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_藿香叶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盖世英雄)分享简介:众所周知,藿香平胃散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藿香平胃散的相关描述。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藿香平对于藿香我们都比较熟悉,像藿香正气水就是我们常服的一种药物,它可以适合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的。所以说藿香也就具有着治疗呕吐,腹痛,解暑等病症的。可见藿香叶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藿香是一种草本植物,它的草部...



藿香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藿香平胃散是一种对很多病症都有治疗效果的中药方剂,中医很早就有关于藿香平胃散的相关描述。现代医学也证明了藿香平胃散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那么你知道它应该如何食用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藿香1钱,厚朴(姜制)1钱,苍术1钱5分,陈皮1钱,甘草(炙)3分,砂仁5分(研),神曲5分(炒)。

【制法】
上细切,作1服。

【功能主治】
内伤饮食,填塞太阴,呕吐不已。

【用法用量】
加生姜5片,大枣1个,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
《医学正传》卷三引李东垣方

看完了上文对于藿香平胃散这种方剂的介绍,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成为了许多人都非常重视的问题。不管是饮食方面还是茶品方面这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荆防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平胃散以几种常见的中药材为主要原料,采用药食同源的纯天然中医配方,经现代先进工艺技术提取精制而成,下面我们来看一看 荆防平胃散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别名】
荆芥防风汤

【处方】
荆芥、防风、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
外感痿症。阳明经上部风湿,上肢瘫痪,痿弱不能举动,关节重痛,热气甚,脉浮数者。及风气霍乱,内兼食滞者。

【用法用量】
荆芥防风汤(原书卷四)。

【摘录】
《症因脉治》卷三

看了上面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荆防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了吧?荆防平胃散的药用价值极高,对调理人的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效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试一试。



加味平胃散的功效与作用

有人不爱吃方剂,因为觉得有股苦涩味,其实大多数的方剂的味道确实不怎么好入口。但中药方剂却能很好的治愈疾病。加味平胃散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方剂。

【处方】
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 莱菔子(焙)山楂 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
化积消滞。治小儿饮食过度,积滞内停,脘腹膨胀,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
《医宗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
苍术(制)、厚朴、陈皮、甘草、黄芩、车前子、山楂肉、泽泻、白芍(炒)、木香。

【功能主治】
小儿痢疾,兼泄泻腹痛,唇红作渴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或兼服加味香连散。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
苍术(制)、厚朴(炒)、陈皮、木香、白芍、山楂肉、槟榔、泽泻。

【功能主治】
小儿伤食泻,肚痛作渴,或泻糟粕恶臭。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或兼用和中丸。

【摘录】
《幼科直言》卷四

【处方】
平胃散加腻粉。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疮,头上疮。

【用法用量】
清油调敷。

【摘录】
《百一》卷十六引魏监务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九九

【处方】
平胃散加干葛、香附、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
酒积腹痛。

【摘录】
《证治汇补》卷六

【处方】
陈皮、苍术、厚朴、炙草、藿香、砂仁或加小茴(炒)。

【功能主治】
痘疹虚寒呕吐。

【用法用量】
上加煨姜,同煎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处方】
陈皮、厚朴、苍术、甘草、草果、枳壳、神曲。

【功能主治】
孕妇胞阻,伤食停滞,心胃作痛者。

【用法用量】

【摘录】
《金鉴》卷四十六

【处方】
防风、陈皮、制苍术、厚朴、木香、枳壳、白豆蔻、制香附、甘草、槟榔。

【功能主治】
小儿胃脘积冷作痛,呕吐痰水者。

【用法用量】
生姜为引。

【摘录】
《幼科直言》卷五

【处方】
平胃散加黄连、木香、槟榔。

【功能主治】
毒滞上攻,痢兼呕吐。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
苍术、陈皮、甘草、黄芩、黄连、槟榔、茯苓、木香、泽泻、木通。

【功能主治】
湿蒸热郁而致下痢。

【摘录】
《证治汇补》卷八

【处方】
苍术2钱,陈皮1钱,甘草1钱,厚朴1钱5分,猪苓1钱5分,黄芩1钱5分,泽泻1钱5分,干姜5分,白芍3钱,陈仓米1钱5分。

【功能主治】
痢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医学从众录》卷五

【处方】
苍术1钱半,厚朴(姜炒)1钱,陈皮8分,甘草(炙)8分,扁豆(炒,研)2钱,白芍1钱半,半夏1钱半,大腹皮(去黑皮及粗,洗净)1钱,砂仁1钱(炒,研),生姜1钱3分,大枣3枚(去核)。

