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料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_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富士山上尢)分享简介:大家都知道生料鸡苏散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相信听说过鸡苏散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鸡苏散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处方】甘草(...



生料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生料鸡苏散对人的健康是非常有好处的,但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它的功效。其实了解这些功效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鸡苏叶 黄耆(去芦)生地 阿胶 白茅根各30克 麦门冬(去心)桔梗 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医学纲目》卷十七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生料鸡苏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生料鸡苏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鸡苏散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鸡苏散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处方】
甘草(炙)30克 桂府腻白滑石180克 薄荷叶(末)7.5克

【功能主治】
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躁口渴,小便不通,泻痢热疟,霍乱吐泻,酒食中毒,石淋;产后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
上药为细末,每服9克,蜜少许,温水调下,无蜜亦得,日三服。欲冷饮者,新汲水调服。

【摘录】
《宜明论方》卷十

【处方】
鸡苏叶 黄耆(去芦)生地黄(洗)阿胶(蛤粉炒)白茅根各30克 桔梗(去芦)麦门冬(去心)蒲黄(炒)贝母(去心)甘草(炙)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劳伤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处方】
鸡苏叶1两,黄耆半两(锉),羚羊角屑半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刺蓟1两,茜根1两,生干地黄1两,麦门冬3分(去心),黄芩3分,当归3分,伏龙肝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吐血,心烦昏闷。

【用法用量】
方中茜根,《准绳·类方》作“葛根”。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处方】
鸡苏3两,防风(去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鼻衄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水调下。更以鸡苏叶于新水内揉软,纳鼻窍,血即止。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
鸡苏1两,甘遂半两(煨令黄),滑石1两,葵子1两,瞿麦1两,桑根白皮1两(锉),防葵1两,榆白皮1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心腹妨闷,上气喘急,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辰砂益元散加薄荷少许。

【功能主治】
清肺热。主暑月小便不利。

【摘录】
《麻科活人》卷三

【处方】
鸡苏茎叶1两,赤茯苓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半夏1两(汤浸,洗7遍去滑),桔梗1两(去芦头),生干地黄2两,黄耆1两(锉),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肺脏壅热,痰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
鸡苏1两,葵子2两,石膏2两,生干地黄3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血淋不绝。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鸡苏茎叶1两,黄蓍1两(锉),甘草1两(生用),干姜半两(炮裂,锉),艾叶半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劳伤,或饱食气逆,致卒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5分,去滓,加赤马通汁1合,搅令匀,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处方】
鸡苏叶1两,黄芩1两,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阿胶2两,伏龙肝2两,刺蓟1两,生地黄1两,黄耆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损气逆,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3片,竹茹弹子大,水煎服。

【摘录】
《云歧子保命集》卷下

【别名】
生料鸡苏散

【处方】
鸡苏叶1两,黄耆(去芦)1两,生地黄(洗)1两,阿胶(蛤粉炒)1两,白茅根1两,桔梗(去芦)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蒲黄(炒)半两,贝母(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伤劳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用法用量】
生料鸡苏散(《医学纲目》卷十七)。《得效》有桑白皮半两,大枣一枚。

【摘录】
《济生》卷二

【别名】
鸡苏散煎

【处方】
鸡苏叶1两,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1两,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伏龙肝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虚损,气逆,吐血不止。

【用法用量】
鸡苏散煎(《医统》卷八十三)。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处方】
鸡苏茎叶1两,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3分(汤浸,去白瓤,焙),赤茯苓3分,大腹皮3分(锉),芎䓖3分,苎麻根半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心腹(疒丂)刺痛,气胀,胎不安稳。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处方】
鸡苏、木贼、荆芥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痫。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或1字,以茶清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卫生总微》卷五

【处方】
蒲黄、茅根、薄荷、黄耆、鸡苏、贝母、麦冬、阿胶、栀子、甘草、桔梗、生地。

【功能主治】
劳伤肺嗽,痰涎有血。

【用法用量】
加生姜为引。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二

【别名】
鸡苏饮

【处方】
鸡苏叶2两,滑石3两,刺蓟根1两(锉),木通2两(锉),生干地黄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淋。

