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别名】
珍珠莲、马尾黄连、水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菜科植物毛发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毛 唐松草,多年生草本,120cm。全株无毛。茎直立,有细纵槽。上部有分枝。叶互生;叶柄长达8cm,基部有鞘,托叶窄,缘或分裂;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下部叶为三回羽状复叶,长达30cm,有稍长的柄;叶片长约20cm;小叶草质,卵形、菱状卵形或近圆形,中部以上3浅裂或全裂,长1.5-2.5cm,宽0.6-1.4cm,先端微钝或圆形,基部圆形、圆楔形或浅心形;顶生小叶较大,小叶柄纤细,长3-6mm;侧生小叶常不分裂,小叶柄较短。圆锥花序长10-20,长约4.5mm,花丝丝状,长约2.5mm,花药长圆形,先端钝,长约2mm;心皮2-5,无柄,花柱短,柱头铡生。瘦果偏斜卵形,长3-4.5mm,有8-9条纵肋,宿存花柱短,长约0.8mm,柱头卵状长圆形,生于花柱内侧,弯曲呈嘴状。花期7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2500m的山地灌木丛中。

【性状】
性状鉴别,根长4-6cm,直径约2mm。表面深褐色至棕褐色,有纵皱纹。质脆,易折断。

【性味】
味苦;性寒

【归经】
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主热盛主烦;肺炎;小儿高热惊风;肠炎;痢疾;百日咳;膀胱炎;结膜炎;咽喉炎;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就是对毛发唐松草的详细介绍,鉴于它是一种中药材,我们可以放心食用,毛发唐松草对人体各方面都是有着很好的改善作用的。



倒水莲的功效与作用

任何一种药材只有我们了解了它的主要成分,才可以将它的功效与作用发挥到更好,下面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中药材倒水莲。

【别名】
金鸡尾

【来源】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

峨眉唐松草

Thalictrum omeiense W. T. Wang et S. H. Wang,以

全草

入药。秋季采集全草,晒干。

【性味】
苦、涩,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止痢。用于湿热黄疸,腹痛泻痢,疟疾寒热,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4~8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四川中药志》

通过本篇文章对倒水莲功效的详细介绍,我们可以从中了解到倒水莲的几大功效。这些功效对于体质差抵抗力低的人的确不失为一个调理的好方法。大家可以试一试。



珍珠莲的功效与作用

珍珠莲的营养价值丰富,药用价值也很高,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中药珍珠莲的功效与作用。

【别名】
毛发唐松草

【来源】
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

细丝唐松草

Thalictrum trichopus Franch.,以



入药。秋季采集,除去茎叶,晒干。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用于小儿高热,肺炎,百日咳,膀胱炎,肠炎,痢疾。

【用法用量】
0.5~1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别名】
小木莲

【来源】
桑科

珍珠莲

Ficus foveolata Wall.,以藤、根入药。

【生境分布】
江西和华南各省。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化湿。主治慢性关节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
鲜品1~2两,水煎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珍珠莲的相关知识,通过上述文章能够清楚的了解到珍珠莲有着很多对人体的好处和作用,所以大家可以用珍珠莲来治疗一些疾病。



千里马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马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千里马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来源】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滇川唐松草的根及根茎。

【原形态】
滇川唐松草,多年生草本,高50-200cm。茎直立,有分枝,老枝无毛。叶互生;叶本长约2cm,基部有鞘;托叶狭,边缘常不规则浅裂,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叶为三至四回三出复叶或近羽状复叶;叶片长约18cm;小叶草质,有短柄,菱状倒卵形、宽卵形或近圆形,长0.9-2cm,宽0.7-2cm,先端圆,有短尖,基部宽楔形、圆形或圆截形,3浅裂,边缘有疏钝齿或有时全缘,上面脉稍凹陷,无毛,下面脉稍隆起,沿脉有密或疏的短毛。圆锥花序,长达30cm,有稀疏的花;花两性,花梗细,长0.4-1.8cm;萼片4-5,花瓣状,椭圆状卵形,长约5mm,白色,早落;花瓣无;雄蕊约10,长6-10mm,花丝丝状,花药狭长圆形,长1.5-2mm,有短尖头;心皮7-14,有短柄,花柱长约1.2mm,柱头生于腹面。瘦果半倒卵形,扁平,长约4mm,宽约1.5mm,腹缝线和背缝线有狭翅,宿存花柱长约1.5mm。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200-4000的山坡草坡、林边或林中。

【化学成份】
根茎含鹤氏唐松草碱(hernandezine),原阿片碱(protopine),小檗碱(berberine),药根碱(jatrorrihizine),木兰花碱(magnoflorine)。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主湿热痢疾;泄泻;黄疸;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

【摘录】
《中华本草》

通过对千里马的功效和作用的介绍,大家都知道它的神奇了吧。其实生活当中有很多看似很普通的人或者事情,都蕴含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既然大家知道了千里马的神奇的疗效和作用,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检验一下是否有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