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切忌 那些不能公开的梦_警惕!女性最好不要长期喝牛奶

由网友(孤独一身ㄣ╰☆ぷ)分享简介:在男权社会,女人总容易被动的接受着,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 而梦境所表达的,除了心声,更有预言,及对很多事务的判断,因为牛奶是现代家庭必备的饮品之一,甚至很多女性将它用来当做丰胸的利器。但是你可能作梦也不会想到,牛奶喝多了竟然会降低女性的性欲!你可能作梦也不会想到,女性性欲的隐藏杀手会是饮食。有关专家提示:如果你常常感...



女性切忌 那些不能公开的梦

在男权社会,女人总容易被动的接受着,不管是事业,还是爱情。 而梦境所表达的,除了心声,更有预言,及对很多事务的判断,因为是很多信息的载体,所以,有些梦境是不是可以公开,公开后会有什么后果,还是需要知道点的好。

春梦能公开吗

能和身边的人随意说吗?其实,就像隐私话题,为什么会归类到隐私。1、被强奸的春梦: 不管梦里你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公开梦境中被强奸的事,外人听得时候,都不会带有多少同情,反而是内心的各种联想。但有一个要除外,就是梦里被鬼神强奸,一定得和家人(不是外人)或专业人士说,然后找懂得破解的人破解。 2、自己出轨的春梦梦境展现了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本来可以作为动力的,比如,知道这个时候是改善夫妻关系必须的时候了,但一旦公开了这个梦境,表达的就不那么简单了,听你梦的若是个男人,他会以为是个信号,如果是个女人,则会认为你心变坏了。有些人的春梦对象是亲人,朋友之类的身边人,你公开了这类梦境,则会被严重误解的。 3、多人组合或异物癖,即便你真有这种倾向,也绝不可说。4、裸露。梦里的裸露其实是性符号的发送,这个秘密要是放出去了,那就会招到各种烂桃花了哦。

爱人或恋人出轨的梦

这个梦境公开后,当事人知道之后,信任感就荡然无存了,信任感没了,你还能期待幸福吗?

梦见得了羞耻病

羞耻病是因为其成因比较私密,或病在私密处,比如梦见得了性病,这种梦境要是公开,就等于向全世界宣告你是滥交的。

梦铜陵虐待长辈妇孺

有些人生活在压抑的家庭,在梦里释放了一些极端的想法,梦见和长辈或小孩的争吵斗殴甚至虐杀(常见于内向性格的朋友)。这种梦境一旦公开,就成了和大家说“我其实是个坏女人”,但要知道的,梦里的杀戮并不代表现实中会这么做的,就像我们都有个侠客梦,或超人梦想,除暴安良的梦想。

梦见吃脏东西

有些女人梦里会吃大小便之类的脏东西,其实本来是指健康方向,但你要是公开出来,也许能淡定的人不多,更多的是嘲讽吧,你肯定不会想要的。



“梦交”是怎么回事?

有的女青年说她入睡之后做梦时总有异性入床和她如何如何,醒来发现内裤浸润,浑身无力,于是感到十分紧张,总认为是有人在使坏。由于认为梦到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实在是丢人的事,甚为痛苦,也不敢和任何人讲,真可谓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诉。害得她们不敢入睡,勉强入睡后当然又会“梦交”,搞得她们心烦意乱,不思饮食,精神恍惚,腰酸背痛,神疲力衰。

未婚男子在睡梦之中出现的不随意射精叫遗精。它既可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结果,也可能是对阴茎产生偶然的直接刺激后引起的。当然,在体内精液贮存过满时也会出现精满自溢的现象。所以未婚男子发生梦中的性高潮与遗精是很普遍的现象,婚后有了正常性生活这种现象就较少发生了。

女性也是如此,称之为“梦交”。女性梦交的发生率和达到高潮的次数都比男性为少,一般不超过30%~40%。梦中达到的高潮与性交时体验到的一样,是不随意发生的有节律的肌肉痉挛性收缩,虽然程度强弱不同,但总会出现阴道润滑,于是白带明显增多,有人认为女性在夜间发生阴道润滑和充血肿胀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与男子夜间阴茎勃起是相似的,这种生理变化可以用现代检测手段监测。中老年梦遗和梦交频率减低,反映出他们的性冲动减弱,性能力趋于降低。

单身女性不可避免地存在较强的性欲和对异性的思慕,但由于她们没有机会宣泄这种性冲动,这样在白天因工作等因素压抑的性欲在夜间形成兴奋中心,从而导致睡眠中的梦交。有些已婚妇女的性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但它又并非如此简单,因为这些妇女也尝试过与丈夫多同房几次的办法来期待梦交的消失,结果却不能如愿。其实这些妇女只要不把梦交看作是病态,思想不要紧张,她们就不会茶不思饭不想,影响身心健康了。

中医把梦交称之为“梦与鬼交”,认为是旷久男女,情性不遂,积有所思,精神幻觉,以致梦有交合。认为是鬼魅所犯的唯心主义的推断是一种“理论”,于是以鬼所畏惧的硫磺来薰女子阴器,这显然是不可能奏效的。

总之,梦交属一种生理现象,并非病态。因此,只要不为之过分紧张、焦虑,它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关键是正确对待,破除迷信,消除误解。



女人做春梦也能泄欲吗

专家发现,夜间人体会进入性兴奋状态4-5次,血液向性器官流动,男性表现为阴茎勃起,女性则会阴道湿润。每到这时,人就容易做性梦,一般持续20-25分钟。并且,女性在月经期内更容易在梦里出现有关性的内容。

那么,在梦中,你的感觉是否和真实的做爱一样?

男性性梦的内容与其他梦境一样,表现为支离破碎,事后难以清晰描述。没有性经验的人,其梦境行为只能达到他平时看到、想到、听到的性知识水平。有过性经历的人,可能重复过去经历的内容。男性的快感来的容易,有过性经历的男性梦醒后会有一种短暂的满足感。

女性的性梦与男性相比有较大的差异。未婚女性的性梦往往错落零乱,变化无常,很难有清晰的性梦;即使已婚的女性,能做真正的、清晰的性梦,并伴有阴道粘液的分泌,也不能起到泄欲的作用。一个偶尔做清醒梦(又名清明梦,即梦中知道自己在做梦)的女性回忆说:有一次,我在梦中和别人做爱,我知道自己在做梦,但是禁不住去体验做爱时的快感。

我努力靠近他的身体并和他缠绵在一起,确实有麻酥酥的感觉从小腹下升起,但很不清晰,任我怎么努力这种快感都是模糊的,醒来后下身湿漉漉的一片,然而,欲望非但没有被满足,反倒更加强烈了……

可见,女性朋友们试图通过性梦去满足欲望,恐怕是要失望了!



女子梦交的治疗方法

女子梦交的患者,都是有一定的原因导致的。都是因为养成了下面说到的这几种坏习惯,赶紧来看看。

  青少年不宜看黄色小说和色情电视、电影,晚上不宜穿紧身衣裤睡觉,入睡前应排空膀胱,避免被子太重太厚,这样便可以减少梦交发生。应正视自己过去和现在的一切,无论是曾经受到性凌辱,还是在性爱方面受过重大伤害,都不应蒙上一层永远难以驱散的阴影,背上包袱。要让自己平静地对待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过去的事就让它永远过去吧!重要的是现在,不应对过去存有恐惧,不要让过去的阴影永远笼罩着现实生活。要坚持戒掉手淫,还应该与丈夫坦诚地谈这个问题。另外,在性生活上,做丈夫的应耐心和热情对待妻子,切忌粗鲁和野蛮;作为妻子应心胸宽广,善于在遇到精神创伤时正确对待。夫妻之间应建立密切的性关系,共同商讨性冷淡、性恐惧及有关的心理创伤等问题。或一同接受性心理医生咨询指导治疗,不要盲目四处求医问药,花费不少,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无济于事。

  1、女子梦交中医治疗方法一

  【辨证】肾阳亏虚,虚火上浮。

  【治法】导火泄热,清上温下。

  【方名】二加龙骨汤。

  【组成】龙骨12克,炙甘草12克,煅牡蛎18克,白薇18克,炮附子18克,芍药24克,大枣4枚,生姜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外台秘要》。

  2、女子梦交中医治疗方法二

  【辨证】肝气虚弱,痰气内阻。

  【治法】柔肝化痰。

  【方名】归魂饮。

  【组成】白芍60克,人参15克,贝母9克,香附9克,郁金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3、女子梦交西医治疗方法

  进行专业的心理治疗,如催眠,冥想,心理治疗师访谈,写心理日记,看心理影视剧。

看完上面的情况,这种女子梦交应该了解的差不多了。为了身体更健康,所以对于饮食,我们一定不要走进误区哦。



​晚上睡觉多梦出汗怎么回事?

对于我们身体的健康来说,夜晚的睡眠可是非常关键的,可是现在的社会生活工作压力都比较大,大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经常会出现多梦出汗的症状,加的身体健康影响可是非常大的。那么有了这样睡眠多梦出汗的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为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吧!

出汗这种情况是肾虚所致,肾虚主要靠调气养生,可采取药疗、食疗、运动方式。食疗可食生栗子、西兰花等进行食用,建议您服用六味地黄丸进行一下调理,建议注意多锻炼,加强营养。另外医生指导下适量的补钙的。

梦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多梦与深睡眠期时间短,睡眠深度不够、睡眠质量不高有密切关系,多梦并不是做梦次数的增多,而是对梦的记忆次数的增加。“整夜做梦”确实是自我感觉,绝不是的功能状态导致梦感不同,不能准确地反应客观事实。比如感觉很累,其实身体和大脑休息是充分的,洗漱之后会感觉精力充沛,这种情况不必太在意。但是如果您因为多梦而出现失眠的情况,那就需要注意了————您需要放松心情,不可对做梦过分关注,睡前半小时到1小时之间,不宜思考问题或看书等,应作适当的体力活动(如散步),避免紧张的脑力活动。也可以吃一些食物来预防失眠如:牛奶、水果(苹果、香蕉、梨等)、糖水、小米粥、酸枣仁粥、莲子粉粥等。不要轻易使用催眠镇静药物,因为它有晨起后有困倦感、易成瘾、停药后反弹等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建议您如果出现失眠多梦,先从自身心理找原因或者求助于心理医生。

睡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种习惯,因而保持良好的生理习惯,遵循睡眠的自然规律,是预防睡眠障碍的最好办法。应在有经验的大夫指导下用药。 同时能做到:

①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睡前思想放松。

②睡前不要过饥过饱。

③卧室里光线要柔和、温度不易过高。

④坚持每天睡前用热水洗脚。

⑤饮食上可多吃些葵花子、大枣,蜂蜜、小米,牛奶等,晚上可饮小米、莲子、红枣、百合粥。

⑥中午过后尽量不饮用茶叶、咖啡、可乐。

⑦睡前不宜饮酒。虽然酒精可能会使人很快入睡,但同时也会打乱睡眠节律,影响体力的恢复。

⑧不抽烟:尼古丁妨碍人们平稳地进入睡眠和影响睡眠质量,哪怕是在睡前少量吸烟对睡眠也有影响。

看了以上小编的介绍我想朋友们应该已经懂得了在生活中,如何调理自己让自己身心放松一晚得到好的睡眠。那么掌握了这些好的方法我们就赶快在生活中去尝试去做吧,让自己睡眠好了那么身体也会健康起来的。



