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素问》_《黄帝内经·素问》之太阴阳明论

由网友(你做了别人的小三。)分享简介: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



生气通天论——《黄帝内经·素问》

 

黄帝曰: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

 

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

 

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

 

苍天之气,清静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

 

故圣人传精神,服天气而通神明。失之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卫气解散,此谓自伤,气之削也。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

 

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驰长。緛短为拘,驰长为痿。

 

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汨汨乎不可止。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

 

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

 

汗出偏沮,使人偏枯。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受如持虚。

 

劳汗当风,寒薄为皶,郁乃痤。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开阖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

 

陷脉为瘘,留连肉腠,俞气化薄,传为善畏,及为惊骇。

 

营气不从,逆于肉理,乃生痈肿。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p#副标题#e#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黄帝内经·素问》之太阴阳明论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或从内或从外,所从不同,故病异名也。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阳道实,阴道虚。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入五脏则瞋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内,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

 

帝曰: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其脉贯胃,属脾,络溢,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黄帝内经之上古真人修炼法

黄帝内经现在一般认为是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上古时期,没有中西医之分,医就是治病,但是黄帝内经并不是教人有病治病和如何治病的,而是教人如何保持健康、减少疾病、增加寿命的。它虽然也有人体生理病理学的基础理论,但与其叫做医书,确实不如叫做养生学说。而且,它更加符合道家的长生修养所用。

 

“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仔细读之,真是养生长命的经典明言。这两句话是《黄帝内经素问》第一章上古天真论里面的,“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黄帝内经认为,上古的真人是最长寿的,后世道家长生不老的修炼其实都和这一段话的理论同源,道家其实一直有黄老之说,即黄帝和老子的学说,只是黄帝之说基本上是托名,后来又有老庄之说,即老子和庄子的学说。都是道家学说,道家学说虽然有很多的思想,但是最主要的思想是长生,不管是清静无为、道法自然、逍遥自在、相对辩证等等的说教,都是以长生为目的,所以不论黄帝内经还是老子道德经、庄子内篇,一开始都是谈论长生,以此引出主题。就像道家的代表作老子道德经就是讲“长生久视之道”的,黄帝内经第一篇的上古天真论一上来就讲上古真人“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一,提挈天地,把握阴阳

提和挈,这两个字乃是同义词,都是手提的意思。提,现在用的多,挈,古字。提一篮鸡蛋,挈一筐鸡卵,同一个意思。提挈天地,也就是可以手拿着天地,天地为我所用是也。利用天地,就要知道怎么用,知道天地的规律,也就是把握阴阳了。阴阳,上古时期就是天地规律的意思,想要提挈天地,就必把握阴阳。天地,可以有几种解释,一曰自然,自然界;二曰人的社会关系,上下关系。自然界有日夜、阴晴、寒暑、四季,有适合居住或不适合居住之地,有各种饮食营养美味,太多太多的内容和东西,人掌握的好,生活得就好,掌握的越顺手,身体就越健康,少生病,寿命也越长。掌握自然规律,使自然为你所用,而不是你处处受自然的约束。人的社会关系有上有下,天是指君王圣人等领导者统治者,地是指百姓大众工农商学兵,利用上面和下面为你所用,也称之为提挈天地,同理,要掌握社会的规律,使人为你所用,而不是使你为人所用。社会资源和其他人的动力的应用提挈,是健康长寿的物质和精神基础,和自然界的资源的平行的,生存在人类社会,同样重要。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无情,所以长久,圣人也是没有感情的,提挈天地,就不能有感情,道法自然,只能自然而成。无喜无悲,无事无非,天地万物为我所用。总之,提挈和把握,都是要主动,而不是被动,用而不是被用,这才是作为真人的关键。

 

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

精气和神,是道家的长生理论的根本,不管是中医还是道教,所有的养生之道、长生之道都离不开精气神。最古老的论述当属黄帝内经,精气理论是黄帝内经几大中医基础理论之一,精气,这一个词在内经中出现很多次。后来的道家修炼的理论和功法如抱朴子、钟吕内丹功、北派全真、南派丹功都是以之为基础。精气是人体中维持生命的物质,神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思想和智慧,精气和神的修养和修炼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道家的太极拳和静功也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叫做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二者为了练精气神,都发明了很多功法,有的甚至极其复杂。但是不论如何复杂,都离不开黄帝内经的根本,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

 

