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的人说他们头痛——有时严重到在性爱过程中也会头痛,伊利诺斯的一名神经科医生说在做爱过程中头痛实际上比我们想象中更常见。“许多" />

你的嗅觉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敏锐_专家说性爱过程中头痛比想象中更常见

由网友(故里难逢卿)分享简介:新的研究表明人类鼻子的识别能力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强大,它能嗅出了超过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人们常常认为鼻子可以区分出1万种头痛比想象中更常见" alt="专家说性爱过程中头痛比想象中更常见">有1%的人说他们头痛——有时严重到在性爱过程中也会头痛,伊利诺斯的一名神经科医生说在做爱过程中头痛实际上比我们想象中更常见。“许多...



你的嗅觉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敏锐

新的研究表明人类鼻子的识别能力可能远比想象中更强大,它能嗅出了超过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

“人们常常认为鼻子可以区分出1万种不同的气味,”该研究的合著者、纽约市洛克菲勒大学遗传学和行为实验室的研究助理安德烈亚斯.凯勒说。

但这项最新的研究表明人类可以辨别出超过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他说这远远超过人类的眼睛能辨别的颜色种类和耳朵可以区分的声音种类。

嗅觉能力不出名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嗅觉能力的怀疑是因为我们识别和命名气味的能力差,”凯勒说。“但是命名和识别气味本身就不是嗅觉系统的本职工作。相反嗅觉系统可以使我们区分非常相似的味道,比如食物和同种但有些腐烂坏掉的食物的气味。我们的研究表明人类非常擅长此类工作。”

凯勒和他的同事们有关研究发现的讨论发表在本周《科学杂志》上。

该研究的作者说,目前的调查是基于这样的一个概念:实际上气味是复杂分子化合物的最终产品。举个例子,玫瑰的香气实际上是由275个不同的气味组成的。

这也就是说,研究人员开始通过收集相对简单的气味化合物来评估鼻子的敏锐程度,每种气味化合物含有10到30种不同的气味,从少于128个气味分子中提取而来。

由260种不同气味组成的的鸡尾酒被放入三个瓶子中并摆在26名年龄在20到48岁的成年人面前(17名女性和9名男性)。其中的两个小瓶装有相同的化合物,而第三瓶与前两瓶不同,这也就是需要参与者嗅出所谓的“奇异”气味瓶。

低估了猜测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之后,作者发现能够准确区分奇怪气味的只占54%。

研究人员说人类的嗅觉能力强大到一些参与者能够区分出相似度为90%的气味,不过不是所有人都这样,只是相对而言的。

试验结果转换成了到一个复杂的数学公式。计算结果为,人类的鼻子能够区分至少1万亿种不同的气味。

尽管结果发现人类的气味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感受器官,凯勒承认如果要在听觉、视觉和嗅觉中必须放弃一项的话,他会放弃嗅觉。

“我不同意嗅觉比其他感觉进化程度要低,”他说。“嗅觉是用于其他目的的,在识别非常相似气味的方面它比任何感觉都要有效。”

“然而嗅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不同味道,”凯勒说。“相比之下,视觉告诉我们周边环境的空间结构。色盲还是可以看东西的,而嗅觉丧失却是什么都闻不到的。”

费城莫耐尔化学感官中心的助理委员乔尔.蒙兰德说,研究结果可能仍然低估了人类嗅觉的力量。

“事实是我们的嗅觉比想象中的要好,”蒙兰德说。“首先,人类有400种的气味接受器,相比之下视觉只有4种,味觉大概只有40种。拥有400种气味受体,你闻到的气味种类会多到令人难以置信。”

“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实验,”他说。“事实上他们已经简化了很多事情,比如说含有400中不同气味的咖啡,他们的混合物中最多只使用30种气味的混合。他们会增加实验品气味的强度,这在现实中是从来都没有的,而且这种强度的范围很大。”

“如果你要做一个更强气味、更多种类气味的测试,你得到的数字可能远远高于1万亿,”蒙兰德说。“我想说的是,1万亿可能是一个严重低估我们嗅觉能力的数字。我们的嗅觉能力是真的被低估了。”



证明精神疾病比你想象中的更突出的19个数据

你是否意识到,你认识的人已经受到心理健康障碍的影响。

抑郁症是全球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他精神健康障碍患者人数正在增长。

当谈到医疗保健时,虽然精神疾病开始被认为是严重的医疗问题,但是在让心理健康病人得到和提供身体健康的病人一样的治疗之前,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显示这些疾病还有耻辱萦绕。

下面是证明精神疾病比你想象中的更突出的19个数据。

61500000

近似数量的美国人在某一年经历了精神健康障碍。那就是四个成人中就有一个。

100000000000

在美国治疗精神疾病估计的经济成本。这包括失业、不必要的障碍、物质滥用和更多。

70 - 90%

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人的比例,参与某种形式的治疗之后,他们的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得到改善。

