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血症是什么_败血症的偏方

由网友(加载中……)分享简介: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败血症是有病菌入侵引起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感染病。其患者具有头疼、头晕、发高烧甚至呕吐的症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尽早治疗。因为正规医疗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所以选择偏方治疗成为很多患者青睐...



败血症是什么

败血症是什么呢,我们听说过败血症,可是对于这种疾病发生的状况,也许是不了解的。究竟得了败血症之后,身体上都有哪些不良的状况发生。这样的疾病严重与否,我们还是一起去看看有关知识的介绍吧,对于我们治疗败血症有所帮助的。

对于败血症是什么,我们不要大意,这种疾病发生之后,身体上一直高烧不退,或者是总局有了冷冷的感觉,浑身甚至还是会打冷战。引起了败血症的原因也很多。生活上很多不留心,都能造成败血症的出现。希望我们要多加的注意,及时治疗疾病。

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患有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及肝硬变的病人因抵抗力减退,更容易得败血症。致病菌进入血液以后,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引起许多中毒症状。

病人常常突然发生高热、怕冷、发抖、头痛、头晕、大量出汗、全身关节酸痛,严重病人有气急、烦躁不安,甚至出现昏迷或休克。细菌还随血液循环周游全身,使许多组织器官受到损害,可形成脑膜炎、骨髓炎、肺脓肿、肝脓肿等,更增加了败血症的危险性。败血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死亡率较高,故要重视预防。中皮肤或粘膜外伤后,伤口要消毒处理,不给细菌侵入血液的机会;及时治疗龋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疾病。皮肤上生了疖子,特别是面部的疖子不能用力挤压,以免细菌被挤入血管内。

究竟败血症是什么疾病呢,经过了上面的介绍,我们已经了解到。这种败血症在发生之后,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是很高的,且这种疾病本身就不好治疗,所以不及时治疗的话,造成的危害性因素将会很大我们不可不知道。



败血症的偏方

败血症是有病菌入侵引起的一种疾病,是一种急性全身感染病。其患者具有头疼、头晕、发高烧甚至呕吐的症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需要尽早治疗。因为正规医疗的治疗效果不太理想,所以选择偏方治疗成为很多患者青睐的方法,为您提供几种能有效治疗败血症的偏方,大家可以酌情选用:

方药一:

犀角粉0.5克(冲服) 生地30克 金银花30克 赤芍12克 黄芩12克 黄柏12克 丹皮12文 连翘15克 栀子9克 黄连6文 蚤休9文
大青叶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用于热毒炽盛、寒战、高热、神昏、脉洪数者。

方药二:

茵陈30克 黄芩30克 滑石30克 竹茹15克 藿香15克 银花30克 苡仁30克 白豆蔻10克 地丁30克 栀子15克 龙胆草15克 车前子30克
金钱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日3次。

用于湿热蕴结,恶寒发热,头重身 痛,恶心呕吐。

方药三:

银花50克,连翘30克,山栀15克,黄芩30克, 蚤休30克,黄连10克,公英30克,石膏50克, 大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三次。

方药4: (1)银花30g、野菊花15g、生甘草6g,水煎代茶饮。

方药5:公英、地丁、半边莲各30g,水煎服

治疗败血症的偏方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病情及体质选择合适的偏方。当然偏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望广大患者不要放弃正规治疗。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到医院就诊,听取专家意见积极配合治疗以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烧伤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

 

烧伤败血症是一种烧伤后的可怕并发症,不仅影响形象,对患者的身心都是一种极大的伤害;所以当烧伤后,大家一定要注意预防,否则引发烧伤败血症,后果将不堪设想;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烧伤败血症应该如何预防吧。

 

烧伤败血症的预防方法:

 

①、正确处理创面是防治全身感染关键之一。烧伤休克较稳定后及早清创,外用AgSD,尽早暴露创面。抗体休克期间随时更换潮湿的敷料及床垫。48小时后及早翻身,处理并烤干创面,有利于预防感染。对大面积Ⅲ度焦痂作早期切痂植皮,是预防败血症的积极措施。对于尚未切痂的创面保持干燥,经常检查有无痂下积脓,及时引流。已发生败血症的情况下施行切痂手术应慎重考虑。

 

②、做好床边隔离,减少或防止细菌的入侵,尤其是绿脓杆菌和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糖球菌的交叉感染。在静脉输液时,严格无菌操作,及时防治静脉炎。为防导管败血症,禁止在大隐静脉近端切开,插管至髂外静脉、下腔静脉。静脉切开插管或穿刺应由四肢远侧开始,尽量远离创面和避免通过创面作静脉切开。

