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艾灸哪个部位最有效_宫寒艾灸穴位有哪些?

由网友(江南的故事酒馆)分享简介:面对宫寒问题,其实有很多的调理治疗方法,常见的就是饮食的方式,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医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解决,比如艾灸关元面对宫寒的问题,女性朋友们必须要及时察觉到,更需要找到一些正确的方法来调理,比方说中医理疗保健措施还是很常见的,比方说艾灸就是不错的选择,不过做理疗就需要找到相应的穴位,对准穴位来做,缓解和消除宫寒的...



宫寒艾灸哪个部位最有效

面对宫寒问题,其实有很多的调理治疗方法,常见的就是饮食的方式,不过我们也可以通过中医艾灸的方法进行调理解决,比如艾灸关元穴,神阙穴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第一个是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个部位神阙穴

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第三个部位是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将双手的手掌叠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温热感为度。此方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艾灸每天做个30-40分钟,一般不要超过一小时,时间太长容易感到口干、舌燥,甚至引起便秘。另外,艾灸时间长,局部皮肤也会出疱,中医认为这是产生疗效的标志,但要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水疱破亏后引发感染。



膝盖疼艾灸哪个部位呢

膝盖疼痛问题可能在生活当中很多人会遇到吧,尤其是上了年纪的人,随着季节的变化这种疼痛感会越加的明显严重,出现这种问题的时候千万不可忽视,因为我们都知道有的时候存在一些骨质疏松或者关节炎等等现象,造成的影响和伤害就更大,所以我们需要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例如艾灸。

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行间、阿是穴。 随症加穴:1、便干尿黄者,加大肠俞、膀胱俞 2、心烦口渴者,加神门、金津玉液。 除了这些,给你推荐一款膏贴: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温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医学珍藏,结合现代高科技中草药提纯技术精制而成,刺激经络,激活组织细胞,采用先进的透皮缓释技术使药物快速渗透,直达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应”的道家之理,与中医理论精髓中“人身无处不太极”相契合。

阴阳二仪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温灸膏能让您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药物快速渗透的作用,实现化瘀通络,温阳固气,祛寒止痛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老寒腿、跌打瘀痛、肾虚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宫寒、痛经等。

艾灸对于缓解膝盖疼痛问题有很好的功效,所以说在生活当中,当你发现自己受到这些问题影响的时候,应该利用他帮助自己,正确的解决掌握这些艾灸的穴位,自己不了解的话,建议到专业的养生馆去做,避免造成其他影响。



失眠艾灸哪个部位?权威专家告诉你!

现在很多人正在受到失眠的困扰,长期失眠会导致生活节奏改变,严重的还会影响身体健康,所以需要及时治疗,现在治疗失眠的方法有很多,今天为你推荐艾灸治疗失眠的措施,艾灸治疗失眠一定要找准部位,相信很多人都不懂得,所以下面来详细学习。

一、艾灸治疗失眠的穴位:涌泉,神门,百会艾灸治疗失眠有养心安神的作用,每晚临睡前1小时,用较热的温水先泡脚15分钟然后将艾条点燃,对准双侧涌泉穴,如果失眠用这种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善,还可以艾灸肓募穴,用隔姜灸的方法,每次艾灸5-10状。主要调和阴阳,安神健脑。肓募穴位于腹中(肾经),为脏腑气交通的重要穴位,灸此穴能调和脏腑气血,故可艾灸治疗失眠。

二、失眠的虚症分为三种:难寐多梦、彻夜不寐、心悸健忘、头晕目眩,面色无华,饮食无味,心烦不寐,噩梦纷纷,易惊易醒。失眠的实症:难以入睡,腹胀不舒,大便不畅。

取穴:神门(心经)、三阴交、百会、心俞、脾俞、足三里每次每穴灸5~10分钟,10次为一疗程。睡前灸治效果较好。

三、百会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

灸法:艾条灸5~7分钟。

四、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

五、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晚上梦多,是以前有生气或闷气,肝阳上越,压太冲、膈俞。

隐匿性肾炎:可以艾灸腰阳关(督脉)、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



月经期艾灸哪个部位呢?