800000

全球每年死于自杀的估计人数。

25%

近似数量的精神疾病患者觉得别人不同情或理解那些那些遭受其中一种疾病的人。

350000000

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的人数。

79%

男性自杀的比例。

40000000

在美国成年人患有焦虑症的数量。

30%

报告显示大学生感到沮的数字,它代表负影响函数的能力。大约7.5%的大学生今年早些时候还报告说,他们在过去12个月认真考虑自杀。

22

退伍军人每天死于自杀的数量(可能低估),根据研究人员在退伍军人事务部中的一份2013年的报告。

10%

儿童和青少年遭受精神和情感障碍干扰他们的日常生活的比例。

3500000

美国人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数量。年龄在16到25岁之间出现。

60%

成年人的比例在2012年并未接受心理健康治疗。

6100000

在美国个人的数量患有某种形式的双向情感障碍。

21%

母亲的百分比在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调查的人说他们已经被诊断出患有产后抑郁症。大约40%的人没有寻求治疗。

5200000

在某一年估计数量的成年人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7

每小时在美洲死于自杀的人的数量。

11%

在18岁之前的青少年有抑郁障碍的比例。

90%

也有精神健康障碍的死于自杀的人的比例。



补肾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每天一个动作强壮你的肾

肾是人体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器官,是先天之本。肾脏功能是否正常,对我们的健康长寿有着巨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补肾呢?有什么简单易做的方法可以补肾呢?

耳保健操可补肾壮腰

揉耳朵法:伸出双手,食指、中指、拇指柔外耳廓,从上往下2分钟。轻重适宜,以耳部微热为佳。

拉耳法:右手叉腰,伸出左手食指、拇指,用力夹住耳尖,往上拉5次,然后夹住耳廓往外拉5次,夹住耳垂再往下拉5次,每次维持1-2秒再放松各指。时而复位,左手叉腰,伸出右手食、拇指,用力夹住耳尖往下拉5次,夹住耳廓往外拉5次,夹住耳垂往下拉5次,轻重以人耐受为宜。

摇耳法:伸出双手,拇指、食指捏耳朵中部,顺时针、逆时针摇耳两分钟。

叠耳法:伸出双手,将耳朵上下折叠10次

点耳法:伸出双手,左右食指分别深入左右耳道,转动3下,然后轻压,并快速拔出,重复10次。

压耳法:伸出双手,双手手掌用力压耳,突然松开,反复10次。

鸣天鼓:伸出双手,两手心朝后压住耳朵,两食指分别搭在中指上,快速敲打后脑30次。

注意:做耳操时一定要提前修剪指甲,注意动作轻柔,以防损伤耳部娇嫩的软组织和鼓膜。

四种补肾菜可常吃

除了上面我们说的而保健操,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来补肾,饮食就是其中的一种。男人肾虚一般可以用饮食来弥补,下面就为你介绍几种补肾菜,这些食物真的能补肾,想知道的不妨看看。

一、韭菜

韭菜又称“蔬菜伟哥”,中医认为韭菜具有温中下气、补肾益阳等功效,在增强精力的同时,更是对男性勃起障碍、早泄等有极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医学古籍称之为“壮阳草”,现代人还给了它“蔬菜伟哥” 的桂冠。韭菜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韭菜主要营养成分有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尼克酸、胡萝卜素、碳水化合物及矿物质。韭菜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每100克韭菜含1.5克纤维素,比大葱和芹菜都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同时又能减少对胆固醇的吸收,起到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的作用。专家建议,韭菜炒虾仁或韭菜炒鸡蛋,非常棒的“壮阳菜”。

二、黄秋葵

黄秋葵又称补肾草。主要要食用鲜嫩的蒴果,嫩果(荚)肉质柔嫩、润滑,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谌比人参(在日韩即称为绿色人参)却比人参更适合日常食补。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c以及铁、钾、钙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15%至26%、碳水化合物6.4%、脂肪2%、纤维素1%,每百克提供150千焦的热量。

此外,黄秋葵幼果中还含有一种黏性糖蛋白,可助消化,治疗胃炎、胃溃疡,并可保护肝脏及增强人体耐力。嫩叶也可食用,花、种子和根对恶疮、痈疖有疗效,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种子中含有较多的钾、钙、铁、锌、锰等矿物质,能提取油脂、蛋白质或作为咖啡的代用品。国外还给黄秋葵起了一个更容易被记住的名字“植物伟哥”。这个神奇的蔬菜能够活化男性中枢神经和男性器官,其中起决定性的物质就是里面的黏液。专家建议,黄秋葵可炒食、煮食、凉拌、制罐、做汤及速冻加工等。

