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学说_拉玛泽分娩呼吸法是怎么回事

由网友(兔牙战士)分享简介:拉玛泽分娩呼吸法?你听说过吗?反正我以前是没有听说过的,可是应该 有很多怀孕生过宝宝的妈妈们都听说过得吧?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呼吸方法呢?我反正是不知道的额,但是,我想,它存在了那么久肯定是很有用的分娩辅...



情志生克法源于五行学说

 



拉玛泽分娩呼吸法是怎么回事

    拉玛泽分娩呼吸法?你听说过吗?反正我以前是没有听说过的,可是应该 有很多怀孕生过宝宝的妈妈们都听说过得吧?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呼吸方法呢?我反正是不知道的额,但是,我想,它存在了那么久肯定是很有用的分娩辅助方法了吧,所以我认为这些应该是每个女性朋友都应该有所了解了解的才是。千万不要认为自己现在还没有怀孕或者也没有准备近期怀孕就不愿对此了解,早知道早准备,这样也是很有必要的吧。

拉玛泽分娩法,也被称为心理预防式的分娩准备法。这种分娩方法,从怀孕7个月开始一直到分娩,通过对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呼吸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让产妇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能够充满信心在产痛和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达到加快产程并让婴儿顺利出生的目的。

中文名拉玛泽生产呼吸法起    源1952年创始人拉玛泽类    

? 其他 1起源编辑拉玛泽分娩法源于1952年,由产科医师拉玛泽(Lamaze)先生研究、发明并发扬至法国、欧洲、南美洲、美国及亚洲各国。

面临产痛每一位产妇都会感到紧张、害怕并不知所措,很多人因此发生难产,或是损伤会阴部。其实,能否轻松而顺利生出宝宝,很多时候取决于分娩前所做的准备。如果在分娩前用心练习拉玛泽分娩法,即做助产体操、身体放松和呼吸技巧等练习,那么当产痛来临时会帮助你减轻痛苦,有助于宝贝轻松顺利地出生。

产科专家指出,“拉玛泽生产呼吸法”必须在身心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才能发挥最好的减痛效果。因此,平时丈夫应协助妻子做肌肉放松的练习,进行正确的运动及待产按摩放松技巧。

当子宫收缩时,全身肌肉必须放松,才能让足够的氧气输送到子宫,以供胎儿使用。此外,肌肉放松后,产妇才能集中精神运用呼吸技巧,以达到减缓疼痛的目的。

透过“拉玛泽生产呼吸法”,不断地练习各种肌肉放松和呼吸技巧,不但可以减缓生产时的疼痛,夫妻间因为共同的练习过程,更可促进彼此间的感情,帮助您克服心中的恐惧,轻松顺利地生产。

分娩理论编辑1. 分娩是一个正常、自然和健康的过程;

2. 分娩的经历深深影响妇女及她们的家庭;

3. 妇女们的内在智慧能引导她们度过分娩;

4. 妇女们对分娩的信心与能力会因医务人员的表现及分娩地点的客观因素而增强或减少;

5. 妇女有权利选择不受常规医学的干扰而进行分娩;

6. 分娩可以安全地在医院或家中进行;

7. 分娩教育可以鼓励妇女们对健康保健作出选择,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并相信自己的内在智慧。

   当然,如果你正在怀孕期间,就没有多久就要生宝宝了的话,那你就更应该多了解了解这些方法了,这些方法不仅仅有助于你的顺利生产而且还能缓解你的紧张情绪呢。



顺产怎么样生的快,掌握这些顺利生产

生育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坎,因为在生产的时候巨大的疼痛感和精神压力常常让很多女性坚持不住,半路选择剖腹产。其实女性在生产的时候,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可以更快地顺产。

一: 孕晚期保持自信乐观的心情

1:很多孕妈害怕疼痛,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到顺产,于是在孕后期就出现紧张焦虑的心情,甚至达到吃不下睡不着的程度。在生产过程中极度恐惧慌乱,完全不知道怎么配合医生,到最后体力消耗过度,而产程延长宝宝会出现各种风险,不得已最后只能改为剖宫产。所以在孕期,宝妈就要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我行,我一定行!

二: 产前坚持合理运动

如果孕妇的身体没什么特殊问题,而且胎儿发育也没有什么异常反应,那么,产前孕产妇是应该每天坚持多走动,做做操,这样有利于对骨盆肌的锻炼,使得孕产妇分娩过程更加顺利。即使是在产房里,肚子不疼的时候就走走,加快生产。平时懒的运动的宝妈,到生的时候用不上力就后悔了。

三: 分娩时配合医生用力

医生让什么时候用力就什么时候用力。一定要配合医生,她们有经验,肯定会保证妈妈们的安全的。

四: 家人的鼓励和关怀

在产房里,家人的陪伴和鼓励会给产妇增加力量,可以让准爸爸提前学习陪产知识,到时知道如何安抚和鼓励产妇,知道自己该做哪些工作,一无所知的准爸爸到时候除了心焦就是慌乱,有时候还帮倒忙。陪产的人不宜过多,准妈信赖的人最好。

五: 孕晚期要保证睡眠

1:分娩前的一段时间,孕产妇必须保持睡眠充足,这是在为分娩准备好充足的体力,以免到了分娩的时候由于睡眠不足、全身乏力而无法顺利产出孩子,从而延长了分娩产程,增加了分娩期间的痛苦。特别是在产房里,孕妈着急等宝宝出生,精神兴奋不愿入睡,这样就消耗了很多体能,所以一定要淡定,该吃就吃该睡就睡,陪产的人不要多,以免影响产妇休息!

六: 孕妇可学习拉玛泽呼吸法

拉玛泽分娩法源于1952年,由产科医师拉玛泽(Lamaze)先生研究、发明并发扬至法国、欧洲、南美洲、美国及亚洲各国。这种分娩方法,从怀孕7个月开始一直到分娩,通过对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呼吸技巧训练的学习过程,有效地让产妇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能够充满信心在产痛和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达到加快产程并让婴儿顺利出生的目的。

七: 孕期做到饮食营养丰富

1:孕妈多吃有营养的食物,为身体贮备好体力,有利于孕产妇分娩过程中更好地用力,更顺利地进行生产。所以不要挑食偏食,尤其是在分娩之前,不要因为紧张而不吃东西,像鸡蛋,巧克力,面条,米粥,牛奶,瘦肉,鱼虾都可以吃,高热量的食物为顺产加油!

八: 分娩时也请尽量保持轻

松的心情,如果你紧张,就会自动屏气使子宫供氧受阻,增加疼痛,减少宫缩效率。如果你感到害怕,你的身体还会分泌肾上腺激素,延缓分娩时间。所以放松对于减轻痛苦和加快分娩进程是非常重要的。



白睛生疳的治疗方法

想要快乐的生活,我们首先得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可惜的是,现如今人们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这就使得许多人的健康出现了问题,有的人开始发生白睛生疳,应抓紧诊治,白睛生疳的治疗方法有几种,通常效果都是不错的。

笔牛馆 眼科阐微 笔牛馆 笔牛 (2006-12-16 09:09)



<篇名>眼科阐微

书名:眼科阐微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

<篇名>序

属性:生人之身,耳司听而目司视,故五官之用,耳目居多,而耳与目较,即目尤较重。何也?眯于目,而

以耳代目者为废人,不聪于耳,而以明兼听者,不失为全士也。昔者炎帝悯天下人之苦于疫疠,而伤夭

札也,取草木之实,含英咀华,辨其寒温燥热之性,识其君臣佐使之宜,制为方书,民有疾痛,药辄

愈。而书乃何独疏于疗目耶?盖上古嗜欲未源,葆命

有利,目之受病极少。厥后知识日启,内摇其心,

外憾其精。心有疾则血不养目,肾有病则瞳人昏暗,肺

有症则白珠血丝日生,肝有患则翳膜变起。此皆情欲

所感,初不自觉,积久而视乃昏,始知目之为病源也。

呜呼!舋民之生,要无过不利当途,如问炎帝之时,

其有此乎?故百书多略之者,非疏也。孙真人着《眼

科秘诀》,以补炎帝方书之未备,而其本常秘,未能

广其传矣。于云从少时,力学过苦目伤,医不得愈,

祷于城隍之神,梦授书四帙,觉而遇王覆万传真人书,

宛然如梦中,云从辄根据其方治之,目得瘥。如人有病

目者,亦辨其所受病复治之,罔弗疗。云从乃更为《阐

微》、《入门》传之天下后世,得诸冯隋昆铁树梨

枣。呜呼!是书一出,又岂在炎帝方书下哉?予宦

游三十余年,簿书难章,目劳神疲,短于视,云

从为予药之,得复其元,云从之功也。今云从老矣,

幸其书得传,吾愿世之读是书者,望其宝之如方书,

而勿忘云从之功为焉,则感矣。

x时康熙辛巳春王吉旦奉直大夫知胶州事平陵王基昌序x

<目录>

<篇名>叙

属性:马君云从者,齐之淄青人也。其先与胜国宗

潢家迭为姻戚,世有显闻。云从当髫 时,颖慧

过他童子,就外传目辄数行下。宗HT 闾里,咸敬

惮之,卜为英物。少长,补博士弟子员,蜚声

黉序间,人皆以云从功名可立致。即云从亦雅自

负。无何,以攻苦过,时时病目,庸医药之日甚,且

几于盲,因祷诸神,如有所赐。既觉,心志之,遂遇

江左王君覆万,邂逅间,授孙真人《眼科秘诀》一书,

宛然若得诸梦中也。医如其方,罔不效,久而复明,

目是以得不废。顾云从遭世乱,罹家道中落,不能置

身青云,居常怏怏,已而自解曰∶“大丈夫处世,不

为良相,必为良医。向者神人所授,曷不即以此问

世?”于是,如其法以疗人,能使瞽者复见天日,屏障

翳以开蒙者,不可胜数。而云从又惧夫身之老且死,

法或不得传,爱取真人书 绎,反复讨究详解,谋

登梨枣,力未能达。遇诸冯隋君昆铁,云从为言其状,

隋君慷慨捐赀,付剞劂以寿世。呜呼!真人眼科一书,

云从宣其秘,厥功伟矣,而昆铁复广其传,亦不在云

从下也。予游胶西,得接云从之为人,醇正朴茂,

其容粹如,其言蔼如。予走四方,阅人多矣,而

云从实今人中所难。受其书而读之,抉精披奥,能

发真人之所未发,以晓愚昧,洵乎不朽之绝业也,

而可以与燮理者参矣。语曰∶“仁人之言,其利溥

哉!”云从虽不得售于时,而功已施于天下后世。后

之子孙,昌大前业,固可操券以待,云从亦可以自慰

也夫!

x时康熙辛巳春仲上浣华亭王用汲长孺氏顿首谨序x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总论

属性:眼有五轮八廓,十二经络,三百六十脉络,

皆一身精气上升,入通灵空窍,而为光明。其中轮

廓、经络、表里、阴阳、气血、生克等论,各家眼科

或编歌诗,或列像图,详悉明白,故不复着。至于病

分内、外七十二症,是古人因形定名,示后人看症用

药,不致差错。然往往按症用药,小病或愈,大病难

痊,即眼前虽效,久则必犯者,何也?亦以治外而不

治内,治标而不治本,根源之地未明故也。所以眼科

外障虽有四十九种,内障虽有二十三候,其病源皆起

子肝、肺,传于五脏六腑,达于十二经络,随其所感,

变化多端,而七十二症之名出焉。然其中有虚、实不

同,须要反本穷源,辨别明白。审得内外障,凡系实

症,当除风散热,用孙真人吹冲之法,凡系虚症,当

养血安神,用杞实粥补益诸方。庶几由博反约,不致

症多方乱也夫。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症虚实论

属性:眼有七十二症,大要不外虚、实二者而已。虚者

眼目昏花,肾经真阴不足;实者暴赤肿疼,肝经风热

有余。治虚症宜滋真阴、补气血,所以益其不足;治

实症宜散风热、泄火毒,所以损其有余。间有虚实相

半之症,则滋肾、散热,兼而用之。夫何眼疾之不瘳哉!

