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每天动这里竟可告别中风_癌症老人接触这物竟起死回生

由网友(青春染指流年)分享简介:老人要远离中风除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应多做一些“小动作”,经常有意识地主动运动手指、脚趾,以增加末谁也想不到,医院已经下了病危通知书,64岁的长春市民高健国还能起死回生。高健国今年3月份查出患上了胃癌和食道癌,三个月水米未进,10月15 日更是出现了心脏停止跳动的迹象,然而,当他回家等待死亡降临时...



老人每天动这里竟可告别中风

老人要远离中风除应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外,在日常生活当中,还应多做一些“小动作”,经常有意识地主动运动手指、脚趾,以增加末梢血液循环,对预防中风也有一定益处。

一是经络的疏通作用。

老年人多气血虚弱,脉络淤阻,以致大脑失养,发为中风,经常运动手指和脚趾,有助活血行气,疏经通络,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二是通过活动手指、脚趾有助于刺激大脑,促进大脑的血液循环起到健脑的功效。

手部小动作很多,包括写书法、绘画、做手工艺制品、雕刻、做针线活等有益心智的文娱及家务活动。也可以有意识地多做一些有助于锻炼手指的柔韧性、协调性的活动,如屈伸手指、摇手、握手、空抓手、双手互搓等。

相对来说,脚趾的小动作比手指要少很多,可经常屈伸脚趾,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做踮脚尖运动,也可以脚趾抓地、大拇指划圈等。

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脑出血或脑梗塞都发生在右脑半球,可能与人们习惯使用右手,使左侧大脑得到锻炼,脑血管壁弹性相对较好有关。因此,老人做“小动作”时,不妨有意识勤动左侧肢体,使右大脑也得到“公平”的锻炼机会。



男人这样吃竟能预防中风!

中风也叫脑卒中。分为两种类型: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中风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疾病。

由于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以下三大健康技巧帮助男人远离中风:

1、喝橙汁

芬兰的研究者发现男人每天喝半升橙汁可以降低血压、胆固醇和动脉血管的损坏,原因是橙汁中富含抗氧化剂维生素C。可以把中风危险降低28%。


2、像大力水手一样吃

定购一个比萨饼,但需确保上面有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的叶酸,它可以把你得病的机会减少1/3。可以把中风危险降低35%。

3、多走路

一天内步行30到60分钟,如果每周能坚持5天的话,可以把你中风的危险减少到一半。舍弃捷径,重新选择一条回家的线路吧,多走少中风。可以把中风危险降低50%。


多吃果蔬,不易得中风。

蔬菜和水果为何能降低脑中风的风险?

首先,是因为其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据研究,血液中维生素C浓度的高低与脑中风密切相关,浓度越高,脑中风的发病危险就越低。此外,维生素C还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而自由基增多,就会增加患心脏病和脑中风的风险。

其次,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纤维,它可以起到抑制总胆固醇浓度升高,从而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血管疾病及脑中风的功效。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每天从蔬菜和水果中摄入一定量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下降3%~5%。基于这一认识,发达国家国民迅速调整膳食结构,少吃肉、糖、脂肪,多吃果蔬。因此,近年来,在欧美等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

第三,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中富含钾、镁、叶酸等营养物质。钾元素对血管有保护作用,还能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镁元素也具有降低胆固醇、扩张血管等预防脑血管病的功效。而叶酸能将中风病人体内的高半胱氨酸转化为蛋氨酸、降低血液中半脱氨酸的浓度,从而减少患冠心病和中风的危险。此外,许多果蔬中含有寡糖,有减低血流凝集的作用,也可以防止中风。



这事坚持20秒竟能够预防中风

据报道,日本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中老年人不能单脚站立超过20秒,未来患上中风和痴呆症的几率则比较高。

科学家们对平均年龄在67岁的841名女性和546名男性进行了测试,受试者被要求睁大眼睛,单脚站立60秒,随后,这一动作再重复两次,表现最好的两次结果被用来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人员还给受试者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扫描,以评估他们的脑部小血管疾病水平——这可能会干扰大脑血流量。