【用法用量】
鸡苏饮(《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二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鸡苏散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鸡苏散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生料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料五积散是什么你知道吗?生料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白芷(七分) 陈皮(一钱) 厚朴(姜制.二分) 桔梗(九分) 枳壳(去穰.制炒.八分) 川芎(八分) 甘草(炙.六分) 茯苓(八分) 苍术(米泔浸.二钱) 当归(八分) 麻黄(一钱) 肉桂(六分) 芍药(八分) 干姜(炮.八分) 半夏(汤洗七次.七分)

【功能主治】
治感冒寒邪,头疼身痛,项背拘急,恶寒呕吐,肚腹疼痛,外感风寒,及寒湿客于经络,腰脚酸疼,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葱白三茎,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以上介绍的生料五积散这种中药方剂,已经经过临床研究使用,并得到了很高的有效率,有相关疾病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加味生料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传统医学的一个分支,是中医体系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加味生料五积散就是中药方剂的一种,一起来了解了解。

【处方】
局方五积散5钱加全蝎(炒过)11个,穿山甲(要看患左右手足,或臂胁疼痛处,于穿山甲身上取)7片(炮碎),麻黄1钱半,麝香1字。

【功能主治】
风湿冷痹。因起居阴湿之地,或在水乡船上,以致浑身上下,手足四肢强直不能屈伸,其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水2大盏,加生姜5片,葱3根,同煎至1大盏,无灰酒1小匙,稍热服。于热炕上睡,以衣被厚盖,出汗愈,须要有病处得汗为佳。如不出汗,再煎滓服之出汗。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德生堂方》

加味生料五积散的作用很多,对于一些病症真的是很有效果的,但是大家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多了解一些,看看自己是不是适合吃,避免造成身体不适。



加减鸡苏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加减鸡苏散。

【处方】
薄荷 阿胶 地黄 柴胡 羚羊角 黄耆 甘草 茜根 黄芩 麦门冬 当归 伏龙肝

【制法】
上锉为散。

【功能主治】
治妇人吐血,心烦昏闷。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竹茹半鸡子大,煎至90毫升,温服。

【摘录】
《产科发蒙》卷一

知道了加减鸡苏散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加减鸡苏散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姬菇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姬菇这种真菌,可能很多朋友在生活中都没有吃过吧。因为它是一种河北的特产,所以在我们南方是很少见过的食物。为了让大家更好的食用姬菇,我们应该要去了解它的功效与作用,这样有助于我们在生活中利用姬菇的营养价值,希望你们能够放下手中的工作,好好来学习一下。

如果我们知道了姬菇的功效与作用,就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利用它的功效与作用,让姬菇更好的实现它应有的营养价值。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看看姬菇的功效与作用。

姬菇,是独特的平菇种类,侧耳属,学名姬菇,与玉蕈不是一种。由河北省微生物研究所引种于日本,在日本销量广泛,用于面食佐餐。姬菇的抗逆性和适应性都很强,可利用的栽培原料也非常广泛,与平菇栽培方法略有不同。目前多采取生料/熟料袋栽墙式出菇。

姬菇的功效与作用

1.含有抗肿瘤细胞的硒、多糖体等物质,对肿瘤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具有免疫特性;

2.含有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等作用,故可作为体弱病人的营养品,对肝炎、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软骨病、高血压等都有疗效,对降低血胆固醇和防治尿道结石也有一定效果,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可起调理作用。平菇性味甘、温;具有追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用干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通等病症。常食平菇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都有一定的好处。

如何挑选姬菇

1.蘑菇中不应该含有太多的水分,特别沉的往往被不良商贩注了水,这样的蘑菇不仅营养流失严重,还特别不容易保存。

2.要仔细观察蘑菇的表面,要结构完整,闻起来没有发酸的味道。

3.不要购买过于成熟的蘑菇,观察菌盖,没有完全打开,或是打开后没有破裂凋谢的才是好蘑菇。

姬菇的保存方法

新鲜的蘑菇含水量可达90%,I-t:k保存期不长。在常温下只能保存1周左右,草菇等的时间大约只有1天。要想在家储存时间长一些,买回来后一定要摊放在报纸上,放在阴凉处晾干。水分少了,微生物自生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保存期也得以延长。

相信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都应该知道在生活中怎样去利用姬菇的功效与作用。如果你们知道了姬菇的功效与作用,你们就可以在生活中利用它的功效来治疗一些常见的疾病,希望对你们食用姬菇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建议你们好好了解一下。



