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谨准 副教授_吴谨准

由网友(不如潦草)分享简介:吴谨准大夫简介科室: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职称:主任医师 副教授擅长:小儿哮喘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专家介绍:吴谨准,吴谨准大夫简介科室: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职称:主任医师 副教授擅长:小儿哮喘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专家介绍:吴谨准,男,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



吴谨准 副教授

 

吴谨准大夫简介

科室: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小儿哮喘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专家介绍:吴谨准,男,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秘书、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福建医科大学儿科学副教授。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组长;2006.7起任儿科行政主任,主持全科工作。

 



吴谨准

吴谨准大夫简介

科室: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

职称: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小儿哮喘和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专家介绍:吴谨准,男,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儿科呼吸学组委员、厦门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秘书、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福建医科大学儿科学副教授。厦门市医学会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组长;2006.7起任儿科行政主任,主持全科工作。



吴元俊 副教授

 

吴元俊大夫简介

科室: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

职称:副主任医师 副教授

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哮喘、儿童肾脏病。

专家介绍:吴元俊,男,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江苏省儿科学会委员,曾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修学习,从事儿科工作近20年。

 



小儿哮喘专家医院

 

专家

医院

刘红霞

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

刘恩梅

重庆儿童医院呼吸科

吴谨准

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

殷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综合内科

曹乃清

山东省立医院过敏反应科

林荣军

青医附院小儿内科

陈强

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文利平

北京协和医院过敏反应科

万力生

深圳儿童医院中医科

丁惠玲

上海儿童医院中医儿科

葛秋生

深圳北大医院儿科

冯益真

山东省立医院儿科呼吸

吴元俊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

虞盟鹦

上海中医文献馆门诊部中医儿科

刘建梅

江西省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何庆南

湘雅二医院儿科

卢燕鸣

仁济医院儿科

严永东

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邹商群

珠海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

韩晓华

盛京医院小儿内科

向莉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张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科

盛锦云

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王雪莲

北京儿童医院呼吸内科

倪陈

安徽省立医院小儿科



小儿肺炎专家医院

专家

医院

杨献春

济南市中医院儿科

殷勇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综合内科

张磊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科

陈贤楠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宋铁玎

辽宁省中医院儿科

袁斌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李玖军

盛京医院小儿内科

卫敏江

新华医院小儿内科

苏苗赏

温医二院小儿呼吸内科

吴谨准

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

任志民

哈医大二院儿内科

李自普

青医附院小儿内科

严永东

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徐灵敏

郑州大学三附院儿内科

杨献春

济南市中医院儿科

韩晓华

盛京医院小儿内科

王亚亭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陈竹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

季伟

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

骆宗琼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胡坚

天津儿童医院免疫科

裘刚

上海儿童医院儿童急救中心

马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李培杰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刘跃梅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夏季防暑降温全攻略

一到夏天,很多人都有心烦气躁,胃口差的不适感。如今已进入一年中气温最高的“三伏天”,这种反应会更加明显,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呢?看看中医养生专家们的建议吧。

热得烦

静能降温,睡能解烦

夏季人很容易心烦气躁,这种情绪会让血压、血糖波动,又让人倍感烦热。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吴运泉副教授认为,对抗此情绪最大的法宝为——心平气和。俗语所说的“心静自然凉”是有科学依据的。

吴教授解释道,调控心脏活动是自主神经网络,该网络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前者在兴奋状态(如躁动不安)时,人就会出现心跳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
的表现;后者兴奋(熟睡状态或心静下来)时,则有相反的作用。有人做过试验,熟睡状态时,体内会释放某种中枢神经递质,影响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人体代
谢降低,外周血管扩张,体温微降0.5~2℃,烦热的感觉得以缓解。

医健馆记者曾介绍过,保障睡眠也能缓解烦躁感,为心情“下火”,此
次吴教授也强调了夏季充足睡眠的重要性。他说:“对夏季的作息,中医强调‘子午时间’。午时是指上午11~13时,子时是指夜间11时~次日凌晨1时。”
主要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每天保持7~8小时睡眠。

对于夏季无眠的“夜猫子”,也有补救方法。比如,睡眠者可在睡前2小时以温水沐足,按摩足心涌泉穴(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俗话说“胃不安,则卧不宁”,如果睡眠不佳,睡前可少量食用些清淡流质的安神糖水,如冰糖百合莲子羹、红枣莲子羹、龙眼蜜糖水、红豆绿豆沙等。