每见世之治目者,不审虚实,不究来历,不按经

络,凡遇眼目昏花,直曰热邪熏蒸,误以凉药投之,

不知寒凉伤胃,生意不能上升,变成青盲等内障

矣。凡遇暴赤肿疼者,直曰火盛水衰,误以补肾之药

投之,不知补肾生肝之气,肝气上冲,则翳膜更生,

变成玉翳浮瞒等外障矣。此皆用药之差,而非目病

之原不可治也。呜呼!举世迷路,混乱用药,轻病治

为重病,重病治成坏病,堂堂七尺之躯,竟作废人,

可叹可叹!余故为切切辨之,实症点白玉锭(方见三

卷)、点扫雾丹(方见《秘诀》)。虚症不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疼有虚实论

属性:眼疼属火,有虚火、实火不同。暴疼为实,久痛

为虚;肿起为实,细小沉陷为虚,实痛肿且胀,虚痛

陷且涩。此眼疼虚实之辨也。

治实痛则泄其火,治虚痛则养其气、生其血。泄火

不可骤用寒凉,补气不可遽为助长。且眼以气血为主,

养血不可损血,补气不可动火。然气乃阳明之火,补

气焉得不动火?盖气实则热,气虚则寒,气平则温。

故补气无动其火,而温补之,何动火之有,是以止痛

之法,亦不外补、泄二端矣。实疼外用拈痛散(方见

四卷),内点元灵丹(方见《秘诀》),虚痛点白玉锭。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药宜忌论

属性:治目之法多端,切忌刀针、割肉、刺血、生

生信诸般伯道。刀针易损精水,刺血易伤瞳人,

信、 中毒入深。且败血之药固当戒,凉血之药亦不

过多。败血药多,而生黑暗之疾患;凉血药多,而生

青黄之障翳。是木贼、蒺藜之类,虽止痛除风,能伤

肝与肾,可宜佐用,不宜久服,密蒙、谷精之类,虽

能明目,止可暂用为君,佐以养血和阳,方可通行。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热症有虚实气不同论

属性:大抵眼热之症,有虚热、实热、气热之不同。苟一

概视之,而昧昧从事,则热闭于中,精光因而失神。

今分指其详,大约虚则生寒、实则生热,补泄之法,

宜按症参之。

虚热者,乃新病后失保养,或房事劳伤,虚耗元

阳,相火炎上,熏蒸脾胃,以致两目赤涩,羞明怕光。

其目惟赤而不肿,故治法以血分为主,滋肾为佐,兼

除胃热,使邪火下降。此治虚热之法也。

实热者,其人禀气浓,或饮酒过多,或怒气冲上,

或动心火。心火既动,火克金,金克木,以致两目赤

肿难开,故治法宜泄心、平肝气、凉血为主。此治实

热之法也。

气热者,时气也。其疾多发于三伏秋后之际,人

不谨慎、感天地邪热之气,以致暴发赤肿,如火刺痛,

热泪流溢。治法宜发散降火之剂为主,先用白芍、柴

胡、干葛等类,次养血之药继之。此治气热之法也。

虚热点白玉锭、点元灵丹(方见《秘诀》);实热

点梨汁膏(方见三卷)、扫雾丹。洗用小枣儿(方见

三卷)。气热点赛宝丹(方见一卷)、赛空青(方见

二卷)。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五轮病源用药论

属性:夫两眼角红丝穿入白珠如线者,乃心火克肺金

也。当用柴胡、黄连、菊花以泻心火,肺金自得其平。

白珠红赤灌入黑睛,乃肺金克肝木也。当用桑白

皮、枳壳、黄芩以泻肺火,肝木自得其平。

黑珠凸出胀痛,两胞红肿难开,乃肝木克脾土

也。当用赤芍、胆草、生地、麦冬以泻肝火,脾土自

得其平。

两胞肿,黑珠下陷难开,是脾土克肾水也。当用

栀子、石膏以泻脾土,肾水自得其平。

三症俱先点白玉锭,次点元灵丹,有云点至宝丹

(方见三卷)。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五轮生克论

属性:五轮者、金、木、水、火、土也。相生则无病,

相克则有病。

何谓相生?如肺属金为气轮,肾属水为水轮,肝

属木为风轮,心属火为血轮,脾属土为肉轮。金生水。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复生水,生生

不绝,何病之有?

何谓相克?若五脏不平,郁发心火,克于肺金,

肺金克肝木,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

心火复克肺金,克克不已,万病生焉。

治法须明生克之理,自然药到成功。故五轮、八

廓,各属一经,治疾先详根源,然后对症加减。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心火克肺金白珠生赤丝论

属性:五轮分部云∶白睛属肺。凡白睛生红丝,皆因心

火克肺,肺经积热无处消散,随肺之经络上入于目,

遂生红丝,盘结于白睛。延及二载,即长白脂皮一层,

将红丝瞒着;脂皮外又长红丝一层,如此数层,其

病成矣。

初见红丝时,宜利小便,令心火由小便而出,心

与小肠为表里也。邪火既去,肺不受侵矣。若病止在

肺经,未入于肝经,间用寒凉药亦无妨,以乌睛尚

未生云翳也;点扫雾舟、至宝舟,用《秘诀》吹冲法。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肺金克肝木黑睛生翳膜论

属性:五行生克云金克木。肝属木,肺属金,木受金伤,

枯燥生火,肝上因生脂膜如豆腐皮,粘延缠扰不清。

热毒随肝之经络上升于目,而生红丝,自白睛而入黑

睛,睛上云翳如称星,如丝缕,如梅花,时长时退,

甚至遮蔽瞳人。

治法宜服发散、和解之药,清热退翳为妙。

合观二症,黑白珠上未生翳膜,肝、肺上先生翳

膜,如何钩割得?先点扫雾丹,次用《秘诀》吹冲法,

点赛宝丹(方见《秘诀》)。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内生云翳用凉药难退论

属性:目不因火则不病,是火为受病之源也。

云翳因火而生,退云翳又不可遽然清火。何也?

心火积久,白珠生云翳,肺经一团热血也;肺毒蕴深,

入肝经,乌珠生翳,肝经一团热血也。此时误用寒凉,

将热血冰住不得流通,经络阻塞,云翳赤丝死于眼

睛上,为不退之翳,俗名为冷翳是也。治法当相其虚

实,活血养血,发散清火,缓缓治之可也。夫云翳犹

之舟也,火犹之水也,舟以水来,亦以水去,若先彻

水,舟落泥中矣。云翳因火而生,还借火而退,火与

云翳一齐退,是良法也。点扫雾丹、至宝丹,亦用《秘

诀》吹冲法,点赛宝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珠生翳膜滋肾更甚论

属性:世之眼科,遇人眼症,无论虚实,辄用寒凉之剂,

久而不愈,又用补肾之药。以为肾水不足,火因上行,

宜补肾水。殊不知肾乃肝之母,补肾生肝之气,肝气

上冲,脑斗下堕,翳膜转生,为病更甚。往往治目用

滋肾明目丸,助火上升,正坐此弊。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退红丝云翳有先后次第论

属性:夫眼内红丝是云翳之根,云翳是红丝之苗。红丝

满目,各有经络。若不循经络,一概用退翳之药,则

不效矣。

如翳自内 而出,手太阳、足太阳病也,宜服羌

活胜风汤加苍术、蔓荆子;翳自锐 而入,客主人斜

下者,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之病也,加胆草、 本。

人参,翳自目丝而下,足厥阴、手少阴病也,倍加柴

胡、黄连;翳自抵过而上,手太阳之病也,加五味子、

木通。各按经络加减,自然随手奏效。

须欲退云翳,先退红丝,看那一经红丝先到,开

手退后到的。三年之丝紫红色,二年之丝木红色,一

年之丝鲜红色。先退鲜红,次退木红,后退紫红。按

经施治,自有奇功。胜风汤方见真人《秘诀》。既有云

翳红丝,用《秘诀》吹法并点法。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中云翳未退不宜先利大小便论

属性:眼当暴发肿痛、热气炙人时,红丝云翳未生,

宜利大小便,火由大小便而去,令火有出路,不上攻

于目,则病除矣。若到红丝云翳已生,开手遽然用凉

药通利大小便,寒凉冰住云翳,即成锢疾。往往见

治目者,不论翳障有无,开手即用泻火之剂,以致寒

凉伤胃,生意不上升,诸病生焉,且仅云翳不退已哉?

