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性高血压的原因,治疗方法_痉挛性肌张力原因治疗方法

由网友(逢场作戏)分享简介:高血压是目前在不少人身上都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体位性高血压就是一种常见的分类,那么,造成体位性高血压出现的原因在场的生活当中许多的年轻朋友们或是中老年人会遇到一个问题,那么就是痉挛性肌张力 也就是说,大家在很多的情况下 会突然性的肌肉张力紧张,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呢,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是在为大家介绍下关...



体位性高血压的原因,治疗方法

高血压是目前在不少人身上都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在临床上,体位性高血压就是一种常见的分类,那么,造成体位性高血压出现的原因有哪些呢?

体位性高血压的原因:

体位性高血压的发生机理,一般认为与静脉、静脉窦的“重力血管池”过度充盈有关。

人体心脏水平面以下部位的静脉和静脉窦,在受到血液重力影响时,会胀大起来,医学上将这些静脉或静脉窦称为“重力血管池”。当人平卧时这些血管池不受什么影响,但在站或坐位时,由于淤滞在下垂部位静脉血管池内的血液过多,使回流心脏的血流量减少,心排出量降低,从而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全身小血管,尤其是小动脉长期处于收缩或痉挛状态,造成血压升高。有些人对这种反应特别敏感,所以可产生体位性高血压。

体位性高血压的治疗方法:

体位性高血压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它的发病机理与一般高血压不同,所以不能采用治疗一般性高血压的办法来治疗体位性高血压。实验证明,使用利尿药不但不能降低血压,反而会激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因此,体位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肌肉的丰满程度,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服药治疗,个别症状明显者,可适量服用神经功能调节药(如谷维素等)、中枢及周围神经营养制剂(如脑复康、维生素类、肌苷及有关中药)、安定类镇静制剂。

体位性高血压一般预后都比较好,没有远期不良后果。因此,门诊检查发现有血压增高的人,应当明确是否为体位性高血压,以免采用不必要的或错误的治疗措施影响患者的心身健康。



痉挛性肌张力原因治疗方法

在场的生活当中许多的年轻朋友们或是中老年人会遇到一个问题,那么就是痉挛性肌张力 也就是说,大家在很多的情况下 会突然性的肌肉张力紧张,那么这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的呢,接下来的这篇文章是在为大家介绍下关于什么原因的导致的痉挛性肌张力 

治疗方法

本病的治疗分对因和对症治疗两部分:

1、对因治疗

对于肌张力异常的症状控制目前无特效方法。初期用抗胆碱药、地西泮、氟哌啶醇或卡马西平等药治疗,可能对个别病人有帮助。巴氯芬(Baclofen)5~10mg,每日3次。脊髓内有关神经外科切断可以使斜颈不同程度地缓解。立体导向丘脑破坏术,可使部分病人获得疗效。痉挛肌肉内注射内毒杆菌外毒素在一部分患者取得效果。

2、对症治疗

主要是对由于肌张力异常所引起的痉挛性斜颈和扭转痉挛进行治疗。

饮食保健

1.

尽可能进食新鲜蔬菜,给予高营养食品,以补充机体消耗,多吃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品,多喝水。

2、肌张力异常最好不要吃哪些食物?

以上大家要了解了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痉挛性肌张力是属于过于紧张 才会导致的一种问题也就是说 大家经常会遇到那么如何来进行治疗呢?以上的这篇文章也给大家介绍到了,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要特别注意 不可忽视自己的健康问题



癔病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在人体各类疾病中,癔病性眼震的出现令人的食欲不断下降,甚至诱发了恶性病变,它出现的病因非常复杂,还会影响到身体内部其他器官,导致人体无法顺利的康复,所以对待癔病性眼震的治疗极为关键,为大家分析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希望能够早日康复。

神经系统检查是为了判断神经系统有无损害及损害的部位和程度,即解决病变的“定位”诊断。检查应按一定顺序,并注意和一般体检结合进行。通常先查颅神经,包括其运动、感觉、反射和植物神经各个功能;然后依次查上肢和下肢的运动系统和反射,最后查感觉和植物神经系统。检查亦应根据病史和初步观察所见,有所侧重、尤其在危重伤病员的检查时,更为重要。此外,意识、失语、失用、失认等大脑皮层功能障碍,也属于神经系统检查的范畴。

  一、意识

  (略)

  二、颅神经

  (一)视力和眼底

  [解剖生理]

  视网膜视觉纤维→视乳头→视神经/孔入颅 视交叉(仅视网膜鼻侧纤维交叉)

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视觉皮层(视觉径路)→视束→中脑顶盖前区和上丘→E-W氏核→动眼神经(瞳孔光反射径路)

  [检查方法]

  1.视力:先排除眼球本身病变,两眼分别检查。通常用视力表,粗测可嘱病人阅读书报,并和正常人对比。视力显著减退者,可让其辩认眼前不同距离处手指数或手指晃动情况,或以手电光试其有无光感。分别用“失明”、“光感”、“指动感”、“XX公分内可辨指数”表示。

  2.视野:眼球正视时所能看到的注视点以外的空间范围称视野。正常单眼视野颞侧约90°,鼻侧及上、下方约为50-70°。精确的视野检查使用视野计,粗测常用对照法:病人背光与医生相对而坐,嘱闭左眼,医生手指从上、下、左、右周边部逐渐向中心移动,嘱病人见到手指时立即说出。同法再测另一眼。根据正常视野即可比较出病人视野缺损的大致情况。

  3.眼底:

用眼底镜进行检查。正常眼底视网膜呈现桔红色,视神经乳头位于视网膜*侧方向,园形,边缘清楚,色淡红,中央有色泽较淡之生理凹陷。视网膜中央动脉、静脉穿过视乳头中心,分上、下二支及许多小支,彼此不吻合。动脉色鲜红,较细而直,静脉色暗红,较粗而曲;动、静脉管径比例约2:3。黄斑位于视乳头颞侧稍下方约两个视乳头距离处,范围有一个视乳头大小,色较视网膜深,中央有很亮的中心凹反光点。

  注意观察:视乳头颜色、大小、形态,边缘是否整齐、有无隆起,中心生理凹陷是否扩大;动静脉精细比例弯曲度和管壁反光强度;有无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视网膜及黄斑区有无渗出物、出血、色素沉着及水肿,黄斑中心凹是否存在。

  [临床意义]

  1.视力、视野改变见定位诊断及有关疾病章节。

  2. 视乳头水肿:为颅内压增高使眼静脉回流受阻引起。早期视乳头充血、变红,边缘模糊,生理凹陷消失。进而视乳头隆起,静脉充盈,搏动消失。严重者静脉怒张、迂曲,视乳头及其附近有火焰状出血及渗出。

  3.视神经萎缩:视乳头色白,伴视力减退或消失,视野向心性缩小,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原发性者视乳头边丝清楚,若为一侧性,多系视神经直接受压所致。继发性者视乳头边缘模糊,由视乳头水肿或视神经炎所致。

  4.视网膜动脉硬化:早期动脉变细,管壁增厚,反光增强,似铜线状;严重者动脉呈银丝状,动静脉交叉处静脉受压变细甚至中断。

 (二)眼外肌和瞳孔

  [解剖生理]

  1.眼外肌:眼球运动由动眼、滑车、外展神经支配。由各自核发出后,分别经中脑腹侧、背侧及桥脑腹侧出脑,穿过海绵窦并经眶上裂入眼眶,分别到达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下叙肌、上斜肌及外直肌,支配提睑和眼球运动。

  2.瞳孔:

  (1)缩瞳:Edinger-Westphall核→动眼神经→瞳孔扩约肌。

  (2)扩瞳:神经纤维发自下丘脑交感中枢,下行至脊髓C8-T2侧角(睫状脊髓中枢)发出交感神经,随颈动脉入颅再随三叉神经眼支到瞳孔扩大肌。

  此外,交感神经通路也支配同侧睑板肌(协助提起同侧上睑)、球后平涌肌(使眼球稍突出)、面部汗腺(泌汗)和血管(收缩血管)。

  [检查方法]

  1.眼裂宽度:观察两眼裂大小,有无眼睑下垂(应排除眼睑本身病变)。附带可检查眼球是否突出或下陷。

  2.眼球位置和运动:①斜视:嘱病人正视前方,观察有无眼球偏斜;②眼球运动和复视;双眼随医生手指向各方向移动,观察何侧眼球活动受限及其程度,并询问有无复视;③同向偏斜和同向运动麻痹;双眼不同时向一侧注视(侧视麻痹)或向上方、下方注视(垂直运动麻痹);④辐辏反射:嘱病人注视前方自远而近的医生手指,观察有无双眼内收障碍。

  3.瞳孔:①外形:观察瞳孔位置、大小、形状,边缘是否整齐,两侧是否相等。正常瞳孔为园形,两侧等大,自然光线下直径2-5mm。②对光反射:用电筒光从侧面照射瞳孔,可见瞳孔缩小,称直接光反射;对侧瞳孔同时也缩小,称间接光反射。③调视反射:作辐辏反射检查时,在双眼内收同时,双侧瞳孔也见缩小。

  [临床意义]

  1.眼动神经麻痹: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2.同向运动麻痹:见于动眼神经核和外展神经核以上的同向运动中枢及其通路的病变,表现为双眼不能同时侧视,或不能同时上视或(和)下视。刺激症状则出现双眼同向偏斜或双眼上视痉挛,详见定位诊断一章。

  3.瞳孔异常:

  一侧或双侧瞳孔异常扩大或缩小、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等,可分别由动眼神经、视神经或交感神经病变引起。后者见于脑干以下颈咬感神经径路损害,除同侧瞳孔缩小外,并有眼球内陷、眼裂变小、结膜充血、颜面无汗的症状,称Horner综合征。

  (三)面部感觉和运动:

  [解剖生理]

  1.面部感觉:头面部和五官感觉纤维组成三叉神经眼支、上颌支、下颌支,分别经眶上裂、园孔、卵园孔入颅到半月神经节后,再到桥脑相应神经核,发出纤维上升交叉至对侧丘脑及中央后回下部。

  2.面部运动

  (1)表情肌运动:主要由面神经支配,此外,面神经也传导舌前2/3味觉等。

  面神经核上组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下组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2)咀嚼肌运动:由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的颞肌和咬肌完成。

  [检查方法]

  1.面部感觉:根据三叉神经分布范围,分别用大头针、锦丝测试痛觉和触觉,两侧及上中下三支对比。

  2.面肌运动:查上组面肌时,注意眼裂有无变大,嘱作抬额、皱眉和闭眼动作,看有无额纹消失、变浅以及闭眼无力或不能。查下组面肌时,注意鼻唇沟有无变浅;作示齿、微笑动作时,有无口角偏斜;吹哨和和鼓腮时有无漏气或不能。

  3.咀嚼运动:观察颞肌、咬肌有无萎缩;测试咀嚼运动时两侧肌力是否相等;观察张口时下颌有无偏斜。

  4.角膜反射:嘱向一侧注视,以棉丝从另一侧轻触角膜,引起眼睑敏捷闭合。同侧反应称直接反射,对侧为间接反射。

  [临床意义]

  1.颜面感觉减退和三叉神经痛,见头面神经痛一节。

  2.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

  面神经核或(和)面神经的损害,引起同侧上、下组面肌均瘫痪,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核以上损害,即一侧前中央回或皮质脑干束的病变,则只引起其支配的对侧下组面肌瘫痪,称“中枢性面瘫”。详见定位诊断一节。

  3.面肌抽搐和痉挛:为一侧面肌的阵发性抽动,或面肌持续性收缩。前者为面神经激惹症状,见于小脑桥脑角病变等;后者多为面神经炎恢复不全的遗症状。

  4.咬肌萎缩和痉挛。前者见于三叉神经运动支毁坏性病变,除咀嚼肌萎缩外,尚有咀嚼无力,张口困难;若一侧受累,张口时下颌偏向病侧。后者则出现牙关紧闭。

  5.角膜反射消失:三叉神经第一支、面神经或脑干病变均可引起。但前者角膜感觉消失,面神经病变则角膜感觉存在。

  (四)听力检查:

  [解剖生理]

  听觉由听神经中的耳蜗神经传导。听神经中的另一神经为前庭神经,司平衡。

  一侧耳蜗核均与双侧颞叶皮质中枢联系,故一侧皮质或脑干损害一般不产生单侧听力障碍。

  2.前庭神经

  内听道前庭神经节的前庭纤维→前庭神经→内耳孔入颅→小脑桥脑角→脑干前庭核→两侧内纵束→眼动神经诸核(眼震通路)。

  此外,前庭神经分别通过与大脑顶颞叶前庭代表区、小脑、脊髓以及迷走神经的联系,产生与平衡有关的自我感觉、运动、反射及植物神经反应。

  [检查方法]

1.听力:常用(256HZ)音叉试验检查。

  (1)Rinne试验:比较一侧耳的气导和骨导时间。将震动后的音叉柄置于耳后乳突上测定颅骨传导时间,待听不到声音时,即刻移至距外耳道口1cm处,测定空气传导时间。正常气导长于骨导时间15秒以上,二者传导时间之比约为2:1,称为Rinne试验阳性。

  (2)Weber试验:比较双耳的骨导时间。将震动的音叉柄置于前额中央,音波通过骨传导而达内耳。正况两耳听到的声音相等,故Weber试验居中。

  2.眼球震颤:

  嘱病人头不动,两眼注视上、下、左、右移动的医生手指(向外侧方向移动时,勿超过45度),观察有无眼震及其类型、幅度和速度。临床上以有快慢相(以快相为震眼方向)的前庭型眼震最多见,可为水平性、垂直性、旋转性或混合性,表明前庭系统有刺激性病变。当眼震阴性而疑有前庭系统病变时,可用迅速更换体位的方法,观察各个位置是否出现眼震,称位置性眼震试验。详见眩晕一节。

  [临床意义]

  1.神经性(感音性)耳聋:由内耳或听神经损害引起。不全损害时,音叉试验气导、骨导均缩短,但比例不变,称Rinne试验短阳性;Weber试验偏向健侧。当一耳完全性神经性聋时,由于音波自颅骨传至对侧健耳,造成骨导>气导假象,应加注意;然Weber试验仍偏向健侧,且气导消失,可资鉴别。

  2.传导性(传音性)耳聋:由中耳病变或外耳道阻塞所致。音波自颅骨传导到内耳后,部份音波经中耳和外耳道向外传导受阻,从而患耳骨导声音增强,呈现Rinne试验骨导>气导现象,称Rinne试验阴性,Webr试验偏向患侧。

  (五)软腭、咽喉的运动和感觉:

  [解剖生理]

  此外,舌咽神经也传导舌后1/3部份的味觉;迷走神经则传导胸腹腔的内脏感觉,其纤维分别源自上神经节和结神经节,传入脑干的孤束核。

  [检查方法]

  1.腭咽喉运动:了解并观察有无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反流,发音嘶哑或鼻音,观察悬雍垂是否居中,软腭有无下垂。嘱病人发“啊”声,观察软腭能否上举,两侧是否等高。声带运动可用间接喉镜观察。

  2.咽壁反射:观察和比较用压舌板轻触左右咽后壁引起的恶心、作哎反应情况,并了解感觉的灵敏程度。

  [临床意义]

  1.真性延髓(球)麻痹:指疑核和舌咽、迷走神经受损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软腭麻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发音嘶哑的征象。相当于肢体的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2.假性延髓麻痹:指支配疑核的双侧皮质脑干束受损后出现的腭咽喉诸肌麻痹现象,但咽反射存在,可伴双侧锥体束征等。相当于肢体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

  均参见定位诊断一章。

  (六)舌肌运动

  [解剖生理]

  [检查方法]

  嘱张口,观察舌在口腔中位置:再嘱伸舌,看是否偏斜及舌肌有无萎缩或肌纤颤。

  [临床意义]

  1.中枢性舌痪:舌下神经核仅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故一侧中央前回或皮质脑干束损害时,引起对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对侧。

  2.周围性舌瘫:指舌下神经核或舌下神经病变,除引起同侧舌肌瘫痪(伸舌偏向病变侧)外,尚有该侧舌肌萎缩和舌肌纤颤。

运动系统

解剖生理]运动系统主要由以下结构组成:

  1.周围(下)运动神经元:由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颅神经运动核以及两者的运动纤维组成,是各种脊髓节段性反射弧的似出通路,参与所支配肌肉的营养功能,并参与肌张力形成。

  2.中枢(上)运动神经元:即锥体束。起自皮层中央前回和旁中央小叶运动细胞,发出纤维经内囊、大脑脚下行,分为两支:

  (1) 皮质脑干束:来自中央前回上1/3部份,纤维到达两侧颅神经运动核,但面神经核下部、副神经核中支配斜方肌部分及舌下神经核只受对侧支配。

  (2) 皮质脊髓束:来自中央前回上2/3部分和旁中央小叶,到达延髓下端腹侧时,大部分交叉到对侧(锥体交叉),终止于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下降到脊髓不同平面时再陆续交叉到对侧前角细胞。

  上运动神经元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使肌肉收缩成为受意识支配的、有目的的自主运动,并抑制和调节下运动神经元的过度活动。

  3.锥体外系统:包括底节、黑质、红核、丘脑底核等结构,经过网状结构及顶盖的神经通路,支配下运动神经元。系原始运动中枢,受皮层的抑制调节,并参与肌张力的形成。

  4.小脑系统:通过三对小脑脚(绳状体、桥臂、结合臂)与大脑、底节、脑干、脊髓等联系。支配下运动神经元主要通过红核及网状结构的下行通路,以维持躯体的平衡和自主运动的准确、协调和流利,称为共济运动。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肌力:先观察自主活动时肢体动度,再用作对抗动作的方式测试上、下肢伸肌和屈肌的肌力,双手的握力和分指力等。须排除因疼痛、关节强直或肌张力过高所致的活动受限。

  轻微肌力减退检查方法:①双手同时迅速握紧检查手指。患侧握手较慢,力量稍轻。②双手指尽力分开后手掌相对,观察两侧指间隙大小。患侧分开较小。③两臂前伸,患臂逐渐下垂(Barre试验)。④仰卧、伸直下肢时,可见患侧足外旋;或双腿屈曲,使膝、髋关节均呈直角,可见患侧小腿逐渐下垂(Magazini试验)。

  肌力按六级分法记录,肌力的减退或丧失,称为瘫痪。“0级”一完全瘫痪。“1级”至“4级”,为不全性瘫痪或轻瘫:“1级”一有肌肉收缩而无肢体运动;“2级”一肢体能在床面移动而不能抬起:“3级”一肢体可抬离床面:“4级”一能抵抗部份外界阻力;“5级”一正常肌力。

  瘫痪就其性质而言,可分为:

  (1) 下运动神经元性(周围性)瘫痪:见于脊髓前角细胞、前根以及运动神经病变。表现为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肌张力减低,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可有肌纤维或肌束震颤。

  (2) 上运动神经元性(中枢性)瘫痪:见于中央前回或皮质脊髂束损害。也出现肢体肌力减退或完全不能活动,但由于其对下运动神经元的抑制被解除,故出现肌张力痉挛性增高(上肢屈肌下肢伸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常有髌、踝阵挛,病理反射阳性,但浅反射减弱或消失。除废用性萎缩外,肌肉无局限性萎缩,亦无肌震颤。但在严重病变的急性期可出现为肌张力降低,深反射消失。

  2.肌容积:观察、触摸肢体、躯干乃至颜面的肌肉有无萎缩及其分布情况,两侧对比。必要时用尺测理骨性标志如髌、踝、腕骨上下一定距离处两侧肢体对等位置上的周径。

  肌萎缩见于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亦可见于各种肌病,如肌营养不良症等。后者称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见于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关节固定等。

  肌病时还须注意腓肠肌等处有无假性肥大。

  3.肌张力:指肌肉的紧张度。除触摸肌肉测试其硬度外,并测试完全放松的肢体被动活动时的阻力大小。两侧对比。

  (1) 肌张力减低:见于①“牵张反射弧”中断时,如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后根、后索病变等。②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的休克期。③小脑病变。④某些锥体外系病变,如舞蹈症等。

  (2) 肌张力增高:①痉挛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束病变,系牵张反射被释放而增强所致。上肢屈肌张力增高,呈“折刀状”,下肢伸肌张力增高。②强直性肌张力增高:见于锥体外系病变,如震颤麻痹等。伸、屈肌张力均增高,呈“铅管样”或“齿轮状”。

