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英的功效与作用_肉苁蓉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快手的昵称)分享简介:白石英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白石英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肉苁蓉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处方】肉苁蓉60克(酒浸一宿,刮去皱皮,炙干)五味子22克 韭子30克(微炒)熟干地黄30克 蛇床子30克 续...



白石英的功效与作用

白石英作为一种中药材,给我们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白石英同时还能够解决身体遇到的一些疾病,因此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白石英都有哪些营养和功效。

【来源】
为一种块状的 二氧化硅 矿石。全年可采挖,拣选纯白色的供用。

【性状】
呈不规则的块状,多具棱角,大小不一。全体呈白色或乳白色,有的微带黄色。表面不平坦而光滑,有脂肪样光泽。质极坚硬,体重,破而不平齐,边缘较锋利,可划刻玻璃。无臭,无味。

【炮制】 煅白石英 :取净白石英,打碎,置坩锅或其他容器内,在无烟的炉火中煅至红透,倒入醋盆中淬酥,反复2次,取出晾凉,用时捣碎即得(每100斤用醋20~30斤)。

【性味】
甘,微温。

【功能主治】
镇静安神,止咳,降逆。用于惊悸不安,咳嗽气逆。

【用法用量】
3~4钱。

【备注】
(1)历代有 紫石英 入血份, 白石英 入气份之说。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本经》

上面是关于白石英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白石英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款冬花丸的功效与作用

款冬花丸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款冬花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处方】
款冬花7分,桂心6分,五味子6分,干姜5分,芎䓖5分,甘草(炙)5分,附子4分(炮),桔梗4分,苏子5合(熬),蜀椒1升,百部汁7合,白蜜1升,干枣50枚(去皮),姜汁1升。

【制法】
上为细末,以姜、蜜汁和,微火上煎,取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肠虚寒,欠呿咳,气短,少腹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加至40丸,温酒送下,每日2次。

【注意】
忌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
《外台》卷十引《删繁方》

【处方】
款冬花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紫菀(洗,去苗土)1分,麻黄(去根节)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赤茯苓半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细研)半两。

【制法】
上为末,入杏仁研令匀,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不愈,喉鸣喘急。

【用法用量】
每服5丸,以清粥饮研化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
葶苈、马兜铃、南星、半夏、枯矾、款冬花、佛耳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喘嗽,面目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生姜、胡桃汤送下,日进2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三一

【处方】
款冬花1分,紫菀1分(洗,去苗土),伏龙肝1分,桂心半两,麻黄半两(去根节),紫苏子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咳逆上气,昼夜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温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处方】
款冬花半两(焙),马兜铃1分,杏仁(去皮尖双仁,炒)1分,苦葶苈(隔纸微炒)半两,桂(去粗皮)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气不调,上膈痰滞,喘满气促,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临卧温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

【处方】
款冬花6分,桂心4分,紫菀6分,杏仁4分(去皮尖双仁,熬),附子2两(炮),黎芦4分,干姜6分,甘草7分(炙),细辛6分,防风8分,芫花6分(熬),蜀椒8分(汗),野葛4分(去心)。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三十年上气咳嗽。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稍加,每日3次。

【注意】
忌食生葱、辛、咸、醋、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菜、狸肉等。

【摘录】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
款冬花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研如膏),紫菀1两半(去苗土),蛤蚧1对(头尾全者,涂酥,慢火炙令黄),柏叶3分,白石英1两半(细研,水飞过),人参3分(去芦头),甘草3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白茯苓1两,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鹿角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干姜半两(炮裂,锉),桂心3分,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久咳嗽,气逆,眠睡不安,唾脓血,喘急,连年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六

【处方】
杏仁3分(熬),干姜3两,甘皮1两,麻黄3两,甘草2两,款冬花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三十年咳逆上气,面肿。

【用法用量】
食前每服3丸,每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九引《效验方》

【处方】
款冬花18分,紫菀12分,杏仁8分(去皮尖双仁,熬),香豉10分(熬),人参2分,甘草3分(炙),蜀椒3分(汗),天门冬6分(去心),干姜3分,桂心3分,干地黄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丸大。