 

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抗生素是防治感染的重要武器,但必须通过机体才能发挥作用。由于耐药菌杆的增加,临床常用的一些抗生素,治疗烧伤全身感染逐渐失去应用价值,而需要新一代的抗菌药。如G阴性杆菌属感染,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硝碱盐阴性杆菌、枸橼酸杆菌等,可先用丁胺卡那毒素、先锋必、新型青毒素Ⅱ等。乙型溶血性健球菌感染仍选用青毒素G。羧苄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的作用降低,氧哌嗪青毒素对绿脓杆菌、粪链球菌、奇异变形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唯此两种药物用量宜大。

 

④、营养与支持疗法是防治感染的基础。大面积烧伤每天需补充热量16720KJ(4000kcal)以上蛋白质100-150g.热量与氮的摄入以100:1较合适。营养补充以口服为主,口服不足加静脉补充。根据病人饮食习惯改进烹调技术和内容,进高热量蛋白饮食,脂肪控制在5-10%,同时放硅胶胃管,滴注要素饮食(可在夜间),其浓度和量均宜逐渐增加,以病人能耐受不引起腹泻为度。

 

温馨提示:烧伤败血症,一般在烧伤两周内就会出现感染症状,所以在烧伤后,大家一定要注意护理,千万别让疾病有机可乘。



烧伤败血症感染怎么办?

烧伤败血症感染了怎么办?当然预防是最关键,因为积极的预防了,就能有效的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烧伤败血症本来就是非常严重的烧伤并发症了,如果病情控制不当,引发感染的话,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以下是预防烧伤败血症感染的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防治肠道细菌所致的肠源性暴发型败血症:

(1)严重烧伤者应及时纠正休克以免长时间低血压致肠道缺血缺氧,使肠道菌群异常繁殖。

(2)针对肠道革兰氏阴性桿菌及厌氧菌选用抗生素静滴。

(3)清创后,创面用辐射皮或冻干皮包扎2-3天。

(4)口服氟哌酸0.5g/次,一日四次。

 

2.预防水肿回收期的败血症:

(1)积极抗休克治疗,平稳渡过休克期,防治内脏并发症及低蛋白血症。

(2)休克平稳及早清创,外敷磺胺嘧啶银,使创面乾燥。

(3)水肿液开始回吸收前监测创面及其菌群变化、血液细菌培养及败血症早期症状。对桿菌使用大剂量敏感的抗生素,加强口服及静脉营养。伤后4-5天施行首次浸浴10-20分钟。

 

3.防焦痂溶解期败血症及创面脓毒症,积极处理Ⅲ度创面。

 

4.预防酶菌感染:

(1)维持病室湿度20%左右,避免温度过高。

(2)经常检查口腔及创面有无酶菌生长。口腔可涂制酶菌素液及口服制酶菌素,每日吃2-3瓣生蒜,创面酶菌涂以碘酊,加强暴露,清除焦痂。

 

5.防止导管败血症:

(1)静脉输液由外周静脉开始。各种静滴药物宜新配制,严格无菌操作。

(2)静脉导管只留置7天。经过烧伤创面的静脉切开输液管,应及早拔除。

(3)出现体温升高或其他败血症早期临床症状时,首先检查创面;其次检查静泳输液处有无化脓性或血栓性静脉炎。若有感染应拆线,敝开伤口引流,结扎静脉远端和切除感染的静脉。

 

6.寻找和处理其他化脓源:

如表皮下积脓,深度烧伤痂下感染液化或深部肌肉坏死;化脓性耳软骨炎;尿道周围脓肿;气管切开处伤口感染等,一经发现均须及时清除坏死组织、清洗、引流。

 

以上预防方法肯定能够帮助大家预防烧伤败血症感染,所以只要大家严格按照以上预防方法执行,相信就不会出现烧伤败血症感染情况。



败血症的症状

败血症是很严重的一种血液疾病,是指病菌经过各种途径入侵到人的血液之内导致血液病变而诱发的疾病,该疾病的多发人群是身体抵抗力弱的老人和婴幼儿,而且根据患者不同的体质有着不同的症状表现,近几年来新生儿患败血症的比例在不断的上升,那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呢?

