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椒的功效与作用_鱼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暖暖)分享简介:山胡椒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山胡椒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山胡椒呢,食用山胡椒对于我对于鱼眼草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会用鱼眼草来作为原料,它还能够治疗很多身体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鱼眼草的相关知识吧。【别名】胡椒草、山胡椒菊、茯苓菜、蚯蛆草、泥鳅菜【来源】菊...



山胡椒的功效与作用

山胡椒是非常有营养的珍贵药材,经常吃山胡椒是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食用山胡椒呢,食用山胡椒对于我们的身体具体能够起到怎样的好处呢,我们需要懂得一些山胡椒的专业知识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来源】
为樟科植物

牛筋树



果实

。秋季果熟时采取。

【原形态】
牛筋树,又名:牛荆条(《分类草药性》),油金楠、假死柴、臭枳柴、勾樟、假干柴、鸡米风、牛筋条、诈死枫、白叶枫、老来红。

【生境分布】
生长于丘陵、山坡的灌木丛或疏林中。分布江苏、山东、浙江、江西、河南、陕西、安徽、湖南、湖北、四川、云南、福建、广东、广西、台湾等地。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治中风不语,心腹冷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附方】
①治中风不语:山胡椒干果、黄荆子各一钱。共捣碎,开水泡服。(《陕西中草药》)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唐本草》

以上的内容就是对于中药山胡椒的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一定的帮助。生活中还存在着很多的类似山胡椒的药材。我们在食用山胡椒等中药的时候需要遵从医生的嘱咐,不可盲目的食用。



鱼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鱼眼草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一般在很多的地方都会用鱼眼草来作为原料,它还能够治疗很多身体疾病,下面我们来看看鱼眼草的相关知识吧。

【别名】
胡椒草、山胡椒菊、茯苓菜、蚯蛆草、泥鳅菜

【来源】
菊科鱼眼草属植物

鱼眼草

Dichrocephala auriculata (Thunb.)Druce [D. latifolia DC.]以

全草

入药。

【性味】
苦、辛,平。

【功能主治】
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用于月经不调,扭伤肿痛;外用治毒蛇咬伤,疔毒。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烂敷伤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滇南本草》

以上就是对中药鱼眼草的功效与作用的一些介绍,鱼眼草对人体的疾病有着很好的帮助,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应该根据个人的体质情况对症用药,避免胡乱食用。



茅膏菜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中医中药是非常值得信任的,因为中药的历史悠久且副作用小。茅膏菜就是我们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于人体的健康有很多的好处,那么茅膏菜究竟可以怎么吃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别名】
地胡椒、捕虫草、食虫草、地珍珠、落地珍珠、一粒金丹、苍蝇网、山胡椒草

【来源】
茅膏菜科茅膏菜属植物 茅膏菜 Drosera peltata Smith var. lunata (Buch.-Ham.)Clarke [D. lunata Ham.],以 全草 入药。夏季挖取全草,晒干用。

【性味】
甘,温。有毒。

【功能主治】
祛风活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痛,疟疾(贴大椎穴),角膜云翳(贴太阳穴),淋巴结结核,湿疹,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粉调敷患处或穴位。不作内服。

【备注】
(1)叶的水汁触及皮肤,引起皮肤灼痛和发炎。家畜误食可引起氢氰酸中毒症状。皮肤接触中毒,用水或鞣酸液洗涤,后敷硼酸软膏。误食可照氢氰酸中毒解救方法对症治疗。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本草拾遗》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茅膏菜,我们也了解了中药茅膏菜的功效与作用,我们知道茅膏菜的功效是非常强大的,大家可以吃一些茅膏菜用于养生。



香面叶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在治疗一些特殊疾病上,效果也是非常不错,但我们在食用前还是要进行一些了解,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香面叶这个药材的一些常识。

【别名】
黄脉山胡椒、毛叶三条筋、香油树、假桂皮

【来源】
樟科

香面叶

Lindera caudata (Wall.)Benth.,以

根、皮、叶

入药。

【生境分布】
云南。

【性味】
微甘、辛,温。

【功能主治】
止血生肌,理气止痛。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胸痛,咳嗽。

【用法用量】
3~5钱。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布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香面叶,我们知道香面叶有非常全面的功效和作用,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使用香面叶作为一种调理身体的手段 。



