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可以治好吗?_脑溢血还有治吗?

由网友(梦好沉@)分享简介:可以说,脑溢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一旦发病,病情非常紧急,其中老年人的发病率现在的人们因为饮食问题,出现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如果高血压不能及时的控制,就可能会出现脑溢血等疾病。当出现了脑溢血后,轻的患者会让人出现行动不便,反应迟缓等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病人神志不清,甚至生命...



脑溢血可以治好吗?

可以说,脑溢血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这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一旦发病,病情非常紧急,其中老年人的发病率更高,不过近年来脑溢血的患病者年龄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那么一旦患上这种疾病,到底要怎么治疗呢?还有脑溢血到底能不能治愈呢?

第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第二,脑溢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既往病史,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是否及时有关。如果及时救治,多数是可以治好的,只是后遗症需要慢慢恢复,通常是一侧肢体偏瘫。

第三,平时要注意预防这种疾病:

1、控制血压 ;

2、保持心情舒畅;

3、注意生活规律,如按时作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时间;

4、注意饮食安全,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应忌暴饮暴食、高糖高脂食物、凶酒劝酒和抽烟,同时不宜进食过于辛辣的刺激性食物和过浓的咖啡和茶等兴奋性饮料。

总之,脑溢血到底能不能治好,要看治疗的是不是及时,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出血的情况严不严重等等,这些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毕竟每个人和每个的人的身体素质不同,病情也不同,所以也不能就一定说能治好或者说不能治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脑溢血还有治吗?

现在的人们因为饮食问题,出现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如果高血压不能及时的控制,就可能会出现脑溢血等疾病。当出现了脑溢血后,轻的患者会让人出现行动不便,反应迟缓等情况,严重的话,会导致病人神志不清,甚至生命受到威胁的。所以当出现了脑溢血后,家人都会非常的担心,这种疾病还能治好吗?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当出现了脑溢血后,一定要注意及时的进行抢救治疗,如果能够及时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就不会危及到生命,然后在进行康复治疗,同时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轻一些的病人还是可能实现生活自理的目的的。如果有血压高的症状,一定要注意控制血压。



老年人脑溢血怎么治?

老年人是脑溢血的高发性人群,通常情况下一旦发病就会发生昏厥晕倒等严重后果,这时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极有可能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学会一些缓解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接下来小编就会详细的讲解一下该病要怎么进行治疗比较好,一起来阅读吧。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2、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3、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4、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读到这里想必大家都基本知道脑溢血的治疗方法了,但是小编要作出特别提醒的是,大家除了急救措施可以自行处理之外,药物和手术等方面的治疗一定要及时到医院,特别是在发病之后,应当第一时间进行有效针对性的治疗。



脑溢血如何治呢?

有很多疾病发作起来非常快,往往仍人措手不及,脑溢血就是其中之一,它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杀手之一,很多突发的脑溢血可能瞬间就可以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一旦有这样的症状,一旦要及时就医,争取时间,那么脑溢血这种疾病到底应该怎么治疗呢?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以上就是有关脑溢血治疗方法方面的一些信息,由于这种疾病的发病非常迅速,死亡率也很高,所以一旦有什么症状一旦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因为如果治疗不及时的话可能会留下很多后遗症比如不能说话,手脚不能动是什么的。



突发脑溢血还能治好吗

脑溢血很严重,有该病的患者会出现流口水、语言不清等等情况,而去还有一部分的患者会有头疼、呕吐、视觉看不清、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所有对于大家想知道突发脑溢血能治好吗这个问题,专家只能提醒我们患者的家属应该警惕,陪同患者做好日常预防治疗。

对于突发脑溢血疾病,专家指出,脑出血发病凶险,死亡率高,但只要闯过难关,后遗症轻,所以脑出血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生命能否及时的挽救,和医生的医术是否高超、设备诊断是否准确都有直接的关系。张主任劝告脑出血患者及家属,一定要选择正规三甲医院就诊,这样才能挽救患者生命,极大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一、每天定时地帮助患者翻身,一般每天拍背四到六次,每次拍背将近10分钟即可。如果发现患者咳嗽、黄痰、气促、发热、口唇青紫,就应马上请医生诊治。

二、要鼓励患者多喝水,并且注意肛门部的清洁,预防不必要的交叉感染。如果发现有尿液混浊现象,这是泌尿系感染的先兆,应该及早防止。

三、瘫痪的病人大多数有便秘的毛病,有些因为排便用力导致脑溢血再度发生。所以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结构,合理膳食至关重要。应该多给患者吃一些低脂、高能量、高蛋白食物以及含粗纤维的水果、蔬菜等,并且应该给以足够的水分。必要的时候应用灌肠、通便药物等。

