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竹的副作用_哪些人不宜食用玉竹?玉竹的副作用有哪些?

由网友(相关男生扣扣伤感>>)分享简介:说到了玉竹这种草本植物,相信很多人并不觉得陌生。其实玉竹的分布范围很广,而且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此外玉竹的根茎是可供说到玉竹是大家比较熟悉,而且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它虽然营养价值丰富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食用,否则会对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那么哪些人不适合吃玉竹呢,下面一起看一下吧。副作用玉竹味甘,多脂,柔润...



玉竹的副作用

说到了玉竹这种草本植物,相信很多人并不觉得陌生。其实玉竹的分布范围很广,而且一般生长在潮湿的环境中。此外玉竹的根茎是可供药用的,一般有效地降血糖,血压等作用和功效。但是玉竹毕竟是药物,很多人都会担心玉竹的副作用,那么到底玉竹的副作用是什么呢?到底玉竹有没有副作用呢?

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是药三分毒。这句告诉我们说凡是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的。而玉竹虽然说它的功效和作用都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很多还是很害怕它的副作用。下面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玉竹的副作用。玉竹,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横走,肉质黄白色,密生多数须根。叶面绿色,下面灰色。花腋生,通常1~3朵簇生。原产中国西南地区,但野生分布很广。耐寒,亦耐阴,喜潮湿环境,适宜生长于含腐殖质丰富的疏松土壤。《本草经集注》云“茎干强直,似竹箭杆,有节。”故有玉竹之名。植物的根茎可供药用,中药名亦为玉竹,秋季采挖,洗净,晒至柔软后,反复揉搓,晾晒至无硬心,晒干,或蒸透后,揉至半透明,晒干,切厚片或段用。玉竹提取类黄酮物质与桑叶提取物脱氧野尻霉素结合形成一种新物质——洗胰清糖素,具有降血糖、血脂、血压等作用。

主要价值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治热病阴伤,咳嗽烦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小便频数。

药理作用

1、对心脏作用:玉竹煎剂和酊剂小剂量可使离体蛙心搏动迅速增强,大剂量则使心跳减弱甚至停止.有报告认为,玉竹对心脏的作用与其中所含的铃兰苦甙、铃兰甙有关。实验表明:玉竹注射液(100%),对离体蛙心小剂量则无甚影响,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对离体兔心的收缩力则先抑制而后兴奋,对心率无影响;对兔在位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均无明显作用;对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兔急性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2、对血压作用:玉竹给家兔静脉注射 20%玉竹煎剂 1~5ml 时,
使血压缓慢上升.小剂量玉竹煎剂对麻醉狗血压无影响,较大剂量时可使其血压暂时下降。也有报告,玉竹茎叶浸剂、煎剂等(品种未注明)对家兔和犬均有短暂的降压作用,切断两侧迷走神经及注射阿托品后,
降压作用有所减弱。

3、对血糖影响:以0.5g/kg玉竹浸剂给家兔肌肉注射,可使血糖升高.口服玉竹浸膏,
则血糖先升后降,对肾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葡萄糖、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也有抑制作用。

4、对血管作用:蛙全身血管及下肢血管灌流实验结果表明,20%玉竹(山东崂山产)煎剂,可使血管灌流量显著减少。麻醉犬静脉注射20%玉竹煎剂10ml,可使肾容积减小。

5、斑块影响:玉竹(东北玉泉产)注射液灌服或肌肉注射每日2次,共4摩根。结果表明,玉竹有预防甘油三酯上升的作用,而血胆固醇在给药后比给药前有明显增。故认为玉竹注射液对高甘油三酯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肉眼观察)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6、功能影响:以玉竹的醇提物灌胃,可明显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脾淋巴细胞对ConA的增殖反应,说明玉竹可能是一种以增强体液免疫及吞噬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7、对平滑肌作用:20%玉竹煎剂可使小鼠离体肠管先兴奋后抑制。对小鼠离体子宫仅有缓和的刺激作用。

8、其他作用:以玉竹煎剂对蛙全身及下肢灌流时,可使血管收缩.玉竹注射液(100%)对蟾蜍的下肢血管有扩张作用;给离体兔耳血管灌流亦使其扩张,
但其扩血管作用与神经无关。玉竹煎剂对小白鼠离体子宫略有刺激作用,对其肠管活动则先增强,而后逐渐弛缓和蠕动减弱。玉竹煎剂灌胃,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家兔的甘油三酯、胆固醇及β-脂蛋白有降低作用.玉竹注射液灌胃或肌肉注射,有预防甘油三酯上升的作用,而胆固醇在给药后比给药前有明显增加;对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玉竹的副作用:专家告诉我们说玉竹的副作用一般是很小的,而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如果不放心,服用前最好咨询医生,这样服用起来比较安全和可靠。