【功能主治】
咳逆气喘不息,不得眠,唾血呕血,短气连年。

【用法用量】
含化,稍稍咽汁,日4次夜1次。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葱、芜荑、鲤鱼。

【摘录】
《外台》卷九引《深师方》

【处方】
款冬花2两,槟榔(锉)2两,百合2两,麦门冬(去心,焙)2两,桔梗(炒)2两,天门冬(去心,焙)2两,地骨皮2两,羚羊角(镑)2两,贝母(去心)2两,山栀子仁2两,大黄(锉,炒)2两,黄芩(去黑心)2两,防风(去叉)2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2两,郁李仁(去皮,炒)2两,人参1两半,山芋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百部1两,甘草(炙)1两,苦参1两,桑根白皮(锉)4两,旋覆花4两,牛黄(研)半两,木香半两,蛤蚧1对(全者,酥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鼻塞不闻香臭。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温浆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

【处方】
款冬花、茯苓、杏仁、贝母、五味、桑白皮、乌梅肉、紫菀、百合、百部、阿胶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天哮。因时行传染,嗽起连连不已,呕吐涎沫,涕泪交流,眼胞浮肿,吐乳鼻衄,呕血睛红。

【用法用量】
竹沥磨化服。

【摘录】
《幼科金针》卷上

【处方】
款冬花2两,石斛(去根)2两,紫菀(去苗土)2两,细辛(去苗叶)2两,防风(去叉)2两,芎䓖2两,人参2两,当归(切,焙)2两,藁本(去苗土)2两,甘草(炙,锉)2两,蜀椒(去目并闭口,炒出汗)2两,白术(锉)2两,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菖蒲(切)2两,麻黄(去根节,汤煮掠出沫)2两,半夏(汤洗7遍去滑,焙,生姜汁制)2两,桂(去粗皮)半两,独活(去芦头,锉)半两,芫花(醋浸,炒干)2两,钟乳粉(研)2两,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2两。

【制法】
上为末,和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积年咳嗽,唾脓血,喘急不得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桑根白皮汤送下,日3夜1。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处方】
款冬花3两,紫菀(去苗土)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半,豉(炒)2两半,人参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天门冬(去心,焙)3分,甘草(炙,锉)3分,蜀椒(去目并合口,炒出汗)3分,柏叶(去梗,焙)3分,生干地黄(焙)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呕血唾血,咳逆气喘短气。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冷熟水嚼下,日3夜2。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

【处方】
款冬(去梗)2两,桑白皮1两半,人参1两,京紫菀1两,杏仁(去皮尖)1两,知母(去毛)1两,贝母1两,五味子5钱,桔梗5钱,苏叶3钱,槟榔1钱半,广木香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年老气虚,痰盛涎涌,喘嗽不已,遇寒尤甚,并劳瘵久嗽,痰气。

【用法用量】
每临睡时嚼1丸,滚水送下。

【摘录】
《扶寿精方》

大家现在明白了款冬花丸的作用了吧,不过该药并不适用于所有病症,这一点是需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使用款冬花丸治疗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药物的正确使用,以免给身体带来不适。



菟丝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代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变化,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频繁,带来的影响非常不好,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大家的免疫力抵抗疾病呢?其实除了防治各种病外,还可以通过饮食进行调理,中医给大家推荐了一款食疗方剂菟丝子丸,一起来看看吧。

【别名】
大菟丝子丸(《证治准绳·类方》卷三)。

【处方】
菟丝子(净洗,酒浸)泽泻 鹿茸(去毛)石龙芮(去土)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各30克 石斛(去根)熟干地黄 白茯苓(去皮)牛膝(酒浸一宿,焙干)续断 山茱萸 肉苁蓉(酒浸,切,焙)防风(去苗)杜仲(去粗皮,炒)补骨脂(去毛,酒炒)荜澄茄 沉香 巴戟(去心)茴香(炒)各23克 五味子 桑螵蛸(酒浸)川芎 覆盆子(去枝、叶、萼)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阳,壮腰膝,固下元。治肾气虚损,元阳不足。腰膝痿软少力,阳痿遗精,小便频数,或溺有余沥,或腰欠温暖。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盐汤送下;如脚膝无力,木瓜汤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
菟丝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处方】
菟丝子(去尘土,水淘净,酒浸一宿,乘润先捣为粗末,焙)桑螺蛸(炙)各15克 泽泻7.5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摄精。治肾气虚衰,精液不固,致患膏淋,脂膏随溺而下,茎中微痛,脉散涩而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饮送下。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

