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蝥的功效与作用_斑蝥大黄方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相顾无言)分享简介:说起斑蝥,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斑蝥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别名】花斑对于斑蝥大黄方,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斑蝥大黄方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斑蝥大黄方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处方】斑蝥7枚(以糯米拌炒,米黄去米,为末),生大...



斑蝥的功效与作用

说起斑蝥,很多人都知道它是一种中药材,那么你对斑蝥的功效和作用了解吗?它又该怎么吃呢?现在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别名】
花斑蝥、花壳虫

【来源】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

南方大斑蝥

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

黄黑小斑蝥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

干燥体

。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性状】
南方大斑蝥:呈长圆形,长1.5~2.5cm,宽0.5~1cm。头及口器向下垂,有较大的复眼及触角各1对,触角多己脱落。背部具革质鞘翅1对,黑色,有3条黄色或棕黄色的横纹;鞘翅下面有棕褐色薄膜状透明的内翅2片。胸腹部乌黑色,胸部有足3对。有特殊的臭气。

【鉴别】
取本品粉末3g,加氯仿20ml,振摇,浸泡2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用石油醚(30~60℃)洗 3 次,每次5ml,小心倾去上清液,残渣加氯仿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斑蝥素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丙酮(98: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1% 溴甲酚绿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含量测定】
照气相色谱法(附录Ⅵ E)测定。

【炮制】

生斑蝥

:除去杂质。

【性味】
辛,热;有大毒。

【归经】
归肝、胃、肾经。

【功能主治】
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用法用量】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涂敷患处,不宜大面积用。

【注意】
本品有大毒,内服慎用,孕妇禁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
《中国药典》

【出处】
《本经》

上述这些都是关于斑蝥的一些小知识,如果您感觉比较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的话,不妨试一试,相信会对身体有一个明显的改善。



斑蝥大黄方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斑蝥大黄方,有的人或许还不太熟悉,其实斑蝥大黄方是一种中药方剂,对很多的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关于斑蝥大黄方的功效与作用将会在下文中给您介绍。

【处方】
斑蝥7枚(以糯米拌炒,米黄去米,为末),生大黄末1钱。

【功能主治】
犬咬风毒入腹成痉风者。

【用法用量】
上以黄酒1盏,煎至半盏,空心温服。取下毒物。弱者减半服之。

【摘录】
《金鉴》卷三十九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斑蝥大黄方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斑蝥大黄方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

 大青叶对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了,它是一种比较名贵的中药,特别是在清热解毒、止血上有很好的效果。也有不少朋友经常在网上查询相关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在这里专家指出,大青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的,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不要吃大青叶。

  大青叶主要产地是在河北、河南、江苏、安徽等地,对于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来说,传统的都认为其有很好的去火、解毒的功效。除此之外,大青叶功效其实还有很多。

  大青叶的药材性状

  菘蓝叶

  干燥叶皱编成团块状,有时破碎,呈灰绿色或黄棕色。完整的叶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延成翼状,上面有时可见点状突起,下面中脉明显。叶柄长5~7厘米,腹面稍凹下。质脆易碎。气微弱,味稍苦。以叶大、无柄、色暗灰绿者为佳。

  主产江苏、安徽、河北、河南、浙江等地。

  大青叶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3.《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青叶被应用到更多的医学领域,但是在这里提醒大家,在购买大青叶的时候不宜乱用,一定要看清药品说明,特别是对于准备备孕及孕妇来说,一定要避免服用此药物。




雷丸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物对疾病治疗上是有着一些区别的,所以在药物选择之前,要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了解,接下来为大家介绍雷丸散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雷丸 使君子(炮,去壳)鹤虱 榧子肉 槟榔各等分

【制法】
上药为细末。

【功能主治】
消疳杀虫。治绦虫、囊虫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温米饮调下,食前服。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处方】
雷丸300克

【制法】
将雷丸洗净,低温干燥,研为细粉,过筛。

【功能主治】
杀虫驱虫。治钩虫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每日三次,每二日为一疗程,温开水进下。

【摘录】
《历代名医良方注释》引冉氏经验方

【处方】
水银2钱半,硫黄2钱半,雄黄2钱半(用乳钵入点醋同研,令星尽为度),雷丸2钱半,阿魏2钱半,贯众末2钱半,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取虫。主风癞。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天明温酒调下,明日又服。