初用梨汁膏,次用白玉锭,末用扫雾丹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治年久眼病先补气血论

属性:经云目得血而能视,是血之精粹上注于目而为明

也。病久,过用寒凉,伤其脾胃;过于发散,耗其精

华。以致气血不能流通,云翳遂不能去。治年老或日

久云翳,必先补气养血。气血足,云翳自然活动易退。

血不足,固是目不得血也;火盛血耗,亦是目不得血

也。不宜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珠下陷风轮有痕不作虚论

属性:阅各家眼科所载,有蟹睛突出者,有旋螺高

起者,人人皆知为有余之症。至于全珠下陷,庇小有

凹痕者,不知其为有余,误用补药,以火助火,火气

太盛,耗却神膏,致眼珠全坏者有之。至于风轮上

有凹痕如豆大,或如瓜子大,俱有余之症,不可不知。

当用发散之剂。蟹睛、旋螺不敢点平下去,乃敢点下

陷有痕等症,用白玉锭、元灵丹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疮毒上攻于目白睛有结胞论

属性:按疮毒上攻于目,结毒于眼,病不同。眼症生红

丝云翳,时长时消。疮毒结翳如胞,坚硬不退,轻

则昏花,重至如盲。急宜散除邪热,须看胞自何经而

来,当服羌活胜风汤加减治之。有伤寒出汗而愈者,

有解毒毒尽而愈者,种种不一,点元灵丹、扫雾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瘰毒瓦斯上攻于目白睛有瘀血论

属性:此症眼有瘀血,堆于白睛上,四周比黑睛高起。

治若稍缓,血满睛珠,便成危症。宜服羌活胜风汤加

破瘀药治之,眼愈而瘰 亦愈。此症不肿不疼,只是

血丝一片,突兀惊人也。除赛宝丹、老膜散外,各点

药俱宜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无云翳视物昏暗风轮枯黄肝血少论

属性:按∶此症肝血少也。风轮属肝,如乌睛黑色,微带

淡黄,影影耀耀,光彩可观,是肝血足也,若枯黄绕

睛,内里澄清,看见黑毛或蜓蚰,如线圈在瞳人,是

肝血枯也。肝血既枯,胆汁亦亏,瞳人或散大,或焦

小,自然昏花。宜先用四物汤加肾之药;次用地黄丸

等剂。肝血足,胆、肾两经亦足,视物自明矣。若误

服寒凉,便成青盲之病,慎之慎之!不宜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金井中肾水不满神光短论

属性:按∶金井者,在黑睛中间,一个小圈如胡椒大,

是胆汁约束神水,一条黄线。若肾水足,则金井满;

肾水少,则金井亏。神水不足,焉能照物?法当养肝

血以滋胆,清肺金以生水,则愈矣。先吃杞实粥(方

见二卷)、四物汤加枸杞子、五味,地黄汤加枸杞、

五味子。不宜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瞳人散大肝血少胆汁游走论

属性:此症由阴精、肾气两衰,相火邪行无制,火热熏

蒸胆汁,胆汁亏损,遂致神光散大。亦有脑疼致瞳

子散大,暴怒致瞳神散大,头风、痰厥致瞳子散大,

食辛辣、炙爆过多致瞳子散大,种种不一。大约因风、

火、气、痰散大者,宜用《元机启微》所载济阴地黄

丸收小,再用地黄明目丸,肾虚散大者,先服四物汤

加枸杞、五味子,次用地黄汤加枸杞、五味子,瞳人

自收小矣。无论虚实,宜服千金磁朱丸,不宜点,

点则失明。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肾水不养神膏神膏干论

属性:神膏乃目中包涵之膏液也。由胆中精汁积成,涵

养瞳神者。膏中一点黑莹,是肾、胆所聚之精华,

能照万物。如血不滋膏,神膏干矣。故滋膏须以养

肝血为主。白睛有赤丝等症,当清肺火,使不克肝,

肝家无火消耗,于以养血无难矣。先服四物汤,加滋

肾药,次服地黄汤,加养血药;再用地黄明目丸。不

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见五色花论

属性:眼见五色花者,内虚也。盖因肾水不足,君、

相二火反来侵水,水火激搏,诸影变幻,随各脏

所受之邪,因脏现形。见黄色者,土之邪火侵也,见

红花者,心之邪火侵也;见青蓝等花者,木之邪火侵

也。如水照物,各有其形。人身中有君火、相火、化

火,群火侵水,总由肾水失散之故。治法急宜收敛

为妙。大约肾经之水,弱不能配火,邪火侵犯肾水,

是以见五色花也。先吃杞实粥,次用四物汤养肝血,

再用地黄汤滋肾水。不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见黑白花结成一定花样随眼珠上下往来遮瞳神论

属性:见黑白花者,因偏正头疼,日久有此症,内障之

实也。初病时,视觉微昏,渐睹空中有黑花,如垂蚁、

悬珠、蝇飞、蝶舞,如银钉、银丝、水银珠子,连串

不断;形如扫帚,如罗网,如屋上灰尘,结线数条不

断;又如扬场麦糠,尘土自天而下,结成黑白一定花

样∶遂眼珠不定,远看则大,近看则小。因循日久,

翳遮瞳人,不见阳光。宜用孙真人吹冲之法,揭尽肝、

肺凝结翳膜,方有补益,若泛投除风散热、滋补肾水

之药、百无一效者也。外无云翳不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中神光自现论

属性:人有自见神光,眼前如电光闪掣,甚如火焰霞明,

时发时止,与瞻视有色之一定者不同。此乃阴精亏

损,孤阳飞越,而神光欲散,久则失明。宜补肾水、

宁心神。火不妄动,光自消除矣。宜服生、熟地各二

钱,白芍、当归、麦冬、茯神各一钱五分,五味子三

十粒,生甘草六分。水煎空心温服。不宜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黑夜睛明论

属性:此症谓夜间开目,倏忽看见火光,如灯头、香

头,时有时无,金黄撩乱。此肾水不足,虚火上炎,

以致目之神光失序,荡扬不定耳!宜服地黄丸,原分

两,加辽五味烘干两半,肉桂去皮、不见火一两。蜜

丸桐子大。每服三钱,空心盐汤下。不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中神膏神水神光真血真气真精皆滋目之液论

属性:神膏,即睛珠中包涵瞳神者,外有坚壳数重,中

则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函是也。

神水者,由三焦发源,先天真一之气所化,在目

中不可见也。

神光者,目中自视之精华,原于命门,通于胆,

发于心,火之用事也。

真血者,肝中升运于目,轻清之血,乃滋目经络

之血也。

真气者,目络往来生动之气,乃先天真一发生之

原阳也。

真精者,先、后二天元气所化之精汁,先起于肾,

次施于胆,而后及乎瞳神也。

凡此数者,皆滋目津液。人少壮,滋目之液盛,

则目明;衰老,滋目之液减,则目昏暗。往往见治者,

针刺血出,以致伤目。岂知目中有神膏、神水、神光、

真血、真气、真精为何物乎?愚者欣受而不悟,可叹

可叹!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珠胀硬如石黑珠偏向鼻骨内不见瞳人论

属性:此症是气血壮盛,热毒深蕴,两便不利,火毒无

处消散,壅胜于上,攻冲日久,目丝牵急,将瞳人正

面番于内,内面转于外,凶危异症也。急宜发散风热,

通利三焦,开导两便,庶坚硬消,而目珠正,瞳人如

旧矣。或有日久出脓而愈者,亦有爆出目珠,流血伤

目者,须早治之。宜白玉锭泡水洗,至宝丹泡水洗。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疼甚乌睛高起如黑豆或似峰窝白皮尖出眼皮外论

属性:此症是肝火太盛,蒸伤胆汁,胆汁游走,火入肾

经,无处消散,所以黑睛瞳人突出,坚硬难消。又或

有白薄皮尖突,如枣核尖舒出眼外,内包恶水者。趁

火毒未消,发散清火,和血解毒,缓缓调治之可也。

若气血定而经络冷,则为不治之症矣。白玉锭多加水

泡洗,当用真人吹冲揭障之方,则热散平复矣。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暴发赤肿疼过用寒凉下元虚冷又用参桂补养下元壮健云翳锢蔽不退当用何药论

属性:此症云翳高浓,堆瞳人上,笼罩不开。先服杞

实粥调养胃气,胃气壮,自然生气生血,气血之精粹

上升于目,鼓动邪热,使锢蔽云翳活动;再服四物汤

加减,令气血流动充足,仍用羌活胜风汤发散,即点

扫雾丹,云翳渐退。至于老翳浓膜难退,再用猪肝脯,

真人吹冲法,即全愈矣。如发红即以寒凉降之,不惟

云翳不退,热毒逼住在经络中不得出,将来毒入神

膏,为终身疾矣。点扫雾丹,吹冲时点赛宝丹、引神

丹(方见二卷)。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女子癸水行后又不行眼目红肿生云翳赤丝手指足拘挛论

属性:此症因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肝火盛,血少

无以滋筋,筋拘挛不伸、是以有此症。当先服羌活胜

风汤,点扫雾丹,再用泻青丸,清肝火、养肝血,则

手足不拘挛,而目病痊愈矣。点白玉锭、元灵丹、扫

雾丹,至宝丹,或点或多加药泡水洗。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眼病者性急不能耐久半途而废论

属性:大凡云翳之生也,由肝、肺积热年久,然后上升

于目,结成红丝、云翳等症。此病非朝伊芳夕,岂能卤

莽奏效。治斯病者,有点法,有歇法,有服药之日,

有不服药之日。服药、点药是去邪热;不服、不点是

扶正气。且肝、肺上云翳之根,要先用孙真人吹冲之

法除去,眼中红丝、云翳方可渐退。此须俟以日月,

次第施治,所谓王道无近功也。往往见病者惜小利欲

速成,以致半途而废,难曰天命,实人为之耳!

<目录>卷之一·元集

<篇名>辨医者急收功遗后患论

属性:眼症到二、三年,已成锢疾,先扶正气,后去

邪气,非岁月之功不能告成。每见世之治目者,用刀

剪磨荡之法,去其云翳,服寒凉降火之药,逼住热

毒,速于取效,而终身之病根由此成矣。此固无高明

指教,亦好利之心为之也。殊不知有心留病,甚于庸

医杀人,获罪冥冥,祸延子孙。业斯道者,可不慎

舆!

上三十二段,从孙真人《秘诀》中,经历五十余年

变化出来,作为俗论,以指迷路,令病者斟酌用药,

共登光明之域,无负孙真人传方之意,则幸矣!云知

眼科则未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

<篇名>老年眼症

属性:孙真人秘传,治少年、中年气血壮盛者,屡有奇

效。若年老日久,气血衰弱,外而翳膜遮睛,内而瞳

神昏暗者,俱不能治。

至丙辰年,遇江左熊飞张公,授余治老年眼科

书一册。凡遇老年诸症,按方加减调理,果有奇验。因

刻以广其传,为返老还童之一助云。

夫人之有目,如天之日月。若云雾干于空中,则

日月之光蔽矣。人之眼目昏暗,亦邪干空窍,而清明

之光塞耳。

经云∶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肝木不平,

则目病矣。今之治目者,遵《银海》、《龙树》等书,

讲五轮、八廓之说,分五行生克之论。内服之药,用

除风散热、行气活血者居多;外治之法,用金、石、

片、麝者居多。轻则点洗,重则磨荡,甚则针刺。如

此治法,施之少年气血充实者,犹获其效;若年衰日

久,气虚弱者,则为瞽矣。何也?内服除风之药过

多,则荣卫枯燥;行气太过,则真气耗散;活血太

过,则真阴散而不聚,外点太过,甘石性燥而耗血,

金石损肌肉而坚凝,片麝味香而散气。加之磨荡,则

伤血肉,针刺则损元气。以致灵窍痞塞,气血耗散,

络定珠陷。惜哉!

