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苓和脾散的功效与作用_参苓壮脾圆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你又没胸凶什么凶)分享简介:众所周知参苓和脾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参苓和脾散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参苓壮脾圆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处方】人参、白术、茯苓(去皮)、...



参苓和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众所周知参苓和脾散是一种中药方剂,不过要说起参苓和脾散的作用的话,可能有些人还不是太清楚。那么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处方】
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桔梗、苡仁、藿香、砂仁、炙草。

【功能主治】
脾胃两虚,泄泻腹痛,痘不起发。

【用法用量】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看完了本文对参苓和脾散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快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快脾散,大家应该都听说过这种药用价值很丰富的中药方剂吧。那么,你对快脾散有多少了解呢?你知道快脾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吗?它又有哪些营养价值呢?如果不是太了解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大南星1两(锉如棋子块,用生姜1两切,川厚朴1两锉碎,水3升同煮,令南星透,去姜、朴,只用南星,切,焙),白茯苓半两,木香2钱半,人参2钱半,天麻2钱半,全蝎7个(焙)。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和胃祛风。主小儿慢惊,脾困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甘草、生姜煎汤调下。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二

【处方】
甘草20两(炙),草果子10两(不去皮),生姜40两,盐15两。

【制法】
先以生姜切作片子,余药锉,同盐一处和盦一宿,焙干,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胃不和,呕吐酸水,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沸汤点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五引《家藏经验方》

看了上文对快脾散的介绍,相信我们可以收获很多。其实对于疾病,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吃西药来缓解,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其效果也是暂时的,关键还是在于拥有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干姜建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干姜建脾散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干姜建脾散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厚朴1斤,陈皮半斤,半夏5两,干姜5两,枣1斤,甘草5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和脾胃,进饮食。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食前、空心去滓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二

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知道干姜建脾散有很多的作用与功效,它在生活中的应用也是很好的,大家可以在平时多关注一下干姜建脾散。



安胃和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生活中很常见的,常见的种类比较多,我们在选择时,要根据自身疾病需求进行,下面就来介绍一种:安胃和脾散。

【处方】
净苍术2两(用生姜2两,切作片子,一同捣烂,炒黄色),厚朴(去粗皮,同前治),小枣儿24个(去核,焙干),白术(去芦)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广术(煨,锉)半两,青皮(去白)半两,木香半两,藿香叶半两,泽泻半两,缩砂仁半两,槟榔半两,甘草(炙,锉)半两,陈皮(去白)1两(一方无木香)。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脾胃不和,中脘气痞,心腹胀满,全不思食,呕吐痰噎,逆气吞酸,面色痿黄,肌肉消瘦,腹胁刺痛,泄泻不止,便利不调,少力嗜卧,脾胃虚弱,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
《古今医鉴》无青皮、陈皮,有人参。

【注意】
忌一切生硬冷物。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

上文所说的关于安胃和脾散的功效和制作方法等大家是不是都了解了呢?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饮食习惯来进行调节养生,这样才可以对身体起到很好的养生效果。



大建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许多喜欢养生的人士都知道大建脾散,但是你们知道怎样正确的利用大建脾散吗?大建脾散的功效有哪些呢,不太清楚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

【处方】
荜澄茄半两,干姜半两,白豆蔻半两,丁香半两,白茯苓1两,甘草1两,肉豆蔻1两,青皮1两,半夏(姜制1宿)1两,茴香1两,缩砂仁1两,厚朴(姜制1宿)1两,神曲1两,陈皮1两,檀香1两,草乌(炮,去皮脐尖)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草果仁2两,白术4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胃虚寒,不进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半,加生姜7片,大枣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
《百一》卷二

以上就是大建脾散的一个介绍, 希望通过以上的了解之后,大家对于这一个养生方剂的选择问题可以更加的注重,只有我们运用一些比较科学的方法去,帮助自己达到养生的目的才更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参苓归术散的功效与作用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参苓归术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别名】
木六、六十二号谦象方

【处方】
人参、白茯苓、当归、白术、白芍药、陈皮、黄耆、川芎、熟地黄、甘草。

【功能主治】
痧退之后,气血虚弱者。

【用法用量】
木六(《痧症全书》卷下)、六十二号谦象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一)。

【摘录】
《痧胀玉衡》卷下

对于参苓归术散等很多中药方剂来说,如果改变各个中药材的数量,配比或是制作方法等,都将会得出不同的效果,所以我们要严格按照医师的叮嘱服用,不要擅自更改。



助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助脾散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助脾散,因为助脾散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干姜 草豆蔻 神曲 大麦芽 陈橘皮各60克 甘草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时用白汤调下。

【摘录】
《鸡峰普济方》卷十二

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相信大家对助脾散的作用与功效已经有所了解了,也让我们为古人留下的财富感到惊叹。