  此外,脑干前庭核水平以下病变还可见去大脑强直—四肢呈现强直性伸直。皮质广泛病变可见去皮制强直,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日新月异臂紧贴胸前,下肢强直性伸直。

  4.共济运动:平衡与共济运动除与小脑有关外,尚有深感觉参与,故检查时应睁、闭眼各作一次。肌力减退或肌张力异常时,此项检查意义不大。

  共济运动检查通常沿用以下方法:①指鼻试验:嘱用食指尖来回触碰自己的鼻尖及检查者手指,先慢后快;②跟膝胫试验:仰卧,抬起一侧下肢,然后将足跟放在对侧膝盖上,再使足跟沿胫骨前缘向下移动。此外,也可观察患者作各种精细动作如穿衣、扣扣、写字时表现。

  平衡检查常用Romberg试验:并足站立,两臂前伸,观察有无晃动和站立不稳。

  (1) 小脑性共济失调:睁闭眼均有共济失调表现,肌张力减低。小脑半球病变以肢体共济失调为主,小脑蚓部病变以躯干共济失调即平衡障碍为主。

  (2) 感觉性共济失调:深感觉缺失所致,故睁眼视力代偿后,共济失调不明显。多累及下肢,出现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震颤觉和关节位置觉丧失,行走时有如踩棉花感,为此,行走时举足过高,踏地过重,呈现“跨阈步态”。黑暗中症状更加明显。见于后索及严重的周围神经病变。

  5.不自主运动:不自主发生的无目的异常运动。注意观察其形式、部位,速度、幅度、频率、节律等,并注意与自主运动、休息、睡眠和情绪改变的关系。两侧对比。

  (1) 震颤:为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缩的节律性摆动样运动,可为生理性呀病理性;后者按与随意运动的关系,分为:①静止性震颤:指肢体静止状态下出现的震颤。如震颤麻痹症,震颤多见于手及手指,典型者呈“搓药丸”样。②运动性(意向性)震颤:指肢体运动且指向一定目标时出现的震颤。震颤在肢体快到达目标时开始出现或变得更明显,多见于小脑病变。

  (2) 肌纤维震颤和肌束震颤:为局限于肌肉的细小、快速或蠕动样颤动,不引起关节的活动。发生于下运动神经元变性期,肌肉极度萎缩时可消失。

  (3) 抽搐:分为两种:①阵挛性抽搐:阵发性发作的主动肌群与拮抗肌群的有节律的交替性收缩。可见于颜面(如面肌抽搐facial tics)、肢体(如局限性运动性癫痫)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痉挛期)。②强直性抽搐:阵发性发作的肌肉或肌群持续性强直收缩。可局限于某一肌肉(如腓肠肌痛性痉挛)、某一肌群(如手足搐搦)或全身(如强直性痉挛性癫痫发作的强直期)。

  (4) 舞蹈样动作:为不规律的、不对称的、幅度不等的急促动作。如突发的肢体伸展、挤眉、眨眼、伸舌、摆头等。见于锥体外路病变。

  6.姿式步态改变:

  临床上最常见的为偏瘫步态:瘫侧上肢内收、旋前、屈曲,并贴近身体不摆动;下肢则伸直,不能屈曲,行走似划圈。见于锥体束病变恢复期。

  此外,尚有双下肢张力增高引起的剪刀(痉挛)步态,小脑病变引起的酒醉(蹒跚)步态,震颤麻痹引起的慌张步态,下肢弛缓性瘫痪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引起的摇摆(鸭行)步态等,均为特征性步态,容易鉴别!

感觉系统

解剖生理]

  感觉分为特殊感觉(视、听、味、嗅)和躯体感觉。后者又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定位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感觉传导通路由三级神经元组成:以躯体部分的感觉传导通路为例,第一级神经元为后根神经节,系双极细胞,其周围突终止于相应感觉感受器;其中枢突进入脊髓换二级神经元后交叉上升,但不同感受纤维交叉平面不同。第三级神经元为丘脑外侧腹后核。

  1.痛温觉:

  2.深感觉:  

    3.触觉:

  冲动传入后根后一部分至同侧后索,随深感觉通路上升;一部分至后角换神经元后交叉至对侧脊髓丘脑前束上升。两者至脑干并入脊髓丘脑束,一起上达对侧丘脑与中央后回。

  在脊髓内,痛温觉纤维和深感觉纤维在脊髓丘脑侧束和后索内的排列见图。

  [检查方法]

  感觉检查要求患者清醒、合作,并力求客观。先让患者了解检查的方法和要求,然后闭目,嘱受到感觉刺激后立即回答。可取与神经径路垂直的方向(四肢环行,躯干纵形),自内向外或处自上向下依次检查;各关节上下和四肢内外侧面及远近端均要查到,并两侧对比。

1.浅感觉:

  (1)痛觉:用大头针轻刺皮肤,嘱答“痛”与“不痛”,“痛轻”或“痛重”。

  (2)触觉:用棉絮轻划皮肤,嘱答“有”、“无”,也可以说“1,2,3,”数字表示。

  2.深感觉:脊髓感觉纤维,脊髓丘脑束

  (1) 关节运动觉:轻握足趾或手指加以活动,嘱说出运动方向。检查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以了解减退程度。

  (2) 震颤觉:用振动的音叉(C128或256)柄置骨突出处,嘱回答有无震动感。

  3.皮质复合感觉

  在疑有皮质病变且深浅感觉正常的基础上,始进行此项检查。以查实体觉为主,即嘱患者指出置于其手中物品的形状、质地、材料、轻重,并说出其名称,先试病侧,再试健侧。

  [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可有减退、消失和过敏之分。若同一区域内某些感觉减退,而其它感觉保留(如触觉),称分离性感觉障碍。感觉障碍的主观症状可有疼痛、发麻、蚁行感、烧灼感等,可为自发性或在激惹后引起,后者如压痛、牵引痛等,系感觉通路的刺激性病变所致。

  2.感觉障碍分布型式因病变损害部位的不同而不同,可有周围型(神经末梢型)、脊髓节段型(根型)、传导束型和皮质型之分。

反射

射是对感觉刺激的不随意运动反应,通过神经反射弧完成。反射由感受器、传入神经(感觉神经).反射中枢(脑和脊髓).传出神经(运动神经)和效应器(肌肉,腺体等)组成,并受大脑皮质的易化和抑制性控制,使反射活动维持一定的速度、强度(幅度)和持续时间。临床常用的是简单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检查比较客观,但仍须病人合作,肢体放松,保持对称和适当位置。叩诊锤叩击力量要均匀适当。检查时可用与患者谈话或嘱患者阅读,咳嗽或两手勾住用力牵拉等方法,使其精神放松,以利反射的引出。

  (一)腱反射:是刺激肌腱、骨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因反射弧通过深感觉感受器,又称深反射或本体反射。

  [检查方法]

  1.肱二头肌腱反射(颈5-6,肌皮神经):前臂半屈,叩击置于二头肌腱上的拇指,引起前臂屈曲,同时感到二头肌腱收缩。

  2.肱三头肌腱反射(颈6-7,桡神经):前臂半屈并旋前,托住肘部,叩击鹰咀突上方三头肌腱,引起前臂伸展。

  3.桡骨膜反射(颈5-8,桡神经):前臂半屈,叩击桡骨茎突,引起前臂屈曲、旋前和手指屈曲。

  4.膝腱反射(腰2-4,股神经):坐位,两小腿自然悬垂或足着地;或仰卧,膝稍屈,以手托腘窝,叩击髌骨下缘股四头肌肌腱,引起小腿伸直。

  5.跟腱反射(骶1-2,胫神经):仰卧,膝半屈,两腿分开,以手轻板其足使稍背屈,叩击跟腱引起足庶曲。

  当深反射高度亢进时,如突然牵拉引出该反射的肌腱不放手,使之持续紧张,则出现该牵拉部位的持续性、节律性收缩,称阵挛,主要见于上运动元性瘫痪。①踝阵挛:仰卧、托腘窝使膝髋稍屈,另手握足底突然背屈并不再松手,引起足踝节律性伸屈不止。②髌阵挛:仰卧,下肢伸直,以拇、食指置髌骨上缘,突然用力向下推并不再松手,引起髌骨节律性上下运动不止。

  腱反射的活跃程度以“+”号表示,正常为(++),减低为(+),消失为(0),活跃为(+++),亢进或出现阵挛为(++++)。

  [临床意义]

  (1) 减退、消失提示反射弧受损或中断,亦见于神经肌肉接头或肌肉本身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麻醉、昏迷、熟睡、脊髓休克期、颅压增高,尤其后颅窝肿瘤,深反射也降低或消失。

  (2) 亢进多见于锥体束病变,昏迷或麻醉早期也可出现,系对脊髓反射弧的抑制解除所致;亦见于手足搐搦、破伤风等肌肉兴奋性增高时。癔病或其它神经官能症深反射也常亢进。

  正常人深反射也可亢进,老年人跟腱反射可消失,故反射的不对称比增强或或消失更有意义。

  (二)浅反射 为刺激皮肤、粘膜引起的肌肉收缩反应。

  [检查方法]

  1.腹壁反射(肋间神经,上:胸7,8;中:胸9,10;下:胸11,12):仰卧,以棉签或叩诊锤柄自外向内轻划上、中、下腹壁皮肤,引起同侧腹壁肌肉收缩。

  2.提睾反射(生殖股神经,腰1,2):以叩诊锤柄由上向下轻划股上部内侧皮肤,引起同侧睾丸上提。

  [临床意义]

  (1) 减退、消失:见于反射弧中断时。但腹壁和提睾反射减退或消失,亦可见于锥体束损害,因其除脊髓反射弧外,尚有皮质通路。此外,深睡、麻醉、昏迷、新生儿等,腹壁反射也常消失。

  (2) 亢进:震颤麻痹综合征或其它锥体外系疾病时,偶见浅反射尤其腹壁反射中度亢进,系损伤中脑抑制浅反射的中枢所致。精神紧张和神经官能症时,腹壁反射也可有不同程度的亢进。

  (三)病理反射

  当上运动神经元受损后,被锥体束抑制的屈曲性防御反射变得易化或被释放,称为病理反射。严重进,各种刺激均可加以引出,甚至出现所谓的“自发性”病理反射。

  1.Babinski征:用叩诊锤柄端等物由后向前划足底外缘直到拇趾基部,阳性者拇趾背屈,余各趾呈扇形分开,膝、髋关节屈曲。刺激过重或足底感觉过敏时亦可出现肢体回缩的假阳性反应。此征也可用下列方法引出:①Oppenheim征:以拇、食指沿胫骨自上向下划。②Chaddock征:由后向前划足背外侧缘。③Gordon征:用力挤压腓肠肌。

  2.Hoffmann征:为上肢的病理反射。检查时左手握病人手腕,右手食、中指夹住病人中指,将腕稍背屈,各指半屈放松,以拇指急速轻弹其中指指甲,引起拇指及其余各指屈曲者为阳性。此征可见于10-20%的正常人,故一侧阳性者始有意义。

  (四)脑膜刺激征:

  为脑脊膜和神经根受刺激性损害时,因有关肌群反射性痉挛而产生的体征。

  (1)颈强直:颈前屈时有抵抗,头仍可后仰或旋转;

  (2)Kernig征:仰卧,屈曲膝髋关节呈直角,再伸小腿,因屈肌痉挛使伸膝受限,小于130°并有疼痛及阻力者为阳性。

  (3)Brudzinski征:①颈症:仰卧,屈颈时引起双下肢屈曲者为阳性。②下肢征:仰卧,伸直抬起一侧下肢时,对侧下肢屈曲为阳性。

  脑膜刺激征主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压增高和脑膜转移瘤等。颈部征亦可见于后颅凹、环枕部或高颈段肿瘤。

植物神经系统

植物神经支配内脏器官、腺体、血管和立毛肌等,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面三刀大系统。其中枢部分包括大脑皮层、丘脑下部、脑干及脊髓侧角细胞(含骶髓相当于侧角部分)。丘脑下部系植物神经系统重要的皮质下中枢,其前部为副交感神经代表区,后部为交感神经代表区。通过大量联系纤维,调节机体水、盐、脂肪代谢和垂体一内分泌功能等。脑干则有司理呼吸、心跳和血管运动等的中枢。其周围部分的交感神经系统,节前纤维起自胸1一腰2的脊髓侧角细胞,经相应前根和白交通支进入两侧椎旁由交感神经节(颈部只有上、中、下三个)组成的交感神经干,然后在交感节内或穿越交感干到椎前神经节内,或直达脏器附近或其壁内,更换神经元再发出节后纤维,支配汗腺、立毛肌、胸腹腔脏器和瞳孔扩瞳肌。周围部分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其节前纤维起自脑干内脏运动神经核(如涎核、背运动核等)及骶髓2-4节侧角区,分别经Ⅲ、Ⅶ、Ⅸ、Ⅹ对颅神经和骶2-4前根至头面部及内脏附近或其壁内更换神经元,再发出较短的节后纤维,支配瞳孔约肌、唾液腺、内脏、膀胱和肛门括约约肌等。

  [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皮肤颜色和温度:观察肤色,触摸其温度,注意有无浮肿,以了解血管功能。血管功能的刺激症状为血管收缩、皮肤发白,发凉:毁坏症状为血管扩张、皮肤发红、发热,之后因血流受阻而发绀、发凉,并可有浮肿。

  皮肤划痕试验:用骨针在皮肤上稍稍用力划过,血管受刺激数秒后收缩,出现白色条纹,继以血管扩张变为稍宽之红色条纹,持续10余分钟,为正常反应。若红条纹宽达数厘米且持续时间较长至呈现白色隆起(皮肤划痕征),则表明有皮肤血管功能失调。

  交感神经损害时,其支配体表区内少汗或无汗:刺激性病变则多汗。

  2.毛发指甲营养状况:注意皮肤质地是否正常,有无粗糙、发亮、变薄、增厚、脱落溃疡或褥疮等;毛发有无稀少,脱落;指甲有无起纹,枯脆、裂痕等。

  周围神经、脊髓侧角和脊髓横贯性病变损害植物神经通路时,均可产生皮肤、毛发、指甲的营养改变。

  3.膀胱和直肠功能:

  了解排尿有无费力、急迫和尿意,有无尿贮留和残留尿以及每次排尿的尿量。了解有无大便失禁或便秘。临床上较重要的是排尿功能。

  膀胱功能障碍可分两大类:

  (1)低(失)张力性膀胱:脊髓排尿反射弧损害引起,常见于园锥、马尾和后索病变。但也可见于横贯性脊髓病的急性期(休克期)。膀胱逼尿肌张力低或无张力,尿充盈后不引起反射性收缩而致尿贮留。过度充盈后少量尿液被迫进入尿道,形成点滴(溢出性)尿失禁,残尿多,膀胱容量大。如系感受通路受损,则尿意也消失。

  (2)高张力性膀胱:骶髓排尿反射中枢以上部位损害时,排尿反射弧失去高级中枢抑制,逼尿肌张力增高,膀胱容量减少,外括约肌失去自主控制而导致尿失禁,尿次数多而每次排尿量少,见于旁中央小叶病变(失抑制性膀胱,无残尿)和骶髓以上横贯性脊髓损害的慢性期(反射性膀胱,有少量残尿)。但脊髓横贯性损害的早期,则表现为尿急、尿频。

[失语症、失用症、失认症]

  (一)失语症:

  失语症是言语(和)文字的表达或感受能力发生障碍的总称。

  1.运动性失语症:发音与构音功能正常,而言语的表达发生困难或不能,但能听懂别人的讲话。见于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及岛盖区(Broca区)病变。

  检查时可仔细倾听患者讲话,注意是否流利清楚,词汇是否丰富,要求其复述医生的讲话。

  2.命名性(失忆性)失语症:对人名或物名失去记忆,但对其用途和特点仍熟悉,并用描绘其特点的方式加以回答;当告知正确名字或名称后,可立即同意并叫出,但片刻后又忘掉。见于优势半球角回损害或脑部弥散性病变,也见于运动性失语的恢复期,或为感觉性失语的早期或其后遗症。检查时令病人说出所示物品名称,不能回答时可以正确或错误名称告之,看其反应。

  3.感觉性失语症:为接受和分析语言的功能发生障碍。轻者仅能听懂简单生活用语,重者对任何言语不能理解。由于患者不能听懂自己的话并及时纠正其错误,因此,虽能说话但多错乱,无法听懂。见于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Wernick区)的病变。检查时可让病人指出被告知的物品或执行简单的口述动作,如闭眼、张口等,观察其是否理解。

  (二)失用症:

  失用症是丧失了正确地使用物件完成一系列有目的性动作的能力的总称。即在无肢体瘫痪或共济失调等运动障碍的情况下,不能或不会按一定顺序正确完成上学的有目的的动作。其中枢主要在优势半球的缘上回,并通过胼胝体和对侧运动区联系,但指导完成各个动作的要领则为整个大脑皮层的功能,故上述部位的病变和大脑广泛性病变,均可引起失用症。检查时可观察患者的各种自发性动作,或将火柴、牙刷、柱子等置于手中,嘱作出用火柴点烟、刷牙、梳头等动作,观察能否正确完成,有无反复而不知所措,或错把火柴放入口中或去别处擦划等情况。

  (三)失认症:

  各种感受通路正常,但不能通过感知认识熟悉的物体,如不能识别触摸到的物体(体觉失认症,即实体觉丧失);不能辩论看到的熟人,但可领先触摸或听音加以识别(视觉失认症)等,分别见于中央后回和枕顶叶交界区的病变。对自己躯体的失认症称“体象障碍“,常见者有手指失认(不知手指名称)和左右定向障碍(分不清躯体的左右侧),多见于优势半球顶下小叶病变。也有的表现为病觉(否认一侧肢体是自己的),主要见于优势半球以角回和缘上回为中心的广泛病变。检查时可询问患者手指名称,嘱指出左右侧,有偏瘫者询问有无偏瘫,并了解其是否关心等。

希望每一个病患一定要从饮食、作息方面进行规划,帮助患者一起面对癔病性眼震,特别是进食中尤其注意搭配,减少疾病的加重。



职业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在我们的生活中,患有职业性眼震的人是比较多的,由于这一疾病较为特殊,所以很多患者在发病的早期并没有发现疾病的存在,往往是等到病情较为严重了才去治疗,可以说对职业性眼震的症状和职业性眼震的治疗方法有所了解是非常重要的。

  1、瞳药物治疗:方法是用1%阿托品或2%后马托品眼液点眼,一日一次,连续三天。这类药物可使睫状肌麻痹,因而对假性近视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2、针灸疗法,是选用太阳、攒竹、承泣等穴位并配合风池,翳明等穴位进行针灸,每次选用1-2个主穴及配穴,每日一次,20-30天为一疗程。

  3、电刺激疗法:选用以上穴位,连接电刺激治疗仪,进行间断或连续性电刺激,每日一次,每次10-15分钟。12次为一疗程。

  4、解痉药物治疗:目前有人主张用0.25%双星明眼液,每日滴眼一次,这类药物主要是使睫状肌痉挛放松,从而达到治疗近视的目的,但疗效较慢。

  5、穴位按摩疗法,也就是眼保健操,它是根据造成近视眼的原因,综合祖国针灸医学、经络、穴位按摩等方法设计而成的。主要是对晴明、攒竹、太阳、风池、四白等穴位进行按摩,通过按摩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使眼部调节痉挛和集合紧张得以缓解,达到治疗和预防近视之作用。

  6、雾视法:又分为远雾视和近雾视两种。A、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B、远雾视法:是用+3.0D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 利用近视治疗仪中图像距离的远近变换,锻炼睫状肌的功能,以增强眼睛的调节机能。

  其他还有理疗、如磁珠的耳穴压理,耳针、气功疗法等,这些方法主要是由于提高了视中枢及视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近期内可有提高视力的作用。

每一个人的体质不一样,疾病恢复过程也不同,职业性眼震的治疗需要持之以恒,希望病患们能够坚持下去,很快就能够恢复健康身体,走出疾病阴霾。



单眼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如果能够养成喝水的习惯,可以避免许多疾病的出现,就比如单眼性眼震这种疾病,即便是没有直接影响,也会有间接的影响。除了喝水的习惯之外,坚持运动健身也是预防各类疾病的好办法。

眼球震颤(nystagmus),简称眼震。是一种不自主的、有节律性的、往返摆动的眼球运动。常由视觉系统、眼外肌、内耳迷路及中枢神经系统(平衡感觉传导通路受到损害)的疾病引起。眼震可依病因、临床特征和有关的神经眼科情况分为二大类:①知觉缺陷型眼震(sensory defect nystagmus)如注视性眼震;②运动缺陷型眼震(motor defect nystamgus)如注视麻痹性眼震。  临床表现1.跳动型:眼球呈明显速度不同的往返运动,当眼球缓慢地转向加一方向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又突然以急跳式运动返回。所以此型震颤有慢性和愉相的表现,慢性为生理相,快相是慢相的矫正运动,快相方向作为眼球震颤的方向,快相与病因有关。2.摆动型:眼球的摆动犹如钟摆,没有快相和慢相。其速度和幅度两则相等。多见于双眼黑蒙和弱视患者。  

辅助检查一、一般检查直接观察患者注视正前方或令患者追随检查者手指向某方向移动时的眼震情况。有些需单眼遮盖进行检查。为此,检查时应注意下列各点:1.是隐性或潜伏性还是显性眼球震颤。2.眼震是联合性—两侧眼球的运动彼此一致,还是分离性。3.眼震的类型、方向、程度、频率、幅度等。4.有无休止眼位。二、特殊检查眼震电流图等器械检查。眼球震颤是指两眼有节律不随意地往返摆动。这是一种与视觉、迷路及中枢等控制眼球位置有关的因素所致眼位异常,也是为适应身体内外环境改变而出现的代偿性动作。病因及危险因素根据引起眼球震颤的病因,眼球震颤可分为四类:1.眼性眼球震颤 它指黄斑部中心视力障碍使注视反射形成困难而形成的眼球震颤。(1)生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它包括斜性眼球震颤、视觉动力性眼球震颤和隐性眼球震颤等。(2)病理性注视性眼球震颤 它包括盲性眼球震颤、弱视性眼球震颤、职业性眼球震颤等。2.前庭性眼球震颤3.