三、大葱

大葱被称为“催情高手”的蔬菜,大葱富含多种营养物质,能舒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对心血管很有好处。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大葱中的各种维生素能保证人体激素正常分泌,还能有效刺激性欲,从而“壮阳补阴”。对男性来说,每周吃3次大葱或细香葱能改善性能力。专家建议,可炒菜、凉拌食用也能当成调味剂。

四、壮阳果

壮阳果又名补肾果,掉藤果,产于印度和我国湖南、广西十万大山,属藤蔓科植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钙、铁、钾等微量元素。蛋白质含量高达15—26%、碳水化合物6.4%、脂肪2%、纤维素1%。

中医认为壮阳果温补气血、亏损、关节酸痛、祛风湿、强腰且温肾壮阳、滋阴补肾、对早泄、阳痿、肾虚腰痛、房事过多、男女性冷淡者有特效或者夜出虚汗、妇女贫血、头晕目眩、高血压、肩周炎、老年骨质增生、四肢麻木等症。专家建议,100克壮阳果泡酒一斤,浸泡20天以上即可饮用或者20克壮阳果炖牡蛎、骨头、排骨一次。



步行?没有想象中简单!

需要减重15分钟的步行运动可能不够。每次至少30分钟,早中晚挑2段时间来走,每天至少走1小时,这样坚持200小时,你就能以每个月2kg 的速度稳稳瘦下来。200小时计划终止时,即可瘦下12kg!然而一般人对于走路减肥或许存在着一些错误的认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姿势不良

竞走教练指出:“很多走路的人受伤的理由很简单,就是他们走的不够直。”而人们走路最容易犯的姿势错误包括两种:低头,或者头抬得过高导致身体后仰。这两种姿势都可能导致身体失去平衡,让背部下方肌肉受到过大压力,从而可能拉伤和疼痛。

纠正方式:不要向上或者向下看,目视前方,脖子和身体保持成一直线。走路时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姿势,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2、身体太松垮

甩手幅度过大,脚步太大,落地跺脚,这些都是常见的走路中身体松垮的现象。违背常规走路的人,不但会影响速度,而且可能引发胫部发炎和酸痛。

纠正方式:保持手臂紧贴身体,摆臂幅度太大会浪费太多能量。最理想的甩臂模式是保持手臂弯曲90度,手肘贴紧身体,向前及向后摆动。与此同时,双脚迈出的步幅应该统一,并保持正常距离,步幅太大或者太小都会影响速度。测量正常步幅的方法很简单,伸直你的一条腿,脚跟接近地面但不着地,然后身体前倾,这时前脚脚跟落地的位置,就是你正常情况下的合理步幅。至于落地时应该稍微轻一点,重重踏步只会浪费了原本应该向前的能量。

3、装备不对

很多走路的人带了大量“行李”,却都是没用的,反而忘了最不可或缺的东西,例如饮水。专家提出警告说,携带过多东西,会影响走路健身。

纠正方式:减负。跟通常的看法不同,人们总觉得负重走路效果更好,带了太多东西,走路就会减速,而且肩膀和手臂还可能因为负担过重而受伤。如果你需要带重物,最好的方法是使用背包。而且,必须随身携带饮水,很少走路的人补充了足够的水分。

4、开始速度太快,结束时直接停步

很多人都觉得走路很普通,因此没必要热身和放松,并且觉得这样更节约时间。然而,这种习惯一旦养成,迟早都会付出代价,例如受伤,身体某些部位酸痛等。

纠正方式:慢速起步,前5分钟可散步,然后逐渐加速,从去“赶一个约会时走路的速度”,提高到“约会迟到5分钟的走路速度”。结束前5到10分钟开始降低速度,进行放松,让身体逐步冷却下来。此外,在停步后,最好做做伸展运动,拉伸手脚。



原来准爸爸可以与胎儿更亲密

宝宝从开始形成到分娩出生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妈妈的子宫里成长的,可以说宝宝的生命与妈妈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女性就认为宝宝出生之后一定是与自己的关系更为亲密,其实不然,准爸爸与胎儿的关系比你想象中更亲密哦。

胎儿在子宫内最适宜听中、低频调的声音。而男性声音正是以中、低频调为主。如果父亲坚持每天和胎儿说话,让胎儿熟悉父亲的声音,就能够唤起胎儿最积极的反应,有益于胎儿出生后的智力发展及情绪稳定。爸爸对胎儿讲话,这首先是父爱的一种具体表示,胎儿能够通过听觉和触觉,感受到不仅有母爱,而且还有父爱的温暖,这对于胎儿的感情发育具有莫大的好处。父亲抚摸胎儿并同他说话,这对做母亲的在心理上也是一种极大的安慰。这种天伦之乐是养育教育孩子的最好气氛。

