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虫散的功效与作用_九房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丶神经质先生\")分享简介: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九虫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九房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九房散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别名...



九虫散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九虫散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藿芦2两(炙),贯众1两,干漆2两(炙),狼牙1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诸虫。

【用法用量】
以羊肉羹汁服1合,1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七引承祖方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九虫散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九房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九房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九房散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别名】
久房散

【处方】
菟丝子3两,黄连3两,蒲黄3两,消石1两,肉苁蓉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并鸡肶胵中黄皮3两,同为散。

【功能主治】
小便多或不禁。

【用法用量】
久房散(《千金翼》卷十九)。《千金翼》久房散用法下注“一方有五味子三两”。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菟丝续绝伤,补精气;蒲黄消瘀血,止茎痛,黄连泻心火,除积热;苁蓉助少火,滋阴精;消石通固结,解石毒;鸡肶胵消积气,安肠胃,能使便溺有常,妙用全在乎此。

【摘录】
《千金》卷二十一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九房散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九珍散的功效与作用

各种中药方剂都有自己独特的功效,在电视上大家应该都看过关于中药方剂的介绍,它能够很好的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中药方剂九珍散的作用。

【处方】
细辛(去叶土)、射干、半夏(汤洗7次)、麻黄(去根节)、黄芩、白芍药、五味子、款冬花、甘草(炙)各等分。

【功能主治】
肺脏乘寒,咳嗽喘急,喉中有声。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煎至8分,去滓,食后、临卧热服。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八

【处方】
赤芍、白芷、当归、川芎、大黄、甘草、生地、瓜蒌、黄芩各等分。

【功能主治】
一切痈疽、疮疖、肿毒,因气壅血热而生者;兼治妇人乳痈。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2盏,酒1盏,煎至2盏,去滓热服。

【摘录】
《医方大成》卷九引《简易方》

通过本文对九珍散的介绍,我们知道九珍散还有很多其他的功效,大家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哦!希望介绍的这些九珍散的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大家健康养生!



九宝散的功效与作用

很多人对九宝散并不是很了解,所以在选择之前,对九宝散的成分、适应症都是要进行很好认识,这样对疾病治疗才会有很好的帮助,使得疾病得到很好改善。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

【别名】
九宝汤(《易简方》)、苏沈九宝汤(《古今医统》卷四十四)。

【处方】
大腹子(连皮)肉桂 甘草(炙)紫苏 杏仁(去皮、尖)桑根白皮各30克 麻黄(去根)陈皮(炒)薄荷各90克

【制法】
上药捣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久病气喘,每至秋冬增剧,不可坐卧。

【用法用量】
每服10克,用水300毫升,加童便75毫升,乌梅2个,姜钱三片,煎至250毫升,滤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
《苏沈良方》卷五

【处方】
胆矾1钱半,细辛1钱半,青盐1钱,荜茇(如有虫用,无虫不用)1钱,川芎1钱,砂仁1钱,滑石1钱,五倍子1钱,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与好茶对半研匀。

【功能主治】
牙疼。

【用法用量】
早、晚擦牙。

【摘录】
《奇效良方》卷六十二

【处方】
青盐、细辛(去叶土)、延胡索、高良姜、荜茇、胡椒、麝香(别研)、乳香(别研)、雄黄(别研)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次入别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
牙痛。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微微擦痛处。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一

【别名】
九宝饮

【处方】
麻黄(去节)半两,薄荷半两,大腹皮半两,紫苏半两,陈皮2钱半,杏仁(去皮尖)2钱半,桑白皮(炙)2钱半,肉桂2钱半,枳壳2钱半,甘草1钱。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小儿咳嗽,肺脏感寒。

【用法用量】
九宝饮(《诚书》卷十二)。

【摘录】
《准绳,幼科》卷九

相信大家看了九宝散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九宝散很神奇,九宝散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九鸟散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九鸟散。

【处方】
蔓陀罗花1钱,露蜂房3分5厘,鸠粪3分5厘,反鼻1钱(一方无反鼻)。

【制法】
上为细末,以麻酒饮服。

【功能主治】
麻醉整骨。主

【用法用量】
实人9分,虚人8分,昏沉不醒者,与浓煎茗1碗为妙。

【摘录】
《中国接骨图说》

上面是关于九鸟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九鸟散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九虫丸的功效与作用