【别名】
大菟丝子丸

【处方】
菟丝子1两(净洗,酒浸),泽泻1两,鹿茸1两(去毛,酥炙),石龙芮1两(去土),肉桂1两(去粗皮),附子(炮,去皮)1两,石斛3分(去根),熟干地黄3分,白茯苓3分(去皮),牛膝3分(酒浸1宿,焙干),续断3分,山茱萸3分,肉苁蓉3分(酒浸,切),防风3分(去苗),杜仲3分(去粗皮),补骨脂3分(去毛,酒炒),荜澄茄3分,沉香3分,巴戟3分(去心),茴香(炒)3分,五味子半两,桑螵蛸半两(酒浸,炒),芎䓖半两,覆盆子(去枝叶萼)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目。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小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优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出血,时有余沥。

【用法用量】
大菟丝子丸(《准绳·类方》卷二)。

【摘录】
《局方》卷五

【处方】
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末)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山芋1两,人参1两,防风(去叉)1两,车前子1两,熟干地黄(焙)1两,黄耆(锉)1两,石决明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肝虚,目昏暗,不能远视。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温酒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
菟丝子(拣净,酒浸透,捣烂,焙干)2两,干地黄(焙)2两,杜仲(去粗皮,杵碎,酒拌1宿,炒焦)3两,牛膝(酒浸)1两,萆薢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骨痿,腰脊不举。由远行劳倦,逢大热而渴,阳气内伐,热舍于肾,水不胜火,则骨枯而髓减,盖阳明并肾,则肾脂枯而宗筋不调,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饮送下。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三

【处方】
菟丝子(汤浸1宿,锉,捣末)3两,车前子3两,熟干地黄(焙)3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肾俱虚,精华不能上荣,使目昏暗。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1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人参1两,黄耆(锉)1两,滑石1两,芍药1两,木通1两,车前子1两,黄芩(去黑心)3分,冬葵子1合(炒)。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劳虚损,溲便不利,淋沥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温酒、盐汤任下,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菟丝子1两(净,酒浸1宿),五味子、白茯苓、肉苁蓉(酒浸1宿)、(舟百)茴香(炒),鹿茸(酥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九,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渴浊。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饭汤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半两,萆薢半两,补骨脂(炒)1分,防风(去叉)1分,硫黄1分,续断1两,巴戟天(去心)1两,细辛(去苗叶)2铢,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冷,阳道痿弱,呕逆多唾,体瘦精神不爽,不思饮食,腰脚沉重,脐腹急痛,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九引《杨子建护命方》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3两,肉苁蓉(酒浸,切,焙)3两,五味子1两半,续断1两半,远志(去心)1两半,山茱萸1两半,泽泻1两半,防风(去叉)2两,巴戟天(去心)1两。

【制法】
上为末,用山鸡子白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肾虚,眼黑暗,视物不明。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腹温酒送下。家鸡子亦可用。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桂(去粗皮)半两,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气内夺,舌瘖足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或盐汤任下,空心、日午、临卧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
菟丝子(酒浸3日,湿捣,焙干)2两,肉苁蓉(净洗,酒浸1宿,切,焙)2两,天雄(炮裂,水浸少时,去皮脐)2两,骨碎补(去毛)1两(锉,以盐半两同炒令黄,去盐不用),薏苡仁(炒)1两,地龙(去土,焙干)1两,石硫黄(研)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损,精髓枯竭,形体瘦瘁,百骨痿弱,昼夜掣痛,腰膝冷痹,耳内虚声,强直不任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任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
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研末),枳壳半两(麸炒,微炒,去瓤),石斛1两(去根,锉),荜澄茄1两,干姜1两(炮制,锉),牛膝1两(去苗),木香半两,肉豆蔻3分,槟榔3分,蛇床子1两,茴香子1两,荜茇3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主痼冷。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酒送下,汤亦可。

