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_丹皮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孤傲野女)分享简介:逍遥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逍遥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丹皮逍遥散大家食用过吗?肯定很多人都没有服用过吧,丹皮逍遥散是很好的中药方剂,对人体的好处也有很多,那么丹皮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处方】白术(炒)、白芍(炒)、陈皮、甘草...



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逍遥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逍遥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逍遥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甘草(炙微赤)15克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 柴胡(去苗)各3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薄荷助柴胡以散肝郁;煨生姜温胃和中。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了吧?逍遥散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除了人们熟知的人体排毒器官,对于脾脏和胆囊人们可能知道的较少,有些时候可能因为一些疾病的侵害,会造成脾脏和胆囊受到伤害,其实这就和我们常见的阑尾手术一样,可能会觉得这一部分器官不是特别重要的,但事实上我们会降低自身的抵抗能力,逍遥散想必名字不陌生,但它的功效和作用又是什么呢?

逍遥散,中医方剂名。为和解剂,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经前期紧张症、乳腺小叶增生等属干郁血虚脾弱者。

逍遥散为肝郁血虚,脾失健运之证而设。肝为藏血之脏,性喜条达而主疏泄,体阴用阳。若七情郁结,肝失条达,或阴血暗耗,或生化之源不足,肝体失养,皆可使肝气横逆,胁痛,寒热,头痛,目眩等证随之而起。“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灵枢·平人绝谷篇》)。神疲食少,是脾虚运化无力之故。脾虚气弱则统血无权,肝郁血虚则疏泄不利,所以月经不调,乳房胀痛。此时疏肝解郁,固然是当务之急,而养血柔肝,亦是不可偏废之法。本方既有柴胡疏肝解郁,使肝气得以调达,为君药;当归甘辛苦温,养血和血;白芍酸苦微寒,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去湿,使运化有权,气血有源,炙甘草益气补中,缓肝之急,为佐药。用法中加入薄荷少许,疏散郁遏之气,透达肝经郁热;烧生姜温胃和中,为使药。

人体在出现了问题的时候要及时的使用药物去治愈或者是延缓病菌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药物却不是唯一的办法,很多时候就是自身对身体的超负荷使用,不知道给予身体合理的休息间隔,就会有疾病发生,这也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调经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调经逍遥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当归、白芍、白茯苓、白术、柴胡、薄荷、香附、竹叶、煨姜。

【功能主治】
妇人血去太过,血虚生热,自汗体热,脉微。

【用法用量】
不拘时候服。

【摘录】
《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一

通过上述内容的介绍,可以了解到调经逍遥散在很多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很多深受各种疾病困扰的人摆脱痛苦,是很多人的不二选择。



增损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增损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能起到增强身体免疫力,调理机能的作用,那么你知道增损逍遥散要用到哪些药材原料吗?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白芍15克,陈皮15克,清半夏10克,羌活10克,桂枝10克,白芥子10克,附片10克,秦艽10克,茯苓10克,以白酒作引。

【功能主治】
疏肝和脾,散寒祛风。主风寒乘虚而入,凝之于肩,肩凝作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饭后服用。

【摘录】
郭焕章方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增损逍遥散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加减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加减逍遥散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牡丹皮 白术各4.5克 当归 芍药 桃仁 贝母各3克 山栀 黄芩各2.4克 桔梗2.1克 青皮1.5克 甘草0.3克

【功能主治】
治痰中见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胡黄连 麦门冬 黄芩 地骨皮 秦艽 木通 车前子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治子午潮热。

【用法用量】
加灯心,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六

【处方】
当归6克 白芍6克 白术4.5克 茯苓9克 柴胡2.4克 甘草2.4克 胡黄连1.8克 麦门冬6克 黄芩6克 地骨皮9克 秦艽9克 木通6克 车前子9克 灯草10根

【制法】
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
养血健脾,疏肝清热。治血虚肝郁,子午潮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四

【处方】
柴胡1钱半,白芍3钱,茯苓3钱,白术2钱,甘草1钱,山栀3钱,蕲艾3钱。

【功能主治】
平肝解郁以安胎。主妊娠胎动不安,或腹痛下血,兼精神抑郁,心烦善怒,肋胁胀痛,时有潮热,嗳气食少,或呕苦吐酸,脉弦而滑。

【用法用量】
水煎,温服。

【摘录】
《中医妇科治疗学》

【处方】
柴胡1钱5分,炙甘草1钱,茯苓3钱,白术2钱,当归2钱,白芍3钱,丹皮1钱5分,黑山栀1钱5分,煅牡蛎1钱5分,薄荷3分,广陈皮1钱5分,半夏2钱,白芥子2钱。

【功能主治】
妇人情志不逐,忧郁内伤,阴火上炎,而致生疬凝结不消者。

【摘录】
《疬科全书》

【处方】
白芍1两,当归1两,甘草1钱,白蒺藜1钱,蕤仁1钱,陈皮5分,茯苓3钱,甘菊3钱,柴胡3分,半夏3分。

【功能主治】
目痛日久,终年累岁,而红赤不除,致生怒肉攀睛,拳毛倒睫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三

