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尤佳_许尤佳 教授

由网友(灬灬时光凉透丶)分享简介:许尤佳大夫简介科室: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重证、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如哮喘许尤佳大夫简介科室:广东省中医院儿科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重证、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如哮喘、肺炎、顽固性咳嗽、汗症、遗尿、肾炎以及儿童保健等医生简介: 许尤佳,男,教授,...



许尤佳

许尤佳大夫简介

科室: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重证、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如哮喘、肺炎、顽固性咳嗽、汗症、遗尿、肾炎以及儿童保健等



许尤佳 教授

 

许尤佳大夫简介

科室:广东省中医院儿科

职称:主任医师 教授

擅长: 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科急重证、常见病及疑难杂病,如哮喘、肺炎、顽固性咳嗽、汗症、遗尿、肾炎以及儿童保健等

医生简介: 许尤佳,男,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中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面若桃花气色佳 花中自有解病药

诗曰:“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样一物一人相得益彰的画面,让人浮想翩翩。若是拿花养人,解决一些常见的女性疾病,两者合一,效果尤其好。

我国民间流传有“寿者乐花”,“花中自有健身药”,“养花种草,不急不恼,有动有静,不生杂病”等谚语。鲜花美景让人心情舒畅,同时还有许多保健功效。中国保健协会专家指出,花不仅可以欣赏,还能入药养生。史料记载,慈禧70岁时却有40岁的容貌与健康,就与她以花养生的习惯分不开。而在欧洲,普罗旺斯就是一个鲜花养生圣地,吸引着全球各地的善男信女。

不过,不同的花各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能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对症饮用,将有助提高身体免疫力,调理病症。

面部晦暗每天一杯桃花水

古人有“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说法,现代研究证明,桃花含有香豆精、维生素A、维生素C等,能扩张血管、疏通脉络、润泽肌肤,使促进人体衰老的脂褐素加快排泄,可预防和消除雀斑、黄褐斑及老年斑。

中医认为,桃花有利水、通便、活血之功效。所以,桃花无论外用还是内服都对滋养容颜有很好的效果。

使用方法:每次不用太多,取10克即可,用沸水冲后当茶饮用,不但能减肥,还可使脸色红润有光泽。还取桃花250克、白芷30克,用白酒1000毫升密封浸泡30天,每日早晚各饮15~30毫升。同时取其少许倒在手中,两掌搓至手心发热,来回揉擦面部,对黄褐斑、黑斑、脸色灰暗等面部色素有较好效果。

此外,在吴大真教授的《花养女人幸福一生》书中,还介绍了“桃红四物汤”,不仅对女性美容有好处,且对常见女性疾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两者共用,效果尤佳!

血气不和玫瑰解郁

象征爱情的玫瑰花,花味芳香,具有理气解郁和散血瘀之功效,能缓解高血脂症、肝气郁积不疏、气血不和、乳腺增生、乳房胀痛、月经不调、女性荷尔蒙分泌低下等问题。

使用方法:由于玫瑰花朵香气的挥发性较强,非常适合热水沐浴。放一池浴水,撒入玫瑰花瓣,有平衡滋润疲惫的肌肤、舒缓紧张情绪的作用。如果想降脂减肥、润肤养颜,不妨将加工过的花蕾3~5克,用沸水冲泡5分钟,并加糖或蜂蜜,再掺入自己喜欢的任何一种茶叶中一起冲泡。

民间还有用玫瑰花蕾加红糖熬膏的秘方,方法是:将100克玫瑰花蕾加清水500克左右,煎煮20分钟后,滤去花渣,再煎成浓汁,加入500~1000克红糖,熬成膏状即可,具有补血养气之效。

诗曰:“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样一物一人相得益彰的画面,让人浮想翩翩。若是拿花养人,解决一些常见的女性疾病,两者合一,效果尤其好。

血瘀气阻滞月季能活血

月季花有活血调经的作用,主治肝郁不舒、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胸腹胀痛、烦闷呕吐等不适。可用新鲜花朵直接使用,也可在夏、秋季采摘半开放的花朵,晒干、阴干或烘干以备用。

使用方法:取鲜月季花瓣100克、面粉400克、鸡蛋3个、牛奶200克、白糖100克、精盐一撮、沙拉油50克、发酵粉适量。在鸡蛋中加入糖、牛奶,搅匀后加入面粉、油、盐及发酵粉,搅成面浆,花瓣加糖浸半小时,和入面酱,在五成热的油中炸酥。

长期食用可疏肝解郁、活血调经,适用于因瘀血所致的经期延长等。此外,月季花、益母草各9克,水煎服,可缓解痛经。

肠胃总不适喝茉莉花茶

茉莉花含有多种有机物和维生素,以及糖和淀粉等有益于人体的营养元素,是十分理想的养生佳品。

中医认为,茉莉味辛甘、性温,能帮助胃的消化吸收、缓和胃痛,对腹泻腹痛有很好的疗效。所以茉莉花茶素有胃部保护茶之称。此外,茉莉还有安定精神的效果,可以让人情绪镇定、舒缓紧张、心情清新、舒畅。

使用方法:茉莉花茶可“去寒邪、助理郁”,是春季饮茶之上品。

如果感到消化功能不佳,可以用热牛奶浸花,制成茉莉花奶茶,味道暗香,还有不错的辅助疗效呢;此外,如果眼睛红肿,迎风流泪,可用适量茉莉花煎水熏洗;或配金银花9克,菊花6克,煎水服;如接骨后疼痛,可把茉莉根捣碎,酒炒,包患处。



蟹粉狮子头

蟹粉狮子头是有名的苏菜蟹粉狮子头主要是由蟹肉和猪肉,青菜心靠墙材料制作而成的,可以说营养搭配合理,而且色香味俱全更要的是营养丰富,而且家里的人也都爱吃,由其是眼下正是吃蟹粉狮子头的好时节,质地柔软,口味香甜,闻着香,吃着更香,那么蟹粉狮子头要怎么做呢?

其实做蟹粉狮子头是非常简单的,只要把相关的材料备齐其实就可以了,当然了为了好吃,你在准备材料的时候可以多准备一点,这样就可以制作出口味更好,更具有养生价值的蟹粉狮子头了。

苏菜蟹粉狮子头 

原料:猪肋条肉800克、蟹黄50克、 蟹肉125克、青菜心200克、虾子1 克、清汤500克 

制法:猪肉斩成石榴米状;放碗
中,加葱、姜汁、蟹肉、虾子、 盐、料酒、淀粉搅拌上劲;青菜 心洗净过油码入沙锅内,加肉汤 烧开;拌好的肉挤成肉丸,码在 菜心上,再点上蟹黄,上盖菜叶,
加盖微火焖2小时即成。

天下第一菜

原料:锅巴100克、大虾仁200克、熟鸡丝100克、番茄酱100克

制法:

1.虾仁治净,加干淀粉、盐、鸡清汤搅至上劲。

2.鸡清汤烧开,下虾仁、熟鸡丝、料酒、白糖、味精、番茄酱烧开,用水淀粉勾芡,淋入香油成卤汁。

3.锅巴下7成热油中炸脆,捞出装盘,再淋一勺热油后迅即倒入卤汁即成。

以上就是关于蟹粉狮子头的一些做法的简单介绍,不知道聪明的主妇你是否学会了如何做这道蟹粉狮子头了呢?其实做法简单,而在做的时候其实要注意的就是把蟹给处理干净了。

三套鸭 

特点: 制作精细;形状饱满完整,家 鸭肥美,野鸭酥香,鸽子鲜嫩,三味
溶合,滋味极佳。 

掌握关键:选料要新鲜,最好取用活 鸭。三禽出骨后要保持形状完整。重 用文火煨酥。 

松鼠鳜鱼

特点: 色泽金黄,形似松鼠,外脆里松,甜中带酸,鲜香
可口。 

臭盐豆

“闻着臭,吃着香,一顿不吃馋的慌。”这是当地人们对臭盐豆的赞誉。
臭盐豆,亦称盐豆子,是徐州家制风味的名品。臭中有香,回味无穷是它的风味特色,采用当年收获的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清洗泡浸、煮制成熟、发醇培菌、加料拌味、晾晒至干、密封储存等工序制成,整个过程,虾,约需10天的时间。由于制作工艺精细,其成品色泽黑红,质地脆嫩,味道咸鲜香辣,是佐餐下酒的开胃的小菜。
臭盐豆为何能形成臭中有香这独特风味呢?这是因为黄豆在发酵过程中繁殖了一种能产生蛋白酶的霉菌,豆中的蛋白质被其分解为多种氨基酸,鲜香的滋味就是由氨基酸和盐的的咸味,以及和其它调辅料的味道所形成;其中被分解形成的氨基酸中包含硫氨基酸,它还会进一步分解产生硫化氢气体,成品的臭味就是由硫化氢气体造成。并不是黄豆受细菌污染后腐败变质而发生的。
臭黄豆的制作既讲究又简单。之所以说讲究,是因其在制作上受季节的限制。臭盐豆在晾晒过程中,直接接触外界,常常会受到细菌、灰尘和苍蝇等有害物的侵蚀。在徐州,家家户户制作臭盐豆,多选择阳光明媚,天气还较凉的清明节前夕,即柳絮满天飞扬的时候,只有此制作臭盐豆,才会减少有害物的侵蚀。

其制法如下:1、先将清洗干净的黄豆浸泡18小时,然后入水锅中煮至熟透(要求熟烂而颗粒完整),捞起沥干水分;趁热放入干净的大蒲包或食品袋中,外裹一层稻草或薄棉被捆牢,后放置于温暖干燥处进行发酵(徐州称捂豆)。温度应保持在20-25度左右,需5天时间,即可长出一种白而带绿的粘丝菌毛,此时即可出包。2、把出包的黄豆(5000克)倒入盆中摊开,将精盐(200克)溶化于热水,浇淋在黄豆上,随即撒入花椒面(25克)、八角粉(25克)、辣椒面或辣椒酱(250克)、细姜丝(150克),用筷子反复搅拌,使之均匀;然后放到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4-5天,最后放入消过毒的坛子中密封储存即可。