【摘录】
《普济方》卷二二○

【处方】
菟丝子1两半(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鹿茸1两半(去毛,涂酥,炙微黄),萆薢1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柏子仁3分,肉苁蓉1两半(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桂心3分,石斛1两(去根,锉),远志3分(去心),龙骨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石龙芮1两,牛膝1两半(去苗),防风3分(去芦头),棘刺3分(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失精,小便过多,不能饮食,腰膝无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处方】
菟丝子3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车前子2两,白术2两,桂心2两,杜仲2两(去粗皮,炙微黄,锉),熟干地黄4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驻颜。主虚劳损肾,腰疼,膝冷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三十

【处方】
菟丝子3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车前子2两,鹿茸2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肉苁蓉2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桂心2两,杜仲2两(去粗皮,炙令黄,锉),熟干地黄5两,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牛膝2两(去苗)。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驻颜。主肾劳虚损,腰疼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处方】
菟丝子2两(酒浸3宿,晒干,为末),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干),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微黄),蛇床子1两,钟乳粉1两,牡蛎1两(烧,为粉),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远志1两(去心),桂心1两,五味子1两,杜仲1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车前子1两,石斛1两半(去根,锉),雄蚕蛾1两(微炒),石龙芮1两,雄鸡1两(微炙),腽肭脐1两(酒洗,微黄)。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脏虚损,肌体羸瘦,腰脚无力,志意昏沉,阳气痿弱,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圣惠》卷七

【处方】
白茯苓3两,熟地黄3两,真龙齿3两,石莲肉3两,远志(洗,取肉)3两,菟丝子4两(如前制)。

【制法】
上为末,用山药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丈夫真气不固,随尿走失,不能饮食,筋骨痿弱。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酒、盐汤任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七引《孟氏诜诜方》

【别名】
二妙丸

【处方】
菟丝子1两,牛膝(1寸截)1两。

【制法】
上药于银石器内,好酒渍之,令酒过药1寸,经五日,控干,焙燥,为末,将原浸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壮真元。主腰膝积冷,酸疼或(疒帬)麻无力。

【用法用量】
二妙丸(《普济方》卷二二一引《十便良方》)。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六引《经验后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鹿角霜5两,菟丝子(酒浸1宿,别捣,焙干)5两,熟干地黄(洗,焙)5两,柏子仁(别研)5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轻身,驻颜,益寿。主精血不足,筋骨无力,怔忪盗汗,梦遗失精。

【用法用量】
元气虚冷,久服此药,觉小便少,以车前子半两,略炒过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温服。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
菟丝子(酒浸1宿,焙)5两,泽泻(酒浸1宿,略蒸,焙)5两,大附子(炮,去皮)5两,肉桂5两,苁蓉(酒浸1宿,焙)3两半,杜仲(制)3两半,熟地黄(投水中沉者是,酒浸1宿,焙)3两半,白茯苓(去皮)3两半,猢孙姜(去毛、炙)3两半,山茱萸(去核)3两半,茴香(炒)3两半,石斛(焙)3两半,川续断(焙)3两半,川牛膝(酒浸1宿,焙)3两半,荜澄茄3两半,金铃子(去核)4两,干姜(炮)4两,川巴戟(去心,酒浸一宿,焙)2两半,桑螵蛸(蜜炙)2两半,覆盆子2两半,五味子2两半,川芎2两半,天台乌药8两。

【制法】
上为细末,不犯铜铁器,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益颜色,去万病,安五脏,填骨髓和耳目,轻身延年。主男女虚劳。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盐汤、温酒任下;如脚弱,木瓜汤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八

【处方】
菟丝子(淘净,酒蒸,焙)2两,五味子1两,牡蛎(煅,取粉)1两,肉苁蓉(酒浸)2两,附子(炮,去皮)1两,鸡膍胵半两(微炙),鹿茸(酒炙)1两,桑螵蛸(酒浸)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食前盐酒、盐汤任下。