探秘:女人为何总做春梦

有一种梦让女人在现实中难以启齿,那就是春梦,但这时代有了互联网,让很多人敢说出自己的各种梦境,某网友在孕期描述过这么一个情况:“已经两天早晨做春梦高潮宫缩了,每次都醒过来,更郁闷的是两次做梦都是和女人爱爱,服了自己了,怀个孕性取向都变了。”

简单的一句话,展现了春梦里的激情,及春梦后的后怕。春梦的表现方式各异,这里有什么样的根源呢?只是日游所思导致吗?陈鹏解梦会告诉你,其实,总做春梦的原因,就是本文说的这些。

1、性压抑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成年男女都会有正常的荷尔蒙分泌,当达到一定量而又没释放的时候,当这个时候,又有适当的外界信息刺激,那么,春梦就很容易来临。比如,异地分居的情侣和夫妻,一次亲密而又充满挑逗意味的电话之后,也许当晚,就能有一次梦里的缠绵。性压抑的时候表现的春梦是最多的,有含蓄的露了身体的,有梦里出现其他同性的,有多人组合的,有梦里观望别人性生活的等等。

2、性好奇

常见于青春期少女,性萌动而又没有男友的时候,因为现在的性挑逗信息太常见了,打开电视就是,到了广场也是,花前月下,各种放肆的亲密接触,还有杂志,影片,视频等等信息,都能让青春期的少女充满了性好奇。这个时候的春梦会在性启蒙开始而又没有性生活之后常常出现。这里必须提到有一种女性,她在寻找新技巧,新感受,或是在接受性指导,性治疗的时期,或是初尝禁果,对这种入骨的快感留恋不已的女子,或是对其他女性在性体验的表现好奇时期,就算是她有了正常的性生活,其实也会总有春梦,这些都是因好奇而春梦的情形。

3、孕期

孕期由于激素的大量分泌,生殖系统得到充分的营养补充,导致性器官敏感度异常的高,这时很多夫妻之间也减少了性接触,于是有了性压抑的因素,就算是平时从没达到过性高潮的女性,之前从没有过赤裸裸春梦的女性,在这个时候就都很容易出现很刺激的春梦,而且,高潮引发的宫缩也常常出现。

4、妇科炎症

如果说孕期是因为因为营养,是因为激素累积而导致性敏感度的空前提高,那么,炎症就是让女人同样性敏感,但其实是痛苦不堪的春梦诱因。说白了,痛苦的痒因为位置敏感而引发了持续春梦,只是虽然为春梦,其实快乐指数不高。

5、不合适的卧室布局

当卧室周围总能听到淫声浪语时候,当卧室有红灯区或总能看到性感的男性身体诱惑,当卧室床头,或墙上有当事人特别喜欢的异性裸露艺术品、字画的时候,特别是当床头放了黄瓜的时候。美国芝加哥嗅觉及味觉治疗和研究基金会的艾伦·赫施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最普通的甘草精、黄瓜以及婴儿爽身粉这3种味道会让女性的阴道血流量增加大约13%,这就意味着性唤起程度的提升。



晚上做春梦遗精正常吗

 青春期的时候,男性和女性都开始分泌性激素,男性的一些生理特征也出现了。晚上春梦遗精,就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但是长期的这种状况,往往会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下面我们就了解一下晚上做春梦遗精是否正常。

 在没有性交活动时的射精称为遗精。遗精是青春期后男性常见的生理现象,未婚男性在正常情况下,每月遗精1~2次,即精满则溢。

 若遗精次数超过正常, 同时遗精后伴有临床症状,如精神萎靡、头昏头晕、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即为频繁遗精。频繁遗精原因较多,但多为功能性,如缺乏性知识;思想过度集中在性的问题上,大脑皮层始终存在一个性的兴奋灶,随时会触发脊髓中枢兴奋;精神上紧张、焦虑、恐惧,造成肌肉紧张与肌肉运动加强;劳累过度、长期慢性疾病、身体虚弱、营养不良,使射精功能紊乱。还有生殖系病变,如前列腺炎、精囊炎、包茎、包皮过长、包皮龟头炎等,出现炎症充血刺激,使阴茎易勃起,均可造成频繁遗精。另外,在患者日常生活中,穿紧身裤、睡眠时被褥太暖或太沉、睡前玩弄性器官、餐餐吃刺激性的食物或饮烈酒,容易诱发阴茎勃起、引起性器官充血,也可造成遗精。

 诱发频繁遗精的病因较多,有时并非一种原因,而是多种原因混合在一起。其治疗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措施,掌握科学的性知识,生活有规律,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工作上,睡眠姿势避免仰卧,不穿紧身裤,不饮酒和不食不良刺激性食物,注意外生殖器卫生,要经常洗涤,除去包皮的包垢;若为慢性泌尿生殖系炎症等局部病变,应及时去医院治疗。

 健康未婚男子,每月有1-2次遗精,符合正常生理规律。如果未婚男子遗精次数过多,或婚后有了性生活,仍然多次遗精,例如每月在4-5次以上,都属于频繁遗精,应视作是性功能方面的一种病态。

 以上就是针对于晚上做春梦遗精所做出的讲解,一些遗精是病理性,一些是正常现象,当然男性朋友们也不要因为这种事情而感到很尴尬,应该正确的面对这种状况,了解了以上的信息之后,希望能为广大的男性朋友们提供帮助。



心下痞的治疗方法

心下痞是一种好发于人体的病症,一年四季都会发病,对于病患朋友的健康极为不利,尤其是年龄越小,发生的几率越高,希望在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去医院检查,避免长期拖延,当疾病恶化之后就很难根治了。

自序内容:书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周官》曰∶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共医事。由是观之,药毒也,而病毒也,药毒而攻病毒,所以瞑眩者也。而考本草,有毒者有焉,无毒者有焉,为养者有之,不养者有之。于是人大惑焉,世远人泯经毁,虽欲正之,末由也已,今之所赖也,天地人耳。夫有天地,则有万物焉,有万物,则有毒之能也,有人则病与不而有焉,是古今之所同也。从其所同,而正其所异也,孰乎不可正哉!扁鹊之法,以试其方也,药之瞑眩,厥疾乃瘳,若其养与不养邪,本草之云,终无其验焉。故从事于扁鹊之法,以试其方,四十年于兹,以量之多少,知其所主治也。视病所在,知其所旁治也。参互而考之,以知其征,于是始之所惑也,粲然明矣。凡攻疾之具,则药皆毒,而疾医之司也。养精之备,则辨有毒无毒,而食医之职也。食者常也,疾者变也,吾党之小子,常之与变,不可混而为一矣。而本草也,混而一之,乃所以不可取也。不可取乎,则其方也。规矩准绳,是故扁鹊之法,以试其方之功,而审其药之所主治也。次举其考之征,以实其所主治也。次之以方之无征者,参互而考次之,以古今误其药功者,引古驯而辨之,次举其品物,以辨真伪,名曰《药征》也。犹之一物也,异其用,则异其功,是以养其生者,随其所好恶;攻其疾者,不避其所好恶。故食医之道,主养其精也。故撰有毒无毒,而随其所好恶也。疾医之道,主攻其疾也。故药皆毒而不避其所好恶也,而为医者不辨之,混而为一,疾医之道,所以绝也。夫古今不异者,天地人也。古今异者,论之说也。以其不异,以正其异,不异则不异,异则异也。譬如人君用人,率材则功,达材则无功矣。一物无异功,用异则功异,用养生乎?用攻疾乎?养生随其所好恶,攻疾不避其所好恶,不知其法,焉得其正?其法既已建,而后以其不异,以正其异,不异则不异,异则异。《诗》曰∶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是之谓也。盖今之为医之论药也,以阴阳五行,疾医之论药也,唯在其功耳。故不异则不异,异则异。 然则治疾如之何,匪攻不克;养生如之何,匪性不得。吾党之小子,勿眩于论之说,以失其功实云尔。

石膏

内容:主治烦渴也,旁治谵语、烦躁、身热。 考 证 白虎汤证曰∶谵语遗尿。 白虎加人参汤证曰∶大烦渴。 白虎加桂枝汤证曰∶身无寒、但热。 以上三方,石膏皆一斤。 越婢汤证曰∶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不渴,非全不渴之谓。无大热,非全无大热 之谓也,说在外传中)。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石膏皆半斤。 大青龙汤证曰∶烦躁。 木防己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石膏皆鸡子大也。为则按,鸡子大,即半斤也,木防己汤,石膏或为三枚, 或为十二枚,其分量难得而知焉。今从旁例,以为鸡子大也。 上历观此诸方,石膏主治烦渴也明矣。凡病烦躁者,身热者,谵语者,及发狂者,齿痛者, 头痛者,咽痛者,其有烦渴之证也,得石膏而其效核焉。 互 考 《伤寒论》曰∶伤寒脉浮、发热无汗,其表不解者,不可与白虎汤。渴欲饮水,无表证 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为则按,上云不可与白虎汤,下云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上下恐有错 误也。于是考诸《千金方》,揭《伤寒论》之全文。而白虎汤加人参汤,作白虎汤是也。今 从之。 《伤寒论》中,白虎汤之证不具也,《千金方》举其证也备矣,今从之。 辨 误 《名医别录》言∶石膏性大寒,自后医者怖之,遂至于置而不用焉。仲景氏举白虎汤之 证曰∶无大热。越婢汤之证亦云。而二方主用石膏。然则仲景氏之用药,不以其性之寒热也 可以见已。余也笃信而好古,于是乎为渴家而无热者,投以石膏之剂,病已而未见其害也。 方炎暑之时,有患大渴引饮而渴不止者,则使其服石膏末,烦渴顿止。而不复见其害也。石 膏之治渴而不足怖也,斯可以知已。 陶弘景曰∶石膏发汗,是不稽之说。而不可以为公论。仲景氏无斯言,意者陶氏用石膏, 而 在下则下。于是乎有非吐剂而吐,非下剂而下,非汗剂而汗者,是变而非常也。何法之为? 譬有盗于梁上,室人交索之。出于右,则顺而难逃。逾于左,则逆而易逃。然则虽逆乎?从 其易也,毒亦然。仲景曰∶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陶氏所谓石膏发汗, 盖亦此类也已。陶氏不知,而以为发汗之剂。不亦过乎?后世以石膏为峻药,而怖之太甚, 是不学之过也。仲景氏之用石膏,其量每多于他药;半斤至一斤,此盖以其气味之薄故也。 余尝治青山候臣蜂大夫之病。其证平素毒着脊上七椎至十一椎,痛不可忍,发则胸膈烦闷而 渴,甚则冒而不省人事,有年数矣。一日大发,众医以为大虚,为作独参汤,贴二钱,日三 服;六日未知也。医皆以为必死。于是家人召余诊之。脉绝如死状,但诊其胸,微觉有烦闷 状,乃作石膏黄连甘草汤与之。一剂之重三十五钱,以水一盏六分,煮取六分,顿服,自昏 至晓,令三剂尽,通计一百有五钱,及晓,其证犹梦而顿觉。次日余辞而归京师,病客曰∶ 一旦诀别,吾则不堪。请与君行,朝夕于左右,遂俱归京师。为用石膏如故,居七八十许日 而告瘳。石膏之非峻药而不可怖也,可以见焉尔。 品 考 石膏 本邦处处出焉。加州、奥州最多。而有硬软二种。软者上品也。《别录》曰∶细 理白泽者良。雷 曰∶其色莹净如水精。李时珍曰∶白者洁净细文,短密如束针。为则曰∶ 采石药之道,下底为佳,以其久而能化也。采石膏于其上头者,状如米糕。于其下底者,莹 净如水精,此其上品也。用之之法,唯打碎之已。近世火 用之,此以其性为寒故也。臆测 之为也,余则不取焉。大凡制药之法,制而倍毒则制之。去毒则不,是毒外无能也。诸药之 下,其当制者,详其制也,不制者不,下皆效之。

