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合香丸的功效与作用_丁香柿蒂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拜托别放弃)分享简介: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说到丁香柿蒂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丁香柿蒂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处方】丁香 柿蒂 青皮 陈皮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诸种呃、...



苏合香丸的功效与作用

人的身体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系统,如果生病,就会影响身体健康。中药方剂恰恰可以在治愈病症的同时顺带调理修复其它受损的器官机能,是很多患者的福音,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苏合香丸这种中药方剂。

【处方】
苏合香50g 安息香100g 冰片50g 水牛角浓缩粉200g 麝香75g 檀香100g 沉香100g 丁香100g 香附100g 木香100g 乳香(制)100g 荜茇100g 白术100g 诃子肉100g 朱砂100g

【性状】
为赭红色的水蜜丸或赭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苦、辛。

【炮制】
上十五味,除苏合香、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其余安息香等十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水牛角浓缩粉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再将苏合香炖化,加适量炼蜜与水制成水蜜丸960丸,低温干燥;或加适量炼蜜制成大蜜丸960丸,即得。

【功能主治】
芳香开窍,行气止痛。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注意】
孕妇禁用。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上文是关于苏合香丸的介绍和分析,希望在大家的生活中能有参考的价值。另外 一定要合理的用药,这才是保证生命健康的标准。



丁香柿蒂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丁香柿蒂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丁香柿蒂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丁香 柿蒂 青皮 陈皮各等分

【制法】
上药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
主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二

【别名】
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处方】
人参 茯苓 橘皮 半夏 良姜(炒)丁香 柿蒂各30克 生姜45克 甘草15克

【制法】
上药锉散。

【功能主治】
主吐泻及病后胃中虚寒,呃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煎,乘热顿服。或用此调苏合香丸亦妙。

【摘录】
《世医得效方》卷四

【处方】
丁香1钱5分,柿蒂1钱5分,茴香1钱,干姜1钱,良姜1钱,陈皮1钱。

【制法】
上药各为细末。

【功能主治】
伤寒阴证呃逆;及胸中虚寒,呃逆不止者。

【用法用量】
用热姜汤调下。示止,宜再服。

【摘录】
《伤寒全生集》卷三

【别名】
温中散、丁香柿蒂汤

【处方】
人参1两,茯苓1两,橘皮1两,半夏1两,良姜(炒)1两,丁香1两,柿蒂1两,生姜1两半,甘草5钱。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吐利及病后胃中虚寒,咳逆至七八声相连,收气不回者。

【用法用量】
温中散(《古今医鉴》卷五)、丁香柿蒂汤(《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

【摘录】
《得效》卷四

【别名】
丁香柿蒂汤、丁香汤

【处方】
丁香、柿蒂、青皮、陈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诸种呃噫,呕吐痰涎。

【用法用量】
丁香柿蒂汤(《卫生主鉴·补遗》)、丁香汤(《医统》卷二十七)。

【摘录】
《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施圆端效方》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丁香柿蒂散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脚气止痛方的功效与作用

脚气止痛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脚气止痛方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脚气止痛方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蓖麻子7粒(去壳)。

【制法】
研烂如泥,同苏合香丸打和。

【功能主治】
脚气痛疼。

【用法用量】
贴脚心。其痛立止。

【摘录】
《医方大成》卷五

看完了本文对脚气止痛方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理中汤加丁香柿蒂散的功效与作用

大家都知道中药是很神奇的,每种药材都有自己特定的属性,当它们中的几种融合在一起又会发生什么呢?接下来就为大家推荐理中汤加丁香柿蒂散这种中药方剂,为我们来揭晓答案。

【处方】
人参1两,茯苓1两,陈皮1两,半夏1两,良姜(炒)1两,丁香1两,柿蒂1两,生姜1两5钱,甘草5钱。

【功能主治】
病后胃中虚寒者,呃逆至8-9声相连。

【用法用量】
水煎服。合苏合香丸尤妙。

【摘录】
《风痨臌膈》

其实用理中汤加丁香柿蒂散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是有一些讲究的,希望大家能够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服用。



丁香草果散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丁香草果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丁香草果散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丁香1钱半(拣新辣者),草果3个(面裹煨,面裂为度),麦门冬半两(去心,汤洗),人参2钱,茯苓2钱半,半夏2钱(姜制),甘草2钱(炙),淡竹叶数叶。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脾虚发热及潮热。

【用法用量】
分作6服,用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摘录】
《集验方">洪氏集验方》卷三

上文主要介绍了丁香草果散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丁香人参散的功效与作用

长期的不规律的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身体的各种问题。中药方剂就是解决这种情况的一个好办法,接下来,我们来介绍下丁香人参散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处方】
丁香1分,人参1分(去芦头)。

【制法】
上为细散,分为2服。

【功能主治】
霍乱,胃气虚,干呕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以牛乳3合,煎3-5沸,和滓温服,如人行5里再服。

【摘录】
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见《普济方》卷二四三

以上就是向大家介绍了关于丁香人参散的知识,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对于丁香人参散的认识会更加清晰。丁香人参散对于一些疾病来说,帮助是很大的。多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是很有帮助的,要懂得调理身体。



丁香止痛散的功效与作用

丁香止痛散的做法你知道了吗?积累点点滴滴健康知识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意想不到收获哦。

【处方】
良姜150克 茴香(炒)甘草(炙)各45克 丁香15克

【制法】
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
主胃寒疼痛,不可忍者。

【用法用量】
每服6克,沸汤调服,不拘时。

【摘录】
《卫生宝鉴》卷十三

知道了丁香止痛散主要治疗那些疾病之后,也可以了解一下丁香止痛散的禁忌等,以免给身体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