身体患有疾病,不仅仅会存在疼痛不适等症状,还可能诱发并发症状,遵循单眼性眼震的治疗方法,避免胡乱用药,及时治疗身体疾病。



诱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健康是我们开心生活,正常工作的一个基础条件,要是身体发生了诱发性眼震疾病,健康受到了损害,情绪自然也容易受到影响,工作质量也一样会下降,而了解诱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并积极对疾病做出治疗是患者应该做到的。

  【图片说明】此图是我2012年在烈士公园拍的荷花。

  6.肝胆郁热,风阳上扰

  张赞臣验案

  (1)病历摘要:王某,女,24岁。患者夜眠时不慎将发夹刺进左耳内,继而作痛,耳鸣,听力减退,伴旋眩,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已5次。刻下:眩晕2天,头颈不能转动,动则作呕,吐出食物粘痰,脉细,苔薄。检查见左耳内有血迹,耳膜后上方外伤性穿孔,未见眼球震颤。血压正常。证属外伤引动肝阳上亢。治以平肝降逆:天麻粉6g(蜂蜜调服分吞),白芍药9g,白蒺藜9g,钩藤12g,半夏9g,陈皮4.5g,茯苓9g,枳壳5g,竹茹9g,左金丸1.8g(吞)。3剂后眩晕已解,但左耳窍鼓膜刺破而流黄脂微带血水,但无腥臭,再从原意调治:白芍药、白蒺藜、牡丹皮、夏枯草、茯苓、金银花、绿豆壳各9g,钩藤12g,生甘草2.4g,陈皮5g。上方5剂后眩晕未再发,痊愈出院。(倪合也,《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7-8)

  (2)妙法解析:此例不一定是梅尼埃病,但眩晕与耳有关,仍录于此。方中半夏、陈皮、茯苓、枳壳、竹茹清热除痰;左金丸(黄连、吴茱萸)清泻肝火,降逆止呕;白芍药养阴柔肝;天麻粉、白蒺藜、钩藤平肝熄风。复诊时因鼓膜外伤外流黄水带血,故用陈皮、茯苓、甘草化痰;白芍药、牡丹皮、生绿豆壳、夏枯草清肝柔肝;白蒺藜、钩藤平肝熄风;金银花、甘草清热解毒。

  吴少怀验案

  (1)病历摘要:徐某,女,37岁。经常头目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突然发作,诊为耳源性眩晕。急躁易怒,头角胀痛。证属肝胆郁热,痰火上扰。治拟平肝清热,降逆除痰。处方:当归、白芍药、半夏、茯苓、代赭石各9g,天麻、龙胆草各4.5g,陈皮、川牛膝、泽泻各6g。上方连服8剂而愈。(《吴少怀医案》第38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属肝胆郁热,痰火上扰。治拟平肝清热,降逆除痰。方中当归、白芍药养血柔肝;半夏、茯苓、陈皮除痰;龙胆草、泽泻、川牛膝清降肝火;代赭石、天麻潜阳熄风。

  何任验案

  (1)病历摘要:黄某,女,45岁。患者平时两目视物不清,有时目赤,两胁作痛,尿黄,脉弦。近来头目昏眩加剧,伴耳鸣欲呕。今日突然昏倒。西医诊为梅尼埃病。证属肝阳上扰为患。治拟龙胆泻肝汤:天麻3g,龙胆草、五味子、柴胡、木通各4.5g,栀子、当归各9g,黄芩、泽泻、知母各6g,酸枣仁15g,生地黄12g。上方5剂症瘥,续以此加减而愈。(《何任医案选》第54-55页)

  又案:姚某,男,成人。头晕目眩,肢腿酸软乏力,胃纳差,口苦,苔厚,脉弦。诊为梅尼埃病。治以清利为法:龙胆草4.5g,生地黄12g,柴胡4.5g,竹茹12g,半夏9g,栀子9g,知母6g,当归9g,黄芩6g,车前子9g,泽泻6g,保和丸15g。5剂后眩晕瘥解,原方去当归加橘红4.5g,7剂。三诊:眩晕除,诸症瘥,体力未复。处方:党参9g,酸枣仁12g,栀子6g,淮山药12g,潼蒺藜9g,夜交藤12g,当归6g,竹茹9g,枳实6g,北五味子4.5g,4剂收功。(何任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5:10-11)

  (2)妙法解析:上例患者病机当为肝胆郁火,致肝阳上亢,肝风上扰。方中龙胆草、栀子、黄芩、知母、泽泻、木通清利肝胆郁火;当归、生地养血柔肝;柴胡疏理肝气;五味子、酸枣仁养心安神;天麻平肝熄风。全方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养血安神,熄风定晕之功。医案中有“昏倒”一词,“昏倒”多指因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而倒地,在梅尼埃病不应出现此症,当属“晕倒”,因眩晕而仆倒于地;果真是“昏倒”,当与梅尼埃病本身无关。

  后例患者病机当属肝胆郁火,致脾土受伐,痰浊内生,肝风挟痰上扰清窍。方中龙胆草、栀子、知母、黄芩、车前子、泽泻清利肝胆热邪;当归、生地黄、养血柔肝;柴胡疏肝;竹茹、半夏、陈皮清热除痰;保和丸健脾消导。初瘥后,仍以党参、淮山药健脾;当归、北五味子、夜交藤、酸枣仁养血安神;潼蒺藜补肝肾;栀子、竹茹、枳实清化余痰余热。

  刘炯夫验案

  (1)病历摘要:刘某,男,30岁。2天前因疲劳引起头晕目眩,昏甚欲倒,头痛抽掣,右耳如塞,面红唇焦,口苦咽干,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诊为梅尼埃病。从风火论治:黄芩、白芍药、栀子各10g,菊花6g,钩藤12g,甘草3g,羚羊角2g(兑服)。上方6剂而愈。(刘炯夫,《浙江中医杂志》1981;5:218)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要多属肝胆郁热久蕴,化火生风,上扰清窍。方中黄芩、羚羊角、栀子、甘草清肝火;白芍药养阴柔肝;菊花、钩藤平肝熄风。全方合用,共奏清肝泻火,平肝熄风之功。

  7.肝肾不足,风阳上扰

  吴少怀验案

  (1)病历摘要:刘某,男,49岁。患眩晕呕吐已20余年屡治不愈。诊为耳眩晕。近来发作频繁,眩晕欲倒,恶心呕吐,左耳蝉鸣,夜眠欠佳,面色苍黄,纳少,二便调。证属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治拟先泻胆安胃,后育阴潜阳。处方:生龙骨、生牡蛎、清半夏、茯神、竹茹、钩藤各9g,陈皮、栀子、黄柏、枳实各4.5g,生甘草3g,菊花6g。7剂后眩晕减,呕吐止,夜眠好转,仍耳鸣较重,大便干。舌苔薄黄润,脉滑细弦。药后见效,改加潜降:石决明15g,龟板、黄柏、知母各6g,菊花、钩藤、赤芍药、牛膝、竹茹各9g,陈皮4.5g,天麻3g。15剂后诸症消失。为巩固疗效,以下方配丸药常服:龟板、石决明各30g,生地黄24g,枸杞子、黄柏、知母各18g,天冬、麦冬各9g,当归、泽泻各12g,杜仲、牛膝、陈皮各15g,炼蜜为丸如梧子大,早晚各服20丸。(《吴少怀医案》第38-39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肝肾不足,风阳上扰。治拟先泻胆安胃,后育阴潜阳。方中清半夏、竹茹、陈皮、枳实、生甘草清热化痰,理气安胃;栀子、黄柏清热泻火;生龙骨、生牡蛎潜阳,并助茯神安神;钩藤、菊花平肝熄风。二诊方中,生地黄、天冬、麦冬、当归、枸杞子、杜仲、牛膝、泽泻育阴,滋补肝肾;黄柏、知母清降虚火;龟板、石决明潜阳;陈皮理气安胃。

  李斯炽验案

  (1)病历摘要:瞿某,男,35岁。数年前发作头目眩晕,长期不能工作,经治愈后历时4年又复发。服中西药一直未见好转。每半月或一月即发作一次,每次持续约一日之久。症见眩晕,呕吐,神志若失,过此便数日不能起床,平素性情急躁易动,不能自已,夜眠甚短。诊为梅尼埃病。脉细微,面色青白,舌质红,目睛赤,精神困乏。证属肝阴不足,阳亢生风上扰。治当益血养肝,潜阳熄风:菊花、刺蒺藜、蚕砂、防风、当归、白芍药、黄柏各9g,石决明、女贞子各12g,川芎6g,甘草3g,10剂。复诊:服上方历时半月,未见发作,有时感头昏,睡眠食欲均无不良反应。脉象同前。处方: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龙骨、钩藤、菊花各9g,石决明15g,谷芽、女贞子各12g,防风、全蝎各6g,天麻、甘草各3g,10剂。三诊:眩晕一直未发,病情继续好转,精神渐复,脉象较平,惟舌尖尚红,目睛尚有细小赤纹,肝阴未充,风阳未宁。再以上方去女贞子,加草决明12g,沙参15g,牡丹皮9g。10剂。四诊:前症基本消失,已能上班工作,再用丸方调理:沙参、生地黄、钩藤、女贞子、旱莲草各30g,牡丹皮、泽泻、当归、川芎、蚕砂、天麻、防风、龙骨、牡蛎各15g,全蝎10只,蜜丸,淡盐汤送下。(《李斯炽医案》第一集,第23-24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肝阴不足,阳亢生风上扰。治以益血养肝,潜阳熄风。方中当归、白芍药、川芎、女贞子益血养肝;黄柏清热降火;石决明潜阳平肝;菊花、刺蒺藜、蚕砂、防风祛风定晕;甘草调和诸药。二、三诊方中,生地黄、当归、白芍药、川芎、女贞子、沙参、牡丹皮滋阴养肝;龙骨、石决明、菊花、天麻、钩藤、防风、全蝎平肝潜阳,熄风定晕;草决明清肝;谷芽养胃;甘草调和诸药。四诊方中,沙参、生地黄、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泽泻、当归、川芎养血益阴补肝肾;蚕砂、天麻、防风、龙骨、牡蛎、全蝎、钩藤潜阳平肝,熄风定晕。

  孙一民验案

  (1)病历摘要:李某,女,成人。眩晕、呕吐,不能转动2天。诊为梅尼埃病。平时有头晕,心烦,急躁,倦怠,睡眠多梦。前天眩晕加重,自觉屋宇转动,不能起床,甚则呕吐,耳如蝉鸣,口苦,咽干,睡眠不宁,纳食不佳,周身无力,小便黄,舌苔白腻,舌根部苔厚,脉濡微数。此乃心肝肾功能失调,证属阴虚阳亢。治当滋阴潜阳:天麻、紫石英、白菊花、陈皮、茯神、麦冬、生地黄、牛膝各9g,珍珠母30g,紫贝齿12g,白芍药、磁石18g,竹茹6g,夜交藤15g,3剂后诸症大减,已能坐起,大便三日未行。守原方,加瓜蒌24g,5剂而效。(《临证医案医方》第29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阴虚阳亢,治以滋阴潜阳。方中麦冬、生地黄、白芍药、牛膝育阴补肾;珍珠母30g,紫贝齿、磁石、紫石英潜阳平肝;天麻、白菊花熄风定晕;陈皮、竹茹止呕;茯神、夜交藤养心安神;瓜蒌润肠通便。

  张赞臣验案

  (1)病历摘要:蒋某,女,29岁。眩晕病已年余,屡次发作,头眩目花,转旋更甚。西药未效。脉细缓,苔淡薄。证属虚阳上亢,治以养血熄风扶正:白蒺黎、潼沙苑、枸杞子、全当归、半夏、茯苓、夏枯草、白芍药各9g,钩藤12g,陈皮4.5g,5剂。头眩减,尚有恶心口腻,痰粘,脉细弦,苔薄淡,体质虚弱。原意出入:白芍药、白蒺黎、潼沙苑、茯苓、全当归、夏枯草各9g,神曲9g,半夏6g,钩藤12g,陈皮4.5g,7剂。眩晕减,恶心退,体弱形瘦面白,苔淡薄,脉细缓。二诊方去半夏、夏枯草、加白术、党参、枸杞子各9g。7剂。四诊:仍有时头晕、恶心、心悸、怔忡。脉弱苔薄。睑内血色淡。治以益气养血和胃:孩儿参12g,茯苓、柏子仁、当归、白蒺黎、白芍药、潼沙苑、枸杞子、茯苓、远志肉、白术各9g,陈皮4.5g,7剂。五诊:眩晕减,时有耳鸣,心悸,舌脉如上。气血两亏。上方加黄芪9g,服7剂后又加减服5剂而愈。(倪合也等,《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0:6-7)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虚阳上亢认识,治以养血熄风扶正。前三诊方中枸杞子、潼沙苑、白芍药、全当归养血柔肝;半夏、茯苓、陈皮、白术健脾化痰;夏枯草、钩藤、白蒺黎平肝熄风;孩儿参益气养阴;柏子仁、远志肉养心安神;党参、神曲、茯苓益气健脾和胃。四、五诊方中,黄芪、白术各9g,茯苓、陈皮益气健脾;孩儿参益气养阴;当归、白芍药、枸杞子、茯苓、潼沙苑养阴益肝;柏子仁、远志肉养心安神;白蒺黎熄风定晕.。

  8.阳气不足,水饮上逆

  李斯炽验案

  (1)病历摘要:王某,男,58岁。患者突然于最近头晕眼花,不思饮食,口中干燥,但饮水即吐,小便不利。并见形本消瘦,少气懒言,脉濡软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西医诊为梅尼埃病。《伤寒论》说:“渴饮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处方: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厚朴、藿香各9g,甘草3g。2剂后诸症均减,小便通利。晨起时有如戴帽感,饮食未完全恢复,手足乏力,脉软弱,苔白腻。拟通阳行水,兼补气和胃:桂枝、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厚朴、藿香、党参、神曲各9g,甘草3g。上方2剂后完全康复。后随访未复发。(《李斯炽医案》第一集,第46-47页)

  (2)妙法解析:此例患者病机多属阳气不足,水饮上泛,治以温化水饮。方中白术健脾;桂枝温阳行水;茯苓、猪苓、泽泻利水渗湿;厚朴行气,气行则水行;藿香芳香化浊;甘草调和诸药。二诊方中续加党参益气;神曲健脾。

  谭敬书验案

  (1)病历摘要:张某,男34岁,工人。2天前突发眩晕,转动头颈则眩晕加剧,耳鸣重听,起则欲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小便不利,大便溏,腰酸肢冷。检查可诱发水平性眼震,音叉检查示左耳轻度感音性耳聋。舌淡胖,苔白滑润,脉沉弦。诊为梅尼埃病,证属脾肾阳虚,饮停内耳。处以温化止眩汤:附片、陈皮、法夏、白芍药各10g,白术5g,茯苓、泽泻各20g,桂枝、炙甘草各5g,生姜5片。二诊:服药4剂后眩晕大减,可起床活动,转颈时仍有不适,原方去法夏加葛根10g,续服8剂告愈。(徐绍勤,《新中医》1991;7:4)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属脾肾阳虚,饮停内耳。方中附片、桂枝温阳,助茯苓、泽泻利水化饮;白术、生姜、陈皮健脾化湿;法夏和胃,降逆止呕;炙甘草助白芍药酸甘化阴,以制桂、附辛温耗阴之虞。

  王彩丽验案

  (1)病历摘要:王某,女,28岁。患者3天前突发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左耳鸣,曾用安定、654-2、谷维素等治疗未效。症见闭目伏床,痛苦呻吟,恶心,泛泛欲吐,心悸,失眠,口渴,小便不利,胸满痞塞,势欲仆地,舌红苔白厚,脉沉弦滑。血压13.33/9.33kPa,眼球水平性震颤,心肺正常。双耳鼓膜轻度内陷,音叉检查左耳轻度感音神经性聋,对冷热水刺激无反应。诊为梅尼埃病,证属痰浊中阻,水饮上犯。治以五苓散加减:茯苓、桂枝、白术、泽泻、陈皮、半夏各10g,车前子15g,钩藤30g,菊花12g,竹茹6g,菖蒲10g,酸枣仁5g,生姜3片。上方4剂后诸症大减,仍感眩晕甚,原方加天麻10g,再进8剂而愈。后又因劳累而发,但较前轻,仍以原方16剂而愈。听力正常,前庭功能恢复正常。(王彩丽,《山东中医杂志》1985;2:25)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阳气不足,痰浊中阻,水饮上犯。方中桂枝温经以助利水化饮;白术健脾化饮;茯苓、泽泻、车前子利水化饮;陈皮理气和胃;半夏、竹茹降逆止呕;钩藤、菊花平肝止眩;菖蒲化浊通窍,清利头目。

  姚天源验案

  (1)病历摘要:叶某,女,64岁。眩晕耳鸣1周,经治无效而求诊。患者眩晕如乘舟车,恶心,自汗,闭目卧床不起,稍动则眩晕益甚,双耳自感有潮水响声,听力减退,伴身瞤动,心悸,纳少,口淡,双胫如浸冷水,面色苍白,苔白润,脉缓,右尺弱,寸关浮大无力。证属阳虚水泛。治以温肾利水:附片8g,白术10g,茯苓12g,生姜10g,白芍药6g,细辛3g,桂枝5g,五味子6g,川芎8g。上方3剂后诸症悉除,惟感乏力,倦怠纳少。予归脾汤加味收功。(姚天源,《福建中医药》1981;5:20)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阳气不足,寒水内停,上犯清窍。治以温肾利水。方中附片、白术、茯苓、生姜、白芍药为真武汤,温阳利水;助以桂枝温阳以助化气利水;细辛温经散寒;五味子酸敛以制桂附细辛之辛散太过;川芎行气活血通窍。

  9.脾肾亏虚,清阳不升

  蒲辅周验案

  (1)病历摘要:李某,男,57岁。9年前始发眩晕病,当时头晕较剧,如立舟车,感周围环境转动,伴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以后又有两次发作,诊为梅尼埃病。近两月来头昏头晕,不能久看书,稍久则头痛头晕加重,胃部不适,有欲吐之感,并有摇晃欲倒,纳减,体重亦减,常嗳气,矢气多,大便正常,晚间皮肤痒,西医认为是荨麻疹,影响睡眠,恶梦多,小便稍频,有少许痰,有时脱肛,脉弦细无力,舌淡无苔。证属中气虚,兼心气不足。处方:炙黄芪12g,党参6g,柴胡2.4g,升麻2.4g,白术6g,当归4.5g,陈皮4.5g,炙甘草3g,茯神6g,远志3g,法夏6g,生姜3片,大枣3枚。5剂。间日1剂。二诊:诸症减,由于看报在6天前又失眠,经服安眠剂后好转,大便时结,脉迟滑,舌正中苔薄黄腻,似有食滞之象。处方:原方黄芪改为6g,加酸枣仁6g,山楂3g,3剂。三诊:诸症好转。但看书超过2小时后则烦躁、头部发紧。脉虚,舌正无苔。予补中益气丸和归脾丸善后。(《蒲辅周医案》第5-7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中气虚,兼心气不足。方中炙黄芪、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炙甘草、柴胡、山楂、升麻补中益气;法夏和胃止呕;茯神、远志、酸枣仁养心安神;生姜、大枣和胃。全方合用,共奏补中益气,养心安神之功。

