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各种方式_冬病夏治的好方法

由网友(此处凉生何处暖)分享简介:“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时节易犯的病在夏天可以治治愈,这种说法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是可以行的通的,中医认为:夏天阳气充足,如果“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的治疗手...



冬病夏治的各种方式

“冬病夏治”就是说冬天时节易犯的病在夏天可以治治愈,这种说法从中医理论的角度是可以行的通的,中医认为:夏天阳气充足,如果此时治病,会将冬天留在体内的邪气赶出体外,因此冬病夏治现在被广为使用,但是治疗的手段可远远不止我们所看到的贴“三伏贴”,相关的治疗有很多,比如说:内服膏药、针灸、食疗等,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冬病夏治虽好,但也不能包治百病,可以治疗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冻疮、风湿病和部分肾脏疾患等。因此,凡易患此病者,都可考虑在三伏天进行治疗。不过,其治疗方法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去医院贴块膏药那么单调。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方式,其实有6种。

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药物。只要坚持连续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肺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这也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每月1次,连续3个月。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首先,病人必须做过过敏原试验,明确致敏物质后,由医生给病人注射脱敏制剂,使其过敏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哮喘发作。脱敏治疗是一种长期方案,患者需要耐心配合,以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4.药物外擦:在治疗冻疮时,最多采用的方法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擦患处,同时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钟。一般坚持擦药一周,在擦药期间再加用穴位敷贴一次,即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抗寒能力增强。

5.饮食疗法:不要以为这是“滥竽充数”,饮食疗法如今已经成为当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如慢性咳喘病人要少吃肥腻荤油以免体内生痰;肺虚之人,提倡多食生姜、萝卜百合、粳米等,有利于补益肺气;脾虚之人,应多食白人参、莲子、薏仁以利脾气强健,从而令痰无处可生;肾虚之人,可进食白羊肾、肉苁蓉、五味子等以补肾纳气平喘。

6.运动疗法:运动是永恒的真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一种自然康复疗法。按照中医的理论,在夏季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能起到预防冬季疾病的目的。

这几种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都是能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的,因此我们冬病夏治的时候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不必拘泥于某一种。



冬病夏治的好方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记载“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目前的治疗手法也比较多,除了传统的贴敷疗法,还可采用中药内服,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药物外擦,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

“冬病夏治”可以治疗的疾病主要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冻疮、风湿病和部分肾脏疾患等。因此,凡易患此病者,都可考虑在三伏天进行治疗。不过,其治疗方法并不像多数人认为的那样,只有去医院贴块膏药那么单调。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方式,其实有6种。

1.中药内服:比如,慢性咳喘病人由于久病会导致脾肾亏虚,所以针对个体情况,可以服“止咳合剂”、“化痰合剂”等多种对症药物。只要坚持连续服用3个月,就会有不错的疗效。

2.穴位敷贴:这是属于内病外治的方法,即将具有相应治疗作用的中草药制成膏剂,敷贴在病人的背部相应穴位上,使药物由皮肤进入穴位经络,再通过经络气血的运行到达肺脏,调整机体内在平衡,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这种方式需要有准确的敷贴时间,即每年每伏的第一天,一伏一敷,以皮肤有烧灼感为度。这也是目前开展最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之一。

3.穴位注射:通常选用丹参、川芎等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可以起到调节病人体内神经体液,增强机体免疫力的功效。每月1次,连续3个月。此外,脱敏治疗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主要是针对过敏性哮喘病人。首先,病人必须做过过敏原试验,明确致敏物质后,由医生给病人注射脱敏制剂,使其过敏程度降低,从而减少哮喘发作。脱敏治疗是一种长期方案,患者需要耐心配合,以达到防治哮喘的目的。

4.药物外擦:在治疗冻疮时,最多采用的方法是用新鲜中草药炮制而成的酊剂外擦患处,同时用自然日光照射5分钟。一般坚持擦药一周,在擦药期间再加用穴位敷贴:次,即可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疏通经络,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抗寒能力增强。

