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壳的功效与作用_蛤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由网友(你是彼岸花,红的太无霞)分享简介:蛤壳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相信大家对于蛤壳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蛤壳虽然不可以食用但是蛤壳却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蛤壳来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蛤壳的信息,下文我...



蛤壳的功效与作用

蛤壳是一种可以治疗很多疾病的药材,科学健康地食用的话对我们的身体健康还有疾病治疗是可以带来很大功效的。现在我们就具体去了解一下蛤壳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方法吧。

【英文名】
CONCHA MERETRICIS SEU CYCLINAE

【别名】
文蛤、海蛤壳、蛤蜊皮

【来源】
本品为帘蛤科动物

文蛤

Meretrix meretrix Linnaeus或

青蛤

Cyclina sinensis Gmelin的

贝壳

。夏、秋二季捕捞,去肉,洗净,晒干。

【性状】
文蛤:扇形或类圆形,背缘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弧形,长3~10cm,高2~8cm。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壳外面光滑,黄褐色,同心生长纹清晰,通常在背部有锯齿状或波纹状褐色花纹。壳内面白色,边缘无齿纹,前后壳缘有时略带紫色,铰合部较宽,右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2个;左壳有主齿3个及前侧齿1个。质坚硬,断面有层纹。无臭,味淡。

【炮制】

蛤壳

:洗净,碾碎,干燥。

【性味】
苦、咸,寒。

【归经】
归肺、肾、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用于痰火咳嗽,胸胁疼痛,痰中带血,瘰疠瘿瘤,胃痛吞酸;外治湿疹,烫伤。

【用法用量】
6~15g,宜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适量,研极细粉撒布或油调后敷患处。

【贮藏】
置干燥处。

【摘录】
《中国药典》

了解了蛤壳的一些功效治和常识之后,希望大家在食用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让它发挥更大的作用。



蛤壳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相信大家对于蛤壳肯定是不会陌生的吧,蛤壳虽然不可以食用但是蛤壳却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此外我们还可以采用蛤壳来起到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的功效,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读者朋友们不妨多了解一些关于蛤壳的信息,下文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蛤壳的功效与作用是怎样的。

【形态特征】:

1.文蛤,贝壳呈三角卵圆形,质坚硬,壳长60-122mm,高约为长的4/5,宽约为长的1/2。两壳顶紧靠,壳顶突出,位于背面稍靠前方,略呈三角形。小月面矛头状,狭长,楯面卵圆形,宽大。韧带黑褐色,粗短突出表面,壳表膨胀,光滑,壳皮黄褐色或红褐色,光亮如漆。自壳顶始,常有许多环形,的褐色带及呈放射状W或V字样的齿状花纹。生长线明显,细致无放射肋,腹缘圆。壳皮有时磨损脱落,显出白色。壳内面白色,前后缘略带紫色,无珍珠光泽。铰合部宽,左壳主齿3枚,前2枚短;后1枚长而宽,齿面具纵沟;前侧齿1枚,短突。右壳主齿3枚前2枚短,呈人字排列;后1枚斜长而大;前侧齿2枚,1枚稍向腹面弯曲。外套痕明显,外套窦短而宽,顶央圆形。前闭壳肌痕小,略呈半圆形;后闭壳肌痕大,呈卵圆形。足扁平,舌状。

2.青蛤,贝壳2片,近圆形。壳长36.5-56mm,高几与长相等,宽度约为长度的2/3。壳顶突出,位于背侧中央,尖端向前方弯曲。无小月面,楯面狭长,全部为韧带所占据,韧带黄褐色,不突出壳面。贝壳表面极突出,生长线在顶部者细密,不甚显着,至腹面渐粗大,突出壳面。表面淡黄色或棕红色,壳内面为白色或淡肉色,边缘具有整齐的小齿。小齿愈近贝缘愈大。铰合部狭长而平。左、右壳各具3个主齿。外套痕显明,外套窦深,白腹缘向上方斜伸至贝壳的中心部,后端宽,至前端渐狭,呈楔形。前闭壳骨痕细长,呈半朋状,后闭壳肌痕大,椭圆形。足扁平。舌状。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