  张赞臣验案

  (1)病历摘要:曹某,女,19岁。眩晕反复发作已10余年,本次发作20余天,晃摇欲倒,头颈不敢转动,且有震颤,向前直视尚可,耳鸣如蝉,听力减退,有时作恶,脉细涩无力,舌苔淡薄,体质虚弱。证属气血亏损,肝阳失潜。治以益气养血,平肝熄风:党参、黄芪、白术、当归、白芍药、白蒺藜、潼沙苑、甘菊花、枸杞子、合欢皮各9g,陈皮4.5g,钩藤12g。上方连服14剂,眩晕已止,神疲乏力,面色晃白,体质瘦弱,脉细苔薄。正气未复,治以扶正养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各9g,陈皮4.5g,首乌、当归、白芍药、枸杞子各9g,7剂收功。(倪合也,《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7:7-8)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为气血亏损,肝阳失潜。治以益气养血,平肝熄风。方中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当归、白芍药、枸杞子、潼沙苑益气养血;合欢皮舒肝解郁;白蒺藜、甘菊花、钩藤祛风定晕。后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皮益气健脾;首乌、当归、白芍药、枸杞子养血益肝。

  朱祥成验案

  (1)病历摘要:朱某,男,46岁。既往有梅尼埃病史。2周前典型发作1次,经治疗后好转。近日早晨起床后仍有明显的头晕恶心,稍一活动即眩晕欲仆。四肢倦怠无力,纳差,面色晃白无华。舌淡,苔白腻,脉弦。处方:生黄芪、党参、茯苓各15g,白术、陈皮、半夏、泽泻、大枣各14g,生薏苡仁、珍珠母各20g,升麻4.5g,车前子12g。7剂。二诊:诸症好转。昨日劳累饮酒后眩晕发作。原方7剂而愈。(王永华,《浙江中医杂志》1987;7:321-322》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乃脾气亏虚,清阳不升,治以补中益气,定晕止眩。方中生黄芪、党参、茯苓、白术、陈皮、生薏苡仁、半夏、泽泻、大枣、升麻补中益气,健脾除湿;车前子利湿化浊;珍珠母潜阳定晕。

  徐轩验案

  (1)病历摘要:周某,女,39岁。诉眩晕10余年,每发作则呈旋转性,恶心呕吐,左耳鸣响,近年来发作频繁,昨日又发,同时精神疲乏,纳差,二便自稠。查见形体肥胖,面色少华,左耳AC↓>BC↓↓,自发性眼震呈水平性。舌苔薄白腻,脉细滑。治以益气健脾,化痰降逆:太子参、白术、白芍药、淮山药、薏苡仁、泽泻、茯苓各10g,炙甘草3g,陈皮、半夏、天麻各6g。上方连服20剂而痊愈。(徐轩,《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7;4:41)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乃中气不足,痰浊上干。治以益气健脾,化痰降逆。方中太子参、白术、白芍药、淮山药、薏苡仁、泽泻、茯苓、炙甘草、陈皮、半夏益气健脾,除痰化湿;法夏亦能降逆止呕;天麻平肝定晕。

  张沈东验案

  (1)病历摘要:陈某,女,42岁。反复头晕欲倒,伴呕吐发作已多次。此次发作3天,刻下:头重如戴帽,发作时难以起立行走,即便躺在床上,犹如舟荡,视物旋转,耳鸣不聪,时吐痰涎,胸闷纳欠,便溏懒言。舌淡苔白,脉细滑。证属上气不足,清阳不升。处方:生黄芪、白术、茯苓、法夏各12g,陈皮6g,泽泻、代赭石各30g,牛膝、焦山楂各10g。上方10剂而愈。(张沈东,《吉林中医药》1987;2:18)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乃脾虚生痰,浊阴上干,治以益气健脾,化痰降逆。方中生黄芪、白术、茯苓、法夏、陈皮、焦山楂、泽泻益气健脾;代赭石降逆止呕;牛膝在此方中用药机理不明,以凡成愚见,似不宜。

  施慧验案

  (1)病历摘要:杜某,女,39岁。眩晕10余年,经常发作,甚则晕厥,半月前剧发,随即昏厥。送某医院抢救,血压10.17/5.33kPa,诊为梅尼埃病。经抢救后神志清醒,但眩晕如旧,夜卧不安,心悸,胸闷痰多,欲呕,食少,舌苔薄白微腻,脉右细滑左滑细。治以养血健脾,化痰理气:首乌15g,砂仁0g,淮山药15g,党参15g,法夏12g,陈皮、厚朴各10g,秫米、当归、茯苓、枣仁、旱莲草各15g,竹茹6g,瓜蒌6g。上方5剂后诸症悉减,但神疲畏寒,肢冷,下肢浮肿,左脉沉细,右脉沉迟,舌苔淡白。此乃脾肾阳虚之象,治宜温阳利水,健脾补肝:附片30g,大枣7枚、茯苓15g,党参20g,砂仁0g,干姜10g,黄芪30g,枸杞子18g,炙甘草9g,淮山药18g,白术15g,首乌18g,莲子肉15g。上方连服七剂,诸症显著好转,血压正常,予原方稍佐滋养固脾之品以善其后。(施慧,《上海中医杂志》1984;4:19-20)

  (2)妙法解析:医者对首诊病机凹生痰,浊阴上干认识。治以养血健脾,化痰理气。方中党参、法夏、秫米、淮山药、砂仁、茯苓、瓜蒌益气健脾,除痰化浊;陈皮、厚朴助理气化痰;当归、首乌、旱莲草养阴补肝;竹茹降逆止呕;枣仁安神。复诊时病机从脾肾阳虚认识,治以温阳利水,健脾补肝。附片、茯苓、干姜温阳利水;党参、砂仁、黄芪、白术、大枣、莲子肉、炙甘草、淮山药益气健脾;枸杞子、首乌养血补肝。值得注意的是,此例患者眩晕发作时甚则晕厥当与血压偏低有关,而非梅尼埃病之表现。

  刘云龙验案

  戴某,女,38岁。患梅尼埃病已5年余。每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作。现又发病2月余,症见头晕目眩,耳鸣伴恶心呕吐,轻时如坐舟车,重时如屋倾地撼,精神困顿,纳呆,肢倦少气,腰腿酸痛,两目干涩,手指麻木,耳鸣,舌淡红,苔白腻,中裂,有齿痕,脉弦细滑。证属虚中夹实,治以滋补肝肾,健脾化湿:枸杞子、女贞子、牛膝、桑寄生各15g,党参、黄芪、煅磁石、生牡蛎各30g,当归、法夏各12g,菊花、石菖蒲、陈皮各10g,白蒺藜15g。上方3剂而病势大挫,6剂而病瘥,再略作增减又服数剂而收功。(《千家妙方》第510-511页)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多属脾肾两亏,肝血不足,痰浊内生,浊阴上干。治以滋补肝肾,健脾化湿。方中党参、黄芪、陈皮益气健脾;法夏和胃止呕;枸杞子、女贞子、当归、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煅磁石、生牡蛎潜阳平肝;菊花、白蒺藜祛风定晕;石菖蒲化浊通窍。

  施慧验案

  (1)病历摘要:蔡某,女,55岁。患者曾患宫颈癌作过放射治疗,随后头晕逐渐加重,如坐舟车,感周围环境转动,呕吐,血压低,耳鸣如蝉,诊为梅尼埃病。近两月来只能卧床闭目,且目干眼花,口苦便干,有少许痰,血压10.67/6.67kPa,舌红少津脉细数。证属血虚肾亏。治以滋养肝肾,益气养血:潼蒺藜10g,首乌15g,枸杞子18g,当归、党参、淮山药、女贞子各15g,密蒙花10g,瓜蒌6g,荷顶3枚,砂仁10g,旱莲草15g,麦冬12g,酸枣仁15g。上方5剂后诸症减轻,血压正常,唯体力尚差,偶有心悸。予原方加减,心肝肾并调,再配合明目地黄丸缓治,又坚持用药1月余,诸症遂平。(施慧,《上海中医杂志》1984;4:19-20)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血虚肾亏认识,治以滋养肝肾,益气养血。方中党参、砂仁、山药益气健脾;潼蒺藜、首乌、枸杞子、当归、女贞子、旱莲草补益肝肾;麦冬养阴清热;密蒙花清肝明目;枣仁安神;瓜蒌润肠通便;荷顶升清降浊。

  10.气血瘀阻,平衡失司

  周冠群验案

  (1)病历摘要:王某,女,48岁。屡发眩晕4年余,发则视物旋转,耳鸣,恶心呕吐。确诊为梅尼埃病。在我处曾予化痰、益气升阳,调和冲任、养血安神、滋阴潜阳诸法,不但不效,反增不适。后又以利水平肝法,予泽泻24g,白术、茯苓各15g,磁石30g,钩藤、牛膝各12g,半夏9g,菊花、陈皮各6g。服上药后症情不减,但无不适,出入治疗半年,眩晕仍每周发作1-2次。究其症状,尚有手足麻木,脉弦细,苔薄腻,质淡胖。证属水饮无疑。再据唐容川所论:“须知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祛瘀血则痰水自消”,以原法佐化瘀之法:上方加莪术4.5g。7剂后症状好转,耳鸣减轻,诸症好转。续守前方,莪术增至7g,历时2个月而愈。(周冠群,《上海中医药杂志》1985;4:29)

  (2)妙法解析:本例患者病机从肝风挟痰饮上扰,兼有瘀血阻络认识。方中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燥湿健脾利水;菊花、钩藤、牛膝平肝;磁石潜阳;莪术活血化瘀。

  【按语】

  梅尼埃病属中医眩晕范畴,古代文献关于眩晕的论述非常丰富。《内经》中有:眩、眩冒、眩转、掉眩、头眩、头目眩、眩仆、脑转、眴仆、目转、目系转、目运等称呼,其义大同小异,均与现代所谓眩晕有关。后代医家有眩晕、真眩晕之称,可能与梅尼埃病相近。如《证治汇补》卷4说:“眩者,言视物皆黑;晕者,言视物皆转,二者兼有,方曰眩晕。”又如《医林绳墨》卷3说:“其症发于仓卒之间,首如物蒙,心如物扰,招摇不定,眼目昏花,如立舟舡之上,起则欲倒,恶心冲心,呕逆奔上,得吐少苏,此真眩晕也。”此外,历代医著所描述的症状与梅尼埃病非常相近者亦有很多,最早者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膈如寒。”李东垣《兰室秘藏》卷中载:“先师尚病头痛,发时两颊青黄,晕眩,目不欲开,懒言,身体沉重,兀兀欲吐。”所述病证,与梅尼埃病极似。朱丹溪《丹溪心法》卷四亦载“眩者,言其黑晕旋转,其状目闭眼暗、身转耳聋,如立舟船之上,起则欲倒。”后世论眩晕,多引朱氏。古代医家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论述非常丰富,但根据现代中医对梅尼埃病的认识,其病机主要有风火、痰、虚等观点。⑴风与火。主要是肝风化火。因肝木升发太过,生风化火,风火相扇,上扰清窍所致。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说:“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掉,摇也;眩,昏乱旋运也。风主动故也。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故火本动故也,焰得风则自然旋转。......眩运而呕吐者,风热甚故也。”《简明医彀》卷3说:“经曰:诸风掉眩,皆属肝木。夫眩运之始,必因火克肺金,金衰不能制木,故木旺而生风。肝木既旺,复能生火。风火二气属阳,阳主动,性同上升,两动相搏,则为眩转。犹焰得风。”《杂病源流犀烛·头痛源流》卷25说:“眩晕,肝风病也……夫肝为风。风,阳邪也,主动。凡人金衰不能制木,则风因木旺而扇动,且木又生火,火亦属阳而主动,风火相搏,风为火逼则风烈,火为风扇则火逸,头目因为旋转而眩晕,此则眩晕之本也。”⑵痰饮。《金匮要略》多从痰饮论治眩晕。而元代朱丹溪则力主从痰饮论治眩晕。如《丹溪心法·头眩》卷4说:“无痰则不作眩。”痰饮眩晕,有湿痰壅遏、痰火上扰、气虚生痰、风痰上扰等的不同。如《金匮钩玄》说:“头眩,痰夹气虚、火,治痰为主;夹补气药,并降火药。属痰,无痰则不能作眩。属火,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多者。”《圣济总录》卷17说:“风痰相结,上冲于头,亦令头旋。”《丹溪治法心要·眩晕》卷3说:“风痰眩晕,二陈汤加芩、苍、防、羌治之。”⑶虚损。《灵枢·口问》说:“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灵枢·海论》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景岳全书·眩晕》卷17说:“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无虚不能作眩,当以治虚为主,而酌兼其标。”对上述风、痰、虚诸观点之间的关系,清代陈修园《医学从众录·眩晕》卷4有一个阐述,指出:“《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摇也。眩,昏乱旋转也。皆由金衰不能制木,木旺生风,风动火炽。风火属阳而主动,相搏则为旋转。《内经》又云:上虚则眩,是正气虚而木邪干之也。又云:肾虚则头重高摇,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皆言不足为病,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宗河间之说,亦谓无痰不眩,无火不晕,皆言有余为病。前圣后贤,何其相反如是……盖风非外来之风,指厥阴风木而言,与少阳相火同居,厥阴气逆,则风生而火发,故河间以风火立论也。风生必挟木势而克土,土病则聚液而成痰,故仲景以痰饮立论,丹溪以痰火立论也。究之肾为肝母,肾主藏精,精虚则脑海空而头重,故《内经》以肾虚及髓海不足立论也。其言虚者,言其病根,其言实者,言其病象。理本一贯。”

  现代中医对梅尼埃病积累上非常丰富的经验,现根据文献复习,将其的辨证论治规律简介如下。

  1、暑湿内阻,平衡失司证:因外感暑湿所致病,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伴恶寒发热,心烦,渴不多饮,苔腻,脉细濡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清暑祛湿。《症因脉治·外感眩晕》卷2说:“暑湿眩晕之治:烦渴引饮,脉虚带数者,人参白虎汤。自汗烦躁,小便赤涩,黄连香茹饮,冲六一散温服。若恶寒无热,身痛不能转侧,脉迟缓者,羌活胜湿汤,合术附汤。”本节所录验案1例,用李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2、少阳郁热,平衡失司证:因外感,邪入少阳所致。以眩晕,恶心呕吐,伴寒热往来,口苦,舌质偏红,苔薄黄,脉浮弦数等为主要特点。治宜和解少阳,平肝定晕。可用小柴胡汤加减。酌加白菊花、钩藤、牡蛎以平肝熄风。

  3、痰湿内盛,风阳上扰证:以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耳聋,或有胸闷,舌淡胖有齿痕,苔腻,脉滑或弦滑等为主要特点。治宜健脾燥湿,涤痰熄风。用《医学心悟》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加白术、天麻、生姜、大枣)。呕吐重者,酌加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头胀重,呕吐痰涎多者,倍半夏,加泽泻、车前利水;眩晕重,酌加南星、僵蚕、白芥子涤痰熄风;兼阳气不足者,酌加黄芪、党参益气,或附子温阳益气。症状缓解后,多属脾虚健运失司,宜以六君子汤之类调理。

  4、痰热内盛,风阳上扰证:以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耳聋,或有头脑胀重,胸闷不舒,尿黄,舌红胖,苔黄腻,脉弦滑略数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清热除痰,熄风定晕。可用温胆汤(黄连、竹茹、枳实、陈皮、半夏、茯苓、甘草、生姜、大枣)或清气化痰丸(陈皮、杏仁、枳实、黄芩、瓜蒌仁、茯苓、胆南星、法夏)之类加减。酌加白蒺藜、钩藤熄风;呕吐甚者,加代赭石、旋复花、胆南星之类化痰降逆。兼肝火者加龙胆草、栀子、青黛之类清肝降火。

  5、阴寒内盛,寒水上泛证:以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耳聋,耳内胀满,面色晄白,形寒肢冷,小便清,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润,脉沉迟缓或沉迟弱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温肾壮阳,散寒利水。可用真武汤加减。酌加桂枝、细辛、巴戟天、益智仁、泽泻之类助阳散寒,化气利水;若兼脾阳不振或大便稀溏者,酌加干姜温脾。若眩晕、恶心、呕吐清水,心下悸动,耳内胀满,阳虚证不甚者,可用苓桂术甘汤合泽泻汤加减。

  6、肝火内盛,风阳上扰证:以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耳聋,急躁易怒,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舌质偏红,脉弦数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清肝泻火,定晕止眩。可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栀子、黄芩、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柴胡、生地黄、甘草)加减。苔厚黄腻者,酌加代赭石、胆南星、竹茹之类清热化痰降逆。伴头痛目赤,口苦,失眠,两颧泛红,腰酸腿软,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乃肝阴不足,肝阳上扰,宜用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栀子、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朱茯神)加减,以平肝熄风,育阴潜阳,酌加生地黄、玄参、麦冬之类以济肝阴;风盛而眩晕重者,酌加龙骨、牡蛎,或珍珠母、磁石之类镇肝熄风。

  7、肾虚精亏,髓海不足证:以眩晕屡发,伴耳鸣耳聋,精神萎糜,腰膝酸软,心烦,少寐,多梦,遗精,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可用杞菊地黄丸加减。酌加何首乌、白芍药、石决明、生牡蛎、龟板、阿胶之类,以助填精益髓。

  8、肾阳亏虚,耳窍失煦证:以屡发眩晕,伴耳鸣耳聋,精神萎糜,腰膝酸软,肢端发凉或麻木,形寒怕冷,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弱等为主要特点。治宜温补肾阳,定晕止眩。可用补骨脂丸(磁石、熟地黄、当归、川芎、肉桂、菟丝子、川椒、白芷、刺蒺藜、胡芦巴、杜仲、石菖蒲、补骨脂)加减。

  9、脾胃亏虚,上气不足证:以眩晕时作,伴耳鸣耳聋,倦怠乏力,少气懒言,声低音怯,面色不华,心悸不宁,纳差便溏,舌质淡,脉细弱无力等为主要特点。治宜补益气血,养心安神。可用归脾汤加减。酌加何首乌、熟地黄、白芍药以助养血,加天麻、白蒺藜熄风定晕。气虚夹痰者,酌加法夏、陈皮燥湿除痰。

  10、气血瘀阻,平衡失司证:以眩晕、恶心呕吐,伴耳鸣耳聋,或有手足麻木,舌质淡暗或有瘀斑,脉弦细涩等为主要特点。治宜行气活血,可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兼痰浊者,酌加法夏、陈皮、茯苓、泽泻之类。

要相信医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不要被诱发性眼震吓坏了,此类病患一般都是能够根治的,大家不要过度惊慌失措,还是要相信医生的技术。



视动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忙碌的生活使得越来越多人忽略了好好照顾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等到身体受不住了,可能疾病就会出现了,视动性眼震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目前视动性眼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治疗效果都还是值得肯定的。