【摘录】
《直指》卷二十四

【处方】
雷丸4两,鹤虱4两,萆薢4两,芜荑4两,干姜3两,干漆3两,石脂3两,龙胆6两,槟榔6两,当归5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蛔虫咬心痛,闷绝,坐卧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煎石榴根汤调下。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处方】
雷丸(炮)1两,芎䓖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三虫。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空腹、日午、近晚煎粟米饮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
雷丸1两,贯众1两,狼牙1两,当归(锉,微炒)1两,槟榔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瓤,焙)1两,桂心1两,鹤虱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诸虫心痛不可忍。九种心痛,虫痛为先。

【用法用量】
《圣济总录》本方用法,以粟米饮调下。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处方】
雷丸不拘多少(水浸软,去皮,切,焙干)。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寸白虫。

【用法用量】
每日五更初先吃炙肉少许,次用药半钱,稀粥调下。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四引《经验前方》,名见《圣济总录》卷九十九

【处方】
雷丸5分(熬),桂心5分(熬),牡蛎5分(熬)。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止汗。主热汗。

【用法用量】
粉身,每日3次。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三引《古今录验》

【别名】
雷丸酒

【处方】
雷丸1两,雄黄3分(细研),消石1两(细研),雌黄3分(细研),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阿魏1两(面裹煨,以面熟为度),藜芦半两(去芦头),犀角屑半两,紫石英半两(细研,水飞过),斑蝥20枚,芫青20枚(与斑蝥用油麻1合同炒,麻熟为度,取出)。

【制法】
上为细散,又将苦参5两,消石4两捣碎,以生绢袋盛,入瓷瓶中,用无灰酒1斗,浸7日,密封头。

【功能主治】
大风疾。

【用法用量】
每取1中盏暖过,食前调下2钱。

【摘录】
《圣惠》卷二十四

【处方】
槟榔(鸡心者)1两,雷丸(圆净内白者,研,忌火)1两,雄黄(别研)半两,黄丹半两,韶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寸白虫。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油饼泡汤调服,二更时服。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

【处方】
雷丸半两(研),雄黄(研,水飞)半两,朱砂(研,水飞)半两,滑石半两(研),紫石英(研)半两,犀角屑半两(研),牛黄半两(研),斑蝥(去头足翅)20个,芫青20个(去头足翅,并用糯米炒),白蔹2钱半,阿魏2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疠风。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空心清酒调下。

【摘录】
《准绳·类方》卷五

通过上文对雷丸散的介绍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养生方剂有许多,不管是什么类型的都是拥有着自己独有的营养还有对食用者的功效与作用。不过想要更方便的食用到这样的养生方剂,只有学会这样的制作方法才可以。



硼砂的功效与作用

药是很常见的,不同的药能够治疗不同疾病,而且药的种类也是很多,从西药到中药,他们都是有着上千种,尤其是对中草药上,种类更是非常多,硼砂就是常见中药,它在治疗疾病上,也是有着很好的效果,而且这样的药物也是很容购买到的,那硼砂的功效与作用都有什么呢?

对硼砂的功效与作用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在选择它的时候,也都不知道该如何使用,对这样的药物使用上,都是要讲究一些方式方法,否则对人体疾病治疗是没有任何帮助的。

硼砂的功效与作用

清热消痰;解毒防腐。主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翳障胬肉;阴部溃疡;骨哽;噎膈;咳嗽痰稠。用于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口腔炎,齿龈炎,中耳炎,目赤肿痛,汗斑。

①《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癥结喉痹。

②《本草衍义》:含化咽津,治喉中肿痛,膈上痰热。

③《纲目》:治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膈反胃,积块结瘀肉,阴癀,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

④《本草通玄》:杀劳虫。

⑤《本草求原》:生则化腐,煅枯则生肌。

附方

①治气闭痰结火结,喉胀不通:蓬砂一钱。放口中噙化(《方脉正宗》)

②治咽喉肿痛:蓬砂、白梅等分。捣丸芡子大。每噙化一丸。(《经验方》破棺丹)

③治咽喉肿痛及走马喉痹:蓬砂、马牙硝各一分,丹砂半分,斑蝥二枚(去头、翅、足,炒)。上四味,共研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腊茶为衣。每服二丸,腊茶下。(《圣济总录》蓬砂丸)

④治缠喉风,风热喉痹:硼砂(生研)、白矾(生研)各一钱,西牛黄、人爪甲(焙脆,研)各一分。为极细末,以烂白霜梅肉三钱,研糊分作四丸,噙化,取涌顽痰。(《张氏医通》硼砂丹)