<目录>卷上<篇名>滑石内容:主治小便不利也,旁治渴也。 考 证 猪苓汤证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滑石一两。 上此一方,斯可见滑石所主治也。滑石白鱼散证曰∶小便不利。蒲灰散证曰∶小便不利。 余未试二方,是以不取征焉。 互 考 余尝治淋家,痛不可忍而渴者,用滑石矾甘散,其痛立息。屡试屡效,不可不知也。 品 考 滑石和、汉共有焉,处处山谷多出之也。软滑而白者,入药有效。宗 曰∶滑石今之画 石,因其软滑,可写画也。时珍曰∶其质滑腻,故以名之。

<目录>卷上<篇名>芒硝内容:主软坚也。故能治心下痞坚、心下石硬、小腹急结、结胸、燥屎大便硬。而旁治宿食腹 满、小腹肿痞之等诸般难解之毒也。 考 证 大陷胸汤证曰∶心下痛、按之石硬。 以上一方,芒硝一升,分量可疑。故从《千金方》大陷胸丸。作大黄八两、芒硝五两。 大陷胸丸证曰∶结胸,项亦强。 以上一方。芒硝半斤、分量亦可疑,故从《千金方》作五两。 调胃承气汤证曰∶腹胀满。又曰∶大便不通。又曰∶不吐不下心烦。 以上一方。芒硝半斤、分量亦可疑。今考《千金方》、《外台秘要》,此方无有焉。故姑 从桃核承气汤,以定芒硝分量。 柴胡加芒硝汤证,不审备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芒硝六两。 大承气汤证曰∶燥屎。又曰∶大便硬。又曰∶腹满。又曰∶宿食。 大黄牡丹汤证曰∶小腹肿痞。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证曰∶心下痞坚云云。复与不愈者。 以上三方,芒硝皆三合。 大黄硝石汤证曰∶腹满。 以上一方。硝石四两。 橘皮大黄朴硝汤证曰∶ 食之在心胸间不化、吐复不出。 桃核承气汤证曰∶少腹急结。 以上二方,朴硝、芒硝皆二两。 硝矾散证曰∶腹胀。 以上一方,硝石等分。 上历观此数方,芒硝主治坚块明矣,有软坚之功也。故旁治宿食腹满,少腹肿痞之等诸 般难解者也。 互 考 柴胡加芒硝汤,是小柴胡汤而加芒硝者也。而小柴胡汤主治胸胁苦满,不能治其块,所 以加 品 考 硝石 和、汉无别;朴硝、芒硝、硝石,本是一物,而各以形状名之也,其能无异,而 芒硝之功胜矣,故余家用之。

<目录>卷上<篇名>甘草内容:考 证 芍药甘草汤证曰∶脚挛急。 甘草干姜汤证曰∶厥,咽中干,烦躁。 甘草泻心汤证曰∶心烦不得安。 甘姜甘草汤证曰∶咽燥而渴。 桂枝人参汤证曰∶利下不止。 以上五方,甘草皆四两。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甘麦大枣汤证曰∶藏躁喜悲伤欲哭。 以上二方,甘草皆三两。 甘草汤证曰∶咽痛者。 桔梗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桂枝甘草汤证曰∶叉手自冒心。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曰∶烦躁。 四逆汤证曰∶四肢拘急厥逆。 甘草粉蜜汤证曰∶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 以上六方,甘草皆二两。 上八方,甘草二两三两,而亦四两之例。 苓桂甘枣汤证曰∶脐下悸。 苓桂五味甘草汤证曰∶气从小腹上冲胸咽。 小建中汤证曰∶里急。 半夏泻心汤证曰∶心下痞。 小柴胡汤证曰∶心烦。又云∶胸中烦。 小青龙汤证曰∶咳逆倚息。 黄连汤证曰∶腹中痛。 人参汤证曰∶逆抢心。 旋复花代赭石汤证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乌头汤证曰∶疼痛不可屈伸。又云∶拘急不得转侧。 以上十方,甘草皆三两。 排脓汤证。阙。(说在桔梗部) 谓胃承气汤证曰∶不吐、不下、心烦。 桃核承气汤证曰∶其人如狂。又云∶少腹急结。 桂枝加桂汤证曰∶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证曰∶惊狂、起卧不安。 以上五方,甘草皆二两。 上历观此诸方。无论急迫,其他曰痛、曰厥、曰烦、曰悸、曰咳、曰上逆、曰惊狂、曰 悲伤、曰痞硬、曰利下,皆甘草所主。而有所急迫者也,仲景用甘草也;其急迫剧者,则用 甘草亦多。不剧者,则用甘草亦少。由是观之,甘草之治急迫也明矣。古语曰∶病者苦急, 急食甘以缓之。其斯甘草之谓乎?仲景用甘草之方甚多,然其所用者,不巡前证,故不枚举 焉。 凡征多而证明者,不枚举其征,下皆效之。 互 考 甘草汤证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凡其急迫而痛者,甘草治之。 其有脓者,桔梗治之。今以其急迫而痛,故与甘草汤。而其不差者,已有脓也。故与桔梗汤, 据 芍药甘草附子汤,其证不具也。为则按其章曰∶发汗病不解,反恶寒。是恶寒者,附子 主之。而芍药、甘草,则无主证也。故此章之义,以芍药甘草汤。脚挛急者,而随此恶寒, 则此证始备矣。为则按∶调胃承气汤、桃核承气汤,俱有甘草。而大小承气汤、浓朴三物汤, 皆无甘草也。 汤证曰∶或如狂、或少腹急结,是虽有结实。然狂与急结,此皆为急迫,故用甘草也。大小 承气汤、浓朴三物汤、大黄黄连泻心汤,俱解其结毒耳。故无甘草也,学人详诸。 辨 误 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孙思邈曰∶解百药之毒。甄权曰∶诸药中,甘草为君, 治七十二种金石毒,解一千二百般草木毒,调和众药有功。呜呼?此说一出,而天下无复知 甘草之本功,不亦悲哉?若从三子之说,则诸凡解毒,唯须此一味而足矣!今必不能,然则 其说之非也可以知已。夫欲知诸药本功,则就长沙方中,推历其有无多少。与其去加,引之 于其证。则其本功,可得而知也。而长沙方中,无甘草者居半,不可谡众药之主也,亦可以 见已。古语曰∶攻病以毒药,药皆毒,毒即能。若解其毒,何功之有?不思之甚矣。学人察 诸。夫陶弘景、孙思邈者,医家之俊杰,博治之君子也。故后世尊奉之至矣。而谓甘草众药 之主,谓解百药之毒,岂得无征乎?考之长沙方中,半夏泻心汤本甘草三两,而甘草泻心汤 更加一两,是足前为四两,而误药后用之,陶、孙盖卒尔见之,谓为解药毒也。呜呼?夫人 之过也,各于其党。故观二子之过,斯知尊信仲景之至矣。向使陶、孙知仲景误药后,所以 用甘草,与不必改其过何也?陶、孙诚俊杰也,俊杰何为文其过乎?由是观之,陶、孙实不 知甘草之本功也,亦后世之不幸哉! 东垣李氏曰∶生用则补脾胃不足,而大泻心火;炙之则补三焦元气,而散表寒。是仲景 所不言也。五藏浮说,战国以降,今欲为疾医乎?则不可言五藏也。五藏浮说,战国以降, 不可从也。 品 考 甘草 华产上品,本邦所产者,不堪用也。余家唯锉用之也。

<目录>卷上<篇名>黄内容: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旁治身体肿或不仁者。 考 证 芍桂枝苦酒汤证曰∶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又云∶汗沾衣、色正黄加 汁;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汗出恶风。 以上二方,黄 皆五两。 防己茯苓汤证曰∶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 黄 桂枝五物汤证曰∶身体不仁。 以上二方,黄 皆三两。 桂枝加黄 汤证曰∶身常暮盗汗出者。又云∶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 弛痛、如 有物在皮中状。 以上一方,黄 二两。 黄 建中汤证,不具也。 以上一方,黄 一两半。 上历观此诸方,黄 主治肌表之水也。故能治黄汗、盗汗、皮水。又能治身体肿或不仁 者,是肿与不仁,亦皆肌表之水也。 互 考 芍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 汤,同治黄汗也。而 芍桂枝苦酒汤证曰∶汗沾衣,是汗 甚多也。桂枝加黄 汤证曰∶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是汗少也。以此考之,汗之多少,即 用黄 多少,则其功的然可知矣。 防己黄 汤、防己茯苓汤。同治肌肤水肿也。而黄 有多少。防己黄 汤证曰∶身重汗 出。防己茯苓汤证曰∶水气在皮肤中,此随水气多少,而黄 亦有多少。则黄 治肌表之水 明矣。故 芍桂枝苦酒汤、桂枝加黄 汤,随汗之多少,而用黄 亦有多少也。 黄 桂枝五物汤证曰∶身体不仁。为则按∶仲景之治不仁,虽随其所在,处方不同。而 历观其药,皆是治水也。然则不仁,是水病也。故小腹不仁、小便不利者,用八味丸以利小 便,则不仁自治。是不仁者,水也。学人思诸。 防己黄 汤,《金匮要略》载其分量与《外台秘要》异。为则夷考其得失,《外台秘要》 古,而《金匮要略》不古矣。故今从其古者也。 辨 误 余尝读本草载黄 之功。陶弘景曰∶补丈夫虚损、五劳羸瘦、益气。甄权曰∶主虚喘, 肾衰耳聋,内补。嘉谟曰∶人参补中,黄 实表也。余亦尝读《金匮要略》,审仲景之处方, 皆以黄 治皮肤水气,未尝言补虚实表也。为则尝闻之,周分置医,职四焉∶曰食医、曰疾 医、曰疡医、曰兽医。夫张仲景者,盖古疾医之流也。夫陶弘景尊信仙方之人也。故仲景动 言疾病,而弘景动论养气,谈延命,未尝论疾病。后世之喜医方者,皆眩其俊杰,而不知其 有害于疾医也。彼所尊信而我尊信之,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岂不亦悲哉?夫逐奔兽者,不见 大山。嗜欲在外,则聪明所蔽。故其见物同,而用物之异。仲景主疾病者也,弘景主延命者 也;仲景以黄 治水气,弘景以之补虚。夫药者,毒也。毒药何补之为,是以不补而为补, 以不补而为补,是其聪明为延命之欲所蔽也。古语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夫古所谓 虚实者,以其常而言之也。昔者常无者,今则有之,则是实也。昔者常有者,今则无之,则 是虚也。邪者,常无者也;精者,常有者也。故古所谓实者,病也。而虚者,精也。因病而 虚,则毒药以解其病毒而复其故也。非病而虚,则非毒药之所治也,以谷肉养之。故曰攻病 以毒药,养精以谷肉果菜。今试论之。天寒肌肤粟起,当此时服黄 而不已也。以衣衾则已, 以衣衾而不已也,啜粥而已,无他。是非病而精虚也。若乃手足拘急恶寒,是与衣衾而不已 也,啜粥而不已也,与毒药而已也。无他,是邪实也。呜呼?仲景氏哉?信而有征,此孔子 所以非法言不敢道也,甄权、嘉谟不言疾医之法言也,抑亦弘景祸之矣。言必以仙方,必以 阴阳,此 功之所以不着也。 品 考 黄 汉土、朝鲜、本邦皆产也。汉土出绵上者,以为上品,其他皆下品也。其出朝 鲜、本邦者,亦皆下品也。今华舶之所载而来者,多是下品,不可不择也。凡黄 之品,柔 软、肉中白色,润泽味甘,是为上品也,锉用。

