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仙封脏丸的功效与作用_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闭眼笑曾经)分享简介: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狐仙封脏丸,让大家都能健康升气实脏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升气实脏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处方】...



狐仙封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气温的变化不定让身体体质本来就弱的朋友更是感到各种不适,下面就介绍一种一应用非常广泛的中药方剂狐仙封脏丸,让大家都能健康起来。

【处方】
枸杞子(去蒂,酒拌蒸)4两,菟丝子4两,白茯苓(乳拌,蒸晒5次)4两,赤茯苓4两,大生地(竹刀切片)4两,大熟地4两,甘菊花4两,女贞子4两,何首乌(同女贞子蒸晒5次)4两,山萸肉4两,远志肉(甘草水浸2日)4两,当归身4两,人参4两,莲须4两,柏子仁4两,天门冬4两,龙眼肉4两,麦门冬(去心)4两,酸枣仁4两,北五味2两,川牛膝2两,粉丹皮2两,石菖蒲2两,泽泻2两。

【制法】
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延年益寿。主痔。

【用法用量】
此方并不治漏,而治痔有神效之功。十日见效。服完一料,永不再发。

【注意】
禁色欲。

【摘录】
《疡医大全》卷二十三

以上就是本文对狐仙封脏丸的一些介绍,我们在平时生活中可以多多积累这方面的信息,一定会对周围的人有所帮助的。



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升气实脏丸,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升气实脏丸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升气实脏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黄耆(蜜炙)30克 人参(去芦)30克 白术(土炒)60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山药(炒)30克 莲肉(去心)30克 芡实30克 升麻(酒炒)15克 柴胡(酒炒)15克 干姜(炒黑)15克 肉豆蔻(面裹煨,捶去油净)15克 粉草(炙)15克 椿树根皮(酒炒二次)120克

【制法】
上为细末,阿胶水化开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久泻,元气下陷,脾胃衰惫,大肠滑脱,肛门坠下,日夜无度,饮食不思,米谷不化,汤水直过,烦渴引饮,津液枯竭,肌瘦如柴,寒热互作。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糯米半生半炒煎汤送下。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升气实脏丸的功效和用途非常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是一个很好的良药。大家有需要时不妨试一试,因为它几乎没有副作用,所以可以放心服用。



温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知道中药方剂有很多的分类,而不同的方剂功效作用也不一样,那么你知道温脏丸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人参 白术(米泔浸,炒)当归各120克 芍药(酒炒焦)茯苓 川椒(去合口者,炒出汗)细榧肉 使君子(煨,取肉)槟榔各60克 干姜(炮)吴茱萸(汤泡一宿,炒)各3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神曲调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脏气虚寒,虫积既逐而又复生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或10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
《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总得来说温脏丸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封脐丸的功效与作用

封脐丸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封脐丸,因为封脐丸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肉豆蔻(面裹煨熟)1钱5分,雄黄末1钱。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黄豆大,晒干。

【功能主治】
小儿泻吐。

【用法用量】
用1丸醋泡,少时放脐内,以膏贴之。

【摘录】
《良朋汇集》卷四

上面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封脐丸的一些知识,作为一种中医方剂,既然它的养生功效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个养生功效是在一定的合理的身体范围内,一旦超过了这个身体养生范围内,就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所以大家要懂得适时适量。



调脏丸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调脏丸的制作方法。

【处方】
木香、人参(去芦头)、白术、干姜、肉豆蔻(面裹煨熟)、白芍药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煮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脏腑不调,泄泻频并,精神昏困,全不入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乳食前温米饮送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八

调脏丸的做法大家都学会了吧,我们平时不仅可以自己试一试,还可以分享给朋友亲人,让他们的身体也多一份保障。



阿胶梅连丸的功效与作用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对阿胶梅连丸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就详细的介绍下。

【处方】
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乌梅肉(去核,炒)黄柏(锉,炒)黄连 当归(焙)赤芍药 干姜(炮)赤茯苓各15克

【功能主治】
阴虚下痢五色,腹痛,至夜发热。

【用法用量】
上药研末,入阿胶研匀,水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绿豆大。每次10丸,空腹时用温米饮送下,一昼夜五六服。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油腻。

【摘录】
《宜明论方》卷十

【别名】
阿胶黄连丸

【处方】
金井阿胶(净草灰炒透明白,别研,不细者,再炒,研细)半两,乌梅肉(去核,炒)半两,黄柏(锉,炒)半两,黄连半两,当归(焙)半两,赤芍药半两,干姜(炮)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
上为末,入阿胶研匀,水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五色痢至夜蒸热,脉虚沉数者。

【用法用量】
阿胶黄连丸(《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注意】
忌油腻脂肥诸物。

【各家论述】
《医略六书》:阴虚热陷,伤脏气而利下五色,至夜蒸热,是阴虚阳扰而热发于外焉。阿胶止阴虚之痢;当归养痢亡之血;连、柏炒黑,寒而且燥,不使阳热内扰,则阴中之湿亦化;苓、芍敛而且渗,能挽阴液偏亡,则尿利,大便亦实;炮姜暖胃守中,乌梅敛肝收液也。丸以苦酒之敛,下以米饮之和,使阳热顿化则真阴复完,而无液有归,下痢蒸热并瘳矣。此养阴化热之剂,为五色痢夜热之专方。