当归贝母苦参丸的功效与作用

当归贝母苦参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不仅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令人非常满意,而且 应用范围也非常广泛。对于当归贝母苦参丸这种比较受欢迎的方剂,我们更应该要了解它的吃法,这样我们就可以在生活更好的运用它了。

【别名】
苦参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处方】
当归 贝母 苦参各60克

【制法】
上三味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米饮下。渐加至10丸。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下

【别名】
苦参丸

【处方】
当归4两,贝母4两,苦参4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妇人妊娠,小便淋沥不爽,或溲时涩痛,尿色黄赤,心胸烦闷。亦治孕妇大便干燥,以及痔疮便秘,属大肠燥热者。

【用法用量】
苦参丸(《三因》卷十七)。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归母苦参丸”。

【各家论述】
1.《金匮玉函经二注》:小便难者,膀胱热郁,气结成燥,病在下焦,不在中焦,所以饮食如故。用当归和血润燥。《本草》贝母治热淋,乃治肺金燥郁之剂,肺是肾水之母,水之燥郁,由母气不化也。贝母非治热,郁解则热散,非淡渗利水也,其结通则水行。苦参长于治热,利窍逐水,佐贝母入行膀胱以除热结也。

【临床应用】
热淋:樊氏,青年农妇。1944年夏伤于湿热,饮食如常而小便不利,有涩痛感。某医先以湿热服五苓散去桂加滑石不应,继服八正散亦不应。迁延半月,饮食减退,肢倦无力,不能再事劳作。余切其脉象细滑,观其面色惨淡,气促不续,口干微咳,少腹胀痛,大便黄燥,小便不利而痛。此下焦湿热郁滞与上焦肺气不宣,上下失调,故尿道不通,如仅着重下焦湿热,徒利无益。因师古人上通下利之旨,用宣肺开窍诸品,佐渗利清热药为引导,当可收桴鼓之效。拟用当归贝母苦参丸(改汤)加桔梗、白蔻、鸡苏散等。果二剂而小便通利,不咳,尿黄而多,此湿热下降之征兆。更以猪苓汤加海金砂、瞿麦滋阴利水,清除积热,数剂小便清,饮食进,略为清补即安。

【摘录】
《金匮》卷下

通过上文对当归贝母苦参丸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鸡苏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鸡苏饮子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鸡苏饮子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鸡苏1两半,木通1两,葵子1两,白茅根1两,瞿麦1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锉细,拌和今匀。

【功能主治】
劳淋,膀胱热盛,津液结涩,小肠胀满,便溺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别名】
鸡苏散、鸡苏汤、鸡苏饮

【处方】
鸡苏1握,通草4两,石韦1两(炙去毛),冬葵子1两半,杏仁2两(去皮尖),滑石2两,生地黄4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下部冷疼,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鸡苏散(《圣惠》卷十三)、鸡苏汤(《圣济总录》卷二十六)、鸡苏饮(《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七引《广济方》

【处方】
鸡苏1握,竹叶1握(切),石膏8分(碎),生地黄1升(切),蜀葵子4分(末,汤成下)。

【功能主治】
血淋不绝。

【用法用量】
上除蜀葵子末外,以水6升,煮取2升,去滓,和葵子末,分2次温服。如人行4-5里久进1服。

【注意】
忌芜荑、蒜、面、炙肉等。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七引《范汪方》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鸡苏饮子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鸡苏饮子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荆防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五积散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荆防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苍术2钱(米泔浸透),荆芥1钱,防风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8分,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当归(酒洗)8分,干姜8分,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白芷7分,川芎7分,半夏(锉)7分,肉桂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
崩漏初起。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葱3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1-2剂。

【摘录】
《叶氏女科》卷一

通过本文对荆防五积散的介绍,我们知道荆防五积散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荆防五积散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加减羌活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一种治疗疾病的非常好的方法,那么你知道加减羌活五积散吗?它是由哪几种药材组成的呢?它应该如何食用呢?今天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当归1钱半,白芍1钱,陈皮8分,半夏1钱半,茯苓1钱3分,甘草1钱,桔梗1钱,枳壳1钱,川芎1钱,白芷1钱,防风1钱,羌活8分,桂枝1钱,紫苏叶5分,北细辛3分。

【功能主治】
四时感冒,发热恶寒,头痛身疼,咳嗽声重,脉浮紧,无汗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葱白5寸,水煎,热服。取微汗。

【摘录】
《会约》卷三

对于加减羌活五积散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