女性在月经期应该格外注重自己的身体保健,而在经期的时候是不能够艾灸的,不管是哪一些穴位都不可以,如果想要用艾灸缓解一些经期不适症状,应该在月经之前或者是之后。

第一个是关元穴

关元穴在肚脐下三寸艾灸关元穴可增强人体阳气,补虚益损。对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等症状比较有效,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的作用。

第二个部位神阙穴

在肚脐,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当人体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生疾病,通过刺激或施药于神阕穴,便有调整阴阳平衡的功能。

第三个部位是气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灸此穴对月经不调、崩漏、不孕有防治作用。

另外也可按揉此穴,操作者可取仰卧位,将双手的手掌叠在一起(右手在上 ,左手在下 )放在小腹上,然后沿着顺时针方向在腹部进行环形按摩,可每次按摩100圈 ,以小腹有温热感为度。此方具有补肾益气的作用。

第四个部位在背部命门穴

命门穴在第二腰椎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同时还要加上两侧距离背部中线3厘米的肾俞穴。艾灸命门穴可强肾固本,治疗女性虚寒性月经不调、习惯性流产等。



膝盖艾灸部位有哪些

如果我们的膝盖很痛,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会选择做艾灸来给自己改善症状,艾灸也是中医方面的一种治病方式,很多疾病做治疗的时候都离不开这个艾灸,艾灸跟针灸有些不同,艾灸是必须要经过艾草的辅助才能够得到治病的效果,艾灸也没有针灸那样麻烦,并且效果还比较好,那么膝盖艾灸的部位有哪些?

可灸大椎、身柱、曲池、合谷、阴陵泉、三阴交、行间、阿是穴。 随症加穴:1、便干尿黄者,加大肠俞、膀胱俞 2、心烦口渴者,加神门、金津玉液。 除了这些,给你推荐一款膏贴:由西安道元堂出品的五行温灸膏,此秘方源自千年道家医学珍藏,结合现代高科技中草药提纯技术精制而成,刺激经络,激活组织细胞,采用先进的透皮缓释技术使药物快速渗透,直达病灶!它遵循“人天和一”“天地相应”的道家之理,与中医理论精髓中“人身无处不太极”相契合。

阴阳二仪互容,互生,互化。道元五行温灸膏能让您在短时间内感觉到药物快速渗透的作用,实现化瘀通络,温阳固气,祛寒止痛这一神奇效果。 主治各类:颈椎病、肩周炎、腰椎病、坐骨神经痛、风湿关节炎、骨质增生、痛风、老寒腿、跌打瘀痛、肾虚腰痛、胃寒胃痛及女性宫寒、痛经等。

如果膝盖要做艾灸,那么这些部位就是最合适的地方,给自己膝盖做该就的时候要注意找一家自己比较信赖的中医药,这样的地方做艾灸才是最有用的,而膝盖艾灸部位的穴位也要掌握好,这样艾灸出来才能得到治病的效果,给自己艾灸的时候也要注意护理好自己的膝盖。



失眠艾灸什么穴位最好呢

失眠是指的入睡困难,睡觉的中间容易清醒,一点点的声音患者就会因为惊醒而彻夜难眠,甚至严重的失眠,患者还会形成长期的心烦意乱,头晕头痛,多梦噩梦连连,那么失眠的患者真的不能治愈,失眠的患者又该何去何从,接下来的文章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失眠艾灸什么穴位才是最正确的。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或“不得眠”。中医认为,人体进入睡眠在于阴气,阴气盛则目闭安卧,而人体的阴气又为心神所控制,神安则人体容易进入睡眠。情绪起伏较大时,如大喜、大悲、大怒皆可影响心神。此外,气、血、阴液等濡养器官的精微物质匮乏时,亦可造成心神涣散或心神不定,使入夜阴气难盛,卧而难眠。现代医学的神经衰弱、贫血等引起的失眠,可按本病的灸法治疗。

临床表现为夜卧难以入睡,或睡时易醒,醒后难再入睡,睡中多梦,可伴有心悸、心神不安、腰膝酸软、心下胀满、头晕目眩、嗳气不舒等症状。

失眠的艾灸疗法-带穴位图超详细 - 缘水禅心 -

根据具体临床症状治疗如下:

一、阴虚火旺

(一)症状

心烦难以入睡,头晕耳鸣,烦热盗汗,咽干口渴,腰膝酸软,或伴有遗精滑精,月经不调症状,舌红舌体尖小少苔。

(二)治法

(1)选穴神门太溪三阴交大陵(见图1—8-1、图1—8-2)

(2)定位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与跟腱的凹陷处。

三阴交: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后方。

大陵:在前臂内侧腕横纹中点处,两条肌腱之间。

失眠的艾灸疗法-带穴位图超详细 - 缘水禅心 -

(3)灸法艾条温和灸,每次选用2~3穴,每穴15分钟,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精神紧张或身体劳累时可以灸1或2个疗程。