发表在《中风》(Strok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34.5%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平衡能力很差。这一结果适用于16%的单发腔隙性脑梗死受试者,以及30%的脑微出血受试者。

“我们的研究表明,用一条腿保持平衡的能力是对大脑健康的一个重要考验。”首席研究员、京都大学的田原康玄(Yasuharu Tabara)博士说道,单腿站立的时间是姿势反射丧失的简单测度,如果个人的单脚站立能力很差则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大脑异常情况存在的结果,表明脑部疾病以及认知能力衰退的风险增加。

虽然这种脑损伤很小,目前也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大问题。静态中风,或者又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会增加全身中风和痴呆的风险。

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发现,单腿站立可预测中年人的早逝风险。一位年龄53岁的男性,可以单腿站立至少十秒,并且一分钟之内连续从椅子上起立坐下37次以上,那么其早亡的风险就比较低。同龄的女性,标准则为一分钟内连续起坐超过35次,单腿站立保持十秒。



晚餐一小时再做竟可杜绝中风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就上床,一定活不长。”据美国报道,2011年欧洲心脏病学大会上宣布的希腊一项新研究发现,晚餐之后至少等1个小时再上床睡觉,可以使中风危险降低三分之二。

艾奥尼纳大学医学院营养学专家克里斯蒂娜-玛利亚卡·斯托里尼博士完成的这项新研究涉及1000名参试者,其中包括500名健康者、250名曾得过中风的患者以及250名急性冠心病患者。

新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并分析了参试者的睡眠习惯、晚餐时间和食物等情况。研究结果发现,晚餐后每推迟20分钟上床,中风危险就会降低10%。

与晚餐后1小时内上床睡觉的人相比,晚餐后60—70分钟后睡觉的人中风危险降低67%;晚餐后等待70分钟—2小时后睡觉的人中风危险降低76%。而晚餐后等待2个小时以上才入睡,降低中风危险的效果并不明显。其具体机理尚不清楚。

研究人员分析指出,晚餐后至少等1小时再睡觉,可以降低胃酸返流几率,进而减少呼吸睡眠暂停的发病率。而呼吸睡眠暂停正是中风的一大危险因素。

美国心脏病学会主席,梅奥诊所心脏病专家大卫·霍尔姆斯博士说:“当我们吃饭的时候,血糖会发生变化、胆固醇水平会发生变化、血流也会发生变化。所有这些变化都会影响到中风发作危险。”

专家建议,晚餐之后不要倒头就睡,而应该散散步或者休息至少1个小时,等待食物有所消化之后,再上床睡觉。



女性多吃柑橘可以预防中风!

研究人员发现,类黄酮的总摄取量与是否发生中风没有关联,而大量摄入黄烷酮的人比摄入量最少的群体中风几率低19%。而95%的黄烷酮来自柑橘类水果。

一项研究显示,女性常吃橙子、柚子等柑橘类水果,与几乎不吃这些水果相比,患缺血性脑中风的几率低19%。

存关联

先前研究显示,多吃蔬菜水果有助预防中风,或许与其中所含类黄酮物质相关。只是,研究人员不清楚究竟哪类类黄酮发挥作用。

院研究人员分析美国“护士健康研究”项目所获数据,涉及14年间对69622人所作调查。调查对象每4年上报一次自己的饮食内容,同时详细列出所吃的蔬菜水果。

类黄酮是人类饮食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类多酚化合物,现已确认超过4000种。蔬菜、水果、黑巧克力和红酒含有类黄酮。

研究人员重点探讨6类类黄酮物质、包括黄烷酮对健康的影响。

黄烷酮

数据显示,14年间,调查对象累计发生1803次中风,大约一半与血栓相关。

研究人员发现,类黄酮的总摄取量与是否发生中风没有关联,而大量摄入黄烷酮的人比摄入量最少的群体中风几率低19%。

95%的黄烷酮来自柑橘类水果。柑橘类水果通常每个含有45至50毫克黄烷酮。研究显示,摄入黄烷酮最少的调查对象平均每天摄取不超过150毫克类黄酮,摄入黄烷酮最多的群体平均每天摄入470毫克类黄酮。调查对象中,常吃柑橘类水果或饮用鲜榨汁与几乎不吃相比,中风几率低10%。