【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慎服。

【蛤壳的功效与作用】: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制酸止痛;敛疮收湿。主痰热咳嗽;瘿瘤;痰核;胁痛;湿热水肿;淋浊带下;胃痛泛酸;臁疮湿疹。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蛤壳,我们知道蛤壳不但可以用来观赏而且还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其中也富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多调理身体,增强身体的蛋白质效果也不错,平时蛤壳磨成的粉,可以用来当作中药药材,对补肾壮阳,调理气血有很好的功效。



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夜明砂吧?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听,但是它却是蝙蝠科动物的干燥粪便。它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中药呢。一般从菊头蝠、大耳蝠所拉的粪便进行收集,夏天收集最好,晒干可用。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一起来看一下。

1、夜明砂治青盲:柏叶一两(微炙),夜明砂一两(以糯米炒令黄)。上药,捣罗为末,用牛胆汁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夜临卧时,以竹叶汤下二十丸,至五更初,以粥饮下二十丸。(《圣惠方》明目柏叶丸)

2、夜明砂治腋下胡臭:夜明砂末,豉汁调。 (《纲目》)

3、夜明砂治小儿雀目:夜明砂炒研,猪胆汁和丸绿豆大,海米饮下五丸。 (《纲目》)

4、夜明砂治疟发作无时,经久不瘥:蝙蝠粪五十粒,朱砂半两,麝香一分。上药,都细研,以软糯米饭和丸,如绿豆大。末发时,以暖水下十丸,(《圣惠方》)

5、夜明砂治内外障翳:夜明砂末,化入猪胆内,煮食饮汁。 (《仁斋直指方》)

6、夜明砂治腹中积聚,寒热:夜明砂三钱,阿魏四钱,花椒五钱,红曲六钱。俱研细末,每服二钱,清晨白汤调下。 (《方脉正宗》)

7、夜明砂治办眼成内障:夜明砂(洗净)、当归、蝉蜕、木贼(去节)各一两。为末,黑羊肝四两,水煎烂,和丸梧子大。 食后熟水下五十丸。 (《纲目》)

8、夜明砂治一切疳毒:夜明砂五钱,入瓦瓶内,以精猪肉三两,薄切,入瓶内,水煮熟,以肉与儿食,饮其汁,取下腹中胎毒;次用生姜四两,和皮切炒,同黄连末一两,糊丸黍米大,米饮服,日三次。 (《全幼心鉴》)

9、夜明砂溃肿排脓:夜明砂一两,桂半两,乳香一分。为末,入干砂糖半两,井水调敷。 (《仁斋直指方》)

10、夜明砂治瘰疬延缠:夜明砂三钱,白蛤壳五钱(火煅)。共研细末,米饭为丸,如绿豆大。每晚服二钱,白汤下。 (《方脉正宗》)



消瘿丸的功效与作用

消瘿丸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消瘿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处方】
昆布300g 海藻200g 蛤壳50g 浙贝母50g 桔梗100g 夏枯草50g 陈皮100g 槟榔100g

【性状】
为褐色的大蜜丸;味咸、涩。

【炮制】
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散结消瘿。用于瘿瘤初起;单纯型地方性甲状腺肿。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饭前服用;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通过上面的介绍我们也已经了解了消瘿丸的组成药材等,也证明了这款方剂的纯天然无公害。大家可以放心服用。



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

不知道大家对夜明砂是否熟悉,对它的功效作用是否了解,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分析一下夜明砂的价值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
蝙蝠屎、天鼠屎、檐老鼠屎

【来源】
本品为蝙蝠科动物

蝙蝠

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

大耳蝠

Plecotus auritus L.或菊头蝠科动物

菊头蝠

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Schreber 的干燥

粪便

。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为宜,去泥土杂质晒干。

【炮制】
焙干用。

【性味】
辛,寒。

【归经】
入肝经。

【功能主治】
清热明目,活血消积。用于夜盲症,白内障,角膜云翳。

【用法用量】
1~3钱。

【备注】
(1)

夜明砂

为肝经血分药,具有清肝热、散瘀血的功效,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目疾,尤以治肝热目赤、白睛溢血(即眼球膜下出血)的效果较好,能使瘀血消散;眼目清明。可用本品单味炒微焦,研细,每天一钱,分二次用开水调服;也可配合桑白皮、黄芩、赤芍、丹皮、鲜生地、白茅根等药煎汁服用。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日华子本草》

从上文的阐述中我们对于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有了一些了解,如果身体出现了什么不适的症状,可以用中药的方法去调理,中医治病的历史久远,可以放心食用。



