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什么要饮雄黄酒?_端午节慎喝雄黄酒

由网友(︶ㄣ鈊痛|戀 落泪)分享简介: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主要饮食习俗是吃粽子、饮雄黄酒;您知道这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有什么依据或历史说法吗?我相信很多酒,对于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早在我们祖先的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饮酒了。我们中国人常喝的一般是米酒以及白酒,当然除了这两种酒之外,酒的种类还是有很多的,而雄黄酒就是其中的一种。而...



端午节为什么要饮雄黄酒?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其主要饮食习俗是吃粽子、饮雄黄酒;您知道这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有什么依据或历史说法吗?我相信很多有同样疑问的朋友,在四处搜寻着答案;别的也不多说了,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饮雄黄酒吧。

 

端午节习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

《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吃粽子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饮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 “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

 

温馨提示:雄黄酒确实有杀菌驱虫的功效,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这仅仅是传说,而每逢端午的时候,喝点雄黄酒绝对是最佳选择。



端午节慎喝雄黄酒

酒,对于我们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早在我们祖先的时代,人们就已经开始饮酒了。我们中国人常喝的一般是米酒以及白酒,当然除了这两种酒之外,酒的种类还是有很多的,而雄黄酒就是其中的一种。而对于一般人而言,其实并不知道雄黄酒的,还有一些人对于雄黄酒的记忆还是停留在电视节目中的。但是很多时候是不能喝雄黄酒的,比如端午节就是要慎喝雄黄酒的。

端午节慎喝雄黄酒这个观点对于很多老年人来说其实还是有点了解的,因为在一些地区确实是有这个风俗习惯的。端午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还是比较神圣的,而且在端午节期间,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注意好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端午节慎喝雄黄酒这个话题。

端午节一直是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因为端午后的气候特点为湿热、温毒之气郁蒸,蚊蝇害虫及细菌活动频繁,且繁殖生长迅速,疫病萌发,百病易从口鼻而入,在我国一些地区人们有佩带香袋,挂艾蒿、菖蒲,涂撒雄黄及饮雄黄酒,或烟熏消毒的习俗,这些都是古代百姓作为防病避瘟的预防措施。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

《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

传统饮雄黄酒的习俗是一种恶俗。在南方地区百姓用雄黄酒涂抹在小孩面庞、耳鼻、额头及手足心等处,目的也是使孩子们免受毒虫、蛇蝎伤害。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加热后经化学反应变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中毒后的急救方法,生甘草1份、绿豆2份,煎浓汁频服。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由上可知,其实对于我们常人来说,在端午节的时候是不可以喝雄黄酒的,在其他的时间内也是不要喝雄黄酒的,主要就是因为这雄黄酒其实是有一定的毒性的,它的毒性来自于雄黄,这种药物是有毒的。所以我们大家一定要注意,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要轻易喝雄黄酒的好



什么时候喝雄黄酒好呢

雄黄酒有治病防病的作用,在南方地区端午节,也有这样的一个习俗,通过这样的一种饮酒,可以去除灾难,去除身体的疾病,所以在南方地区,一到端午节这样的一个季节,就有喝雄黄酒祛病避灾的一个风俗。下面就介绍了一般什么时候喝雄黄酒,你可以全面的来了解一下。

在南方地区,有端无节哥雄黄酒的一个说法,所以在这个节日喝雄黄酒的人比较多。其实随着现在的发展,不管在什么地方,不管在什么季节,都可以喝雄黄酒。

雄黄酒灭五毒。“惟有儿时不能忘,持爻簪蒲额头王”。额头王,即指每逢端午节时,用雄黄酒在孩子额上画个“王”字。也有的在鼻尖、耳垂上涂上一些,还有的将雄黄调入白酒加热后直接下肚或抹身,说这样可以驱邪,避免“疫疠”之气。雄黄酒是有毒的。可是至今,每当端午节来临,有些人总要喝杯雄黄酒。这主要是由于人们以为雄黄能“驱避百邪”的想法在作怪。

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硫化砷。雄黄加热经过化学反应会转变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剧毒品砒霜。由此可见,饮用加热的雄黄酒实际上是在服毒。以雄黄酒涂在小孩头部、鼻尖、耳垂或抹在身上驱邪避疫,是没有科学道理的。酒可以扩张血管,加速砷在消化道和皮肤的吸收,时间短者十几分钟、长者4一5小时即会中毒,轻者表现为脑骨后疼痛、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大便呈“米泔样”,重者至死亡。

雄黄酒有很强的除害作用。我国古代,夏季除害灭病的主要消毒药剂,雄黄酒便是其中之一。经常将它喷洒在床下、墙角等阴暗地方,以避毒虫危害。

首先说雄黄酒是有毒的,但是我们也都知道,是药三分毒,有它的毒性,同时也有治疗疾病的药理作用,所以对于很多身体有疾病,可以通过饮用雄黄酒,也能起到治病的作用,但是在饮雄黄酒之前,一定要通过咨询医生,然后再进行饮用,这样才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也不会对身体有危害。



端午节的“五黄”是什么?

