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衄立效汤的功效与作用_立效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烟祭)分享简介: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止衄立效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止衄立效汤的药说到立效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立效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处方】益母草1两,归身8钱,知母5钱,川芎3钱,旱三七3钱,陈棕灰3钱。【功能主治】血...



止衄立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止衄立效汤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止衄立效汤的药效有哪些吧。

【处方】
生地24克,生白芍15克,柏叶炭18克,犀角9克(另煎),仙鹤草9克,川军炭6克,辽宁沙参12克,甘草6克,藕节12克。

【功能主治】
清肝凉血。主肝火上炎,热伤阳络。

【摘录】
邢子亨方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止衄立效汤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近效汤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近效汤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近效汤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大川附(熟附不用)、漂白术(焦术不用)、炙甘草。

【功能主治】
麻疹多服凉剂,变症百出,或神目昏暗,或手足瘛疭,或寒热乍发,或吐泻交作,舌虽黑而有液,唇虽焦而带凉,实热化为虚寒者。

【用法用量】
生姜3片,红枣4个为引。

【摘录】
《麻科活人》(附录)

看完了本文为大家带来了关于近效汤的食用方法之后,是不是觉得关于近效汤的学问非常的多?那么喜欢养生的朋友就快快行动起来吧。



截疟立验汤的功效与作用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却在慢慢的下降,有很多人在生活中会这样那样的疾病,那么选择什么药物好呢?中药方剂可不可以呢?那么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方剂截疟立验汤。

【处方】
陈皮1钱,半夏1钱半,茯苓1钱,甘草1钱,青皮7分,白豆蔻(去壳,微炒,研)1钱2分,柴胡1钱5分,桂枝1钱2分,苏叶1钱,生姜2钱,知母1钱2分,黄芩1钱5分。

【功能主治】
疟疾。

【用法用量】
上水煎,首1次轻煎,于疟未发前三时服;次煎加常山(酒炒)1钱4分,草果仁(或面或饭包煨,捣碎)8分,槟榔8分,多水久煎服,但要于疟未发前一时服。若早则药力过,迟则疟已来矣。能如法服,则疟立止。

【注意】
凡男女大小及孕妇俱宜。

【摘录】
《会约》卷十

对于截疟立验汤的功效和性质您现在了解了吗?在这里也提醒各位朋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病会给生活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及时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才是。



立消汤的功效与作用

立消汤是一种药用价值极高的中药方剂,因为其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小到可以忽略的副作用,使得各类人群都非常喜爱。今天就来看看立消汤的功效作用等。

【处方】
银花15~31克 当归9克 蒲公英9~15克 元参9克 苡仁12克 茯苓12克

【功能主治】
治下肢溃疡。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处方】
蒲公英1两,金银花4两,当归2两,玄参1两。

【功能主治】
攻散诸毒。主痈疽发背,或生头项,或生手足臂腿腰脐之间、前阴粪门之际,以及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
水煎,饥服。

【摘录】
《洞天奥旨》卷十四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立消汤为传统中药方剂。应用历史悠久,影响和普及范围甚广。足可见它的药用价值和正确性。



立效丹的功效与作用

立效丹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立效丹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艾60克 葱头1握 生姜45克

【制法】
共捣烂。

【功能主治】
治寒湿两腿作疼。

【用法用量】
用布包蘸极热烧酒,搽患处,以痛止为度。

【摘录】
《良朋汇集》卷一

【处方】
朱砂90克 明雄黄 硼砂各54克 梅冰当门子各27克 火消18克 荜茇 牛黄各9克

【制法】
上药八味,共研细末,贮瓷瓶中,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
行气通窍,辟秽解毒。治痧气中恶,霍乱吐泻,及诸般卒倒急暴之证。

【用法用量】
每用约0.3克,吹人鼻内。若卒倒气闭重证,则七窍及脐中均可放置,立苏。凡暑月抹少许于鼻孔,可杜秽恶诸气。

【摘录】
《霍乱论》卷下

【处方】
附子。

【制法】
用面裹煨熟,去皮脐,葱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膝缓弱甚者。

【用法用量】
又用生附子,去皮脐,为末,以葱白涎为丸,如梧桐子大,晒焙干,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温酒盐汤送下。