吃鲜果

另外,研究人员没有发现维生素C与低中风几率有关联。而先前一些研究显示,维生素C有益心脏健康。

报告主要作者、东英吉利大学挪威医学院的营养学教授埃丁·卡西迪说,黄烷酮可以改善血管功能、消除炎症反应,而它们都与中风相关。

为让黄烷酮充分发挥作用,最好直接食用新鲜水果而不是喝果汁,因为市面上的果汁通常含糖量高,不利健康。

研究人员确认,摄入类黄酮物质多的调查对象通常生活方式更健康,不吸烟、爱运动、食用更多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的食物,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量少。



女人如何预防中风,适当补充镁很必要!

日常生活中,中风是中老年人容易出现的疾病之一,所以在平时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那么预防中风吃什么好呢?而预防中风不能吃什么呢?下面小编一一为大家讲解,中老年人千万别错过。

预防中风吃什么好

补充维生素:维生素E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持血管正常弹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使机体血液循环正常(尤其是心脏及大脑血流通畅),进而降低了心肌梗死及脑梗塞的发病率;维生素C能保护血管内皮系统的完整性,可防止血栓及出血的出现。综合以上所述,经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樱桃、猕猴桃、核桃、芹菜、菜椒、油菜、卷心菜、西红柿、玉米及芝麻油等,可有效预防中风。

补充镁:镁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一方面可降低血压及血脂而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及高血脂的发病率;另一方面可对抗钙的作用(血钙含量过多,会引起血管收缩而使血流不畅),使血钙含量维持在有效剂量内,从而保持脑部及心脏血流通畅,以降低心肌梗死及脑梗塞发病率,最终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镁的食物来源有瘦肉,坚果(胡桃、核桃及花生等),乳制品,豆类及豆制品(如黄豆、黑豆等)及五谷粮食。

那么,有哪些食物是容易引起中风的呢?

预防中风不能吃什么

饼干、薯片、酥皮糕点和烘焙食物。松饼、炸面圈、薯片、饼干以及很多其他烘焙食物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会增加中风危险。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一项新研究发现,与每天摄入1克反式脂肪酸的女性相比,每天摄入7克反式脂肪酸(大约两只油炸面圈或半份油炸薯条)的女性,其缺血性中风危险会增加30%。

无糖可乐。虽然用无糖可乐替代含糖饮料是防止发胖保持体重的明智选择,同时也有益心脏健康,但是无糖可乐却更可能会诱发中风。2011年国际中风大会上美国中风协会宣布了哥伦比亚大学一项新研究,每天喝一杯无糖可乐会导致中风危险增加48%。

熏肉和加工肉食。烟熏或加工肉食诱发中风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腌渍过程中加入了大量食盐;其二,熏制食品中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防腐剂。研究发现,硝酸盐和亚硝酸盐会直接破坏血管,导致血管硬化、变窄,进一步增加中风和心脏病危险。

红肉。一项对3.5万名瑞典女性进行了为期10年跟踪调查的新研究发现,每天吃大量红肉的女性,其中风危险增加42%。

酱菜、方便面料包。多项研究表明,钠会导致血压升高,而血压升高是中风的一大主因。值得关注的是,食物中的“隐形盐”更危险,一些常见食物成分中其实都含食盐,如饼干、冰激凌、味精等。

预防中风吃什么好?预防中风不能吃什么,你是否都了解了呢?要吃对以上几种食物哦。



这事小学生一秒竟能够做七次

跳绳是一项每个人都会的运动,跳法很简单。但要练到神速的地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一名参赛小学生一秒跳绳7次,跳出来中国神速度,让在场的裁判惊呆了,迪拜王子更是第一时间冲过来要求合影。