面鱼子 

徐州“面鱼子”有两种,一种用面粉制作的“面鱼”,一种是用淀粉制作的“蛙鱼”。面粉制作的“面鱼”属于家庭风味的一种汤点,早晚最多,几乎均以咸鲜为主。“面鱼”是徐州方言,因其形象小鱼,故称“面鱼”。其做法是用铁锅加油炸葱姜(有的加入几棵青菜),加水烧开。面粉加水(有的加入几个鸡蛋)和小许盐调成稠糊。一般调糊均用大白碗,碗口略倾斜,使面糊稍溢出碗边,用一根筷子沿着碗口边缘,将碗边的面糊轻刮至烧开的水中,直到面糊刮完为止。待水开,面糊在水中成熟后象一条条小鱼一样飘浮在水面上,加入盐、味精、胡椒粉和少许醋,即可食用。
徐州家庭风味“面鱼”的制作同陕夹风味的“面鱼子”制作迥然不同。但是,徐州的蛙鱼,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不论是在制作上,还是食用上均有相似之处,因形似蝌蚪,故称“蛙鱼”。制作“蛙鱼”的原料,现在大多选用山芋淀粉,也有的用绿豆淀粉或豌豆淀粉,而陕西风味的“面鱼子”是用荞麦面调释,用漏勺漏在开水中氽熟,然后加入调料食用。徐州“蛙鱼”的制作是将淀粉用水稀释搅开,倒入烧开的沸水中,淀粉受热膨胀,然后趁热倒入钻有洞眼的盆中,将盆支架在盛有冷开水的大盆上,这样淀粉糊就从洞眼流出来,落在冷开水中,冷却后形似蝌蚪。食时加酱油、味精、芝麻油、辣椒酱、蒜泥,再加入徐州特产萝榨菜,酸、咸、香、辣可口。夏天用冷水冰,冬天用热水焐。
徐州“面鱼”及“蛙鱼”,同陕西的“面鱼子”同属风味小吃,但因地不同而有差异,风味也有区别。名城镇江历史悠久
,文化发达,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在这些传说中,有一则是“三怪”的歌谣,内容是:“镇江有三怪,香醋摆不坏,肴肉不当菜,面锅里煮锅盖”。

香醋

《中国医学大典》载:醋,“以江苏镇江为最佳”。镇江香醋,在我国诸多醋品中别具一格,它色、香、酸、醇、浓俱全。尝一口,酸而味鲜,香而微甜,不涩,存放愈久,味道愈醇,而且不会变质。这就是“三怪谣”中的“香醋摆不坏”。这是因为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独特的精湛工艺。镇江香醋以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良的酸醋菌种,经过固体分层发酵及酿酒、制酵、淋醋三大过程,40多道工序,历时70多天精制而成,再经一定储存期,然后才出厂。

镇江的锅盖面

传说古时候,镇江有户人家,妻子为丈夫下面条,大意将锅灶上的汤罐盖滑入面锅里。哪晓得这样下出来的面条比往常好吃,不硬不烂,软熟相当。于是,他就伙同别人开了个面店。由于面锅里放锅盖,又是合伙开店,所以镇江的面店又称“伙面店”,下出来的面条,人们爱称“锅盖面”。
镇江的面店,将一只小锅盖撂在锅里,让它漂在水上,汤溢不出来,又透气,下的面条就是好吃。这就是“三怪谣”中的“面锅里煮锅盖”。
在大力发展旅游业的现在,名城镇江注意开发旅游资源,历史上有名的“三怪”,不仅得到继承,还搞出了新的特色。 

三丁包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
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 “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 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 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
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
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鸡丁、肉丁、笋丁按1:2:1的比例搭配。鸡丁大、肉丁中、笋丁小,颗粒分明,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据传,当年日本天皇吃到空运去东京的扬州三丁包子,赞誉它为天下一品。
扬州“五丁包子”是在“三丁包子”基础上的一种创新。它是选用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作馅制成。相传乾隆有一次巡游扬州时,说到御膳早点的备办,要做到这么五句话:即“滋养而不过补,美味而不过鲜,油香而不过腻,松脆而不硬,细嫩而不过软”。扬州油香,少而不过腻;冬笋松脆,少而不过硬;虾仁细嫩,少而不软。这五味合掺,则补、鲜、香、脆、嫩皆俱。如各味用料少一点,那就达到“五不过”的要旨。于是众厨师按照丁师傅的设计,将参丁、鸡丁肉丁、笋丁、虾丁加工成馅,制成包子。乾隆尝后,问及包子的名称,随员答道,这叫五句包子。后来当地的百姓想到这种包子的馅心用的是五丁,首创厨师又姓丁,便叫它“五丁包子”。

蟹黄汤包 

 “放在盘里如座钟,夹在筷上象灯笼”。汤包具有皮薄透亮,汤多馅饱,味道鲜美的特色。
汤包是扬州靖江的名点之一。扬州靖江汤包,镇江蟹黄汤包,淮安文楼汤包,无锡汤包等,在江苏历来都是榜上有名的,在全国也是屈指可数的。
汤包的外形和普遍包子相似,主要特色是带有鲜汁的馅心。馅分两种,一是水馅,一是皮冻馅。北方地区多用水馅,长江中下游地区多用皮冻馅。皮冻馅就是在拌好的肉馅中加入一定数量的肉皮冻。这种肉皮冻含有一种富有粘性的白明胶体,受热后呈液体状,叫做溶胶,降温后成固体状,即凝胶,厨师将调味后的皮冻均匀地掺入肉馅中,在蒸制过程中凝胶因受热而化为溶液,这就是汤包中鲜美的汤汁。淮扬一带的汤包,早在清代就很有名气了。据嘉庆年间甘泉(扬州)人林兰痴《邗江三百呤》、《灌汤肉包》录云:“春秋冬日,肉汤易凝。以凝者灌于罗磨细面之中,以为包子,蒸熟则汤融而不泄。扬州茶肆,多以此撤擅长”。

林兰痴还赋诗日:到口难吞味易尝,团团一个最包藏。外强不必中干鄙,执热须防手探汤。
汤包皮薄、馅嫩、汤鲜、汁多。刚出笼的汤包法很讲究,必须先在汤包皮上咬一口,待热气散发少许,再慢慢吮吸卤汁,然后方可再吃皮馅,如果猛咬一口,不仅烫着嘴唇,且卤汁四溅,容易沾污衣衫。
汤包,需现蒸现吃,吃时蘸点香醋,佐以姜米,其味尤佳。

扬州蛋炒饭 

扬州蛋炒饭 米饭粒粒松散鲜香,软硬有度。配料多种多样,鲜韧爽滑,香润可口。 

原料
上白籼米饭1500克,鸡蛋8只,水发海参50克,熟鸡脯肉50克,熟精火腿50克,熟鸡肫2只,河虾仁75克,水发冬菇25克,熟净笋25克,青豆25克,猪精肉50克,水发干贝25克,葱末15克,干淀粉5克,精盐8克,鸡清汤150克,绍酒5克,精炼油150克。 

制法:1、将海参、鸡肉、火腿、肫、冬菇、笋、猪净肉均切成小丁。虾仁加盐,干淀粉上浆。鸡蛋打入碗内,加盐3克,葱花5克,搅匀待用。2、炒锅上火,放入精炼油,待油五成热时,放入虾仁划油至熟,捞出。再倒入海参丁、鸡肉丁、肫丁、火腿丁、冬菇丁、笋丁、猪精肉丁,略炒,加绍酒、精盐、鸡清汤烧沸,略煮,倒入熟虾仁烧沸后倒入碗内,成什锦浇头。3、炒锅复上火,放入精炼油,倒入鸡蛋搂炒。炒至桂花状时,加入熟米饭同炒。炒匀炒透后,将精盐、葱末、“什锦浇头”和青豆入锅,与饭炒匀,起锅分装在碗内即成。
扬州蛋炒饭讲究煮饭,要求“颗颗分明,入口软糯”,做到“四要”:一要米好,宜香粳,不宜糙籼或糯米;二要善淘,以无砂、壳、稗,水清为宜;三要善用火工,沸水下米,先武火煮至米涨伸腰,改文火使饭逐渐干汤,再焖片刻,饭米呈光泽即成熟,熟后略焖,离火,用勺饭打散成颗粒状,不使并结;四要相水,放的不宜多,也不宜少,燥湿得宜。



地黄煎的功效与作用

在中国的许多药学著作中,地黄煎总是一个值得讨论的话题。早在很久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把它投入到医学中了,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它的一些相关信息。

【处方】
生地黄120克(取汁)鹿角胶30克(捣碎,炒黄。如无鹿胶,则以透明阿胶代之)

【制法】
上药为末,拌匀。

【功能主治】
主肺损吐血、嗽血。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童便150毫升加温,入姜汁少许调下。

【摘录】
《仁斋宜指》卷二十六

【处方】
生地黄3斤(取汁),干漆1两,牛膝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将地黄汁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惊恐忧思,意所不快,气郁抑而不舒,则乘于血,气滞则血结,以致经候顿然不行, (疒丂)痛,上攻心腹欲死;或因不行,积结渐渐成块,脐腹下如覆杯。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酒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七