【功能主治】
伤寒,太阴脾经病,腹满而吐,食不下,嗌干,手足自温,或自利,腹痛,不渴,脉沉而细。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会约》卷三

【处方】
苍术8分,芍药1钱,白术5钱,神曲5钱,陈皮5钱,厚朴5钱,白芷3分,甘草3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吐乳吐食,泄泻伤寒。

【用法用量】
人参汤调服;吐泻相兼,用木香汤下;饮食不思,山楂汤下;烦躁口渴,麦冬汤下;二便不利,木通汤下;夜间啼哭,元胡青皮汤下;诸般杂证,米汤下;肚痛不止,芍药花粉汤下。

【摘录】
《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处方】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缩砂、草果、山楂子、麦芽。

【功能主治】
食积泄泻,噫气作酸,泄而腹痛甚,泻后痛减,臭如抱坏鸡子。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金匮翼》卷七

【处方】
防风、升麻、枳壳(麸炒)、葛根、苍术(炒)、陈皮、厚朴(姜炒)、南山楂、麦芽(炒)、生甘草。

【功能主治】
消滞解毒。主小儿麻疹腹痛。食滞凝结,毒气不得宣发于外,故不时曲腰啼叫,两眉频蹙。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灯心,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九

【处方】
陈皮、厚朴(姜炒)、神曲(炒)、南苍术(米泔水浸,炒)、麦芽(炒)、甘草(生)、香附米(制)、南山楂。

【功能主治】
小儿因食滞郁塞,痘出之时原无腹痛,忽然一时作痛者。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八

【处方】
南苍术(炒)、厚朴(姜炒)、大腹皮(制)、甘草(生)、陈皮、莱菔子(焙)、山楂、麦芽(炒)、神曲(炒)。

【功能主治】
小儿饮食过度,胃中停滞,以致腹胀,大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水煎服。

【摘录】
《金鉴》卷五十四

【处方】
苍术4钱,厚朴3钱,陈皮3钱,草果2钱,槟榔2钱,甘草1钱。

【制法】
上锉,作2剂。

【功能主治】
瘴疟。寒热作而指甲青黑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
苍术1钱,厚朴1钱,陈皮6分,甘草6分,茯苓2钱,姜夏1钱,香附1钱,荷叶1钱2分。

【功能主治】
眼胞痰核。由湿痰气郁而成,结于上下眼胞,皮里肉外,其形大者如枣,小者如豆,推之移动,皮色如常,硬肿不疼。

【摘录】
《外科真诠》卷上

【处方】
平胃散加木香、檀香、乌药、砂仁。

【功能主治】
尸厥。

【摘录】
《证治汇补》卷七

【处方】
留白广皮(炒)2两4钱,白扁豆(炒黄)2两4钱,苍术(炒深黄)3两2钱,厚朴(姜汁炒)1两6钱,甘草1两(炒),木通(炒)8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水泻,脾胃不和,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姜汤调下。

【摘录】
《冯氏锦囊·杂症》卷五

【处方】
陈皮、苍术、厚朴、甘草、藿香、砂仁、小茴香、煨姜。

【功能主治】
痘疹呕吐,面青白,手足冷,二便自利,心腹作痛,或渴喜热饮者。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

【处方】
平胃散加神曲、山楂、香附、木香、砂仁、枳壳、肉桂、干姜。

【功能主治】
食滞腹痛。气口脉紧盛或沉而实,有形在中脘,痛甚恶食,或泻之后痛减者,甚则手不可近,而欲吐不吐。

【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摘录】
《证治宝鉴》卷十一

【处方】
厚朴1钱,陈皮1钱,苍术1钱,甘草(炙)3分,枳实5分,砂仁5分,麦芽5分,神曲5分,山楂5分,木香5分,白豆蔻5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饮食停滞,胸腹痞闷。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三十七

【处方】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枳实、山楂、神曲、青皮、草果、砂仁。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食疟。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苦饥不食,食则吐痰,胸膈胀满。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三