钓樟枝叶的功效与作用

钓樟枝叶是中药当中非常常见的一种,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药物。它在治疗很多疾病方面有着奇特的效果和作用,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些中药钓樟枝叶的作用。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红果钓樟的枝叶。

【原形态】
大叶钓樟,落叶灌木,高1-2m。树皮平滑,有黑斑;小枝无毛。叶互生,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6.5-12cm,宽2.5-4cm,基部阔楔形,先端尖或钝,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被毛,叶脉上被褐色毛,羽状脉,侧脉每边5-8;叶柄长1-2cm,被褐色毛或近无毛。花单性,雌雄异株,有花9朵排成腋生伞形花序,花梗被黄褐色毛;花黄色,花被6深裂,裂片椭圆形,无毛;雄花有雄蕊9,花药2室,瓣裂,全内向。核果球形,黑色,柄长12-17mm。花期4-5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土坡、山谷、溪边、林下等处。

【化学成份】
叶含挥发油,内有芳樟醇(linalool),牻牛儿醇(geraniol),1,8-桉叶素(1,8-cinoole),松油烯-4-醇(terpinen4-ol),α-松油烯醇(α-terpineol),乙酸松油醇酯(terpinyl acetate)等。又含乌药环戊烯二酮(linderone),乌药环戊烯二酮甲醚(methyllinderone),亮叶山胡椒环戊烯二酮(lucidone),亮叶山胡椒环戊烯二酮甲醚(methyllucidone),乌药萜烯黄烷酮(linderatone),北美乔松黄烷酮(pinostrobin),生松黄烷酮(pinocembrin),5,6-去氢卡瓦胡椒素(5,6-dehydrkawain),乌药萜烯黄烷酮甲醚(methyllinderatone),异乌药萜烯黄烷酮(isolinderatone),乌药萜烯二氢查耳酮(linderatin),红果山胡椒查耳酮(kanakugiol),红果山胡椒黄烷酮(kanakugin),红果山胡椒二氢查耳酮(dihydrokanakugiol),帕夏查耳酮(pashanone),二氢帕夏查耳酮(dihydropashanone),蜡菊查耳酮(helilandin)B,桂皮酸甲酯(methylcinnamate)。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杀虫;敛疮止血。主疥癣痒疮;外伤出血;手足皲裂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水煎洗、研末掺。内服:煎汤,6-15g。

【摘录】
《中华本草》

文章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钓樟枝叶的功效与作用,希望大家可以记住它常见的功效,这对我们在生活中正确使用钓樟枝叶起到一定的帮助。钓樟枝叶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体质,对提高我们的身体免疫力是非常有利的。



大叶蒟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大叶蒟对一些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其实,大叶蒟的神奇的功效远不止于此,下面就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一下大叶蒟的功效。

【别名】
小肠风、野胡椒、山胡椒。

【来源】
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大叶蒟的全株。

【原形态】
大叶蒟 木质攀援藤本,长达10m。枝无毛,干时变淡褐色。叶革质,有透明腺点,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稀椭圆形,长12-17cm,宽4-9cm,先端短渐尖,基部斜心形,两耳圆且常重叠,上面无毛,下面疏被长柔毛,叶脉羽状,但基部常有5条比较明显的掌状脉,最上1对离基5-8cm从中脉发出;叶柄短,一侧长2-5mm,另一侧长6-10mm,被短柔毛;叶鞘长2-3mm。花单性,雌雄异株,聚集成与叶对生的穗状花序,雄花序长约10cm;总花梗长1-1.5cm,无毛;花序轴被毛;苞片阔倒卵形,盾状,有缘毛;雄蕊2枚,花药2室,花丝肥厚,长约1.2mm;雌花序与雄花序近等长,在果期延长并增粗;花序轴密被粗毛;苞片倒卵状长圆形,上面贴生于花序轴上,仅边缘分离,盾状,有缘毛;子房卵形,柱头4,先端短尖。浆果近球形,直径约5mm,果柄与果近等长。花期8-12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密林中,攀援于树上或石上。

【性状】
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表面淡褐色,有细纵纹,叶稍卷折,革质,叶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10-16cm,宽3-8cm,基部两侧偏斜,常具重叠的两耳,叶背有稀疏的长柔毛;叶柄较短,有柔毛。有时可见穗状花序,花序轴具毛。气香,味辛辣。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活血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泡酒。