【处方】
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入水相和,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阴益血,退热。主妇人血风劳,心忪,发热不退。肝脾血虚发热,内热晡热,盗汗作渴,体倦,筋骨疼痛,筋脉拘挛,血虚发躁,虚热生痰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用地黄汤送下;或只茶、酒、醋汤送下亦可,日3次。觉脏腑虚冷,早晨先服8味丸1次。

【摘录】
《妇人良方》卷五引《经验方》

【处方】
生地黄汁3升,防风2两(去芦头),黄耆2两(锉),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当归2两,丹参2两,桑寄生2两,狗脊2两,牛膝2两,羊髓1升。

【制法】
上为细散,先煎地黄汁,减1升,纳煎药末入汁中,次入羊髓,搅令匀,慢火煎如饧,收瓷盒中。

【功能主治】
强骨髓,令人充健。主骨极。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生地黄汁半升,牛蒡根汁3合,蜜3合,黄丹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细研),铅霜1分(研),太阴玄精半两(研)。

【制法】
上合和令匀,入银器内重汤煮,用槐枝子不住手搅,看色紫即倾入瓷盒中盛。

【功能主治】
热病,热毒攻咽喉肿痛。连舌根痛;

【用法用量】
每服小弹子大,含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八

【处方】
生地黄汁5两,酥1两,生姜汁1两,蜜1两,鹿角胶半两。

【制法】
先将地黄汁安锅内,慢火煎,手不住搅,约5-6沸,下酥,又5-6沸,下蜜,次下胶,又下姜汁,慢火煎,候如稀饧即住火。

【功能主治】
小儿疳劳,肺气热,咳嗽,四肢渐瘦,心肺干。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准绳·幼科》引作“干地黄煎”。

【注意】
忌毒物。

【摘录】
《颅囟经》卷上

【处方】
生地黄汁1升,藕汁1升,生姜汁2合,蜜4合。

【功能主治】
产后虚劳百病,血气不调,腹肚结痛,血晕昏愦,心烦躁,不多下食。

【用法用量】
上相和,煎如稀饧,每服1匙,空心温酒调下。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三八引《食医心鉴》

【处方】
生地黄1升,淡竹叶1升,生姜1升,车前草1升,干蓝(切)1升,丹参4两,玄参4两,茯苓2两,石膏5两,赤蜜1升。

【功能主治】
邪热伤肝,好生悲怒,所作不定,自惊恐。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停冷,下蜜更煎2-3沸,分3次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地黄滋肝肾真阴,干蓝引领淡竹、车前等味降泄诸经游火,又须生姜、赤蜜辛甘滋养肺气,不使虚阳留宿于上。然蜜有赤白之分,白者补而赤者泻,两不移易之定法。

【摘录】
《千金》卷十一

【别名】
生地黄汤

【处方】
生地黄汁3升,生葛汁1升,生玄参汁1升,大黄2两,升麻2两,栀子仁3两,麻黄3两,犀角3两,石膏5两,芍药4两。

【功能主治】
筋实极,手足爪甲或青、或黄、或黑乌黯,四肢筋急烦满。

【用法用量】
生地黄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筋极而见手足爪甲青黑,颇有似乎阴寒之证,然有烦满而无厥逆,洵有瘀热无疑,故于解利药中,得麻黄、升麻外通经气之结,得地黄、大黄破蓄血之满也。

【摘录】
《千金》卷十一

【处方】
生地黄汁2盏,刺蓟汁2盏,杏仁(汤浸,去皮尖及双仁,麸炒黄,研)1两,阿胶(炙令燥,碾为末)半两。

【制法】
上同入银器中,慢火熬为煎。

【功能主治】
小儿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新汲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处方】
生地黄汁1合,苦参(锉)1两,酥3合,盐花2钱(后入),生姜汁1合。

【制法】
先以地黄、生姜汁浸苦参1宿,以酥和于铜石器中,煎9上9下,候汁入酥尽,去滓,倾入盒中。

【功能主治】
鼻生疮,痒痛不止。诸风热疮。

【用法用量】
每以少许,滴于疮上。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
地黄汁4升3合,茯神4两,知母4两,萎蕤4两,栝楼根5两,竹沥3合(一方用竹叶),生姜汁2升,白蜜2升,生地骨皮(切)2升,石膏8两,生麦门冬汁1升。

【功能主治】
积热。肾气不能上蒸于肺,肺胃枯槁不能滋其化源,而致烦渴便难。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先煮诸药,取汁3升,去滓,下竹沥、地黄、麦门冬汁,微火煎4-5沸,下蜜、生姜汁,微火煎取6升。初服4合,日3夜1,渐加至6-7合。4月5月作散服之。

【各家论述】
1.《法律》:按此方生津凉血,制火彻热,兼擅其长,再加人参,乃治虚热之圣方也。

【摘录】
《千金》卷十六

【处方】
生地黄汁2升,麦门冬汁5升,生姜汁5合,紫菀3两,贝母3两,款冬花3两,甘草(炙)3两(一方有人参3两)。

【功能主治】
补心肺,令髭发不白。主肺气咳嗽。

【用法用量】
上切。以水7升,煮取3大升,去滓,却入锅中,下地黄汁、麦门冬、姜汁等,煎30沸,下蜜1升,煎如饧,盛不津器中放冷。含如枣许,渐增之。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
生地黄汁半斤,大黄(末)1两。

【制法】
将地黄汁熬耗一半,纳大黄末同熬,候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血热。心经火热,脉洪数,或吐或衄。

【用法用量】
每服5粒,熟水送下。未效,加至10粒。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处方】
生地黄汁1盏,生杏仁(取油)1盏,生紫苏汁1盏,生麦门冬汁2盏,生天门冬汁2盏,莱服子(炒)半两,五味子2两,桔梗2两,桑根白皮(炙,锉)2两,旋覆花2两,贝母(炒)2两。

【制法】
上将后6味为末,用前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肺脏壅热。

【用法用量】
食后、临卧含化1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
生地黄5斤(洗,焙),补骨脂5两,人参5两。

【制法】
上为末。每用酒2升,药末2两,羊髓1具(去筋膜),一处细研,慢火熬稠,瓷器盛之。

【功能主治】
髓虚寒,脑痛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1小匙,温酒化下,空心、日午、卧时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处方】
生地黄(细切)3斤,生姜(细切)半斤,生麦门冬(去心)2斤。

【制法】
上于石臼内捣烂,生布绞取自然汁,用银石器盛,慢火熬,稀稠得所,以瓷盒贮。

【功能主治】
消渴,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每服1匙,用温汤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
地黄汁1升半,麦门冬汁5合,生姜汁5合,天门冬汁5合,玄参1两,柴胡(去苗)1两,茯苓(去黑皮)1两,射干1两,黄牛乳1升,蜜2升,黄牛酥5两,黄耆(钞,炒)2两,桂(去粗皮)2两,人参2两,五味子(炒)2两,款冬花2两,紫菀(去苗土)2两,贝母(去心)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5两。

【制法】
上将余药为末,次将各自然汁及酥、乳、蜜等入铜银器中,以文武火煎百十沸,时时搅转,然后旋旋调下诸药末,搅令匀,煎百余沸,来日封闭干甑上,蒸2炊久,待冷以蜡纸紧封闭10数日,时复一看,莫令损动。

【功能主治】
肺气不和,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日饭后服1匙头,仰卧渐渐咽之,令药浸润心肺,至夜临睡时如前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
生地黄汁1升半,生姜汁半升,白蜜1升,牛酥半升,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2两半,紫苏子(研令细)2两,甘草(炙,锉)1两半,贝母(去心,炒黄)2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紫菀(去苗土,洗,焙)1两半,竹叶半升。

【制法】
先捣后5味为细末,以水4升半,煎取2升,去滓,入紫苏子、地黄汁、生姜汁,净滤,同白蜜、牛酥铜器中重汤煎,搅勿住手,候如稀饧,以干器贮之。

【功能主治】
上气乏急。

【用法用量】
时含1匙,细细咽汁,常令喉中药不绝。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处方】
生地黄汁2升,生姜汁1升,枸杞根汁3升,荆沥5升,竹沥5升,酥3升,人参8两,天门冬8两,茯苓6两,栀子仁4两,大黄4两。

【制法】
后5味为散。先煎地黄等汁成煎,次纳散药搅调。

【功能主治】
冷补。补虚,清热,润燥,涤痰除风,开通瘀壅。主风热心烦闷,及脾胃间热,不下食。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法律》引作“地黄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地黄煎用杞根、天冬而兼地黄、乳酥,佐二沥以润血燥,栀子、大黄以泄烦热,人参、茯苓以助祛邪,姜汁以辟痰涎之滞也。

【摘录】
《千金》卷八

【处方】
生地黄汁1斗,生姜汁1升,酥1斤,蜜1升,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研如膏用之)。

【制法】
先取地黄汁,于银锅中煎如稀饧,纳姜、酥、蜜、杏仁等和,更煎令稠,于不津器中盛。

【功能主治】
长肌肉,填骨髓。主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
每以温酒1蚬亮服之,日3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五

【处方】
生地黄汁2升半,生栝楼汁2升半,牛脂3升,蜜半升,黄连(去须)1斤(为细末)。

【制法】
上合煎,取5升,不津器收贮。

【功能主治】
除热。主膈消。

【用法用量】
每服1大匙,热汤化,通口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处方】
生地黄(捣取自然汁)2合,生姜汁4合,白蜜4合。