在江南人的传统中,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雄黄有毒性,一般都喝普通黄酒代替雄黄酒)。另外,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

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黄酒可以驱邪解毒,身体健康。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节小长假养生方法推荐

 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等项目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因为此时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可以说端午节蕴藏着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艾草百用

说端午不得不话艾草。它是一种药用植物,艾叶味苦,微温无毒,有温气血,逐寒湿之功,又有芳香避秽之能。据说,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民俗。

 

挂端午时节空气潮湿,而艾叶的芳香清新,能祛除毒气,除污浊,净化空气。有的人家在堂屋、床头等处也挂上艾草。民间有种说法:艾草可以治百病、招百福。挂在门上可以祛除各种毒物,使人身体健康。

 

饮端午节常用的中草药有:艾叶、菖蒲、青蒿、香茅、柚叶等。一起用水煎后当茶饮用,或者泡酒饮用,都有很好的保健疗效,可以预防疾病。#p#副标题#e#

艾条可燃性好,许多人在夏日常点医用艾条,或是用艾草梗熏房间,可驱蚊。因为艾烟对引起不同传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种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据说非典时期,艾条曾经脱销,全被“艾迷”们买去熏屋子杀菌用了。

食疗保健

饮雄黄酒:古人过端午,还有饮雄黄酒的风俗。

因为端午节后即进入炎热季节,各种病菌随气温升高而滋生,此时用雄黄杀虫解毒防病最为适时。雄黄性辛温,具有解虫蛇毒、燥湿、杀虫的功效。

避五毒:保平安

五毒是指蝎子、蜈蚣、蛇、蟾蜍、蜥蜴等五种有害于人的毒虫。端午节,民间有挂五毒图于门户及在儿童手臂或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还有在耳、鼻孔涂抹雄黄酒,其意在于避毒虫病害,以求平安。这种习俗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进入夏季时除害灭病的美好愿望。

 运动养生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除了药物及食疗,平和心态,也应加强运动。

      

一位老中医推荐一套简易自行的导引方法:身体端正、挺胸、舒张手指,或手臂向上伸展,待几秒后再放下;腰脊亦随之伸展,使胸腔气开,达于四肢末端。全身气机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还有一种梳理保健法:每日沿着头发生长的方向,用指腹梳理一二百次,可袪风明目。



民俗专家:端午节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

        新华网天津6月4日电(记者周润健、蔡玉高)6月6日迎来端午佳节。民俗专家表示,从端午节的采药、沐兰汤、饮雄黄酒等习俗来看,端午节堪称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

  天津社科院教授王来华介绍说,端午时节,多雨潮湿,人易生病,再加上蛇虫繁殖,易咬伤人。因此,在我国民间就形成了种种节俗,如采药、沐兰汤,以雄黄酒洒墙壁门窗等,看似迷信,但是有益于身体健康。

  王来华说,五月初五,被古人看作是不吉利的恶时,而积极对付恶时的办法就是以药克毒,因此,采药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古人认为五月初五采药最灵验,药越多,效越大,所以古代药学著作中多以该日收药,而收药的时间不仅在五日,更强调午时。

  五月初五,又称“浴兰节”。王来华介绍说,端午日沐浴兰汤的习俗,历史悠久,战国时代已有明确记载。《大戴礼记》中说:“五月五日,蓄兰为沐浴。”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时至今日,在中国广东、湖南、广西等地,人们用艾、蒲、凤仙、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据说可以治皮肤病,去邪气。

  此外,五月初五,中国民间还用雄黄、桃仁、蒲叶、艾草等,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草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或涂抹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肚脐,以驱除毒虫,求小孩平安。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看,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因为雄黄作为中药外用,具有抗菌、解毒的功效,多用于皮肤病和毒虫咬伤等的治疗,而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也可以消毒杀菌。

  民俗专家表示,基于以上这些端午习俗,端午节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医药保健节,是人民群众与疾病、毒虫做斗争的节日。

 



适量饮药酒可活血行气

 

 导语:中国几千年的饮食文化,有句俗话说的好“无酒不成席”。因此,我们常常在餐桌上生活中都能见到各式各样的就。但酒多伤身,如何喝酒才能达到养生的功效呢?其实正确的喝药酒能活血行气。

 

古人云:“酒能养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对于酒的认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失精,生痰动火。若夫沉湎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命,其害可盛言哉!”因此,掌握药酒用法与禁忌便于正确服用药酒。