<目录>卷上<篇名>人参内容:主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也。旁治不食呕吐、喜唾、心痛、腹痛、烦悸。 考 证 木防己汤证曰∶心下痞坚。 以上一方,人参四两。 人参汤证曰∶心中痞;又曰∶喜唾、久不了了。 桂枝人参汤证曰∶心下痞硬。 半夏泻心汤证曰∶呕而肠鸣、心下痞。 生姜泻心汤证曰∶心下痞硬、干噫食臭。 甘草泻心汤证曰∶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又曰∶不欲饮食、恶闻食臭。 小柴胡汤证曰∶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又云∶胸中烦。又云∶心下悸。又云腹中 痛。 大半夏汤证曰∶ 呕而心下痞硬。 茯苓饮证曰∶气满、不能食。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曰∶食入口即吐。 桂沉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六物黄芩汤证曰∶干呕。 白虎加人参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生姜甘草汤证曰∶咳唾涎沫不止。 以上十四方,人参皆三两。 柴胡桂枝汤证曰∶心下支结。 干姜人参半夏丸证曰∶呕吐不止。 四逆加人参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三方,其用人参者,或一两半,或一两,而亦三两之例。 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黄连汤证曰∶腹中痛、欲呕吐。 旋复花代赭石汤证曰;心下痞硬、噫气不除。 大建中汤证曰∶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 以上四方,人参皆二两。 上历观此诸方,人参主治心下结实之病也。故能治心下痞坚、痞硬、支结。而旁治不食、 呕 为则按∶人参、黄连、茯苓三味,其功大同而小异也。人参治心下痞硬而悸也,黄连治 心中烦而悸也,茯苓治肉 筋惕而悸也,不可不知矣。 互 考 木防己汤条曰∶心下痞坚,愈复发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是人参芒硝,分治 心下痞硬之与痞坚也。于是乎可见古人用药不苟也。盖其初,心下痞坚犹缓,谓之痞硬亦可, 故投以人参也。复发不愈,而痞之坚必矣,故投以芒硝也。半夏泻心汤,脱硬字也。甘草泻 心汤,此方中倍甘草。生姜泻心汤,加生姜之汤也。而共云治心下痞硬,则此方脱硬字也明 矣。吴茱萸汤、茯苓饮、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六物黄芩汤、生姜甘草汤,皆人参三两。而 云治咳唾涎沫、呕吐下利,不云治心下痞硬。于是综考仲景治咳唾涎沫,呕吐下利方中,其 无人参者,有居八九。今依人参之本例,用此五汤施之于心下痞硬,而咳唾涎沫呕吐下利者, 其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其证不具也。其云∶发汗后身疼痛,是桂枝汤证也;然则 芍药、生姜、人参之证,阙也。说在《类聚方》。 白虎加人参汤四条之下,俱是无有人参之证。盖张仲景之用人参三两,必有心下痞硬之 证。 半夏丸,依本治之例,试推其功。心下有结实之毒,而呕吐不止者实是。主之大抵与大半夏 汤之所主治也大同小异,而有缓急之别。 四逆加人参汤,其证不具也。恶寒脉微而复利,是四逆汤之所主;而不见人参之证也。 此方虽加人参仅一两,无见证,则何以加之?是脱心下之病证也明矣。附子汤证不具也。此 方之与真武汤,独差一味。而其于方意也,大有迳庭。附子汤,术、附君药,而主身体疼痛, 或小便不利,或心下痞硬者。真武汤,茯苓、芍药君药,而主肉 筋惕,拘挛呕逆,四肢沉 重疼痛者。 旋复花代赭石汤,其用人参二两,而有心下痞硬之证,此小半夏汤加减之方也。二两疑 当作三两也。 辨 误 甄权曰∶参补虚。误矣,此言一出,流毒千载。昔者张仲景之用参也,防己汤莫多焉。 其证曰∶支饮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未尝见言补虚者也。又曰∶虚者即愈,实者三日 复发。复与而不愈者,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此其所由误者乎?则有大不然。盖汉以 降,字诂不古者多矣,则难其解。古语曰∶有为实也,无为虚也,故用防己汤。而心下痞坚 已,虚而无者,则即愈也,虽则即愈也,心下痞坚,犹实而有者,三日复发,复与防己汤而 不愈者,非特痞硬,即是坚也,非参之所主,而芒硝主之,故参如故,而加芒硝、茯苓。由 是观之,不可谓参补虚也。孙思邈曰∶无参,则以茯苓代之,此说虽误,然参不补虚,而治 心下疾也,亦足以征耳。盖参补虚之说, 于甄权。滔滔者天下皆是,本草终引广雅五行, 记是参之名义,而岂参之实乎,学人详诸。余读本草,至参养元气,未尝不发书而汉也。曰∶ 呜呼,可悲哉,人之惑也。所谓元气者,天地根元之一气也,动为阳,静为阴,阴阳妙合, 斯生万物,命其主宰,曰造化之神也。而人也者,非造化之神也,故人生于人,而神不能生 人,况于元气乎?夫人之元气也,免身之初,所资以生,医家所谓先天之气也。养之以谷肉 果菜,所谓后天之气也。虽然,元气之说,圣人不言,故经典不载焉。战国以降,始有斯言 。冠子曰∶天地成于元气。董仲舒《春秋繁露》曰∶王正则元气和顺。扬雄解嘲曰∶大气 含元气。孔安国《虞书注》曰∶昊天谓元气广大。《汉书·律历志》曰∶大极元气,函为一 。班固《东都赋》曰∶降烟 ,调元气。此数者,皆言天地之元气,而非人之元气也。《素 问》曰∶天之大气举之,言系地于中而不坠也。又曰∶三焦者,原气之别使。言皮肤毫毛之 末,温缓之气也。此犹可言也。然论说之言也,于疾医何益之有?又曰∶养精以谷肉果菜, 是古之道也,未闻以草根木皮,而养人之元气,盖其说出于道家,道家所雅言延命长寿,故 立无气以为极也。秦汉以降,道家降盛,而阴阳五行元气之说,蔓延不可芟,医道湮晦,职 此之由,岂可不欢哉!夫医术人事也,元气天事也,故仲景不言矣。养精以谷肉果菜,而人 参养元气,未尝有言之。由此观之,其言养元气者,后世之说也,不可从矣。 东垣李氏曰∶张仲景云∶病患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 加人参也。古人之治血脱者,益气也。血不自生,须生阳气。盖阳气生,则阴长而血乃旺也。 今历考《伤寒论》中曰∶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李氏其据此言乎?然而加人参仅 仅一两也。四逆加人参汤,更加茯苓,此为茯苓四逆汤,而不举血证,则人参之非为亡血也, 可以见已。且也仲景治吐血、衄血、产后亡血,方中无有人参,则益足证也,李氏之说妄哉 !自后苟有血脱者,则不审其证,概用人参,亦益妄哉!或问曰∶吾子言仲景用人参治心下 痞硬,而大黄黄连泻心汤之属,无有人参,岂亦有说乎?曰∶有之。何子读书之粗也?大黄 黄连泻心汤曰∶心下痞,按之濡。其于人参,则诸方皆曰心下痞硬。硬濡二字,斯可以见其 异矣。 品 考 人参 出上党者,古为上品,朝鲜次之。今也,上党不出,而朝鲜亦少也。其有自朝鲜 来者,味甘,非其真性。故试诸仲景所谓心下痞硬,而无效也,不可用矣。源顺和名抄云人 参,此言久末乃伊芳。盖本邦之俗,谓熊胆为久末乃伊芳,而亦号人参,则以其味名也。由是观 之,本邦古昔所用者,其味苦也亦明矣。今试取朝鲜之苗,而树艺诸本邦者,其味亦苦也。 然则其苦也者,是人参之正味。而桐君雷公之所同试也,乃今余取产于本邦诸国者用之,大 有效于心下痞硬。其产于本邦诸国者,五叶三 ,其于形状也,亦与所产于朝鲜同矣。产于 本邦诸国者,于和州金峰者最良。去土气而锉用,谨勿杀苦也。

<目录>卷上<篇名>桔梗内容:主治浊唾肿脓也,旁治咽喉痛。 考 证 排脓汤,证阙。 桔梗白散证曰∶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桔梗汤证曰∶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排脓散,证阙。 以上四方,其用桔梗者,或三两、或一两、或三分、或二分。 上四方者,皆仲景之方也,而排脓汤,以桔梗为君药也,不载其证。今乃历观其用桔梗 诸方,或肺痈、或浊唾腥臭、或吐脓也。而以桔梗为君药者,名为排脓,则其排脓也明矣。 互 考 排脓汤之证虽阙,而桔梗汤观之,则其主治明矣。桔梗汤证曰∶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仲景曰∶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也;是乃甘草者,缓其毒之急迫也。而浊 唾吐脓,非甘草之所主,故其不差者,乃加桔梗也。由是观之,肿痛急迫,则桔梗汤;浊唾 吐脓多,则排脓汤。 辨 误 排脓汤及散,载在《金匮》肠痈部。桔梗汤及白散,亦有肺痈之言。盖肠痈肺痈之论, 自古而纷如也。无有明辨,欲极之而不能也。人之体中,不可见也。故谓无肺痈肠痈者妄也, 谓有肺痈肠痈者亦妄也。凡吐下臭脓者,其病在胸也,而为肺痈。其病在腹也,而为肠痈, 其亦可也。治之之法,不为名所拘,而随其证,是为仲景也。 品 考 桔梗 处处出焉。药铺所鬻者,淅而白洁,脱其气味也,不可不择焉。唯去其土泥,而 不杀