精气和神的练法,其实要说简单,也就这么简单。精气是借着呼吸的锻炼而炼,神识是靠守出来的。比如,从最早庄子的“呼吸吐纳”,“真人之息以踵”,到静功内丹功的各种呼吸方法,都是以呼吸来带动精气。人体内的精气不是空气,不是从空气之中吸入,而是以呼吸这个动作,把自身当炉鼎,吸入空气、呼出空气当风箱,调节火候,炼出精气来的。这样说来有点玄,但不是迷信、宗教的玄学,而只是一种锻炼。和体育锻炼一样的一种锻炼,叫做内功,是相对于一般性的练肌肉、练机体、练耐力的外功而言的。

 

从最原始的黄帝内经的“呼吸精气”看,其实应该就是保持在虚静的状态,注意呼吸,深入而缓慢的呼吸,均匀的呼吸,自然的呼吸,就是呼吸精气了,也就炼精气了。而那些后世的功法中的什么炉鼎、丹田之类的是虚幻的感觉,不是一定要找到什么是炉鼎,那里是丹田的。换句话说,这些东西不是练习呼气的方法,而是练习当中的感觉或者意识而已,若有若无,若存若亡,恍恍惚惚,的感觉,不要当真。当真的,只有呼吸。这是我的看法,我不反对现在人们谈论养生的功法,但是反复研究修习之下,我的体会就是这样,只要能够呼吸虚静,足矣。

 

独立守神,独立很重要。独立,就是在自己的神识里面,即思想意识里面不要受到其他思维的干扰。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直觉,相信自己的观念,不要什么都是别人怎么说、圣人怎么说,而是自己怎么说,自己怎么看,自己怎么想,这就是独立守神。独立的思维,自信的思维。老子道德经说的抱一守中,也是同样的意思。抱一,就是抱着自己的一贯的宗旨,不动摇,守中也就是守神,守住自我,守住自己的意识。这样,在呼吸精气的同时,独立守神,抱一守中,其实就是精气神的修炼,也就是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是一个意思,同理。

#p#分页标题#e#

 

肌肉若一,这就难了。肌体和血肉,精气,神识都合而为一,超脱了人的精神肉体,这是成仙得道的象征。当然,如果是我们常人修习养生功,肌肉若一也可以看做是锻炼形体,比体育运动,武术,太极拳的内功锻炼等。肌肉,不是现代解剖学的肌肉,黄帝内经主要指的是肌体,真个人的筋骨皮肉、五脏六腑、精气神识,所以,形体精神的锻炼也是极其重要的,练功不能只是练静功打坐调息,更不能只练静坐不做全身的运动,那样的话不但不能长生,反而搞得体弱多病。

 

根据我的研究,对于许多丹经的研究结果,所有内功修炼的功法,都是黄帝内经这两句话的衍生和演化而来。有的更加具体,可操作;而有的走向了玄学、道教迷信的方向,引人误入歧途。所以,当今养生学,如果去钻到故纸堆里去查找可用的功法,还不如返朴归真,使用黄帝内经的朴素的方法,重新发展的。



《黄帝内经》解析:冬季如何养生

  冬季气候严寒干燥,对人们的身体影响很大的,这个时候就要尽早的做到一定的养生护理的,合理的养生护理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极大的意义,避免疾病的产生的,这些都是很重要的一些问题的,很多的人不是很清楚应该怎么办,其实办法很多的。

  《黄帝内经》中有着相当的多的,冬季养生的方法的,中药冬季养生注重对人体内脏系统的养生,重视对人体内脏与五行的结合,来区别对待养生的,比较来说,在冬季,对养肾是很是重视的,对于人体的健康保证很关键的。

  《黄帝内经·素问·六节藏象论》说:"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充在骨。"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相对应的自然季节是春、夏、长夏、秋、冬。由此可见,不同的季节所需重点保养的脏腑也不同。春养肝,夏养心,长夏养脾,秋养肺,冬季应当以保养肾脏为主。

  日常生活中的相关保健,对于养肾十分有益,冷面、温齿、热足是养肾三妙法。

  (1)冷面,即用冷水洗脸。冷水是指水温20℃左右的水。冷水洗脸,可提神醒脑,早晨冷面,使大脑兴奋,一日清爽始于晨;还可以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冷水的刺激可以改善面部组织的营养供应,增强面部皮肤的弹性,让颜面光泽、弹性十足。

  (2)温齿,即用温水刷牙和漱口。温水是指水温35℃左右的水。牙齿和牙龈在35℃左右温度下,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齿为肾之余",保护好牙齿就是保护好肾。牙齿不好,说明肾已经虚亏了。