  小脑萎缩,是一种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变性疾病。本病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起病(23~63 岁),平均发病年龄(49.22±1.64)岁。男∶女为1∶1。隐袭起病,缓慢进展。 体格检查可见患者言语含糊不清,眼震,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眼肌及面肌瘫痪,偶可有“软腭震颤”,头及躯干摇摆,肌张力减低、增高或正常,腱反射亢进或消失,一般不能引出锥体束征。具有小脑性共济失调体征。如累及基底核时,则出现肢体齿轮样强直、面具脸、静止性震颤。 一般用支持及对症治疗。妊娠可加重病情,因此建议以避免妊娠为宜。 小脑萎缩症状是什么? 临床上,本病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起病(23~63 岁),平均发病年龄(49.22±1.64)岁。男∶女为1∶1。隐袭起病,缓慢进展。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功能障碍是本病最突出的症状,占73%,表现为进行性的小脑性共济失调。多早期出现,戴志华报道首发症状以双下肢无力及共济失调最多(88%)。首先表现于双下肢,常诉下肢发软、乏力、易跌而就医。自主活动缓慢而不灵活、步态不稳、平衡障碍、基底加宽。逐步出现两上肢精细动作不能,动作笨拙与不稳。由于小脑功能障碍表现脑神经受损症状是头晕、构音障碍、断续语言、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眼球震颤、意向震颤。还有部分病例可有舌肌和面肌的肌束颤动。并可出现面神经瘫痪。 2.眼球运动障碍 酷似核上性眼肌麻痹(即上视困难,四肢肌张力高,反射亢进,病理束征阳性或阴性),可表现为辐辏障碍及眼外肌运动障碍(各约占60%)。慢眼球运动(slow eye movement)或称扫视运动减慢可能是OPCA 特征性临床标志,机制不明。眼震电图检查可见水平凝视性眼震(约占80%)。平稳跟踪(ETT)异常,视动性眼震(OKN)异常及冷温实验视抑制(VS)失败。可有视神经萎缩。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如直立性低血压、弛缓性膀胱(尿失禁或潴留)、性功能障碍及出汗障碍等。 4.锥体束征 有的作者报道在检查患者时有时可发现腱反射亢进,或有伸性跖反射,但临床表现锥体束症状较轻。 5.锥体外系统症状 有的患者晚期出现锥体外系统疾病症状和体征,文献报道33%~50%患者晚期出现帕金森综合征表现,也有8.2%患者以帕金森综合征为首发症状。部分病例出现肢体不自主舞动、手足徐动。部分病例常伴发闪电样下肢疼痛及深感觉障碍等;极少数病例还可伴发肌肉萎缩、脊柱侧凸、高弓足等畸形。在本病中、晚期有部分患者表现不同程度的痴呆,约占11.11%。痴呆特征为皮质下型。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有的作者认为病变波及脑干某些细胞核团(红核、黑质及下橄榄核)、小脑均可造成皮质下痴呆。临床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回顾性记忆障碍,智能减退,思维缓慢,操作认识能力低下,运用及获得知识能力下降,情感淡漠或抑郁。 体格检查可见患者言语含糊不清,眼震,构音障碍,吞咽困难,眼肌及面肌瘫痪,偶可有“软腭震颤”,头及躯干摇摆,肌张力减低、增高或正常,腱反射亢进或消失,一般不能引出锥体束征。具有小脑性共济失调体征。如累及基底核时,则出现肢体齿轮样强直、面具脸、静止性震颤。 小脑萎缩需要做什么检查?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CT、MRI扫描见程度不同的小脑及脑干萎缩,并排除了其他疾病。 诊断要点: 1.发病于中年后期,散发性,多起病于50 岁左右。 2.以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为突出的临床表现。 3.除小脑症状外,有多系统受累表现,如脑干受累表现为核上性眼运动障碍,慢眼动;也可累及锥体外系、锥体系及自主神经系统。 4.可表现进行性智力下降。 5.CT 或MRI 显示脑干/脑萎缩。 6.标准 因为本病临床症状与多系统变性,SND,SDS 有许多重叠,为便于临床诊断,有的作者提出如下诊断标准作为参考: (1)散发性成年潜隐起病的慢性进行性小脑性共济失调。 (2)CT 或MRI 显示脑干/小脑萎缩并除外脑血管病、占位病变、炎症及其他器质性疾患。 (3)核上性眼球运动障碍。 (4)锥体外系受累。 (5)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6)进行性智力下降。 (7)有锥体束受累的病理征或腱反射亢进;震动觉减退。 以上7 项中1、2 项为必备标准;3~7 项中具备两项即可临床诊断OPCA。散发型OPCA 与遗传型OPCA 不易鉴别,前者发病年龄更大,病程进展更快,多无脊髓症状。 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正常(个别报道脑脊液乙酰胆碱酯酶降低)。 2.血液生化检查 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测定、24h 尿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可明显降低。 其他辅助检查: 1.头颅CT 表现小脑、脑干萎缩。但CT 阴性并不能排除此病的诊断。有作者认为OPCA 患者CT 检查应包括以下2 个以上征象: (1)小脑沟扩大>1.0mm。 (2)小脑脑桥池扩大>1.5mm。 (3)第四脑室扩大>4mm。 (4)小脑上池扩大。 (5)桥前池扩大与延髓前池扩大>3.5mm。 2.头颅MRI 显示脑干、小脑萎缩,清晰可见小脑蚓部萎缩。有研究指出,OPCA除小脑、脑干萎缩外,常伴有黑质信号减低,而少有壳核信号减低,据此可将OPCA 与SDS、SND 相区别,后二者常有壳核,特别是壳核后外侧部信号减低。MRI可清晰地显示颅后窝解剖结构,被认为是诊断OPCA 的最佳神经影像学方法。 Savoiardo 等指出,OPCA 形态学改变在T1WⅠ图像上显示最佳,尤其是正中矢状面图像,对脑干及小脑萎缩的显示十分清楚。 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第Ⅰ、Ⅱ、Ⅲ波潜伏期延长。 如何预防橄榄体脑桥小脑萎缩? 本病进展缓慢,通常在起病后5~10 年内正常活动受到影响,需要家人服侍。少数急性进展性患者可在数月之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预后不佳,一般病程8~15 年。 小脑萎缩如何治疗? 可服用脑神经功能再生药品,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是我国高科技药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脑神经再生功能药品的开发及生产,复方灵芝健脑胶囊是国内第一家成功开发灵芝治疗脑病技术的药品。

看完以上想必大家对于视动性眼震这种疾病已经了解的更加透彻,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



振动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精神上的愉悦应该是建立在身体健康的基础之上的,很难想象一个受病痛折磨的人能有多开心,尤其是发生振动性眼震病时更是如此,患者朋友能做的就是及早诊断和治疗,现在临床上用于振动性眼震的治疗方法有多种,患者可根据医生建议选择。

目录

第1节 发生率 第2节 病因学 第3节 病理生理学 第4节 临床表现 第5节 前庭功能检查 第6节 听功能检查 第7节 颞骨放射学检查 第8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9节 治疗 第1节 发生率 第2节 病因学 第3节 病理生理学 第4节 临床表现 第5节 前庭功能检查 第6节 听功能检查 第7节 颞骨放射学检查 第8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第9节 治疗

高分辨CT扫描(冠状位),显示右侧SSCD

  100年以前人们就知道某些病理情况下,强声或压力传至内耳可诱发前庭症状。例如,由声音导致眩晕或眼震的Tüllio现象可出现于下列疾病:外淋巴瘘、梅尼埃病、胆脂瘤中耳炎、迷路炎、内耳梅毒和Lyme病等。   1998年霍浦金斯大学Minor首次报告上半规管骨裂可产生一组症状,包括由声音和/或压力导致眩晕的前庭症状及骨导听觉过敏与低频传导性聋而声反射正常的听力障碍(Minor et al,1998)。近8年来,有不少研究报道,部分作者称之为上半规管裂综合征(Banerjee et al,2005)。本文称之为上半规管骨裂(superior semicircular canal bony dehiscence,SSCD),为一种新揭示的内耳疾病实体。前庭(眩晕)与耳蜗(耳聋)症状是由于半规管骨裂形成的内耳第三个活动窗所致。手术修补骨裂可以获得治愈。就此病的病因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与治疗作一概述。

第1节 发生率  Carey等(2000)随机检测尸体颞骨标本1000个,发现上半规管骨管完全裂开占0.5%,上半规管裂加顶部骨质菲薄者占2%,低分辨CT对骨质菲薄很难显示。但Tsunoda与Terasaki(2002)检测尸体颞骨244个,4例显示骨裂,占1.6%。   SSCD是一种发育异常。有人存在双侧SSCD,可能不出现症状或单侧有症状。故在人群中出现症状的SSCD发病率尚不明。 第2节 病因学  SSCD是由于出生后颞骨发育障碍所致,耳囊紧邻迅速发育中的大脑,受其挤压,若无足够发育空间,则上半规管出现裂隙。Brantberg等(1999)报告两兄弟发生SSCD,提示有遗传性。Torre(2005)研究52例胚胎的上半规管发育状况,显示SSCD为产前即存在的发育异常。Mirror等(2001)发现有症状的SSCD患者鼓室盖和鼓窦盖菲薄或缺失,支持发育异常学说。Modugno等(2005)认为SSCD可能潜在若干年,当硬脑膜破裂时才出现症状。SSCD的裂损常呈典型的哑铃形,易受创伤或压力作用而破裂。故常在外伤及中耳或颅内压力改变而诱发症状。 第3节 病理生理学  一、前庭功能变化   SSCD的存在,相当于内耳的第三个活动窗。由于上半规管裂处的膜半规管及内淋巴顺应性增大,强声刺激或压力改变出现前庭症状。如作Valsalva吹张,鼓室压力升高,经迷路窗传递,椭圆囊内的内淋巴压力增高,上半规管骨裂处膜部膨起(图33-1),致上半规管壶腹嵴远离椭圆囊方向,刺激了壶腹嵴毛细胞及前庭传入神经。反之,外耳道施负压或压迫颈静脉,或其他因素使颅内压升高,骨裂处膜部陷移,致上半规管壶腹嵴趋向椭圆囊方向,抑制了壶腹嵴毛细胞及前庭传入神经。且Hirvone的粟鼠上半规管造裂研究显示:上半规管前庭传入神经对压力改变的敏感性远高于水平半规管前庭传入神经的敏感性。根据Ewald第一定律:上半规管壶腹受刺激,则眼球在同一平面出现向上、向外扭转的运动,显示为向上的扭转性眼球震颤,患者伴有眩晕等前庭反应。

二、听觉功能变化   SSCD患者听觉功能变化有两个特征,即骨导敏感性增高及低频传导性聋。   1.骨导敏感性增高 骨导阈值降低,可小于0 dB HL,可能的原因是上半规管骨裂作为内耳第三活动窗,对声音起了扩大作用。此外,由于活动窗降低了内淋巴阻抗,也改善了骨导。   2.低频传导性聋 由于声能经骨裂窗发生逸散与分流,气导减退,出现气骨差距。动物实验上半规管造孔及SSCD患者将骨裂封闭后,气导即改善,证明骨裂起了声能逸散作用。 第4节 临床表现  SSCD为后天发育障碍,多在成年发病。有的在耳部与头部外伤后或上感后起病。多数为单侧,少数可双侧,男女发病无差异。可单独或合并出现下列3类症状。   一、前庭症状   强声刺激、中耳或颅内压力变化如Valsalva吹张动作或强烈咳嗽时出现眩晕及垂直扭转性眼震,可有头位偏斜。个别有心动过缓及低血压。有的表现为慢性平衡功能障碍,可有跌倒发作,运动难忍,步态不稳。看远处物体有晃动,即振动幻视(oscillopsia)。对人物面相和标志物识别功能减退。强声刺激可显示Tüllio征阳性,外耳道加压可显示Hennebert征阳性。Minor等(2005)总结65例SSCD中60例仅有前庭症状,其中54例由响声及44例由压力改变(咳嗽、喷嚏、用力)诱发眩晕症状。   二、听功能受损症状   骨导听觉过敏是一个特征,表现为与脉搏同步的耳鸣(搏动性耳鸣),听咀嚼声过响,行走时还可听见踝关节活动声音。Schmuziger等(2006)报告1例SSCD对自体内声音高度敏感及低频骨导阈值低于正常,认为系脑脊液传导声能比骨导为强所致。   有轻度至中度听力减退,为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Minor的65例中仅5例有听力轻度减退。   前庭症状与听功能受损症状并存。   Tüllio征阳性及Hennebert征阳性,并有搏动性耳鸣与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 第5节 前庭功能检查  一、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   用短声或短纯音经骨导或气导刺激前庭器(可能是球囊),并在胸锁乳突肌上记录到肌源性电位,称为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vestibulal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VEMP)。正常人阈值为70~90 dB nHL,传导性聋及感音神经性聋阈值提高,但SSCD的VEMP有两个特点:①VEMP阈值比正常人低约15~30 dB nHL;②VEMP振幅比正常人高2.5倍以上。   Minor为 65例SSCD作VEMP,患侧耳平均阈值为81±9 dB nHL,对侧健耳为99±7 dB nHL,正常对照耳98±4 dB nHL,患耳与健耳差异显著。   二、前庭眼球反射   声刺激SSCD病人诱发的前庭眼球反射(vestibulo-ocular reflex,VOR)阈值比正常人低,振幅比正常人高15~30倍。   三、眼震描图   SSCD病人平静时记录不到自发性眼震,但头部水平摇动后少数可有自发性眼震。强声刺激或外耳道加压多数可诱发垂直-扭转性眼震。 第6节 听功能检查  一、纯音测听和音叉试验   显示低频传导性聋或合并感音神经性聋。   1.音叉试验(256 Hz) Rinne试验阴性,Weber试验偏患侧。   2.听力图 示低频(2000 Hz以下)骨导阈值降低,甚至低于0 dB,呈低频传导性聋。   Minor报告有前庭症状的60例SSCD患者,听力检测示各频率平均气骨距如下:250Hz,19±14 dB;500 Hz,15±11 dB;1000 Hz,11±9 dB;2000 Hz,4±6 dB。各频率气骨距大于10 dB以上者如下:250 Hz,占70%;500 Hz,68%;1000 Hz,64%;2000 Hz,21%。仅有耳蜗症状的5例SSCD患者,听力检测结果相似。   3.语音测听 语音辨别率正常。   二、声导抗测试   SSCD患者虽有明显低频传导性聋,但声导抗测试鼓室导抗图正常,且镫骨肌反射可引出,是一个特征。 第7节 颞骨放射学检查  对有症状及前庭与听觉功能检查有异常,疑似SSCD者,高分辨CT有助确诊(图33-2)。CT应取水平位与冠状位,而以三维重建的显示率最高,高分辨CT可减少误诊率,有人报告6例用1.0 mm层厚CT扫描提示为SSCD,而用0.5 mm层厚螺旋CT显示上半规管顶部存在完整的薄层骨质,否定骨管裂。Branstetter等(2006)对27例疑似SSCD及对照组27例作CT检测,认为颞骨冠状位多层斜位重建CT足以显示SSCD。Krombach等(2006)对26例上、后半规管裂作高分辨MRI,表明T2加权三维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成像可以清晰显示半规管裂的部位。    CT扫描SSCD可合并其他特征:①单侧SSCD患者的对侧上半规管顶部骨质厚度可比正常人薄些。②SSCD患侧和无症状的对侧颞骨鼓室盖和鼓窦盖的骨质可有发育不良或缺失。Krombach 等(2004)比较高分辨CT与MRI在显示SSCD上的敏感性和特异性,MRI的敏感性为96%,特异性98%,比CT略低。 第8节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1.病史 强声及中耳或颅内压力改变引起眩晕与向上扭转性眼震,慢性平衡障碍,搏动性耳鸣等。   2.前庭功能检查 VEMP特征为低反应阈值,高振幅。   3.听功能检查 骨导敏感性增高,低频传导性聋,而声反射正常。   4.放射学检查 高分辨CT及MRI显示上半规管骨裂。   5.手术探查 可确诊。   二、鉴别诊断   1.迷路膜破裂 因外伤或压力变化等因素致迷路窗膜和/或迷路内膜结构如前庭膜等破裂,症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眩晕或慢性平衡障碍,突聋或波动性感音神经性聋。病史,VEMP及听觉功能与SSCD有别,窗膜破裂确诊靠手术。   2.梅尼埃病 为特发性膜迷路积水,反复发作眩晕、耳鸣、耳聋、耳胀四联症。症状与声刺激或压力改变无关。听功能检查具迷路积水特征,为感音神经性聋。VEMP一般为高反应阈值和低振幅。   3.良性位置性眩晕 目前认为后半规管性良性位置性眩晕系椭圆囊斑耳石脱落,沉积在后半规管壶腹嵴的嵴帽结石病引起。听功能检查及VEMP检查正常。从坐位到卧位或从卧位到坐位出现眩晕,SSCD从坐位到卧位不出现眩晕。   外半规管性位置性眩晕:从仰卧位到侧卧位或头向两侧转动时出现眩晕,转向患侧眩晕较重。   4.大前庭水管综合征 也是由于耳发育障碍致前庭水管扩大。耳蜗及前庭功能障碍出现于幼儿期。多在外伤或感冒后出现眩晕或感音神经性聋,镫骨肌反射及VEMP可正常。颞骨影像检查显示前庭水管扩大有助确诊。   5.耳硬化症 有家族耳聋史。进行性耳聋,耳鸣非搏动性。声刺激或压力变化不诱发眩晕,不限于低频的传导性聋,无骨导听觉过敏,鼓室导抗图可不正常,声反射引不出。可引出VEMP,一般反应阈值升高,振幅低。   6.咽鼓管异常开放症 主诉耳闷、耳胀、耳鸣和自音增强。可见鼓膜随呼吸运动而搧动。声导抗曲线呈锯齿状。听力图及VEMP正常。 第9节 治疗  一、保守治疗   多数轻度患者可控制症状,即避免声音和压力刺激诱发眩晕的有关因素,如Valsalva动作,避免耳部和头部外伤,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二、手术治疗   适应于症状严重,工作和生活质量受影响者。手术可取经中颅窝径路及经乳突径路,封闭上半规管骨裂。有2种手术方式:①骨裂填塞术(plugging);②骨裂面重建术(resurfacing)。填塞材料可用中胚叶组织(颞筋膜、软骨膜、骨膜)和皮质骨,有作者认为用硬性材料如骨或骨水泥封闭骨裂,效果较好。Mikulec等(2005)报告用骨蜡填塞骨管裂(图33-3),10例效果满意,1例行骨裂面重建术无效。   

上半规管骨裂填塞术图解

  Minor等(2005)报告的65例SSCD中9例行骨裂填塞术,11例行骨裂面重建术,完全消除前庭症状效果,前者为8/9,后者为7/11,认为骨裂填塞术长期效果好于骨裂面重建术。Pletcher等(2005)报告1例SSCD合并颞骨颅底骨质广泛缺损,应用带蒂颞肌瓣修补颅底及筋膜与骨片修补SSCD成功。   目前能收集到的2005年以前文献报告上半规管骨裂2种封闭术式46例及再探与术后复发封闭术2例,共并发感音神经聋7例,感音神经性聋是手术的主要并发症,对手术治疗及效果还须作更多病例研究。   综上所述,SSCD是新近认识的一种内耳疾病实体,有前庭及听觉功能障碍,是由于内耳存在第三个活动窗所致,其听觉功能检查表现为骨导听觉过敏和低频传导性聋而镫骨肌反射正常。传导性聋而镫骨肌反射正常者,或放射学检查有鼓室盖及鼓窦盖缺损提示有潜在的SSCD者,VEMP在诊断SSCD上有重要作用。诊断主要依据病史、声音和压力刺激诱发眩晕与向上扭转的眼震、听觉与前庭功能检测(VEMP)及颞骨放射学检查。多数SSCD患者保守疗法有效。严重者需行骨管填塞术或骨管裂面重建术。术后少数病例症状可复发或并发感音神经性聋。对SSCD的诊治还须深入研究。

上面是几种振动性眼震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治疗该疾病时不可自作主张,应该去正规医院,让医生来指导。



自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人活着,能够追求的东西实在太多,金钱、权利、名誉等,很多人在追求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没有很好地保护自己,结果不幸患上了自发性眼震疾病,此时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可以让自己恢复健康。

  B.2.3 面部及中心区

  面部的范围是指前额发际下,两耳屏前与下颌下缘之间的区域,包括额部、眶部、鼻部、口唇部、颏部、颧部、颊部、腮腺咬肌部。

  面部中心区:以眉弓水平线为上横线,以下唇唇红缘中点处作水平线为下横线,以双侧外眦处作两条垂直线,上述四条线围绕的中央部分为中心区。

  B.2.4 面瘫(面神经麻痹)

  本标准涉及的面瘫主要是指外周性(核下性)面神经损伤所致。

  完全性面瘫:是指面神经5个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和颈支)支配的全部颜面肌肉瘫痪,表现为: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睑不能充分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不能示齿,鼓腮,吹口哨,饮食时汤水流逸。

  不完全性面瘫:是指面神经颧支、下颌支或者颞支和颊支损伤出现部分上述症状和体征。

  B.2.5 张口困难分级

  张口困难I度:大张口时,只能垂直置入示指和中指。

  张口困难Ⅱ度:大张口时,只能垂直置入示指。

  张口困难Ⅲ度:大张口时,上、下切牙间距小于示指之横径。

  B.3 听器听力损伤

  听力损失计算应按照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听力减退分级的频率范围,取0.5、1、2、4kHz四个频率气导听阈级的平均值。如所得均值不是整数,则小数点后之尾数采用4舍5入法进为整数。