【摘录】
《济生》卷四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1两,牡蒙1两,柏子仁(微炒,别研)1两,蛇床子(炒)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肾劳。囊湿生疮,阴痿失精,小便频数。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腹温酒送下,日午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
菟丝子1两,白石英9钱,干姜8钱,杜仲7钱,白术6钱,人参5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五五引《卫生家宝方》

【处方】
菟丝子(酒浸,焙干,别杵)2两,菖蒲(切,焙)2两,远志(去心)2两,地骨皮2两,生干地黄(焙)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益真气,强力益志。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茶酒任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处方】
菟丝子(淘去浮者,以酒浸7日,烂杵,焙干)30两,茴香子(微炒)8两,青盐3两。

【制法】
上为末,用浸药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虚益气,壮元阳。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
菟丝子(酒浸1宿,捣末)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萆薢1两,厚朴(去粗皮,姜汁炙)1两,柏子仁(研)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石斛(去根)1两,远志(去心)1两,细辛(去苗叶)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防风(去叉)1两,棘刺2两,石龙芮3两,乌头(炮裂,去皮脐)半两。

【制法】
上为末,以鸡子黄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小便白浊,失精。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日午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
菟丝子、山药、莲肉、茯苓、杞子。

【制法】
上为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精少。

【用法用量】
用量临时酌定。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八

【处方】
菟丝子(水淘去浮,酒浸7日,别捣,取未)2两,萆薢2两,黑狗脊骨并髓(炙焦)1两半,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4两,熟干地黄2两(焙),枳实(微炒)1两,山芋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元脏,益脾胃,止脐腹疼痛,思进饮食,固真气,美颜色。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处方】
菟丝子(酒浸,焙干,别捣)2两,菖蒲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蛇床子(酒浸3日,河水淘,焙干)半两,五味子(洗,焙)半两,防风(去叉)1分,远志(去心)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娠小便利,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

【处方】
青皮(炒)1两,车前子1两,巴戟(去心)1两,杜仲(蜜炒,无丝为度)1两,灵仙(酒浸)1两,远志(去心)1两,牛膝(酒浸)1两,苁蓉(酒浸)1两,熟地黄1两,菟丝子1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安神定魄,眼目光明。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
《急救仙方》卷三

【处方】
菟丝子(酒浸)、杜仲(去皮,炒断丝)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以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腰痛。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盐酒或盐汤任下。

【摘录】
《百一》卷十一引葛丞相方

【处方】
菟丝子(洗净,酒浸,烂研成饼)1两,车前子(微炒)1两,香白芷1两,细辛1两,人参半两(去芦),麝香1两(别研)。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退肿,除冷泪,止痛。主眼暴赤。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
菟丝子(先于臼内杵百下,筛去杂物末)1两,五味子1两,生干地黄3两(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四肢发热,逢风如炙如火,由阴不胜阳,阳盛则热起于四末,少水不能灭盛火,而阳独治于外。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饮送下。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别名】
菟丝丸

【处方】
菟丝子(去尘土,掏净,酒浸,控干,蒸,捣焙)半两,桑螵蛸(炙)半两,泽泻2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膏淋。

【用法用量】
菟丝丸(《奇效良方》卷三十五)。

【摘录】
《鸡峰》卷十

【处方】
鹿角霜、菟丝子(浸,研成饼)。

【制法】
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本虚经弱,阴阳不升降,小便泔白溺出无度,男子精滑不固。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加至30-40丸,食前温酒醋汤送下。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
菟丝子1斤(酒浸3日,控干,捣细末),甘菊花(去土,捣细末)1斤。

【制法】
上拌合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明目,进饮食,益精,壮下元。主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前晨至晚后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

【处方】
菟丝子不拘多少(拣净,水淘,酒浸3宿)。

【制法】
上药控干,乘润捣罗为散,焙干再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渴。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前饮送下,1日2-3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三

【处方】
菟丝子1斤(淘净,酒煮,捣成饼,焙干),附子(制)4两。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气,壮阳道,助精神,轻腰脚。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酒送下。

【摘录】
《扁鹊心书·神方》

【处方】
菟丝子(酒浸,别捣)2两,鹿茸(去毛,酥炙)2两,肉苁蓉(酒浸,去皴皮,切,焙)2两,五味子2两。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虚劳小便利。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处方】
菟丝子4两,山药4两,牛膝2两,附子2两,萆薢2两,鹿茸2两,巴戟1两,茴香1两。