今天,人们衣食不愁,祛病延年已成为大家追求的目标。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九虫丸具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等多种功效,在食疗保健领域的应用相当广泛。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牙子、贯众、蜀漆、芜荑、雷丸、橘皮各等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百虫。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浆送下,1日2次。令虫下。

【摘录】
《医心方》卷七引承祖方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九虫丸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九疸秦王散的功效与作用

九疸秦王散怎么吃?想必不少人对九疸秦王散的功效与作用都有所耳闻,但是如何用九疸秦王散来治愈疾病却是不太清楚的。今天就带着大家看看它是如何结合养生。

【别名】
秦王九疸散(《千金翼方》卷十八)。

【处方】
桅子仁 葛根 葶苈子 栝楼 秦椒(汗)瓜蒂 石钟乳 凝水石 牡蛎 泽泻 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九疸。胃疸,食多喜饮;心疸,烦心,心中热;肾疸,其人唇干;脾疸,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肺疸,饮少小便多;舌疸,渴而数便;肉疸,其人小便白;髓嘱疸道,目眶深,多嗜卧;肝疸,胃热饮多水激肝。

【用法用量】
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15克,捣末下筛。每次3克,日三,稍加至6克,用米饮送下。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桃、李、雀肉。

【摘录】
《外台秘要》卷四引《古今录验》

【别名】
秦王散、九疸秦椒散

【处方】
栀子仁、葛根、葶苈子、栝楼、秦椒(汗)、瓜蒂、石钟乳、凝水石、牡蛎、泽泻、白术各等分。

【功能主治】
胃瘅、心瘅、肾瘅、脾瘅、肺瘅、舌瘅、肉瘅、髓瘅、肝瘅。

【用法用量】
秦王散(原书同卷)、九疸秦椒散(《普济方》卷一九六)。《外台》:胃瘅,食多喜饮,栀子仁主之;心瘅,烦心,心中热,葛根主之;肾瘅,其人唇干,葶苈子主之;脾瘅,溺赤出少,心惕惕若恐,栝楼主之;肺瘅,饮少小便多,秦椒(汗)、瓜蒂主之(一云膏疸);舌瘅,渴而数便,石钟乳主之;肉瘅,其人小便白,凝水石主之;髓瘅,目眶深,多嗜卧,牡蛎、泽泻主之;肝瘅,胃热饮多水激肝,白术主之。上十一味,随病所在加2分。

【注意】
忌桃、李、雀肉等。

【摘录】
《外台》卷四引《古今录验》

通过本篇文章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九疸秦王散的知识,相信很多人看完之后对九疸秦王散的认识是很多的。我们对药材的认识越多的话,在使用的时候才会更加清楚这个药物有什么作用,这样就不会怕使用错误的情况出现。



藜芦散的功效与作用

你知道藜芦散吗?在对它没有足够的了解的情况下人们在选择藜芦散时会产生很多的犹豫和顾虑,例如它的效果如何?它应该怎么吃?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一个回答。

【处方】
藜芦30克(炮令少变色)

【制法】
上药一味,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治黄疸,热毒结在胸膈,上壅烦闷,目赤口干。

【用法用量】
每次1.5克,以温水调下,当小吐,不过数服即效。

【备注】
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补。

【摘录】
《肘后方》卷四

【处方】
藜芦 白矾(火煅)各9克 猪牙皂角3条(蜜炙)雄黄3克 粉草 北薄荷各6克

【制法】
上药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咽喉肿痛或喉闭。

【用法用量】
干服少许;如喉闭塞,吹入即愈。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九

【处方】
藜芦1两(去芦头,以鸡子1枚取白,涂炙令尽),(艹闾)茹1两,雄黄2两(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入雄黄末,更研令匀。

【功能主治】
蚍蜉瘘,浮核不尽,及诸息肉在肌中。

【用法用量】
敷疮上,不得入眼。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处方】
藜芦半两,真珠末半两,硫黄3分(细研),马齿矾3分(烧令汁尽),雄黄3分(细研),麝香1分(细研),(艹闾)茹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蚀恶肉。主痈疽。

【用法用量】
每用少许敷疮,1日2-3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
藜芦(着灰中炮之,令小变色)。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黄疸。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匕。当小吐,不过数服。