【制法】
上以垍铜锅内相和,慢火煎令稀稠得所如饧,以干垍瓶内盛。

【功能主治】
产后调养。主

【用法用量】
每服1匙头,空腹热酒调下。产后10日内,吃2-3服甚良。以腊月修合贮之。

【摘录】
《医方共聚》卷二二八引《王岳产书》

【处方】
生地1斤(擂绞净汁),麦冬8两(擂绞净汁),川芎1两(擂绞净汁),生姜1两(擂绞净汁)。

【功能主治】
壮水散滞。主阴虚血滞鼻痛,脉虚微数者。

【用法用量】
盐花少许,煎膏噙化。

【各家论述】
阴虚血滞,清肃之令不行,无以分布营气以上荣于鼻,故鼻准作痛特甚。生地滋阴以大壮其水,川芎活血以上荣于鼻,麦冬之凉润能清心火,佐川芎以除肺燥,生姜之温行善开肺气,率地黄以止鼻痛也。绞汁取其味之清,煎膏得其力之醇,盐花润下,噙而化之,俾阴精上奉,则血滞顿行,而肺燥自润,安有鼻准作痛特甚之患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二十一

【别名】
地黄膏

【处方】
生地黄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生麦冬不拘多少(取汁熬成煎)。

【制法】
上2煎合入1处,滤过,入砂锅内同熬1时4分,入蜜1分,再熬1时,取出,细瓷罐内收之。

【功能主治】
驻容颜。补肾水真阴,填精固精,生血乌发。主男妇血虚。

【用法用量】
地黄膏(《摄生众妙方》卷二)。

【摘录】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

【处方】
生地黄5斤(绞取汁)。

【制法】
上于银锅内微火煎1-2沸,投白蜜1升,再煎至3升。

【功能主治】
吐血,忧恚绝伤,胸膈疼痛,及虚劳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半升,日3次。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

【处方】
生地黄汁、藕节汁、蜜各等分。

【功能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银铫内煎略沸,待温,用匙挑入口。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八

【处方】
生地黄10斤(浮洗漉出,1宿后,捣压取汁),鹿角胶1斤半,生姜半斤(绞取汁),蜜2大升,酒4升。

【制法】
上以文武火煎地黄汁数沸,即以酒研紫苏子滤取汁下之,又煎20沸下胶,胶尽,下酥、蜜同汁煎良久,候稠如饧,贮洁器中。

【功能主治】
扶衰。主

【用法用量】
凌晨取1匕,以温酒调下。

【摘录】
《寿亲养老》卷四

【处方】
生地黄(沉水,掬取汁)2升,生藕(取汁)1升,生姜4两(取自然汁),真酥3两,人参1两(为细未),阿胶1两(微炒,为末)。

【制法】
上先将地黄、生姜汁与阿胶末入石器,同慢火熬,候稍稠,即加人参末熬,少时,方加真酥熬,搅匀,稀稠得所。

【功能主治】
咯血、呕血、嗽血。

【用法用量】
每服1弹子大,早晨、日中、临卧含津咽,或以麦门冬汤化亦得。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七

【处方】
生地黄汁1升,生姜汁1升,藕汁半升,大麻仁3两(去壳,为末)。

【制法】
上和停,以银器内慢火熬成膏。

【功能主治】
产后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温酒调下。更以北秫煎膏半盏,入之尤佳。

【摘录】
《妇人良方》卷十八

【处方】
生地黄汁5两,蜜3合,生姜汁3合,沙糖1两半,升麻(细锉,绵裹同煎)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研成膏)2两,人参(为末)3两。

【制法】
上先将6味于银器中微火煎,频搅,以地黄等外汁尽为度,乃去升麻,下人参末搅匀,候冷,收置瓷盒中密盖。

【功能主治】
肺虚声嘶气乏。

【用法用量】
每服1枣大,含化,日夜各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处方】
生地黄汁3合,蜜5合。

【制法】
上搅匀,慢火煎如稠饧。

【功能主治】
伤寒心热,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半匙,含化,徐徐咽津,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

【别名】
地黄煎丸、地黄蒸丸

【处方】
地黄(生,取汁)6升,天门冬(生,取汁)3升,醇酒1升,生姜(取汁)2两,白蜜2合,鹿髓2合,牛膝2合,大枣(煮,去皮,研成膏)2合,石斛(去根)1两,黄耆(锉)1两,茯神(去木)1两半,枳壳(炒,去瓤)3钱,芎穷3钱,甘草1两(巳上6味并捣为末)。

【制法】
上先将地黄、天门冬、酒三物,慢火煎减半;次下姜汁、鹿髓,再煎减半;次下枣膏、蜜、煎如稠糖,侯小冷,细石斛等6味药末于铜器中,重汤上熬,勿住手搅,候可丸,即取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足厥阴经有余,筋实极,足下满痛,四肢筋急。

【用法用量】
地黄煎丸(《圣济总录》卷九十二)、地黄蒸丸(《医学从众录》卷一)。

【摘录】
《普济方》卷十五引《千金》

【处方】
生地黄汁3升,酥2升,蜜3升,枣膏2升,髓1升(牛、羊皆得用),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研用之),生姜汁1升,天门冬10两(去心),麦门冬6两(去心),黄耆8两(锉),紫菀6两(去苗土),桔梗5两(去芦头),甘草8两(炙微赤,锉),五味子8两,百部6两,狗脊7两,丹参8两,牛膝10两(去苗),杜仲10两(去皴皮),防风7两(去芦头),地骨皮10两,桑根白皮10两,桂心6两,羌活6两,肉苁蓉10两(酒浸,去皱皮),白茯苓10两,薏苡仁10两。

【制法】
天门冬以下20味锉细,以水7斗,煎取3斗,续去滓,和地黄汁、生姜汁等,绵滤,纳于铜锅中,以微火煎之,3分减2,即下酥、蜜、髓及大枣、杏仁等相和,以重汤煎,以物不住手搅之,可如稀饧即止,以瓷瓶贮之。

【功能主治】
大补益,养命延年,驻颜不老。主

【用法用量】
每服1匙,以温酒调下,日3次。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五

【别名】
地黄煎丸

【处方】
生地黄汁5升,生杏仁汁1升,薄荷汁1升,生藕汁1升,鹅梨汁1升,法酒2升,白蜜4两,生姜汁1升(以上同于银石器中,慢火熬成膏,却入后药),柴胡4两(去芦,焙),木香4两,人参2两,白茯苓2两,山药2两,柏子仁2两,远志2两(去心),白术2两,桔梗2两,枳实2两(麸炒),秦艽3两(去芦),麝香2钱(另研),熟地黄4两。

【制法】
上为末,入前药膏中和捣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解劳生肌肉,进食,活血养气。主

【用法用量】
地黄煎丸(《妇人良方》卷五)。

【摘录】
《中藏经》卷下

【处方】
生地黄汁2升,甘草3两(炙,末),豉心1升,葱白(切)1升,牛酥半斤,藕汁2升,白蜜1升。

【制法】
以小便6升煮葱、豉等,取2升,绞去滓,次下地黄、藕汁,更煎取3-5沸,下酥、蜜,搅勿住手,候似稀饧,以器贮之。

【功能主治】
妇人丈夫血气劳,骨热,日渐瘦悴。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渐至3匙。桑枝熬煎汤调和服之尤妙;桃仁汤亦良。

【摘录】
《外台》卷三十一引《广济方》

【别名】
生地黄煎

【处方】
生地黄1斤(捣绞取汁),牛酥1斤,白蜜2斤。

【制法】
上先以慢火煎地黄汁减半,纳牛酥更煎,良久,次下蜜,搅令匀,候稀稠得所,于瓷器中盛。

【功能主治】
填骨髓。主精极。

【用法用量】
生地黄煎(《普济方》卷三十三)。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生地黄1斤(研取汁),白蜜5两,马牙消3两(细研)。

【制法】
先将地黄汁及蜜入于石锅内,慢火熬成膏,去火,次下马牙消,搅令匀,用瓷盒盛。

【功能主治】
祛热毒,利胸膈。主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抄1杏核大,含咽津;冷水调下亦得。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五

【处方】
生地黄汁1中盏,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黄牛髓6两,阿胶3两(捣研,炒令黄燥,为末),生姜汁1合,薯蓣2两(末),酥4两,蜜4两。

【制法】
上用石锅子纳一处,以慢火熬成膏,收于瓷器中。

【功能主治】
骨蒸肺痿,咳嗽,咽喉胸膈干痛。

【用法用量】
每服1茶匙,以温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一

【处方】
生地黄汁2合,铅丹(炒)1两,猪牙皂荚1挺(去皮,酥炙,为末),白蜜2两。

【制法】
上和匀,以瓶子盛,密封头,饭上蒸1时久,去滓收之。

【功能主治】
伤寒后咽喉不能咽食,口中生疮,积热上攻,涎出不止。

【用法用量】
每取1匙头,含化咽津。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二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地黄煎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地黄煎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干葛散的功效与作用

干葛散,作为传统中药方剂在我国应用的历史已很悠久。我国很多的药物学著作中都将其列为上品,且记述了干葛散的神奇功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干葛12两(如白面肥好者),甘草3两(上者,生用),齐州半夏3两(用生姜汁半盏,水1斗,同煮,切,焙干)。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胃膈热,吐逆不定,诸药无效。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加生姜3片,大枣2枚,青竹茹、槐子,同煎7分,去滓,日2服。小儿每服1钱。

【摘录】
《传家秘宝》卷三

【处方】
干葛3斤,干地黄3斤,新香豉心1升。

【制法】
上药晒干为散。

【功能主治】
预防热病、急黄、贼风。主

【用法用量】
每服1方寸匕,1日2次,稍稍加至3匕,食后牛乳、蜜汤、竹沥、粥饮、梅浆,任意下之。

【摘录】
《外台》卷十四引《许仁则方》

【处方】
绵黄耆4两,白茯苓4两,蕗草(既甘草)2两,干葛2两(葛汁中粉尤佳)。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凉膈,止烦渴咽干。主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沸汤调下。

【摘录】
《元和纪用经》

【处方】
仙人骨(去花结子后之干萝卜)、仙人蓑衣(出了莲子之干莲蓬)、干葛、银汤瓶内碱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紫苏熟水下。