当婴幼儿在患有败血症的时候其身体素质和身体各项机能能表现是不一样的,只要家长细心观察还是很容易察觉的,主要就是家长一定要了解正常的孩子在小的时候会有哪些身体反应。

1、吃奶减少吸吮无力

新生儿吃奶明显减少,似乎不知饥饿,吮乳时间短且无力,吃奶时易呛奶。

2、哭声低微如“猫叫”

败血症的宝宝常不哭闹,或只哭几声就不哭了,而且哭声低微。

3、体温不升,手足发凉

新生儿患败血症时,不是体温高,而是体温低,测体温时在35.5℃以下,宝宝手足发冷。

4、全身软弱四肢少动

败血症的宝宝四肢及全身软弱,你拉他的上肢,也无明显的屈曲反应,你松手,他的上肢会自然坠落下来,手也不会抓紧你的手指,而且四肢很少活动。

5、反应低下、昏昏欲睡

正常新生儿在受到刺激时可做出适当反应,如惊醒、注视、微笑等;而败血症的症状则表现为反应能力低下,精神萎靡或昏昏欲睡。

6、黄疸不退或退而复现

正常生理性黄疸应该逐步消退,新生儿败血症时生理性黄疸持续不消退,反而加剧,或黄疸消退后又出现黄疸。

以上就是关于败血症的症状表现的介绍了,还有的败血症患儿体重增长的慢或者几乎不增长,败血症给患儿带来的危害是非常的的,如果治疗的不及时甚至还会出现生命危险,所以当您发现宝宝有以上症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医治,以免病毒病变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败血症能治好吗

治疗不同的疾病,在方法上不同,而且现在有一些疾病并不能治愈,只能是控制,那败血症能治好吗?败血症这样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很大,所以要及时的治疗,这样的疾病也是有治疗好的,但治疗的时间并不是很短,因此想要治疗这样的疾病,也是要长期的进行治疗。

  那败血症能治好吗?也是看选择的治疗方法,对不同的患者,在治疗的时候,也都是有着不同更的选择,因此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它的治疗方法。

  1.败血症是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引起的。细菌侵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皮肤或粘膜上的创口;二是通过疖子、脓肿、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侵入

  2.败血症完全可以治好.治疗方法:

  (一)一般和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加强营养,补充适量维生素。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必要时给予输血、血浆、白蛋白和丙种球蛋白。高热时可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等。

  (二)病原治疗。
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是治疗的关键。应注意早期、足量并以杀菌剂为主;一般两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多自静脉给药;首次剂量宜偏大,注意药物的半衰期,分次给药;疗程不宜过短,一般三周以上,或热退后7~10天方可酌情停药。

  (三)局部病灶的处理:化脓性病灶不论原发性或迁徙性,均应在使用适当、足量抗生素的基础上及时行穿刺或切开引流。化脓性胸膜炎、关节脓肿等可在穿刺引流后局部注入抗菌药物。胆道及泌尿道感染有梗阻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败血症能治好吗,通过以上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晰的知道,这样的疾病方法还是比较多,不过对患者病情不同,选择的方法也都是有所改变,因此这样的疾病,也都是可以治好,同时对严重的患者,长期的治疗,疾病也是可以得到控制。

 



败血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败血症是一种危害性非常大的血液疾病,一旦患上此病会严重的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引起身体很多器官衰竭;大家都知道人体重要器官一旦衰竭,会直接危及生命;这样一种严重疾病,其发病原因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败血症的发病原因:

 

1.1 侵入人体的细菌是否会引起败血症,与入侵菌的毒力、数量和人体防御免疫功能有密切联系。 以下这些都可能导致败血病的发生:皮肤、粘膜发生破损和发炎如创伤和伤口感染、大面积烧伤、开放性骨折、疖、痈、感染性腹泻、化脓性腹膜炎等,细菌易从破损、炎症处进入淋巴或血循环而引起;各种慢性病如营养不良、血液病(特别伴白细胞缺乏者)、肾病综合征、肝硬化、糖尿病、恶性肿瘤、先天性免疫球蛋白合成减少、白细胞吞噬作用减弱等,容易诱发细菌感染;挤压皮肤疮疖,尤其是在血供丰富的面部时,细菌可大量进入血循环。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广大创面为细菌入侵敞开门户,皮肤坏死、血浆渗出、焦痂形成又为细菌繁殖创造良好环境。

 