11月26日-28日,首届世界学生跳绳锦标赛在阿联酋迪拜举行。七星小学斩获所有28枚金牌中的27枚,并拿到迪拜挑战赛的团体冠军。而学生岑小林一人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创下30秒单摇跳单脚110次(原纪录106次),3分钟单摇跳单脚548次的佳绩(原纪录530次)。

跳绳比赛有什么规则?在本次比赛中,共有30秒单摇跳、个人花样、60秒交互绳、3分钟单摇跳、4×30秒单摇接力等。不仅比速度,还要比耐力、团体合作协调性。其中,在速度方面,按照七星小学5年级学生岑小林的速度,30秒单摇跳单脚是110次(为方便计算,通常以一只脚的跳数来算,实际结果应是乘以 2),实际是30秒一共跳了220次,即一秒钟跳7.3下。

小学生1秒跳绳7次 小学生每一秒跳绳7次 跳绳竟有这么多好处

这个速度快到什么程度?就是全场八个国际裁判都看傻了,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求录像慢回放,数了八遍才心悦诚服地相信。而在耐力方面,连续三分钟高速跳,没有绊过一次,也是高难度。

个人花样方面,则是同一代表队中10名参赛选手一起跳,3分钟时间,共规定15个花样动作,包括开合跳、侧手翻、钓鱼、左右甩绳及摇跳等。主办方规定,只要有一个动作失误,就要被扣掉15秒,要拿冠军就得10名队员完完整整地跳齐15个动作,并且没有一个队员有失误。

“全场欢呼,掌声雷动。”七星小学校长张有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很激动,迪拜王子第一时间冲过来,要求跟“跳得最快”的中国选手合影留念,并为中国选手颁奖。

延伸阅读:跳绳竟有这么多好处

跳绳对身体好处多多,当我们身体跟随绳索跳起来的时候,整个人的所有部位都跟着运动起来了。接下来一起看下跳绳有哪些好处。

1.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它可以让血液获得更多的氧气,使心血管系统保持强壮和健康。

2. 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

从运动量来说,持续跳绳10分钟与慢跑30分钟的强度基本相同,跳绳一个小时可以让机体消耗1300卡的阿热量。每天坚持肯定会让你的身体更加轻盈、敏捷。

3.提高呼吸能力

不间断的跳绳可以增加呼吸频率和每次的呼吸量,从而促进人体的呼吸机能,减少了患上呼吸道疾病的可能。

4.增强神经系统的功能

跳绳过程中精神状态是十分集中的,为了保持跳绳的持续性,需要神经系统的集中起全部的注意力高度控制节奏,从开始跳几次到几十个、几百个的过程便是神经系统全面加强的表现。

5.提高身体综合素质

具体表现为,跳绳可以锻炼人的弹跳、速度、平衡、耐力和爆发力,同时可培养准确性、灵活性、协调性。

6.预防疾病

跳绳可以预防诸如糖尿病、关节炎、肥胖症、骨质疏松、高血压、肌肉萎缩、高血脂、失眠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多种症病。



单腿站立 20秒即可预测是否容易中风痴呆

据英国某媒体报道,日本一项新的研究研究发现,如果中老年人不能单脚站立超过20秒,未来患上中风和痴呆症的几率则比较高。

科学家们对平均年龄在67岁的841名女性和546名男性进行了测试,受试者被要求睁大眼睛,单脚站立60秒,随后,这一动作再重复两次,表现最好的两次结果被用来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人员还给受试者用磁共振成像(MRI)进行扫描,以评估他们的脑部小血管疾病水平——这可能会干扰大脑血流量。

发表在《中风》(Strok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显示,34.5%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受试者平衡能力很差。这一结果适用于16%的单发腔隙性脑梗死受试者,以及30%的脑微出血受试者。