补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补脾散由于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混合而成,而且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备受人们关注。那么到底补脾散的作用和功效都有哪些呢?为了让您更加详细的了解补脾散,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就为您详细的介绍一下。

【处方】
麦芽(炒)90克 神曲(炒)60克 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 木香(生)15克 甘草(炙)15克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主脾阳不足,食积不消,大肠滑泄,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
若脾泄泻,用诃子汤入盐调下6克;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用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腹时服。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

【别名】
补脾汤

【处方】
人参(去芦)1钱,白术1钱,白芍(酒炒)8分,茯苓8分,陈皮6分,川芎6分,黄耆(蜜炒)4分,当归(酒炒)4分,甘草(炙)4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小儿心脾亏损,弄舌。

【用法用量】
补脾汤(《景岳全书》卷六十二引《医门秘旨》)。

【摘录】
《寿世保元》卷八

【处方】
干姜(炮)、制厚朴、草果仁、砂仁、神曲(炒)、麦糵(炒)、净陈皮、良姜(炒)、甘草(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饮啖生冷果菜,寒留中焦,心脾冷痛,霍乱吐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热盐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永类钤方》卷十二

【处方】
人参1钱,白矾1钱,天花粉1两5钱,枳壳5分。

【制法】
上为末。水1钟,白萝卜1个,切碎,煮令水半钟,去萝卜,量汤多少,下药揉和,又入铜勺或瓷罐内,再滚一滚,入蜜2匙,即取出。

【功能主治】
一切咳嗽。

【用法用量】
待咳嗽一声,吃1匙。可加款冬花1钱。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六

【处方】
黄耆2钱,当归2钱,白术2钱,枣仁1钱,远志肉1钱,茯神1钱,人参1钱,砂仁8分,甘草8分,芡实1钱半,川芎1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血亏经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沸水调服。

【摘录】
《一盘珠》卷六

【处方】
肉豆蔻1两,肉桂1两,白术1两,诃子1两,人参1两,附子1两,白茯苓1两,厚朴1两,干姜半两,丁香半两,沉香半两,甘草半两,藿香叶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脾胃虚冷,不思饮食,心胸满闷,多倦乏力,肌肤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2个,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二

【处方】
洋参1两半,茯神2两,淮山药2两,于术1两半,苍术1两,厚朴1两,当归2两,枣仁1两,白芍1两,神曲2两,麦芽2两,木香1两,草果5分,莲子2两,砂仁7分,肉桂5分,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虚不欲食饭。

【用法用量】
每服1匙,滚水送下,小儿减半。

【摘录】
《内外科百病验方大全》

【处方】
麦糵(炒)3两,神曲(炒)2两,茴香(炒)1两,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熟)1两,厚朴(制)1两,干姜(炮)1两,陈皮1两,木香(生)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脾泄不止,食积不消,症瘕块结,大肠滑泄,脏毒下利,腹痛肠鸣。

【用法用量】
脾泄泻,诃子汤入盐,调下2钱;脾虚,肠鸣,气不和,泻不止,炒姜酒调下;常服盐汤点,空心食前服。

【摘录】
《三因》卷十一

【处方】
木香半两,草豆蔻(白面裹,慢火煨令焦,去皮并面)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茴香子(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干姜(炮)1两,荆三棱(炮)1两,陈曲(炒)2两,大麦糵(炒)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脾脏冷气,腹内虚鸣泄泻,食气结块,憎寒壮热,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前炒生姜盐汤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一

通过上文介绍可知补脾散是由中药材经过一系列工艺制成的, 适合很多疾病的治疗,而且由于 补脾散为纯中药制剂,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无不良影响,也无其它方面副作用,有需要的朋友不妨试一试。



慢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生病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严重的可导致身体功能紊乱等问题,中药方剂在一些疾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慢脾散。

【处方】
白术5分,半夏5分,白附5分,全蝎5分,甘草5分,人参7分,南星7分,茯苓7分,木香2分,姜1片。

【功能主治】
小儿吐泻不止,作慢脾风,睡困昏沉,默默不食。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仙拈集》卷三

【处方】
白术1两,老米1合。

【制法】
拌山间净色黄土浸1宿,次早去石泥不用,新瓦焙干为末。

【功能主治】
慢惊。

【用法用量】
每服5分,粥或滚水下。

【摘录】
《采艾编翼》卷二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慢脾散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扶脾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几种中草药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混合后制成的产品。扶脾散就是一种中药方剂,你知道它的作用功效吗?不清楚的话现在就来了解一下吧!

【处方】
莲肉(去心,不去皮)45克 陈皮30克 白茯苓30克 白术(东壁土炒)60克 麦芽(炒)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助元气,益脾阴。治脾泄。气弱易饱,口渴,大便稀溏。

【用法用量】
每服6克,加白砂糖6克,白滚水送下。

【摘录】
《寿世保元》卷三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对扶脾散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要注意的是,对那些不知道该不该选择它的人,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使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