1.爸爸与胎儿的玩耍一般以谈话为主要内容。讲话可以用平静的语调开始,随着对话内容的展开再逐渐提高声音。

2.父亲将每天的话题构思好,可以在当天的“胎教日记”中拟定一篇小小的讲话稿。稿子的内容可以是一首纯真的儿歌、一首内容浅显的古诗、一段优美动人的小故事,也可以谈自己的工作及对周围事物的认识,以刻画人间的真、善、美。

3.父亲在开始对胎儿讲话的时候,可以用抚慰和能够促使胎儿形成自我意识的语言对胎儿讲话。开场白可以是这样:“宝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叫xxx,我会天天和你聊天,……”

妈妈们在与肚子里的宝宝搞好关系时一定不要忘记准爸爸的作用哦,准爸爸一起与宝宝沟通,让宝宝同时感受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对以后的家庭气氛也是很重要的促进作用哦。



三个方法让你“小弟弟”变成“大钢炮”


      锻炼方法一

仰卧并将膝盖弯曲,举高双腿,然后用左手捉住右小腿,慢慢地向身体两侧重复张开、闭合。如果每做五次为一回合的话,一天做个一~二回就可以了。要注意不要贪心一口气做过头,用力过度的话会造成肌肉疲劳,变成反效果喔。

锻炼方法二

坐在床上,两腿尽可能地张开。接着两手向前伸展,以额头碰触床面为目标将身子向前弯曲。如果每做三~五次为一回合的话,一天做个二~三回就可以了。虽然将两腿张开再弯腰,腿间会觉得有点痛,但还是得稍微忍耐一下,因为张腿的动作相当重要。当然刚开始做的时候,额头很难碰到床面;只要有恒心,大概一个月就可以做到了。每天做这个动作,一个月后勃起力就能大幅提升。用腹式肛门呼吸法增加精力和膨胀力!

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男人会受到工作以及人际关系的压力而导致性能力减弱;但是也有一些男人在官场情场两得意。这两者的差异究竟在哪里呢?说穿了主要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切替上的问题。人类在工作的时候,交感神经会特别活跃;而在性交的时候,则是由副交感神经主宰一切。功能切替顺畅的话,无论工作或性爱都能是切掌握;反之则在床地间会显得心有馀而力不足。这种时候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暂时将手上的工作抛下,好好放个长假,让身心轻松一下。然而一般人哪有这么多假可放呢?所以必须得找个替代的方案才行。

而藉着入浴──副交感神经活泼化时刺激穴道,是最值得推荐的方法。首先,在入浴时在浴室里找个小凳子坐好,放松肩膀的力量,然后用淋浴的方式刺激位于头顶的百会穴;接着将全身浸泡在放满水的浴缸里,水温约38~39度左右,就这样泡差不多十分钟。如此可以有效地让神经指挥权的交替更加顺畅。另外也有促使交感神经与非交感神经切替更加顺畅的锻方法。这种锻法除了可以强化神经系统效能之外,对于增加勃起力、膨胀力甚至性欲都很有效,我们称它为“腹式肛门呼吸法”。

锻炼方法三

1.首先以跪坐姿坐好,然后调整好呼吸;接着藉由腹部的力量开始缓缓地吸气。吸气的同时,肛门也逐渐用力收紧,脑子里想着好象要从肛门吸入空气的那种感觉。

2.在以腹部吸满空气之后,这次要压缩腹部,就像是要把空气挤到背后去一样。

3.接着再鼓张腹部,就好象要把空气由背后挤到头上一样。

4.吐气的时候,要像是想把空气挤向心口和下颚一样慢慢呼出;而紧缩的肛门也随着呼气逐步放松。在气吐完了之后,腹部只要一压缩,肛门收缩的程度会比想象中更紧。反复执行1~4的步骤持续约十分钟,就能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交接时更加平顺。这个方法请你一定要试试。此外所有的锻炼方法都必须持续地做,如果能够相信它们并持之以恒,相信必然会得到你想要的成果。以上方法是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锻炼模式。

除了锻炼以外,还有许多必须留意之处。好比说是抽烟、喝酒、盐份、咖啡等等,如果摄取过量,势必会对精力产生不良的影响。日本AV界精力绝伦的AV男优.加藤鹰,虽然已经三十七岁了,可是一天射精个六、七次对他而言是十分稀松平常的事。他就曾经表示:为了要维持超强的精力,酒和咖啡是绝对不沾的;烟稍微有抽一点,饮食以鱼类为中心。肉类方面尽量少吃,而对于富含精液构成原料─亚铅的牡蛎、裙带菜以及红贝等食物则大量摄取。当然,维他命的摄取也是不可或缺的。学习控制射精的方法以达到“持久不”!