【处方】
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茯苓、半夏、神曲、山楂、泽泻。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食积泄泻。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济阳纲目》卷二十二

【处方】
厚朴(姜炒)1钱,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甘草(炙)1钱,人参1钱。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产后腹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三

【处方】
苍术(米泔水浸)6分,厚朴(去皮,姜汁炒)6分,山楂肉6分,陈皮(去白)4分,青皮4分,炒麦芽4分,炒香附4分,砂仁(研)4分,小川芎4分,炙甘草3分,生姜3片。

【功能主治】
小儿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
《慈幼新书》有藿香,无生姜。

【摘录】
《痘疹活幼至宝》卷末

【处方】
苍术(米泔浸,炒)1钱,陈皮1钱,厚朴(姜炒)8分,半夏(姜炒)8分,川芎5分,香附1钱,炒枳实1钱,木香8分,神曲(炒)1钱,山楂1钱,干姜7分,甘草3分。

【制法】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食积腹痛,脉弦,其痛在上,以手重按愈痛,甚欲大便,利后痛减。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录】
《寿世保元》卷五

【处方】
苍术(米泔水浸,焙)1钱,厚朴(姜炒)1钱,陈皮1钱,香附(醋炒)1钱,人参1钱,炙草5分,生姜(焙)5分,神曲(炒)1钱。

【功能主治】
产后伤食,腹胀,呕逆食臭,脉弦滑。

【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

【摘录】
《万氏女科》卷三

【处方】
平胃散5帖。

【功能主治】
妇人脾血不固,崩漏。

【用法用量】
用酒煎马蓝草,去滓,空心点服平胃散。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

【处方】
生料平胃散(术、朴不制)加神曲半钱,麦芽(炒)半钱。

【功能主治】
宽中下气、健脾消食。主吞酸或宿食不化,顺臭,右关脉滑。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3片,水煎服。

【各家论述】
《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右关主脾胃,脉滑主停食。治此者,宜宽中下气,健脾消食。辛者可宽中,故用苍术、陈皮;苦者可下气,故用厚朴;甘者可健脾,故用甘草;盦造变化者能消食,故用神曲、麦芽。

【摘录】
《丹溪心法》卷三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加味平胃散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加味平胃散。



败毒荆防汤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一生到了一定的年龄,新陈代谢减慢,免疫机能下降,无一不提醒着我们应该好好调理身体了,中药方剂就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等,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败毒荆防汤这款方剂。

【处方】
力子、连翘、前胡、桔梗、江壳、银花、荆芥、防风、甘草。

【功能主治】
发散托毒。主麻疹见标。

【用法用量】

【摘录】
《麻症集成》卷三

通过上文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败毒荆防汤的功效和作用等,其实无论是食物还是方剂都是为了让我们去利用到里面所含有的营养成分,这样才能发挥出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要对它们有个很好的了解才行。



荆防方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方是什么大家知道吗,其实它是一味中药方剂,而且荆防方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大的,能够治疗很多种类型的疾病。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些荆防方的相关知识吧。

【处方】
荆芥穗6克,防风6克,僵蚕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银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黄芩9克,薄荷4.5克,蝉蜕4.5克。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主风热邪气搏于营血所致。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摘录】
赵炳南方

【处方】
荆芥穗2钱,防风2钱,僵蚕2钱,金银花4钱,牛蒡子3钱,丹皮3钱,紫背浮萍2钱,干地黄3钱,薄荷1钱半,黄芩3钱,蝉蜕1钱半,生甘草2钱。

【功能主治】
疏风解表,清热止痒。主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
以荆芥、防风、薄荷、蝉衣为主药。荆芥驱散气分风邪;防风散骨肉之风;薄荷清轻凉散,解风热之邪,又可疏表透疹解毒;蝉衣凉散风热,开宣肺窍;牛蒡子疏散风热,解毒透疹;浮萍升散开窍;僵蚕祛风散结;银花、黄芩解毒清肺热;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调和诸药。

【摘录】
《赵柄南临床经验集》

使用荆防方来恢复注定不会是个太快的治疗过程,但是只要积极接受并乐观应对,肯定会有所改善的。对于一些疾病我们应该及早预防。



荆防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五积散对于大家来说也是很经常见到的,那么它和同类的方剂有什么区别?荆防五积散的功效与作用又有哪些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苍术2钱(米泔浸透),荆芥1钱,防风1钱,陈皮1钱,厚朴(姜汁炒)8分,桔梗8分,枳壳(麸炒)8分,当归(酒洗)8分,干姜8分,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白芷7分,川芎7分,半夏(锉)7分,肉桂7分,甘草6分。