  纯音听阈级测试时,如某一频率纯音气导最大声输出仍无反应时,以最大声输出值作为该频率听阈级。

  听觉诱发电位测试时,若最大输出声强仍引不出反应波形的,以最大输出声强为反应阈值。在听阈评估时,听力学单位一律使用听力级(dB HL)。一般情况下,受试者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要比其行为听阈高 10~20 dB(该差值又称“校正值”),即受试者的行为听阈等于其听觉诱发电位反应阈减去“校正值”。听觉诱发电位检测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校正值”,如果没有自己的“校正值”,则取平均值(15 dB)作为“较正值”。

  纯音气导听阈级应考虑年龄因素,按照《纯音气导阈的年龄修正值》(GB7582-87)听阈级偏差的中值(50%)进行修正,其中4000Hz的修正值参考2000Hz的数值。

  表B.1纯音气导阈值的年龄修正值(GB7582-87)

  男

  女

  年龄

  500Hz

  1000Hz

  2000Hz

  500Hz

  1000Hz

  2000Hz

  30

  1

  1

  1

  1

  1

  1

  40

  2

  2

  3

  2

  2

  3

  50

  4

  4

  7

  4

  4

  6

  60

  6

  7

  12

  6

  7

  11

  70

  10

  11

  19

  10

  11

  16

  B.4 视觉器官损伤

  B.4.1 盲及视力损害分级

  表B.2盲及视力损害分级标准(2003年,WHO)

  分类

  远视力低于

  远视力等于或优于

  轻度或无视力损害

  0.3

  中度视力损害(视力损害1级)

  0.3

  0.1

  重度视力损害(视力损害2级)

  0.1

  0.05

  盲(盲目3级)

  0.05

  0.02

  盲(盲目4级)

  0.02

  光感

  盲(盲目5级)

  无光感

  B.4.2 视野缺损

  视野有效值计算公式:

  实测视野有效值(%)=

  8条子午线实测视野值

  500

  表B.3视野有效值与视野半径的换算

  视野有效值(%)

  视野度数(半径)

  8

  5°

  16

  10°

  24

  15°

  32

  20°

  40

  25°

  48

  30°

  56

  35°

  64

  40°

  72

  45°

  80

  50°

  88

  96

  55°

  60°

  B.5 颈部损伤

  B.5.1 甲状腺功能低下

  重度:临床症状严重;T3、T4或者FT3、FT4低于正常值,TSH>50μU/L。

  中度:临床症状较重;T3、T4或者FT3、FT4正常,TSH>50μU/L。

  轻度:临床症状较轻;T3、T4或者FT3、FT4正常,TSH,轻度增高但<50μU/L。

  B.5.2 甲状旁腺功能低下(以下分级需结合临床症状分析)

  重度:空腹血钙<6mg/dL。

  中度:空腹血钙6~7mg/dL。

  轻度:空腹血钙7.1~8mg/dL。

  B.5.3 发声功能障碍

  重度:声哑、不能出声。

  轻度:发音过弱、声嘶、低调、粗糙、带鼻音。

  B.5.4 构音障碍

  严重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分明,语不成句,难以听懂,甚至完全不能说话。

  轻度构音障碍:表现为发音不准,吐字不清,语调速度、节律等异常,鼻音过重。

  B.6 胸部损伤

  B.6.1 心功能分级

  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日常活动不引起过度的乏力、呼吸困难或者心悸。即心功能代偿期。

  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休息时无症状,日常活动即可引起乏力、心悸、呼吸困难或者心绞痛。亦称Ⅰ度或者轻度心衰。

  Ⅲ级: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休息时无症状,轻于日常的活动即可引起上述症状。亦称Ⅱ度或者中度心衰。

  Ⅳ级: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时亦有充血性心衰或心绞痛症状,任何体力活动后加重。亦称Ⅲ度或者重度心衰。

  B.6.2 呼吸困难

  1级:与同年龄健康者在平地一同步行无气短,但登山或者上楼时呈气短。

  2级:平路步行1000m无气短,但不能与同龄健康者保持同样速度,平路快步行走呈现气短,登山或者上楼时气短明显。

  3级:平路步行100m即有气短。

  4级:稍活动(如穿衣、谈话)即气短。

  B.6.3 窒息征象

  临床表现为面、颈、上胸部皮肤出现针尖大小的出血点,以面部与眼眶部为明显;球睑结膜下出现出血斑点。

  B.7 腹部损伤

  B.7.1 肝功能损害

  表 B.4 肝功能损害分度

  程度

  血清清蛋白

  血清总胆红素

  腹水

  脑症

  凝血酶原时间

  重 度

  <2.5g/dL

  >3.0mg/dL

  顽固性

  明显

  明显延长

  (较对照组>9秒)

  中 度

  2.5~3.0g/dL

  2.0~3.0mg/dL

  无或者少量,

  治疗后消失

  无或者

  轻度

  延长

  (较对照组>6秒)

  轻 度

  3.1~3.5g/dL

  1.5~2.0mg/dL

  无

  无

  稍延长

  (较对照组>3秒)

  B.7.2 肾功能不全

  表B.5肾功能不全分期

  分期

  内生肌酐清除率

  血尿素氮浓度

  血肌酐浓度

  临床症状

  代偿期

  降至正常的50%

  50~70mL/min

  正常

  正常

  通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失代偿期

  25~49 mL/min

  >177μmol/L(2mg/dL)但

  <450μmol/L(5mg/dL)

  无明显临床症状,可有轻度贫血;夜尿、多尿

  尿毒症期

  <25 mL/min

  >21.4mmol/ L

  (60mg/dL)

  450~

  707μmol/L(5~8mg/dL)

  常伴有酸中毒和严重

  尿毒症临床症状

  B.7.3 会阴及阴道撕裂

  Ⅰ度:会阴部粘膜、阴唇系带、前庭粘膜、阴道粘膜等处有撕裂,但未累及肌层及筋膜。

  Ⅱ度:撕裂伤累及盆底肌肉筋膜,但未累及肛门括约肌。

  Ⅲ度:肛门括约肌全部或者部分撕裂,甚至直肠前壁亦被撕裂。

  B.8 其他损伤

  B.8.1 烧烫伤分度

  表B.6烧伤深度分度

  程度

  损伤组织

  烧伤部位特点

  愈后情况

  Ⅰ度

  表皮

  皮肤红肿,有热、痛感,无水疱,干燥,局部温度稍有增高

  不留瘢痕

  Ⅱ度

  浅Ⅱ度

  真皮浅层

  剧痛,表皮有大而薄的水疱,疱底有组织充血和明显水肿;组织坏死仅限于皮肢的真皮层,局部温度明显增高

  不留瘢痕

  深Ⅱ度

  真皮深层

  痛,损伤已达真皮深层,水疱较小,表皮和真皮层大部分凝固和坏死。将已分离的表皮揭去,可见基底微湿,色泽苍白上有红出血点,局部温度较低

  可留下瘢痕

  Ⅲ度

  全层皮肤或者皮下组织、肌肉、骨骼

  不痛,皮肤全层坏死,干燥如皮革样,不起水疱,蜡白或者焦黄,炭化,知觉丧失,脂肪层的大静脉全部坏死,局部温度低,发凉

  需自体皮肤移植,有瘢痕或者畸形

  B.8.2 电击伤

  Ⅰ度:全身症状轻微,只有轻度心悸。触电肢体麻木,全身无力,如极短时间内脱离电源,稍休息可恢复正常。

  Ⅱ度:触电肢体麻木,面色苍白,心跳、呼吸增快,甚至昏厥、意识丧失,但瞳孔不散大。对光反射存在。

  Ⅲ度:呼吸浅而弱、不规则,甚至呼吸骤停。心律不齐,有室颤或者心搏骤停。

  B.8.3 溺水

  重度:落水后3~4分钟,神志昏迷,呼吸不规则,上腹部膨胀,心音减弱或者心跳、呼吸停止。淹溺到死亡的时间一般为5~6分钟。

  中度:落水后1~2分钟,神志模糊,呼吸不规则或者表浅,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反射减弱。

  轻度:刚落水片刻,神志清,血压升高,心率、呼吸增快。

  B.8.4 挤压综合征

  系人体肌肉丰富的四肢与躯干部位因长时间受压(例如暴力挤压)或者其他原因造成局部循环障碍,结果引起肌肉缺血性坏死,出现肢体明显肿胀、肌红蛋白尿及高血钾等为特征的急性肾功能衰竭。

  Ⅰ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而无肾衰等周身反应者。

  Ⅱ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肌酸磷酸激酶(CPK)明显升高,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少尿,有明显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致有效血容量丢失,出现低血压者。

  Ⅲ级:肌红蛋白尿试验阳性,肌酸磷酸激酶(CPK)显著升高,少尿或者尿闭,休克,代谢性酸中毒以及高血钾者。

  B.8.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须具备以下条件:

  (1)有发病的高危因素。

  (2)急性起病,呼吸频率数和/或呼吸窘迫。

  (3)低氧血症,PaO2/FiO2≤200mmHg。

  (4)胸部X线检查两肺浸润影。

  (5)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18mmHg,或者临床上除外心源性肺水肿。

  凡符合以上5项可诊断为ARDS。

  表B.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分度

  程度

  临床分级

  血气分析分级

  呼吸频率

  临床表现

  X 线示

  吸空气

  吸纯氧15分钟后

  轻度

  >35次/分

  无发绀

  无异常或者纹理增多,边缘模糊

  氧分压<8.0kPa

  二氧化碳分压<4.7kPa

  氧分压<46.7kPa

  Qs/Qt>10%

  中度

  >40次/分

  发绀,肺部有异常体征

  斑片状阴影或者呈磨玻璃样改变,可见支气管气相

  氧分压<6.7kPa

  二氧化碳分压<5.3kPa

  氧分压<20.0kPa

  Qs/Qt>20%

  重度

  呼吸极度窘迫

  发绀进行性加重,肺广泛湿罗音或者实变

  双肺大部分密度普遍增高,支气管气相明显

  氧分压<5.3kPa(40mmHg)

  二氧化碳分压>6.0kPa

  氧分压<13.3kPa

  Qs/Qt>30%

  B.8.6 脂肪栓塞综合征

  不完全型(或者称部分症候群型):伤者骨折后出现胸部疼痛,咳呛震痛,胸闷气急,痰中带血,神疲身软,面色无华,皮肤出现瘀血点,上肢无力伸举,脉多细涩。实验室检查有明显低氧血症,预后一般良好。

  完全型(或者称典型症候群型):伤者创伤骨折后出现神志恍惚,严重呼吸困难,口唇紫绀,胸闷欲绝,脉细涩。本型初起表现为呼吸和心动过速、高热等非特异症状。此后出现呼吸窘迫、神志不清以至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在眼结膜及肩、胸皮下可见散在瘀血点,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色素降低,血小板减少,血沉增快以及出现低氧血症。肺部X线检查可见多变的进行性的肺部斑片状阴影改变和右心扩大。

  B.8.7 休克分度

  表B.8休克分度

  程度

  血压(收缩压)kPa

  脉搏(次/分)

  全身状况

  轻 度

  12~13.3(90~100mmHg)

  90~100

  尚好

  中 度

  10~12(75~90mmHg)

  110~130

  抑制、苍白、皮肤冷

  重 度

  <10(<75mmHg)

  120~160

  明显抑制

  垂 危

  0

  呼吸障碍、意识模糊

  B.8.8 器质性阴茎勃起障碍

  重度:阴茎无勃起反应,阴茎硬度及周径均无改变。

  中度:阴茎勃起时最大硬度>0,<40%,每次勃起持续时间<10分钟。

  轻度:阴茎勃起时最大硬度≥40%,<60%, 每次勃起持续时间<10分钟。

  附 录C  (资料性附录)  人体损伤程度鉴定常用技术

  C.1视力障碍检查

  视力记录可采用小数记录或者5分记录两种方式。视力(指远距视力)经用镜片(包括接触镜,针孔镜等),纠正达到正常视力范围(0.8以上)或者接近正常视力范围(0.4-0.8)的都不属视力障碍范围。

  中心视力好而视野缩小,以注视点为中心,视野半径小于10度而大于5度者为盲目3级,如半径小于5度者为盲目4级。

  周边视野检查:视野缩小系指因损伤致眼球注视前方而不转动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缩窄,以致难以从事正常工作、学习或者其它活动。

  对视野检查要求,视标颜色:白色,视标大小:5mm,检查距离330mm,视野背景亮度:31.5asb。

  周边视野缩小,鉴定以实测得八条子午线视野值的总和计算平均值,即有效视野值。

  视力障碍检查具体方法参考《视觉功能障碍法医鉴定指南》(SF/Z JD0103004)。

  C.2 听力障碍检查

  听力障碍检查应符合《听力障碍的法医学评定》(GA/T 914)。

  C.3 前庭平衡功能检查

  本标准所指的前庭平衡功能丧失及前庭平衡功能减退,是指外力作用颅脑或者耳部,造成前庭系统的损伤。伤后出现前庭平衡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自发性前庭体征检查法和诱发性前庭功能检查法等有阳性发现(如眼震电图/眼震视图、静、动态平衡仪、前庭诱发电位等检查),结合听力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定,确定前庭平衡功能是丧失,或者减退。

  C.4 阴茎勃起功能检测

  阴茎勃起功能检测应满足阴茎勃起障碍法医学鉴定的基本要求,具体方法参考《男子性功能障碍法医学鉴定规范》(SF/Z JD0103002)。

  C.5 体表面积计算

  九分估算法:成人体表面积视为100%,将总体表面积划分为11个9%等面积区域,即头(面)颈部占一个9%,双上肢占二个9%,躯干前后及会阴部占三个9%,臀部及双下肢占五个9%+1%(见表B2)。

  表C.1体表面积的九分估算法

  部位

  面积,%

  按九分法面积,%

  头

  6

  (1×9)=9

  颈

  3

  前躯

  13

  (3×9)=27

  后躯

  13

  会阴

  1

  双上臂

  7

  (2×9)=18

  双前臂

  6

  双手

  5

  臀

  5

  (5×9+1)=46

  双大腿

  21

  双小腿

  13

  双足

  7

  全身合计

  100

  (11×9+1)=100

  注: 12岁以下儿童体表面积:头颈部=9+(12-年龄),双下肢=46-(12-年龄)

  手掌法:受检者五指并拢,一掌面相当其自身体表面积的1%。

  公式计算法:S(平方米)=0.0061X身长(cm)+0.0128X体重(kg)-0.1529

  C.6 肢体关节功能丧失程度评价

  肢体关节功能评价使用说明(适用于四肢大关节功能评定):

  1.各关节功能丧失程度等于相应关节所有轴位(如腕关节有两个轴位)和所有方位(如腕关节有四个方位)功能丧失值的之和再除以相应关节活动的方位数之和。例如:腕关节掌屈40度,背屈30度,桡屈15度,尺屈20度。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30%、40%、60%和60%,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47.5%。如果掌屈伴肌力下降(肌力3级),查表得相应功能丧失值分别为65%、40%、60%和60%。求得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56.25%。

  2.当关节活动受限于某一方位时,其同一轴位的另一方位功能丧失值以100%计。如腕关节掌屈和背屈轴位上的活动限制在掌屈10度与40度之间,则背屈功能丧失值以100%计,而掌屈以40度计,查表得功能丧失值为30%,背屈功能以100%计,则腕关节功能丧失程度为65%。

  3.对疑有关节病变(如退行性变)并影响关节功能时,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应与对侧进行比较,即同时用查表法分别求出伤侧和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并用伤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减去对侧关节功能丧失值即为伤侧关节功能实际丧失值。

  4.由于本标准对于关节功能的评定已经考虑到肌力减退对于关节功能的影响,故在测量关节运动活动度时,应以关节被动活动度为准。

自发性眼震患者一定要记住,多喝热水对于病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以上的开水。



同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

同向性眼震疾病除了带给患者身体上的折磨外,还给他们造成了精神心理上的伤害,想要在最大限度上减轻该病的危害性,患者就需要在发病的早期做出治疗,一般早期同向性眼震的治疗方法都比较简单,而且效果也比较好。