不思《内经·灵枢》言目病者无多语,只云肝开窍

于目,目得血而能视;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干空窍等

语,并无五行生克之论。《素》、《难》目病,皆属肝者,

言其本也;《银海》等书,言五轮、八廓者,言其标也。

盖肝属木,在卦为巽,木胜则心火有余,风火交作,

气血沸腾,而成蟹睛、旋螺、 肉攀睛等障矣。如初

发红肿,疼痛不已,宜除风散热之剂。若日久不痛,

又非此法所能治也。是肾水不足,不能 养心火,亦

征气血之精粹不能上注于目,而成青盲昏暗内障矣。

治法宜补肝滋肾,引神通窍为主。前外障日久,云翳

不退者,亦用此法。常见治目者,虽用补药而不能效

者多矣,只说内障及年老日久,不能全复光明,无如

之何也矣。

丙辰年,余在汶阳朱太守衙内,有女目病,黑睛

白翳,坚硬若冰,朝暮点磨,而弗能奏效。因请江左

张君字熊飞者至,其治法无不神明乎《内经》之旨,

真发前贤之所未发,不越月而获效七、八。予欲求此方

济世,张君慷慨尽泄元机于予,则世之无瞽目,赖

有此也。各治法开后∶

一张君之法,先通窍而后补。补中观其气血、寒

热加减,佐以明目退翳之药,内外夹攻,令药气不断,

而兼养神,神静则阴生,阴生则目明也。

一论退翳之法。翳者乃目中通灵之窍闭塞,气血、

津液凝而不行,结聚以成云翳。先宜通窍为主,窍通

则气血流行,补养退翳之药方能入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开窍引

属性:好石菖蒲(君) 南谷精草(臣) 枸杞子(臣) 菊花(佐) 有

火加小青为使,如无以玄参代之。

水煎,食后服,日二次。观目中云翳浓薄,药剂

大小,量度用之。忌铁,恐伤肝也。药俱宜酒洗,取

上行入目也。内服五、七剂。外用熏洗之剂,开其毛

窍。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熏洗汤

属性:石菖蒲 地锦草 菊花 各等分,煎汤。先以热

气熏之,后温而洗之,内外攻之五、七日。通窍之后,

宜补养其精血。夫精血必借胃气生,胃乃五脏六腑之

原,开发神机之本。必先调胃气,宜服杞实粥(方

见《秘诀》);次补其肝、肾,肾乃瞳神之本,肝乃精光

之原。宜用∶

猪肝脯

猪肝一具,不用水洗,竹刀切片。

南谷精草(二两酒洗) 枸杞子(七钱酒洗)

甘菊花(一两酒洗)

如有红丝加黑参,酌红丝多少加之。如红丝、云

翳不退,用真川椒四十九粒,徐徐添之,众药合一处,

用黑瓷罐一个,一层药一层肝,肝上撒秋石末,如此

三、四层,入黄酒两、三盅,封固,不透气,重汤蒸

熟候冷,去药存肝,日吃三、四次,并汤饮之。秋石

研极细,一钱或二钱,先调入肝内亦可。老年或中年

气血两虚者,加八物汤同煮。

气血两虚,昏朦不识道路,又感弱症,元气不复,

加十全大补汤同煮。

数年不通路,尚见灯火日月者,六味地黄料加枸

杞子、全当归、牛膝、菊花同煎。吃三、五具后不见

光明,是气不能行血,或血虚脾虚,又加十全大补汤

同煎。气障者,加石菖蒲、香附米(醋炒一两),同煮。

老年不加。

血贯者,加石菖蒲、归尾、赤芍、红花、苏木各

三钱,同煮。老年不加。

有云翳,加蝉蜕、木贼、乌鱼骨各五钱,同煮。

目中有翳,其目必痒,或闷,不用手揉擦。宜用∶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菊花煎

属性:菊花(君) 菖蒲(臣) 白矾(使生用) 三味煎汤,浸真青

绢搽之。

若云翳自根而退,必待目中神光外射,方退云翳,

久闭覆神光,必引而方出。宜用∶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引神丹

属性:谷精草(君) 石菖蒲(君) 枸杞(臣) 草决明(佐) 黑参(臣)

菊花(臣) 蝉蜕(使) 木贼(使) 共享河水煎汤,瓷罐内封固,

重汤煮粘为度,入好金墨末、白矾末,调匀晒干,再

研广胶水些须作锭。用人乳磨点,一日三、四次,或

五、七次。大约墨一锭,生白矾一分,生用。

若目内云翳退时,必有热气目眵,宜外引。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赛空青

属性:生白矾(三分) 悉尼(一枚去皮核)

先将矾研细末,入梨片内共研,绢滤过成汁,加

净蜜些须,搅匀,封固,重汤煮过,待冷,扫眼

皮内外,日五、七次。

原方尽此。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在高明者,变

通善用之可也。不宜执泥,亦不可妄作聪明。欲用此

法,必先回避生客,戒言语,绝嗜欲,清淡口味,闭

目静养,庶几成功。不然,通窍之后,激动邪火,沸

腾于上,将虚灵之孔阻滞,是求明而反暗也。慎诸!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开窍引解释

属性:(马化龙注)

治老年眼症,宜滋补之药。此方下手不用滋

补,先用开窍引者,何也?

夫人之眼病日久,邪热、痰涎,瘀滞于肝、肺二

经,渐渐将通明孔窍闭塞,经络壅滞,气血不能升降

流行,以滋于目,则诸病生焉。先用开窍之药,将道

路通利,使无阻碍。虚者还其虚,灵者还其灵,一用

滋补之剂,即可直入肾经,助出光明。是以开窍为先,

盖窍通而补养流行之药始能入也。若窍不开,遽用补

益之药,反助邪火上行,其病更甚。

大约开窍引与真人吹冲之法,殊途同归。往往用

补不效者,皆关窍不开之故耳!如外无云翳、赤丝,

内无邪气障蔽,只昏花视物不真者,纯虚之症也。此

通灵之孔窍毫无阻滞,服地黄、枸杞、参、 之类,

便可直入肾经,转暗为明,不必用开窍之药。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熏洗汤解释

属性:开窍之后,即用熏洗汤者,何也?

夫人五脏六腑、十二经络、三百六十脉络,其精

气皆上注于目而为明。今内外之邪气郁结既久,自然

头目中清阳之窍为邪气所乘矣。必用熏洗之药,将轮

廓中之积滞,使其活动;经络中之结热,使其通利。

盖瞳神中有大络五,心、肝、脾、肺、肾是也,久病

则五络皆病矣;有中络六,膀胱、大小肠、三焦、胆、

包络是也,久病则六络中皆病矣。必须熏洗以开毛

窍,令经络中邪气外散,正气好复。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杞实粥解释

属性:内、外之窍既开,宜用参、 、熟地等药,以滋

补之。今不用此,而用杞实粥者,何也?

夫人一身气血之精粹者,上注于目而为明。老者

气血两虚,精粹者不能上升于目。食杞实粥以养胃

气,胃乃五脏六腑之源,开发神机之本;欲养精血,

先调胃气,胃气一壮,自然生气生血;气血既足,则

气血之精粹者,自然上升于目,而光明生焉。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猪肝脯解释

属性:用杞实粥以养精血矣,又用猪肝脯者,何也?

肝为肾之子,补肾之药,由肝而入,肝开窍于目

也。肝血以养胆汁,胆汁以滋神膏,神膏涵养瞳神,

神水滋润神膏。肝、胆、神膏、肾水,俱以肝血为主,

故《内经》云目得血而能视也。至于精生气、气生神、

神生明、明能视物,指肝、胆、神膏、肾水、真血、

真气、真精而言,不是独言肾水,可见肝为瞳神之

本,肾乃精光之源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菊花煎解释

属性:目中有翳,其目必痒或闷者,何也?

虚窍中结的翳膜积滞,俱活动外转,而风邪之阻

于毛孔者皆开,是正气鼓动着邪气,经络中不能容,

自然作痒、沉闷。煎此药浸青绢搽之,则毒瓦斯外散,

经络中空洞无滞,光明不期然而复,所谓清阳上升,

浊阴下降者,此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引神丹解释

属性:老年青阳之气微弱,邪气易于上升而行空窍,

感之轻而为外障,感之重而成内障。外障则蔽锢日久,

内障则瘀塞日深,以致经络之虚者实矣,通者塞矣。

前用杞实粥养精血,猪肝脯补肝肾,五脏六腑、十二

经中清明之气将上升于目,此时神光微弱,不能外射,

必用引神丹引之,则精华渐复,神光自露。此引神丹

之妙用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赛空青解释

属性:始用熏洗汤以开毛窍,收功用赛空青者,何也?

食杞实粥以养胃气,胃能生气生血,气血生则经

络活动。吃猪肝脯以开肝窍,而肾经之光明自通。到

此时,正气复而邪气自退,经络中所积阴浊、污秽之

热毒,时时流出,而为眵泪,便是云翳化开的。火盛

则眵稠结而为翳,火退则结翳散而为稀眵。如眵涎粘

泥于眼内不爽,必用赛空青时时洗之,解热气,散眵

泪,就有羞明怕日的光景,而病已愈矣。收功之后,

用加味地黄丸等,以固其本。

加味地黄丸(滋阴固精明目,不寒不热,平和之剂,久服延年。)

怀地(八两) 茯苓(乳拌晒干) 山萸肉(酒洗焙干) 山药(各

四两) 泽泻(三两) 菊花(三两) 枸杞子(六两焙干) 丹皮

(三两酒洗炒) 辽五味(焙二两半) 蒺藜(炒去刺三两)

除地黄膏另入,余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

每三、四钱,空心淡盐汤下。虚甚,地黄丸内加紫河车

一具,酒洗净,盛瓷罐内,酒水煮烂,捣如泥,或焙

干为末入丸。晚服天王补心丹。二方朝夕并服,久久

自效。今之治目多补肾,不知补心,然心者君火也。

<目录>卷之二·亨集老年眼症

<篇名>加味明目地黄丸

属性:熟地(八两) 山药(六两饭上蒸过) 山萸(六两去核净蒸)

泽泻(三两面煨) 茯苓(三两去皮) 全当归(六两酒洗) 菊花

(二两用白的) 丹皮(三两) 枸杞(六两去蒂净酒洗炒)

蜜丸桐子大。空心盐汤下五、七钱,自二钱起,

渐加至四钱,恐动火也。如不能收全功,晚用十全大

补汤(或丸)亦可。用此者,恐气不能行血,或血虚脾

虚,一概补之。

<目录>卷之三·利集

<篇名>时行赤眼症

属性:几时行病目,少年宜服寒凉等药。若中年后气血

不盛,用寒凉过多,眼疾愈后,神光渐减,视物昏花。

以其寒凉伤胃,精气不能上升也。惟醉仙汤补泻相

兼,老少可服,终身无昏花之患。

醉仙汤(治时行害眼,并暴发赤肿,疼痛凶狠,如触睛者。)

羌活 防风 柴胡 苍术 白芷 川芎 当归

生地 黄柏(盐水炒) 牛膝 杜仲(盐水炒) 香附(醋炒) 白茯

苓各一钱,如小儿各七分。有云翳加白蒺藜、木贼。

羞明加天麻。

上用醇黄酒一碗,水一碗,煎至一碗,加食盐七

厘,搅匀温服。如能饮者,再饮酒两、三杯,使血行

可速愈也。

按时症有热胜、风胜、风热俱胜之不同,不可不辨。

热胜者,火壅壮热,头目昏眩、疼痛,热气上冲,

口舌唇焦,咽喉肿痛,心神烦躁,多渴,小便赤涩,

大便秘滞。热胜之病如是也。

风胜者,头痛鼻塞,肿胀涕泪,脑巅沉重,眉骨

酸痛,外翁如云雾、丝缕、秤星、螺盖。风胜之病如

是也。

风热俱胜者,风毒上攻,暴作目赤,肿疼难开,

瘾涩,眵泪交流。风热俱胜之病如是也。

三症大同小异,用药易混,须要分晰明白,然后

用药。若是热胜,先清火;风胜,先除风;风热俱

胜,除风散热兼之。庶几浊阴之气尽降,而清阳之气

尽复,如无病之初矣。

世之目疾,久而不愈,或愈而复犯者,皆由初时

用药之误,以致脏腑郁结,浊气上升,清阳失位。

至一年则目昏暗,二年则生红丝,三年则长翳障,延

及五、七载,则失光明,亦知皆由初时用药之差也哉!