【制法】
上为细末,以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肾虚。主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九

菟丝子丸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菟丝子丸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磁石汤的功效与作用

磁石汤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磁石汤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处方】
磁石5两(碎,绵裹),茯苓3两,大青3两,人参3两,白术3两,菖蒲3两,芍药3两,竹叶(切)1升,赤石脂2两(绵裹)。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心劳热。心主窍,窍主耳,耳枯焦而鸣,不能听远。

【用法用量】
《圣济总录》无竹叶。

【注意】
忌羊肉、饧、酢物、桃李、雀肉等。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处方】
磁石(煅,醋淬5-7遍)1两半,黄耆(锉)3分,杜仲(去粗皮,炙)1两,白石英(碎)1两1分,五味子(炒)1两,白茯苓(去黑皮)3分,白术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肾劳虚寒,饥不欲食,面色黧黑。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前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六

【处方】
芍药2钱,白术3钱,北柴胡5钱,地黄2钱,地骨皮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妇人经行时,手足受水触血风所致,手足心时时有烦热。

【用法用量】
本方名磁石汤,但方中无磁石,疑脱。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仙传济阴方》

【处方】
磁石(烧赤,醋淬7遍)3两,防风(去叉)3两,五味子2两,甘草(炙,锉)1两,玄参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牡丹(去心)2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风偏枯,骨酸无力。

【用法用量】
每用5钱匕,以水2盏,入黑豆35粒,同煎至1盏,去滓,空心、日午、夜卧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

【处方】
磁石1两半(捣如麻粒大,先以水淘去赤汁,候干,分为5贴,每贴用绵裹入药内煎),黄耆(锉)半两,地骨皮(锉)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五味子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槟榔(锉)半两。

【制法】
上八味,七味粗捣筛,分为五贴。

【功能主治】
消渴。肾脏虚损,腰脚无力,口舌干燥。

【用法用量】
每贴先用水3盏,与磁石1贴,同煎至1盏半,去滓,分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处方】
磁石5两(杵捣,生绢袋盛,用水5升,煎取2升半,去磁石,方下诸药煎之),黄耆1两,人参1两,沉香1两,芎䓖1两,桂(去粗皮)1两,菖蒲1两,当归(焙)1两,补骨脂(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肉苁蓉(酒浸,去皱皮,炙)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羌活(去芦头)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1两,覆盆子1两。

【制法】
上药除磁石外,锉如麻豆大,拌令匀。

【功能主治】
补诸不足。主脾肾风虚,下元久冷,眼生黑花,或时昏暗。

【用法用量】
每剂1两半,用大羊肾1对,去脂膜,细切,用磁石水3盏,煮羊肾令熟,次下药,煎取1盏半,去滓,分作2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九

【处方】
磁石5两,白术5两,牡蛎5两,甘草1两,生麦门冬6两,生地黄汁1升,芍药4两,葱白1升,大枣15枚。

【功能主治】
肾热,背急挛痛,耳脓血出,或生肉塞之,不闻人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肾开窍于耳,肾热则风生于下,风生则激于上,故欲治肾热,先须镇摄真精,所以首推磁石,《本经》专主耳聋;佐以牡蛎,兼地黄、门冬,则滋益精气;芍药收敛营血;白术、甘草杜风实脾;葱白散邪通阳;大枣助诸经,补身中不足也。

【摘录】
方出《千金》卷六,名见《普济方》卷五十五

【别名】
肾沥汤

【处方】
磁石6两(别捣如米粒,分为20贴,每煎时取1贴,绵裹),黄耆(细锉)1两半,杜仲(去粗皮,炙)1两半,人参1两半,五味子1两半,熟干地黄(焙)2两。

【功能主治】
消肾。小便白浊如凝脂,形体羸瘦。

【用法用量】
肾沥汤(《普济方》卷一八○)。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

【处方】
磁石(醋淬)2两,肉苁蓉(酒浸,焙干)2两,沉香1两半,五味子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覆盆子1两,狗脊(去毛)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猪肾1只,槟榔3分。