无论是多么优秀的机器,如果一直全力运转的话,都会缩短它的寿命;阳具自然也不例外。到八十岁依然能像年轻人一样做爱、自慰的欧吉桑,当然有他的秘诀。说实在的,要想成为“绝伦王”的捷径,最快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性交”。但是即使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也不可能有这种超人的体力;所以拼命一股脑地抽插是绝对撑不久的。缓急相间的动作,才是性交时的正确方式。就像打棒球时老练的投手在配球一样,必须要快慢相间;全都用同一种球路的话,一下子就会被打中了。

为了活用这个原则,性交时就要应用“座位”这种体位。“座位”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减轻心脏、腰部、脊椎骨的负荷,进而减少体力的消耗;比起其它的体位,“座位”的手部自由度更高,更有馀裕对女体做各种爱抚的动作。而且由于双腿是张开的,所以只要稍微变更姿势,就能对女方的阴道壁、快感中心的G点、甚至阴道后壁和子宫口充分的刺激,轻易地让她达到性高潮。能够成功掌握“座位”使用的技巧和时机,就是迈向性爱高手的最佳捷径。不过即使“座位”的功夫练得再好,若是插没两下就射精了,那也是白搭。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晚上射精数回也不算什么;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射精的能力也会逐步衰减,因此势必要学习控制射精的方法。



如何让阴茎勃起,阴经勃起的锻炼方法

由于年龄的增长、精力的下降等原因,很多男性会发现在进行房事时阴茎勃起不如年轻时来的快速、顺利。阴茎勃起困难会让夫妻之间的性生活质量大大下贱。不过,男性朋友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锻炼,帮助阴茎勃起。

一: 锻炼方法一

1: 仰卧并将膝盖弯曲,举高双腿,然后用左手捉住右小腿,慢慢地向身体两侧重复张开、闭合。如果每做五次为一回合的话,一天做个一~二回就可以了。要注意不要贪心一口气做过头,用力过度的话会造成肌肉疲劳,变成反效果喔。

二: 锻炼方法二

1: 首先以跪坐姿坐好,然后调整好呼吸;接着藉由腹部的力量开始缓缓地吸气。吸气的同时,肛门也逐渐用力收紧,脑子里想着好象要从肛门吸入空气的那种感觉。

2:  在以腹部吸满空气之后,这次要压缩腹部,就像是要把空气挤到背后去一样。

3:  接着再鼓张腹部,就好象要把空气由背后挤到头上一样。

4:  吐气的时候,要像是想把空气挤向心口和下颚一样慢慢呼出;而紧缩的肛门也随着呼气逐步放松。在气吐完了之后,腹部只要一压缩,肛门收缩的程度会比想象中更紧。反复执行1~4的步骤持续约十分钟,就能让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交接时更加平顺。

三: 锻炼方法三

1: 坐在床上,两腿尽可能地张开。接着两手向前伸展,以额头碰触床面为目标将身子向前弯曲。如果每做三~五次为一回合的话,一天做个二~三回就可以了。虽然将两腿张开再弯腰,腿间会觉得有点痛,但还是得稍微忍耐一下,因为张腿的动作相当重要。当然刚开始做的时候,额头很难碰到床面;只要有恒心,大概一个月就可以做到了。每天做这个动作,一个月后勃起力就能大幅提升。

四: 所有的锻炼方法都必须

续地做,如果能够相信它们并持之以恒,相信必然会得到你想要的成果。除了锻炼以外,还有许多必须留意之处。好比说是抽烟、喝酒、盐份、咖啡等等,如果摄取过量,势必会对精力产生不良的影响。



贪吃或是“食物成瘾” 是精神疾病

吃东西停不下来,小心是“食物成瘾”!10日,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精神病学系教授刘一军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透露,“食物成瘾”作为一种精神疾病已经得到了研究成果的证实。

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食物成瘾患者的大脑神经影像与海洛因依赖患者相似。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和快餐都是食物成瘾的“导火索”。“贪吃”不仅会导致体型的“横向发展”,还会损伤大脑的脑白质,让人变笨。如果要将“食物成瘾”戒掉,需要1至2年时间,而且复发率达80%。

还有一种病要注意——“进食障碍”

在胖子们眼里,“死吃不胖”是人生的一大乐事。但在瘦骨嶙峋的患者眼中,能吃也是福。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袁主任告诉记者,有些人看上去瘦骨嶙峋,非常吓人,其实他们都是进食障碍的受害者。一项调查数据发现,对于患有进食障碍的年轻女性(15到24岁),死于厌食症及其并发症的概率是其他死因的12倍。