经济价值:玉竹具养阴、润燥、清热、生津、止咳等功效。用作滋补药品,主治热病伤阴、虚热燥咳、心脏病、糖尿病、结核病等症,并可作高级滋补食品、佳肴和饮料,具有保健作用,值得广大农民种植。

看完了上面详细介绍地关于玉竹的副作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相信大家对于玉竹这类药材已经大致有所认识和了解了。玉竹的功效和作用都是非常好的,尤其是对于中老人的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疗效显著,还能够养阴润燥等等。而玉竹的副作用是相对比较小的,大家不需要过分担心,如果不放心可以再服用前咨询一下医生,这样才会服用起来才会更加安全。



玉竹兰葛茶

茶是很多人都喜爱喝的,茶的种类比较多,在对茶选择上,可以根据茶的功效和作用进行选择,龙井茶有提神助消化的作用,选择这样茶喝,对人体健康都是没有任何损害,那菊花茶有养颜的效果,在对这样茶喝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那玉竹兰葛茶如何呢?

玉竹兰葛茶怎么呢,这样的对人体健康也是没有损害,而且选择这样茶喝,对人体各方面,也是有着一些改善,不过要注意的是,在对这样茶喝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选择。

玉竹兰葛茶:

特点

尿酸,主要从小便中排出,兰葛降酸茶以天然草本碱性植物制成药茶,又根据痛风病人大多都有一定程度肾损伤的特点,特别添加护肾功能明确肯定的虫草,能有效提高肾脏排泄尿酸的功能,同时还能增加尿量,刺激口渴而多饮水,有效促进尿酸排泄,防止尿酸盐在关节、血管及肾脏的沉积,从而防止痛风发作。

痛风间歇期及高尿酸人群坚持服用兰葛降酸茶,既没有药物的副作用,又有效降低尿酸值,是痛风病防治的重大创新。很多人当日常茶饮,尿酸长期正常,痛风多年不发。

全新突破

【兰葛降酸茶】采用以茶载药的作用机理,纠正嘌呤代谢紊乱,迅速抑制尿酸的形成,阻止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泄,迅速离断并吞噬尿盐结晶,溶解痛风石,消除并发症。

突破传统痛风药物吃药伤肾,不吃药复发的弊端

痛风反复,主要是尿酸居高不下,但是大部分降尿酸的药物都有明显损伤肾脏的副作用,几乎所有的痛风病人都有“吃药怕伤肾,不吃药怕复发”的两难选择,【兰葛降酸茶】特别添加对肾脏有保护功效的虫草,结合其它天然药物,不但能护肾,还能强肾。

通过以上介绍,对玉竹兰葛茶作用也是有着一些了解,它在预防痛风疾病上,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因此对这类茶选择的时候,都是可以放心进行,但是要注意的是,对这类茶喝的时候,也是要适量进行,不宜喝的太多。



黄芪泡水喝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黄芪中药材,在平时在泡水喝,有时会有一些副作用,你了解它的它的副作用吗?具体有哪些不良反映呢?下面就由小编来总结一下它的副作用吧。

黄芪泡水喝的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

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

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

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

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

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

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总结:以上就是喝黄芪泡水喝副作用,以上有这类情况的朋友,最好不要饮用,想喝的朋友请咨询医师。



黄芪的副作用是什么?

黄芪是非常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在平时的时候也会被很多的人根据身体的不同的状况来选择使用,很多人都以为中药材是没有副作用的,其中黄芪有副作用存在,经常用的话可能会导致上火,还有就是会出现咽喉部位的疼痛以及血压升高的现象,所以黄芪的副作用还是有的。

黄芪常见的副作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使用黄芪进补,一般要由少逐渐增加,边服边观察有无上火的表现或身上原有疾病有无加重或是否出现闷、痛的感觉,一旦有则应停用或配药才能用;如果乏力、多汗或气喘等症状减轻,精神和体力改善而又无上述副作用,可增加用量。更安全的办法则是先用党参,有效而无副作用后再加用或改用黄芪,使用黄芪时采用逐步加量的办法,以身体能耐受而无副作用为度。最安全的办法是配方使用。

三种肾虚,慎用黄芪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须配伍养阴药使用,如生地、熟地、玄参、麦冬、天冬、玉竹等。湿热患者必须配伍清利湿热药,如黄连、茵陈、黄芩等。热毒炽盛的患者必须配伍清热解毒药,如黄连、栀子、大黄、败酱草等。



