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芥子汤的功效与作用_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错过美好,为了更好)分享简介: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杏仁芥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处方】杏仁9克 白芥子4.5茯苓杏仁甘草汤大家吃过吗?茯苓杏仁甘草汤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茯苓杏仁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别名】茯苓汤、茯苓杏仁汤【处方】茯苓3两,杏...



杏仁芥子汤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杏仁芥子汤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杏仁9克 白芥子4.5克 木通4.5克 姜水炒黄连2.4克 盐水炒连翘6克 栀子4.5克 滑石9克 芦根4.5克 竹叶3克 云苓9克 半夏6克

【功能主治】
治湿温盘结气分,内蒙包络,神昏谵语,舌苔黄腻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温病指南》卷下

文中不仅给大家介绍了杏仁芥子汤的功效作用,还给大家分析了杏仁芥子汤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成,对于怎么吃也有所提及,我们可以试着记一下,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



麻黄紫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紫草汤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麻黄紫草汤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麻黄(去节)1分,人参1分,杏仁7枚(去皮尖)。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疮子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水2盏,用紫草5寸,同煎至1盏,去滓,分为3-4服,每日2次。

【注意】
服本方时,不可服其它药。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五

如果大家之前对麻黄紫草汤不是很了解的话,相信看了这篇文章后一定都对麻黄紫草汤有了一定的印象,不少人都喜欢麻黄紫草汤,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试吧!



麻黄白术汤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白术汤的作用是比较强大的,它在临床上的应用也比较广泛,所以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治疗效果,也要知道麻黄白术汤使用的用法用量等,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处方】
麻黄(去节)、官桂、青皮、陈皮、川芎、白芷、半夏曲、紫苏、茯苓、白术、北梗、甘草(炙)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感风发疟。

【用法用量】
原书治上证,加细辛、槟榔。

【摘录】
《直指》卷十二

【别名】
麻黄白术散

【处方】
青皮(去腐)1分,酒黄连1分,酒黄柏2分,橘红2分,甘草(炙,末)2分,升麻2分,黄耆3分,人参3分,桂枝3分,白术3分,厚朴3分,柴胡3分,苍术3分,猪苓3分,吴茱萸4分,白茯苓4分,泽泻4分,白豆蔻5分,炒曲5分,麻黄(不去节)5钱,杏仁4个。

【功能主治】
大便不通,五日一遍,小便黄赤,浑身肿,面上及腹尤甚,色黄,麻木,身重如山,沉困无力,四肢痿软,不能举动,喘促唾清水,吐哕,痰唾白沫如胶,时躁热发欲去衣,须臾而过则振寒,项额有时如冰,额寒尤甚,头旋眼黑,目中溜火,冷泪,鼻不闻香臭,少腹急痛,当脐有时动气,按之坚硬而痛。

【用法用量】
麻黄白术散(《东垣试效方》卷七)。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三阳三阴通治之剂也。桂枝、麻黄解表祛风;升麻、柴胡升阳散火;黄连、黄柏燥湿清热,而黄柏又能补肾滋阴;蔻、朴、青、陈利气散满,而青、紫又能平肝,蔻、朴又能温胃;杏仁利肺下气;神曲化滞调中;吴茱萸暖肾温肝;参、芪、甘草、苍白二术补脾益气;二苓、泽泻通利小便,使湿去而热亦行。方内未曾有通大便之药,盖清阳升则浊阴自降矣。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下

关于麻黄白术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麻黄桂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大家来说都或多或少的听说过,日常生活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都是对人体有非常大的益处的,麻黄桂心汤这种方剂也不例外,那么麻黄桂心汤有什么样神奇的功效和作用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2两,桂(去粗皮)1两,甘草(炙,锉)1两,干姜(炮)1两,石膏1两半,干薄荷叶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中风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体疼痛,汗不出而烦。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麻黄桂心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紫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紫草汤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有点陌生的,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方剂,对一些特定的疾病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紫草(去苗)吴蓝各30克 木香 黄连(去须)各15克

【制法】
上四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治火黄。先体热身赤,午后变凉,遍身有赤点起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6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紫草汤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桂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桂心汤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
桂心12克,煅牡蛎12克,芍药12克,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枣12枚,生姜15克。

【功能主治】
镇心安神,涩精止遗。主心神不宁。

【用法用量】
上为粗末,水煎服。

【摘录】
王旭东方

【处方】
桂心1钱,小草1钱,吴萸1钱,干姜1钱,独活1钱,熟地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甘草3分,细辛3分。

【功能主治】
素有宿寒,因产大虚,寒搏于血,血凝不散,上冲心之脉络所致之心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八