  (3)热足,即临睡前用热水洗脚泡脚。热水是指水温在45-50℃的水。常言道"寒从脚下起",指双足供血不足,热量较少,保温力差。所以,每晚应坚持用热水洗脚泡脚,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强防病能力,消除疲劳和改善睡眠。

  冬季养生主要就是养肾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很多的,必然说用冷水洗脸,在醒脑的同时,也可以增加血液的循环,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还有就是用温水刷牙,另外用热水泡脚等一系列的问题的,这些都是我们要注意的。



呼吸道感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又被称作为感冒,相信大家对于感冒这疾病并不非常陌生,相信有很多的人都受过感冒的折磨,人们如果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不仅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的不便,还会对身体产生不少的伤害,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需要了解一些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这样能够在平时的时候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

(一)卫外功能减弱,外邪乘虚而入 包括生活起居不当,寒温失调,如贪凉露宿,冒雨涉水等以致外邪侵袭而发病;过度劳累,耗伤体力,肌腰不密,易感外邪而发病;气候突变,六淫之邪肆虐.冷热 失常.卫外之气未能及时应变而发病;素体虚弱,卫外不固,稍不谨慎即可感邪而发生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二)病邪犯肺,卫表不和 肺主皮无,职司卫外,而卫气通于肺,卫气的强弱与肺的功能关系密切。外邪从口鼻、皮毛而入.肺卫首当其冲,感邪之后,很快出现卫表及卜焦肺系症状。卫表被 郁,邪正相争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咽痛;肺气失宣而见鼻寒、流涕、咳嗽。《素问·太阴阳明论篇》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素问·咳论篇》口:“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

(三)病邪少有传变.病情轻重有别病邪一般只犯肺卫,很少有传变,病程短而易愈。但亦有少数感邪深重,或老、幼、体弱.或原有某些慢性疾病者,病邪从表人卫,传变迅速,可引起某些合并症或继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这种疾病可发病于各个年龄阶层,小编建议广大的患者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观察,如果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需要立刻去医院进行检查与治疗,而且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带上一个口罩,这样能够减少病菌的直接接触,平时的时候要注意室内空气的流畅,保持身体健康。



大便脓血的治疗方法

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生活中不注意,就容易患上大便脓血。并且许多患者在感觉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之后,也并没有马上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随便去药店买药或者诊所治疗的情况反而多见。

  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

  痢疾,古代亦称“肠游”、“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本病为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节为最多,可散在发生,也可形成流行,无论男女老幼,对本病“多相染易”,在儿童和老年患者中,常因急骤发病,高热惊厥,厥脱昏迷而导致死亡,故须积极防治。中医药对各类型痢疾有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久痢,在辨证的基础上,采用内服中药或灌肠疗法,常能收到显著的效果。

  《内经》称本病为“肠游”,对本病的病因、症状、预后等方面都有所论述,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脏,……脏则膜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辩。”指出本病病因与饮食不节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火淫所胜,……民病泄注赤白,……腹痛溺赤,甚为血便。”指出本病的病因与气候有关,症状为腹痛,便下赤白。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将本病与泄泻合称“下利”,制定了寒热不同的白头翁汤和桃花汤治疗本病,开创了痢疾的辨证论治,两方一直为后世医家所喜用。隋《诸病源候论》有“赤白痢”、“血痢”、“脓血痢”、“热痢”等20余种痢候记载,对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已有较深刻的认识。唐《备急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今之所谓痢疾者,古所谓滞下是也”,一直沿用至今。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并论述痢疾的病因以“湿热为本”。清代,出现了痢疾专著,如《痢疾论》《痢证论》等,对痢疾理论和临床进行了系统总结,学术上也有所创新。

  中医学的痢疾与西医学的痢疾病名相同,部分临床表现一致。包含了西医学中的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以及似痢非痢的疾病,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结肠直肠恶性肿瘤等,均可参照本节辨证处理。

  【病因病机】

  1.时邪疫毒时邪,主要指感受暑湿热之邪,痢疾多发于夏秋之交,气候正值热郁湿蒸之际,湿热之邪内侵人体,蕴于肠腑,乃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景岳全书·痢疾》说:“痢疾之病,多病于夏秋之交,古法相传,皆谓炎暑大行,相火司令,酷热之毒蓄积为痢。”疫毒,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温疫论·序》),“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温疫论·原病》),即疫毒为一种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邪气,故称之疠气。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时邪疫毒,混杂伤人,造成痢疾流行。