热胜者,先服洗心散,次服泻热黄连汤。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洗心散

属性:大黄(煨) 生甘草 当归 白芍 麻黄 荆芥穗

(各六钱) 白术(五钱)

共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薄荷汤煎下。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热黄连汤

属性:黄连(酒炒) 黄芩 胆草 生地 柴胡(各一钱) 升

麻(五分)

水煎食后热服。

风胜者,先服羌活胜风汤,次服降火明目丸。

羌活胜风汤(方见真人《秘诀》),降火明目丸(方

见后)。

风热俱胜者,先服洗肝散,次服泻青丸。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洗肝散

属性:薄荷叶 当归 羌活 炙甘草 生大黄(酒净) 防

风炒栀仁 川芎(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三钱,食远滚汤调下。

泻青丸(方见贞集)

两目赤肿疼,舌上生疮、出血,舌硬疼,大 赤,

此心火上炎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心汤

属性:当归 白芍 生地 栀子(炒) 黄连(各一钱) 犀角

薄荷 甘草(各五分) 麦冬(二钱)

水煎食远温服。宜点白玉锭、元灵丹。

鼻孔干燥,生疮肿痛,白珠赤,此肺火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肺汤

属性:黄芩 连翘 赤芍 麦冬 桔梗 桑白皮 栀

子荆芥 薄荷(各一钱) 生甘草(三分)

水煎,食远温服。点白玉锭、赛宝丹。

两目红肿疼痛、此肝火也。宜用∶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肝汤

属性:当归 川芎 白芍 柴胡 连翘 栀仁 青皮

胆草(各一钱) 生甘草(五分)

水煎,食后温服。点扫雾丹、至宝丹。

口燥烦渴,舌上生疮,胃中积热,消谷善饥,此

脾火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脾汤

属性:白芍 黄连(酒炒) 连翘 薄荷 栀子(炒) 石膏(

各一钱) 甘草(三分)

水煎,食后温服。点元灵丹。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止疼消肿汤

属性:(治暴发赤肿,二三日、五七日用。)

黄连 生地 赤芍 归尾 赤茯苓 防风 细

辛(各一钱) 大黄 桑白皮(各二钱) 甘菊 谷精草

生甘草(各三钱)

为末,每服三钱,煎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清热消肿汤

属性:(初得病宜服,日久则热毒隐于经络中生翳。)

黄连 当归 生地 赤芍 栀子 川芎 黄芩

大黄 甘菊 木贼 白蒺藜 木通 甘草(各等分)

水煎,温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明目流气饮

属性:(倒睫赤烂,时行暴赤,悉治之。)

当归 川芎 生地 赤芍 甘菊 胆草 防风 防

己甘草 香附 决明子 密蒙花 木贼 或加黄连

水煎,食远服。除赛宝丹外,一切点药俱用。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除翳明目汤

属性:(云翳初结,翳嫩火盛者用。)

黄连 生地 赤芍 归尾 赤茯苓 防风 细

辛大黄 桑白皮(各二钱) 南谷精草 甘菊花 生

甘草(各三钱)

水煎,食远服,点扫雾丹。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明目退翳汤

属性:(目病已久,带红丝、浮翳、薄雾者用。)

生地 黄连 木贼 甘菊 胆草 石膏 郁金

旋复花 青葙子 白蒺藜 蝉蜕各等分

水煎、温服。点元灵丹、至宝丹。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导赤散

属性:(治心经实热)

木通(二钱) 生地(三钱酒洗) 丹皮(二钱酒洗) 犀角末

(一钱) 生甘草(一钱) 加竹叶(九片)

水煎服。洗小枣儿、矾连膏。

心经实热者,两大眼角有外现红丝,渐入白睛,

瘀血堆不散。洗赛空青、白玉锭。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肺汤

属性:(治肺经实热)

地骨皮(二钱) 桑白皮(一钱蜜炙) 麦冬(二钱) 山栀

(一钱) 甘草(七分)

上水煎服。点元灵丹、至宝丹。

肺经实热者,白睛有赤丝盘结,渐入乌睛,小眼

角或有瘀住青筋,是毒之甚也。如大便干,加大黄、

芒硝。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肝汤

属性:(治肝经实热)

胆草(一钱酒洗) 当归 黄芩(酒炒) 甘草(各一钱) 车

前子(炒) 木通(各八分) 泽泻 生地(各七分)

上水煎服。

肝经实热者,黑睛生赤丝,乌气笼罩瞳人,服此药

退肝火,再服羌活胜风汤,发散瞳人上乌气,痊愈矣。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黄散

属性:(治脾经实热)

防风 藿香 陈皮 白芍 甘草(各一钱) 大黄(七分) 石膏( 三钱)

上水煎服。

脾经实热者,上下眼皮内生疮如粟米,或盘筋瘀

血等。用手法除后,服此药。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洗心凉血汤

属性:(此降火之剂,壮盛者服。)

当归 赤芍 生地 黄连 菊花 木通 枯芩 栀子(各五分) 甘草(四分)

上水煎热服。

眼痛极红者,用二、三剂。皮肿加大黄。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泻脾散

属性:(暴赤肿痛,一剂而愈)

苍术 枳壳 赤芍 归尾 川芎 黄连 柴胡

香附 甘草(各五分) 大黄 朴硝(各一钱)

上水煎,温服。

眼赤肿疼,大便坚实者,用二、三剂。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清肝明目消障汤

属性:(专治风热红肿、云翳。)

川羌活(九节者中曲者不用) 真川芎 防风 赤芍(酒炒)

黄连 青葙子 白茯苓 九制大黄 柴胡(各四分)

生地(一钱) 全当归 草决明 车前子 苍术 蔓荆

子(各六分) 甘草(三分) 密蒙花(蜜水拌晒酒炒) 灯心(三十

寸)

水二钟,煎八分,食后热服。目病绵缠,三、五

月风热不退,遂生浮翳,多用此药。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明目和血饮

属性:(眼有翳膜,兼风火。)

朱砂 当归 生地 川芎 赤芍 菊花 防风

防己 香附 甘草 龙胆草 草决明(各四分) 有翳

加密蒙花、木贼。

上水煎,将药倒出,朱砂细末加入,食远温服。

病至一年,云翳遮瞳人,风火隐于经络中,血虚

不能鼓动邪气外散,多用此方。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加减四物汤

属性:(病似虚弱)

生地 当归(各一钱五分) 川芎 白芍(各一钱) 谷

精草 白蒺藜(炒) 海螵蛸(各八分) 久病羞明,加天麻一钱。

上水煎热服。血虚翳膜不退,多用此药。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清胃降火汤

属性:(眼皮红肿)

防风 薄荷 赤芍 黄连 山栀(各八分) 石膏(

一钱五分) 黄柏 黄芩(各八分) 甘草(三分)

水煎,食后热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立效饮

属性:(一切实热,里急后重,脏毒下血。酒毒,膈热,肚疼,赤眼。)

黄连(二钱一半生用、一半酒炒) 黄芩(二钱) 芒硝(一钱)

薄荷叶(三钱) 大黄(三钱一半生用、一半酒炒) 连翘(一钱) 栀子(二钱) 甘草(五分)

水煎,食后温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防风羌活汤

属性:(痰胜入于经络,壅塞通明孔窍。清气不得上升,渐生云翳。)

防风 羌活 细辛 黄芩 南星 半夏 白术

甘草(各等分)

水煎,食后温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前胡散

属性:(咳嗽,涕唾稠粘,心胸不利,时烦热冲攻目赤。)

前胡 桑白皮 川贝母 杏仁(去皮尖炒各一两) 麦

冬(一两五钱) 甘草(炙二钱半)

合为散,每服四钱,姜一片,水煎温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清咽宁肺汤

属性:(咽喉不清,火气上炎。)

桔梗(二钱) 山栀(炒) 黄芩 桑白皮 甘草 前胡

知母 贝母(各一钱) 陈皮 半夏(各八分)

水煎,食后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香莲汤

属性:(眼夜痛甚)

香附米(童便浸炒六钱) 旱莲草(五钱) 当归(二钱) 一

方用夏枯草更妙。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芍药清肝散

属性:(眵多 紧涩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

白术 石膏( ) 川芎 防风 桔梗 滑石(各三钱)

前胡 赤芍 荆芥穗 苏薄荷 甘草(各二钱五分)

柴胡 黄芩 知母 山栀仁 羌活(各二钱) 芒硝(三

钱五分) 大黄(四钱)

共末,每三钱,水二钟,煎一盅,食远热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加减双解散

属性:(暴赤肿痛,白珠血片,甚至瘀血包珠。)

防风 荆芥 薄荷 桔梗 麻黄 黄芩 山栀

连翘 当归 芒硝 大黄 赤芍 滑石 石膏(各一

钱) 川芎 甘草(各五分) 白术(八分)

姜三片,水煎服。

大便滑,去大黄、芒硝,加泽泻∶有汗,去麻黄,

加桂枝;咳嗽,加桑白皮、杏仁;痰多,加栝蒌、贝

母;两胁疼,加柴胡、青皮;食少,加陈皮、茯苓;

身热加羌活;脚腿疼,加防己、木香;脾虚,倍加白

术,去石膏。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散风清火汤

属性:(肥人眼症,乃是风热。)

防风 羌活 荆芥(各一钱) 酒芩(二钱)