【处方】
桂(去粗皮)、芍药、甘草(炙,锉)、葛根(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四时伤寒初觉。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枣1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
桂(去粗皮)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滑石3分,当归(切,焙)3分,瞿麦穗1两,葵子(炒)2合,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胞衣不出,胞烂。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地黄半合,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下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桂(去粗皮)2两半,麻黄(去节,煮,掠去沫,焙)半两,甘草(炙)1两,款冬花(焙)1两,杏仁(汤退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肺中寒,咳唾喘息。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
人参2两,桂1两,白茯苓1两,麻黄半两,贝母半两,甘草1分,远志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咳,脉浮恶风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处方】
桂(去粗皮)2两,菖蒲1两(去须)。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邪气伤肺,失音不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未退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处方】
桂(去粗皮)1分,人参1分,黄耆(锉)1分,牛膝(酒浸,切,焙)1分,甘草(炙,锉)2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劳,羸瘦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处方】
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半夏(汤洗7遍炒)半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心下有饮,悸动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如人行3-5里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处方】
桂(去粗皮)3分,芍药1两,麻黄(去根节)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研)半两,黄芩(去黑心)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时行疫疠,未经汗下,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
桂(去粗皮)1两,芍药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麻黄(去根节,先煎,掠去沫,焙)3分,甘草(炙,锉)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半两,半夏(汤洗7遍,生姜等分同捣,焙)半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风伤寒,头痛发热,胸中气逆,恶寒呕哕,小便难,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3寸、生姜1枣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处方】
桂(去粗皮)3分,麻黄(去根节)1两,当归(切,焙)1两,防风(去叉)2两,槟榔2两,黄芩(去黑心)1两半,升麻1两半,生犀角(镑)1两半,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风毒脚气,痛痹不仁,语言謇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加大枣2枚(擘破),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
桂(去粗皮)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甘草(炙)半两,人参半两,白术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阴盛身寒,脉候沉细,头痛体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用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取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
桂(去粗皮)1分,干姜(炮)1分,半夏(汤洗去滑,炒)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三

【处方】
桂心2两,木瓜2两(干者),乌梅肉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脚转筋。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三

【别名】
甘草汤

【处方】
桂心3两,麦门冬3两,人参2两,甘草2两,葱白半斤,豉2升。

【功能主治】
解五石毒。主乳石毒发,大势已解,肺家犹有客热余气。

【用法用量】
甘草汤(《圣惠》卷三十八)。

【摘录】
《千金》卷二十四

【处方】
甘草2两,桂心2两,龙骨1两,麦门冬1两,防风1两,牡蛎1两,远志1两,茯神5两,大枣20枚。

【功能主治】
惊劳失志,健忘。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服,相去如行5里许。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酢物。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惊劳失志,总由心肾不交,虚风内动所致。故以茯神、远志交通心肾,龙骨、牡蛎镇摄虚风,桂心、防风遍达肝气,麦冬、甘草、大枣滋益心脾,则虚风无隙可入矣。

【摘录】
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
桂心(末)。

【功能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夜可20服。

【摘录】
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见《医方类聚》卷八十四引《王氏集验方》

【处方】
桂心半两,茱萸2两,芍药3两,当归2两,生姜半斤(无生姜以干姜5两代之)。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心痛懊憹悁闷,筑筑引两乳,又或如刺,困极。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4升,每服1升,昼3夜1。

【注意】
忌生葱。

【摘录】
《外台》卷七引《古今录验》

【处方】
桂心4两,生姜3两,吴茱萸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寒疝,气来往冲心腹痛。

【用法用量】
以酒1大升,煎至3合,去滓,分温3服,如人行6-7里1服。

【注意】
忌生葱。

【摘录】
《外台》卷七引《集验方》

【别名】
喜汤

【处方】
桂心牡蛎(熬)2两,芍药2两,龙骨2两,甘草(炙)2两,大枣21枚(1方10枚),生姜5两。

【功能主治】
虚喜梦与女邪交接,精为自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煎取3升,去滓,温分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范汪方》

【别名】
桂汤、紫桂汤、桂心散、

【处方】
桂心8两。

【功能主治】
卒心痛、失音、小儿客忤。

【用法用量】
桂汤(《千金》卷八)、紫桂汤、桂心散(《圣济总录》卷七)。《圣济总录》本方用桂二两(削去皮),浓煎,去滓,涂儿五心,常令湿。

【注意】
忌生葱;阳证伤寒失音者不可用。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桂汤辛甘利窍,入口便达廉泉,津自溢出,通声之效于此可见。

【摘录】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外台》卷七引《集验方》

【处方】
桂(去粗皮)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芍药1两,干姜(炮)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服冷药过多,心腹胀满,脚膝厥冷,昏闷不知人。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8分,去滓,入童便1合搅匀,空腹分温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处方】
甘草(炙)3两,牡蛎(煅赤)3两,芍药3两,桂心3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除热止痢。主小儿利下吐逆,壮热,数日不止,不得乳哺,或形羸困疲者。

【用法用量】
1岁儿,水1升,纳4方寸匕,煮2合,顿服,日2次。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五