怎样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呢

社会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每天生活在高压力的工作,需要经常会熬夜加,班再加上自己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久而久之就会导致高胆固醇症。于是怎样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成为了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迫切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但是对于高胆固醇血脂这种疾病来说,短时间的治疗是不会见效的,这种疾病要经过漫长的治疗才会对身体有好处,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怎么治疗高胆固醇血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应酬多,吃得肥胖的人群不在少数,又缺乏运动,单位一体检,高血脂,高胆固醇,这是怎么回事呢,这些都是跟我们平时的饮食和生活作息有很大关系的,体内胆固醇高了,很可能过多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里面形成各种各样的心血管问题,如冠心病,脑中风等,所以,一旦发现高血脂,高胆固醇的话应该如何治疗和预防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下。

步骤/方法:

01首先,这些问题是长期不规范的饮食导致的,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要强调饮食,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动物内脏,脑子,卵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可以多吃鱼类,蔬菜水果等帮助消化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02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就要预防用药,预防发生并发症,如可以服用他汀类的药物来降低血脂,同时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如银丹心脑通胶囊,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中西药结合配合治疗。

03平时加强锻炼,保持体重,加快身体废物的代谢,注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的愉悦,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食品类的玉竹兰葛茶,帮助降低血脂的作用,平时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茶类来起到消脂的作用。

注意事项:

高血脂,高胆固醇都是我们平时的饮食不讲究吃进去导致的,它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所以在治疗的同时要调整好自己的饮食和生活作息,加强锻炼,这样才能帮助病情的康复,如果有什么不明确的症状,请及时就医。

对于怎样治疗高胆固醇血症这种问题,说明疾病已经产生,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学会坦然接触,不能产生消极情绪,第二就要去正规的医院及时接受检查和治疗,不要再因为工作的原因而耽误了检查和治疗了,第三,在按时吃医生开出药方的同时,也要在生活中学会疗养身体,不能因为麻烦而选择不治疗或者是其他的原因。



患有高胆固醇怎么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再加上也是不规律,或者暴饮暴食,这种情况出现之后很容易会得高胆固醇的病,因为现在人们吃了东西之后,很少会有做运动的,所以现在人们生病的几率特别高,现在患有高胆固醇病的人也特别的多,如果高胆固醇严重的话就很容易引起冠心病或脑中风等疾病,,如果这样就会对身体或者是家庭造成很大的伤害,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患有高胆固醇怎么治疗。

1、首先,这些问题是长期不规范的饮食导致的,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要强调饮食,不要吃太肥腻的食物,动物内脏,脑子,卵子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可以多吃鱼类,蔬菜水果等帮助消化和促进胆固醇的代谢。

2、出现高血脂,高胆固醇就要预防用药,预防发生并发症,如可以服用他汀类的药物来降低血脂,同时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如银丹心脑通胶囊,具有消食化滞的作用,中西药结合配合治疗。

3、平时加强锻炼,保持体重,加快身体废物的代谢,注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的愉悦,可以适当的服用一些食品类的玉竹兰葛茶,帮助降低血脂的作用,平时也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茶类来起到消脂的作用。

4、多吃纤维含量高的食物:纤维多存在于植物食物中,植物纤维——特别是存在于燕麦、大豆和龙须菜中的可溶性纤维——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纤维会吸收水分,让胃膨胀,增加饱腹感。

通过上面的介绍就是患有高胆固醇怎么治疗的治疗方式,以及饮食的控制,患有高胆固醇这个病不是一天两天得的,高胆固醇这个病适于平时生活作息和饮食有一定关系的,所以在知道患有这个病之后一定要加强自己的锻炼生活作息必须要规律,这样才能够让病情更好的得到康复



健脾祛湿喝什么茶好

茶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茶被认为是日常生活中的一样必需品,并且我国的文人骚客为了表扬茶对我们的生活做出的贡献,写出了许多赞美茶的文章。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因此造就了茶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茶的种类有许多,有绿茶、红茶、花茶等,并且不同的茶对于人们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健脾祛湿喝什么茶比较好。

1.健脾祛湿茶

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2.清热去湿茶

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3.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各10g。有清热、健脾、利湿的作用。

4.薏仁茶

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作用。主治脾虚泻,如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食加重,甚则完谷不化,伴有饮食不馨、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舌淡苔等。

5.香兰凉茶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6.荷叶凉茶

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陈皮荷叶茶

干荷叶10克、干山楂20克、薏米10克、陈皮10克、冰糖少许。有理脾调胃,健脾利水的功效。

健脾祛湿喝什么茶比较好,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茶的了解已经又加深了一步,健脾祛湿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的重要,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多饮用以上的茶水外,还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饮食的健康,不要淋雨,不要过度劳累,衣服多以透气舒适的为好。