<目录>卷上<篇名>术内容:主利水也。故能治小便自利、不利、旁治身烦疼、痰饮、失精眩冒、下利、喜唾。 考 证 天雄散,证阙(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术八两。 桂子附子去枝加术汤证曰∶小便自利。 麻黄加术汤证曰∶身烦疼。 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 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四方,术皆四两。 桂枝去桂加苓术汤证曰∶小便不利。 人参汤证曰∶喜唾。 桂枝人参汤证曰∶利下不止。 茯苓泽泻汤,证不具也。(说在《类聚方》) 茯苓饮证曰∶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 以上五方,术皆三两。 甘草附子汤证曰∶小便不利。 真武汤证曰∶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苓姜术甘汤证曰∶小便自利。 苓桂术甘汤证曰∶小便自利。 苓桂术甘汤证曰∶心下有痰饮,又云头眩。 泽泻汤证曰∶其人苦冒眩。 枳术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茯苓戎盐汤证曰∶小便不利。 以上七方,术皆二两。 五苓散证曰∶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术十八铢,而三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无论小便之变。其他曰饮、曰痰、曰身烦疼、曰喜唾、曰冒眩、亦皆水 病也。凡小便不利而兼若证者,用术而小便通,则诸证乃治。由是观之,术之利水也明矣。 互 考 天雄散。《金匮要略》载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条后,而不载其证。而李时珍作《本草纲 目》曰∶此仲景治男子失精之方也。然则旧有此证,而今或脱也。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桂 枝龙骨牡蛎汤主之。下当云∶天雄散亦主之。以余观之,时珍之见,而岂以术、附为治失精 梦交乎?此则观于本草,可以知耳。夫失精梦交,水气之变也,故以术为主药也。 《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即《伤寒论中》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而分量减其半也。盖 术别苍白,非古也。故今称方名,从《伤寒论》焉。《外台秘要》术附汤,亦同方。而分量 非古也,皆不可从焉! 附子汤证,不具也。此方之于真武汤,倍加术、附,以参代姜者也。而真武汤证,有小 便不 枳术汤、桂姜枣草黄辛附汤,二方《金匮要略》所载。同其因与证,而不可别焉;今审 其方剂,桂姜枣草黄辛附汤,其方合桂枝去芍药,及麻黄、附子、细辛也。而桂枝去芍药汤, 主 为则按∶所谓少阴病者,恶寒甚者也,故用附子。附子主恶寒也。依二汤之证推之,心下坚 大而恶寒,发热上逆者,桂姜枣草黄辛附汤主之。术主利水也,是以心下坚大而小便不利者 ,枳术汤主之。夫秦张之治疾也,从其证而不取因矣。因者,想像也,以冥冥决事,秦张所 不取也,故其能治疾也。在方中其证矣,斯不知其方意,则未能中其证也。其知其方意,在 知药能也,能知药能,而后始可与言方已。 辨 误 《本事方》许叔微曰∶微患饮 三十年,后左下有声、胁痛、食减、嘈杂、饮酒半杯即 止,十数日必呕酸水数升,暑月止右边有汗,左边绝无。自揣必有 囊,如水之有科臼,不 盈科不行。但清者可行,而浊者停滞,无路以决之,故积至五六日必呕而去。脾土恶湿,而 水则流湿,莫若燥脾以去湿,崇土以填科臼,乃悉屏诸药,只以苍术麻油大枣丸,服三月而 疾除。自此常服,不呕不痛,胸膈宽利,饮啖如故。为则按∶仲景用术治水,而不云去湿补 脾也;许氏则以术为去湿补脾,而不云其治水。何其妄哉?许氏之病水变,故得术能治也。 人云许氏能治其湿痰,余戏之曰∶非许自能治其病,而术能治许病也。何则?许氏之所说, 以不可见为见,而以不可知为知也。空理惟依,古人则不然,有水声吐水,则为水治之。是 可知而知之,可见而见之实事。惟为此谓知见之道也,故有许氏之病者,用术、附以逐其水, 其效如神。呜呼!仲景之为方也,信而有征。由是观之,许之病已也,非许之功,而术之功 也。 品 考 术 宗 曰∶古方及《本经》,止单言术,而未别苍白也。陶隐居言有两种,而后人往 往贵白术而贱苍术也。为则曰∶华产两种,其利水也,苍胜于白,故余取苍术也。本邦所出, 其

<目录>卷上<篇名>白头翁内容:考 证 白头翁汤证曰∶热利下重。又曰∶下利欲饮水。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证曰∶下利。 以上二方,白头翁皆三两。 夫仲景用白头翁者,特治热利,而他无所见矣。为则按∶若热利渴而心悸,则用白头翁 汤也,加之血证,及急迫之证,则可用加甘草阿胶汤也。 品 考 白头翁 和、汉无别。

<目录>卷中<篇名>黄连内容:主治心中烦悸也。旁治心下痞、吐下、腹中痛。 考 证 黄连阿胶汤证曰∶心中烦、不得卧。 以上一方,黄连四两。 黄连汤证曰∶胸中有热、腹中痛、欲呕吐。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曰∶吐下。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曰∶利遂不吐。 白头翁汤证曰∶下利欲饮水。 以上四方,黄连皆三两。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曰∶心下痞、按之濡。 泻心汤证曰∶心气不足。 附子泻心汤证曰∶心下痞。 以上三方,黄连皆一两,而亦三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黄连治心中烦悸也明矣。故心中烦悸而痞者、吐者、利者、腹痛者,用 此皆治也。此外用黄连一两方多,其比余药分量差少,但举心胸之微疾,不足取而征焉!故 不枚举也。 互 考 张仲景用黄连。其证与人参、茯苓,大同而小异。说在人参部。 黄连阿胶汤证曰∶心中烦。此方黄连为君,而有心中烦之证,斯可以见其主治矣。泻心 汤证曰∶心气不足,而吐血衄血者,泻心汤主之。既云不足,又云泻心,此后世论说之所由 起也;然《千金方》不足作不定,斯仲景之古也。而不定者,烦悸之谓也。凡病心中烦悸、 心下痞、按之濡者,用此汤皆治也。由是观之,所谓不定者,烦悸之谓也。 辨 误 夫万物生于天也,故天命之谓性。性唯一也,其能亦唯一也,谓之良能。然其有多能者, 性之所枝而岐也,非性之本也,谓之蠃能。人之眩蠃能,而谓性多能者多矣。余尝读本草, 举其主治甚多。夫主治也者,性之能也。一物一性,岂有此多能哉!今近取譬于人之多能乎? 夫人之性也,有任焉者,有清焉者,有和焉者,有直焉者,虽圣人不可移易也;而有多能焉, 有无能焉,多能非求于天性之外而成焉,无能非求于天性之中而无焉。人其性而用之,则多 能也,是善于用其性者也,非由天性而多能也,故天性任焉者,用而多能,则尽其性之任而 已。任之外,无有其能也。清则清,和则和,直则直,从性之一而贯之,不可移易也。亦有 学而修之,以成其多能者,若天性然,然非去性而然,亦与性成者也。此所以论于人之道, 而非所以论于草根木皮也。夫善于用人性之能者若彼,而况于草根木皮乎?性之外,无有多 能,而一草何多能之有?夫黄连之苦,治心烦也,是性之为能也,张仲景用焉,而治心下痞 呕吐,下利之证也,是性之所枝而岐也,故无心烦之状者,试之无效。如心烦者,其应如响 。仲景治心下痞,呕吐下利,其方用黄连者甚多,斯亦可以征也。由是观之,黄连主治心烦 也,本草之谬也明矣。黄连之能多乎哉,不多也。 品 考 黄连 处处出焉,出于本邦越中者,为上品,世所谓加贺黄连是也。贪利之贾,成以郁 金色之,不可不择也,锉用。

<目录>卷中<篇名>黄芩内容:治心下痞也,旁治胸胁满、呕吐、下利也。 考 证 黄芩汤证曰∶自下利。 六物黄芩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证曰∶吐下。 小柴胡汤证曰∶胸胁苦满。 大柴胡汤证曰∶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 柴胡姜桂汤证曰∶胸胁满、微结、心烦。 葛根黄连黄芩汤证曰∶利遂不止。 半夏泻心汤证曰∶呕而肠鸣、心下痞。 以上八方,黄芩皆三两。 柴胡桂枝汤证曰∶微呕、心下支结。 泻心汤证曰∶心下痞。 附子泻心汤证曰∶心下痞。 以上三方,黄芩或一两,或一两半,而亦三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黄芩主治心下之病也。若呕吐者,若下利者,有心下痞之证也,则得黄 芩即治矣。其无此证者,终无效焉。无他,治心下痞也。 互 考 六经之言,则后人所搀入焉,故不取焉。以他例推之,心下痞、腹强急而下利者,此汤主之。 为则每对若证,即用此汤,其应如响,学人审诸。 六物黄芩汤,其证不具也。此方半夏泻心汤,而去黄连、甘草加桂枝者也。张仲景用人 参、黄芩也,于心下痞而硬者也。然则心下痞硬干呕下利者,此汤主之。其无此证,则终无 效也。学人审诸。 辨 误 世医笃信本草。以芩、连为寒药,其畏之也如虎野狼焉,不思之甚矣。夫本草论药之寒热 温凉,终不一定。彼以为温,则是以为热;甲以为寒,则乙以为凉。果孰是而孰非乎?盖医 者之于用药也,譬犹武夫用兵,武夫而畏兵,不可以为武夫也。医亦然,毒药各有其能,各 主一病,苟有其证者而不用之,则终不治也。所以不畏焉,此而畏之,则何以医为也?张仲 景用黄芩也,治心下痞而已,无有他能。故心下痞,而呕吐下利,则用之即治矣。世医不深 察,妄以为呕吐下利之主药,可悲也夫! 品 考 黄芩 处处出焉。出汉土者,此为上品也;出朝鲜者次之。出本邦者,下品也。锉用。

<目录>卷中<篇名>柴胡内容:主治胸胁苦满也。旁治寒热往来、腹中痛、胁下痞硬。 考 证 小柴胡汤证曰∶胸胁苦满、往来寒热。又云∶腹中痛。又云∶胁下痞硬。 柴胡加芒硝汤证曰∶胸胁满。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柴胡姜桂汤证曰∶胸胁满、微结。又云∶往来寒热。 大柴胡汤证曰∶心下急、郁郁微烦。又曰∶往来寒热。又曰∶心下满痛。 以上五方,柴胡皆八两。 柴胡桂枝汤证曰∶心下支结。 以上一方,柴胡四两而八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柴胡主治胸胁苦满也。其他治往来寒热、或腹中痛、或呕吐、或小便不 利,此一方之所主治。而非一味之所主治也。为则按∶《伤寒论》中,寒热、腹痛、呕吐、 小便不利,而不用柴胡者多矣。胸胁苦满而有前证,则柴胡主焉。此可以见柴胡之所主治也。 互 考 柴胡去半夏加栝蒌汤,其证不具也。以渴,故代半夏以栝蒌也。今试诸世所谓疟疾,胸 胁苦满而渴者,甚有效焉。其无有胸胁苦满证,则终不知也。然则胸胁苦满证,其脱也明矣。 辨 误 《本草纲目》柴胡部中,往往以往来寒热为其主治也。夫世所谓疟疾,其寒热往来也剧 矣;而有用柴胡而治也者,亦有不治也者。于是质之仲景氏之书,其用柴胡也,无不有胸胁 苦满之证。今乃施诸胸胁苦满而寒热往来者,其应犹响之于声。非直疟也,百疾皆然。无胸 胁苦满证者,则用之无效焉。然则柴胡之所主治,不在彼而在此。 品 考 柴胡 处处出焉。本草以产于银州银县者为上品也。本邦药铺所鬻者有二品。曰镰仓柴 胡,曰河原柴胡也。盖河原柴胡者,非柴胡之种也,不可用焉。镰仓柴胡者尤佳,去须及头, 以粗布指拂拭之,锉而用焉。雷 、陈子承,称柴胡香气甚矣。而本邦之产,比诸产汉土者, 形状则同,气味则薄,因稽诸说。嫩则香美也,老则不也。张元素曰∶气味俱清,故今用镰 仓柴胡也。

<目录>卷中<篇名>贝母内容:主治胸膈郁结、痰饮也。 考 证 桔梗白散证曰∶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以上一方,贝母三分。 仲景氏用贝母也,特此一方已然。考之本草,古人用贝母,主治郁结痰饮,旁治咳嗽、 乳汁不下也。乃与仲景氏治浊唾腥臭,其归一也已。其功于桔梗,大同而小异也。 品 考 贝母 用自汉土来者也,锉用焉。今本邦间亦出焉,不异于汉土产也。