【摘录】
《鸡峰》卷十九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干葛散了吧。干葛散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产后血崩的治疗方法

由于工作的关系,有些人没有办法做到按时吃饭,结果导致身体摄入营养不足,时间长了就容易生病,这其中产后血崩是比较多发的一种,想要早日找回健康,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后血崩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菩提花菩提树挺拔伟岸、枝繁叶茂,夏月开花,呈黄褐色,缀满枝头,清香飘溢。“菩提”为梵语,意译正觉,指明辨善恶,觉悟真理之意。其树原产印度,晋唐时始传入我国。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曾在此树下得证菩提果而成佛,故名此树为“摩诃菩提”。

  《大唐西域记》载:“菩提树者,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茎干黄白,枝叶青翠,冬夏不凋,光鲜无变。”笔者故乡“昭仁寺”为唐时所建,大雄宝殿前有此树,20世纪50年代曾见繁花盈枝,煞是好看,今已不存,甚为可惜。而最值得一提的是,其果实色黑而坚,可作念佛用的数珠,有诗云:“暗数菩提子,闲看薜荔花”即指此。宋代辛弃疾“菩萨蛮”写“菩提叶灯”词云:看灯元自菩提叶,依然会说菩提法。法似一灯明,须臾千万灯。 灯边花更满,谁把空花散。说与病维摩,而今天女歌。菩提花为椴树科落叶乔木南京椴的花序。芽及幼枝密被灰白色星状毛,叶互生,卵形至三角状卵形,先端短尖或渐尖,基脚斜心形,边缘有粗锯齿,具小尖端,上面深绿色,下面密被灰白色毛,叶柄长;聚伞花序,花10-12朵,苞片生于叶腋,细长匙形,从苞的中央抽出花梗,萼片、花瓣均5枚,黄褐色;小坚果球形。花期6-7月,果期9月。生于山坡、山沟等阴湿处,分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四川、陕西等地。花序于7月采收,晒干用,其树皮、根皮亦入药。现代研究:花含大量黏液和挥发油,油中主要含金合欢醇,又含一种有发汗作用的苷:树皮含脂肪及蜡、果胶。菩提花性味苦辛,凉。有发汗,解热,镇痉功效。

  治疗风热感冒,劳伤久咳。1.风热感冒:菩提花3克,温开水浸泡,加糖调服。2.失眠多梦:菩提花3克,合欢花3克,开水冲泡,于睡前饮。3.久咳不止:菩提花3克或菩提树皮21克,枇杷叶10克,水煎加红糖或黄酒调服,或均蜜炙后水煎服。雪莲花雪莲花生于高山,花生枝端,亭亭玉立,洁白如雪,或呈紫红,色香俱美,故而得名。梵语音译“优钵罗”,意译为“青莲”。唐代岑参得之,写长序并“优钵罗花歌”赞之:白山南,赤山北,其间有花人不识,绿茎碧叶好颜色。叶六瓣,花九房,夜掩朝开多异香,何不生彼中国兮生西方?移根在庭,媚我公堂,耻与众草之为伍,何亭亭而独芳。何不为人之所赏兮,深山穷谷委严霜!吾窃悲阳关道路长,曾不得献于君王。诗中“中国”指“中土’,他虽处边关,还念念不忘“忠君”,乃古代文人之悲矣。綢微草堂笔记》云:“塞外有雪莲,生崇山积雪中,状如今之洋菊,名以莲耳。”《柑园小识》云:“雪莲生西藏,藏中积雪不消。暮春初夏,生于雪中,状如鸡冠,花叶逼肖,花高尺许,雌雄相并而生,雌者花圆,雄者花尖,色深红。”休草纲目拾遗》云:“雪荷花产伊犁西北及金川等地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较荷花略细,其瓣薄而狭长,可三、四寸,绝似笔尖,云浸酒则色微红。”以上仅供参考。

  雪莲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绵头雪莲的带花全株。全株密被白色或淡黄色长柔毛,茎常中空,棒状,基部有棕黑色残存叶片;叶互生,密集,无柄,披针形或狭倒卵形,边缘羽裂或具粗齿,密被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多数,密集,每序长15-25毫米,总苞片狭长倒披针形,花两性,全为管状花,直立,长约1厘米;瘦果扁平,棕色。花期6-7月。雪莲花品种较多,形态大异,大苞(新疆)雪莲花(有毒)头状花序顶生,花棕紫色;水母雪莲花头状花序密集,花紫色;西藏雪莲花头状花序顶生,密集,花紫红色。均入药用。生于海拔1500-4000米之高山砾石间,分布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新疆等地。于花期采收全株,拣去杂质,晒干用。雪莲花性味甘苦,温。有除寒,壮阳,调经,止血功效。治疗阳痿,腰膝软弱,妇女崩带,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外伤出血。1.阳痿:雪莲花30克,冬虫夏草3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7日,每次10毫升,日服2次。2.妇女崩带:雪莲花2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加水炖鸡肉至熟,食肉喝汤。亦用于月经不调,属气血虚弱者。3.风湿性关节炎:雪莲花15克,白酒100毫升,浸泡7日,每次10毫升,日服2次。4.雪盲、牙痛:雪莲花6-12克,水煎服。5.外伤出血:雪莲花适量,研为细末,外撒创口,包扎。野菊花晚秋时节,黄叶凋零,但山区到处可见黄色的野菊花,迎风冒霜,盛开怒放,把大地装扮得格外妖娆。别看这微不足道的野花,宋代司马光曾有诗赞云: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羞随众草后,故犯早霜开。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亦记得笔者于20世纪60年代末,曾写电影剧本鋰予菊花》,描写一位医生扎根山区治病救人的故事,其主题歌中有“野菊花,野菊花,山区处处都有它,不怕寒霜秋风吹,艰苦环境把根扎。……”对于家菊与野菊之分,宋代欧阳修《六一笔记》云:“本草所载菊者,世所谓甘菊,俗又谓家菊,其苗泽美,味甘香可食。今市人所卖菊苗,其味苦烈,乃是野菊,其实蒿艾之类,强名为菊耳。家菊性凉,野菊性热,食者宜辨之。”可资参阅。野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野菊的花序。顶部的枝通常被白色柔毛,有香气;叶互生,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形,有羽状深裂片,中裂片较大,侧裂片2-3对,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先端尖,上面被疏柔毛,下面被白色短柔毛及腺体,具叶柄;头状花序顶生,数个排列成伞房花序状,总苞半球形,外层苞片椭圆形,较内层稍短小,外围为舌状花,淡黄色,先端5齿裂;瘦果。花期9-10月。生长于路边、丘陵、荒地及林缘,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夏秋间采收全草或花序,晒干用。北野菊、岩香菊亦入药。《本草纲目》云:“治痈肿,疔毒,瘰疬,眼瘜。”现代研究:花含刺槐素-7-鼠李糖葡萄糖苷、野菊花内酯、矢车菊苷、苦味素、o-侧柏酮,又含挥发油,内含Dl-樟脑、廿四烷、廿六烷、维生素A类物质及维生素Bi等:全草含挥发油、蒙花苷、木犀草素的苷、矢车菊苷、菊黄质、多糖、香豆精类、野菊花内酯,挥发油中主要为莰烯、樟脑、葛缕酮等。

  药理实验有降压、抗病毒、抗菌作用。野菊花性味苦辛,凉。有疏风清热,消肿解毒功效。治疗风热感冒,肺炎,白喉,胃肠炎,高血压,疔痈,口疮,丹毒,湿疹,天疱疮。全草能清热解毒。1.预防流感:野菊花15克,大青叶15克,鬼针草12克,贯众12克,水煎服。亦用于预防流脑。2.扁桃体炎: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山豆根10克,水煎服。3.高血压:野菊花流浸膏1毫升(相当生药2克,水煎多次浓缩成膏状),单糖浆5毫升,加水至10毫升,每次10毫升,日服3次,有改善本病失眠、头胀、头痛、眩晕之症状。4.肠炎、泄泻:野菊花15克,马齿苋30克,水煎加糖调服。5.泌尿系感染:野菊花(全草)30克,海金沙15克,益母草15克,水煎服。6.宫颈炎:100%野菊花注射液,冲洗患处,或用野菊花粉撒涂患处,每日1次,3-6日为1个疗程(在医生指导下应用)。7.疔疮痈肿:鲜野菊花叶适量,洗净捣烂,外敷患处。或用全草30克水煎服。8.湿疹:野菊花15克,苦参15克,水煎外洗,日数次。旋覆化旋覆花秋季开黄花,头状花序,叶花似菊,山野皆见。寇宗爽云:“花缘繁茂,圆而覆下,故曰旋覆。”因其花朵圆似金钱,又名“金钱花”。唐代来鹄咏云:也无穫郭也无神,露洗还同铸出新。青帝若教花里用,牡丹应是得钱人。苏颂云:“今所在皆有,二月以后生苗,多近水旁,大似红蓝而无刺,长一、二尺以来,叶似柳茎细。六月开花,如菊花,小铜钱大,深黄色,上党田野人呼为金钱花。七、八月采花。”全草亦名“金沸草”。旋覆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旋覆花的花序。茎具纵棱,绿色或微带紫红色,具毛;叶互生,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先端尖,基部稍狭,半抱茎;头状花序少数或多数,顶生,呈伞房状排列,总苞片数层,外层披针形,内层线状披针形或线形,舌状花1层,黄色,雌性,花冠先端3浅裂,基部两侧稍连合呈管状:瘦果长椭圆形。花期7-10月。生于山坡、路旁、田边或水旁湿地,分布东北、华北、华东、西北等地。于夏秋季采摘即将开放的花序,晒干用。其线叶旋覆花、大花旋覆花亦入药。《名医别录》云:“消胸上痰结,唾如胶漆,心胁痰水,膀胱留饮,风气湿痹,皮间死肉,目中眵 ,利大肠,通血脉,益色泽”。