先看身边的案例

女大学生食物成瘾,边吃东西边吃泻药

刘某是南京一所高校的大学生,今年22岁,尽管身高只有1米55,但体重高达140斤,体态非常肥胖。前段时间,刘某因为和家人争吵导致心情不太好,逐渐患上一种怪病。拼命吃很多东西后,她竟然吃泻药,腹泻后继续吃,周而复始。发展到后来甚至用手指催吐。几个月下来,刘某内分泌出现了严重的失调状况。最终,她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就诊。袁勇贵主任诊断刘某的症状是典型的“食物成瘾”的表现,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在不少读者的概念里,“食物成瘾”还是一个全新的名词。作为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食物”每天都和我们相伴,为什么还会出现像毒品一样让人成瘾的症状呢?记者了解到,早在2007年,美国的40余位专家就在耶鲁大学联合提出了“食物成瘾”的概念。太能吃,不吃东西就会难受和焦躁,甚至出现一些病态的表现,这样的症状便是“食物成瘾”的范畴。作为国内首家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中大医院心理精神科的治疗项目之一,便是帮助“食物成瘾”者恢复到正常的饮食状态。

吃东西为什么会上瘾?

高糖食物会刺激中枢神经

和“食物成瘾”相比,“毒瘾”“网瘾”的名词更加普遍。为什么会出现食物成瘾的表现呢?专家告诉记者,“食物成瘾”的结论在动物实验和影像学实验中都找到了研究的证明。“通过研究小白鼠的进食过程,我们发现,对甜食特别渴求的小白鼠,一旦不给它吃就会产生狂躁、抑郁等情绪表现,其神经影像功能、结构与海洛因依赖基本一致。”

另一项能够证实这一结论的还有高糖食物奶昔的对比实验。实验参与者在食用了两种含糖量不同的奶昔之后,接受了核磁共振的检查,检查结果发现,食用了高糖含量奶昔的实验参与者相比于食用了低糖奶昔的参与者有了明显的饥饿感。高糖含量的食物刺激了大脑中的特定区域,从而不断释放出对食物渴求的信号,暗示着管不住嘴的吃货们“继续吃”。

瘦不下来也是源于食物成瘾?

BMI大于28的胖子们才是“目标人群”

看完上述的案例,不少吃货心里一定在窃喜:终于找到了瘦不下来的新借口!但刘一军教授告诉记者,“食物成瘾”有一定的范围,不是所有人都是“食物成瘾”的吃货。“首先,便是BMI(身体质量指数)大于28,其次必须同时满足吃东西停不下来和停止吃东西就感到不舒服两个条件。”在医学定义上,BMI大于28便属于肥胖的范畴。所以,“食物成瘾”可以算成是肥胖人士的专有名词。

“不光是高糖的食物,甚至是快餐广告中的部分画面,也有可能对消费者造成一定的暗示,间接导致‘食物成瘾’的症状。”专家告诉记者,食物成瘾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的可能与自身的基因有关系。但从食物成瘾者的选择来看,越是好看的食物越容易上瘾,包括腌制食物和快餐类产品。得不到这样的食物,成瘾者就会产生跟酒瘾者、烟瘾者一样的焦虑、沮丧和紧张等情绪。反之,会有兴奋和满足感。

“食物成瘾”不仅导致肥胖,还会损伤脑白质让人变笨

“食物成瘾”所导致的后果可不仅仅是体型上的“横向发展”,大脑的运动速度也会变慢。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袁勇贵用高糖高脂食物举了个例子。这一类食物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但人们在吃完高糖高脂食物后,大脑便会受刺激,在体内生成更多的名为内啡肽的化学物质,让人倍感愉悦,再刺激人吃掉更多此类食物,从而让人感到镇静和快乐。吃得越多,身体就会越来越臃肿。

“如果一个人的身体质量指数超过了28,便是达到了肥胖的范围。由于过多的进食,身体的代谢负担变重,大脑的脑白质在此时也会相应的受到影响,出现损伤。”袁主任介绍,此时,人的认知功能也会相应变差,反应能力也会越来越慢。俗语中的“越胖越笨”虽然有些偏激,但在心理精神科的范畴内来解释的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得了“食物成瘾”后怎么治? 需要认知行为干预一两年

如果真的不幸出现“食物成瘾”的症状,应该如何治疗呢?袁勇贵说,目前对于“食物成瘾”的肥胖并没有特别好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药物治疗、认知行为干预等,但治疗周期较长,需1—2年时间。通过对肥胖人群的干预治疗,比如缩胃手术后,患者的脑白质损伤也会慢慢恢复,食物依赖也会有所下降。但是,治疗好了并不代表“万事大吉”,“食物成瘾”的复发率高达80%。

记者了解到,中大医院心身医学临床研究中心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合作的临床重点主要包括睡眠障碍、疼痛障碍、进食障碍和肥胖、酒依赖等几个方面,对于心身疾病患者中的“疑难杂症”,将安排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知名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精神疾病周围一直存在的无知