吃不香

煲健胃消暑的靓汤

对于夏季胃口差的问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保健科陈瑞芳教授解释道,夏季炎热,人体的代谢活动处于一年中最旺盛的阶段,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
能降低,且易出现乏力倦怠、胃脘不舒等症状,有的人还容易发生胃肠道疾患。但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又得特别重视饮食调节。

总体而言,夏季饮食不宜过于油腻或辛辣,应以清淡营养为原则,除粗茶淡饭、五谷杂粮、多饮开水等基本饮食原则外,夏季特别适宜多吃当季的青菜瓜果豆类。



当火锅和它邂逅竟让男人患上痛风

今年1月至10月对我市42773名男性进行体检后得出的数据显示,患高尿酸血症者最多,有13829人,占总体检人数的32.33%。专家称,这与重庆的饮食习惯有关。

专家解释,高尿酸血症又称痛风,是一种常见病。从饮食习惯来说,重庆男性最容易患高尿酸血症。因为重庆男性爱吃火锅,最爱烫的是毛肚、鸭肠、肾脏等动物内脏,且常常以啤酒“为伴”,这些都是导致高尿酸血症的“元凶”。

专家称,要预防高尿酸血症,首先要少吃或不吃动物内脏、海鲜、贝壳类食物等。调查显示,烫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嘌呤(是一种导致尿酸高的物质)高10倍甚至数十倍。此外,啤酒中含有大量嘌呤,更不宜多饮,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

据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血液中尿酸含量最高的25%病人中,中风、心血管坏死及心脏病的病发率,较尿酸含量最低的25%病人来得高。该研究在7个国家及地区的945个医药中心同步进行,共9193名左心室肥大症的高血压患者参与,约5年后得出结果。据悉,高血压者容易中风,90%患者会因血管阻塞而中风,而且其中约一半有高尿酸的问题,但不少高血压者却经常忽略了尿酸问题。记者 黎奎 通讯员 肖瑶

轻微嘌呤含量

(每100克含0~25克嘌呤)

牛奶、芝士、乳酪、鸡蛋、大部分蔬菜、水果、米、面、面包、脂肪、油、茶、咖啡等。

中等嘌呤含量

(每100克含25~100克嘌呤)

瘦肉、猪肉、羊肉、家禽、鱼、虾、龙虾、豆腐、豆奶、菠菜、绿豆、花椰菜、芦笋、蘑菇、紫菜等。

高度嘌呤含量

(每100克含150~1000克嘌呤)

鹅肉、动物内脏(肝、肾、肠、心和脑)、鳗鱼、鲱、鱼卵、鱼皮、虾米、海味、贝类如扇贝、蚝等、发酵粉等。

对比下面十条标准

看看是否健康男性

究竟怎样才算一个标准的健康男性呢?昨日,西南医院泌尿外科吴小军副教授给出了下列十条标准。

1、有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工作,且不感到过分紧张与疲劳。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易发炎。

8、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准妈咪的瑜伽健身生活

对于准妈妈们产前做一些运动有助于生产的顺利,所以准妈妈可以适当做一下运动,下面是准妈妈的瑜伽健身大家可以合理运动一下。

过程中可尝试基础瑜伽招式,不过像倒立、扭转和会压迫腹部的动作一定要避免;另外下犬式这项有许倒转的动作可进行,但请勿伸展太久。

孕妈咪瑜伽/站立瑜伽

所有的站立式瑜伽动作均用作训练腿部,让准妈咪的双脚得以支撑怀孕后期全身的重量。操作时须靠墙,与墙壁间保持约一个脚掌的距离,以免怀孕妈咪做瑜伽失去平衡时,可立即扶墙支撑,增加安全性。