夜明砂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夜明砂其实就是一种蝙蝠的粪便,相信很多人对它们都去比较厌恶吧,但实际上它却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又要的话可以有效的,治疗小儿疳积,目赤肿痛,疟疾等问题。所以说对于这些常识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正确的入药,也是滋阴降火,平肝清热、解毒散结的良方。

夜明砂为蝙蝠科动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以及其他多种蝙蝠的粪便,全国大部分山区均产,主产浙江、江西、江苏、广西、河南、甘肃、辽宁等地。此药材全年均可采集,以夏季为宜,从山洞中铲取,除去泥土,拣去泥土,拣去杂质,晒干。以质轻、干燥、色棕褐、无泥沙等杂质者为佳。

夜明砂为长椭圆形颗粒,两端微尖,长5~7毫米,直径约2毫米。表面粗糙,棕褐色或灰棕色,常有破碎者,呈小颗粒状或粉末状。在放大镜下观察,可见棕色或黄棕色有光泽的昆虫头、眼及小翅。气无,味微苦而辛。以身干、无砂土、色棕褐、质轻、嚼之无砂感并有小亮点者为佳。

取该品粉末封藏在水合氯醛及甘油溶液中于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有昆虫类碎断的残骸,如碎断的膜翅、鞘翅、外骨骼、足、复眼、触角、爪及各种毛等。但由于产地、季节、蝙蝠的种类及其所食昆虫有异,故该品所含之昆虫残骸亦有所有不同。

主治功能

青盲;雀目;目赤肿痛;

白晴溢血;内外翳障;小儿疳积;瘰疬;疟疾。全年均可采收,以夏季为宜,采时携带麻袋,到山洞铲取,去其泥土,拣净杂质,晒干即可。

1.夜明砂与密蒙花,二药均能明目。但夜明砂清肝经实热而明目,密蒙花清肝经虚热而明目。另夜明砂有散瘀血,消疳积的作用。而密蒙花有消目中赤脉,去翳的作用。

2.夜明砂和元参,二药均能治瘰疬。但夜明砂偏于平肝清热,活血散结。元参偏于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夜明砂的这些功效作用之后,是不是让你觉得不可思议呢?其实更注重这些常识的了解,自然对于身体的保健以及一些疾病的治疗,就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了, 有效地治疗小儿疳积;瘰疬;疟疾。而且使用这些治疗方法的话,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副作用问题的发生。



布袋丸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布袋丸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布袋丸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
夜明砂 芜荑 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 白术 人参 甘草 芦荟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备注】
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摘录】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处方】
夜明砂(拣净)2两,芜荑(炒,去皮)2两,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2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半两,芦荟(研细)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润肌肤。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2两,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2日仍依前法煮食,药尽为度。

【各家论述】
《医灯续焰》:是方以四君补脾运土治其本,芜、使、芦、砂杀蛔清热治其标。食肉不食药者,收药味于肉,并肉并味从类而归脾。若脾疳面黄腹大,饮食不调,肌肉枯瘁,每见蛔者,服之自效,恐诸疳则未必也。

【摘录】
《袖珍小儿》卷五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布袋丸的功效与作用了吧?布袋丸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鸽肉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鸽肉,是很好的一味中药材,鸽肉在调理身体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在医药方面应用的也比较广泛。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别名】
家鸽肉

【来源】
鸽形目鸠鸽科

家鸽

Columba domestica Gmelin;

原鸽

Columba livia,以



入药。

【生境分布】
全国各地。

【功能主治】
治妇女干血痨,闭经,疟疾,肠风下血。

【附方】
治妇女干血痨:配魔芋、夜明砂、鳖甲、龟板,共炖鸽肉服。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看完了上面关于鸽肉的功效及其作用的详细介绍,相信很多朋友已经知道了鸽肉的好处了。可见鸽肉对于我们人体是很有益的。如果有需要,大家不妨试一试。



白鸽肉的功效与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养生的重要性了,生活中养生的方法有很多,而中药的方剂可以说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种叫做白鸽肉的方剂。

【处方】
白鸽子1只(去肝肠,净),血竭(1年者1两,2年者2两,3年者3两,为末,入鸽内)。

【功能主治】
干血痨。

【用法用量】
以线缝住,用无灰酒煮极烂。令病人食之,瘀血自行;如心中慌乱,白煮肉1块,食之。

【摘录】
《仙拈集》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白鸽肉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白鸽肉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黄精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是什么