<目录>卷中<篇名>细辛内容:主治宿饮停水也。故治水气在心下而咳满、或上逆、或胁痛。 考 证 小青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苓甘五味姜辛汤证曰∶咳、胸满。 以上二方,细辛皆三两。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大黄附子汤证曰∶胁下偏痛。 桂姜草枣黄辛附汤证曰∶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 以上三方,细辛皆二两。 上历观此诸方。其咳者,上逆者,胸满者,胁痛者,心下坚大者,胸胁心下宿饮停水而 所致也,用细辛则水饮去,而其证已。可以见其所主治也。 互 考 麻黄附子细辛汤条,特云少阴病反发热,而不举余证。为则按∶六经也者,是后人之搀 入,而非仲景之古也。所谓少阴病者,蜷卧、小便清利也。蜷卧者,恶寒甚也。恶寒者,水 病也;仲景氏之治恶寒也,其用附子者居多。又其言曰∶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也。由是观 之,恶寒之为水气也明矣。其喘而恶寒,有痰饮之变者,此方主之。桂姜草枣黄辛附汤证, 不具也。说在术条下,故不复赘焉。 辨 误 今之为医者,其用药也,瞑眩则栗,遽转其方,何无特操之甚也。书曰∶若药弗瞑眩, 厥疾弗瘳。余每读书到于此,未尝不废书抵掌而欢。圣哲之言,信而有征也。仲景之为方也, 亦有征矣!请举其一二。苓甘五味姜辛夏汤条曰∶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 辛干姜也。而仍用细辛干姜,此非审知此毒,而治此疾者,孰能之为?呜呼!仲景哉!术附 汤条曰∶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此亦瞑眩之谓也。夫 欲为仲景氏者,其要在知药之瞑眩,而疾乃瘳焉。而后就其方法,审其药功而已。为则从事 于此,审试诸药,本草所谓大毒者,其不彻疾也,不瞑眩。所谓无毒者,亦中肯綮也,必瞑 眩。瞑,眩也,疾斯瘳也;余未见药弗瞑眩,而疾之为瘳者也。呜呼!圣哲之言,信而有征 哉!学人思诸。 品 考 细辛 本邦称云∶真细辛者,即是也,洗去尘土,锉而用之,药铺间以杜衡充细辛也。 不可不辨矣。

<目录>卷中<篇名>当归芎内容:仲景之方中,用当归、芎 者,其所主治,不可的知也。今不敢凿从成方而用焉,是阙 如之义也。 辨 误 本草以当归、芎 治血,为产后要药。为则按∶仲景氏治血方中,无此二药者多。而治 他证之方中,亦有此二药。如奔豚汤、当归羊肉汤、酸枣仁汤类是也。由是观之,不可概为 治血之药也。 品 考 当归 江州伊芳 山所产。其味辛、同汉土所产。而和州所产味甘,此以粪土培养之者也, 不可用矣。孙思邈曰∶无当归,以芎 代之。今试尝和州当归,其味大不似芎 也。伊芳 当 归则似焉,故用之也。 芎 出本邦丰后州者上品也。

<目录>卷中<篇名>芍药内容: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 考 证 桂枝加芍药汤证曰∶腹满时痛。 小建中汤证曰∶腹中急痛。 桂枝加大黄汤证曰∶大实痛。 以上三方,芍药皆六两。 枳实芍药散证曰∶腹痛烦满。 排脓散,证阙。(说在类聚方) 以上二方,芍药一方等分,一方六分。 芍药甘草汤证曰∶脚挛急。 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证曰∶身疼痛。 芎归胶艾汤证曰∶腹中痛。 以上三方,芍药皆四两。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一方,芍药三两,而亦四两之例。 小青龙汤证曰∶咳逆。 大柴胡汤证曰∶心下满痛。又曰∶呕吐而下利。 附子汤证曰∶身体痛。 真武汤证曰∶腹痛。又云∶沉重疼痛、自下利。又云∶咳。 桂枝汤证曰∶头痛。又曰∶身疼痛。 乌头汤证曰∶历节不可屈伸疼痛。又曰∶拘急。 黄 桂枝五物汤证曰;身体不仁。 以上七方,芍药皆三两。 黄芩汤证曰∶自下利。 柴胡桂枝汤证曰∶肢节烦疼。 以上二方,用芍药,或二两,或一两半。而亦三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曰腹痛、曰头痛、曰腹满、曰咳逆、曰下利、曰排脓、曰四肢疼痛、曰 挛急、曰身体不仁,壹是皆结实而所致也。其所谓痛者,拘急也。若夫桂枝加芍药汤、小建 中汤、桂枝加大黄汤,皆以芍药为主药,而其证如此。由是观之,主治结实而拘挛也明矣。 互 考 小建中汤,《伤寒论》不备其证。是以世医不获方意,以为补剂,故其所施也,竟无效 焉?为则按∶此方出自芍药甘草汤,故主治诸病腹拘急而痛者也,学人正焉。芍药甘草附子 汤,其条特举恶寒之证,此附子之所主也,而脱芍药、甘草之所主治也。其用甘草者,治毒 急迫也。其用芍药者,治拘挛也。然则拘挛急迫而恶寒者,此汤主之。 真武汤、附子汤,特有生姜、人参之异。而所主治,则颇异也。真武汤,苓芍为主。而 附子 辨 误 朱震亨曰∶产后不可用芍药,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李时珍曰∶白芍药益脾,能于土 中泻木,产后肝血已虚,不可更泻,故禁之。夫酸寒之药,盖不少矣。何独避芍药之为?世 医雷同其说,不思之甚矣。诸药皆毒,毒而治毒,毒而不用毒,何治之有?《金匮要略》曰∶ 产后腹痛,枳实芍药散主之。《千金方》曰∶产后虚羸、腹中刺痛、当归建中汤主之。此皆 芍药主药,而用之于产后也。且也张仲景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加芍药汤,皆 以芍药为主,而于血证无毫关涉焉,特治结实而拘挛已。若乃酸寒伐生发之气,及泻木之说, 此凿空之论,而非疾医之用也。 品 考 芍药 其种有二∶曰木芍药也,曰草芍药也。木芍药是其真也,花容绰约,亦可爱也, 余取之矣;服食家言,白花胜赤花,尝试其功,赤白惟均也。服食家之说,不可从矣。草芍 药,世所谓宇多芍药也,不可用矣。

<目录>卷中<篇名>牡丹皮内容:仲景之方中,桂枝茯苓丸、八味丸、大黄牡丹皮汤,以上三方,虽有牡丹皮,而不以为 主药也。如此之类,皆从其全方之主治而用之,如征姑阙焉,以俟之后君子也。 品 考 牡丹皮 和、汉同。

<目录>卷中<篇名>茵陈蒿内容:主治发黄也。 考 证 茵陈五苓散证曰∶黄胆。 茵陈蒿汤证曰∶心胸不安、久久发黄。 以上二方茵陈蒿,一方六两,一方十分。 上观此二方,茵陈蒿治发黄也明矣。 互 考 或问曰∶发黄之证,治之之方,其不用茵陈蒿者,间亦有之,如何?答曰∶发黄、小便 不利、或渴无余证者,茵陈五苓散主之。发黄、大便不通者,茵陈蒿汤主之。若乃一身尽黄、 腹胀、大便必黑、时溏者,硝矾散主之。发黄、心中懊 ,柏子大黄豉汤。发黄、腹满、小 便不利,大黄硝石汤。发黄、头痛恶风自汗出,桂枝加黄 汤。发黄呕逆,小半夏汤主之。 发黄、胸胁苦满,小柴胡汤主之。发黄、腹中拘急,小建中汤主之。此皆随证而异方也;仲 景氏之于茵陈蒿,特用之于发黄,无他病者而已。 辨 误 世之医者,论黄胆为湿热,其以黄为土色也。无益于治,此不可从矣。 品 考

<目录>卷中<篇名>艾内容:仲景之方中,芎归胶艾汤用艾,而非君药也。是以其所主治也,不可得而知矣。芎归胶 艾汤,主治漏下下血也,今从其成方而用之。 辨 误 《名医别录》曰∶艾可以灸百病。后人不审其证之可灸与否,一概行之,故罹其害也, 盖不鲜矣。医者见之,以为不候寒热之过也,不审可否,则固已失之矣。论寒热,亦未为得 也。灸者所以解结毒也,若夫毒着脊上,药之不知,下之不及,就其所着而灸之,其毒转而 走腹,而后药之为达也。临其可灸之证也,我不终问其寒热,而未有逢其害焉。有灸而发热, 是毒动也,世医以为灸误,非也。余于若证,灸而不止,其毒之散也,其热亦止,此即所谓 瞑眩而瘳者也。凡艾之为用也,灸之与煎,其施虽异,而以其一物也。偶尔言及焉,灸家言, 禁穴颇多,余家不言之,一从《灵枢》,以结毒为 也。大凡灸不止一日,乃至五日七日, 以多日为有效矣。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我未见其能治者也。 品 考 艾 处处出焉。所卖者,杂它物可正焉。

<目录>卷中<篇名>麻黄内容:主治喘咳、水气也。旁治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一身黄肿。 考 证 麻黄汤证曰∶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 甘草麻黄汤证曰∶里水。 麻黄醇酒汤证曰∶黄胆。 以上三方,麻黄四两,或三两,而为君药。 大青龙汤证曰∶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 越婢汤证曰∶恶风、一身悉肿。 越婢加术汤证曰∶一身面目黄肿。 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其人喘、目如脱状。 以上四方,麻黄皆六两。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曰∶汗出而喘。 牡蛎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麻黄皆四两。 葛根汤证曰∶无汗恶风。 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 乌头汤证曰∶历节疼痛。 以上三方,麻黄皆三两。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不具也。(说在互考中) 以上二方,麻黄二两。 上历观此数方。麻黄主治喘咳、水气也明矣;故其证而恶风恶寒、无汗身疼、骨节痛、 一身黄肿者,用麻黄皆治也。 互 考 甘草麻黄汤、麻黄醇酒汤。唯云里水黄胆,而不审其证。为则按∶黄家兼有喘咳。恶寒 骨节痛之证者,麻黄之所主治也。 牡蛎汤,此甘草麻黄汤而加牡蛎蜀漆方也;牡蛎治动气,蜀漆主逐水,然则世所谓疟疾, 动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二方,其条所谓少阴病者,恶寒甚也,而有无汗之证, 故用麻黄也。 辨 误 甚矣世医之怖麻黄也。其言曰∶吾闻之麻黄能发汗,多服之则漉漉汗出不止,是以不敢 用焉。恶是何言也?譬怯者之于妖怪,足未尝踏其境,而言某地真出妖怪也。为则尝试麻黄 之效,可用之证而用之,汗则出焉。虽当夏月而无漉漉不止之患,仲景氏言服麻黄后,覆取 微似汗,宜哉,学人勿以耳食而饱矣。 品 考 麻黄 本邦之产未闻,而亦有形状相似者,是木贼而非麻黄也。朱震亨、李时珍言其与 麻黄同功,则学人试可乃已。甄权曰∶根节止汗,试之无效也,不可从矣。仲景氏曰∶先煮 麻黄去上沫,今汉舶所载而来者,煮之无上沫,共诸药煮之而可也。