1.2 各种免疫抑制药物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抗代谢药、抗肿瘤药以及放射治疗等可削弱细胞或体液免疫,某些更可使白细胞减少或抑制炎症反应而有利于细菌蔓延、扩散。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易导致耐药菌株繁殖而增加感染机会。各种检查或治疗措施加内镜检查、插管检查、大隐静脉插管、留置导尿管、静脉高营养疗法、各种透析术、脏器移植等均可导致细菌进入血循环,或发生感染性血栓而形成败血症。

 

1.3 致病菌的变迁及常见的败血症致病菌:具有致病性或条件致病性的各种细菌均可成为败血症的病原体。由于年代的不同,患者的基础疾病不同,传入途径以及年龄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致败血症的细菌也不同。1950年以前,败血症的病原菌主要是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占总数的50%以上,葡萄球菌(金葡+表葡)占20%,革兰阴性杆菌占12%左右。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败血症的病原菌谱也发生了变迁。由于溶血性链球菌和肺炎球菌对青霉素等高度敏感,作为败血症的病原现已少见。近年来统计,厌氧菌占败血症病原8%~26%不等(较多医院不能做厌氧菌检测),以脆弱类杆菌和消化链球菌为主。在机体防御功能显著低下者中还可发生复数菌败血症,即在同一份标本中检测出2种或更多种致病菌,或72h内从数次血或骨髓标本中培养出多种致病菌。一般复数菌败血症约占败血症总数的10%。

 

温馨提示:知道了败血症的发病原因,大家生活中就要积极预防,一旦患上此病要及时就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败血症的症状分类

 

很多人都只知道败血症的危害极大,却不知道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从而延误了疾病的治疗,导致最后的治疗效果不乐观,那究竟败血症的症状有哪些呢?不同的类型其败血症的症状也有所差异,下面就一起来分类了解一下吧。

 

败血症的症状:

 

1.革兰氏阳性细菌败血症 主要致病茵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夕慎素能使周围血管麻痹、扩张,多见于严重的骨与关节化脓。

临床特点:—般无寒战,呈稽留热或弛张热。患者面色潮红,四肢温暖,常有皮疹、腹泻、呕吐,可出现转移性脓肿,易并发心肌炎。发生休克的时间较晚,血压下降缓慢,但患者多呈诺妄和昏迷。

 

2.革兰氏阴性秆菌败血症 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此外还有克雷伯菌、肠杆菌、沙雷苗、拟杆菌等。多见于胆道、尿路、肠道和大面积创伤感染时,它们的内毒素可以引起血管活性物质的释放,使毛细血管扩张,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液淤滞在微循环内,并形成微血栓,以至循环血量减少,细胞缺血、缺氧而发生感染性休克。

临床特点—般以突然寒战开始,发热呈间歇热,严重时体温不升或低于正常,有时白细胞计数增加不明显或反见减少。休克发生早,持续时间长。患者四肢烦冷,出现发组,少尿或无尿,多无转移性脓肿。

 

3.真菌性败血症 主要致病菌是白色念珠茵。往往发生在原有细菌感染经广诺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故发生时间较晚。

临床特点:患者突然发生寒战、高热,病情迅速恶化,出现神志淡漠、嗜睡、血压下降和休克;少数患者尚有消化道出血。大多数患者的周围血液中有白血病样反应,出现晚幼过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白细胞汁数在25x0.9/L以上。总的来说,其临床表现酷似革兰氏阴性杆菌败血症。

 

温馨提示:知道了败血症的症状,大家生活中就要积极防治,一旦有类似症状出现,就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治疗,因为败血症的危害极大,病死率非常高。



妈妈迷信偏方竟把宝宝咬出败血症

飞飞是个11个月大的男孩,上个月他独自睡觉,妈妈怕他掉下床,就拿了一床被子挡在床沿上,过了三个小时后妈妈再回来看,发现飞飞不知道什么时候翻身蒙在了被子下面,已经昏迷过去了。妈妈急得不知道怎么办,突然想起来老人说的偏方,就赶紧掐他的人中,咬虎口、咬手脚的关节,又拿了一根针扎他的脚心,流了不少血还是没醒过来,妈妈这才想到送他去医院。等他到了妇幼保健院时,身上好多地方都被咬烂了,除了因为蒙在被子里窒息导致的脑损伤、消化道出血及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损害外,他因为被妈妈咬伤还染上了败血症,住院治了四天后家人放弃了治疗。