5.饮食疗法:不要以为这是“滥竽充数”,饮食疗法如今已经成为当今防治疾病的重要方法。如慢性咳喘病人要少吃肥腻荤油以免体内生痰;肺虚之人,提倡多食生姜、萝卜百合、粳米等,有利于补益肺气;脾虚之人,应多食白人参、莲子、薏仁以利脾气强健,从而令痰无处可生;肾虚之人,可进食白羊肾、肉苁蓉、五味子等以补肾纳气平喘。

6.运动疗法:运动是永恒的真理,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是一种自然康复疗法。按照中医的理论,在夏季适当增加体育锻炼,也能起到预防冬季疾病的目的。



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是什么时候

冬病夏治是中医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治疗方式,受到人们关注的原因是效果得到了认可。既然是冬病夏治,肯定都是对应着时间的,只有在这个时间段内进行医治,这样才能让我们有一定的准备,把握好时机,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困扰我们的病症进行医治。那么,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是什么时候?下面咱们就来详细了解下吧。

2015三伏贴的时间:

按规定,从“夏至”日开始算起的第3个“庚日”为入伏,并作为“头伏”的第1天,第4个“庚日”定为“中伏”第一天;从“立秋”开始算起的第1个“庚日”为“末伏”的始日,第2个庚日定为出伏,即伏天结束。

注: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时,中伏则为20天。2015年夏至与立秋之间是4个庚日,所以“三伏天”是30天。2015年“夏至”是6月21日7时45分(农历5月3日),“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出现在7月18日,即这一天入伏为头伏第一天。7月28日入“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8月7日,这一天是“末伏”第一天。

具体时间是:

2015年7月13日~7月23日,为头伏,10天。

2015年7月24日~8月4日,为中伏,10天。

2015年8月5日~8月15日,为三伏,10天(末伏)。

另:2015年阳历6月21日,农历5月14日。从这一天的凌晨7时45分开始,进入夏至节气。

2015年夏季“冬病夏治三伏贴”具体时间:

(2015年中伏为20天)

头 伏:2015年7月13日-2015年7月22日

中 伏:2015年7月23日—2015年8月01日

闰中伏:2015年8月02日—2015年8月11日

末 伏:2015年8月12日-2015年8月21日

有关冬病夏治三伏贴时间是什么时候的介绍,大家应该清楚了吧。上面是以2015年为例子进行介绍的,不过新的年份就要来临,大家要注意新时间的测算,虽然这个时间并不是最佳的时间段,等到了合适的时机,相信病症能够获得不错的治疗。



六种喝奶方式如服毒

牛奶虽然营养,但挑选起来有讲究,比如您要先学会辨别优质无公害牛奶,其次,喝起来也相当有讲究,喝对了,能够延年益寿强身健体,喝不对,倒是很可能给身体增加病痛,小编整理了生活中六种如同服毒的喝奶常见方式,对照一下有没有自己或身边的人。如果有,请提醒他们,别把所有疑问都留给您的医生……

1、牛奶越浓越好

有人认为,牛奶越浓,身体得到的营养就越多,这是不科学的。所谓过浓牛奶,是指在牛奶中多加奶粉少加水,使牛奶的浓度超出正常的比例标准。也有人惟恐新鲜牛奶太淡,便在其中加奶粉。而如果是婴幼儿常吃过浓牛奶,会引起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甚至拒食,还会引起急性出血性小肠炎。这是因为婴幼儿脏器娇嫩,受不起过重的负担与压力。

2、牛奶+巧克力

有人以为,既然牛奶属高蛋白食品,巧克力又是能源食品,二者同时吃一定大有益处。事实并非如此。液体的牛奶加上巧克力会使牛奶中的钙与巧克力中的草酸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草酸钙”。于是,本来具有营养价值的钙,变成了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导致缺钙、腹泻、少年儿童发育推迟、毛发干枯、易骨折以及增加尿路结石的发病率等。


3、牛奶+鸡蛋

专家指出,牛奶加鸡蛋的早餐并不科学,蛋白质难以提供能量。现在有超过9%的孩子早上只吃牛奶加鸡蛋,粮食长期在早餐中缺位。大多数的家长们以为这样的早餐就是与国际接轨,殊不知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牛奶鸡蛋是好东西,但是用错了地方。经过一夜十多个小时的能量消耗,早晨的人体急需靠含有丰富碳水化合物的早餐来重新补充能量,而牛奶和鸡蛋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