<目录>卷中<篇名>地黄内容:主治血证及水病也。 考 证 八味丸证曰∶小腹不仁。又曰∶小便不利。 以上一方,地黄八两。 芎归胶艾汤证曰∶漏下。又曰∶下血。 以上一方,地黄六两。 三物黄芩汤证曰∶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 以上一方,地黄四两。 上历观此三方,主治血及水、而不及其他也。 互 考 芎归胶艾汤、三物黄芩汤、八味丸,皆以地黄为君药。而二方言血证,一方言小便不利。 胶艾汤方中,除地黄之外,有阿胶、当归、芎 ,均是治血药也。三物黄芩汤,去地黄,则 其余无治血药品也。由是观之,古人用地黄,并治血证水病也,核焉,且也施治之法不别血 之与水亦明矣。 辨 误 夫水之与血,其素同类也。亦唯赤则谓之血,白则谓之水耳。余尝读《内经》曰∶汗者, 血之余也。问曰∶血之余,而汗白者何也?答曰∶肺者,主皮毛也,肺色白也,故汗白也。 此本于阴阳五行,而有害于疾医之道也。疾医之道,殊乎亡也?职斯之由,可悲也哉!夫汗 之白也,血之赤也。其所以然,不可得而知也。刃之所触,其创虽浅,血必出也。暑热之酷, 衣被之浓,汗必出也。壹是皆历皮毛而出者,或为汗、或为血、故以不可知为不可知,置而 不论,唯其毒所在而致治焉,斯疾医之道也。后世之医者,以八味丸为补肾剂,何其妄也? 张仲景曰∶香港脚上入,少腹不仁者,八味丸主之;又曰∶小便不利者;又曰∶转胞病,利小 便则愈;又曰∶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壹是皆以利小便为其功。书云∶学于古训乃有 获。呜呼!学于古训,斯有获药功矣。 品 考 地黄 本邦处处出焉。其出和州者最多,而与出汉土者无异也,充实为佳。藏器曰∶《本 经》不言生干蒸干。《别录》云∶生地黄者,乃新掘鲜者是也;李时珍曰∶熟地黄,乃后人 复蒸晒者,诸家本草,皆谓干地黄为熟地黄。而今本邦药铺,以干地黄为生地黄,非也。干 者,燥干之谓,如干姜是也。生者,新鲜之名,如生姜是也。故古人言生地黄,则必言汁, 言之顺也,岂有干而有汁者哉?仲景氏之所用,生干二品而已。其熟云者,后世之为也,不 可用矣。

<目录>卷中<篇名>葶苈内容:主治水病也,旁治肺痈结胸。 考 证 葶苈大枣汤证曰∶肺痈、胸满胀、一身面目浮肿。 以上一方,葶苈捣丸如弹丸大。 大陷胸丸证曰∶结胸。 以上一方,葶苈半升。 己椒苈黄丸证曰∶肠间有水气。 以上一方,葶苈一两。 大陷胸丸,则水利而疾愈,然则葶苈之治水也明矣。 互 考 或问曰∶葶苈大枣汤、桔梗汤、桔梗白散,同治肺痈,而异其方,何也?为则答曰∶用 桔梗之证,浊唾腥臭,久久吐脓者也。用葶苈之证,浮肿清涕,咳逆喘鸣者也。故因其见证 而处方,不为病名所绊,斯为得也。 《淮南子》曰∶葶苈愈胀。为则按∶胀是水病也。 品 考 葶苈 有甜苦二种。而甜者不中用焉,本邦未出苦葶苈也。或曰∶关以东间有之。

<目录>卷中<篇名>大黄内容:主通利结毒也,故能治胸满、腹满、腹痛。及便闭、小便不利,旁治发黄、瘀血、肿脓。 考 证 大陷胸汤证曰∶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 以上一方,大黄六两。 小承气汤证曰∶腹微满、大便不通。 浓朴三物汤证曰∶痛而闭者。 大黄甘遂汤证曰∶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 大承气汤证曰∶腹满痛者。 大黄硝石汤证曰∶黄胆、腹满、小便不利。 桃核承气汤证曰∶少腹急结。 大黄牡丹汤证曰∶少腹肿痞。 大黄甘草汤,证不具也。 调胃承气汤证曰∶腹胀满。又曰∶大便不通。 以上九方,大黄皆四两。 大黄附子汤证曰∶胁下偏痛。 抵当汤证曰∶少腹硬满。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曰∶心下痞、按之濡。 桂枝加大黄汤证曰∶大实痛。 以上四方,大黄或三两、或二两、一两。而亦四两之例。 上历观此诸方。张仲景氏用大黄者,特以利毒而已。故各陪其主药,而不单用焉。合浓 朴、枳实,则治胸腹满。合黄连,则治心下痞。合甘遂、阿胶,则治水与血。合水蛭、虻虫、 桃仁,则治瘀血。合黄柏、栀子,则治发黄。合甘草,则治急迫。合芒硝,则治坚块也。学 者审诸,仲景方中用大黄者,不止于兹,而以其用之之征,显然着明于兹,故不复游赘也。 辨 误 世医之畏大黄也,不啻如蛇蝎。其言曰∶凡用大黄者,虽病则治乎损内而死。切问而无 其人,此承本草之讹而吠声者也,非耶!仲景氏用下剂,其亦多矣。可见大黄,攻毒之干莫 也。今也畏其利,而用铅刀,宜哉不能断沉 也。虽大下之后,仲景氏未尝补也,亦可以见 损内之说妄矣。凡药剂之投,拔病之未及以断其根,则病毒之动,而未能爽快,仍贯其剂也。 毒去而后爽快,虽千万人亦同。世医素畏下剂,故遽见其毒未去也,以为元气虚损,岂不亦 妄哉? 品 考 大黄 汉土产,有两品,黄色而润实者为良,所谓锦纹大黄也,本邦近者有称汉种大黄 者也

<目录>卷中<篇名>大戟内容:主利水也,旁治掣痛咳烦。 考 证 十枣汤证曰∶引胁下痛。又曰∶咳烦。 互 考 淮南子曰∶大戟去水。 品 考 大戟 汉产有两品,绵大戟为良也,本邦之产,其效较劣。

<目录>卷中<篇名>甘遂内容:主利水也,旁治掣痛咳烦、短气、小便难、心下满。 考 证 十枣汤证曰∶引胸下痛、干呕、短气。又曰∶咳烦。 大黄甘遂汤证曰∶小便微难。 甘遂半夏汤证曰∶虽利、心下续坚满。 大陷胸汤证曰∶短气躁烦。又曰∶心下满而硬痛。 以上四方,其用甘遂,或三枚,或二两,或一钱也。 为则按∶芫花、大戟、甘遂,同是利水,而甘遂之效最胜矣。 品 考 甘遂 汉产为胜,本邦所产,其效较劣。

<目录>卷中<篇名>附子内容:主逐水也;故能治恶寒、身体四肢及骨节疼痛,或沉重,或不仁,或厥冷,而旁治腹痛、 失精、下利。 考 证 大乌头煎证曰∶绕脐痛,若发,则自出汗、手足厥冷。 乌头汤证曰∶历节疼痛、不可屈伸。 乌头桂枝汤证曰∶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 以上三方,乌头皆五枚而为君药也。 桂枝附子汤证曰∶身体疼痛、不能自转侧。 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证曰∶前证而小便不利。 大黄附子汤证曰∶胁下偏痛。 天雄散,证阙。(说在术部) 以上四方,附子皆三枚。 桂枝甘草附子汤证曰∶疼烦不得伸屈。 附子汤证曰∶背恶寒。又曰∶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 以上二方,附子皆二枚。 四逆汤证曰∶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又曰∶手足厥冷。 真武汤证曰∶腹痛。又曰∶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 桂枝加附子汤证曰∶四肢微急、难以伸屈。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曰∶恶寒。 附子粳米汤证曰∶切痛。 麻黄附子甘草汤,证不具也。(说在麻黄部) 麻黄附子细辛汤,证不具也。(说在细辛部) 附子泻心汤证曰∶恶寒。 桂姜草枣黄辛附汤,证不具也。(说在术部) 以上九方,附子皆一枚。 上历观此诸方,其证一是皆水病也。桂枝附子去桂加术汤条曰∶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 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即是术附并走皮中逐水气,未得除故耳。乌头桂枝汤条 曰∶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也。此二者,言附子逐水瞑眩之状也。凡附子中病,则无不瞑眩。甚者脉绝色变,如死人状。 顷 互 考 凡附子、大戟、甘遂之类,同逐水气。而其用之也,随毒所在。附子主水气,而骨节及 身体 桂枝加附子汤,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附子三枚。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用附子一 枚。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者,用附子三枚。随其痛剧,易附子亦有多少。则附子之功,可 得而知也。 《本草纲目》曰∶天雄散,治失精。其说曰∶暖水脏益精,误矣。仲景以天雄逐水耳。 精也 辨 误 《本草纲目》曰∶附子性大热。又云∶大温。夫味之辛酸苦甘咸,食而可知也。性之寒 热温凉,尝而不可知也。以不可知也为知,一测诸臆,其说纷纷,吾孰适从。夫仲景用附子 以逐水为主,而不拘热之有无也。若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其证岂得谓之无热乎? 学人察诸。 孔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有是哉?今所谓中风者,非古所谓中风也。仲景氏曰∶头 痛发热、恶风有汗者,名曰中风。今所谓中风,则肢体不遂者而其说 于《金匮要略》及《千 金 效也,而设一论。更建曰∶类中风。盖类也者,类似也。而《金匮》、《千金》之所谓中风 ,岂类《伤寒论》之所谓中风乎?不类也,宜其不得其治也。为则朝夕苦思,参考仲景氏之 方,今所谓中风者,身体疼痛不仁,而往往附子之证也,今举一二而征焉。乌头桂枝汤证曰 ∶手足不仁、身疼痛也。去桂加术汤证曰∶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桂枝加附子汤证曰∶四 肢微急、难以屈伸。今有此证而用此方,无一不中。中则瞑眩,疾乃瘳。吾故曰∶今所谓中 风者,非古所谓中风。而仲景氏用附子剂者也,不可不知矣。 品 考 附子 今用本邦之乌头也。出于奥州南部津轻松前者,是为上品。今汉客来鬻者,盐藏 而非自然之物也,其功能不与古人所论同也。李时珍曰∶及一两者难得,但得半两以上者皆 良。今汉客来鬻者,大及二两,小不下半两。本邦之乌头,与时珍所说,其轻重只同;而其 效与古人之所用,亦只同也。于是乎吾不用彼而用此也。《博物志》曰∶乌头、附子、天雄, 一物也。《广雅》曰∶奚毒附子也。一年为侧子,二年为乌喙,三年为附子,四年为乌头, 五年为天雄。为则按∶其效皆同,而后世辨别之不可从矣。锉用。

<目录>卷中<篇名>半夏内容:主治痰饮呕吐也。旁治心痛、逆满、咽中痛、咳悸、腹中雷鸣。 考 证 大半夏汤证曰∶呕吐。 以上一方,半夏二升。 小半夏汤证曰∶呕吐、谷不得下。 小半夏加茯苓汤证曰∶呕吐。又云∶眩悸。 半夏浓朴汤证曰∶咽中如有炙脔。 以上三方,半夏皆一升。 半夏泻心汤证曰∶呕而肠鸣。 生姜泻心汤证曰∶胁下有水气、腹中雷呜。 甘草泻心汤证曰∶腹中雷鸣。又云∶干呕。 小柴胡汤证曰∶呕。又云∶咳。又云∶心下悸。 大柴胡汤证曰∶呕不止。 小青龙汤证曰∶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又曰∶吐涎沫。 葛根加半夏汤证曰∶呕。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证曰∶干呕。 越婢加半夏汤证曰∶咳。 苓甘姜味辛夏汤证曰∶呕。 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心痛。 黄连汤证曰∶欲呕吐。 附子粳米汤证曰∶腹中雷鸣。又云∶逆满呕吐。 小陷胸汤证曰∶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 以上十四方,半夏皆半升。 半夏苦酒汤证曰∶咽中伤生疮。 甘遂半夏汤证曰∶心下续坚满。 以上二方,半夏十四枚,或十二枚,近半升。 半夏散证曰∶咽中痛。 半夏干姜散证曰∶干呕吐逆、吐涎沫。 半夏麻黄丸证曰∶心下悸。 以上三方,半夏诸药等分。 上历观此诸方,半夏主治痰饮呕吐也明矣;其余诸证,呕而有痰者,一是皆半夏治焉。 互 考 呕者,生姜主之。呕而有痰者,半夏主之。 小半夏汤、五苓散,其所治大同而小异。小半夏汤治呕吐有痰饮者,五苓散治呕吐而小 便不利也。 大半夏