【处方】
当归(酒洗)1钱,白芍(酒炒)1钱,白术(土炒)1钱,白茯1钱,柴胡1钱,甘草(炙)5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肝脾血虚发热,或潮热,或自汗盗汗,或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或肚腹作痛,或小腹重坠,水道涩痛,或肿痛出脓,内热作渴。

【用法用量】
加煨姜1片,薄荷少许,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一

【处方】
当归2钱,白芍2钱,白茯苓2钱,丹皮2钱,甘草1钱,山栀1钱。

【功能主治】
经前潮热。

【用法用量】
加灯心30茎,水煎,食远服。

【摘录】
《玉案》卷五

【处方】
当归、白术、柴胡、陈皮、白茯苓、丹皮、甘草、山栀、白芍药。

【功能主治】
厥阴疟。

【用法用量】

【摘录】
《症因脉治》卷四

【处方】
当归、白芍(炒)、茯苓、柴胡、甘草(炙)、荷叶、木耳、贝母、香附、石菖蒲。

【功能主治】
厥阴肝经风热,变为聤豆抵耳。

【摘录】
《证因方论集要》卷四

【处方】
柴胡2钱,白芍5钱,白术3钱,当归3钱,生地3钱,甘草1钱,炒栀子1钱,半夏1钱,青皮5分。

【功能主治】
怒后吐痰,胸满作痛,服四物、二陈之汤,加芩、连、枳壳之类,杳无一应,更加祛风之味,反致半身不遂,筋渐挛缩,四肢痿软,日晡益甚,内热口干,形体倦怠,属郁怒未解,肝气未舒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辨证录》卷二

【处方】
白术(炒)、白茯苓、白芍(炒)、陈皮、甘草、柴胡、石斛。

【功能主治】
小儿虚喘,或出汗面青唇白,或兼泄泻。

【用法用量】
生姜1片,红枣2枚为引。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
白术(炒)、白芍(炒)、白茯苓、陈皮、甘草、柴胡、当归、神曲(炒)、熟半夏、石斛。

【功能主治】
小儿脾虚受湿,肿胀,或作泄泻,或兼呕吐。

【用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
柴胡5钱,白芍两半(酒炒),鳖甲3两(醋炒),生地5两,茯苓3两,白术两半(炒),木香1两,米仁5两(炒),智仁3两(盐水炒),生姜2片。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腹胀潮热,脉弦虚数者。

【用法用量】
熟地、砂仁1钱煎汤,煎3钱,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柴胡升阳散郁以达肝木;白术壮土健脾以助运化;鳖甲滋阴散结,醋炙引以专人肝经;生地壮水涵肝,炒松兼去阴中之湿;茯苓渗湿和脾兼快小便;白芍敛营和血,用资肝阴;木香厚肠胃以调气;米仁渗湿热以健脾;益智通心益肾,能摄涎止泻;生姜温胃快膈以散痰祛浊也。为散,砂仁汤煎,使肝阴内充,则肝阳自达,而脾土健运,浊阴无不消散,何患胀满疼痛不退,潮热便溏不止乎?

【摘录】
《医略六书》卷三十

【处方】
茯苓5钱,白芍(酒炒)5钱,甘草(生用)5钱,柴胡1钱,茵陈3钱,陈皮1钱,桅子3钱(炒)。

【功能主治】
妇人青带。带下色青,甚则如绿豆汁,稠粘不断,其气腥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傅青主女科》卷上

【处方】
白芍、白术、当归、白茯苓、柴胡、陈皮、甘草、木香(少许)、使君子肉。

【功能主治】
小儿脾弱面青,似有惊风,而解虫者。

【用法用量】
生姜1片为引。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通过上面的关于加减逍遥散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对加减逍遥散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清晰的认识,大家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按照合适的量服用,这对于健康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柴胡功效与作用

  柴胡是一味常用的重要,柴胡性质微寒,味道苦涩辛辣,具有疏肝解郁,提升洋气的功效。本草纲目对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做了明确的记载,柴胡能够治疗头痛眩晕之症,并且能够平肝胆,治三焦。对于女性的月经不调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疏郁

  柴胡的功效与作用包括能够疏通肝胆以及胃的三焦之气。中国古方记载,肝气不能畅达者服用柴胡可见效,这都说明了柴胡的疏散作用。逍遥散等疏散药方,都以柴胡为主要原料配制。

  升清

  柴胡味轻,具升阳之性,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李东垣云:“柴胡升也,能引中气升达于上。”方如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汤等。常配伍升麻、生口芪等常治疗清阳下陷、中气不升、上气不足之证。

  散邪

  柴胡的散邪作用,已为所重视,创“新方八阵”立方十五,柴胡占其十三方。均分别体现了柴胡具有寒散、温散、平散、补散之作用。其寒散配黄芩、生地,温散配,平散配、生姜,补散配、熟地,均取其有很好的散邪外出功能。