4、牛奶+米汤、稀饭

有人认为,这样做可以使营养互补。其实这种做法很不科学。牛奶中含有维生素A,而米汤和稀饭主要以淀粉为主,它们中含有脂肪氧化酶,会破坏维生素A。孩子特别是婴幼儿,如果摄取维生素A不足,会使婴幼儿发育迟缓,体弱多病。所以,即便是为了补充营养,也要将两者分开食用。

5、牛奶+橘汁或柠檬汁

有些人建议在牛奶中加点橘汁或柠檬汁,这看上去是个好办法,但实际上,橘汁和柠檬均属于高果酸果品,而果酸遇到牛奶中的蛋白质,就会使蛋白质变性,从而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6、牛奶+药

也有人认为,用有营养的东西送服药物肯定有好处,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牛奶能够明显地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速度,使血液中药物的浓度较相同的时间内非牛奶服药者明显偏低。用牛奶服药还容易使药物表明形成覆盖膜,使牛奶中的钙与镁等矿物质离子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非水溶性物质,这不仅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所以,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老慢支怎么冬病夏治?

老慢支是困扰老年人的一种疾病,尤其是冬天时会复发严重,并且伴随着咳嗽咳痰的现象,这样对健康是非常的不好的,中医提倡我们冬天的疾病要在夏天防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老慢支冬病夏治的食疗方法。

老慢支冬病夏治的食疗方法虫草炖老鸭:

取冬虫夏草15克,老雄鸭1只。将虫草放于鸭腹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连食1个月左右。可补体内虚损、益肺肾、止咳喘。

取黄芪30克,乌骨鸡半只。将乌骨鸡去毛和内脏,切半只,再切块,放沙锅中与黄芪共炖,鸡肉熟烂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肉,可分作3次食用。连食1个月左右。可起到益气养肺、滋肾养血、固表防感冒的作用。

补肾胡桃泥:

取紫衣胡桃1个,每晚临睡前细嚼后服下,长期服用有补肾养血、润肺纳气作用。适宜于肾虚的老慢支患者食用,常服有效。

蛤蚧粉2克,人参粉3克,糯米50~100克。先将糯米煮成稀粥,待粥熟时加入蛤蚧、人参粉搅匀,趁热服。有补肺肾、益元气、平虚喘之功效。适用于肺肾两虚型老慢支病人。

姜汁牛肺糯米饭:

牛肺200克,生姜汁15毫升,糯米适量。牛肺切块,加糯米,用小火焖熟,起锅时加生姜汁即成。食之有祛痰、补肺、暖胃的作用,对老人寒咳日久、痰多清稀者有效。

山萸肉粥:

怀山药30~60克,山萸肉20克,粳米100克。将怀山药、山萸肉煎取浓汁,与粳米同煮粥,日服l~2次,有补肾益精之功效,适用于肾虚型老慢支病人食用。

四仁鸡子羹:

白果仁、甜杏仁各1份,胡桃仁、花生仁各2份,共研末。每日清晨取20克,鸡蛋1个,煮羹1小碗服用。有扶正固本、补肾润肺、纳气平喘之功效,对咳喘日久的老慢支患者较为适宜。



二十四节气养生-夏至养生

每年公历的6月22日时为夏至,这一天中白昼的时间最长,古人称夏至为“夏节”,通常都要祭神来乞求消灾平安。夏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那么夏至该如何养生呢?我们从起居、饮食、运动和疾病调养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起居调养方面

夏至节气人们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夏季炎热,“暑易伤气”若汗泄太过,令人头昏胸闷,心悸口渴,恶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体育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加强防护。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推荐阅读》》》中医揭秘夏至节气起居注意事项

饮食调养方面

夏时心火当令,心火过旺则克肺金之说(五行的观点),故《金匮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说法。夏季又是多汗的季节,出汗多,则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过分寒凉的食品,心旺肾衰,即外热内寒之意,因其外热内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则犹可,贪多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乌梅小豆汤,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推荐阅读》》》夏至养生食谱