四、患者瘫痪在床多时,其肩胛部、枕骨粗隆、髋部、足跟部、骶尾部等骨骼突出的部位最容易发生褥疮。要用软枕或者海棉垫护住骨隆突的地方,每过三小时左右翻身一次,不能有推或者拖拉的动作,经常温水擦澡,并且给予适当地按摩,用以增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强改善局部的营养状况。

很多人患上了脑溢血疾病,还不重视,还吸烟、喝酒、爱吃辛辣刺激食物,所有导致了疾病越发的严重,在这里,专家提醒患上应该杜绝这些诱发脑溢血疾病加重的日常习惯,关心自己的身体,多吃些对身体有利的食物,相信身体会慢慢的好起来的。



脑益血怎么治呢

脑溢血有常见的是为脑出血,一般来说脑溢血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均布于中老年女性,大多数都是由于饮食过于油腻,平日的饮食不注意所造成的主要原因,脑溢血疾病大多数都是突发疾病发作起来比较严重,而且还会危害生命,那么对于脑溢血怎么治才能达到恢复的作用呢!

治疗方法

一、急性期治疗

脑出血急性期治疗原则是: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

二、一般治疗

1.脑出血发病后应保持安静,尽可能就近治疗,不宜长途搬运。如需搬动,尽量保持平稳,绝对卧床。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昏迷患者应将头歪向一侧,及时吸痰,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给予吸氧。

3.密切观察血压、呼吸、瞳孔情况,轻轻变换体位,防止褥疮。尿潴留时给予导尿。

4.早期应用抗生素,防治肺炎及尿路感染。

5.保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支持对症处理。

三、西医治疗

四、中医治疗

五、进一步治疗

大脑出血血肿超过40ml,小脑出血血肿超过10ml,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六、恢复期治疗

脑出血恢复期治疗与脑血栓形成同,原则上应尽早开始。

西医治疗

1.脱水降颅压,抗脑水肿:可选用一种或两种交替。

30%甘露醇 125~250ml,静脉滴注,6~8小时1次。注意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10%复方甘油 50Oml,静脉滴注,每日1~2次。

速尿20 ~40mg,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

2.降压药:如收缩压在20OmmHg以上时。可使用25%硫酸镁10ml,肌注。

3.护胃,预防消化道出血:使用下列一种:

西米替丁0.2g,静脉注射,每6~8小时1次。

雷尼替丁5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

以上的文章我们了解到了脑溢血怎么治,首先在这里小编建议各位朋友们脑溢血的患者,首先注意的就是防范生命,爱护好身体健康,平时保持开朗乐观的心情是面对病情最佳的方法。



脑溢血昏迷能治得好吗?

脑溢血是西医的说法,我国传统的中医把脑溢血叫做中风,无论哪种说法,都不能改变这种疾病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而且脑溢血有时候往往是突然发病,让人措手不及,而且这种疾病一旦发作起来,留给我们的时间是非常紧急的,那么脑溢血昏迷了还能治好吗?

第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第二,脑溢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脑血管疾病,治疗效果与患者年龄,既往病史,出血部位,出血量,治疗是否及时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送往医院,能不能治好还真的希望不大。

第三:治疗原则,防止继续出血,控制脑水肿,防止脑疝,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和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

第四:内科治疗,安静卧床、六联观察、呼吸道通畅、保持肢体功能位。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宜禁食24--48小时,然后酌情安放胃管;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控制脑水肿;控制高血压;并发症的防治也很重要。

综上所述,脑溢血如果发生昏迷的现象,能不能治好还真的不好说。如果患者发病时有人在身边,能把患者及时的送到医院,并且患者自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的话,还是有治好的希望的。毕竟脑溢血是一种发作快,一旦发作并且又非常凶险的疾病,死亡率又高。



怎么治脑溢血比较好?

脑溢血经常会多发于老年人与中年人人群中,容易给我们的身体带来十分严重的损伤,尤其是如果治疗不当的话,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遗症,那么我们应该要怎么对于脑溢血进行一定的治疗呢?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人的疑问,我们又该怎么进行护理?下面让小编来告诉大家怎么治脑溢血。

治疗原则为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1.一般应卧床休息2~4周,保持安静,避免情绪激动和血压升高。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等生命体征,注意瞳孔变化和意识改变。

2.保持呼吸道通畅,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及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术;有意识障碍、消化道出血者:直禁食24~48小时,必要时应排空胃内容物。

3.水、电解质平衡和营养,每日入液量可按尿量+500ml计算,如有高热、多汗、呕吐,维持中心静脉压5~12mmHg或肺楔压在10~14mmHg水平。注意防止水电解质紊乱,以免加重脑水肿。每日补钠、补钾、糖类、补充热量。

4.调整血糖,血糖过高或过低者,应及时纠正,维持血糖水平在6~9mmol/L之间。

5.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酌情适当给予镇静止痛剂;便秘者可选用缓泻剂。

6.降低颅内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约在48小时达到高峰,维持3~5天后逐渐消退,可持续2~3周或更长。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