水煎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归芎汤

属性:(瘦人眼症,乃血少兼热。)

当归(一钱五分) 川芎(一钱) 防风 荆芥 菊花

生地(酒洗各八分) 玄参(七分)

水煎服。如久痛昏暗,亦以当归、熟地为君,防

风。菊花类佐之。

<目录>卷之三·利集时行赤眼症

<篇名>四物龙胆汤

属性:(老人目赤暴疼)

当归 川芎 芍药 生地(各二钱半) 羌活 防

风(各一钱半) 防己 胆草(各一钱)

共为片,水煎,加酒半钟,温服。大虚者加熟地

二钱。

<目录>卷之三·利集

<篇名>四季犯发眼症

属性:大凡眼疾愈后,时常发作者,是经络中余毒未

净,当用羌活胜风汤,外点白玉锭、扫雾丹。有每年

按四时发作者,是因病时不治,挨熬忍待自愈,风

热客于经络,欲戒有犯,触其经络,遂致深入,又不

治之,致邪正击搏,不得发散,如花如潮,至期而发,

过期又愈,久而不治,必变重症矣。须按时调治,百

无一失。如发于春者,毒在肝经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四季犯发眼症

<篇名>洗肝散

属性:归尾(酒洗) 川芎 苏薄荷 甘草(减半) 生地 羌活

胆草 防风 炒栀仁 大黄(煨) 各等分

共为末,滚白水调下三钱。

发于夏者,毒在心经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四季犯发眼症

<篇名>洗心汤

属性:黄连 生地 木通 炒栀子(各一钱五分) 归尾

菊花(各一钱二分) 甘草(三分)

水二钟,煎八分,温服。

发于秋者,毒在肺经也。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四季犯发眼症

<篇名>泄肺汤

属性:羌活 玄参 黄芩(各一钱五分) 桔梗 地骨皮

大黄 芒硝(各一钱)

水煎,食远服。

发于冬者,肾水虚不能制火也。宜服六味地黄

丸。

<目录>卷之三·利集

<篇名>眉骨疼眼症

属性:凡眉棱骨痛甚,此肝虚而痛也。宜服生地黄丸。

有目不能开,昼静夜剧,此痰胜而痛也。宜服导

痰丸、二陈汤、青州白丸子。

<目录>卷之三·利集眉骨疼眼症

<篇名>香附散

属性:(治目珠、眉棱骨及头半边痛。)

夏枯草(三两) 香附(二两) 甘草(四钱)

共为末,每钱半,清茶调服下。咽下则疼减半,

五服全止。

<目录>卷之三·利集眉骨疼眼症

<篇名>黄柏散

属性:(治眉骨风热痛)

黄芩(酒洗二钱) 白芷(一钱)

共为末,卧时清茶调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眉骨疼眼症

<篇名>二乌散

属性:(治眉骨冷风入疼)

川乌 草乌(二味俱童便浸炒去毒) 细辛 甘草 羌活

黄芩(各等分)

共为末 每二钱,茶下。用除风汤熏头法,方在

后。

<目录>卷之三·利集

<篇名>火盛眼症

属性:医眼要诀,全在临症审病,因浅深、病形、大小、

病势轻重,遂机更变,用药不可执一。

如两大眼角生 肉,赤丝贯白珠,是心之病形

也。其因在小肠,用八正散利小便,而心火退矣。以

心与小肠为表里也。

如白睛赤色,红丝渐入黑睛,是肺之病形也。其

因在心,用导赤散泻心火,而肺火退矣。以心火克

肺金也。

如黑睛生白翳,时隐时显,是肝之病形也,其因

在肺,用泄肺汤泄肺火,而肝火退矣。以肺金克肝木

也。余脏用药皆然。

若病在心经,误用泄肺之药,徒损肺气,而心火

益甚;病在肺经,误用泻肝之药,徒伤肝气,而肺火

益炽。以致脏腑不平,郁而生涎,浊气上升,渐生翳

膜,缠绵日久,病势成矣。非汤剂、点药所能治疗,

须用真人吹冲之法,方可痊愈。

<目录>卷之三·利集火盛眼症

<篇名>育神夜光丸

属性:(明目、去翳障神效。)

当归(三两) 远志(一两五钱) 牛膝(酒洗二两五钱)

甘菊 枸杞子 地骨皮(各二两) 菟丝子 生地 熟

地(各三两)

炼蜜为丸,空心盐汤下三、四钱。

<目录>卷之三·利集火盛眼症

<篇名>清肺汤

属性:(治眼多红丝,热在心肺者。)

桑白皮(蜜水泡三两) 地骨皮(去骨生甘草水泡三两) 麦

冬(五两) 栀仁(二两炒) 川黄连(用红花二钱酒煎汤泡炒八钱)

车前子(微炒八钱) 熟大黄(二两)

上为末,菊花煎汤,丸如绿豆大。早饭后或临

卧,滚白水下三钱。红退为度。

<目录>卷之三·利集火盛眼症

<篇名>胆连丸

属性:(治火眼如神)

干绿豆粉(四两为末) 黄连(细末四钱)

二味盛于盅内,用 猪胆四个,取汁入末内,加

麦面和匀,丸绿豆大。每日十五丸,盐汤下。服三

日,再不必服。如口疮,噙一丸,一日即愈。

<目录>卷之三·利集火盛眼症

<篇名>降火明目丸

属性:(治目病发散过多,则火不降。)

黄连(酒炒) 黄芩(炒) 黄柏(炒如褐色) 栀子(连皮捣炒) 甘

菊(各等分)

为末,清水滴为丸,绿豆大。每服五、七十丸,

白汤下。

以上三方,降火之药也。若生翳者不宜。

<目录>卷之三·利集

<篇名>痰盛眼症

属性:凡目病皆起于火,火盛则生痰,痰积久则胸隔不

利,浊气上升于目,轻则昏花,重则云翳。宜服∶

<目录>卷之三·利集痰盛眼症

<篇名>清气化痰丸

属性:橘红(二两去白) 枳壳(麸炒) 黄芩(酒炒) 半夏(微炒) 赤

茯苓(各四两) 栀仁(炒四两) 桔梗(二两五钱) 滑石(飞四

两) 归尾(酒洗四两) 生甘草(二两半) 连翘(二两半) 天

花粉(四两) 薄荷叶(二两) 荆芥穗(二两)

共为末,水为丸 绿豆大。食远茶下三、四钱。

肠胃燥实,加酒炒大黄、芒硝各一两。

<目录>卷之三·利集痰盛眼症

白睛生疳的治疗方法,患者最好严格执行,日常做好护理保健,治疗的同时,也要保持身体素质的提高,避免疾病反复。



被人误会的女命克夫的真面目

其一、克不仅不等于凶,相反,适宜的克等于吉。在八字命理中,克并不等同于凶,当然,生也不等同于吉的。而是,从生克到吉凶的中间是有一个环节的,或者说从生克到吉凶是有条件的。那就是,无论是生还是克如果造成了命局的失衡那么就会产生凶的结果,反之,无论是生还是克如果形成了命局的相对平衡那么就会产生吉的结果。众所周知,命局中官星代表老公,伤官是克官的,故很多人一见女命有伤官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以凶论,其实,一个女命如果缺少食伤对官星适度、合理的监督、监管,那官星就很容易走向“腐败”,反而会导致婚姻不利而生凶。因此,命理中有“适宜的克等于吉”,比如,女命中若有伤官制衡官星,现实生活中其老公往往会忌惮命主三分而不越雷池,从而夫妻和谐。

其二、克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克夫后果也会不同。方舟周易在此需要温馨提醒大家的是,女命中即使显示有克夫的信息也不一定就意味着有离婚、克死老公等严重后果,因为克力也会有大小之别的,当然克力的大小不同产生的克夫后果也会不同,毕竟女命克夫能导致离婚、克死老公等严重后果是少数,绝大多数情况只是产生夫妻不和、口角争执之事,正所谓“吵吵闹闹过一生”。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女命克夫也并没有那么可怕的。

其三、克所产生的后果与被克者的承受能力相关。方舟周易曾经预测过同年同月同日同时出生的两个女命,其中一女命在某一年离异了,另一女命的老公在同一年在单位值班时由于火灾而意外死亡。性别八字相同即克夫之力相同,虽产生了不利婚姻的相同后果,但为什么程度会有明显的不同呢?方舟周易认为,这一现象同样可以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也就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主克者的力度,也要看被克者的承受能力;在克力一定的情况下,被克者承受能力的大小决定女命克夫所产生后果的程度。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某女命之老公凶死其“责任”并不一定完全在女命克夫上。

其四、克与被克之间若严重失衡则需要足够重视。在八字命理中,克与被克之间若产生严重的失衡则往往会导致较为可怕的后果,自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当然,遇到问题后一味地害怕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才是最重要的。而命理中相生相克的理论告诉我们,世间万物有生就有克、有克就有生,也就是有病就会有药,因此,遇到女命严重克夫时需要的重视而不是害怕,因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总会是有的,比如,婚前若发现女命严重克夫则可以找一个与之匹配的对象来化解的;婚后若发现女命严重克夫可以采用风水调理等方法解决,在克力最大的时间点采用暂时增加空间距离解决,等等。

总之,方舟周易认为,女命有克夫的也有旺夫的,这都很正常,有阴就有阳嘛。关键在于我们务必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这些,克夫的去努力化解,旺夫的则积极发挥,这样你就会发现,世界原来如此美好、人生尚可那般幸福!



克夫的女人竟然都长了这东西

人克夫可是大忌,古人相亲,女人漂亮就有克夫命,从而大家都避而远之,可如今,这样的说法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女人才克夫呢?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

什么样的女人克夫

一、鼻子中央皮肉紧绷,明显地露出骨来,形成了鼻骨如刀锋般突出,这便是相学中所说的“剑锋鼻”。剑锋鼻配上颧骨高削和下巴尖削的脸型,这种女人大多很势利,为人感情淡漠,而且尖酸刻薄,此乃必克之相,老公非死即瘫。

二、鼻梁扁平塌陷,或者脸大嘴大但鼻子又小又低,这个在相学里叫“夫宫陷”,也是一种克法。但是这种克夫一般不会把老公给克死,只是老公容易败财,最多也只是把老公克破财。因为这种女人胆子小,又处处会牵制老公的行为,比如投资什么的。

三、眼入凶光,颧骨过高且露骨(以超过丈夫的为标准),都是比较典型的克夫相,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就是目光柔和,如果眼光犀利,或漂浮不定或死气沉沉那就不好了。

四、还有一种就是眼眶宽大,但眼白很多,眼珠在眼眶内打转。眼眶宽大本来是好相貌,但是眼白一多,就变成了三白眼,或者四白眼,此又是大克之相!三白眼的人大多对丈夫的健康不利。

五、还有一些比如两腮削,印堂狭,两鬓窄,下巴尖,嘴唇薄,额头短,眉毛杂等,拥有这些特征的女人即使本身福气好,也大多只会享夫,不能帮夫,在古人看来不能帮夫即不是好女,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不能算是克!