无独有偶,云南的半岁女婴小青因为有些发烧,家人想着过去常常捂汗缓解感冒,就把她裹在厚被子里发汗,然后就忙自己的事了,等再回来时小青已经蒙在被子里窒息了,家人赶紧给她做人工呼吸,发现一直没反应。送到医院后诊断她因为窒息引发了心肌损害、感染性休克、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等一系列问题,只能靠呼吸机维持生命,抢救了十几天都没醒,最后只能无奈地放弃治疗。

除了冬天和宝宝感冒发烧外,进入夏天后好多家庭开了空调,喜欢把宝宝放在空调被里睡觉,“蒙被综合征”在夏季也很常见。

一、什么是“蒙被综合征”

蒙被综合征就是因为睡觉盖太多引发的健康问题,多发生在一岁以内的婴儿身上,因为怕宝宝冷或者为了发汗给宝宝盖太多被子、甚至直接捂着头,很容易导致宝宝出现高热、缺氧,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引起呼吸衰竭等一系列疾病,严重时可短时间内导致宝宝死亡。

二、如何避免蒙被综合征

1、不要给宝宝盖太多被子。注意保暖当然重要,但是睡觉或者外出时不要给宝宝该太多被子,也不要穿的太厚,以宽松舒适为主,更切记不要用被子蒙着宝宝的头脸。宝宝如果出现发热感冒,用被子捂汗没有任何作用,反而不利于散热。

2、宝宝睡觉也需有人看护。有的妈妈经常把宝宝哄睡着后盖上被子就去忙自己的事了,这样其实很危险,除了宝宝有可能裹紧被子里无法挣脱外,他在翻身时也很容易变成俯睡姿势,容易引发猝死。

三、宝宝发生窒息怎么急救

如果发现宝宝已经出现了昏迷、窒息的情况,要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可以尝试给宝宝做人工呼吸。

将宝宝头后仰30度,张大口覆盖宝宝口鼻,均匀吸气后平缓吹气,见到其胸廓起伏即可。再抬头放开口鼻,使气体随胸廓回缩而排出。如此反复,频率为12~20次/分钟。注意用力要适度,不能过猛,以防胸腔压力过高影响救治成功率。

千万不要像飞飞妈妈一样,迷信扎针、咬虎口这种不科学的偏方。

无论是给宝宝盖厚被子捂汗,还是咬手腕虎口,都是不科学的土方法,除了让宝宝的病情雪上加霜外没有任何作用。希望广大宝妈平时多学一些科学育儿知识,当宝宝患病或者发生意外时,能在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处理,这样才能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瘀斑的偏方

瘀斑这种疾病是一种常见的流行疾病,它的表现症状是出现部分的红肿,所以患者在生活中是很容易发现瘀斑的存在的。瘀斑的发生可能是因为败血症的影响造成血小板凝固而成的,它影响到患者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吸收和氧气的交换,出现瘀斑是应该要及时接受正规医院的治疗的。

偏方一

材料:方药:地黄、何首乌、墨旱莲、黑芝麻、黑豆、胡桃肉各30克,女贞子15克,西当归、杭白芍、黑玄参、枸杞子、杭菊花、霜桑叶、白蒺藜各13克,藏红花、粉丹皮各10克。

制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如川楝子大。

服法:每日服两次,每次两丸。如服汤剂,可隔日服1剂。

偏方二

【处方】大黄250克,桃仁90克,水蛭60克,虻虫60克,人参180克,鳖甲胶500克,益母膏250克,熟地120克,白芍120克,当归尾120克,川芎60克,苏木90克,公丁香90克,杏仁90克,麝香60克,阿魏60克,干漆60克,两头尖60克,三棱60克,乳香60克,没药60克,姜黄60克,肉桂60克,川椒炭60克,藏红花60克,五灵脂60克,降香60克,香附60克,吴茱萸60克,延胡索60克,小茴香炭90克,良姜60克,艾叶炭60克,苏子霜60克,蒲黄炭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用鳖甲胶、益母膏和匀,炼蜜为丸,每丸重4?5克。每服1丸,空腹温开水或黄酒送下。

【功效】活血祛瘀,消癥散结。

偏方三

【处方】银花30克,玄参、当归、丹参各20克,红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0克,制乳香、制没药各7.5克,生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用水8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2次口服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适应】证见肢端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止性疼痛,肌肉萎缩,肢端苍白或暗红,溃疡或坏疽,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沉弦或细涩。

在生活中,出现了瘀斑的患者,可以先采用文章介绍的几种偏方控制一下它的病情恶化后,在去医院接受治疗,这样可以降低治疗的难度和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所以对于瘀斑的处理偏方,患者是应该要知道如何在生活中利用它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