  现代研究:花含槲皮素、异槲皮素、咖啡酸、绿原酸、菊糖及蒲公英固醇等多种固醇;大花旋覆花花期地上茎含倍半萜内酯化合物大花旋覆花素和旋覆花素。药理实验有抗菌、消炎、平喘、降压、松弛平滑肌,并有箭毒样作用。旋覆花性味咸,温。有消痰,下气,软坚,行水功效。治疗胸中痰结,胁下胀满,咳喘,呃逆,唾如胶漆,心下痞硬,噫气不除,大腹水肿。1.咳喘痰多:旋覆花10克,枇杷叶12克,炙麻黄6克,杏仁6克,水煎服。2.痰厥头痛:旋覆花15克,牛蒡子15克,共研细末,每次3克,米汤饮冲服。3.右胁胀痛:旋覆花15克,葱白4寸,降沉香3克,水煎服。亦用于妇人半产漏下。4.腹胀、水肿:旋覆花15克,鲤鱼200克,去净鱼肠,将药装入鱼肚内,炖熟食。5.小便不利:鲜旋覆花15克,洗净捣烂,取汁加白酒调服。6.乳痈初起:旋覆花15克,蒲公英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并用热药渣包敷患处。款冬花严冬之际,枯叶铺地,然在北方河畔,却可见开着金黄如菊的小花,那便是款冬花。《尔雅》云:“北草冬荣,忍冻而生,故有款冬、苦萃诸名。”款者,至也。“雪积冰坚,款冬偏艳”正说明它“至冬而花”的特点。然由于地下开花,人们很难看到真正的花朵,大概是早已采撷的缘故。而繁殖则依靠生命力很强的须根,埋下即活,当年结花,故可栽培观赏。晋代傅咸《款冬花赋并序》云:余曾逐禽,登于北山,于时仲冬之月也,冰凌盈谷,积雪被崖,顾见款冬,烨然始敷。赋曰:惟兹奇卉,款冬而生。原厥物之载育,禀淳粹之至精。用能托体固阴,利比坚贞。恶朱紫之相夺,患居众之易倾。在万物之并作,故韬华而弗逞。逮皆死以枯槁,独保质而全形。华艳春晖,既丽且殊。以坚冰为膏壤,吸霜雪以自濡;非天然之真贵,曷能弥寒暑而不渝。唐代张籍赋诗云:僧房逢着款冬花,出寺吟行日已斜。十二街中春雪遍,马蹄今去入谁家?款冬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款冬的花蕾。基生叶广心脏形或卵形,掌状网纹,叶柄长;花茎长而具毛茸,小叶10余片,互生,叶片长椭圆形至三角形;头状花序顶生,舌状花在周围一轮,鲜黄色;瘦果长椭圆形。栽培或野生于河边、沙地,分布西北及内蒙古、河北、河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于10月下旬至12月下旬在花未出土时采挖,摘取花蕾,去净花梗及杂质,阴干,生用或蜜炙用。

  《神农本草经》云:“主咳逆上气善喘,化痰止嗽。”称“治嗽要药。”《外台秘要》曾载唐时医家崔知悌治久嗽,用此花蜜拌使润,置铁铛中燃烧,再插竹筒吸其烟咽之以治疗。亦有用款冬叶作含漱剂治气管炎。现代研究:花含款冬二醇等固醇类、芸香苷、金丝桃苷、三萜皂苷和挥发油等。药理实验对呼吸系统有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并对血压有先降低后升高,及抑制胃肠道平滑肌作用。款冬花性味辛,温。有润肺下气,化痰止嗽功效。治疗咳逆喘息,喉痹。1.咳嗽痰血:款冬花、百合各等份,共研细末,蜜丸如龙眼大,每次1丸,食后临卧细嚼,姜汤送服,噙化尤佳。2.暴发咳嗽:款冬花60克,桑白皮15克,川贝母15克,五味子15克,杏仁1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3.感冒咳嗽:款冬花15克,紫苏叶10克,杏仁10克,水煎服。4.久咳不已:款冬花90克,紫菀90克,共研细末,每次9克,以水一盏,入生姜O.5克,煎3分钟,去渣温服,日3-4次。5.肺痈:款冬花15克,鱼腥草30克,薏苡仁30克,桔梗15克,甘草10克,水煎服。6.口舌生疮:款冬花、黄连各等份,共研细末,加水作成药饼,先以蛇床子煎汤漱口,后以饼敷患处,日数次。

  葛花葛花为野葛之花,其藤蔓极长,绕树爬墙,可作装饰。初夏开花,色呈紫蓝,形似飞蝶,煞是好看。有诗赞云:深山野葛藤蔓长,攀树援枝绕屋墙。刘伶若是醉荫下,花自解酲梦更香。传说有一山野农家,正当野葛花盛开之际,农夫酿制一坛酒准备待客,当启盖察看时,不料一阵风将葛花吹落坛中,直至待客时打开一尝,发现酒味全无,味淡如水,方悟乃葛花所致。后来人们众口相传,皆知葛花可解酒毒。这对于贪杯嗜酒之徒,乃救命良剂。葛花为豆科多年生藤本野葛的花。其藤可长达10米,全株密被黄褐色粗毛,块根肥厚;3出复叶互生,具长柄,叶片菱状圆形,先端急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腋生,花密生,小苞片线状披针形,蝶形花,蓝紫色或紫色,花萼5齿裂,旗瓣近圆形或卵圆形,翼瓣狭椭圆形;荚果线形,扁平。花期4-8月。生于山坡草丛中,或路旁及较阴湿之地,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于立秋后花末全开时采收,晒干用;其块根(即常用药“葛根”)、茎叶亦入药。《滇南本草》云:“治头晕,憎寒,壮热,解酒醒脾,泻痢,饮食不思,胸膈饱胀,发呃,呕吐酸痰,酒毒伤胃,吐血,呕血,清热。”现代研究: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葛根素木糖苷、大豆黄酮、大豆黄酮苷及B-谷固醇、花生酸,又含多量淀粉。药理实验葛根黄酮有增加脑及冠脉血流量、解痉作用,煎剂或浸膏有降血糖、解热及雌激素样作用。葛花性味甘,凉。有解酒,醒脾功效。治疗伤酒发热烦渴,不思饮食,呕逆吐酸,吐血,肠风下血。1.饮酒太过,呕吐头痛:葛花15克,白豆蔻15克,白术6克,干姜6克,水煎服。

  2.饮酒伤胃,发热烦渴:葛花30克,黄连3克,滑石30克,粉甘草15克,共研细末,制成水丸,每次3克,开水送服。3.酒醉:葛花9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4.吐血、便血:葛花15克,白及15克,槐花15克,水煎服。萱草花萱草南北皆种,春季发芽,叶长如蒲,新旧相代,碧绿柔软;五月抽茎,花色橘黄,形似漏斗,娟秀娇美。《诗经》云:“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即萱草。据说妇女怀孕时于胸前佩戴此花会生男孩,俗称“宜男”。唐代白居易言“杜康能解闷,萱草能忘忧”,又名“忘忧草”。宋代苏轼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明代袁宏遭“插花”诗云:朝看一瓶花,暮看一瓶花,花枝虽浅淡,幸可托盆家。一枝二枝正,三枝四枝斜,宜直不宜曲,斗清不斗奢。傍拂杨枝水,入碗酪奴茶,从此颜萱斋,一倍添妍华。萱草花又名“金针菜”、“黄花菜”,为营养价值极高的干菜。方法是于清晨将含苞欲放的花蕾采下,蒸熟晒干。食前置热水泡开,其味甘美可口。据分析,干菜每百克含铁221.5毫克,磷1305毫克,钙1475毫克,糖60%以上,胡萝卜素17.2毫克;鲜菜中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但尚含秋水仙碱(有毒),遇热即可分解破坏,食用时应蒸煮加工再服。黄花萱草含丰富的维生素A,小萱草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及蛋白质、脂肪。花粉含海藻糖酶。萱草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萱草的花。根茎丛生,具肉质肥大的块根:叶茎生,线形,先端渐尖,基部抱茎,全缘,主脉明显,在背面凸出;花茎圆柱状,自叶丛抽出,高出叶面,花6-10余朵,集成伞房花序,两歧,苞片短卵状三角形,花大,橘红或黄红色,无香味,花被下部管状,上部钟状,6裂,裂片长椭圆形:蒴果长圆形。花期6-7月。生于山坡、山谷,阴湿草地或林下,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其黄花萱草、小萱草(花淡黄色)、大花萱草、麝香萱草、黄金萱草等亦药用。于花期清晨采摘,蒸后晒干用,其根、嫩苗亦入药。《本草求真》云:“萱草味甘而气微凉,能去湿利水,除热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宽膈,令人心平气和,无有忧郁。”现代研究:重瓣萱草含Y-羟基谷氨酸、赖氨酸、琥珀酸、B-谷固醇:大花萱草含Y—羟基谷氨酸、天门冬素、酪氨酸、赖氨酸、精氨酸、琥珀酸、乳酸、无羁萜、B-谷固醇葡糖苷、苯甲酸乙酯。药理实验根可治疗血吸虫病,有抗结核菌作用。萱草花性味甘,凉。

