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_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由网友(别一喝就醉风一吹就流泪)分享简介:你知道羊蹄草吗,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对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帮助。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羊蹄草其实就是一种草本植物,在民间经常被晒干用作一种药物用药,因为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治疗腹泻便血。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抑制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地抑制一些肿瘤疾...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羊蹄草吗,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中药材,对于一些疾病非常有帮助。今天就带大家来看一下。

【别名】
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间草药》),小蒲公英、七十二枝花、牛尾膝(《广西中兽医药植》),紫背犁头草(《南宁市药物志》),山羊草、天毛草(《浙江中药资源名录》),土黄连、野芥兰(《广西中草药》)。

【来源】
为菊科植物

一点红



全草



带根全草

。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一年生草本,高10~40厘米。茎直立,或近根部倾斜,紫红色或绿色,秃净或被疏毛。基生叶卵形、琴形,长5~10厘米;上部的叶较小,常为全缘或具粗锯齿,基部多少抱茎;叶面绿色,背常为紫红色。头状花序,顶生;梗长5~8厘米,每为2分歧;总苞片矩圆形,2列,绿色,基部膨大;花托平坦;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与苞片几等长,紫色,外表有短毛,5裂,雄蕊5,药截头状,顶部有一腺状尖头,基部钝;雌蕊1,子房下位,柱头分叉,稍伸出于花药之上。瘦果长约3毫米,狭矩圆形,有棱,冠毛白色,柔软。花期7~11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布】
生于田园、路边或草丛中。分布广东、广西、贵州、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产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性状】
干燥全草。长约30厘米左右,根茎细长,圆柱形,浅棕黄色。茎多分枝,细圆柱形,有纵纹,灰青色或黄褐色。叶纸质,多皱缩,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上部叶较小,基部稍抱茎。头状花序干枯,花多脱落,仅存花托及总苞,苞片茶褐色,干燥膜质。瘦果浅黄褐色,冠毛极多,白色。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以足干、叶多者为佳。

【化学成份】
全草含生物碱、酚类。

【性味】
苦,凉。

【功能主治】
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聘耳,目亦,喉蛾,疔疮,肿毒。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8钱(鲜者1~2两)。外吊:煎水洗或捣敷。

【注意】
《广东中药》Ⅱ:"孕妇慎用。"

【附方】
①治赤白痢证及远年便血:羊蹄草和猪精肉煎汤服之。(《岭南采药录》)

【临床应用】
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支气管肺炎

【备注】
同属植物

小一点红

外形与本种非常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总苞短于花冠,下部的叶卵形,仅有粗齿,不为琴状分裂。其全草亦入药用,功效与本品基本相同。

【摘录】
《*辞典》

【出处】
1.出自《岭南采药录》。

我们知道了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羊蹄草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羊蹄草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羊蹄草其实就是一种草本植物,在民间经常被晒干用作一种药物用药,因为它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效果,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治疗腹泻便血。而且还可以有效的抑制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地抑制一些肿瘤疾病,所以正确的使用,对发挥它的保健价值是比较好的。

羊蹄草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福建等地,长约30厘米,根茎细长,叶呈纸质,灰青色,基部叶卵形、琴形,有干草气,味淡略咸,主治功效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凉血止血。可治痢疾、腹泻、便血、水肿、肠痈、耵耳、目赤、喉蛾、疔疮、肿毒。

抑菌作用

本品煎剂,对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棕榈酸和蜂蜜酸。

抑制肿瘤作用

羊蹄草甲醇提取物是DL、EAC、L-929细胞的细胞毒素,但在体外条件下对正常淋巴细胞无毒作用。给小鼠以100mg/kg的剂量稹胃能抑制肿瘤的增长,能增加肿瘤小鼠的存活时间,此外,还能抑制DNA的合成。

治慢性胃肠炎:辞一点红60g,桂皮6g。水煎,每日1剂。(江西《草药手册》)

治风热:翳膜野芥兰120g,梅片0.3g。共捣拦,敷眼眶四周。

治小儿疳积:野芥兰9g。燕瘦猪肉吃。(2、3方出自《广西民间常用中草药手册》)

治乳腺炎,疖肿:(一点红)鲜全草适量,加食盐少许捣烂,敷患处,每日1换。同时鲜全草30g(干品15g),水煎服。(《浙江民问常用草药》)

希望大家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介绍之后,能够更加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其作用,这样我们在生活当中就能够正确地利用它抑制一些肿瘤疾病,尤其是对于一些慢性肠胃炎,或者是经常出现腹泻便血等问题,都可以正确地利用它进行治疗。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