【摘录】
《百一》卷十一

【处方】
黄连5钱,槟榔1钱,巴豆1钱,木香1钱,淡豉1两。

【制法】
上为末,水为丸,如小豆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痢疾初发。

【用法用量】
强人服下15丸,弱人10丸。

【摘录】
《方症会要》卷二

立效丹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我们平时不仅可以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分享给朋友亲人,让他们的身体也多一份保障。



当归立效散的功效与作用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当归立效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当归1两,大黄1两,乳香1钱。

【制法】
上锉碎,分作3服。

【功能主治】
凉血定痛。主眼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7钱,水2盏,煎至1盏半,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御药院方》卷十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百效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百效汤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升麻1钱,葛根1钱,白芷1钱,酒芩1钱,桔梗1钱,防风5分,薄荷5分,石膏3钱,甘草6分,天花粉8分,细辛4分。

【功能主治】
肠胃壅热、风热,牙龈肿痛,颊车皆肿。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食后频频少服之。

【摘录】
《赤水玄珠》卷三

没有想到吧,百效汤也是让人很惊讶,中医果然博大精深,希望我们可以继续把我们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继承下去。



近侍汤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对近侍汤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之前,对近侍汤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缩砂仁2两,丁香1分,甘草3钱,盐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和脾胃。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点服。

【摘录】
《鸡峰》卷二十五

看完上面的对于近侍汤的相关描述后,大家是否感觉到了我们传统医学的伟大和神秘?我们平时生活中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的。



克效汤的功效与作用

克效汤是一种中药方剂,克效汤的食用方法也有很多种,不同的食用方法对身体的效果也有可能存在差异,所以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服用。

【处方】
甘草(炙,锉)3分,桑耳(焙)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大黄(锉,炒)半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半,槐实(炒)1两半,白芷1两,鸡苏叶1两,百合1两,黄耆(锉)1两,白前1两,连翘1两,槟榔(锉)1两,姜黄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鼻衄。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

【处方】
地骨皮1两,柴胡7钱半,防风7钱半,黄芩7钱半,甘草(炙)7钱半,葛根7钱半。

【制法】
上锉碎。

【功能主治】
潮热往来,久而不解,烦渴昏倦,肌瘦减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用水6分,煎至3分,不拘时服。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四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克效汤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瞿麦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听说过瞿麦汤的朋友应该不是太多,但是瞿麦汤在中药方剂里面确实非常的有名气的,那么瞿麦汤的功效与作用到底是什么呢?在什么样的疾病中我们可以对它进行运用呢?今天就来告诉大家其中的奥妙吧。

【别名】
瞿麦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
瞿麦穗 泽泻 滑石各45克 防己23克 黄芩 大黄各7.5克 桑螵蛸(炒)40枚

【制法】
上七味,切。

【功能主治】
治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及足胫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8升,煮6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良久再服。

【摘录】
《外台秘要》卷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
瞿麦(用穗)45克 黄芩(去黑心)鸡苏各30克 当归(切,焙)23克 木通(锉)45克 白茯苓(去黑皮)芍药 滑石(研)各23克

【制法】
上药八味,捣为粗末,过筛。

【功能主治】
治气淋。膀胱热结,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别名】
瞿麦散

【处方】
烂滑石、赤芍药、瞿麦穗、车前子(不炒)、赤茯苓、石韦(去毛)、桑白皮(炒)、阿胶(炒酥)、黄芩、生干地黄(洗,焙)、甘草(炙)、白茅根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血淋,尿血。

【用法用量】
瞿麦散(《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摘录】
《直指》卷十六

【处方】
瞿麦穗1两半,延胡索1两半,京三棱(炮,锉)1两半,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白前1两,大腹(锉碎)1两,代赭1两,红兰花(炒)1两,桃仁10枚(去皮尖双仁,炒,研),草豆蔻(去皮)3枚。