【摘录】
《中华本草》

大叶蒟的功效与作用多种多样,我们应该根据体质症状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食用方法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在有空的时候多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



小鱼眼草的功效与作用

小鱼眼草是中药里比较常见的一种药材了,那么小鱼眼草都有哪些养生功效呢?日常小鱼眼草都在哪些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呢?一起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小鱼眼草吧。

【别名】
小鱼眼草、菊叶鱼眼草

【来源】
菊科鱼眼草属植物

小鱼眼草

Dichrocephala benthamii C. B. Clarke及

菊叶鱼眼草

D. chrysanthemifolia (Blume)D C.的

全草

。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祛风明目。用于肝炎,小儿消化不良,小儿感冒高烧,肺炎,痢疾,疟疾,牙痛,夜盲症;外用治疮疡,蛇咬伤,皮炎,湿疹,子宫脱垂,脱肛。

【用法用量】
2~5钱;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认识小鱼眼草,大家可以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怎样去使用小鱼眼草这种药物。



碧香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可以说是有很多的种类,碧香丹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碧香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天竺黄1两,不灰木(烧赤放冷)1两,赤石脂1两,龙骨(煅)1两(先为细末),腻粉1两,定粉1两,铅白霜1两,蛤粉1两(别研)。

【制法】
上拌匀,入麝香半两,再研,滴水和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后,大渴不止,不得眠睡,甚则变疳。

【用法用量】
方中腻粉,《普济方》作“铁粉”。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

碧香丹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碧珠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碧珠丹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碧珠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青矾半斤,硫黄2两。

【制法】
以醋1斗2升,于锅中煮,待干取出,入瓷瓶中,盖头以六一泥固济。候干,以火5斤,煅一伏时,寒泉出毒了,细研,以面糊和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脏腑积冷,肠风痔疾,一切泻痢。

【用法用量】
方中青矾,《鸡峰》作“青盐”。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五

关于碧珠丹的用法用量还有功效作用等,大家已经了解了。虽然说这类药物对于治疗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本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大家要注意了。



碧霞丹的功效与作用

方剂就是治病的药方。中药方剂涵盖了人体各个系统的调理,并对其有显著地疗效。碧霞丹就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剂,你了解它的功效吗?

【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十两,附子尖、乌头尖、蝎梢,各七十个。

【炮制】
上将三味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治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急用薄荷汁半盏化下一圆,更入酒半合温暖服之,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300克 附子尖 乌头尖 蝎梢各70个

【制法】
后三味为末,入石绿拌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主卒中急风,眩晕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闭,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薄荷汁80毫升化下,再饮热酒适量,须臾吐出痰涎,然后随证治之。如牙关紧闭,撬齿灌服,立验。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处方】
飞青黛 硼砂 人中白(煅)玄明粉 儿茶 薄荷叶 川连 山豆根 天虫 马勃 胆星 金果榄各15克 大梅片4.5克

【制法】
上药共研至无声为度,瓷瓶密收。

【功能主治】
主风火上郁,咽喉糜痛,牙痛。

【用法用量】
用时吹点患处。

【摘录】
《饲鹤亭集方》

【处方】
寒水石半两,滑石半两,腻粉半两,粉霜3钱,硇砂3钱。

【制法】
上同研匀,滴水为膏,用湿纸一张裹在内,面1斤和作球,盛药于牛粪熟火内烧面匀翻焦熟为度,取药出,用青黛半两同研,滴水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十种水气。

【用法用量】
第1日服3粒,日3次。嚼龙脑或生姜、灯心、木通汤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九

【处方】
龙脑2钱,麝香2钱,硇砂2钱,血竭1钱,没药1钱,乳香1钱,铜青1钱,硼砂3钱。

【制法】
上为末,滴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一切恶眼风赤者。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新水化开,点之。

【摘录】
《宣明论》卷十四

【处方】
炉甘石(制)2两,黄丹(炒)2两,铜绿8钱,海螵蛸5钱,归尾1钱,没药1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牙硝1钱,乳香1钱,青盐1钱,轻粉1钱,雄黄1钱,元明粉1钱,胆矾1钱,明矾1钱,朱砂1钱,熊胆1分,冰片3分,麝1分,黄连1两,川芎3钱,当归3钱,赤芍3钱,生地3钱,柴胡3钱,龙胆草3钱,蕤仁3钱,杏仁3钱,蝉蜕3钱,菊花3钱,黄柏3钱,五倍3钱,羌活3钱,防风3钱,木贼草3钱。