  清热

  柴胡具有良好的清热作用,言其能治“寒热邪气”《伤寒论》有小柴胡汤专治热传少阳,热入血室之证。清热临床常配伍黄芩、丹皮、栀子等品。无论外感热邪或脏腑郁热均可使之,其效验迅捷。《药性论》也谓其:“主时疾,内外热不解”。

  柴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柴胡的功效与作用都很明显。柴胡对肝胆郁结,月经不调等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具有散寒,补散等作用,对治疗一些疾病和保持人体健康很有帮助。但是在选用柴胡组方的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虽然是一种药材,可以治病,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比如调节月经,但是,如果不注意了解北柴胡,也很可能会买到其他的柴胡,如柴胡毒素和乙酰柴胡毒素有剧毒,对身体伤害很大,所以大家在购买北柴胡的时候,要首先查看它所含的成分,以及使用注意。那么,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通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北柴胡呢?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北柴胡作为一种常见的药材,很多人并不了解,因为大家都是非医务人员,但是很多时候,如腹泻、感冒发热等时候,通常会用到北柴胡,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还是非常多的,但是大家要注意用法用量,下面我们来看看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

  1、用于气虚下陷,久泻脱肛。本品长于升举脾胃清阳之气,善治气虚下陷神倦发热,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等症,常配人参、黄芪、升麻等同用,如补中益气汤。

  2、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3、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此外,本品还可退热截疟,又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之品,常与黄芩、常山、草果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3~9g。解表退热宜生用,且用量宜稍重;疏肝解郁宜醋炙,升阳可生用或酒炙,其用量均宜稍轻。

  有关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上面已经做了详细的介绍,生活中,如果大家要用到北柴胡来治病或调解身体机能,一定要首先看清楚购买的北柴胡的说明书,并且详细咨询医生,如何正确的食用北柴胡,否则,食用不当,恐怕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北柴胡的功效与作用都有哪些

柴胡是一种很常见的植物,它几乎可以生长在所有的自然环境下,不过还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分布最为广泛,柴胡虽然长得不起眼,但却可以入药,柴胡的种类有很多,北柴胡是其中的一种,那么,北柴胡的作用和功效具体都有哪些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这个问题吧。

一:解痉祛痰

半边莲的功效与作用你还了解哪些呢?食用半边莲还可以解痉祛痰。半边莲中所含的红花素具有较强的抗由组胺引起的平滑肌收缩的作用,并且还有较好的祛痰功效。因此小编建议大家在生活中,适当的食用半边莲对身体健康是有很帮助的。

二: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

本品味辛苦,气微寒,芳香疏泄,尤善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而为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等少阳证之要药,多配黄芩等同用,如小柴胡汤;用治感冒发热,本品也有良好的疏散退热作用,常与甘草同用,若热邪较甚,可配葛根、黄芩、石膏等同用,如柴葛解肌汤;现有用柴胡制成的单味或复方注射液,对于外感发热,有较好的解热作用。

三:用于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胸胁疼痛

本品能条达肝气,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常与当归、白芍等同用,如逍遥散;对于胸胁疼痛,不论内伤肝郁,外伤跌扑,均可应用,常与香附、川芎、芍药等同用,加柴胡疏肝散。

好了,看完了上文的介绍,相信您已经知道了北柴胡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了吧,北柴胡是一种较为温和的药材,所以几乎所有体质的人都可以服用它,关于服用北柴胡造成不良反应的报告几乎没有,所以您大可对这种药物感到放心。



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

逍遥散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对很多疾病都有不错的效果,逍遥散可以说是医者喜用,患者乐意接受的一味方剂,但运用不当,服食方法不对,疗效会减弱。下面来谈谈逍遥散的主要功效与服用时候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

【处方】
甘草(微炙赤)半两,当归(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柴胡(去苗),各一两。

【炮制】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颊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烧生姜一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七分,去渣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甘草(炙微赤)15克 当归(去苗,锉,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药(白)白术 柴胡(去苗)各3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疏肝养血,健脾和中。治肝郁血虚,五心烦热,或往来寒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悸颊赤,口燥咽干,胸闷胁痛,减食嗜卧,月经不调,乳房作胀,脉弦而虚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加烧生姜1块切破,薄荷少许,同煎至210毫升,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备注】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白术、甘草、茯苓健脾养心;薄荷助柴胡以散肝郁;煨生姜温胃和中。诸药合用,可收肝脾并治,气血兼顾的效果。凡属肝郁血虚,脾胃不和者,皆可化裁应用。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逍遥散的功效与作用了吧?逍遥散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调经四物汤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调经四物汤,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调经四物汤吗?调经四物汤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当归(酒洗)1钱,川芎1钱,白芍(酒炒)1钱,熟地黄1钱,青皮(去瓤)8分,陈皮8分,丹参8分,川乌头(火煨去皮脐)7分,红花5分,桃仁(去皮)10个,紫苏6分,香附6分,砂仁5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血气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

【用法用量】
水、酒煎服。

【摘录】
《鲁府禁方》卷三

以上就是对调经四物汤这种中药方剂的药用价值的详细介绍,在吃调经四物汤的时候,也是有着一些方式方法的,以上的吃法对调理人体各方面问题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因此可以放心进行。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