二、气血两虚

(一)症状

夜间失眠,或多梦,或入睡后易醒,醒后难再入睡,伴有心悸、健忘、困倦、乏力、食欲差、泄泻、面色萎黄等症状,舌质淡红,苔薄白。

(二)治法

(1)选穴脾俞心俞神门 足三里(见图1 8-3、图1-8-4、图1-8-5)

(2)定位脾俞:在背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5寸。

心俞:在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两侧旁开1_5寸。

神门:仰掌,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内侧)端,尺侧腕屈肌的桡侧凹陷处。

足三里:小腿前外侧,犊鼻下(膝盖骨下缘)3寸,距胫骨前缘约一横指。

(3)灸法艾炷隔姜灸,用黄豆大小艾炷,每穴5~7壮,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日或隔日1次,临睡前半小时施灸,10次为1个疗程。

之所以中医强调失眠调理用中医的方式来进行调理,那是因为中药的方式可以对于失眠起到不错的功效,与此同时失眠的患者多数是因为大脑分泌异常,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通过中药加以调理,可得到很好的疗效。



失眠艾灸哪里比较好?

现在的人们因为心力交瘁,再加上身体的动力不足,经常容易出现失眠的反应,在得了失眠以后可以艾灸,主要可以艾灸百会穴三阴交内关穴等等这几个部位,主要就是为了能够治疗失眠的,让我们的穴位气血活跃起来,增加睡眠质量。

老中医按语:失眠多由于思虑太过,心肾不交,血虚无以养心,或有烦恶,灸疗应以百会、三阴交为主穴,心肾不交配内关,胃不合配足三里。

百会穴:头正中线,入前发际5寸约当两耳尖连线之中点处。

灸法:艾条灸5~7分钟。

三阴交穴:内踝上3寸处,胫骨后缘。

灸法: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内关穴:掌侧腕横纹正中上2寸,两筋之间。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

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

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灸法:艾条灸3~7分钟,艾罐灸15~20分钟。晚上梦多,是以前有生气或闷气,肝阳上越,压太冲、膈俞。

隐匿性肾炎:可以艾灸腰阳关(督脉)、肾俞、太溪、复溜和涌泉穴。每天一次,温和灸,每次30-50分钟。

上述穴位可以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说明:复溜本身可以益肾固表,利湿消肿;涌泉穴能交济心肾,两穴配合,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举个例:老师之前提到按摩腿内侧一个点,反应就分三种情况:如果靠腿下边疼,属于肾寒不足。



你知道上热下寒能艾灸吗

中医是我国文化的精髓,它不仅能养身健体,而且还能用来治病,而中医的针、灸、药和推拿治病,各有所长,需要中药对症论治的其他中医疗法不能完全替代;针刺擅长解决的问题,中药也不一定能代替;推拿手法能手到痛止的那部分问题,其他疗法也只能抚掌叫绝;艾灸能轻易解决的那部分问题,那么,你知道上热下寒能艾灸吗,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吧,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艾灸后上火的表现:

   口干舌燥;眼睛充血干涩、眼屎多;大便秘结;小便黄赤;鼻涕黄,流鼻血;手脚发烫,烦躁;睡觉不安稳,易醒;感觉疲倦等。

   艾灸后容易上火的普遍体质:

   一:上热下寒中气虚(详细解释:上热(有上火的表现)、下寒(畏寒,手脚冰凉,特别是脚)、中气虚(脾胃差,消化吸收差);

   二:气血严重不足,稍微运动就累,两虚。青脸寡色。

   应对措施:

   一:减少艾灸的时间,比如说原来每穴是灸15分钟,那么现在就灸10分钟;

   二:增加艾灸退热的穴位:大椎穴;

   三:增加艾灸引虚火下行的穴位:足三里、涌泉;

   四:用艾叶泡脚;

   五:睡前用手搓热涌泉;

   六:掐压太冲穴降肝火;

   七:多喝水(最好是蜂蜜水:建议喝红枣,黄芪,五味子类带温补的蜂蜜水,别喝苦寒的黄连蜜,野菊花蜜);

   八:多做不消耗气血的伸展运动,拉通全身经脉,避免淤滞;

   九:心情要愉快,心情不好也要上火;

   十:坚持艾灸(到一定时间气血一足,你想灸多久就灸多久,绝对不上火,这是很多人的亲身体验)。

   上面所介绍的就是艾灸的一些表现,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想要告诉大家,上热下寒最重要的方法是艾灸,通过艾灸的方法可以把阳气由上往下引导,而且月经期艾灸,还能让经血更顺畅,而且,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平时多吃水果和蔬菜,大家一定要记得哦。