【处方】
桂(去粗皮)3分,黄耆(去芦头,锉,炒)3分,芍药1两,甘草(炙,锉)1两,人参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体痛,手足疼,心热腹满,胸中少气,客热,头痛欲吐,恍惚多忘,小便赤涩,或多余沥,卧不安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夜卧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处方】
桂(去粗皮)1两,大黄(略炮)1两,桔梗(锉,炒)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木香1两,白术1两,当归(切,焙)1两,槟榔1两,赤芍药1两,高良姜(锉,炒)半两,芎藭半两,枳实(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寒疝枳聚,心腹疼痛,结块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四

【别名】
磁石散

【处方】
桂(去粗皮)1分,羌活(去芦头)1分,黄耆(锉)1分,防风(去叉)半两,芍药1分半,人参1分半,木通(锉)1分半,磁石(煅,醋淬7遍)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肾气不足,耳聋,耳中虚鸣。

【用法用量】
磁石散(《济生》卷五)。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处方】
桂(去粗皮)2两,当归(切,焙)2两,蒲黄2两,大黄(蒸,焙)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损滞血在腹中,坠堕内损,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得血利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四

【别名】
五行散

【处方】
桂(去粗皮)1两半,瞿麦(取穗)2两,木通(锉碎)2两,牛膝(酒浸半日,切,焙)2两,榆白皮(刮净,锉碎)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难产数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气欲绝。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
五行散(《普济方》卷三五六)。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桂(去粗皮,不得见火)1两,乌头(大者,炮,去皮脐)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破寒堕胎。主产宫气寒,胎血凝冱,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须臾连3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桂(去粗皮)3分,升麻1两,防风(去叉)1两,麻黄(去根节,煎,掠去沫,焙)1两,芎藭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中风口㖞,言语不利,筋脉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加竹沥半合,再煎2-3沸,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一

【处方】
桂(去粗皮)1两,黄耆(锉)1两半,芎藭1两,当归(切,焙)2两,赤芍药(锉)1两半,甘草(炙)1两,人参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虚热,状似劳气,瘦瘁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处方】
桂(去粗皮)1分,五味子半两,当归(切,焙)1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甘草(炙)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儿夜啼腹痛,状如鬼祟。

【用法用量】
1月及100日儿,每服1钱匕,用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分温2服,半年至1岁儿,准前煎作1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
紫苏叶2两,桂1两,黄橘皮3钱,桔梗3钱,甘草半两,细辛半两,附子半两,半夏、人参。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肺气逆行,乘于心之肺心痛。心痛不得卧,动则痛甚,面色不变,其脉涩。

【用法用量】
方中半夏、人参用量原缺。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处方】
桂(去粗皮)1两,牛膝(去苗,酒浸1宿,锉,焙)1两,芍药1两,当归(锉,焙)1两,威灵仙(去土)1两,杜仲(去粗皮,酒浸,锉,炒)1两,芎藭1两,大黄(锉,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卒腰痛,转动艰难。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五

【处方】
桂(去粗皮)3两,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4两,枳实(去瓤,麸炒)5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乱心腹痛,烦呕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关于桂心汤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钩藤紫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钩藤紫草汤这个方子传承了数千年,所以他能够流传到至今而且还在中医中还能够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可见其疗效是多么的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索一下。

【处方】
钩藤、紫草茸、牛蒡子。

【功能主治】
痘疹惊狂。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治痘全书》卷十四

在通过上文对钩藤紫草汤的讲解我们可以知道,养生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进行,不过在养生的时候,也是要注意方法选择,对一些不太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是不要选择的,否则对身体也是会有影响的。



枳实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

枳实导滞汤是什么你知道吗?枳实导滞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枳实6克 生绵纹4.5克(酒洗)净楂肉9克 尖槟榔4.5克 川朴4.5克 川连1.8克 六和曲9克 连乔4.5克 紫草9克 细木通2.4克 生甘草1.5克

【功能主治】
下滞通便。治温病热证而有里滞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重订通俗伤寒论》

看完了上文的介绍,你对枳实导滞汤的食用方法了解了吗?但枳实导滞汤毕竟是中药方剂,可能有些人的体质会不太适合,所以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



桃仁桂心汤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桃仁桂心汤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桂心 庵闾子各30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荷叶蒂21枚。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破血逐瘀。治打损瘀血在脏,攻心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以水350毫升,煎至175毫升,入朴消7.5克,搅令匀,空腹分为二服。以利下恶血为度。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普济方》卷三一一补。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

使用桃仁桂心汤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桂心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桂心橘皮汤,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桂心橘皮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桂心橘皮汤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
桂心半两,橘皮3两,成择薤5两,黍米5合,人参半两。

【功能主治】
小儿5-6日不食,气逆。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7升先煮药,煎取2升,次下薤、米,米熟药成,稍稍服之。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桂心、人参、黍米俱温理冒气虚寒之药,兼橘皮以发越参、米补益之性,更加成择之薤专泄胸中逆上之滞气也。

【摘录】
《千金》卷五

上文主要介绍了桂心橘皮汤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