丁香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治疗疾病,很多人会选择中医来调理,事实也证明中医调理时间虽然长了些,但效果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种疗效非常好的中药方剂丁香煮散,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处方】
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四两。益智(去皮)五两半,胡椒二两。

【炮制】
上件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脾脏伏冷,胃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寒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盐一捻,煎至七分,空心,食前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极妙。

【摘录】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丁香(不见火)红豆(去皮)青皮(去白)甘草(炙 )川乌(炮,去皮、脐)陈皮(去白)干姜(炮)良姜(炮、去芦头)各120克 益智(去皮)165克 胡椒60克

【制法】
上药锉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主脾脏伏冷,胃脘受寒,胸膈痞闷,心腹刺痛,痰逆恶心,咳嗽中满,脏腑虚滑,饮食减少,翻胃吐逆,四肢逆冷。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盐1捻,煎至100毫升。空腹时稍热服。滓再煎。病退即止。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三

【处方】
丁香15克 赤茯苓(去黑皮)桔梗 白术 白芷 桂(去粗皮)半夏(汤洗七遍,生姜作曲,焙)甘草(炙,锉)人参各30克 干姜(炮裂)15克 槟榔(锉)高良姜 肉豆寇(去壳)各7.5克

【制法】
上药13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噫醋吞酸,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大枣2枚,煎至90毫升,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处方】
丁香1两,神曲(湿纸裹爁)3两,诃子枣大者3两,干姜(生熟各半)3两,半夏(火炮)3两,厚朴(姜制)3两,甘草(生熟各半)3两,陈橘皮4两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泄泻下痢,伤冷面色痿黄,心痛脏腑不安,症癖气块。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3片,水1盏,煎至5分,食前热服,甚者两服,每日2次。

【注意】
忌生冷,动气物。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一引《张氏家传》

【处方】
母丁香1钱,没石子2个,川百药煎1钱半,甘松1两,针砂(醋炒)1钱半,白及2钱半,新钉子1个,诃子皮2钱,三奈子1钱。

【制法】
上为细末,水1大碗,煎至7分,用小瓶盛贮,用铁钉浸在药水内3日,油纸盖护,勿令灰土入内。

【功能主治】
乌髭发。主

【用法用量】
临卧用掠发鬓,次早以温水洗去。

【摘录】
《普济方》卷四十九引《德生堂方》

【处方】
丁香14枚,石莲肉14枚,北枣7个(截碎),生姜7片,黄秫米半合(洗)。

【功能主治】
翻胃呕逆,泄泻。

【用法用量】
《张氏医通》无“北枣”。

【摘录】
《直指》卷七

【处方】
丁香1分,肉桂1分,厚朴3分(去皮,姜汁炙),甘草3分(炙),麻黄2分(去节),芍药半两,诃子皮4分,大黄3分,旋覆花3分,吴茱萸2分(热浆水淘五遍,浮者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热痰,浑身疼痛,鼻塞烦壅闷躁,头痛,一切诸气疾。

【用法用量】
每服如茶点,1字至半钱,温服,不拘时候。若伤寒热痰,只半温服之。风气常服半钱,治病1钱,去大黄1分,夏添甘草2分,秋添诃子皮2分,冬添肉桂2分。

【摘录】
《传家秘宝》卷中

【处方】
丁香1两3分,蓬莪术2两,荜澄茄1两半,枳壳1两3分(炒令黄色),藿香(1两半),沉香1两,麝香半两,芍药半两,当归3分,诃子1两(去核),前胡1两,人参1两,京芎1两,木香3分,槟榔7个,豆蔻(去皮)7个。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一切冷气攻冲,心胸不利,不思饮食,腹胁刺痛,口苦无味,吐逆及酒后呕吐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煎至5分,热服。

【摘录】
《博济》卷二

看了上文对丁香煮散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大丁香煮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大丁香煮散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
十味丁香煮散、丁香煮散

【处方】
丁香1两,附子(炮,去皮脐)1两,干姜(炮)1两,高良姜(锉,油炒)1两,红豆(去皮)1两,益智仁1两,青橘皮(去白)1两,陈橘皮(去白)1两,甘草(炙)1两,胡椒半两。

【功能主治】
脾经受冷,胃脘停寒,胸膈痞闷,腹胁攻刺疼痛,痰逆恶寒,咳嗽中满,脏腑虚鸣,饮食减少,四肢逆冷。脾胃伤冷,中脘痞滞,胃口宿寒,停痰留饮,气积不散,心腹大痛,胁肋膨胀,泄利水谷,呕逆恶心,下竭上虚,食饮不下,肢体瘦怠,自汗不止,阳气暴脱。

【用法用量】
十味丁香煮散(《百一》卷二)、丁香煮散[《局方》卷三(吴直阁增诸家名方)]。方中附子,《局方》(吴直阁增诸家名方)作“川乌”。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六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你是不是已经了解了大丁香煮散的做法了呢?养生从生活小事做起,希望本文对你有一些帮助!



独效苦丁香散的功效与作用

人类身体结构的特殊性使得身体更加的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需要时刻的关注身体的变化,当出现不适的时候需要及时的做诊断和治疗。独效苦丁香散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剂。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独效苦丁香散的功效与作用主要有哪些。

【处方】
苦丁香(即甜瓜蒂)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惊忧之极,痰犯心包,忽患心疾,癫狂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井花水调满1盏服之。得大吐之后,熟睡,勿惊之,自是遂安。凡吐能令人眼翻,吐时令闭双目,或不省人事,则令人以手密掩之。吐不止,以生麝香少许,温汤调解之。

【摘录】
方出《永类钤方》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十八

上面就是本文对于独效苦丁香散这种方剂的一些介绍,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下。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