运动调养方面

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选择在河湖水边,公园庭院等空气新鲜的地方,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度假。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在运动土豆程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寒湿痹证、黄汗等多种疾病。推荐阅读》》》夏至节气运动养生不容忽视

冬病夏治方面

夏至节气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慢性气管炎、支气管炎、气肿等疾病一般冬季发作频繁而到夏天则发作较少或基本不发作,显然夏季的气候条件充当自然医药,也应验“天人相应”的道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相对那些因寒冷而发到夏季转轻的疾病,中医提出冬病夏治的治疗方法是十分有意义,这些患者在夏天如针对疾病采用吃中药、食疗或穴位帖敷疗法均会收到很好的疗效。

温馨提示:从中医理论讲,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如有其它疑问,可咨询专业医师。

夏至这一天是阳气最旺的一天,因此养生也要注意好守护阳气,不能让阳气外泄,中医说“阳极生阴”,所以说这一天人体的阴阳交替比较厉害,所以夏季我们一定要注意好以上几个养生的方面。



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方法?

在中医里有很多治疗疾病的方法,而且调理身体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尤其是冬病夏治的方法经常被人们所采用。在患上过敏性鼻炎之后,还是需要提早加强防范的,不能在发病之后才意识到治疗与防护的重要性,那么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方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一、肾虚型:鼻流清涕,喷嚏频频,鼻痒不适,经常反复发作,早晚为甚;腰膝酸软,形寒肢冷,遗精早泄,夜尿多,舌质淡,苔白,脉濡弱。

1、鳝鱼煲猪肾取黄鳝250克(切段),猪肾100克,同煲熟,调味食用。

2、苁蓉金英羊肉粥用肉苁蓉15克,金英子15克,精羊肉100克,粳米100克,细盐少许,葱白2根,生姜3片。先将肉苁蓉、金英子水煎去渣取汁,入羊肉、粳米同煮粥,待熟时,入盐、生姜、葱白稍煮即可。

3、菟丝细辛粥取菟丝子15克,细辛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菟丝子洗净后捣碎和细辛水煎去渣取汁,入米煮粥,粥熟时加白糖即可。

二、风寒型:鼻塞、喷嚏、流清涕,咳嗽、咽痛、恶风寒、身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1、葱白红枣鸡肉粥取红枣10枚(去核),葱白5茎,鸡肉连骨100克,芫荽10克,生姜10克,粳米100克。将粳米、鸡肉、生姜、红枣先煮粥,粥成再加入葱白、芫荽,调味服用,每日1次。

2、神仙粥用生姜6克,连须葱白6根,糯米60克,米醋10毫升,先将糯米洗后与生姜同煮,粥将熟时放人葱白,最后入米醋,稍煮即可食。

3、蒜醋食熏:取大蒜、米醋适量。将蒜削除根皮装入酒坛中,灌满醋--浸没蒜瓣为止,然后密封。30日后启封,食蒜,同时用小口瓶装上蒜醋,每晚看电视时对准双鼻嗅熏30分钟。蒜醋嗅熏7日,鼻塞、头痛、打喷嚏、流鼻涕等过敏性症状即可全部消失,不药而愈。

相信大家对冬病夏治过敏性鼻炎有哪些方法也都一目了然了,各种各样的中医调理措施都是可以采用的。不过过敏性鼻炎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医治好的,患者们一定要保持足够的耐心,更需要确保方法的正确性,才能真正的见效。



炎炎夏日“三伏贴”又火了一把

文章导读:期间不要游泳忌食生冷、发物等。

今年三伏贴时间:

初伏:7月14日7月23日,共10天

中伏:7月24日8月12日,共20天

末伏:8月13日8月24日,共10天

专家建议,三伏贴每十天贴一次,每次5小时左右,小儿12小时,共贴4次,连续贴3年。

导语:夏季里人们往往会选择贴三伏贴来调理身体,三伏贴的作用是什么呢?中医认为夏季毛孔张开,是用药物从皮外渗透入机体的的最佳时刻,三伏贴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通达经络,治疗难治愈的疾病,三伏贴的作用不仅仅能够通达经络还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就算再热的天气,医院里来贴三伏贴的人都络绎不绝。