【制法】
上药除肾外,(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肾脏劳伤。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2盏,先煮猪肾,取1盏半,去肾,入药再煎取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一

【处方】
磁石12两(碎,绵裹),石上菖蒲4两,通草3两,瞿麦2两,山茱萸3两,白术3两,独活4两,芎䓖2两,薯蓣2两,甘草3两(炙),附子3两(炮),桂心3两,生姜5两,杏仁2两(去皮尖,熬碎),茯神2两,人参3两,前胡3两,葱白(切)1升,竹叶1握,石膏2两(碎,绵裹)。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耳聋及风气脚气。

【用法用量】
以水1斗4升,煮取1升半,去滓,分3服。宜向暮服之令尽,慎如常法。

【摘录】
《普济方》卷五十三

【处方】
磁石(火煅,醋淬2-7遍)2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黄耆(锉,炒)3分,五味子3分,白术3分,地骨皮3分,桂(去粗皮)3分,牡蛎(火煅)3分,泽泻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人参3分,熟干地黄(焙)3分。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肾藏虚损,骨髓枯竭,小便滑数,腰背拘急,耳鸣色暗,阳气痿弱。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先以水2盏,羊肾1具(去筋膜,切开),煮取1盏,去羊肾入药,并生姜3片,大枣2枚(擘破)再煎至7分,去滓,食前通口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处方】
磁石4两。

【功能主治】
盘肠生。

【用法用量】
服药时以萆麻子四十九粒,捣烂,涂产妇头顶。

【摘录】
《玉案》卷五

现在大家知道了吧,磁石汤的对疾病的疗效有很多,对我们恢复健康很有帮助。



化痰消食汤的功效与作用

化痰消食汤是什么你知道吗?化痰消食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你知道吗?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这篇文章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海藻15g,昆布15g,海带15g,半夏9g,贝母9g,连翘9g,青皮6g,牡蛎30g,白石英30g,枳实12g,山楂12g,神曲18g,蛇莓18g。

【功能主治】
化痰消食。主胃癌早期,证属痰食交阻者。症见食欲不振,厌恶肉食,中脘闷胀,隐隐作痛,吞咽困难,泛吐粘痰,呕吐宿食,气味酸腐,舌苔白腻,脉弦滑或弦细。

【摘录】
《内科学》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化痰消食汤这种方剂的介绍了,现代人在物质水平提高了之后就开始关注养生了,这对于我们大家的身体还是非常好的。关于养生的方法是有很多的,大家一定要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白云换肺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白云换肺丸这款方剂。

【处方】
款冬花1两,半夏2两,明矾2两,寒水石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生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远年近日,喘嗽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0-40丸,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六三

以上就是关于白云换肺丸的功效与作用为大家做的介绍,希望这些介绍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白云换肺丸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对于男性和女性的身体都是有着极大的帮助的。



小菟丝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谈到养生,并不光是女性朋友感兴趣,很多男性朋友也是有兴趣的,尤其是现代人对食品的追求越来越高,不但要吃得健康,还要吃出功效,为此,很多专家不断的学习研究做一些新的方剂出来,其中,小菟丝子丸对一些疾病的效果就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具体的介绍。

【别名】
菟丝手丸(《摄生众妙方》卷二)。

【处方】
石莲肉60克 菟丝子(酒浸,研)150克 白茯苓(焙)30克 山药60克(内22,5克打糊)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用山药糊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气虚损,少腹拘急,四肢瘦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情绪反常,饮食无味,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温酒成盐汤送下;如脚膝无力,用木瓜煎汤送下,晚食前再服。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

【别名】
菟丝子丸、菟丝丸

【处方】
石莲肉2两,菟丝子(酒浸,研)5两,白茯苓(焙)1两,山药2两(内7钱半打糊)。

【制法】
上为细末,用山药糊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填骨髓,续绝伤,补五脏,去万病,明视听,益颜色,轻身延年,聪耳明目。主肾气虚损,五劳七伤,少腹拘急,四肢酸疼,面色黧黑,唇口干燥,目暗耳鸣,心忪气短,夜梦惊恐,精神困倦,喜怒无常,悲忧不乐,饮食无味,举动乏力,心腹胀满,脚膝痿缓,小便滑数,房室不举,股内湿痒,水道涩痛,小便出血,时有遗沥。色疸。赤白浊。