 

 

药酒养生 合宜为佳

辨证应用

药酒随药物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进补者有补血、滋阴、温阳、益气的不同。治疗者有化痰、燥湿、理气、活血、消积的区别,因而不可一概用之。虚者宜补,血瘀者宜通;有寒者宜温,而有热者宜清。况且,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即使是补性药酒也不宜多服,如脾胃虚弱的人过服含人参的补酒,可造成胸腹胀闷、不思饮食;如阴虚的病人过服含鹿茸的补酒则可引起发热、烦躁,甚至出现鼻衄(即鼻出血)等症状。因此,要根据病情选用药酒,合宜而用。

 

限量服用

药酒的最佳服用量在一汤匙左右,即15~20毫升,不要过量饮用,一般不得超过100毫升。同时,也不应长期持续饮用药酒。通常一个疗程为3个月,喝了一个疗程之后可暂停一个时期,之后,再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饮用。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

 

因人而异

滋补类保健药酒一般用于气血亏、肝肾阴虚、脾气虚弱、神经衰弱的人群。如阳热体质的人慎服热性药酒,阴寒体质不适宜用凉性的药酒。选用药酒应根据自己的体质决定,最好事先与医师沟通,了解自己的体质,便于对症饮用药酒。凡服用药酒或饮用酒,要根据人的耐受力,合理、适宜,不可多饮滥服,以免引起头晕、呕吐、心悸等不良反应。

 

因时而异

自然界有一年四时的阴阳变化,春季阳气生,夏季阳气盛,秋季阳气始衰而阴气生,冬季阴气隆盛,故《内经》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例如,初春阳气引发,辛甘之品可发散为阳以助春阳,温服利于护阳。但大辛、大热之人参、鹿茸、附子之类,则非春季养生所宜;冬季用药要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

 

一般来讲,冬令进补为人们所共知。如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曰:“凡合药酒皆薄切药,以绢袋盛药,内酒中,密封头。春夏四五日,秋冬七八日,皆以味足为度,去滓服,酒尽后,其滓捣,酒服方寸匕,日三;大法:冬宜服酒,至立春宜停。”古法虽如此说,现在只要辨证明确,参以四时,四季均可饮用。

#p#副标题#e#

药酒宜忌 因人而异

药酒不是万能疗法,既有它的适用范围,自有它的禁忌一面。不同的药酒是用不同药物制作而成,不论是作为治疗还是用以健身,都应与饮服者的自身需要情况相符合。药酒饮用得当,可以祛病延年,不按身体禀赋和实际需要,随意服用,往往会造成“虚虚实实”之虞。掌握药酒用法与禁忌方可获事半功倍之效。

 

首先,对酒有禁忌者不能服用,如酒精过敏者;患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

 

其次,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不适合服用。

 

第三,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当药酒,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第四,外用药酒,不能内服。如我国民间有端午节用雄黄酒灭五毒和饮雄黄酒的习俗。其实,雄黄酒只宜外用杀虫,不宜内服。

 

因此,有节制地饮酒、注意饮用酒和药酒的各种禁忌则尤为重要。



端午到佩香囊 看看香囊里面都有啥中药材

端午节就要到了。我国在端午历来有吃粽子、插艾叶、佩香囊的习俗,香囊内装的都是具有芳香气味的中药,用起来是有讲究的。

艾叶:研究发现,用鲜艾叶烟熏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起到杀灭作用。此外,艾叶还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等功效。

菖蒲:叶片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能提神通窍、健脾消泄、杀虫灭菌。外用能驱菌杀虫,内服则有清凉、健胃、祛风、提神等作用。

青蒿:全株有香气,所含的挥发油占全草的0.3~0.5%,主要成分是桉油精、古旋樟脑等,全草可以提取青蒿素,能清热解毒,还能抑制病菌生长。

龙船花:所开的花就像端午节的龙船头所佩带的红花而得名。此草性凉,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香茅:有柠檬的芳香,全草所含挥发油是香茅油,能祛风除湿,散寒解表,还能防虫咬。

柚子叶:是芸香科植物柚子的叶子,所含的挥发油有橘子皮的味道,可以防治风头痛。

白芷:祛风燥湿,消肿止痛。采用艾叶、苍术、白芷等中草药在室内煨烧,更有辟秽、消毒、净化空气驱灭蚊虫的功效,对净化居住环境有一定作用。

雄黄:燥湿祛风,杀虫、解毒。研究发现,本品含有砷,若饮雄黄酒等于吃砒霜,当慎重饮用。

近年,端午佳节前后往往有形状美观、香气袭人的香袋出售,能醒神提神,深受女性喜爱。但必须注意,在传统香袋里多数采用的是中药香料等熏香,对于怀孕女性,尤其是怀孕三个月前的早期怀孕期,并不适宜。如今的一些时尚香袋是在干花片上滴上天然精油或香料做成的,对于花粉过敏,容易皮肤过敏的人群或孩子来说,还是不佩戴为好。



专家提醒老年人慎喝鸡汤

鸡汤是一种很有营养的补品,许多老年人尤其是体弱多病者都习惯喝鸡汤来滋补身体。然而,专家提醒,老年人特别是患病的老年人不要盲目进补鸡汤。为什么老年人慎喝鸡汤呢?