【功能主治】
崩漏初起。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葱3茎,醋、水各半煎服。先服独行散,次服荆防五积散1-2剂。

【摘录】
《叶氏女科》卷一

通过本文对荆防五积散的介绍,我们知道荆防五积散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荆防五积散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荆防饮的功效与作用

荆防饮大家吃过吗?荆防饮其实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方剂,应用也非常广泛,那么荆防饮的功效与作用大家知道吗?不知道的话,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荆芥、防风、桔梗、甘草、桑白皮、杏仁。

【功能主治】
伤风咳嗽。

【各家论述】
此方用桔梗开肺窍;桑白皮、杏仁泻肺气;荆芥、防风将肺中之风轻轻泻出。

【摘录】
《伤寒大白》卷三

【别名】
荆防散

【处方】
荆芥、防风、丹皮、天花粉、橘红、连翘、甘草、粘子(炒,杵)、元参、赤芍、羌活、金银花各等分。

【功能主治】
赤丹游走。

【用法用量】
荆防散(《疡医大全》卷三十)。

【摘录】
《冯氏锦囊·外科》卷十九

【处方】
防风1钱,荆芥1钱,鼠粘子(焙研)1钱,前胡1钱,桔梗1钱,苏薄荷1钱,陈皮1钱,葛根1钱,甘草2分,山楂肉1钱5分。

【功能主治】
发疹,形密似针头,其色淡如桃花,咳嚏,泄泻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芫荽1撮(无则用子),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一

上文我们介绍了什么是荆防饮,我们知道荆防饮是一种中药方剂,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荆防饮来为我们的健康护航。



参归荆防汤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或者食用过中药的某些方剂,方剂的种类多种多样,功效也五花八门,今天就为大家推荐参归荆防汤这款方剂。

【处方】
党参(炒)2钱,陈皮1钱,防风1钱5分,归身1钱5分,荆芥1钱5分,炙草6分,红枣2枚,生姜2片。

【功能主治】
风邪发热,平素身体虚弱者。

【用法用量】

【摘录】
《不知医必要》卷一

参归荆防汤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治疗疾病的药物,并且这种药物没有多少副作用。只要我们按照医生的建议去使用,相信很快就可以帮助我们治好身体上的顽疾的。



荆防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学认为,荆防汤是一种非常好的中药方剂。把中药材进行适当的加工,然后再按一定比例进行调配,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说的荆防汤。

【处方】
防风1钱,荆芥1钱,生地1钱,枳壳1钱,葛根1钱,细辛3分,蔓荆子7分(焙,研),黄柏5分(酒炒黑)。

【功能主治】
外感风寒,齿痛寒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三

【处方】
荆芥8分,蔓荆子8分,赤芍8分,川芎8分,防风8分,车前子1钱,蝉蜕6分(去翅足),菊花1钱,生地1钱5分(切片),青葙子8分,甘草4分。

【功能主治】
眼白珠有红,微痛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簿片为引。

【摘录】
《眼科应验良方》

【处方】
防风1钱,荆芥1钱,前胡1钱,桔梗1钱,广皮1钱,枳壳1钱,甘草3分。

【功能主治】
伤风咳嗽。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
《古今医彻》卷一

怎么样,现在了解荆防汤了吗?是不是觉得它很神奇,祖国医学就是这么神秘而强大,我们平时可以多看一些这方面的知识,说不定哪天就能用上了。



防风松肌败毒汤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松肌败毒汤,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防风松肌败毒汤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防风松肌败毒汤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防风3钱,薄荷2钱,蝉蜕2钱(去头足),杏仁3钱,白芍3钱,丹皮3钱,连翘2钱,桔梗2钱,甘草1钱(生)。

【功能主治】
温病斑疹初出者。

【用法用量】
加鲜芦根1两,水煎大半杯,温服。取3-4剂,疹回尽,自身凉而安。

【摘录】
《医学摘粹》

通过本文对防风松肌败毒汤的介绍,我们知道防风松肌败毒汤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防风松肌败毒汤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