【用法用量】
菟丝子丸(《摄生众妙方》卷二)、菟丝丸(《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四)。

【摘录】
《局方》卷五(吴直阁增诸家名方)

看了上文的介绍,我们知道像小菟丝子丸这种方剂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养生方法,尤其是比较传统的朋友对于方剂更是情有独钟。随着中国历史的不断演变和推进,对于方剂的分类也越来越细分,经过不同工艺的处理,各方面也都有所改善,相信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大菟丝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大菟丝子丸自古被誉为治病的良药。它对于很多疾病均效果显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大菟丝子丸的具体的功效。

【处方】
菟丝子 苁蓉各60克 黑附子 五味子 鹿茸 鸡腿胫 桑螵蛸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酒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内虚里寒,自汗不止,小便不禁。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汤送下。

【备注】
本方原名"大菟丝子散",今据其用法,改为大菟丝子丸。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通过本文对于大菟丝子丸的一些介绍,我们知道随着现在时代的不断进步,各式各样的养生方法不断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要选择对适合自己的,因为不一样的养生方剂是有针对性的。



固精明目菟丝子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有很多种,有一些是大家很熟悉的,有一些大家不是很熟,那么大家知道固精明目菟丝子丸是什么吗?关于固精明目菟丝子丸大家又知道多少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赤何首乌8两,白何首乌8两(极大者,米泔水浸1宿,瓷瓦片刮去粗皮,捶碎,如指顶大。取黑豆、牛膝酒洗同入砂锅木甑,铺作数层,上多盖黑豆蒸之,待黑豆香熟取出晒干,务以9蒸9晒为度),菟丝子8两(无灰酒浸,砂锅煮裂,入石臼中捣成饼,晒干,焙干,杵碎,用人乳拌,晒干),川当归8两(酒洗,去头尾用身),大贝母8两(圆白无浊者,去心),川续断4两(折断,有烟尘出者,去芦),甘枸杞8两(人乳拌,晒,焙干),山茱萸8两(鲜红润泽者,去核),川牛膝8两(去芦,以手折断,不见铁),补骨脂4两(去浮子,以黑脂麻半斤拌炒出火),芡实8两,莲肉8两(去心),白茯苓8两(人乳拌,晒干3次),赤茯苓8两(用黑,牛乳拌,晒干3次),远志肉8两(甘草水煮,去骨,晒干),辽参量其人可服几何(但不得过8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须用石磨、石碾,不见铁,每药末1斤,用好蜜12两,炼得滴水成珠,和药入石臼,木杵3000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大补气血,倍长精神,久服乌须黑发。主血气两虚,精神不足,无血养心,腰足酸软,四肢少力,或幼年亏损,或耳目失于聪明,精少寒心,动而精自出,中痿而无子,及痰火风湿,心劳少食,健忘,遗精梦泄,头目晕昏,耳鸣眼花,久患白浊。

【用法用量】
每日空心白滚汤吞服2钱5分,晚用酒吞服2钱。

【注意】
忌萝卜、诸牲血、煎炒、胡椒、蒜等及糟腌之物。

【摘录】
《济阳纲目》卷六十四

固精明目菟丝子丸虽然能够很好的缓解我们日常一些疾病。但是靠着方剂的功效来缓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首先应该改善饮食习惯,这才是非常重要的。



款肺丸的功效与作用

最近食用中药方剂的人开始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款肺丸,那么款肺丸的功效作用呢?如果不清楚的话,就来看一看下面这篇文章吧。

【处方】
牵牛6两,木香1两,槟榔1两,青皮1两,半夏曲1两,五灵脂2两,苏子3分。

【制法】
上为细末,冷水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支饮上乘,上气喘急,痰涎不利,咳嗽不得卧。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鸡峰》卷十七

上面就是关于款肺丸的一个功效介绍,从这些介绍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款肺丸确实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一些疾病的困扰,但是要注意绝对不能够盲目服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