我有七年多的抑郁症。患上精神疾病我从未感到羞愧因为我知道我没做任何事让它找上我,而患上它也并没让我变得没有其他人重要。大多数时间,这个问题都得到了支持。我很幸运我的大部分朋友这些年都非常支持我。随着时间发展,我的抑郁症也通过药物和治疗逐渐好转,我对他人的信赖,作为一个支撑系统也逐渐减少了。但是尤其在我的初步诊断后,我收到了一系列对我患有抑郁症这个状况的惊人的回应:

1.但你太年轻了,不该得抑郁症。

在抑郁症这种疾病上没有年龄界限。它并不是从特定的年龄开始或是在特定的年龄结束的,它没有什么区别。对我来说,14岁患上抑郁症给我带来的最艰难的事情之一是我的许多朋友不知道该如何回应。当他们的朋友在吃午饭时没有理由的开始哭泣,每个人都有些害怕,而我也并不为此而怪他们。

2.你似乎很聪明,不该得抑郁症。

我猜我错过了抑郁症的第101天,上面说只有低智商的人才会的抑郁症。我喜欢把自己当做一个聪明的人。所以相信我,如果我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自己变得更聪明并且同时消除抑郁症,那我一定会那么做。但是,抑郁症不是智力测验。我已经帮助自己应付抑郁症的方法,和战胜它的一些方法,是尽可能地多了解学习有关它的知识。我喜欢了解我的大脑是怎样被影响的,以及为什么特殊的治疗会有帮助。了解化学物质失衡使我意识到,抑郁症是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的,只是它现在发生在我身上而已。

3.但你看起来很快乐,你真的抑郁吗?

谢谢你注意到在一天里我有不哭泣的时刻。得抑郁症并不意味着你永远没有开心一天,或者甚至是开心的一小时。这是我得抑郁症的几年里经常有的反应,当我接受治疗或尝试用药反应时。这是很难解释的,我并不是没得抑郁症,我只是一直在管理我的抑郁症。

4.你有什么可抑郁的?

这一直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我有一个很好的家庭。我们没有经济问题。我从来没有虐待,或目睹虐待,或是看到过什么创伤。让我抑郁的是一些在我大脑里的东西。而且要注意——让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感觉他们好像很忘恩负义并不能让他们感觉更好。他们可能已经意识到世界上有挨饿的孩子。那并不能使他们的抑郁症消失。

5.如果你更努力地工作,你就不会有抑郁症。

这一点是一个混合体。作为烦恼,我已经把它接纳为支持上的尝试。人们治疗抑郁症的方法有很多——药物治疗、团体治疗、个体治疗、体育锻炼、甚至是电休克治疗。当一个朋友说起这个,我明白她的意思并且领会它。她知道已经对一连串不成功的药物感到沮丧,并且认为或许我该寻找一种替代治疗。我明白她的意思。

但在其他情况下,人们觉得我已经做的事根本不够,并且是我自己让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这是不容易解释的,有时经过多年的治疗,会不情愿去尝试新的东西,只是因为和自己的大脑作战使人筋疲力尽。确实如此。但是从个人经验而言,任何人都不该放弃自己。没有办法用不俗气的方式说这句话,但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有他的理由。当你患上抑郁症,你可能不会法相它,但机会是,你活着不只有一个理由,你有很多理由。而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式后,你会看到那些东西,并且会很高兴因为你继续战斗下去了。

6.我妈妈不想让我再花那么多时间和你在一起了。她不想让我也患上抑郁症。

这一点让人很受伤。那是在高中,我的一个最好的朋友告诉了她妈妈我被诊断为抑郁症。她的妈妈做了一个突然的决定,如果我们继续在一起,她的女儿可能也会患上抑郁症。不好的态度可能会传染,看是临床抑郁症肯定是不会的。

我百分之百尊重我朋友的妈妈,她是为女儿的健康着想。但是没有问她的女儿我在如何帮助自己,她只是让她的女儿从这种情况中退出。根据记录,我的朋友并没有停止花时间陪我,我们俩在高中和大学都互相帮助渡过了许多艰难的时刻。有时,孩子们对大人的概念的理解比大人自己的理解要更好。

所有这些反应在他们自己的方式里都是会造成伤害的。我并不是说有“正确”的反应,但人们需要意识到他们选择的词语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愿意向你透露自己有精神疾病,很可能他们看重和你之间的关系,至少你可以坐的是支持他。毕竟,他们正经历着你永远不用明白的内在斗争。所有这些有关精神疾病的陈腔滥调都需要结束:抑郁症可以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它以各种原因发生并且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没有神奇的快速修复,而且它肯定是不传染的。精神疾病周边的无知态度需要结束。