【制法】
麝前21味共研细末;后下16味熬膏,槐、柳、桑枝各5钱搅,令条尽为度,去滓入蜜,和前药为丸,蜜不足加阿胶5钱,煎汤和药。

【功能主治】
目内外障。

【用法用量】
临用热水化洗。

【摘录】
《理瀹》

【处方】
硫黄半分,腻粉1钱,青黛1分,巴豆7粒(研去油)。

【制法】
上研令细,用软饭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小儿膈实涎盛者。

【用法用量】
《普济方》引本方有朱砂一分。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别名】
碧霞丸

【处方】
北来黄丹4两。

【制法】
上筛过,用好米醋半升同药入铫内煎,令干,却用炭火三秤,就铫内煅透红,冷取研细为末,用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吐逆。

【用法用量】
碧霞丸(《赤水玄珠》卷四)。

【摘录】
《证类本草》卷五引《经验方》

【别名】
神效碧霞丹

【处方】
巴豆(取肉,去油,别研细)、官桂(去粗皮,研细)、硫黄(去砂石,研细)、白矾(别研细)、青黛(别研细)各等分。

【制法】
于五月1日修治,用纸各裹,以盘一盛,至端午日午时,用五家粽尖和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神效碧霞丹(《东医宝鉴·杂病篇》卷七)。

【摘录】
《百一》卷十一

【处方】
千年石灰、独蒜。

【制法】
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功能主治】
九种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13丸,烧酒送下;急痛,陈石灰3钱澄清,烧酒送下;胃痛,浓煮小蒜,食饱,勿着盐,黄酒送下即愈。

【摘录】
《仙拈集》卷二

【处方】
铜绿1两,蟾酥2钱,巴豆霜1钱,麝5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蜗牛捣为丸,如米粒大。

【功能主治】
疔疮不疼者。

【用法用量】
刺疮出血,入药粒,膏盖之。

【摘录】
《惠直堂方》卷三

【处方】
石绿1两,胆矾半两,白矾1钱,轻粉1钱。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中卒风,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
5岁每服1丸,生油化下,吐涎立效。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七○引《全婴方》

【处方】
铜绿、白土、芒硝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丸如皂子大。

【功能主治】
赤眼暴发,赤瞎。

【用法用量】
每用1丸,白汤研化,洗之。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五

【处方】
当归2钱,没药2钱,血竭1钱,白丁香1钱,硼砂1钱,冰片1钱,台麝香1钱。

【制法】
上研极细面,熬黄连膏,和为小丸。

【功能主治】
清热,磨云,退障。主视物不清,于涩难睁,内障眼疾。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新汲水半盏,瓷器浸汁洗之。

【摘录】
《全国中成药处方集》(沈阳方)

【处方】
铜绿3钱,枯白矾3钱,乳香1钱。

【制法】
上为末,将黄连熬成膏子,入药,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目赤肿,隐涩难开。

【用法用量】
水浸开洗之。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

【别名】
碧穷丹、碧穹丹

【处方】
石绿(研九度,飞)10两,附子尖70介,乌头尖70个,蝎梢70个。

【制法】
上为末,入石绿令匀,面糊为丸,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
卒中急风,眩运僵仆,痰涎壅塞,心神迷闷,牙关紧急,目睛上视,及五种痫病,涎潮搐搦。

【用法用量】
碧穷丹(《幼科类萃》卷十四)、碧穹丹(《准绳·幼科》卷二)。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碧露丹”。

【摘录】
《局方》卷一

【处方】
南硼砂5钱(研),硇砂5钱(研),乳香5钱(研),铜绿(研)5钱,螺儿粉5钱,4味入猪胆汁和膏,摊碗内,艾烟熏,就入:轻粉1钱,沙糖1钱,麝香1钱,龙脑半钱,猪胆2个。

【制法】
上为细末,入前碗内相和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诸般病眼,无问久新,昏晕,肿毒,隐涩,翳膜,发赤睛痛,羞明怕日。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沸汤化1盏,点洗。

【摘录】
《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二引《经验普济加减方》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碧霞丹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