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饮子的功效与作用_黄耆防风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残阳)分享简介:防风饮子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黄耆防风饮子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黄耆防风饮子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处方】蔓荆子半钱,黄芩半钱,炙甘草1钱,黄耆1钱,防风1钱,葛根1钱半,细辛2分。【功能主治...



防风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防风饮子是一种中药方剂,这类药物还是常见到的,而且它对人体疾病改善有着很好的效果,对它的选择也可以放心进行,不过在吃这类药的时候,还需要一些方式方法。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细辛3分,蔓荆子3分,葛根5分,防风5分,当归身7分半,炙甘草1钱,黄连1钱,人参1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

【功能主治】
去内热火邪。主倒睫拳毛;白眼痛。

【用法用量】
《原机启微》有黄耆,无黄连。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太阴、阳明药也。参、甘以补其气,归身以濡其血,黄连以清其火,防、葛以散风热,细辛入少阴而润肾,蔓荆走头面而升阳。

【摘录】
《兰室秘藏》卷上

【处方】
防风、羌活、白附、甘草、川芎、白茯苓、全蝎、人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变蒸惊悸,焦啼(??)乳,手足抽掣。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加钩藤同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六一

【处方】
黄耆、附子、甘草、苍术、陈皮、羌活、防风、桔梗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痹证,项筋急痛,诸药不效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十二

【处方】
防风1两,甘草1两(炙),连翘1两,山栀子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风虚疮癣。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5分,煎3-5沸,去滓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惠眼观证》

【处方】
蔓荆子1钱半,黄耆(生)1钱半,黄连1钱半,甘草(炙)1钱,防风1钱,葛根1钱,细辛3分。

【功能主治】
倒睫拳毛,眦睑赤烂。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中国医学大辞典》引作“防风饮”。

【摘录】
《张氏医通》卷十五

相信大家看了防风饮子的介绍之后,肯定觉得防风饮子很神奇,防风饮子对很多疾病都是很有好处的,而且由于它是由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对人体没有任何不利的影响,有需要的人不妨一试哦。



黄耆防风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黄耆防风饮子的作用是很多的,只是大家不知道怎么利用而已。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黄耆防风饮子的功效和食用方法等。

【处方】
蔓荆子半钱,黄芩半钱,炙甘草1钱,黄耆1钱,防风1钱,葛根1钱半,细辛2分。

【功能主治】
眼棱紧急,以致倒睫卷毛,损睛生翳,及上下睑眦赤烂羞涩难开,眵泪稠粘。

【用法用量】
水2盏,煎至1盏,去滓,大热服。

【各家论述】
方以蔓荆子、细辛为君,除手太阳、手少阴之邪,肝为二经之母,子母平安,此实则泻其子也;以甘草、葛根为臣,治足太阴、足阳明之弱,肺为二经之子,母薄子单,此虚则补其母也;黄耆实皮毛,防风散滞气,用之以为佐;黄芩疗湿热,去目中赤肿,为之使也。

【摘录】
《原机启微》卷下

通过上文对黄耆防风饮子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在对药物进行选择的时候,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我们一定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治愈疾病。



定喘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是种好东西,大自然界中的药材经过泡制等工序后都会变成养生的好利器,定喘饮子也是其中之一。那么你知道定喘饮子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吗?

【处方】
诃子3两,麻黄4两(不去节)。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喘。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用水2盏,煎至1盏2分,去滓,入好腊茶1大钱,再同煎至7分,通口服,不拘时候,临卧服尤佳。

【摘录】
《百一》卷五

【处方】
天麻、防风、羌活、甘草(炙)、人参、桔梗、白术、川芎、半夏曲各等分。

【功能主治】
喘。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小盏,加麦门冬子14粒,同煎去滓,通口食后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七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定喘饮子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定喘饮子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独活饮子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独活饮子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独活饮子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独活1两(锉),竹沥2合,生地黄汁2合。

【功能主治】
妊娠中风,口面㖞斜,语涩舌不转。

【用法用量】
以水1大盏,煎独活至6分,去滓,下竹沥、地黄汁,搅匀,更煎1-2沸,分2次温服。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
天麻1钱,木香1钱,独活1钱,防风1钱,麝香少许(研细末,和入)。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肾疳臭息。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小者半钱,麦门冬熟水调下。

【摘录】
《活幼口议》卷十八

以上独活饮子的中药方剂,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



黄耆防风汤的功效与作用

由于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大家吃的是越来越好,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所以得病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中医中的方剂治疗是一种十分温和的方法,可以在对抗疾病的同时调理身体机能,滋润修复,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种:黄耆防风汤。