《黄帝内经》止“怒”的智慧

“怒”则气上,经常生气的人经常会两胁疼痛,头痛如裂,我们一般只会去解决这些发怒之后的症状,但是如何解决根源的问题呢?如何让自己少发怒呢?黄帝内经中有很多关于“怒”的描述,这里将控制怒的方法总结如下:

《内经》中有“怒则气上”、“多阴者多怒”、“血有余则怒”、“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肝气虚则恐,实则怒”等大量涉及“怒”的内容,成为后世医家发挥和完善中医情志理论的基础。由于怒对人体的影响以消极为主,所以研究制怒方法对于养生保健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实践价值。本文试从《内经》原文出发探讨制怒的方法。

脏腑精气生怒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天元纪大论》说:“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两篇所说虽有出入,但喜怒生于五脏是其共同的认识,即五脏精气导致情志的产生。

在《内经》其他篇中,又分别从生理病理和预防的角度,详细论述了怒生于脏腑的具体机制,如《灵枢·五变》说:“黄帝曰:人之善病消瘅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黄帝曰:何以知五脏之柔弱也?少俞答曰:夫柔弱者,必有刚强,刚强多怒,柔者易伤也。黄帝曰:何以候柔弱之与刚强?少俞答曰:此人薄皮肤,而目坚固以深者,长冲直扬,其心刚,刚则多怒,怒则气上逆,胸中蓄积,血气逆留,髋皮充肌,血脉不行,转而为热,热则消肌肤,故为消瘅。”

这里虽然是以解释消渴病的发病机理为主,但其中两次提到“刚强多怒”,说明脏腑刚强是怒多的原因之一。《灵枢·本藏》说:“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将“悔怒不起”作为“五脏不受邪”的条件之一,从发病学的角度反证了怒与五脏的关系。

#p#副标题#e#

气血是怒的物质基础

《内经》在强调怒生于五脏的同时,又阐述了怒与气血的关系。《素问·调经论》曰:“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指出血的多少与怒和恐有关。同时,该篇还从气血运行的角度论述了情志与气血的相关性,如:“血并于阴,气并于阳,故为惊狂……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心烦惋善怒。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喜忘”,指出气血运行失常是惊狂、心烦、记忆力减退等情志异常的重要机制,其中“血并于上,气并于下”可导致心烦善怒。《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也说:“血气上逆,令人善怒。”明代医家江涵墩在《笔花医镜》中说:“怒气泄则肝血必大伤,怒气郁则肝血又暗损,怒者血之贼也”,从病理的角度强调了怒与肝血的关系。

制怒之法

一般认为易怒属于性格因素,但也有一些人表现为阶段性或周期性的易怒,这就说明制怒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法,根据《内经》理论,笔者将制怒法归纳为以下几种:

以情胜情《内经》提出了用情志制怒的方法,后世称之为“以情胜情”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和《素问·五运行大论》均有“怒伤肝,悲胜怒”的说法。其理论依据是,在五行学说中,怒对应于肝和木,悲对应于肺和金,在五行生克关系中金克木,所以说“悲胜怒”。翁寿承在《吴医汇讲》中说:“肝为木脏,欲散而苦急。经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又曰:‘怒则气上’。夫以将军之官,至刚之脏,复以愤怒而助其气,是急也,非散也,故曰伤也。若夫悲者,有所哀痛而然也。经曰:‘悲则气消’,则当气逆之时,适以此消气者值之,谓之曰胜,谁曰不然。”文中详细解释了悲胜怒的机制。对于“悲胜怒”的方法,张子和的描述则较为具体,即:“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p#副标题#e#

调整脏腑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在脏为肝…在志为怒”,说明怒与肝具有不同于他脏的亲和力。因此“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此处所说的“肝病”其性质并不明确,《灵枢·本神》的表述就比较清楚,即“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朱丹溪根据《内经》肝的生理病理特点提出“司疏泄者,肝也”(《格致余论》),后世医家据此认为“易怒”属“肝失疏泄”。《杂病源流犀烛》则更明确地指出:“治怒为难,惟平肝可以治怒,此医家治怒之法也。”因此,从调整脏腑功能的角度来看,善怒者应从泻肝着手,后世运用龙胆泻肝丸、泻青丸、丹栀逍遥散等治疗肝火上炎之烦躁易怒,其理论依据当起源于此。

调节阴阳平衡《灵枢·行针》说:“多阳者,多喜;多阴者,多怒”,说明个体阴阳的盛衰对喜怒的影响有不同的倾向性,阳气多者热情爽朗多喜乐,阴气多者沉滞抑郁而多恼怒,此处言多阴者多怒。但在《素问·病能论》中,则根据狂证的表现,提出怒是阳气盛的结果:“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阳气者,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这种两处结论不一致甚至相反的情况,在《内经》中并不鲜见,孟迎春等提出的假说似可解释这一问题,孟氏认为,愤怒和郁怒是人们发怒的两种基本表现形式,前者是指怒而发泄,指向他人或他物,后者是指怒而不发,郁结于心指向自我。按照中医理论的一般规律,多阴者之怒应属郁怒,阳气盛之怒应属愤怒。#p#分页标题#e#

因此,从调节阴阳平衡的角度出发,制怒的方法可以分为两种:一是多阴者之郁怒,予疏理气机,解除阴盛所致的抑郁沉滞状态,可选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等;二是阳盛所致的愤怒,应平抑上亢之阳,《内经》“使之服以生铁络为饮”治疗“阳厥”,其实已经反映了这一治疗原则,后世运用黄连解毒汤、镇肝熄风汤、礞石滚痰丸等治疗烦躁、怒狂等,即是对《内经》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驱邪制怒《内经》还提出了邪气导致多怒的观点,如《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嗌痛,不可内食,无故善怒,气上走贲上。”指出“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是“无故善怒”的原因,这里没有明确说明是什么邪气。但在《素问·风论》中则叙述较为明晰,说:“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吓,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噎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说明心风和肝风均可导致善怒。由于后世医家对于心风和肝风的认识有分歧,所以其直接的指导意义并不十分确定,但至少可以说明,以驱邪为手段能够达到制怒的目,至于驱邪的具体方法则应以辨证施治为依据,灵活选择与病证较为吻合的治疗手段。

针刺制怒《内经》中还提到了易怒的针刺疗法,如《灵枢·杂病》曰:“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刺足太阴;怒而多言,刺足少阳”,其中“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小”与脾虚肝旺,肝脾不调证吻合,刺足太阴经可以补脾虚,达到协调肝脾关系而制怒的目的;“怒而多言”与肝胆气盛证一致,刺足少阳经可以疏泄肝胆之气以制怒。

顺应五运六气运气学说是《内经》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讨论不同年份的气候变化规律,以及气候变化对生物体,尤其是对人体生理、发病的影响,其中也有情志方面的内容,如:《素问·气交变大论》说:“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食减体重,烦冤、肠鸣、腹支满,上应岁星。甚则忽忽善怒……岁土不及,风乃大行,化气不令,草木茂荣。飘扬而甚,秀而不实,上应岁星。民病飧泄霍乱,体重腹痛……善怒。”指出在“木太过”和“土不及”的年份,民众均可出现“善怒”,提示在这两类年份,人们应该注意控制情绪,最大限度地减少怒对健康的影响。

修身养性《灵枢·本神》云:“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这段话至少反映了两个观点,一是:“志意和”是“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的原因;二是要做到“五脏不受邪”,就要“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这里的“志意和”就是说心态要保持乐观从容,心平气和,是修身养性的最佳境界,修身养性以减少发怒,应属制怒诸法中之最佳者。

以上这么多种抵制怒气的方法,可以用“悲”来化解,可以调节肝脏的功能,可以修身养性等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去尝试,抑制“怒”气,保护我们的身心健康。

 



孕妇分娩呼吸法是怎样的

第一次生宝宝的准妈妈们,在宝宝出生之前一定要做一些准备功课,不然等到要生宝宝的时候就会手忙脚乱,很多的准妈妈就是应为害怕,也不了解孕妇分娩呼吸法,会选择做刨妇产手术,虽然在做刨妇产手术的时候没有什么疼痛感,但是手术之后要面对的事情会很多的,因此能顺产的尽量顺产。

分娩时,当宫缩达到顶点,浅呼吸会对准妈妈有帮助。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准妈妈用口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只吸到肺的上半部。小编建议,准妈妈可以找准爸爸帮忙,陪你练习浅呼吸,让他两手放在你的肩胛上,他会感到你的两肩胛有向上提的活动。

浅呼吸让你保持平静

分娩时,当宫缩达到顶点,浅呼吸会对准妈妈有帮助。而且方法非常简单,准妈妈用口吸气和呼气,吸气时只吸到肺的上半部。小编建议,准妈妈可以找准爸爸帮忙,陪你练习浅呼吸,让他两手放在你的肩胛上,他会感到你的两肩胛有向上提的活动。

分娩前,每天坚持练习浅呼吸。孕妈妈平时练习时,可以坐在地毡上,双腿在身前交叉,腰背挺直,用口呼气吸气。只要使肺部的上部充气,这样胸部的上部和肩胛将会上升和扩大。呼吸应丰满而短促,嘴唇微微开启。通过喉部把气吸入。

浅呼吸约10次之后需要作一次深呼吸了,之后你再做10次。当子宫收缩达到高点时可采用这种浅呼吸。每天坚持练习,分娩的时候会得心应手,减少分娩时候产生的阵痛。而且,掌握浅呼吸,当你处于分娩过程中,你能处于放松状态并且保持平静,甚至宫缩时也能控制自己的身体。

腹式深呼吸减弱宫缩疼痛

一般而言,在分娩的第一产程,准妈妈容易焦躁不安,为了稳定情绪,平安度过这一时期,准妈妈们可尝试做腹式深呼吸,如此,便能轻松、快速地度过第一产程。

腹式深呼吸有镇静效果,在宫缩开始和结束时,对准妈妈会有帮助。反复地做,可减弱因子宫收缩而引起的强烈刺激。此外,腹式深呼吸还可防止胎儿氧气补给功能的低落,借此项运动,可松弛产道周围肌肉的紧张,促进子宫口扩张。

腹式深呼吸方法并不难,准妈妈两腿轻松地张开,膝盖稍微弯曲。两手的拇指张开,其余四指并拢,轻放在下腹部上,围成三角形。两手的拇指约位于肚脐的正下方。深吸气时,使下腹部膨胀般地鼓起。吐气时,使下腹部凹隐般地恢复原状。

而练习的时候,准妈妈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好并尽可能地放松。通过鼻子深吸气,使气直达肺底。也可以让准爸爸陪伴练习,准爸爸的双手放进你的腰部,他会感到你的肋骨骨架即胸廓向外、向上扩张。现在,集中注意力,缓慢地、轻轻地把气呼出。然后自然地接着做下一次呼吸。