  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利尿通乳功效。治疗口干咽燥,吐血,咯血,衄血,便血,产后缺乳。根能利水,凉血:嫩苗能利湿热,宽胸,消食。1.口干咽痛:萱草花50克,胖大海10克,分5次开水冲泡,加冰糖代茶饮。2.吐血、咯血:萱草花10克,三七6克,白及10克,水煎服。3.阴虚胃痛:萱草花10克,蜂蜜30克,开水调服,每日2次。4.痢疾:萱草花15克,马齿苋30克,水煎加红糖调服。5.忧郁不寐:萱草花、玫瑰花、菊花各10克,水煎服。6.产后缺乳:萱草花10克,加瘦猪肉或猪蹄100克,炖熟食用。7.乳痈初起:鲜萱草花或叶适量,捣烂,外敷患处。紫荆花紫荆树株较高,先叶开花,呈紫红色,状如蛱蝶,缀满枝头,逢夏盛放,栽培观赏,令人开怀。苏颂云:“紫荆处处有之,人多种于庭院间,木似黄荆,叶小无丫,花深紫可爱。”历代文人亦有赞颂,唐代韦应物咏云:杂英纷已积,含芳独暮春。还如故园树,忽忆故园人。元稹对南方红荆树于十月开花感到惊讶,赋诗云:庭中栽得红荆树,十月花开不待春。直到孩提尽惊怪,一家同是北来人。古时有一传说,言兄弟俩人因分家阋墙,院内紫荆树花萎枝蔫,经人劝解,和好如初,紫荆树又花繁叶茂,似乎此物也有灵性,喜欢和睦家庭。后世皆以此为前车之鉴,教育晚辈。紫荆花为豆科落叶乔木或小灌木紫荆树的花。小枝无毛,有多数皮孔;单叶互生,叶片近圆形,基部深心形;花先叶开放,4-10朵簇生于老枝上,花萼钟状,花冠蝶形,紫红色,花瓣5枚,大小不一;荚果扁带形,紫红色。花期5月。

以上的几个要点能够帮助大家有效预防产后血崩的出现,每一个病患可以牢记这些知识点,在日常生活里与病患一起加油,争取健健康康每一天。



十六个你意想不到的养生常识

1、伸懒腰养生

人在疲倦时,伸个懒腰是挺舒服的。尤其是对伏案工作的人来说,伸懒腰更是一种非常有益的体育活动。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针之一,就是血液循环正常与否。因为,为人体各部分提供营养物质,并把废物带走的工作,都是由循环流动的血液完成的。

伸个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较强收缩,在持续几秒钟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瘀积的血液被赶回了心脏,就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与此同时,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作用,亦能增进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使肌肉内的废物得以带走,从而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此外,伸懒腰时人们总喜欢两臂外展,出现扩胸运动,从而使人心旷神怡,开怀气畅。

2、不能喝的五种开水

下列五种开水不宜饮用:

●在炉灶上沸腾了很长时间,饮用水已经是温吞水。

●装在热水瓶里已好几天,成了不新鲜的温开水

●经过多次反覆煮沸的残留开水

●开水锅炉中隔夜重煮和未重煮的开水。

●蒸饭、蒸肉后的「下脚水」。

这几种开水不适宜饮用的原因,简单地说,反覆沸过的开水中,所含的钙、镁、氯、重金属等微量成分增高了,会对人的肾脏产生不良影响。而温吞水中亚硝酸盐容易增多。

3、不要过量地食用水果

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滕田一郎教授指出,过量地食用水果,会使体内积蓄大量维持生活素C,进而产生草酸。草酸与人体汗液混合排出,会损伤皮肤,使皮肤变得粗糙,严重者还会产生药物过敏性皮炎。

对此,美国科学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他们还认为,吃水果根据不同季节和不同病症加以选择。如秋、冬季,天气乾燥,应选择有利尿解热作用的悉尼或有润肠作用的香蕉、苹果吃;长期咳嗽的人,应多吃些性寒味甘、有润肺、消炎止咳功能的梨。肠胃消化不良、老年性心脏衰弱、冠心病和高血脂病人者,常吃山楂,大有裨益。

4、不要过量地吃鸡蛋

鸡蛋富含营养物质,是一种男女老少咸宜的滋补品。鸡蛋的吃法很多,但以下面两种食用方法为佳:一是将蛋拌在汤内,或用滚开水冲服,这样有利于消化吸收;二是煎荷包蛋并加适量白糖,这样营养效果最显着。有人觉得鸡蛋营养丰富,因此主张多吃,以为摄取的鸡蛋越多,增加的营养物质就越丰富。其实,这完全是个误解。据测定,按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每天吃1~2个鸡蛋就足够了。

5、不要忘记吃饭前先喝一碗汤

人们已发现,在吃饭前,先喝点热汤,对控制体重的增加是有好处的。美国学者以一千个肥胖者作对象,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饭前先喝热汤的人,每餐摄取的热量,往往要少55卡

一般说来,吃饭快的人,容易发胖。这是因为大脑的食欲中枢接受「已吃饱」的信号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时,吃饭快的人已经吃下了过量的食物。但如果饭前喝一碗汤,则可减少饭量,从而防止发胖。

6、不要以为喝水没有最佳时间

一般说来,我们平均每天最少要喝1500
。除了患有特殊疾病(例如心脏机能或肾脏机能不足)的人之外,我们喝的水一般都显得不够,特别是家里或工作场所太暖或开了冷气机而致空气乾燥的时候。我们最好在三餐之间和用餐时常常喝水,不过每次不要喝得太多。

7、不要以为早餐吃得饱就行了

有人说:「早餐吃得饱,午餐吃得好,晚餐吃得少」,认为「早餐吃得饱」就行了,其实不然。早餐是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顿饭。一顿好的、高蛋白的早餐可以使血糖能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正常的水平。早饭除有热饮料如咖啡或茶外,还应有谷类食品(燕麦做的食品),动物蛋白质(牛奶、酸牛奶、鸡蛋),水果或果汁,以及含有少量的脂肪和糖的食品。所以说,早餐不仅要吃得饱,而且要吃得好。

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表明,吃完高蛋白的早饭以后,血糖在15分钟内由空腹时的70~80毫克,上升到140~150毫克(正常血糖水平在80~120毫克之间)。值得一提的是,赋予我们生命活力的能量来源,就是正常或高于正常水平的血压。

8、别以为淋浴的功能仅在于卫生

淋浴对人体有利,因为喷水的莲蓬头事一个很好的阴离子发生器。当莲蓬头喷射细水流时,会在空气中产生大量的阴离子。阴离子是一种特殊的维持生活素,可以促进人们的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生长、发育和排泄废物,提高人体免疫力,有降下血压、镇咳、消除疲劳、催眠等作用。因此,人们在淋浴时会感到很舒服。

9、不要将开水烧了又烧

有的家庭为了节省燃料,常将温开水再烧开,这是不符合饮水卫生的。实验证明,水经过反覆烧开,会使水里的硝酸盐物质,变成有毒的亚硝酸盐。它会使人体中的血红蛋白变为亚硝基血红蛋白,使之失去带氧气的能力。喝一定量含这种物质的水,会使人在十几分钟或一至三小时后,发生亚硝酸盐中毒,出现组织缺氧、心慌、气短、口唇和指甲,甚至全身皮肤紫绀,并有头晕、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症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同时,亚硝酸盐进入人体后,在胃酸的作用下,还会生成一种有毒性的亚硝氨。

10、喝水养生法

近年来,日本学者对晨起喝一杯凉开水(即把一杯普通的水烧开后,盖上杯盖冷却到室温摄氏25-30度)又重做了研究,认为人在经过一夜的睡眠后,胃肠道已经排空,饮下这种活性水之后,能很快的被吸收进血液循环,稀释血液,从而对体内各器官组织进行一次「内洗涤」,增强了肝脏的解毒能力和肾脏的排泄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对防治肾炎、肾结石、尿路感染都具一定疗效,故泌尿科医生常说:「保护肾脏多喝水。」另外,藉着血液稀释和扩张血管有利于降下血压,预防脑溢血和心肌梗塞。

11、葡萄酒的妙用

(1)适量饮用葡萄酒可减少心脏病猝发的危险性,也能调养心血管系统疾病。每次服酒量不宜过多,每次服用25~50克即可,每天服一~二次。

(2)白葡萄酒味甜略带酸味,饮后刺激胃液、胆汁分泌,善解油腥,对鱼肉等油腻饮食尤佳。

(3)葡萄酒除含有糖分、氨基酸外,尚含丰富的维持生活素B12、B1、B2及维持生活素C,故对贫血有一定疗效

(4)葡萄酒还能治疗流行性感冒,服用方法,每次取红葡萄酒30-90克,稍加温服之。每天2-3次。

12、茶可防治上血压

茶叶中的儿茶素和维持生活素C和P,有增强血管的柔嫩性、降低血中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肝脏积累和防治动脉硬化的作用,故能治疗上血压、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和脂肪肝

饮用法:一般每次用绿茶1-2克,乾山楂片5克,泡茶喝,每天1-2次,经常服用。

13、不要长时间地煮沸咖啡

人们喜爱喝咖啡,是因为它味道芳香可口,并能使神精系统兴奋。

为了使其香味不变,咖啡不宜长时间地煮沸。这是因为蒸汽泡会携带部分芳香物质,并聚集在咖啡表面,形成泡沫,而咖啡香味取决泡沫的密度。烧开后的咖啡继续沸煮,会导致泡沫被破坏,使芳香物质随蒸汽跑掉。最好是在咖啡烧好后马上饮用,因为放凉了泡沫也会遭到破坏。

14、别忘记看完电视后再次洗脸

电视机开启后,机内电子流对萤光屏不断轰击,萤光屏表面会产生静电荷。静电荷对萤光屏周围含有大量微生物和粒子的灰尘有吸引作用。离萤光屏太近会看电视过久,这些灰尘会附着在人的皮肤上导致皮肤病(常出现面部斑疹),因此看电视时不能离萤光屏太近,看电视时间也不宜长,看完后最好用温水洗脸。