【制法】
上为粗末,入桃仁拌匀。

【功能主治】
妇人经候不调,气攻心腹,妨胀迷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处方】
瞿麦穗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木通(锉)1两,黄连(去须)半两,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心热烦躁,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竹叶10片,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处方】
瞿麦穗2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木通(锉碎)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胞衣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苦杖、瞿麦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2盏,加灯心30茎,煎1盏,不拘时候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七

【别名】
瞿麦饮

【处方】
瞿麦穗1两半,泽泻1两半,滑石1两半,防己3分,黄芩1分,大黄1分,桑螵蛸(炒)14枚。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消渴,欲成水气,面目并足胫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瞿麦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
外台卷十一引《近效方》

【处方】
瞿麦2两,扁竹1两,甘草1两,车前子1两,大黄2两,栀子5钱,木通5钱,滑石5钱。

【功能主治】
下其蓄毒,排其脓血。主伤寒下痢,赤白脓血,下重,或不能便,或小便少,当逐邪则愈,以肠痹故也。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温服5合,未愈再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三

【处方】
瞿麦半两,黄芩半两,通草半两,大枣12枚。

【功能主治】
产后淋痛。因虚损有热气客于胞中,血随小便出,为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盏半,煎至大半盏,去滓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五四

【处方】
瞿麦3两,甘草3两,滑石4两,葵子2合半,石韦3两(去毛令尽)。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伤寒热甚,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以水8升,煮取2升半,分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

【摘录】
《外台》卷二引《古今录验》

【处方】
瞿麦(去梗)半两,木通(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滑石(碎)1两半,冬葵子(炒)1合,甘草(炙,锉)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通利小肠。主卒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葱白2寸,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去梗)1两半,牛膝(去苗,切,焙)1两,榆白皮1两(切细),桂(去粗皮)3分,木通(锉)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子死腹中,2-3日不出,母气欲绝。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连3-5服,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用穗子)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妊娠子死腹中未久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连2-3服,未下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穗半两,滑石半两,木通(锉)半两,海金沙1分,冬葵子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灯心20茎,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五

【处方】
瞿麦1两,扁蓄1两,猪苓1两,黄芩1两,茯苓1两,木通半两,滑石3两,甘草3钱,通草1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伤寒病人2-3日以后至未大汗以前,若小便黄色者。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同煎至8分,去滓,放温凉,时时服。

【摘录】
《伤寒微旨论》卷下

【处方】
瞿麦穗1两半,黄连(去须)1两半,大黄(熬)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桔梗1两半,牵牛子1两半,大腹(锉)1两半,木通(锉)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半,延胡索1两半,射干1两半,桂(去粗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气淋涩滞。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穗3两,生干地黄(焙)3两,郁金2两,车前叶(切,焙)3两,滑石(碎)5两,芒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血淋热结,不得通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1两,石韦(去毛)1两,滑石2两,小麦2合。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以水3升,煮1升,服1合,日4服,夜2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引《婴孺方》

【处方】
瞿麦穗、车前子、滑石(碎)、茅根(锉)、甘遂(微炒)、苦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水蛊。腹胀满急,小便不通,纵有,少而黄赤。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以水2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以利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

【处方】
瞿麦穗1两,消石1两,黄连(去须)1两,滑石1两,甘草(炙)1两,王不留行1两1分,延胡索1两1分,当归(切,焙)1两1分,大黄(锉,炒)1两1分,生干地黄(焙)1两半,连皮大腹(锉)1两半,鬼箭羽1两半,射干1两半,威灵仙(去土)1两半,雷丸1两半,槟榔(锉)1两半,京三棱(煨,锉)1两半,郁李仁(炒)1两半,吴茱萸(汤洗,焙,炒)半两,牵牛子(炒)2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难产,及已产胞衣不下,或坠胎后血不下。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处方】
瞿麦(去根,锉)2两,榆白皮(锉)2两,木通(锉)2两,冬葵子(拣净,微炒)1合,滑石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滑胎易产。主妊娠,数日不产。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瞿麦汤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瞿麦汤。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