夏季祛湿茶有哪些

夏天到了之后气温比较高,空气的湿度往往也比较大,在这个时候身体容易产生湿气,而在中医看来,湿气导致的疾病是最难以治疗的,并且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脾胃功能,间接的导致消化不良,导致口干口苦,使得脸色看起来特别暗淡,身体也很容易感到倦怠无力,夏天的时候,喝一点祛湿茶是比较好的。

健脾祛湿茶: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健脾祛湿粥:薏苡仁山楂红豆粥 薏苡仁、干山楂、粳米各30克,红豆20克。先将薏苡仁、红豆洗净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后蒸熟,用山楂加水适量与粳米煮粥,粥将熟时,倒入蒸熟的薏苡仁、红豆再煮5~10分钟即可食用。每日早晚当主食吃,可健脾祛湿、降脂减肥。

清热祛湿凉茶: 主要成份:十大功劳,鸡血藤,蒲公英等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化浊。适用于湿热引起的舌苔黄腻、腹胀纳呆、腹痛腹泻、肢重等症。最适合经常在户外奔忙或夏天感受暑热之病的人群。 荷叶凉茶: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香兰凉茶: 配方比例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 功效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其实夏天可以吃的祛湿茶除了上面介绍的之外,还可以是茯苓薏米姜茶,这种茶自己都可以制作,选用薏米、茯苓、生姜一同侵泡然后一同熬煮,二十分钟左右就可以饮用了。这种茶能健脾胃,还能够祛湿。一般此茶每天喝一次就可以了。



生活中哪些茶有健脾祛湿的效果?

夏天湿气重,人们要注意祛湿。夏季养生可喝茶去湿气。那么夏季健脾祛湿的茶有哪些呢?健脾祛湿要注意什么呢?

一、健脾祛湿茶

1.健脾祛湿茶

白术50克、茯苓50克,甘草50,枸杞50克,贡菊50克,香橼50克(如是男性不加此药)。

2.清热去湿茶

银花15克,木棉花30克,槐花10克,火炭母30克,山栀子15克
,绵茵陈15克,扁豆30克,枳壳15克,山楂15克,藿香10克,蒲公英15克。适合用于肠胃湿热证:疲倦乏力,昏昏欲睡,胃口不好,腹胀或痛,口臭,口腔溃疡,牙肉肿痛,或有湿疹,皮肤瘙痒,大便硬或烂,小便黄,舌苔黄厚。

3.五花祛湿茶

金银花、菊花、槐花、木棉花、鸡蛋花各10g。有清热、健脾、利湿的作用。

4.薏仁茶

炒薏仁10克、鲜荷叶5克、山楂5克。有健脾利湿、涩肠止泻的作用。主治脾虚泻,如大便时溏时泻,稍进油腻之食加重,甚则完谷不化,伴有饮食不馨、脘腹胀闷、面色萎黄、神倦乏力、舌淡苔等。

5.香兰凉茶

藿香9克、佩兰9克、茶叶6克
制作方法藿香9克、佩兰9克洗净,和茶叶6克一起放茶壶中,用500毫升开水冲溶,上盖闷5分钟,加入冰块冷却待饮。解热祛风,清暑化湿,开胃止呕。

6.荷叶凉茶

将半张荷叶撕成碎块,与中药滑石、白术各10克,甘草6克,放入水中,共煮20分钟左右,去渣取汁,放入少量白糖搅匀,冷却后饮用,可防暑降温。

7.陈皮荷叶茶

干荷叶10克、干山楂20克、薏米10克、陈皮10克、冰糖少许。有理脾调胃,健脾利水的功效。

二、健脾祛湿要注意什么

1.穿衣应以透气性好、棉制、浅色衣服为好。这样,既可防止吸热过多又可透气防湿气不散。

2.生活中,不要淋雨,尽量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外感湿邪,这样可避免脚气、湿疹、下肢溃疡等病症的发生。

3.注意饮食调养,以清淡为主,常吃具有清热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莲子、山药等。忌食海腥鱼类、羊狗肉、冷饮等。因为这些饮食易生湿、伤脾,而中医认为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所以,脾虚水液代谢异常,从而加重皮肤病。平时可多喝粥以调理脾胃,如绿豆粥,荷叶粥,赤小豆粥等,以方便体内湿热的排泄。

4.避免劳累过度,加班熬夜,以防因过劳而致免疫功能下降。



哪些人不宜食用黄芪?黄芪的副作用有哪些?

多人为了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看到什么食物营养价值丰富就会不停的吃,其实有些食物并不适合每个人都吃的,否则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下面一起看一下哪些人不适合吃黄芪。

副作用

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迅速出现“上火”症状,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没病找病或加重疾病的危险行为。

禁忌人群

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通过对那些人不适合吃黄芪的介绍以后,相信我们都对黄芪有了更多的了解,这样平时在食用的时候就能少了很多的顾虑,另外生活中我也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