出梅以后,南京持续高温。昨天是中伏第三天,医院的“三伏贴”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捧。仅一个上午,江苏省人民医院针灸科就有100多名市民冒着高温前来接受“三伏贴”治疗。

据针灸科专家介绍,“三伏贴”又名“天灸”,是借助药物对穴位的刺激,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甚至起泡,以激发经络、调整气血而防治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中医学认为夏季汗孔开,是敷贴药物产生疗效的最佳时机。

根据中医“天人合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每年三伏季节正是阳气正旺之时。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阳气最盛的阶段。中药贴敷的最佳时间是头伏、中伏、末伏。在此期间,人体腠理疏松,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吸收。运用中药敷贴于特定穴位,刺激经络,通过经络的循行和气血的输送将药物直达病所,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

现代研究也证明,“三伏贴”时由于穴位被引赤发泡的药物强烈刺激,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周围的血液供应,进而起到未病先防、已病治疗的作用。

三伏贴的适应人群:1、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等)患者;2、易感冒的小儿等。

注意事项:1、贴敷后,多数人会有刺痒的感觉。2、贴药当天不要洗澡。3、贴敷期间不要游泳忌食生冷、发物等。

今年“三伏贴”时间:

初伏:7月14日——7月23日,共10天

中伏:7月24日——8月12日,共20天

末伏:8月13日——8月24日,共10天

专家建议,“三伏贴”每十天贴一次,每次5小时左右,小儿1—2小时,共贴4次,连续贴3年。



夏天要贴“三伏贴”

“三伏贴敷”与“数九贴敷”可以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及过敏性病症,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体虚感冒咳嗽;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连续贴敷三年以上,上述疾病大多能够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病率。

贴敷时间

6月22日(周日,夏至) 至8月8日(周五,立秋)。

治疗方法

每隔10天敷药一次,每疗程3-4次。

注意事项

敷贴季节性疗法对时间有一定要求,根据中医理论每伏第一天是开穴的日子,此时敷贴疗法效果最佳。所以最好每伏第一天来进行三伏贴治疗,当然也不必过分拘泥于此,错过了第一天也会有满意的疗效。敷贴对象为6个月以上儿童及成人,敷贴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之品。

“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方法,它是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一些方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可以说“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自然相协调的整体观念和对疾病重视预防为主的理念

冬病夏治对于哮喘病、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慢性呼吸道疾病采取三伏天外贴敷药方法,是祖国几千年传统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慢性患者能起到调节免疫、改善肺功能、平喘止咳的效果,是现代规范治疗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三伏贴,怎么用。如何用,注意事项

“冬病夏治”想要取得理想的效果,选择治疗的时机是非常重要的。三伏天是全年最炎热的时节,同时人体也正处于阳气最旺盛,气血通畅,皮肤松弛的状态。在这个期间,采用穴位贴疗法来预防冬病的发生。将辛温发散的药物精制而成的药膏敷在穴位,是最大程度的起到温阳益气,活血散瘀,通经活络,止痛等作用,对于冬病是能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

一般来说,“三伏天”是从二十四节气的“小暑”后开始,横跨“小暑”、“大暑”、“立秋”三个节气,分为初、中、末伏,共30天,还有些年份是40天。为顺应天时,贴敷治疗定在初、中、末伏的第一天,而当遇到历时40天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一次,称之为“加强灸”。什么情况不能贴?以下几类情况的人不宜做“三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肺炎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急性发热期;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特殊体质及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溃者;孕妇;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者;冬病夏治贴敷膏中的很多中药都是热性的,因此阴虚火旺的人是不适合的;咳嗽、腹泻者最好也不急于做贴敷治疗。贴前要做哪些准备?首次贴敷的患者应提前调整好心态,最起码要对贴敷疗法有信心。去贴敷当日,最好穿着宽松、色深、容易清洗的衣服,油性皮肤者宜在浴后或清洗背部后进行贴敷。三伏贴是一种穴位贴,用这种贴膏最好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相当会比较安全,需要提醒的是,其实三伏贴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并不是只限制于三伏天能够使用。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是有效果的,但是三伏天用的效果是会比较好一些。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