树式

Step1、单脚屈膝、脚掌踩在另一脚膝关节旁(一般是踩在大腿内侧,但孕妈咪例外),双手在胸前合十做腹式呼吸。

Step2、行有余力可将双手慢慢往上延伸过头顶,持续5~10个呼吸后换脚。

Step1、双脚打开超过两个肩膀宽,右脚掌往右转90度,双手平举且右膝屈膝。

Step2、吸气时身体往右侧弯,右手握拳置于膝上,左手向上延伸,持续5~10个呼吸后换边。

孕妈咪瑜伽/坐姿瑜伽

坐姿瑜伽包含训练呼吸法和吉祥式,用于伸展髋关节。操作时须准备两张毛毯或两条厚毛巾垫在大腿外侧,不致使髋关节过于紧绷。

训练呼吸

腹式呼吸在怀孕任何期间皆可练习,采靠墙坐姿给予腰部支撑,同时将手放在腹部上,感受“吸气时腹部凸出、吐气时凹下”的深长呼吸。

吉祥式

Step1、脚掌并拢,双手抓住脚踝作预备动作。

Step2、将双手慢慢往前延伸,到达极限时停住,维持5~10个呼吸后回到Step1。

孕妈咪瑜伽/休息动作

两种休息动作有助于放松准妈咪腰部压力和维持身体正位,怀孕期间皆可进行,每次休息约20分钟最恰当。

吉祥式休息式

在大腿外侧和背后加垫厚毛巾或枕头,做吉祥式Step1后,慢慢往后躺下,使腰部与后背完整服贴枕头。

侧卧法

采左侧躺姿势,在头部、腰部、双膝之间加垫厚毛毯,使髋关节到膝关节维持平行。

准妈妈们是要适当运动,可以适当的多走一下。做一下瑜伽健身运动有助于宝宝的顺产哦。



小儿腹泻专家医院

专家

医院

蒋丽蓉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消化科

黄瑛

复旦儿科医院消化科

陈贤楠

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

李晓伟

泰安市中心医院儿内科

李中跃

浙江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丁惠玲

上海儿童医院中医儿科

林刚曦

厦门市第一医院儿内科

区文玑

广州儿童医院消化科

肖和印

望京医院儿科

黄甡

河南中医一附院儿科

方鹤松

儿研所感染消化科

黄开宇

温医二院小儿消化内科

王惠玲

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董梅

北京协和医院儿科

刘作义

重庆儿童医院感染消化科

楼金玕

浙江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陈洁

浙江省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张天庭

湘雅三医院小儿科

申芳娥

北京儿童医院消化内科

郭青

湘雅二医院小儿消化科

高树彬

厦门中医院儿科

殷明

江苏省中医院儿科

徐灵敏

郑州大学三附院儿内科

李在玲

北医三院儿科

吴元俊

江苏省妇幼保健院小儿科

 



妻子捐肝挽救酗酒丈夫 武汉协和医院完成肝移植手术

图为:干志刚和妻子陈莲珍带着小外孙

“你要再不戒酒,我就跟你离婚!”这句话,家住黄冈的干志刚听妻子说过多次,但20多年来,他仍每天一斤多白酒照喝不误,最终喝出肝硬化,只有肝移植能救命。生死攸关时,曾口口声声说要“离婚”的妻子,却和女儿抢着割肝救他。最终,来自妻子体内1/3肝脏,挽救了他的生命。

昨日,夫妻俩来武汉协和医院复查,结果证实,来自妻子的肝脏,已在干志刚体内“挑起大梁”。

1.“酒仙”每天一斤白酒

妻子威胁离婚也要喝

干志刚今年48岁,家住湖北黄冈,和妻子陈莲珍育有一儿一女。干志刚在当地做小生意,女儿大学毕业后当上小学老师,儿子则考上了大学,本是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令陈莲珍头痛的是,干志刚从20岁出头起,就嗜酒如命,仗着自己酒量大,起初是一天两大碗白酒,后来早餐就着稀饭萝卜干,也能喝上一大碗,基本一天没少过一斤。尽管如此,干志刚几乎从来不醉,被朋友们尊称为“酒仙”。

陈莲珍担心丈夫的身体,总是劝他戒酒。她曾在饭桌上倒掉丈夫碗里的酒,也曾发脾气责骂丈夫,甚至威胁丈夫:“你再喝就离婚,我和儿女单过!”但无论她做什么,丈夫从来不回嘴,但酒照喝不误。有一次被逼急了,他憋出一句:“要我戒酒,就是要我的命!”

2012年底,干志刚一天早上起床,觉得非常不舒服,中午吐了一大碗血,把妻子吓了一跳。在当地医院做了检查后,他被确诊为酒精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消化道大出血)。之后,干志刚就经常吐血、便血,不断出入武汉各大医院求诊。这下,他不敢再喝了。

2.喝出肝硬化需肝移植

女儿和妻子争着割肝

确诊为肝硬化后,干志刚先后到武汉一家医院做了两次套扎手术,一次得七八万元,但套扎手术只能让他一年不出血。一旦吐血,干志刚不仅没法继续工作,连门都不敢出——一旦他突然大出血没能及时救治,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过得非常痛苦。