  心理学专业英语词汇

  ophidiophilia 喜蛇癖

  ophidiophobe 恐蛇者

  ophidiophobia 蛇恐怖症

  ophtalmodonesis 眼颤动

  ophthalmencephalon 视脑

  ophthalmocopia 眼疲劳

  ophthalmodiastimeter 眼距测量器

  ophthalmograph 眼动记录器

  ophthalmography 眼球运动照相术

  ophthalmologic 眼科学的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 眼科检查

  ophthalmology 眼科学

  ophthalmometer 检眼计

  ophthalmometer 屈光计

  ophthalmophantom 模型眼

  ophthalmophantom 眼球固定器

  ophthalmoreaction 眼反应

  ophthalmoscope 检眼镜

  ophthalmoscopy 检眼镜检查法

  ophthalmostasis 眼球固定法

  ophthalmostat 眼球固定器

  ophthalmotonometer 眼压计

  ophthalmotrope 眼肌模型

  ophthalmotropometer 眼转动计

  ophthalmotropometry 眼转动测量法

  OPI

  opiate 麻醉剂

  opiate receptor 麻醉剂接受体

  opinion 意见

  opinion leader 意见领袖

  opinion poll 民意测验

  opinion polling 民意调查

  opinion survey 民意调查

  opinion test 意见测验

  opinionable 容许有意见的

  opinionaire 意见调查表

  opinional 与意见有关的

  opinionate 以意见为依据的

  opinionation 独断主义

  Opinionation Scale 独断主义量表

  opinionative 有意见的

  opinionator 有意见者

  opiomania 鸦片瘾

  opiomaniac 鸦片瘾者

  opisthencephalon 小脑

  opisthoporeia 反步症

  opisthotonos 角弓反张

  opium 鸦片

  opium den 鸦片窟

  opligation 义务

  Oppel?s illusion 奥培尔错觉

  Oppel?Kundt figure 奥培尔?库恩特图形奥培尔?库恩特图形

  opponent color theory 对抗色觉论

  opponent process theory 对立过程说

  opponents theory of color vision 色觉对向论

  opportune confabulation 适机虚谈症

  opportune moment for interrogation 审讯时态

  opportunity 机会

  opportunity class 机会班

  opportunity factor 机会因素

  opportunity to perform 表现机会

  opposites test 对比测验

  opposites viewpoint 对立观念

  opposition 对立

  opsialgia 面神经痛

  opsigenes 智牙

  opsin 视蛋白

  opsiometer 视力计

  opsomania 美味癖

  opsonic action 调理作用

  optesthesia 视觉

  opthalmus 眼

  optic 光学的

  optic 视力的

  optic angle 视角

  optic aphasia 视觉性失语症

  optic apraxia 精神性视觉障碍

  optic atrophy 视神经萎缩

  optic axis 视轴

  optic canal 视神经管

  optic cell 视觉细胞

  optic centre 视觉中心

  optic chiasma 视神经交*

  optic cup 视杯

  optic disc 视神经节

  optic gland 视腺

  optic groove 视神经沟

  optic lobe 视叶

  optic nerve 视神经

  optic nerve fiber 视神经纤维

  optic nystagmus 视性眼震

  optic papilla 视神经乳头

  optic radiation 视放射线

  optic segment 视神经节

  optic stalk 视柄

  optic thalamus 视丘

  optic tract 视束

  optic type 视觉型

  optic zone 视区

  optica axis 视轴

  optical 光学的

  optical 视觉的

  optical aberration 像差

  optical activity 旋光性

  optical aid 视觉辅助器

  optical alexia 视觉性失读

  optical allachesthesia 视觉异位

  optical antimer 旋光对映体

  optical art 光效应艺术

  optical axis 视轴

  optical center 光心

  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 光学字符识别

  optical communication 光学通信

  optical computer 光学计算机

  optical correction 光学校准

  optical dispersion 光色散

  optical frequency 光频

  optical illusion 视错觉

  optical image 视像

  optical instrument 光学仪器

  optical isomerism 旋光异构现象

  optical landing system 光学着陆系统

  optical lantern 幻灯机

  optical measurement 光学测量

  optical memory 光存储器

  optical microscope 光学显微镜

  optical parallax 视差

  optical phenomena 光学现象

  optical range 视线距离

  optical rangefinder 光学测距仪

  optical reader 光阅读机

  optical revolving power 视旋转能力

  optical rotation 旋光

  optical system 视觉系统

  optically active 旋光的

  optical?mechanical system 光机系统

  opticociliary 视睫状神经的

  opticokinetic 眼运动的

  opticokinetic reflex 视动反射

  opticokinetics 眼动研究

  optimal 最佳的

  optimal allocation 最优配置

  optimal arousal level 最佳唤醒水平

  optimal choice 最优选择

  optimal color 最佳色

  optimal condition 最适条件

  optimal control 最优控制

  optimal control model 最佳控制模型

  optimal decision 最优决策

  optimal decoding 最佳译码

  optimal functioning 至善功能

  optimal grouping 最优分组

  optimal illumination 最佳照明

  optimal movement 最佳运动

  optimal performance 最佳操作

  optimal period 最佳期

  optimal personality traits 最佳人格特质 最佳人格特质

  optimal property 最优性质

  optimal proportion 最佳比例

  optimal ratio 最佳率

  optimal sampling 最优抽样

  optimal sampling plan 最优抽样方案

  optimal scaling 最适宜量度

  optimal seeking method 优选法

  optimal sequence trainer 最优序列训练器

  optimal state of performance 最佳竞技状态

  optimal stimulation 最适刺激

  optimal strategy 最优策略

  optimal work space 最适工作空间

  optimal?arousal?level theory 适度兴奋论适度兴奋论

  optimeter 视力计

  optimism 乐观主义

  optimization 最优化

  optimize 乐观对待

  optimizing model 最优化模型

  optimum 良性

  optimum cd ratio 最佳控显比

  optimum condition 最佳条件

  optimum control 最优控制

  optimum decision making 最佳决策

  optimum degree 最佳程度

  optimum estimate 最佳推定量

  optimum load 最佳负荷

  optimum range 最佳幅度

  optimum selection 最佳选择

  optimum speed 最佳速度

  optimum state 最佳状态

  optimum state of performance 最佳竞技状态

  optimum strategy 最适策略

  optimum temperature 最适温度

  option experiment 选择实验

  optional 可任意选择的

  optional altruistic suicide 非强制利他性自杀

  optional route 可选路线

  optional variant 随意变体

  options 选择项

  optoblast 成视细胞

  optogram 视网膜像

  optogravit illusion 眼球重力错觉

  optogyral illusion 眼球旋律错觉

  optokinetic response 光动反应

  optomeninx 视网膜

  optometer 视力计

  optometry 视力测定法

  optometry 验光法

  optomotor 视动的

  optomyometer 眼肌力计

  optophone 光声机

  OR 操作性研究操作性研究

  ora 界限

  ora 缘

  ora serrata 视网膜锯齿缘

  oracy 口语能力

  oral 口的

  oral aggression 口欲期攻击性

  oral anxiety 口腔性焦虑

  oral arithmetic 口算

  oral behavior 口唇行为

  oral cavity 口腔

  oral character 口唇性格

  oral communication 口头沟通

  oral complex 口唇情结

  oral contraceptive 口服避孕药

  oral dependence 口欲性依赖

  oral drive 口欲驱力

  oral erotism 口欲

  oral examination 口试

  oral fixation 口欲滞留

  oral incorporation 口腔并合

  oral language 口语

  oral literature 口头文字

  oral method 口唇法

  oral optimism 口腔性乐观

  oral orientation 口腔取向

  oral personality 口欲期性格

  oral pessimism 口腔性悲观

  oral phase 口欲期

  oral primacy 口欲首位

  oral reading 朗读

  oral report 口头报告

  oral sadism 口欲施虐

  oral sensation 口腔感觉

  oral sensory stage 口腔感觉期

  oral stage 口唇期

  oral temperature 口腔温度

  oral test 口头测验

  oralism 口授法

  orality 口头形态

  orangoutang 猩猩

  orangutan 猩猩

  orb 环

  orb 眼球

  Orbeli phenomenon 奥尔别利现象

  Orbison illusion 奥尔比逊错觉

  orbita 眼窝

  orbitofrontal cortex 眼窝前额皮质

  order 次序

  order code 指令码

  order effect 顺序效应

  order of birth 出生次序

  order of dominance 优势顺序

  order of merit 等第

  order of merit method 等第法

  order of merit scale 等第量表

  order statistics 次序统计

  ordered alternative 定序选择

  ordered change theory 顺序变化理论

  ordered metric scale 顺序计量量表

  ordered recall 按序回忆

  ordering 按序

  ordering relation 顺序关系

  orderliness 秩序

  order?disorder transition 有序无序转变 有序无序转变

  ordinal dispersion 定序离差

  ordinal interaction 次序性交互作用

  ordinal measure 序级测量

  ordinal position 定序位置

  ordinal scale 顺序量表

  ordinal variable 序级变量

  ordinary 正常

  ordinate 纵坐标

  orectic processes 欲望作用

  Orestes complex 杀母情结

  oreximania 贪食癖

  orexis 食欲

  organ 器官

  organ inferiority 器官自卑感

  organ language 器官语言

  organ neurosis 器官神经症

  organ of Corti 柯蒂氏器官

  organ of equilibration 平衡器官

  organ of language 语言器官

  organ of locomotion 运动器官

  organ of special sense 特殊感觉器

  organ of speech 言语器官

  organ of survey 调查机构

  organ of taste 味觉器官

  organ of vision 视觉器官

  organ sensation 器官感觉

  organ sensuum 感觉器官

  organ specificity 器官特性

  organ specificity 器官专一性

  organ transplantation 器官移植

  organa 器官

  organic 官能上的

  organic amnesia 器质性失忆症

  organic anxiety 器质性焦虑

  organic brain damage 脑器官损伤

  organic brain disorder 器质性脑障碍 器质性脑障碍

  organic brain syndrome 器质性脑综合症器质性脑徵候?

  organic deafness 器官性聋

  organic dementia 器官性痴呆

  organic disorder 器质性异常

  organic factor 机体因素

  organic feeling 有机体的感觉

  organic imitation 有机的模仿

  organic melancholia 器质性忧郁症

  organic memory 机体觉记忆

  organic model 有机模型

  organic psychosis 器质性精神病

  organic repression 机体性压抑

  organic rules 组织条例

  organic selection 有机选择

  organic sensation 机体觉

  organ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 有机的组织理论

  organic theory of society 社会有机体说 社会有机体说

  organic therapy 机质性疗法

  organic trait 机体特质

  organic variable 机体变量

  organicism 机体说

  organism 有机体

  organismal theory 机体说

  organismic age 机体年龄

  organismic experience 机体经验

  organismic psychology 机体心理学

  organismic theory 机体说

  organismic variable 机体内在变量

  organization 组织

  organization behavior 组织行为

  organization charts 组织图

  organization culture 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组织发展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intervention 组织发展干预

  organization effect 组织化效应

  organization man 组织人

  organization of animal society 动物社会组织

  organization of data 资料整理

  organization psychology 组织管理心理学

  organization structure 组织结构

  organization theory 组织理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组织行为组织行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组织

  行为与人类决策过程

  organizational change 组织变迁

  organizational climate 组织气氛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组织承诺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Scale 组织承诺量表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组织沟通 组织沟通

  organizational crisis 组织危机

  organizational culture 组织文化

  organizational departmentalization 组织部门化

  organizational design 组织设计

  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 组织发展

  organizational diagnosis 组织诊断

  organizational effect 组织效应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组织有效性 组织有效性

  organizational factor 组织因素

  organizational goal 组织目标

  organizational identification 组织认同

  organizational maintenance 组织维系

  organizational matrix 组织矩阵结构

  organizational merger 组织合并

  organizational objective 组织目标

  organizational planning 组织规划

  organizational politics 组织策略

  organizational process 组织过程

  organizational productivity 组织产出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组织心理学

  organizational reform 组织变革

  organizational renewal 组织革新

  organizational shape 组织外形

  organizational span of control 控制的组织幅度

  organizational stress  组织应激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组织结构

  organized criminal gang 有组织的犯罪团伙

  organized ferment 活体酶

  organized play 组织性游戏

  organized supplementary play 有组织的辅助游戏

  organized whole 组织整体

  organizer 组织体

  organizing 组织

  organogenesis 器官发生

  organogenic 器官性的

  organoleptic 特殊感觉的

  organoleptic research 官能研究

  organology 器官学

  organon 器官

  organon auditus 听觉器官

  organon gustus 味觉器官

  organon olfactus 嗅觉器官

  organon visus 视觉器官

  organonomy 有机生活论

  organopathy 器官病

  organotherapy 器官疗法

  organphysiology 器官生理学

  organule 感觉未梢

  organum gustatorius 味觉器官

  organum olfactorium 嗅觉器官

  organum sensuum 感觉器官

  orgasm 性乐高潮

  orgasmic dysfunction 性乐高潮障碍

  orgasmphase 性高潮阶段

  orgy 纵欲

  orientating reflex 定向反射

  orientation 定向

  orientation disturbance 定向错乱

  orientation motion detector 方位运动感觉器

  orientation of consuming requirement 消费品购买投向

  orientation of motor learning 运动学习定向

  orientation of purchasing power 购买力投向

  orientation perception 方位知觉

  orientation reaction 定向反应

  orientation reflex 定向反射

  orientation response 定向反应

  orientation training 定向训练

  orientational training 定向训练

  orienting reflex 定向反射

  orienting response 方向反应

  orienting response in animal 动物方向反应

  orienting task 方向任务

  origin 起源

  origin of consciousness 意识起源

  origin of infant?s imagination 婴儿想象的发生

  origin of infant?s self?consciousness 婴儿自我意识的产生

  origin of internal speech 内部言语的产生

  origin of language 语言的起源

  origin of life 生命起源

  origin of mind 心理的发生

  origin of neonatal attention 新生儿注意的发生

  origin of neonatal memory 新生儿记忆的发生

  origin of species 物种起源

  origin of speech 言语起源

  origin of thinking 思维的发生

  origin of volitional movement 意志行动的萌芽

  original 原始的

  original civilization 原始文明

  original data 原始资料

  original description 原始描述

  original ground 原始根据

  original learning 初学习

  original nature 本性

  original quality 本质

  original record 原始记录

  original survey 原始调查

  originality 独创性

  originality of thinking 思维的独创性

  originate 创造

  origination 创始

  originator 起源

  Orleans?Hanna Algebra Prognosis Test 奥汉二氏代数预断测验

  Orleans?Hanna Geometry Prognosis Test 奥汉二氏几何预断测

  验

  ornithine 鸟氨酸

  ornithine decarboxylase 鸟氨酸脱羧酶 鸟氨酸脱羧酶

  ornithophobia 恐鸟症

  orphan 孤儿

  orphanage 孤儿院

  orphanhood 孤儿身份

  orthergasia 机能正常

  orthobiosis 正常生活

  orthocephaly 正颅型

  orthochorea 立位舞蹈病

  orthodox 正统的

  orthodox psychoanalysis 正统精神分析学派

  orthodoxsleep 正规睡眠

  orthodromic 顺行的

  orthodromic conduction 顺向传导

  orthogenesis 定向进化

  orthogenics 优生学

  orthogonal array 正交阵列

  orthogonal comparison 正交比较

  orthogonal component 正交成分

  orthogonal contrast 正交比较

  orthogonal factor 正交因子

  orthogonal factor model 正交因素模型 正交因子模型

  orthogonal polynomial 正交多项式

  orthogonal rotation 正交转轴法

  orthogonality 正交

  orthographic deep hypothesis 正字法深度假说

  orthography 正字法

  orthography 缀字法

  orthomolecular psychiatry 分子行为精神病学

  orthomutation 定向突变

  orthophony 发声正常

  orthophoria 正视

  orthophrenia 精神正常

  orthopsychiatry 行为精神病学

  orthosis 整直法

  orthostatism 直立姿势

  orthosympathetic 交感神经的

  orthotonos 挺直性痉挛

  ortho?rater 正形量度器

  ortho?sleep 正常睡眠

  orthropsia 暮视

  ory 阿诺德认知评鉴学说

  oscillation 振动

  oscillogram 示波图

  oscillograph 示波器

  oscillometer 示波计

  oscillometry 示波测量法

  oscitancy 呵欠

  Oseretsky Tests of Motor Proficiency 奥氏运动能力测验

  Osgood?s surface 奥斯古德曲面

  osmatic 嗅觉正常的

  osmesthesia 嗅觉

  osmoceptor 嗅觉感受器

  osmology 嗅觉学

  osmometer 嗅觉计

  osmometric thirst 渗压渴

  osmonosology 嗅觉障碍学

  osmoreceptor 渗压感受器

  osmoscope 助嗅器

  osmosis 渗透作用

  osmotic thirst 渗透性渴

  osmyl 气味

  osphresiology 嗅觉学

  osphresiometer 嗅觉测量器

  osphresis 嗅觉

  osphretic 嗅觉的

  ossicle 小骨

  ossification 骨化作用

  ossification 思想僵化

  ossify 骨化

  OST 最优序列训练器

  osteoanesthesia 骨感觉缺失

  osteogenesis 骨生成

  osteology 骨骼学

  Ostwald color circle 奥斯瓦德颜色圈

  Ostwald color pyramid 奥斯瓦德颜色圆锤

  Ostwald color system 奥斯瓦德颜色体系

  otaphone 助听器

  other perception 对他人观感

  other?directed 他向的

  other?suggestion 他人暗示

  otic 耳的

  Otis Quick?Scoring Mental Ability Test 奥迪思智力测验

  Otis Self?Administering Tests of Mental Ability 奥蒂斯智

  力自行测验

  Otis?Lennon Mental Ability Test 奥雷智力测验

  otoconite 耳石

  otoganglion 耳神经节

  otography 耳论

  otohemineurasthenia 单耳听觉不全

  otolaryngology 耳喉科学

  otolith 耳石

  otolithiasis 耳石病

  otology 耳科学

  otomyasthenia 耳肌无力性听力减退

  otoneurasthenia 耳病性神经衰弱

  otoneurology 神经耳科学

  otopathy 耳病

  otophone 助听器

  otopiesis 鼓膜内陷

  otorhinolaryngology 耳鼻喉科学

  otorhinology 耳鼻科学

  otosalpinx 咽鼓管

  otosis 错听

  OTU 操作分类单位

  out group 外群体

  out of control 失控

  out of employ 失业

  outbreak 爆发

  outbreeding 远系交配

  outcome 成果

  outcome goal 结果性目标

  outcome research 结果研究

  outer cause 外因

  outer ear 外耳

  outer hair cells 外毛发细胞

  outer nuclear layer 外核层

  outer plexiform layer 外网状层

  outer segment 外节

  outer?directed 外在导向

  outer?directed behavior 外导行为

  outflow theory 外流说

  outgroup 外群

  outing 户外活动

  outline?making in composition 编写提纲编写提纲

  outlook 观点

  outlook on life 人生观

  outness 外在性

  output 输出

  output of learning 学习的输出

  outrage 暴怒

  outward manifestation 外在表现

  outward sense 外部器官

  outward thing 外在事物

  outwardness 外在性

  out?group 外群体

  out?of?balance 不平衡

  out?of?body experience 超觉经验

  out?of?body experience 体外体验

  out?of?stock 商品脱销

  out?patient 门诊病人

  out?patient treatment 门诊治疗

  oval window 卵圆窗

  ovarian obesity 卵巢型肥胖症

  ovarium 卵巢

  ovary 卵巢

  over adaptation 超适应

  over arousal 过度唤起

  over constancy 超常性

  over development 过度发育

  over exercise 超量练习

  over fatigue 过度疲劳

  over learning 过度学习

  overachievement 高成就

  overachiever 高成就者

  overact 活动过度

  overage 超龄

  overall rating method 全体评定法

  overall reaction 总反应

  overcaution 过分谨慎

  overcome 克服

  overcompensation 过度补偿

  overconfidence 过于自信

  overconfident 过于自信的

  overconstancy 超恒常

  overcontrolled 过度控制

  overcorrection 矫正过度

  overcredulity 过度轻信

  overcredulous 过度轻信的

  overcritical 过度指摘的

  overcrow 夸耀

  overcrowd 拥挤

  overdetermination 过分坚持的情状

  overdetermined 多因素决定的

  overdevelop 发育过度

  overdose 过量用药

  overemphasize 过分强调

  overestimation 过高评价

  overexcitation 过度兴奋

  overexcitement 过分激动

  overextension 过度伸展

  overextension 外延过宽

  overfatigue 疲劳过度

  overfeeding 营养过度

  overflow activity 流出活动

  overgeneralization 过分概括

  overgrowth 生长过大

  overheard communication 无意听到的传意

  overinclusion 过度包含

  overinclusive thinking 思维过度包含

  overindulgence 过度纵情

  overinhibition 过度抑制

  overjoyed 极度高兴

  overjustification 过度合理化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过度辩护效应

  overlap 交*

  overlapping 重叠

  overlapping control of eating and drinking 饮与食的重叠控

  制

  overlearning 过度学习

  overlearning reversal effect 过度学习逆转效应

  overload 超负荷

  overload imitation 超量模拟

  overload model 超载模型

  overman 监工

  overmany 过多的

  overmaster 征服

  overmaximal 超最大值的

  overmotivation 过度动机

  overpersuade 强行说服

  overpopulation 人口过剩

  overproduction 生产过剩

  overproductivity 精神过旺

  overprotection 过度保护

  overrate 过高估计

  overreaction 过度反应

  overregulation 过度规律

  overresponse 反应过度

  over***ed 性欲过度

  overshadowing 掩蔽

  overstimulation 过度刺激

  overstocking of commodities 商品积压

  overstrain 过度紧张

  overstrain of excitatory process 兴奋过程过度紧张

  overstrain of inhibitory process 抑制过程过度紧张

  overstrain of nervous process 神经过程过度紧张

  overt 外显的

  overt behavior 外显行为

  overt crime 公然犯罪

  overt culture 外显文化

  overt homo***uality 外显型同性恋

  overt intrusion 显性侵入

  overt need 外显需求

  overt response 外显反应

  overtime 超时

  overtone 倍音

  overtraining 过度训练

  overtraining reversal effect 过度训练逆转效应

  overweight 超重

  overwrok 过度工作

  overwrought 过度劳累的

  overzealous 过分热心的

  over?anxious reaction 过度焦虑反应

  over?compensation 过度补偿

  over?self?confidence 过于自信

  over?the?counter drugs 非法药物

  ovigenesis 卵子发生

  ovulation 排卵

  ovum 卵细胞

  own 自己的

  owner 物主

  ownerless 无主的

  ownership 所有权关系

  ownguard 自警器

  ownness 个人状态

  Oxford index 牛津指数

  oxidative enzyme 氧化酶

  oxyacoia 听觉敏锐

  oxyblepsia 视觉敏锐

  oxycodone 氧可酮

  oxyecoia 听觉敏锐

  oxyesthesia 感觉敏锐

  oxygen 氧

  oxygen consumption 氧气摄取量

  oxygen debt 氧负债

  oxygen deficit 缺氧

  oxygen demand 氧气需要量

  oxygen deprivation 缺氧

  oxygen intake 氧气摄取量

  oxygen intake rate 氧气摄取率

  oxygen lack 缺氧

  oxygen toxicity 氧中毒

  oxygeusia 味觉敏锐

  oxyhemograph 血氧测定器

  oxylalia 言语急促

  oxymorphone 氧吗啡酮

  oxynervone 羟基神经苷脂

  oxyopia 视觉敏锐

  oxyopter 视度

  oxyosmia 嗅觉敏锐

  oxypathia 感觉亢进

  oxytocin 催产素

  OAP 领取养老金者

  POMS 心境状态图

  ponderal growth 体重增长

  ponesiatrics 活动训练疗法

  pongidae 猿科

  ponograph 痛觉记器

  pons 脑桥

  pons cerebralis 前脑桥

  pons varolii 脑桥

  pons?oblongata 脑桥延髓

  pontibrachium 脑桥臂

  pontic 桥体

  pontine 脑桥的

  pontine tegmentum 桥被盖

  pontobulbar 脑桥延髓的

  pontocerellar 脑桥小脑的

  pontopeduncular 脑桥小脑脚的

  Ponzo figure 庞邹图形

  Ponzo illusion 庞邹错觉

  pon?genicular?occipital wave 桥?膝?枕波?桥?膝?枕波

  ?