拉玛泽呼吸法放松肌肉

这种方法,准妈妈最好从怀孕7个月开始练习。拉玛泽分娩呼吸法通过对准妈妈神经肌肉控制、产前体操及呼吸技巧,有效地让准妈妈在分娩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对自己的呼吸控制上,从而转移疼痛,适度放松肌肉,能够充满信心在产痛和分娩过程中保持镇定,达到加快产程并让胎宝宝顺利出生。

拉玛泽呼吸法的姿势是坐着或躺着都可以,眼睛注视一个焦点,在训练呼吸的同时辅以手的按摩,用不同的呼吸方法作用于不同生产阶段,这些呼吸方法有:

廓清式呼吸:这是拉玛泽呼吸法中最基础的方法。用鼻子慢慢吸气到肚子,用手指轻轻从腹部外围往上做环行按抚,然后用嘴唇像吹蜡烛一样慢慢呼气,同时用手指轻轻从腹部中心往下做环行按抚。

胸部呼吸:由于准妈妈行动不便,当无法做正常活动的时候,就需要用到胸部呼吸。在做胸部呼吸之前,先做一个廓清式呼吸。然后鼻子慢慢吸气至胸腔,嘴唇像吹蜡烛一样慢慢呼气。结束的时候再做一个廓清式呼吸。一分钟做6-9次,每次有60秒的收缩。

喘息呼吸:在生产前的紧要关头,子宫收缩的时候,先做一个廓清式呼吸,然后做4-6次喘息呼吸,用嘴呼气,喘息呼吸的技巧在于用力吹,速度要短要快,像吹袋子一样。结束时,再做一个廓清式呼吸。

吹气:当子宫尚未完全扩张,开始第一个收缩时,使用加速或减速的喘息呼吸法,想用力时,进行短而有力地吹气,直到用力的想法消失,再回复喘息呼吸。

闭气用力:宝宝随时会生出来,这时产程的长短,决定在您是否会用力,因此要把握子宫收缩时用力,而子宫停止收缩时放松,闭气用力的要点是大口吸气后,憋气往下用力,此时下巴要紧贴胸前,眼睛注视肚脐,尽量憋气二十到三十秒,换气后巴上再闭气用力,直到宫缩结束。

孕妇分娩呼吸法一共就这么几种,上面已经介绍的很详细了,准妈妈们可以多看看,颐堤港会帮助到大家的。希望所有的准妈妈们都可以好好的看一下,也好好的学习一下,掌握了这几种方法,可以在生产时减轻疼痛感,同时还会让所有的准妈妈心中的恐惧感降低的。



分娩呼吸法的产房应用

在分娩的时候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导致生产不顺,那就得运用一些特殊的方法来促进分娩。那就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方法叫分娩呼吸法在产房的时候会经常的用到。当然他被经常用到也是有他自己的原因的,如果不好用的话谁去用呢?我说的有没有道理呀。 那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他这个方法有用在哪里?为什么会有用?到底有怎样的好处呢?

第一阶段——胸部呼吸法

此方法应用在分娩开始的时候,此时宫颈开3公分左右,所采用的呼吸方式是缓慢的胸式呼吸。

准妈妈可以感觉到子宫每5~20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收缩约长30~60秒。准妈妈学习由鼻子深深吸一口气,随着子宫收缩就开始吸气、吐气,反复进行,直到阵痛停止才恢复正常呼吸。

胸部呼吸是一种不费力且舒服的减痛呼吸方式,每当子宫开始或结束剧烈收缩时,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准确地给家人或医生反应有关宫缩的情况。

第二阶段——嘻嘻轻浅呼吸法

嘻嘻轻浅呼吸法应用在婴儿一面转动;一面慢慢由产道下来的时候﹝子宫颈开7公分以前﹞。随着子宫开始收缩,采用胸式深呼吸,当子宫强烈收缩时,采用浅呼吸法,收缩开始减缓时恢复深呼吸。

宫颈开至3~7公分,子宫的收缩变得更加频繁,每2~4分钟就会收缩一次,每次持续约45~60秒。

首先让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眼睛注视着同一点。准妈妈用嘴吸入一小口空气,保持轻浅呼吸,让吸入及吐出的气量相等,呼吸完全用嘴呼吸,保持呼吸高位在喉咙,就像发出“嘻嘻”的声音。

当子宫收缩强烈时,需要加快呼吸,反之就减慢。需注意呼出的量需与吸入的量相同。

练习时由连续20秒慢慢加长,直至一次呼吸练习能达到60秒。

第三阶段——喘息呼吸法

当子宫开至7~10公分时,准妈妈感觉到子宫每60~90秒钟就会收缩一次,这已经到了产程最激烈、最难控制的阶段了。胎儿马上就要临盆,子宫的每次收缩维持30~90秒。

准妈妈先将空气排出后,深吸一口气,接着快速做4~6次的短呼气,感觉就像在吹气球,比嘻嘻轻浅式呼吸还要更浅,也可以根据子宫收缩的程度调解速度。

练习时由一次呼吸练习持续45秒慢慢加长至一次呼吸练习能达90秒。

第四阶段——哈气运动

进入第二产程的最后阶段,准妈妈想用力将婴儿从产道送出,但是此时医师要求不要用力,以免发生阴道撕裂,等待宝宝自己挤出来,准妈妈此时就可以用哈气法呼吸。

阵痛开始,准妈妈先深吸一口气,接着短而有力地哈气,如浅吐1、2、3、4,接着大大地吐出所有的“气”,就像在吹一样很费劲的东西。准妈妈学习快速、连续以喘息方式急速呼吸如同哈气法,直到不想用力为止,练习时每次需达90秒。

第五阶段——用力推

此时宫颈全开了,助产师也要求产妇在即将看到婴儿头部时,用力将婴儿娩出。准妈妈此时要长长吸一口气,然后憋气,马上用力。

准妈妈下巴前缩,略抬头,用力使肺部的空气压向下腹部,完全放松骨盆肌肉。需要换气时,保持原有姿势,马上把气呼出,同时马上吸满一口气,继续憋气和用力,直到宝宝娩出。当胎头已娩出产道时,准妈妈可使用短促的呼吸来减缓疼痛。

这个有名的方法不仅可以促进产妇的分娩,而且的话成功的几率会很大,看到宝宝顺利出生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事情。这个方面反而在放松准妈妈们身体的同时,而且也不会感到非常的痛苦。



拉梅兹分娩呼吸法具体怎么练习

拉梅兹分娩呼吸法是顺产呼吸法的一种,相信很多朋友都想知道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的具体练习步骤,那么拉梅兹分娩呼吸法具体怎么练习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介绍拉梅兹分娩呼吸法具体怎么练习的相关内容,想要学习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的朋友可以来看看哦!下面请看具体的介绍。

通常,孕妇从怀孕7个月开始进行拉梅兹呼吸法的训练,由丈夫陪伴进行,效果将会更好。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拉梅兹分娩呼吸法的5个步骤。

在客厅地板上铺一条毯子或在床上练习,室内可以播放一些优美的胎教音乐,准妈妈可以选择盘腿而坐,在音乐声中,准妈妈首先让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眼睛注视着同一点。

第一阶段——胸部呼吸法

此方法应用在分娩开始的时候,此时宫颈开3公分左右,所采用的呼吸方式是缓慢的胸式呼吸。

准妈妈可以感觉到子宫每5~20分钟收缩一次,每次收缩约长30~60秒。准妈妈学习由鼻子深深吸一口气,随着子宫收缩就开始吸气、吐气,反复进行,直到阵痛停止才恢复正常呼吸。

胸部呼吸是一种不费力且舒服的减痛呼吸方式,每当子宫开始或结束剧烈收缩时,准妈妈们可以通过这种呼吸方式准确地给家人或医生反应有关宫缩的情况。

第二阶段——嘻嘻轻浅呼吸法

嘻嘻轻浅呼吸法应用在婴儿一面转动;一面慢慢由产道下来的时候(子宫颈开7公分以前)。随着子宫开始收缩,采用胸式深呼吸,当子宫强烈收缩时,采用浅呼吸法,收缩开始减缓时恢复深呼吸。

宫颈开至3~7公分,子宫的收缩变得更加频繁,每2~4分钟就会收缩一次,每次持续约45~60秒。

首先让自己的身体完全放松,眼睛注视着同一点。准妈妈用嘴吸入一小口空气,保持轻浅呼吸,让吸入及吐出的气量相等,呼吸完全用嘴呼吸,保持呼吸高位在喉咙,就像发出“嘻嘻”的声音。

当子宫收缩强烈时,需要加快呼吸,反之就减慢。需注意呼出的量需与吸入的量相同。

练习时由连续20秒慢慢加长,直至一次呼吸练习能达到60秒。

第三阶段——喘息呼吸法

当子宫开至7~10公分时,准妈妈感觉到子宫每60~90秒钟就会收缩一次,这已经到了产程最激烈、最难控制的阶段了。胎儿马上就要临盆,子宫的每次收缩维持30~90秒。

准妈妈先将空气排出后,深吸一口气,接着快速做4~6次的短呼气,感觉就像在吹气球,比嘻嘻轻浅式呼吸还要更浅,也可以根据子宫收缩的程度调解速度。

练习时由一次呼吸练习持续45秒慢慢加长至一次呼吸练习能达90秒。

第四阶段——哈气运动

进入第二产程的最后阶段,准妈妈想用力将婴儿从产道送出,但是此时医师要求不要用力,以免发生阴道撕裂,等待宝宝自己挤出来,准妈妈此时就可以用哈气法呼吸。

阵痛开始,准妈妈先深吸一口气,接着短而有力地哈气,如浅吐1、2、3、4,接着大大地吐出所有的“气”,就像在吹一样很费劲的东西。准妈妈学习快速、连续以喘息方式急速呼吸如同哈气法,直到不想用力为止,练习时每次需达90秒。

第五阶段——用力推

此时宫颈全开了,助产师也要求产妇在即将看到婴儿头部时,用力将婴儿娩出。准妈妈此时要长长吸一口气,然后憋气,马上用力。

准妈妈下巴前缩,略抬头,用力使肺部的空气压向下腹部,完全放松骨盆肌肉。需要换气时,保持原有姿势,马上把气呼出,同时马上吸满一口气,继续憋气和用力,直到宝宝娩出。当胎头已娩出产道时,准妈妈可使用短促的呼吸来减缓疼痛。

每次练习时,至少要持续60秒用力。

以上就是关于拉梅兹分娩呼吸法具体怎么练习的相关介绍。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对拉梅兹分娩呼吸法具体练习步骤已经非常清楚了。大家如果对学习拉梅兹分娩呼吸法感兴趣的话,不妨按照上面介绍的相关步骤来进行练习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