2015年下半年,干志刚病情加重。2016年春节前夕,干志刚在家里大口吐血,这次出血达2000ml,几乎失去了他身体一半血液,差点要了命。

情急之下,女儿干劼网上查资料、四处寻医,最终,他们找到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主任万赤丹教授求诊。干劼了解到,之前所有的治疗都是治标的,并非长久之计。肝移植,是挽救父亲生命的唯一方式。

干劼决定,将自己的部分肝脏移植给父亲。这个想法,得到她丈夫的支持,却遭到妈妈陈莲珍的强烈反对。

“女儿这么年轻,外孙才1岁多,要捐肝肯定是我先上阵。”陈莲珍不懂医学,她只觉得,和老干做了30年夫妻,相互扶持,现在老干病倒了,只要能救他,自己甚至愿意“以命换命”。

母女俩同时配型后,结果显示,同为A型血的陈莲珍,更适合给老干捐肝。通过伦理审查后,4月1日,一双儿女将父母送进手术室。

3.妻子捐出的1/3肝脏

在丈夫体内挑起大梁

经过8个小时的奋力拼搏,武汉协和医院肝胆外科万赤丹教授团队成功完成手术。专家取出陈莲珍326克肝脏(约占其肝脏的1/3),移植到干志刚体内,他的生命得以延续。

武汉协和医院熊俊副教授介绍,干志刚是酒精性肝硬化引起的门静脉高压,简单地说,就是因为肝脏“生病”,门静脉血无法通过肝脏,回流到下腔静脉,正常的路被“堵死”,所以门静脉压力增高,血管壁被撑得很薄,导致消化道反复出血甚至是大出血。如果持续下去,他可能会因血管爆裂致死。

目前,针对此病主要有三种治疗方式:1.断流;2.分流;3.肝移植。前两种术式,都无法根治此病,而且有一定概率的并发症,肝移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但首先“一肝难求”,供体不足,加上很多患者肝功能尚可,尚未达到全肝移植的标准。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辅助性肝移植功能性分流,是比较理想的方式。

其理论是,首先,亲属捐献部分肝脏,占受体的肝体积比约30%,基本不影响供体健康。然后,受体切除左半肝,保留右半肝。因为受体肝脏肝硬化,门静脉压力增高,所以大部分门静脉血流会流到新肝,新肝迅速长大。一般在1个月内,新肝就能长到移植时的2-3倍大,挑起“大梁”。之后,门静脉压力大大降低,效果显著,理论上可根治此病。这种手术方式,以往多应用于代谢性肝病的治疗,代入治疗门静脉高压的治疗,则是全新尝试。目前,全国仅三家医院的移植中心在尝试,湖北仅武汉协和医院一家。

三周后复查显示,移植到干志刚体内的肝脏,已长到了600多克。他不再吐血,不适症状也已基本消失。

提醒

喝早酒易得酒精肝

“千杯不醉”也伤肝

“哎哟,奶粉撒了一地,你看你真是什么都搞不好!”昨日,女儿干劼带着1岁半的儿子,陪父母亲来医院复查。干志刚给外孙冲奶粉时,不小心把牛奶弄泼,撒了一地,陈莲珍一脸不高兴,忙把外孙牵开。干志刚则拿着奶瓶,笑着说:“莫气莫气。”

看到这一幕,干劼笑了。她告诉记者,以前父亲在家干活不多,却总爱“挑刺”,而母亲的性格则有些急躁,但两人感情一直挺不错。如今,母亲还是性子急,父亲却变平和、“唠叨”了,总是盯着妈妈让她多吃有营养的东西,劝她好好休息,照顾好自己。母亲一发脾气,父亲忙灭火:“别气,身体要紧。”

“以后可再也别喝酒了哟。”武汉协和医院万赤丹教授昨日提醒干志刚,他连连点头称是。“以前觉得自己酒量好,多喝点也没什么,没想到把身体喝垮了。”

万教授介绍,湖北的酒精性肝病发病率较高,这与一些地方有“喝早酒”的习俗密切相关。长期大量饮酒,特别是早起喝酒,酒精直接刺激肝脏,容易引发酒精性肝硬化。

有人和干志刚的想法一样:酒量大的人,对酒精的代谢性强,多喝点也不要紧。其实这是误解。武汉协和医院万赤丹解释,酒精进入人体后,绝大多数由肝脏进行代谢。这一过程中,酒精中的乙醇氧化为乙醛,这两者都可直接刺激、损害肝细胞。所以,“千杯不醉”的人同样要受到酒精的伤害。“就像失恋的人,尽管他可以走出阴影,但心里仍留着伤痕”。万教授打比方说。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自网络,发布本文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