15、不要老是乘车不走路

日本科学家发现一个有趣定律,糖尿病发病率随着小汽车数量的增加而升高。经常乘车的人容易发胖,肥胖不仅能诱发糖尿病,而且会使病情加重。这一情况在日本发生能源危机时又一次从反面得到证明:一些在此期间不得不步行的糖尿病人者,看病的次数明显减少了。

16、天热想吃得"透心凉" 五种食物不要放进冰箱

冰!冰!冰!下了班好不容易走出拥挤的工车,到家总想吃得“透心凉”,所以什么东西买回来都往冰箱里冰。可是,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冰。

(1)、西红柿

西红柿经低温冷冻后,肉质呈水泡状,显得软烂或出现散裂现象,表面有黑斑,煮不熟,无鲜味,严重的则酸败腐烂

(2)、鲜荔枝

鲜荔枝在0℃环境中放一天,表皮变黑,果肉变味

(3)、巧克力

巧克力在冰箱中冷存后,一旦取出,在室温条件下即会在其表面结出一层白霜,极易发霉变质,失去原味。

(4)、火腿

火腿放入冰箱低温贮存,其水分会结冰,脂肪析出,腿肉结块或松散,肉质变味,极易腐败

(5)、香蕉

将香蕉在12℃以下的地方贮存,香蕉就会发黑腐烂



​便秘能吃重庆火锅底料吗

我们社会上现在便秘的患者是越来越多了,那么是什么导致我们出现了便秘呢,其实便秘和我们的饮食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以前我们吃和少的肉都不会出现便秘的现象,而现在大鱼大肉的吃而缺乏膳食纤维,所以导致便秘的出现,便秘容易让人心情烦躁,出现焦虑的情绪。

便秘的患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才行,那么便秘的患者能不能吃重庆火锅底料呢?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重庆火锅底料以及重庆火锅底料有什么作用。

重庆火锅底料麻辣为主。多味并存。 讲究调味。善于变化。注重用汤。崇尚自然。刀工精细,变化灵活。选料广泛,独具一格。饮餐合一,随心所欲。郫县豆瓣是用蚕豆。辣椒。盐酿制而成。是成都郫县的地方特产。其色泽红亮滋润。辣味浓厚;郫县豆瓣是红汤火锅中最重要得调味料,用在汤卤中能增加鲜味和香味。使汤汁具有温醇辣味和浓稠红亮。

火锅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

1 甘菘 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中加入此香料,其香味浓郁。不过要注意量的把握,一次用量不宜超过5克,否则香气“腻人”。

2 丁香 又叫公丁香、子丁香,为丁香的花蕾,烹调中常用的是干品,香味浓,尝之有刺舌、麻舌感,其性味辛温,有暖胃、止嗝逆、驱风、镇痛的作用。在烹调中的用量应在1~2克以内,千万不可多用。

3 八角 应叫八角茴香,又叫大茴香、大料、八月珠,这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味香料。其特点是闻之芳香,尝之微甜。其性味辛、温,有温中开胃,祛寒疗疝的作用。在烹调中无论是火锅、红烧、卤水均可使用。由于其香味是有人喜欢有人烦,故在使用中比较灵活,以5~10克为宜。

4 小茴香 又叫茴香、香丝菜、怀香、野茴香。全国多数地区都有栽培,且为人们所熟悉,其鲜品茎叶在烹调中常见用于制作茴香胡豆、茴香馅饺子等。其成熟果实犹如小稻谷粒或孜然,有特异芳香气。作为香料使用,广泛用于红烧、卤水、麻辣火锅中。在火锅中可适当加大用量,比如10~20克或更多一些。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行气止痛、健胃、散寒的作用。

5 草果 一种姜科植物草果的果实,尝之味怪,不好受。其药性温、味辛,有燥湿健脾、祛痰温中、逐寒抗疟疾的作用。烹调中可拍破或整粒使用,作为香料与牛肉同烧或同卤,其风味尤佳。草果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也不得多用,放3~5个较为合适。

6 砂仁 又叫春砂仁、阳春砂仁,系植物阳春砂的成熟果实,尝之涩口,闻之有香味,药性温,味辛。有行气宽中,健胃消食之功,药用于胃腹胀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肠炎、痢疾、胎动不安等症。用于火锅和卤菜中则不可过多,以3克以内为宜。

7 三奈 有的地方也叫沙姜、山辣,为根状茎。杂货店、中药店出售的为其干制切片,其味芳香。药性温、味辛,能温中化湿、行气止痛,主治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腹痛泄泻,胃寒疼痛,牙痛,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等。在烹调中多用于烧、卤、麻辣火锅,用量多在5~10克之间。广东人把沙姜用于制作盐 鸡。近年来,四川江湖菜中有“三奈菜”的制作,即是说主料加上大量的三奈和干红辣椒、干花椒烹制而成。这道菜因其味芬香奇特,故受人称道,不过还未见有报道。

8 灵草 为近几年广泛用于火锅的一味香料。因为市场所售皆为干品,故不好辨认。经过多方请教,将干品拿给我校徐江普副教授验证:应叫灵香草,又名零陵香,为报春花科珍珠菜属植物。属多年生草本,有浓烈香气,性味甘平。在麻辣火锅中运用,一般用量不超过5克。市场上还有另外一种灵草,名罗勒,可代替上面一种,但属唇形科植物,也叫零陵香,又叫九层塔、香草、香佩兰、鸭头、雀头草等,其性味辛温。在药用方面,其性味辛温,有治风寒、感冒头痛等作用。

9 排草 与灵草一样,也是近年来在麻辣火锅中运用普遍的一味香料。前几天,我请熊四智教授帮助查找相关资料,很快得到结果:排草又叫排香,香排草,香羊,毛柄珍珠菜,也属报春花科植物,其性味甘平。具有治感冒、咳嗽、风湿病、月经不调等作用。在麻辣火锅中用量也不宜多,3~5克即可,也可在卤水中使用。

有人说,在麻辣火锅和卤水中,“灵草增香,排草防腐”,其实很多辛香味调料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抑菌防腐作用。

10 白豆蔻 又叫圆豆蔻,市场上或药店有写为百叩、叩仁的。口尝之有涩味,因其药性味辛温,故有行气理气,暖胃消食,化湿止吐,解酒毒的作用。在麻辣火锅中加入3~5克即可。因其香味佳,故用量少。

11 肉豆蔻 别名玉果。近年来在火锅中运用十分普遍,不过尝之味亦不好受,其药性味辛温,具有暖脾胃、涩肠、下气的作用。此物不可多用,2-3个即可。

12 桂皮 又称肉桂。性味辛甘、热,有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的功效。主治肾阳虚衰、心腹冷痛、久泻等。油性大,香味浓烈。尝之味辛辣、回味略甜。在麻辣火锅和卤菜中运用很普遍,用量5~10克为宜。

13 孜然 别名,阿拉伯小回香,安息茴香,属伞形科植物,孜然芹的种子,主要产于我国边域一带,果形呈椭圆形.两端细长约5毫米,宽3毫米,淡绿灰色,形同小茴香,使用时注意保存,尽量密封,以免跑味达不到效果.

14香叶 即桂树之叶呈灰绿状,以体无霉癍,香气浓郁味上品.作用,增香去异味,促进食欲.

上文我们介绍了便秘这种疾病的患者现在很多,导致便秘出现的因素之一就是我们现在不合理的饮食,我们吃太多的肉类而少了粮食和蔬菜的摄入,上文介绍的重庆火锅底料包罗万有,但是重庆火锅底料是有太强的刺激作用,不利于便秘患者。



中药补肾的药有哪些呢

其实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总是有那么多的人会出现肾虚的现象,经常感觉到身体无力,乏力,感觉到自己身上这些症状严重的影响到了日常的生活,其实这类人大多数就是因为肾虚而造成的,对于肾虚是不是造成了很多人想了解的一个话题,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来介绍一下,关于中药补肾的药有哪些。

补肾中药

海参>>>补肾中药 荐四种男人补肾离不开的中草药

性温,味咸,质地虽阴柔,但能补肾之阳气,为肾阴肾阳双补之品。如《本草从新》中说:“海参补肾益精,壮阳疗痿。”《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它“滋阴,健阳”。故凡肾虚之人,皆宜食之。海参中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号称精氨酸大富翁,精氨酸是构成男性精细胞的主要成份,具有改善脑、性腺神经功能传导作用,减缓性腺衰老,提高勃起能力。

海马

补肾中药海马

性温,味甘,能补肾壮阳,故凡肾阳不足之人,皆宜食之,包括肾阳虚所致的阳痿、不育、多尿、夜遗、虚喘等,食之颇宜。可用海马研细,每次1~2克,黄酒送服,1日2~3次。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明·李时珍说过:“何首乌,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功在地黄、天门冬诸药之上。”清代名医黄宫绣亦云:“何首乌,诸书皆言滋水补肾,黑发轻身,备极赞赏。”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有补肾和补肺的作用,是一种平补阴阳的名贵药材。如《本草从新》说它“保肺益肾。”《药性考》亦云:“虫草秘精益气,专补命门。

”《柑园小识》还说:“以酒浸数枚啖之,治腰膝间痛楚,有益肾之功。”冬虫夏草虽然是一种副作用很少的滋补强壮中药,但直接用于方剂者不多。凡肾虚者最宜用虫草配合肉类如猪瘦肉、鸡肉或鸭肉,甚至新鲜胎盘等共炖,成为补益食品,更为有益。

肾虚其实这种病在生活当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疾病,是常见疾病无论是男女,还是老少均会出现这种疾病的发生,多数和平时身体体质太弱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只要我们寻找到了中医补肾的药物来进行调理,想必一定能达到的疗效。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