“我们的研究表明,用一条腿保持平衡的能力是对大脑健康的一个重要考验。”首席研究员、京都大学的田原康玄(Yasuharu

Tabara)博士说道,单腿站立的时间是姿势反射丧失的简单测度,如果个人的单脚站立能力很差则应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大脑异常情况存在的结果,表明脑部疾病以及认知能力衰退的风险增加。

虽然这种脑损伤很小,目前也没有任何症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引起大问题。静态中风,或者又被称为腔隙性脑梗死,会增加全身中风和痴呆的风险。

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发现,单腿站立可预测中年人的早逝风险。一位年龄53岁的男性,可以单腿站立至少十秒,并且一分钟之内连续从椅子上起立坐下37次以上,那么其早亡的风险就比较低。同龄的女性,标准则为一分钟内连续起坐超过35次,单腿站立保持十秒。



20秒的动作可测出是否有中风

中风是一件有关生死的大事,直接说明心脏血管及脑部的健康情况。如果说不去看医生,自己在家来一个金鸡独立的姿势,就能够知道自己脑部的健康程度,你相信吗?

根据近期出版的杂志的报导,只要金鸡独立至少20秒钟,你的脑部健康情况就会昭然若揭。

日本京都大学的基因组医学中心对1,400名志愿者做了一项测验,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7岁。这些人被要求单脚站立,闭眼60秒钟,每人做两次,用站立时间最长的那次作为分析的资料。之后研究员使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将每人的脑部加以扫描。

他们扫描的结果,发现这些志愿者中能够单腿站立,保持平衡20秒钟的人,即使没有显现任何典型的病征,脑中的小血管也遭到了损伤。脑小血管损伤与中风、痴呆及帕金森症是相关的。在无法保持平衡的人中, 15% 发生过一次微出血脑病变, 30%发生过两次, 16%有过一次脑动脉堵塞,35%有两次。 此外平衡时间最短的人通常在智力表现的测验中得分也最少。

那么金鸡独立为何能够告诉你脑部的健康情况呢?

伊利诺州洛约拉医学院的神经系主任毕勒说,平衡的感觉是由脑部的三个主要的感官电路来维持,它们是视觉、对于身体姿势的感觉、以及前庭神经系统(如内耳等)。这些感官都由大脑控制。 任何运动协调能力方面的损失都可能昭示脑部受伤,例如一段时间无法保持身体的平衡。

如果你对自己的脑部健康有所怀疑,不妨用单脚站立,看看是否能够平衡至少20秒钟。如果无法达到平衡20秒的标准,你可能会有脑部的病变和认知能力的下降,这时就要去找医生了。



晚餐忽视不得,它竟与这些疾病挂钩

千万不要以为随便吃晚餐无关紧要,很多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来自晚上不良的饮食习惯。晚餐吃错了,很多疾病就会找上身来。给大家来数一数,不健康的晚餐对身体的伤害能有多大!

90%的肥胖者缘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积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不少正在进行节食减肥的朋友,往往忽略了晚餐节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却大吃一顿,以致身体越减越胖。

晚餐与糖尿病

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加速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同时,肥胖也会引发糖尿病。

晚餐与尿路结石

人体的排钙尖峰值期在晚餐后的4、5个小时,若晚餐吃太晚,当排钙尖峰期到来时,通常已进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滞留在输尿管、膀胱、尿道等尿路中,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的钙不断增加,很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晶体,长期积累就容易形成结石。

晚餐与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热量进食方式,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晚餐与高血压

晚餐内容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起小动脉和微小动脉的收缩,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了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晚餐与冠心病

晚餐的饮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热量就可引起胆固醇增高,并在动脉壁堆积起来,成为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一大原因;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钙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饱食及过迟吃晚饭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晚餐与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饱,血糖和脂肪酸的浓度会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间活动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转化,极易形成脂肪肝。

晚餐与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饮暴食,再加上饮酒,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发病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晚餐与睡眠质量

晚餐的盛食、饱食,必然造成胃、肠、肝、胆、胰等脏器在睡眠时仍不断地工作且传递信息给大脑,使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中,进而言造成多梦,失眠,长期下来就会引发神经衰弱等疾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