  pooled interdependence 联营式相互依赖关系

  pooled observations 综合观测值

  pooling of error 误差合并

  pooling procedure 会集程序

  poorly nourision 营养不良的

  poppy 罂粟

  popular child 受欢迎儿童

  popular response 常规反应

  popularity 通俗性

  population 人口

  population 总体

  population analysis 人口分析

  population by age group 按年龄分组的人口数

  population by educational level 按教育水平分组的人口数

  population by *** 按性别分组的人口数 按性别分组的人口数

  population composition 人口构成

  population control 人口控制

  population density 人口密度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人口分布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总体分布

  population effect 总体效应

  population experiment 群体实验

  population genetics 种群遗传学

  population growth 人口增长

  population mean 总体平均数

  population of samples 抽样总体

  population parameter 总体参数

  population pressure 群体压力

  population register 人口登记

  population regulation 群体调节

  population revolution 人口革命

  population situation 人口状态

  population statistics 人口统计

  population structure 人口结构

  population structure 总体结构

  population study 人口研究

  population theory 人口理论

  population vital statistics 人口动态统计?人口动态统计?

  population waiting for employment 待业人口

  POR 视前区

  Porch Index of Communicative Ability in Children 波奇儿童

  沟通能力指数

  poriomania 荡游症

  pornography 色情文艺

  porphrismus 卟啉病性精神障碍

  porphyropsin 视紫质

  portent 征兆

  Porter???s law 波特定律

  Porteus Maze 鲍德斯迷津

  Porteus Maze 纸上迷津

  Porteus Maze Test 鲍德斯迷津测验

  porus acusticus externus 外耳孔

  porus acusticus internus 内耳孔

  position 位置

  position 职位

  position alternation problem 位置交替课题

  position constancy 位置恒常性

  position effect 位置效应

  position factor 方位因素

  position habit 方位习惯

  position power 职位权力

  position preference 位置偏好

  position reaction 方位反应

  position receptor 位置感受器

  position relation 方位关系

  position response 位置反应

  positional leader 职位领袖

  positionality 关系结构

  positioner 定位器

  positioning analysis 定位分析

  positioning movement 定位运动

  positive acceleration 正加速

  positive adaptation 正适应

  positive after?image 正后像

  positive after?potential 正后电位

  positive and negative cases method 正负个案法

  positive attention?seeking 积极型引人注意

  positive attitude 积极态度

  positive attitude change 态度正向改变 态度正向改变

  positive cathexis 积极投注

  positive concept 肯定概念

  positive conditioned reflex 阳性条件反射

  positive contrast 正对比

  positive contrast of reinforcement 强化正对比

  positive correlation 正相关

  positive cue 正线索

  positive error 正误差

  positive feedback 正反馈

  positive goal 正目标

  positive heuristic 正面启发法

  positive identity 肯定同一性

  positive incentive 正激发

  positive inducement 正诱因

  positive induction 正诱导

  positive instance 肯定实例

  positive interaction 正相互作用

  positive interest 积极兴趣

  positive interference 正干扰

  positive item 正向项目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正线性关系 正?性关?

  positive phase 正时相

  positive phototaxis 正向光性

  positive punishment 正效惩罚

  positive reaction 正反应

  positive recollection 积极回忆

  positive reference group 正作用参照团体

  positive regard 积极关注

  positive regency 时近正效应

  positive reinforcement 正强化

  positive reinforcer 正强化物

  positive reinforcing stimulus 正强化刺激 正增强刺激

  positive reward 正奖赏

  positive sanction 正制裁

  positive self?feeling 积极自感

  positive self?feeling 肯定自我感

  positive skewness 正偏态

  positive stimulus 阳性刺激

  positive symptom 阳性症状

  positive time error 正时间误差

  positive transfer 正迁移

  positive transference 正移情作用

  positive valence 正价

  positive?negative ambivalent quotient 正负矛盾情绪商

  positive?negative conflict 正负冲突

  positivism 实证主义

  positivistic philosophy 实证哲学

  positivity bias 正向偏差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

  posodynics 忍痛能力

  possessive instinct 占有本能

  possessiveness 自制力

  possibility 可能性

  possible error 可能误差

  possible judgment 可能判断

  possible outcome 可能结果

  post adaptation 后期适应

  post conventional level 后习俗水平

  post enumeration survey 控制调查

  post formation theory 后成说

  post hoc fallacy 事后归因谬误

  post hoc test 事后考验

  post horn 后角

  post industrialized society 后工业化社会 後工业化社会

  post partus blues 产后沮丧

  post voluntary attention 有意后注意

  postadolescence 壮年期

  postadolescent 壮年人

  postage stamp experiment 邮票实验

  postcentral gyrus 中心后回

  postconsummatory behavior 满足后行为 满足後行为

  postconsummatory behavior 完成后行为 完成後行为

  postconventional level 道德自律期

  post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后习俗道德水平

  postconventional morality 后习俗道德

  postcornu 后角

  postcranial 颅后的

  postdecision dissonance 决策后失谐

  postdormitum 觉醒前时期

  postepileptic 癫痫发作后的

  posterior association area 后脑联想区

  posterior column 后柱

  posterior commissure 大脑后连合

  posterior comparisons 事后比较

  posterior horn 后角

  posterior lobe 后叶

  posterior lobe hypophysis 垂体后叶激素 垂体後叶激素

  posterior lobe of the hypophysis 脑下垂体后叶

  posterior nuclear complex 后核丛

  posterior parietal area 后顶叶区

  posterior pituitary gland 脑垂体后叶

  posterior probability 后验概率

  posteriority 后天性的

  postfebrile dementia 发热后痴呆

  postfigurative culture 后塑文化

  postformation theory 渐成论

  postganglionic fibre 神经节后纤维

  posthypnotic amnesia 催眠后遗忘

  posthypnotic effects 催眠后效应

  posthypnotic suggestion 催眠后暗示

  posthypophysis 脑垂体后叶

  postinfectious depression 传染病后抑郁症

  postinfectious psychosis 传染病后精神病

  postjunctional potential 接点后电位

  postmature 过度成熟的

  postmature infants 过熟婴儿

  postmaturity 过度成熟

  postmortem analysis 事后分析

  postnatal 出生后的

  postnatal development 生后发育

  postnatal environment 出生后环境

  postpartum depression 产后抑郁

  postpartum psychiatric reaction 产后精神反应

  postpartum psychosis 产后精神病

  postpuberal 青春后期的

  postpuberal phase 青春后期

  postpubertal 青春后期的

  postpuberty 青春期后期

  postpubescence 青春后期

  postpubescent 青春期后的

  postretinal 视网膜后的

  postretinal fiber 视网膜后纤维

  postschizophrenic depression 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

  postsynaptic 突触后的

  postsynaptic cell 突触后细胞

  post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后抑制

  postsynaptic membrane 突触后膜

  postsynaptic neuron 突触后神经元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突触后电位

  posttest design 后测设计

  posttetanic facilitation 强直后易化

  posttetanic potentiation 强直后电位

  posttreatment follow?up 治后跟进

  postulate 假定

  postulational method 拟设法

  postural coordination 姿势协调

  postural reflex 姿势反射

  postural set 姿势定势

  postural substrate 体态基质

  postural sway 姿势摇摆

  posture 姿势

  posture expression 身段表情

  posture sense 姿势觉

  posturogaphy 姿势描记术

  posturometer 姿势测定器

  post?column 后柱

  post?hypnotic amnesia 后催眠健忘

  post?hypnotic behavior 后催眠行为

  post?hypnotic suggestion 后催眠暗示 後催眠暗示

  post?infections psychosis 感染后精神病?感染後精神病?

  post?survey 事后调查

  post?term infant 过期产儿

  post?test 事后测验

  post?traumatic amnesia 伤后失忆症

  post?traumatic delirium 伤后谵妄

  post?traumatic dementia 伤后痴呆

  potamophobia 河流恐怖症

  potency 潜能

  potency 效力

  potency dimension 力度

  potential 电位

  potential 潜力

  potential 潜在的

  potential ability 潜在能力

  potential competition 潜在竞争

  potential concept stage 潜在概念发展阶段

  potential consumers 潜在消费者

  potential criminal 潜在犯罪人

  potential defect 潜在缺点

  potential delinquent 潜在违法者

  potential demand 潜在需要

  potential difference 电位差

  potential intellect 潜在理智

  potential learning 潜在学习

  potential market 潜在市场

  potential of action 动作电位

  potential reason 潜在理性

  potential stimulus 潜在刺激

  potential unemployment 潜在失业

  potential utility 潜在效用

  potential variability 潜伏变异性

  potential vocabulary 潜在字

  potentiality 潜能

  potentialization 强化

  potentiation 强化

  potentiometer 电位计

  potentiometric method 电势法

  potentiometry 电位测定法

  Poter???s generic competitive strategies 波特普通式竞争

  策略

  potomania 震颤性谵妄

  pound 磅

  pour 倾倒

  pouring?in?process in instruction 注入式教学

  poverty of movement 运动贫乏

  poverty of thought 思维贫乏

  powder 粉末

  power 力

  power 权力

  power curve 能力曲线

  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

  power driver 权力欲

  power efficiency 幂效率

  power factor 幂因素

  power factor 能力因素

  power function 幂函数

  power function law 幂函数定律

  power motive 权力动机

  power need 权力需要

  power of imagery 意象能力

  power of influence 影响力

  power of intellect 理智力

  power of soul 心灵官能

  power of statistical test 统计检定幂

  power of test 检测能力

  power relation 权力关系

  power spectrum 权力范围

  power structure 权力结构

  power struggle 权力争夺

  power tactics 权术

  power test 难度测验

  powerlessness 无力

  power?coercive strategy 权力型强制策略

  power?dependence theory 权力?依从理论

  PPS 样本大小的概率比例

  PR

  practical activity 实践活动

  practical ago 实践自我

  practical experience 实践经验

  practical framework 实践范围

  practical intelligence 实用智力

  practical knowledge 实用性知识

  practical level 实际水平

  practical philosophy 实际哲学

  practical problem 实际问题

  practical psychology 实用心理学

  practical purpose 实用目的

  practical reasoning 实际推理

  practical situation 实际情况

  practicalness 实践性

  practice 练习

  practice 实践

  practice curve 练习曲线

  practice curve of action 动作练习曲线 动作练习曲?

  practice curve of performance 操作练习曲线

  practice effect 练习效果

  practice error 练习误差

  practice limit 练习极限

  practice period 练习期

  practice supervision 实习指导

  practice teaching 教学实习

  practice theory 练习说

  practice theory of play 游戏的练习说

  pradiction 预言

  praecox 早熟

  praecox ejaculation 早泄

  praecox feeling 早熟感

  pragmatagnosia 物体认识不能

  pragmatamnesia 物体记忆不能

  pragmatic value theory 实用主义价值论 实用主义价值论

  pragmatism 实用主义

  praise 赞美

  prandial drinking 膳食性饮水

  praxeology 人类行为学

  praxis 行为

  PRE 部分强化效应

  preadaptation 前适应

  preadaptive mutation 前适应突变

  preadaptive phase 前适应阶段

  preadolescence 青年前期

  preadult 成年期前的

  prearrival stage 原有状态阶段

  preataxic 运动失调前的

  preattentive process 前注意过程

  precarious 不稳定的

  precausal thinking 前因果思维

  precausality 前因果性

  precedence 优先

  precedence effect 优先效应

  precedence method 优先法

  precentral gyrus 中心前回

  precision 精密度

  precision of sampling 抽样精密度

  precision of simple random sampling 简单随机抽样精密度

  precocious 早熟的

  precocious child 早熟儿童

  precocious development 早熟发展

  precocious puberty 早熟性青春期

  precocity 早熟

  precoding 预编码

  precognition 预知

  precoid 类早发痴呆的

  precollege counseling 入大学前咨询

  precollege guidance 入大学前辅导

  precompetition apathy state 赛前冷漠状态

  precompetition downcast symptom 赛前冷症

  precompetition mental preparation 赛前心理准备

  precompetition overconfidence state 赛前盲目自信状态

  precompetition overexciting state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

  preconcept 前概念

  preconception 先入之见

  preconception 预念

  preconceptual thought 前概念思考

  precondition 先决条件

  preconditioning 先条件作用

  preconditioning adaptation 前条件作用的适应

  preconscious 前意识

  preconscious process 前意识过程

  preconsciousness 前意识

  preconsummatory behavior 满足前行为 满足前行为

  preconsummatory behavior 完成前行为 完成前行为

  preconventional level 道德成规前期

  preconventional level of morality 前习俗道德水平

  preconventional morality 前习俗道德

  precox 早熟

  precursor 前体

  precursor 先质

  precursor of neocortex 新皮质前体

  predator model 掠夺者模式

  predatory 掠夺的

  predatory behavior 掠夺行为

  predecessor 祖先

  predetermination 预定

  predetermine 预定

  predetermined harmony 天生协调

  predeterminism 预先决定论

  predicate intersection model 谓词交*模型

  predictability 预见性

  predicted variable 被预测变量

  prediction 预见

  prediction of criminal mentality 犯罪心理预测

  prediction of criminality 犯罪预测

  prediction of delinquency 违法行为预测 违法行为预测

  prediction of early illegal behavior 早期违法行为预测

  prediction of first offense 初犯预测

  prediction of recidivism 屡犯预测

  prediction of second offense 再犯预测

  prediction to motor object 运动客体预测 运动客体预测

  predictive 推测性

  predictive ability 推测能力

  predictive attention 预定注意

  predictive display 预告显示

  predictive efficiency 预测效率

  predictive index 预测指数

  predictive method of criminality 犯罪预测法

  predictive period 预测期

  predictive study 预测研究

  predictive validity 预测效度

  predictive value 预测值

  predictive variable 预测变量

  predictor variable 预测变量

  predilection 偏爱

  predilection 特别爱好

  predisposition 秉赋

  predisposition 性情

  predominance 优势

  predominate 占优势

  predormitium 深度睡眠前期

  predream 梦前期

  preference 爱好

  preference method 偏好法

  preference scale 爱好量表

  preference test 偏好测验

  preferential learning 偏好学习

  preferred color 喜爱色

  preferred orientation 最适方位

  preferred orientation column 最适方位小柱

  preferred reward 偏好奖赏

  prefoetal period 胎儿前期

  preformation 预成

  preformation theory 先成说

  preformationism 先成说

  prefrontal 前额

  prefrontal area 前额区

  prefrontal cortex 前额皮质

  prefrontal leucotomy 前额白质切除术

  prefrontal lobe 前额叶

  prefrontal lobotomy 额叶前部切除术

  preganglionic fibre 节前纤维

  pregenital phase 性器前期

  pregenital stage 性征前期

  pregenitality 前性器期

  pregnance 完整倾向

  pregnancy 妊娠

  prehension 理解

  prehension 抓握

  prehension program 理解程序

  prehension test 理解测验

  preinduction 隔代诱发

  prejudgment 预断

  prejudice 偏见

  preliminary analysis 初步分析

  preliminary data 初步资料

  preliminary forecasting 初步预测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初步调查

  preliminary measures 初步措施

  preliminary mentor 准备性辅导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准备性观察

  Preliminary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 学业能向初步测验

  preliminary study 初步研究

  preliminary survey 初步调查

  preliminarytrial 预审

  prelinguistic behavior 前言语行为

  prelinguistic development 前语言发展

  prelogical thinking 前逻辑思维

  prelumirhodopisin 前感光视紫红质

  Premack principle 皮墨克原则

  premarital counseling 婚前咨询

  prematuration 不够成熟

  premature 早熟的

  premature child 早熟儿童

  premature ejaculation 早泄

  premature infant 早产儿

  premature repening 早熟

  prematurity 早熟

  premeditated crime 预谋犯罪

  premenstrual syndrome 经前综合症

  premenstrual tension 经前紧张

  premise 前提

  premium 奖赏

  premorbid 发病前

  premotor area 运动前区

  prenatal 胎儿期的

  prenatal behavior 胎儿行为

  prenatal development 胎儿发育

  prenatal development stage 胎儿发展阶段

  prenatal diagnosis 产前检查

  prenatal environment 胎内环境

  prenatal influence 胎儿期的影响

  prenatal period 出生前期

  prenatal training 胎教

  prenubile 婚前

  preoccupation 全神贯注

  preograph 呼吸描记器

  preogurative culture 前塑文化

  preoperation period 前运算阶段

  preoperation thought 前运算思考

  preoperational stage 前运思期

  preoptic area 视前区

  preoptic region 视前区

  preorganic evolution 生物出现前演变

  preorganizer 先行组织者

  preparation 准备

  preparation theory of play 游戏的准备说??戏的准备说?

  preparative period 准备期

  preparative stage 准备期

  preparatory interval 预备间隔

  preparatory measure 初步措施

  preparatory response 预备反应

  preparatory set 预备定势

  preperception 前知觉

  preponderance 优势

  preponderant 占优势

  prepossession 偏爱

  prepotency 优势

  prepotent 优先遗传的

  prepotent reflex 强势反射

  prepotent response 强势反应

  prepotent stimulus 强势刺激

  prepotential reflexes 本能反射

  prepsychotic 精神病发前

  prepuberal stage 前青春期

  prepuberty 青春前期

  prepubescence 前青春期

  prerecognition hypothesis 认前假设

  prerecord 预录

  prerelease 预映

  prerepresentation 前表象

  prereproductive 童年期的

  prerequisite 先决条件

  preretired education 退休前教育

  prerogative 特权

  presage 预兆

  presbyacusis 老年性聋

  presbyatrics 老年病学

  presbyope 老视者

  presbyophrenia 老年精神病态

  presbyopia 远视

  Presbyterian 长老会的

  Presbyterianism 长老制

  presbytia 老视

  preschizophrenic 精神分裂症前

  preschool 学前的

  preschool child 学前儿童

  preschool children 学前儿童

  preschool education 学前教育

  preschool period 幼儿期

  preschool psychology 学前心理学

  preschooler 学龄前儿童

  prescientific concept 前科学概念

  prescribed clusters 规范性簇

  Prescriptive Mathematics Inventory 配定式数学测量表

  Prescriptive Reading Inventory 配定式阅读测量表 普雷西勾画

  测验

  presence of others 他人在场

  presenile 早老性

  presenile dementia 早老性痴呆

  presenile depression 早老性抑郁症

  presenile psychosis 早老性精神病

  presenile scerosis 早老性痴呆

  presenility 早老

  presenium 老年前期

  present 出现

  present 现在

  present and absent method 隐现法

  pres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当前心理体验

  present world 现实世界

  presentation 表象

  presentation 呈现

  presentation method 发表方法

  presentation mode 发表方式

  presentationism 表象主义

  presentative faculty 直觉能力

  presentative judgment 直觉判断

  presentative time 呈现时间

  presentiment 预感

  presentment 叙述

  present?centered 以现在为中心

  preservation 固著心向

  preservation of energy 能量守恒

  preservative error 持续性错误

  preserve 防护

  preservice training 职前训练

  preset 预调

  presolution reversal 解决前逆转

  press 压力

  pressor 加压的

  pressor centre 加压中枢

  pressor nerve 加压神经

  pressor reflex 加压反射

  pressoreceptor 压力感受器

  pressure 压力

  pressure adaptation 压觉适应

  pressure of ideas 观念云集

  pressure point 压点

  pressure receptor 压力感受器

  pressure sensation 压觉

  pressure sense 压觉

  pressure?pain pattern 压觉?痛觉模式 压觉?痛觉模式

  prestige 声望

  prestige 威信

  prestige motive 声望动机

  prestige suggestion 威信暗示

  presume 假定

  presumption 假定

  presumptive method 假定法

  presumptive test 假定试验

  presupposition 假定前提

  presynaptic 突触前的

  presynaptic cell 突触前细胞

  presynaptic facilitation 突触前易化

  presynaptic inhibition 突触前抑制

  presynaptic membrane 突触前膜

  presynaptic neuron 突触前神经元

  pretend 伪装

  pretension 夸张

  preterhuman 超人的

  preterm infant 早产儿

  preternatural 超自然的

  pretersensual 超感觉的

  pretest 预测

  pretesting 预试

  pretest?posttest design 前测?后测设计

  pretraumatic personality 创伤前人格

  preudoementia 假性痴呆

  preudoidentification 假认同

  prevalence rate 流行率

  prevent 预防

  prevention 预防

  prevention of criminal mentality 犯罪心理预防

  prevention of criminality 犯罪预防

  prevention of second offense 重犯预防

  preventive assessment 预防诊断

  preventive medicine 预防医学

  preventive therapy 预防疗法

  preverbal 语前的

  preview 展望

  previous generation 当代

  Prevost?Fechnet?Benham subjective color 普?费?本三氏主

同向性眼震的治疗至少需要三个疗程,每个疗程的时间会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来实时变化。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