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学概论(蒋作君著书籍)

由网友(梦一场、却那么真。)分享简介:《政协教概论》(做者蒋做君)包孕了政协教的界说取研究要领;政协教的理论根蒂根基;政协的职位地方以及做用;政协的首要本能机能;政协实践立异;政协相干纪律以及启迪;政协界别;政协时常性事情;天下政协办私厅等108章内容。《政协教概论》合适从事相干研究事情的职员参照阅览。出书社时代出书传媒株式会社、安徽国民出书社做者蒋做君开原二三.四 x...

《政协学概论》(作者蒋作君)包括了政协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政协学的实践基础;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政协的主要职能;政协理论创新;政协相关规律和启示;政协界别;政协经常性工作;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十八章内容。 《政协学概论》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者

蒋作君

开本

23.4 x 16.8 x 1.8cm 16开

ISBN

9787212039240

书名

政协学概论

出版时间

2010年9月1日

装帧

平装

页数

209

语种

简体中文

图书信息

出版社: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人民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9月1日)

平装: 209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212039240

条形码: 9787212039240

尺寸: 23.4 x 16.8 x 1.8 cm

重量: 340 g

作者简介

蒋作君,男,汉族,1955年7月出生,安徽怀宁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副秘书长,中国社区卫生协会会长,中国致公党中央常委。1974年3月,下放在安徽歙县森村为插队知青;1978年2月至1982年8月,在安徽医学院医疗系本科学习;1982年8月至1989年6月,在南京医学院基础医学部攻读医学硕士和医学博士学位,其间留校任助教一年。毕业后,先后任安徽医科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及教研室主任、基础医学部主任;1993年10月至1994年11月,任美国纽约布法罗大学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1月,任致公党安徽省主委,同年5月,任致公党中央常委及安庆市副市长;1998年1月,任安徽省副省长;2004年2月,任国家卫生部副部长;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至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出版著作10余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是安徽省第三届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全国第二届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是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国家和省部级多个荣誉称号。1999年,被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评为“20世纪2000名杰出学者”。2006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管理英才”。近年代表性著作有:《现代寄生虫学研究与进展》(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把论文写在江淮大地上》(安徽人民出版社)、《掌控99种行政工作方法》(人民出版社)、《绿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论拥挤》(商务印书馆)、《悟行集》(中国文史出版社)等。

内容简介

《政协学概论》(作者蒋作君)包括了政协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政协学的实践基础;政协的地位和作用;政协的主要职能;政协理论创新;政协相关规律和启示;政协界别;政协经常性工作;全国政协办公厅等十八章内容。

《政协学概论》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代序

总论

第一章 政协学的定义与研究方法

第一节 什么是政协

第二节 政协学的定义

第三节 政协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政协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统一战线理论

第二节 政党理论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

第四节 马列主义统战理论、政党理论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三者关系

第三章 政协学的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实践

第二节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实践

第三节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实践

第四节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时期的实践

第五节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的实践

第六节 人民政协实践的理论小结

第四章 政协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 政协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

第二节 政协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第五章 政协的主题

第一节 突出团结和民主主题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贯彻团结和民主主题的基本途径

第六章 政协的主要职能

第一节 政治协商

第二节 民主监督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四节 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建设

第七章 政协文化

第一节 政协文化概论

第二节 政协文化是“湿”文化

第八章 政协理论创新

第一节 一主多辅理论

第二节 “知识库”理论

第三节 低重心决策理论

第四节 协调理论

第九章 政协工作创新

第一节 政协工作信息化

第二节 政协工作多样化创新

第三节 政协履职实践的最新进展

第十章 政协相关规律和启示

第一节 政协相关规律

第二节 政协相关启示

第十一章 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政协的领导

第一节 必须坚持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

第二节 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基本内容

各论

第十二章 政协委员

第一节 政协委员的产生

第二节 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

第十三章 政协组织

第一节 全国委员会

第二节 地方委员会

第十四章 政协界别

第一节 政协界别的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政协界别相关问题和调整原则

第十五章 政协专门委员会

第一节 政协专门委员会的设置

第二节 政协专门委员会的作用

第十六章 政协会议

第一节 全体会议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第三节 主席会议

第四节 其他会议

第十七章 政协经常性工作

第一节 提案工作

第二节 委员视察工作

第三节 专题调研工作

第四节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第五节 文史资料工作

第六节 学习工作

第七节 促进祖国统一和海外联谊工作

第八节 对外交往工作

第十八章 全国政协办公厅

第一节 全国政协办公厅的历史沿革与现状

第二节 全国政协办公厅下设工作机构及其职责

附录一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摘要)

附录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

附录三

各民主党派简介

附录四

国外与中国政协类似组织

后记

编辑推荐

《政协学概论》:政协全称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