⑤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玄明粉、硼砂各五钱,朱砂六分,冰片五分。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⑥治舌肿胀:好硼砂为细末,用薄批生姜蘸药揩舌肿处,少时即退。(《普济方》)

⑦治口臭、口干,口舌疮:硼砂二两,片脑、麝香各一钱,马牙硝(风化)四两,寒水石(煅)十两。上为细末,用甘草膏和丸,如麻子大,不拘时含一丸咽津。(《奋效良方》硼砂丸)

⑧治鹅口疮:硼砂二钱,雄黄三钱,甘草一钱,冰片二分五厘。上为细末,蜜水调涂或干掺。(《疡医大全》四宝丹)

通过以上介绍,对硼砂的功效与作用也是有着很好了解,所以选择它的时候也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乱用,而且对它不了解的时候,也都是要进行咨询进行使用,对它的一些使用方法,也要进行了解,使得正确使用,利于疾病治疗。



土荆皮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土荆皮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土荆皮 吴茱萸 洋庄 西丁 人信 斑蝥 番八仁 明矾 川椒 细辛 海桐皮 槟榔 胆矾 煅皂矾 皮消 巴豆仁 蛇床子 烟胶 雄黄 桃丹各9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一切风湿癣瘌痒风。

【用法用量】
烧酒浸搽。

【摘录】
《青囊立效秘方》卷一

通过上文的介绍,大家对土荆皮散的功效与作用了解了吗?其实土荆皮散还具有很多的功效,大家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慢慢发现哦。



海桐皮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海桐皮散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独活、萆薢(盐水浸.焙)、川芎、当归,各三分。桃仁(去皮.焙)、天麻、辣桂。牛膝、麻黄(去节)、枳壳(麸炒)、海桐皮、白芍药、川乌(炮.去皮脐)、松节、防风、杜仲(姜制)、甘草(炙),各半两。麝香(一分)、虎胫骨(一两.酒炙黄)。

【功能主治】
治白虎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姜五片,枣二枚,煎至六分,食前温服。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别名】
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处方】
海桐皮 当归(去芦,洗净,焙干)牡丹皮(去心)熟干地黄 牛膝(去芦,酒浸,焙干)各30克 山茱萸 补骨脂各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补肝肾,祛风湿。治小儿肝肾不足,风湿外乘,脚挛不能伸举。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4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小儿卫生总微论》卷十九

【处方】
独活3分,萆薢(盐水浸,焙)3分,川芎3分,当归3分,桃仁(去皮,焙)半两,天麻半两,辣桂半两,牛膝半两,麻黄(去节)半两,枳壳(制)半两,海桐皮半两,白芍药半两,川乌(炮,去皮脐)半两,松节半两,防风半两,杜仲(姜制)半两,甘草(炙)半两,麝香1分,虎胫骨(酒炙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历节走注,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食前服。

【摘录】
《直指》卷四

【处方】
海桐皮1两(锉),桂心1两,白芷1两,当归1两(锉,微炒),漏芦1两,芎藭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半两,没药半两,川大黄半两(锉碎,微炒),木香半两,槟榔3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身体骨节发歇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九

【处方】
海桐皮1两(锉),防风2两(去芦头),黑豆1两(炒熟),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辟外风,止疼痛。主伤折。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下,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七

【处方】
海桐皮1分(锉),羌活3分,羚羊角屑3分,独活3分,防风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当归3分,赤芍药3分,石斛1两(去根,锉),牛膝1两(去苗),赤茯苓3分,酸枣仁3分(微炒),槟榔1两,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脚气疼痛,皮肤不仁,筋脉缓弱,不能行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四十五

【处方】
海桐皮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2两半(去根节),天麻2两,牛膝2两(去苗),桂心1两,防风1两半(去芦头),当归1两,酸枣仁1两(微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历节风。身体四肢无力,骨节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三

【处方】
海桐皮1两(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赤箭半两,桂心半两,牛膝半两(去苗),防风半两(去芦头),石斛半两(去根节,锉),独活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仙灵脾5两,酸枣仁半两(微炒),羚羊角屑半两,芎藭半两,木香半两,五加皮半两,赤芍药半两,细辛半两,槟榔1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筋脉拘急,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酒各半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注意】
忌食猪肉、毒鱼、酒、蒜等。