女性艾灸部位有哪些

对于艾灸其实是中医当中一种比较传统的疗法,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都会选择用艾灸的方法去养生的,这样的话是可以起到很好的调养身体的作用,比如说可以去治疗女性朋友们痛经,或者是腹泻的,有些女性朋友们来月经的时候肚子是非常疼痛的,所以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但是在月经期间的时候最好是不要使用艾灸的,可以在月经前后去使用艾灸来养生的。

 1、神阙穴:肚脐

主治:温阳救逆、利水固脱。主治痢疾、绕脐腹痛、脱肛、女人血冷不受胎、中风、水肿鼓胀、肠炎、产后尿潴留。

2、水分:

定位:脐上1寸。

主治:帮助恢复腹部肌纤维的弹性,有利于收腹祛脂同时可消除水肿,小便不利,腹痛。

3、水道:

定位:下腹部脐下3寸、旁开2寸。

主治:增强腹直肌弹力纤维的弹性增强水液代谢能力,有利于皮下脂肪的消除,对痛经、闭经、小便不利有效。

4、天枢:

定位:脐旁开2寸

主治: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月经不调等。

5、归来:

定位: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当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活血化淤、调经止痛、月经不调、带下、卵巢炎、秘尿系统疾病、阴*痛、男女生殖器疾病。

那么在准备使用艾灸去养生的时候就要注意找对艾灸的部位,如果是艾灸的部位不对的话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尤其是想要起到舒筋活血功效的,就可以去艾灸归来这个穴位,这个穴位基本上都是在女性朋友们的腹部下面,只需要艾灸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即可,不用太长时间的,免得烫伤自己的皮肤。



艾灸罐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

艾灸罐子想必大家都不会觉得陌生,它就是人们进行艾灸的时候需要的一种中医工具,艾灸的罐子有许多种,但是它们的使用方法都是不一样的。我们都知道艾灸的操作方式并不是很复杂,只要是熟悉的都可以自己在家进行,可是虽然知道怎么样进行艾灸的步骤,但是许多人在使用工具的时候却出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不知道怎么样使用艾灸罐,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艾灸罐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方便大家自己在家进行。

第一:准备工作。准备长条毛巾或者纯棉布多块,打火机或者打火灶,剪刀或者小刀,艾条,艾灸罐。把艾条根据艾灸时间或者艾灸部位的不同分成不同的长度,用剪刀在艾条表面轻轻一划,用手就可以掰断。10分之一艾条可以烧30-40分钟,5分之一可以烧一个半小时左右。

第二:把准备好的艾段用打火机或者打火灶点燃,我自己喜欢用打火灶,因为在厨房,可以开着吸油烟机,烟可以直接被抽走。

点燃以后,逐个插到艾灸罐的长铁丝上,待艾段充分燃烧后,扣紧艾灸罐,装入艾灸袋中。

第三:将装好艾灸罐的艾灸袋用毛巾或者纯棉布包裹。包裹的原因有二:1、,包裹以后,烟被艾灸袋以及包裹布挡住,几乎没有烟冒出来,家里可以不再烟雾缭绕。2,包裹以后,艾条烧的慢,节省艾条,因为烧的慢,温度也不会太高,会持续的温暖;3,包裹以后,不会使贴着皮肤那一侧很烫,注意,艾灸并不是越热越好,而是以自己感觉舒服的热度为度。艾灸有效,第一是药效,第二是热度,第三是艾火的红外线辐射,是综合作用的结果。所以不是越热越好。

第四:将准备好的艾灸罐,绑在要艾灸的部位。一般是:六眼的艾灸罐,艾灸腰腹部位;四眼的艾灸罐用来艾灸颈椎,以及膝盖;双眼的艾灸罐艾灸颈夹脊穴、风池,中脘,神阙,关元等面积较小、离着近的穴位;单眼罐用来艾灸单个穴位,譬如腿上的足三里三阴交以及涌泉穴等。

艾灸时间是这样确定的:腰腹部艾灸至少40分钟,大椎以及膝盖用四眼罐至少艾灸半个小时,单眼罐以及双眼罐一般艾灸15-20分钟。大家可以根据时间来确定艾段的截取的长度。

艾灸罐使用方法是怎么样的,看着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怎么样艾灸才是比较好的选择了,艾灸罐的样式也是有所差别的,所以在使用上也有一定的不同,艾灸对于大家的健康好处有许多,因此想要自己在家进行艾灸的,那么就更得关注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