专家称,鸡汤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患有高血脂症的病人多喝鸡汤会促使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可引起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高血压患者如经常喝鸡汤,除会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很难降下来。 消化道溃疡的老人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有较明显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对患有胃溃疡的人,会加重病情。肾脏功能较差的病人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会增加肾脏负担。

 

为此,专家提醒老人喝鸡汤时,一次最好不要超过200毫升,一周不要超过2次。

 

原来老年人慎喝鸡汤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建议大家还是多关照自己身边的老年人,不要犯了盲目的错误。



女人不可不知的8款失身酒,慎喝!

酒吧是青年人社交的主要场所之一,面对如此鱼龙混杂的场合,女生要做到时刻提高警惕,保护自己。尤其是面对各种貌似友好的邀酒行为,我们在预知自己酒量的同时,也要避免喝以下这8款高度烈性酒,建议妹子们,如不是特别熟识信任的朋友邀杯,建议不喝为妙。

1.蓝莓茶(BlueberryTea)这是Play

boys猎艳的精明之选,会让人以为是一般的茶味勾兑酒,殊不知它可不是贵妇们的下午茶,而是表面上看来是热茶的温热调酒。尤其是微凉的夜晚,来一杯微甜暖香的blueberry tea,保证一杯之后你就意识模糊了。

2.长岛冰茶(Long island Iced Tea)

经典鸡尾酒、更是经典失身酒,两杯之后保证在公众场合失去分寸。这么说好了,胆敢点此酒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酒量,虽然它是看似乖宝宝的勾兑酒,没有花哨的装饰。而且在现今多半人已不知“长岛”在哪里的年代,喝它虽说有点俗气,但它的优势在于喝过可以马上进入状态,扮猪吃老虎。

3.长岛变身酒系列

时代变迁,祖父级别的“长岛冰茶”也有了第二代、第三代,先是添加波本威士忌,之后再加白兰地,血缘关系越来越复杂,更在世界各地繁衍出不同后代,如加洲冰茶(以杏仁酒amaretto代替龙舌兰和橙皮酒)、夏威夷冰茶(以覆盆子酒代替龙舌兰和橙皮酒),更绝的是比弗利山冰茶加入了奢侈的香槟,使得“冰茶家族”变得又酷又炫。炫酷的外表下面可能会让你晕的连回家的路都找不到哦。

4.苏格兰之雾(Irish Mist)

苏格兰威士忌对水加冰块,再佐以一片柠檬,就成了苏格兰之雾。所以请不要因为喜欢上这种苏格兰之雾协调的口感就贪杯哦,它绝对会让你体会什么叫极度眩晕。

5.血腥玛丽(Bloody Mary)

伏特加,女生敬请小心使用,男生务必立正站好,所有用来形容杀手的形容词都可以冠上:冷酷、血腥、杀无赦,其中波兰产的Spirytus,酒精浓度为96度,据说只浅尝一口,嘴唇就会瞬间发麻、脱水;但它的口感最接近水。加上任何果汁都可以是绝美的鸡尾酒,比方说加上西红柿汁就成了听来让人头皮发麻的名字——血腥玛丽。

6.新加坡司令(Singapore Sling)

以琴酒调出的“新加坡司令”鸡尾酒,是热带地区的流行酒款,女人喜欢把他比作情人,对她们而言此酒就好似理性与感性兼具的帅哥,而且他的标准颇高,不会对所有女生放电。比起其他7款酒来说,这款酒的点击率不是很高,所以容易被忽略,敬请小心。

7.自由古巴 (Cuba Libre)

此酒是由产自加勒比海区国家古巴的朗姆酒加可乐调制而成。在美国,一群人热热闹闹到了club里不点“自由古巴”,表示你有点落后。调制自由古巴的朗姆酒的口感复杂,因为由蔗糖提炼,骨子里非常热情且带点甜美,但是它又可以纯粹到有超高酒精度,所以由它调制的酒款大多浓烈。

8.玛格丽塔 (Margareta)

来自墨西哥的龙舌兰调制的玛格丽塔,个性热情而鲜明,气味浓烈且带点生涩,适合刚从啤酒进阶的人尝试。有些喝惯了啤酒的女生,不要也把这个当啤酒喝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