【摘录】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
大藜芦末半钱。

【功能主治】
久疟不能饮食,胸中郁郁,欲吐不能吐者。

【用法用量】
温齑水调下。以吐为度。

【摘录】
《保命集》卷中

【处方】
藜芦(去芦头)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麝香1分(研)。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匕,掺于齿上。如牙有虫孔,即以绵裹少许纳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处方】
藜芦(为末)。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虫牙疼痛。

【用法用量】
塞牙孔中。勿令咽汁,有涎吐之。

【摘录】
《景岳全书》卷六十

【处方】
贯众1两,藜芦2钱,漏芦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秃疮。

【用法用量】
先洗净疮,候干,油调涂。

【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八

【处方】
藜芦(去芦头)半两,莽草半两,细辛(去苗叶)1两,垣衣(东墙上取)1两,盐1两,棘刺49枚(有钩者)。

【制法】
上为末,水调成剂,以荞麦面4两,和作饼子裹之,烧令通赤,于醋中蘸,焙干,为散。

【功能主治】
牙痛断宣露,疼痛疳(匿虫)。

【用法用量】
用柳枝咬头令软,搵散置齿间,良久温水漱,早晨、临卧用之。

【摘录】
《普济方》卷六十七引《肘后方》

【处方】
藜芦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
疥疮。

【用法用量】
用盐少许,以鲫鱼煎油涂。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十二

【处方】
藜芦(炙)3铢,巴豆(去皮,炒)14个,乱发1鸡子大(烧灰),干姜5块子,蜀椒3合(汁),盐豉1升半(炒)。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痢如膏血。

【用法用量】
小儿每服2分匕。不能服,当哺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婴孺方》

【处方】
藜芦半两(去芦头),细辛半两,莽草半两,青盐1两,生地黄1两,牛膝1两,曲头棘针49枝。

【制法】
上为末,用荞面搜作饼子,可药末裹之,烧令通赤,于醋中略粹,过滤出后,晒干,研为细散。

【功能主治】
牙齿宣露,齿根挺出,疼痛疳(匿虫)。

【用法用量】
每用以纸片子,可牙齿患处大小,水中蘸过,掺药末贴之,有涎即吐却,后用热水漱口,1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四

看了上文对于藜芦散的介绍,我们对于藜芦散的功效和作用等内容也有了些许印象,这也是我们在食用前所必须要了解的。



白茅根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白茅根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白茅根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白茅根1两(锉),百合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葛根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别名】
白茅根汤

【处方】
白茅根1两(锉),赤芍药3分,滑石1两,木通3分(锉),子芩3分,葵子1两,车前子3分,乱发灰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血淋,小便中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白茅根汤(《鸡峰》卷十八)。方中赤芍药,《鸡峰》作“白芍药”。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白茅根3分(锉),遽麦1两,鲤鱼齿20枚(细研),木通2两(锉),车前子1两,冬葵子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小便淋涩及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七十九

【处方】
伏龙肝4两,禹余粮4两,白芍药4两,熟地黄4两,地榆4两,白茅根4两,龙骨6两,当归6两,甘草、麒麟竭。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崩中不止,遶脐撮痛,或时烦渴。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麒麟竭用量原缺。

【摘录】
《鸡峰》卷十五

【处方】
白茅根1两(锉),犀角屑3分,刺蓟根1两半,黄芩1两,桑根白皮2两(锉),紫菀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心、肺脏热壅致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1合,更煎2-3沸,每于食后温服之。

【摘录】
《圣惠》卷三十七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白茅根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它的人,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石珍散的功效与作用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中药方剂的身影,可见方剂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广泛的。那么大家知道石珍散吗?如果不知道,就看一下本篇文章吧。

【处方】
石膏(煅)轻粉各30克 青黛 黄柏末各9克

【功能主治】
清热泻火,燥湿止痒。治天疱疮,日久破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现用于急性、亚急性皮炎。

【用法用量】
上共研细,先以甘草汤洗净,后以此药掺之,其疼即止。

【摘录】
《外科正宗》卷四

【处方】
熟石膏60克 青黛 黄柏各9克

【功能主治】
治疮疡破烂,红肿焮痛。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香油调敷。

【摘录】
《青囊秘传》

上面介绍了石珍散的做法,不同的养生方剂带给我们的功效与作用是不同的,所以饮用一些方剂还是有好处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