7.一般来说,病情危重致颅内压过高,内科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应及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

8.康复治疗,脑出血后,只要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宜尽早进行康复治疗。早期分阶段综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益。

以上的八点内容,就是小编对于怎么治脑溢血的分析理解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般而言,手术是最根治的一种方法,但是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所以大家一定要根据患者自身的情况来进行专业的判断,防止更严重的后遗症的出现。



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

众所周知,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肠胃的问题。由于老年人的消化功能的下降,营养吸收不足,容易出现腹痛、腹泻、腹胀、便秘等症状的出现,这个时候大家就要注意了,家里的老年人及有可能患上了慢性节肠炎。那么,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我们推荐了一些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治疗患了慢性结肠炎,服中药效果一般比较好,坚持治疗一段时间,大都可以好转或治愈。中医治疗多采取温肾运脾、涩肠止泻的方法,方剂常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补骨脂9g,五味子9g,肉豆蔻(煨)9g,吴茱萸5g,熟附子9g,党参15g,炒白术12g,木香6g,赤石脂15g,石榴皮12g,干姜9g,炙甘草6g.

1.少纤维、低脂肪食物有促进肠蠕动、刺激肠壁的作用,但不易消化,对肠道不利,故应限制。多油及脂肪类食物,除不易消化外,其滑肠作用又可使腹泻加重,所以炸、煎及肥肉类食物应少吃,并控制食用油的用量。

2.注意补充蛋白质及维生素。在日常饮食中应选用一些易消化的优质蛋白质食品,如鱼、蛋、豆制品及富含维生素的新鲜嫩叶菜等。最好食用菜汁,以减少纤维的摄入,因为慢性结肠炎病人的消化吸收功能差,应采用易消化的半流少渣饮食,并做到少量多餐,以增加营养,改善症状。慢性结肠炎急性发作时,应食粥类、精米面类、鱼虾、蛋及豆制品和易消化的食物,以使肠道得以休息。

3.慢性结肠炎如有脱水低钠现象时,应及时补充淡盐水,食用菜叶汤以补充水、盐和维生素的丢失。

4.排气、腹泻过多时,应少食糖及易产气的食物,如薯类、豆类、牛奶等。

5.柿子、石榴、苹果都含有鞣酸及果胶成分,均有收敛止泻作用,慢性结肠炎可适量食用。

6.慢性结肠炎病人多是身体虚弱、抵抗力差,尤其胃肠道易并发感染,因而更应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坚硬及变质的食物,禁酒及辛辣刺激性强的调味品。

7.慢性结肠炎病人还应密切观察自己对各种食品的适应性,注意个体差异。如吃一些本不应对肠道造成影响的食品后腹泻加重,就要找出原因,摸索规律,以后尽量不要食用。

8.患者平常应加强锻炼,如打太极拳,以强腰壮肾,增强体质。

9.注意腹部保暖。

经过上面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慢性结肠炎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老年人慢性结肠炎好治吗?有常识都会知道,一般的慢性疾病的治愈都需要长期的时间坚持,所以,老年人的慢性结肠炎也不例外,只要老年人在生活中注意规律饮食,少吃生冷、辛辣的食物,多运动,都可以预防慢性结肠炎。



老年人颈椎病怎么治呢

如今有很多的老年人患有颈椎病,一旦到了病发的时候,往往给老人造成很多的痛苦。一般老年人颈椎病发作时,会添贴一些药膏或者涂一些药油。但是这种方法对于轻微的颈椎病有效,而对于严重的颈椎疾病,效果不大,在医学上往往采取手术的形式治疗。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老年人颈椎病怎么治的吧。

可以先按一下方法保守治疗。因为颈椎病有五种类型,最好看一下是什么类型的颈椎病。

1:颈椎牵引带治疗一个疗程,一个疗程约12--14天,每天两次,每次30分钟,一般经保守治疗4--6周后症状可缓解,

2:配合中医按摩、理疗,包括电疗、红外线照射、热疗等方法,

3:对症口服药物。

4:平时工作、学习时注意坐姿,颈椎避免过度的劳损,避免枕过高的枕头(其实高枕有忧,相当一部分病人的颈椎病和长期枕高枕头有关)

5:适当锻炼颈背肌,包括颈部的转动、双肩关节的活动.

6:平时工作、学习时注意坐姿,颈椎避免过度的劳损,避免枕过高的枕头(其实高枕有忧,相当一部分病人的颈椎病和长期枕高枕头有关)

7:适当锻炼颈背肌,包括颈部的转动、双肩关节的活动.

对于老年人颈椎病怎么治这个问题,相信大家看了以上的内容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在老人犯病的时候,西医上一般先开一些止痛药让老人家服用,缓解痛楚,而严重的患者则会建议做手术。而平时老年人要多活动筋骨,做一些可以治疗颈椎的按摩,舒缓颈椎。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