【摘录】
《宣明论》卷十

以上就是阿胶梅连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平肝顺气保中丸的功效与作用

平肝顺气保中丸,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平肝顺气保中丸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香附米90克(童便浸三日,炒)川芎60克 陈皮90克(去白)白术120克(土炒)厚朴30克 枳实60克(炒)黄连60克(姜汁炒)神曲60克(炒)麦芽21克(炒)木香9克 栀子30克(姜汁炒)莱菔子30克(炒)半夏45克(姜汁炒)白茯苓30克 砂仁12克(炒)干生姜30克 山楂60克(取肉)青皮18克(香油炒)甘草12克(炙)

【制法】
上为末,竹沥打神曲糊为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
顺气和中,化痰清火。治郁火伤脾,中气不运,胃中伏火,郁结生痰,致令呕吐,吞酸嘈杂,心腹胀闷。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食后用白滚汤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
《古今医鉴》卷五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平肝顺气保中丸的食用方法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大家平时不妨试试,相信对于改善疾病的情况肯定是有帮助的。



承气转精丸的功效与作用

承气转精丸是由几种中药材经过提取低温干燥等工艺生产而成的一种中药方剂,适合很多种病症的治疗,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是很多人都热衷的选择。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承气转精丸的相关信息。

【处方】
木香(切,不见火)1分,黑牵牛(瓦上,炒,半生半熟)1分,甘遂(洗净),枳壳1分(去瓤,麸炒),半夏(米泔浸1宿,净洗,入姜汁汁中浸,晒)。

【制法】
上为细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脚气冲心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木瓜数片煎酒送下,二更时服。如病重,壮人一服可增作40-50丸。服后60日内,不得服甘草之药。初用此药下之,只用一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八

以上就是承气转精丸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封脐散的功效与作用

封脐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封脐散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封脐散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处方】
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绵灰 南星 白星 当归 赤小豆 五倍子各3克(为末)血竭 龙骨 赤豆脂(煅)海螵蛸 百草霜 胭脂各1.5克(别研)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主治小儿脐中受湿,肿烂成疮。

【用法用量】
湿则干掺,干则清油调涂。

【注意】
忌生水。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

【处方】
生南星。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风撮口。

【用法用量】
封脐。不可再见风。

【摘录】
《玉案》卷六

【处方】
龙骨1钱(煅),红棉灰1钱,归头1钱(焙)。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风。

【用法用量】
断脐带后,用少许干掺脐内。

【摘录】
《种福堂方》卷四

【处方】
旧大红绒(烧灰)、南星、白敛、赤石脂、海螵蛸、五倍子、脂坯(烧)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疮。

【用法用量】
干掺。

【摘录】
《幼科指掌》卷三

【处方】
细辛不拘多少。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口疮。

【用法用量】
以醋调,涂脐上。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五引《卫生家宝》

【别名】
神灰散

【处方】
胡粉1分,雄鼠粪7枚(烧为灰),甑带1两(烧为灰),干姜灰半分,绵帛灰半分,白石脂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肿湿久不愈,脐不落者。

【用法用量】
神灰散(《圣济总录》卷一六七)。

【注意】
烧药时,不得令有别灰也。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二

【处方】
好川当归半两(洗去土,焙干),天浆子3个(微炒),乱发1钱(烧灰存性)。

【制法】
上为细末,入麝香1字拌匀。

【功能主治】
婴儿脐风。初生断脐之后,因乳母不慎,或洗浴水入脐中,或儿尿在(衤朋)袍之内,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邪气所乘,今儿脐肿多啼,不能哺乳者。

【用法用量】
用药1字至半钱,敷脐中,时时用。

【摘录】
《幼幼新书》卷四引张涣方

【处方】
雄鼠粪7枚(两头尖者),干姜枣许大,甑带如鸡子大(以上并烧作灰),锦灰半两,绯帛灰半两,胡粉3钱(炒令黄),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婴儿脐不落,肿湿。

【用法用量】
看脐欲落不落,取药半钱至1钱,封脐便愈;如未患脐肿湿时,先得之,永不患。

【注意】
烧药时切不得令灰入。

【摘录】
《圣惠》卷七十六

【处方】
当归头(去芦)1钱,绵(缚脐带烧灰)1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内出水,汁不干。

【用法用量】
入麝香1小字,同研少许,干掺脐。

【摘录】
《准绳·幼科》卷一

【处方】
红绵灰半钱,黄牛粪灰半钱,龙骨半钱,发灰半钱,干胭脂半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中肿湿,经久不愈。

【用法用量】
湿则干掺;干则清油涂脐。

【摘录】
《准绳·幼科》卷一

【处方】
红绵(烧灰)、黄牛屎(煅)、干胭脂。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脐疮。

【用法用量】
疮湿,干渗;疮干,清油调敷。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五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封脐散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补药麝脐丸的功效与作用

补药麝脐丸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补药麝脐丸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补药麝脐丸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
麝脐1枚(烧灰),地黄(洗)1两,地骨皮1两,山药1两,柴胡1两,白术、活鳖1个(2斤者佳)。

【制法】
将鳖入醇酒,煮令烂熟,研细,入汁,再熬膏入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劳伤骨蒸,久而瘦弱,肉消毛落,妄血喘咳者。

【用法用量】
方中白术用量原缺。

【摘录】
《中藏经》卷下

虽然说补药麝脐丸的功效是非常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因此在服用这类药物之前最好提前咨询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