【处方】
黄耆4两(生),防风1钱。

【功能主治】
脱肛,不论10年8年。

【用法用量】
水煎服。小儿减半。

【摘录】
《医林改错》卷下

【别名】
珊瑚蒸

【处方】
黄耆、防风。

【功能主治】
感风不能言,脉沉而紧。

【用法用量】
珊瑚蒸(《串雅篇》卷二)。

【临床应用】
感风不能言:许胤宗,常州义兴人,初仕陈,为新蔡王外兵参军,时柳太后感风不能言,脉益沉而噤。胤宗曰:口不下药,宜以汤气蒸之,令药入腠理,周时可愈。遂造黄耆防风汤数十斛置于床下,气如烟雾。如其言,便得语。由是超释义太守。

【摘录】
《医说》卷一引许胤宗方

像黄耆防风汤之类的这些中药的方剂都是把几种中药材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再经过反复的疗效验证其可行性后才会运用的,大家可以放心服用。但如果出现什么不适,一定要即时就诊。



黄耆理中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耆理中汤大家了解吗,它是一种中药方剂,能够让我们的身体状况得到改善,大家应该都知道黄耆理中汤功效是挺多的,对于具体的黄耆理中汤的作用,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介绍。

【处方】
黄耆2两,桂心2两,丹参4两,杏仁4两,桔梗3两,干姜3两,五味子3两,茯苓3两,甘草3两,芎䓖3两。

【功能主治】
上焦虚寒,短气不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3升,分为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猪肉、生葱、大醋。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短气不续、语声不畅,胸中大气不足可知。故用辛温助阳散逆和荣,略入五味以收耗散之气。

【摘录】
《千金》卷二十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黄耆理中汤的一些介绍,不过要注意,虽然黄耆理中汤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但也不是适合所有人。我们要根据自身的体质情况决定。



黄耆茯神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是目前毒副作用最少的药物,黄耆茯神汤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中药方剂,那么它主治哪些病?注意事项有哪些?用量及成分需要多少?接下来就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黄耆、茯神、远志(去心,姜汁淹炒)、紫河车、酸枣仁(炒)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心虚挟寒,胸心中痛,两胁连肩背支满,噎塞,郁冒,朦昧;髋髀挛痛,不能屈伸;或下利溏泄,饮食不进,腹痛;手足痿痹,不能任身。暴瘖。

【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煎7分,去滓,食前服。

【摘录】
《三因》卷五

看完了上面的介绍我们了解到,黄耆茯神汤的正确饮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才可以起到更好的滋补保健功效,所以在生活当中大家对于方剂的选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样子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它带来的保健功效。



黄耆当归汤的功效与作用

黄耆当归汤对于人体是有很好的补充作用的,往往人们在生病的时候会选择用黄耆当归汤,因为黄耆当归汤不仅对疾病有着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能为人体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物质。现在就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吧。

【处方】
黄耆 归身尾 芍药各4.5克 白术3克 人参 陈皮各1.5克 甘草(炙)少许

【功能主治】
治妇人产后,膀胱损伤,小便不禁,面微浮肿,午后微热。

【用法用量】
水煎热服。

【摘录】
《济阴纲目》卷十四

【处方】
当归1两,黄耆1两,糯米1合。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妊娠下痢,腹痛,小便涩。

【用法用量】
水煎,分4服。

【摘录】
《赤水玄珠》卷八

上面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了黄耆当归汤的资料,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可以学到一些关于药品的知识。



黄耆甘草汤的功效与作用

春夏交际是人抵抗力最差的一个时刻,这个时候的我们很容易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出现,中药方剂在这些小病症上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种中药方剂黄耆甘草汤。

【处方】
黄耆 甘草(炙)各15克 桂(去粗皮)15克 人参30克 芍药 赤茯苓(去黑皮)各60克

【制法】
上六味,哎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咽中似有物噎,胸中满,胁下气上冲,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3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去核),同煎至180毫升,去滓,入饴糖少许,煎化热服。良久,以稀粥投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处方】
黄耆24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
治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

【用法用量】
水煎服。病重一日二剂。

【摘录】
《医林改错》卷下

【处方】
黄耆2两(锉),甘草半两(炙),白茯苓半两(去黑皮),芍药半两,白术半两,桑螵蛸3分(炙),桂(去粗皮)3分。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虚劳短气,小肠急痛,羸劣。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1盏半,入生姜1枣大(拍碎),大枣3枚(擘破),同煎至8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知道黄耆甘草汤的作用十分的广泛,所以现在很多的科学家都在研究如何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中,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