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怎么治疗?_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该如何护理

由网友(沫离ゝ)分享简介:神经麻痹是一种比较严重疾病,对于人们来说这种疾病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愈,而且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严重,例如莱姆病面部神经麻痹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而在该病的常见分类中,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在临床上,对于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大家可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1.眼部护理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



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怎么治疗?

神经麻痹是一种比较严重疾病,对于人们来说这种疾病一旦患上了就很难治愈,而且并且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变得更加严重,例如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这种病症是当中最罕见最难治愈的,对患者的影响最大,需要重点关注,下面就来看看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怎么治疗的讲解吧。

1、针刺:常用穴位是风池、医风、阳白、太阳、下关、迎香、地仓、颊车、人中、承浆、合谷等,每次取7-8个穴位,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十次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但是针刺需要注意器具的卫生,千万要消毒后使用。

2、艾灸:点燃艾条后,熏灸病侧,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十次一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2天,连续几个疗程便可以达到初步治疗的效果。

3、穴位注射:用维生素B12注射液100微克注射医风、颊车等穴,每穴0.5毫升,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

4、电针:选取面部等穴位进行针刺后,通电10-15分钟,采用断续波或疏密波以瘫痪肌肉出现收缩现象为好,每日或隔日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以上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混合使用。

对于小儿面神经麻痹要早发现、早治疗,但早期时针刺不宜过强。治疗期间要避免风吹受寒,以防再次感染。同时,还要对证治疗耳鼻喉等部位上患有的炎症。总之,只要经过及时合理的治疗,面瘫就会治愈。



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该如何护理

面部神经麻痹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而在该病的常见分类中,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在临床上,对于莱姆病性面神经麻痹的护理,大家可从以下三大方面入手。

1.眼部护理

急性期少出户外活动,保持眼部清洁;可用眼罩盖住患眼或涂抹眼药膏,预防结膜及角膜感染;尽量减少用眼。

2.饮食护理

有味觉障碍的患者应注意食物的冷热度;避免坚硬的食物;尽量将食物放在健侧舌后方,细嚼慢咽;注意饭后及时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康复护理

可对患侧进行热敷,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面肌开始恢复时,需做面肌的肌力训练,以训练表情肌为主,做睁眼、皱额、吸吮、翘嘴唇、开口笑、提嘴角、吹口哨、噘嘴唇、拉下颌等动作,每次约20min,每日1次,直至最终康复。



贝尔麻痹(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诊治方法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为面神经炎、贝尔麻痹(Bell’s palsy),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由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瘫,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那么此病有哪些治疗方法呢?

药物治疗

糖皮质激素:此类药物可在急性期抑制面神经的炎性反应,从而减轻面神经因水肿增粗而受到面神经管压迫以及微循环障碍的程度。因此,糖皮质激素为治疗该病首要和主要的药物,但不宜长期使用。

可予地塞米松10~20
mg/d,7~10日为一疗程;或给予泼尼松1mg/(kg·d),顿服或分2次口服,连续5日,随后7~10日内逐渐减量。此外,糖尿病、结核、胃溃疡患者及妊娠女性或小儿应慎用。

抗病毒药物:此类药物可干扰疱疹病毒脱氧核糖核酸(DNA)聚合酶,抑制DNA复制。常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B族维生素:此类药物可促进神经髓鞘的恢复,使用方法为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肌肉注射,后期可改为口服B族维生素治疗。

其他药物:巴氯芬可减低肌张力,改善局部循环,应从小剂量(5 mg)开始口服,2~3 次/日,逐渐加量至30~40
mg/d。个别患者不能耐受该药恶心、呕吐和嗜睡等不良反应。

应用银杏叶提取物等药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此外,患者夜间可用眼药膏涂抹患侧眼部,并用眼罩保护眼睛。当泪液减少时,可滴用人工泪液。

康复锻炼

患侧面肌稍能活动,应尽早开始功能训练和康复治疗,对着镜子皱眉、举额、闭眼、露齿、鼓腮和吹口哨等,每日数次。每次10~15分钟,辅以面肌按摩。

手术治疗

部分患者可行面神经减压术,但此法有并发症风险,可导致癫痫发作、耳聋、脑脊液漏和面神经损害,严重者可有永久性听力丧失。

对于严重面神经麻痹且发病2年未恢复者,可行面神经-副神经、面神经-舌下神经或面神经-膈神经吻合术,但疗效尚不确定,仅适用于严重患者。此外,严重患者还可行整容手术。

其他治疗

中医治疗

此法可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在急性期(1~2周)内不宜用强刺激(如针灸等)治疗,待急性期后可采用针灸治疗。活血化瘀药物对于改善面神经微循环有辅助作用。清热解毒药物亦可用于抗病毒治疗。

热敷、理疗、按摩等急性期者可采用温热疗法、磁疗、电磁疗法、超短波或微波疗法等辅助治疗。恢复期可采用物理治疗,如肌肉按摩及训练。面肌痉挛者可用痉挛肌肉运动点阻滞疗法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