要想心下痞早日治愈,在接受正规治疗的同时,要注意饮食禁忌,保持规律的作息。



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治疗方法

我们很多人都出现过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情况吧,睡眠质量不好直接导致了我们第二天的效率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当然,造成每个人睡眠质量不好的原因也是不同的,可能是由于个人体质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某种疾病,但是当初现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情况该怎么解决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治疗方法吧。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1.对生活中偶尔遇到做梦经验,不必过份忧虑,相信自己的身体自然会调节适应。人的身心弹性甚大,本文中曾引述案例,连续200小时不睡者,仍能保持身心功能正常,一两夜失眠自不会造成任何困难。偶尔失眠之后,如不担心失眠的痛苦,到困倦时自然就会睡眠。失眠之后愈担心会再失眠的事,到夜晚就愈难入睡。

2.安排规律生活是使生活起居规律化,养成定时入寝与定时起床的习惯,从而建立自己的生理时钟。有时因必要而晚睡,早晨仍然按时起床;遇有周末假期,避免多睡懒觉;睡眠不能贮储,睡多了无用。另外,保持适度运动每天保持半小时至一小时的运动,藉以灵活身体各部器官。惟剧烈运动,睡眠前应尽是避免,有人想藉睡前剧烈运动,使身体疲倦而后易睡,是错误的。

3.设计安静卧房,尽量使卧房隔离噪音,而且养成关灯睡觉的习惯,睡前半小时内避免过份劳心或劳力的工作。即使明天要参加考试,也绝不带着思考中的难题上床。临睡前听听轻音乐,有助于睡眠。

4.睡前饮食适度,睡前如有需要,可适度进食;牛奶、面包、饼干之类食物,有助于睡眠。过饱对睡眠不利;而咖啡、可乐、茶等带有刺激性的饮料,尤不利于睡眠。

5.在海边、森林等地负离子的含量非常丰富,不妨尝试让自己身处这些环境中,接受负离子浴疗养。据相关研究报道,大自然空气中的负离子可以有效改善神经疲劳,振奋精神,改善植物神经紊乱引起的睡眠障碍。

以上内容为我们介绍了如何治疗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情况,我们都可以试着去了解一下这方面的内容,当我们自身出现睡眠质量不好多梦的情况,就可以使自己快去入睡,不至于使第二天无精打采,希望以上介绍的内容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梦遊症的治疗方法

养成运动健身的习惯可以预防多种疾病的出现,如果不爱运动,日常生活习惯也比较差,就容易出现梦遊症。如果已经出现梦遊症,就要马上接受专业治疗,并在饮食以及生活作息上配合治疗。

梦游常常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对梦游现象十分惊奇,同时也对梦游产生了一系列明显的偏见。常人认为,梦游者大概像瞎子一样四处乱撞,其实梦游者眼睛是半开或全睁着的,他们走路姿势与平时一样。常人还认为梦游者胆子奇大,敢做一些惊险恐怖的动作,其实梦游者很少做越出常规的事,梦游时也极少作出伤害性的进攻行为。当然,梦游者有时由于注意力分散偶尔会跌倒碰伤。常人还有一种偏见,认为不可随便去喊醒梦游者,因为梦游者忽然惊醒会吓疯的。事实上,梦游者很难被唤醒,即使被唤醒了,他也不会发疯,只是感到迷惑不解而已。还有人认为梦游事实上是在做梦,可心理学家观察到:梦游往往发生在做梦很少的非快速眼动期。 梦游多出现在儿童时期,约1%到6%的儿童偶有梦游现象,如果将仅出现一次梦游的儿童也算进去,梦游的出现率约25%。一般来说,儿童梦游不算什么大毛病。相比之下,成人梦游则少得多了,但成人梦游则是一种病态行为。下面让我们来看看梦游症 1.梦游的一般特征 梦游显然是一种变异的意识状态。患者与周围环境失去了联系,他似乎生活在一个私人的世界里。他的情绪有时会很激动,甚至会说一大堆的胡话,旁边人很难听懂他在讲什么东西。他似乎在从事一项很有意义的活动。这种活动往往是他压抑的痛苦经历的象征式重现。梦游结束后,患者对梦游一无所知。 2.DSM-Ⅲ的诊断标准 《心理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Ⅲ中的诊断标准是心理学界对梦游症的最新定义,主要包括如下五点: (1)常有睡眠中起床行走行为,通常发生在主要睡眠阶段的最初第三期。 (2)当梦游时,患者脸部表情呆板,对他人的刺激基本上不作反应,梦游者也很难被强行唤醒。 (3)清醒时(不管是在梦游结束后,还是在第二天早晨)患者对梦游中所发生的一切大都遗忘了。 (4)当从梦游状态醒来后的几分钟内,患者心理活动与行为均无损伤(尽管醒来最初一刻,患者有迷糊与定向力障碍)。 (5)梦游的起始及进行过程中没有诸如癫痫症一类的器质性因素加入。 为什么会得梦游症 1.催眠理论 最初迈斯麦创立催眠术时,他就发现被催眠者往往会出现梦游症状。根据现代催眠态的分类标准,梦游状态是催眠可导致的最深状态。如果催眠师将被催眠者诱导入梦游状态以后,命令被催眠者做一些日常事务,被催眠者可以像正常状态下那样完成得很好。催眠的原理是在大脑中枢根据言语暗示产生一个兴奋中心,同时抑制其他部位的活动。梦游也是一样,大脑中枢有一部分兴奋起来,而其他部分则还在睡眠之中。 伯汉姆鲁做过一个催眠后暗示实验,以证明催眠后暗示可使人体会到与现实一样逼真的幻觉。这个实验是这样进行的: 我给一位聪明、敏感,但一点也不歇斯底里的妇女进行催眠,我给了她一个很复杂的催眠后暗示,使她的所有的感官都能参与其中。我暗示她在医院的庭院里听到军乐声,士兵们走上楼来进入房间......。一个乐师醉醺醺上来说胡话,还想拥抱她,她给了他两记耳光,还呼喊护士与护士长,很快护士赶到轰走了醉汉。这上面的情景都是在催眠中描述给被催眠者听的。结果,她醒来后,生动地感受到了上述的一幕幕场景。她以前从未有过同样的幻觉,现在她怎么也无法摆脱这种幻觉。她左右回顾,问其他病人是否看到了刚才发生的一切。她无法分辨现实与幻觉。当这一切都结束的时候,我告诉她:“这仅仅是我暗示你的幻觉。”她方才相信刚才的一幕确实是幻觉,但她坚持认为这几乎与现实一样,比梦境要逼真得多。 患者从催眠状态醒来以后,将催眠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全忘记了。过了不久,因为受催眠后暗示作用,他体会到了逼真的幻觉。这个实验提供了说明梦游症的一个模式:正如被催眠者一样,梦游者不过是将预先设计好的剧本进行一次幻觉式的排演。当然,这种解释只是一种近似的比喻。 2.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梦游是一种潜意识压抑的情绪在适当的时机发作的表现。确实,梦游患者总有一些痛苦的经历。事实上,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可以很直观地解释梦游症:当本我力量积聚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冲破了值勤的自我的警戒。面对来势汹涌的本我力量,值勤的自我只可逃避不管,有个别值勤的自我还被抓来作助手,因为人的言行都是自我的职责。当本我胡闹了一会儿以后,能量消耗了不少,自我的值勤者立即把本我赶回了牢笼。为了逃避超我的惩罚,自我的值勤者隐情不报,结果梦游者醒来以后便会对刚才发生过的事一无所知。虽然如上解释近乎于天方夜谭,但从逻辑上讲却是言之有理的。 梦游症的治疗 1.厌恶疗法 马克.吐温曾恶作剧式地对一个梦游者说,只要在床前撤上一把图钉,保准梦游可治好。虽然此法具有伤害性而难以叫人接受,但它很合心理治疗的原理。目前治疗梦游症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仍是厌恶疗法,只是施行的方式要温和得多。通过病因分析,我们已经知道梦游多少是一种象征性的愿望补偿,通过厌恶疗法把梦游者从梦中喊醒,打破了梦游者的行为定势,使这种下意识的行为达不到目的,那么梦游就会逐渐消退。 有一个人梦游时常把一支装有弹药的猎枪对准自己的妻子,这种危险的举动搅得生活得不到安宁。治疗方法很简单,让妻子睡床的外侧,丈夫睡内侧,这样当丈夫起床梦游时便会把妻子闹醒,这时妻子立即取来一个警笛,对着丈夫的耳朵使劲吹。警笛尖锐的声音很快将丈夫弄醒了。这样仅试过两次,患者的梦游症便被治愈了。 采用厌恶疗法有两个关键之处,一是设法在患者梦游时唤醒治疗者,二是及时中断患者梦游行为。 2.精神渲泄法 从前面的病因分析可以得知,梦游是精神压抑造成的,所以要根治梦游症状必须要做的是解除内心深处的压抑。其实要寻找梦游者的病因是非常简单的,梦游者的梦游行为十有八九代表了他内心深处的想法。那位丈夫把猎枪对准妻子,是在梦游中借助自己的意象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如果梦游是夫妻间隐性冲突造成的,可参照本书第一篇中有关的自疗方法进行心理调整。解除患者内心深处的压抑感是治疗梦游症的关键之处。上述那位患者的妻子就必须与丈夫促膝谈心,努力解决存在的矛盾与冲突。 事实上,梦游症在儿童中的发生率颇高,这些梦游往往是想念亲人所致。家长或孩子的管教者应给孩子更多的的温暖,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减少孩子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有可能的话,应尽早让孩子与亲人相见,或通个电话、写封信,这些方法可有效地消除孩子对亲人的过分思念。 梦游症是一种较常见的睡眠障碍,据统计发生率约占一般人口的1%~6%,男多于 女,小儿多于成人,常有家族史。梦游症多发生于睡眠最初的2~3小时内,持续时间一 般5~30分钟,发作后有可能意识转为清醒,也可能继续入睡。发病时脑的活动呈不完全 觉醒状,处于一种意识朦胧状态。 梦游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多属于功能性变化;少数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如癫 痫合并梦游等。多数可在数年后自愈,因而推测与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 本病发作次数不定,可隔几天、几十天发作一次,亦可一夜发作数次。 [治法]:养阴,重镇安神 磁石30(先煎)龙骨30(先煎)牡蛎30酸枣仁12郁金12淮山15 生地12丹皮12云苓18麦冬12石菖蒲12女贞子9黄芪12

病患朋友的健康非常重要,不要为了家庭、工作忽视了自我保养,梦遊症是一种可以根治的疾病,要求每一个病患要积极一些,不要丧失信心,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