黄精也叫鸡头黄精,爪子参,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药用植物,对于人体有着抗疲劳,防衰老,降三高的功效,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其实黄精不仅可以药用,它也是可以食用的,用它做成的汤品不仅营养而且美味。

一、黄精的功效和作用

1有抗缺氧、抗疲劳、抗衰老作用。

2能增强免疫功能,增强新陈代谢。

3降血压、 降血糖、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

4有延缓衰老和抗菌等作用,黄精多糖具有免疫激活作用。

5用于阴虚肺燥,干咳少痰,及肺肾阴虚的劳嗽久咳等。可单用熬膏服,或配川贝母,知母等同用;治劳嗽久咳,可配地黄,天冬,百部等同用。

6用于脾胃虚弱。

7黄精既补脾阴,又益脾气。若脾胃气虚而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脉象虚软者,可与党参,白术等同用。

8如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饮食无味,舌红无苔者,可与石斛,麦冬,山药等同用。

9用于肾虚精亏的头晕,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及消渴等。

10治肾虚精亏,常配枸杞子等同用。

11治消渴,常配生地黄,麦冬,天花粉等同用。

二、黄精的食用方法

1.冰糖黄精汤

【配方】 黄精30克,冰糖50克。

【制法】 黄精用冷水泡发,加冰糖,用小火煎煮1小时即成。吃黄精,喝汤,每日2次。

【功效】 滋阴,润心肺。适用于身体虚弱、肺虚咳嗽及肺结核或支气管扩大、低热、咯血以及妇女低热、白带等病症。

2.黄精炖母鸡

【配方】 黄精50克,羊睾丸1对,母鸡1只,大枣20克,山药30克,调料适量。

【制法】 上述药肉同炖调味服食。

【功效】 男子阴冷是男子感觉阴茎及阴囊寒冷的一种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是男科临床常见多发病。上述配方适合该病的食疗。

3.益寿鸽蛋汤

【配方】 制黄精10克,枸杞子10克,龙眼肉10克,鸽蛋4个,冰糖50克。

【制法】 制黄精、枸杞子、龙眼肉洗净切碎,冰糖敲碎装在碗内。锅置中火上加清水约750毫升,入上三味中药同煮至沸后约15分钟,把鸽蛋打碎逐个下入锅内,入冰糖稍同煮至熟即成。日服1次,连服7日。

【功效】 能补肝益气,润肺强身。对肺燥咳嗽、气血虚弱、智力衰退等有较好疗效。可作为肾虚腰痛、面黄羸瘦、年老体衰者的保健膳食。

4.黄精鸽肉

【配方】 黄精50克,白鸽1只,枸杞子24克。

【制法】 白鸽去毛及内脏,与黄精、杞子共炖或蒸熟食。每日分2次服。

【功效】 适于男子肾气衰弱所致的早泄。

5.黄精牛肉汤

年老体弱的人,常因体内阴津不足而发生便秘的现象。黄精牛肉汤可补虚润肠,是很好的滋补药膳,能帮助解除便秘的困扰。

主要原料

牛肉半斤,黄精升两,胡桃肉升两,生姜四片。

制作过程

1、牛肉洗净后切成块,黄精,胡桃肉洗净,生姜切片。

2、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一两小时,调味后即可食用。

食物功效

牛肉:性平,味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消肿,利水功效。主治虚损,腰膝酸软,脾胃虚弱而导致的水肿,气血不足以及精血亏损等病症。

黄精:性平,味甘,有补脾润肺,益气养阴的作用,主治脾胃虚弱,胃口不好,身体乏力,口干舌燥,病后体虚,头晕眼花,体虚咳嗽,干咳无痰,筋骨软弱,风湿酸痛等症。也可提高身体免疫力,降低血压,血糖,防止动脉硬化等。

6.党参黄精猪肚

原料:党参、黄精各30克,山药60克,橘皮15克,糯米150克,猪胃1具。

制法:猪胃洗净,党参、黄精煎水取汁,橘皮切细粒,加盐、姜、花椒少许,一并与糯米拌匀,纳入猪胃,扎紧两端,置碗中蒸熟食之。

功效:本方以党参、黄精补脾益气,山药滋养补脾,橘皮理气健胃。用于脾胃虚弱、少食便溏、消瘦乏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