【摘录】
《圣惠》卷三

【处方】
海桐皮1两,草乌头(锉碎,盐炒)1两,地龙(炒,去土)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湿脚气,及肾脏风下注,满脚生疮痒痛,脓水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空心、夜卧冷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处方】
黄连、全蝎、硫黄、花椒、大腹皮、樟脑、海桐皮、白芷、轻粉、黄皮、蛇床、枯矾、榆树皮、斑蝥少许、径松皮、剪草。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阴囊湿痒。

【用法用量】
蜡油调敷。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

【处方】
海桐皮(锉)1两,独活(去芦头)1两,五加皮(锉)1两,防风(去叉)1两,郁李仁(炒,去皮,别研如膏)1两,杜仲(去粗皮,炙,锉)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薏苡仁(炒)1两半,牛膝(酒浸,切,焙)1两半,虎胫骨(酥炙)1两半,恶实(炒)1两半,熟干地黄(焙干)1两半,朴消(别研)2两。

【制法】
上药先将11味捣罗为散,次入郁李仁膏,并朴消同研匀。

【功能主治】
风毒流入脚膝,行履艰难,向夜筋脉痹挛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早、晚食后夜卧各1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一

【别名】
海桐散

【处方】
海桐皮1两,当归(去芦,洗净,焙干)1两,牡丹皮(去心)1两,熟干地黄1两,牛膝(去芦酒浸,焙干)1两,山茱萸半两,补骨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脚挛不能伸举。小儿禀受肾气不足,血气未荣,脚趾拳缩无力。

【用法用量】
海桐散(《医学入门》卷六)。

【摘录】
《卫生总微》卷十九

【处方】
海桐皮1两,牛膝1两,天南星半两,当归半两,白附子半两,干蝎半两,白僵蚕半两,川芎半两,没药半两,地龙半两,腻粉1钱。

【制法】
上为细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走注,疼痛不定。

【用法用量】
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五

【处方】
海桐皮1两,羚羊角屑2两,薏苡仁2两,防风1两,羌活1两,筒桂(去皮)1两,赤茯苓(去皮)1两,熟干地黄1两,槟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风湿,两腿肿满疼重,及一切风顺凝滞气阴,百节拘挛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脚气治法总要》卷下

【处方】
海桐皮(锉)1两,五加皮(去粗皮,锉)1两,萆薢(炒)1两,薏苡仁(炒)1两,虎骨(涂酥,炙,令黄)1两半,枳壳(麸炒,去瓤)1两半,赤芍药1两半,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两半,恶实(炒)半两,防风(去叉)1两,续断1两,杜仲(去粗皮,锉,炒)1两,郁李仁(汤退去皮尖双仁,炒)1两,熟干地黄(焙)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肾中风。踞而腰痛,脚肿疼重,耳鸣面黑,志意不乐。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渐加至3钱匕,空腹、食前各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

通过上文对海桐皮散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大黄拓洗方的功效与作用

大黄拓洗方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大黄拓洗方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大黄拓洗方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大黄4分,芒消4分,莽草2分(1作甘草3两),黄连6分,黄芩8分,蒺藜子5合。

【功能主治】
头面风瘙肿痒。

【用法用量】
以水7升,煮取3升,去滓,下消,以帛染拓之,每日1次。

【注意】
洗时勿近目。

【摘录】
《千金》卷二十二

以上就是大黄拓洗方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枯痔宽肠方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枯痔宽肠方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枯痔宽肠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大黄(湿纸煨)1两,枳壳(去瓤,炒)1两,当归(酒洗)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宽大肠,使大便软滑,不与痔相碍。主痔漏。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好酒或白汤吞下。

【摘录】
《济阳纲目》卷九十五

以上就是枯痔宽肠方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防葵方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想知道防葵方究竟有什么作用,其实防葵方的作用和功效有很多,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它的主要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别名】
防葵丸

【处方】
防葵3分,桂心半分,木香半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鳖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桔梗3分(去芦头),川大黄1两(锉研,微炒),当归半两(锉,微炒),京三棱3分(微煨,锉),赤芍药3分,五味子半两,槟榔1两半,郁李仁1两(汤浸,去皮,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症瘕喘嗽,腹中(??)痛,吃食减少,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防葵丸(《普济方》卷一七三)。

【摘录】
《圣惠》卷四十九

相信大家看了上面的的文章之后,对防葵方的功效与作用有了很深层次的了解了吧,那么大家知道之后,以后使用防葵方一定要注意这些,这样才会保证身体能更加健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