精神疾病治疗的误区

 我们对于一件事不熟悉,我们就会出现错误的判断错误的决定,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要了解清楚才能做出判断, 由于他们对精神卫生知识了解太少,或对亲人患有精神障碍准备不充分,使他们在求医过程中存在一些误区,这些误区严重可是会威胁到病人的健康,所以今天我们一定要改正。

在精神病科经常接触到这样一些患者家属,如对精神症状不能正确认识;害怕西药副反应较大而采用中药治疗;到综合医院看病而不愿到精神病专科就诊;频繁更换医生、更换药物;有的临床治愈出院后,立即停药、减药,导致病情反复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既影响患者的诊治,还可引起医患矛盾,主要误区如下:

误区一。认为不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也能解决问题。随着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社会因素的致病作用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一部分人却过分看重心理治疗的作用,他们认为病人所存在的障碍仅仅是心理问题,而不是精神疾病,因此不愿服用药物。这样势必导致病情逐渐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误区二。抗精神病药物能解决一切。由于精神疾病的病因、表现、治疗、预后等均有别于其他疾病,不少精神病人或家属仍寄希望于医生开药服用便能治好精神疾病,而未认识到心理社会因素在精神疾病,尤其是神经症、反应性精神障碍等疾病中的治疗作用。通常,患者家属不愿意提供与精神疾病相关的心理因素,认为医生只要用药物就可以帮助患者解除失眠、烦恼、紧张、焦虑、抑郁等症状。殊不知,药物虽可缓解一些症状,但部分病人必须与心理治疗相配合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误区三。频繁更换医生及药物。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一类的精神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其自然规律,当处在急性发展的时期,即使相对及时地接受治疗,药物起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大致需要2~4周。医生还要考虑患者的年龄、有无躯体疾病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因此,大部分患者不可能马上控制住病情。有的患者家属求愈心切,对医师怀疑、指责,对治疗进行不合理的干预,频繁更换医生。有些家属听说某药对某病有特效,就反复要求医生给病人换用某药。精神科用药有其规律,一般药物应用6~8周无效后,而且在足剂量的基础之上,才考虑换用其他药物治疗。

误区四。多种药物合用效果好。实际上一般病人只需要一两种药,用药过多副反应增加,疗效并不增加

误区五。认为中药效果好无副作用,看广告就邮购,上当受骗的很多,很多中药胶囊里含有西药。目前分裂症主要是西药,且其疗效优于中药。

误区六。抗精神病药物不须长期服用。预防大多数精神疾病复发的措施之一是药物的维持治疗。对于初次发作的精神病患者来说,通过药物、心理等综合治疗,约有70%~80%病人能够达到临床痊愈,即病人精神症状消失,恢复病前的工作和学习能力。初次发作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系统治疗痊愈出院后,如不维持治疗,复发率约50%,第二次发作下一次复发率约75%,三次发作以后复发率达90%。维持治疗的时间当前尚没有公认的标准,目前在精神科一个新的认识是:在维持剂量的基础上,患者自身能耐受,无明显的药物副反应(包括躯体的及实验室检查)者可长期维持治疗。但不少首发的精神病人及其家属对此不理解,往往不愿承受长期服药的麻烦,或不能忍受药物的副反应,或心怀侥幸等等而不愿接受长期维持治疗,待病情复发时则悔之晚矣。

误区七.药价越高疗效越好,有些贵药还不如价格低的效果好

误区八。滥用补药:多数精神疾病并非营养不足所致,也就没必要服太多的补药。

误区九。别人用有效我应也有效 , 同种病不同的人用药不同,他人有效,你未必有效。

误区十,外科手术或自创的或祖传针灸、中药等神奇的疗法等,自吹可根治,目前手术治疗精神疾病,已被卫生部叫停,但部分不属于卫生部管理的医院、个人承包的科室,还在做此类手术,其远期效果绝大多数不理想,一两年后又复发,还必须重新药物治疗。

家属应该配合医生,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如果经过系统治疗,确实效果不好,医生会及时地换用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因为药物本身具有两重性,既能治病,又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如有些抗精神病药会使人体重增加,出现闭经、泌乳等副反应,所以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换药才安全。有些患者家属急于求成,自作主张,擅自给患者加大药量或同时服用其他精神病药物,这就可能使患者出现严重的药物副作用,使病情恶化。药物足剂量、足疗程治疗后仍无效者,可考虑‘无抽搐电疗’。

根据以上的说法,是不是能改正你很多误区的做法,其实神经疾病是一种精神的疾病,这些疾病最重要的是家人的关心,和精神医生的督促,所以药物只是一个辅助的作用,能产生效果但是副作用也是很大的,希望能马上改正然后带患者接受正确的治疗,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