  2.饮食不节一是指平素饮食过于肥甘厚味或夏月恣食生冷瓜果,损伤脾胃;二是指食用馊腐不洁的食物,疫邪病毒从口而人,积滞腐败于肠间,发为痢疾。痢疾为病,发于夏秋之交,这个季节暑、湿、热三气交蒸,互结而侵袭人体,加之饮食不节和不洁,邪从口人,滞于脾胃,积于肠腑。故痢疾的病理因素有湿、热(或寒)、毒、食等,湿热疫毒之邪为多,寒湿之邪较少。病位在肠腑,与脾胃有关,这是因邪从口而人,经胃脾而滞于肠之故。故《医碥·痢》说:“不论何脏腑之湿热,皆得人肠胃,以胃为中土,主容受而传之肠也。”随着疾病的演化,疫毒太盛也可累及心、肝,病情迁延,也可穷及于肾,《景岳全书·痢疾》说:“凡里急后重者,病在广肠最下之处,而其病本则不在广肠而在脾肾。”痢疾的病机,主要是时邪疫毒积滞于肠间,壅滞气血,妨碍传导,肠道脂膜血络受伤,腐败化为脓血而成痢。肠司传导之职,传送糟粕,又主津液的进一步吸收,湿、热、疫毒等病邪积滞于大肠,以致肠腑气机阻滞,津液再吸收障碍,肠道不能正常传导糟粕,因而产生腹痛、大便失常之症。邪滞于肠间,湿蒸热郁,气血凝滞腐败,肠间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下痢,所谓“盖伤其脏腑之脂膏,动其肠胃之脉络,故或寒或热,皆有脓血”。肠腑传导失司,由于气机阻滞而不利,肠中有滞而不通,不通则痛,腹痛而欲大便则里急,大便次数增加,便又不爽则后重,这些都是由于大肠通降不利,传导功能失调之故。

  由于感邪有湿热、寒湿之异,体质有阴阳盛衰之不同,治疗有正确与否,故临床表现各有差异。病邪以湿热为主,或为阳盛之体受邪,邪从热化则为湿热痢。病邪因疫毒太盛,则为疫毒痢。病邪以寒湿为主,或阳虚之体受邪,邪从寒化则为寒湿痢。热伤阴,寒伤阳,下痢脓血必耗伤正气。寒湿痢日久伤阳,或过用寒凉药物,或阳虚之体再感寒湿之邪,则病虚寒痢。湿热痢日久伤阴,或素体阴虚再感湿热之邪,则病阴虚痢。或体质素虚,或治疗不彻底,或收涩过早,致正虚邪恋,虚实互见,寒热错杂,使病情迁延难愈,为时发时止的休息痢。若影响胃失和降而不能进食,则为噤口痢。

大便脓血患者一定要记住,多喝热水对于病情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每天至少要喝1200毫升以上的开水。



楮叶散的功效与作用

楮叶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已经被许多的人所接受,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服用楮叶散就成为了一门学问,今天就来教大家如何食用楮叶散。

【处方】
蜗牛(焙干)半两,蛤粉1分,龙胆(去土)1分,桑根白皮(锉,炒)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消渴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煎楮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八

【别名】
羌活散

【处方】
羌活(去芦)半两,川芎(洗)半两,旋覆花(去梗,净)半两,防风(去叉股)半两,甘草(炙)1两,苍术(泔浸1夕,去皮,晒干,不见火)1两,楮叶(自采不生楮子者)1两,桑叶(并8月采,阴干)1两,甘菊花1分,楮实1分,蝉退(去头足)1分,木贼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暴赤眼。

【用法用量】
羌活散(《普济方》卷七十一引《龙木论》)。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简易方》引作“楮英散”。

【注意】
忌湿面及酒。诸药合时不得焙及犯铁器。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方中羌活气味辛甘平,入足太阳;川芎气味辛温,入肝胆;旋覆花气味咸温,入手太阴阳明;防风气味辛甘微温,入足太阳;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苍术气味辛温,入足太阴;楮叶气味甘凉,入足厥阴;桑叶气味辛甘凉,入手太阴、足厥阴;甘菊花气味辛凉,入手太阴;楮实气味甘温,入足少阴、厥阴;蝉退气味咸甘寒,入足少阳、厥阴;木贼草气味甘苦微温,入足少阳、厥阴。此亦因肝胆上逆,头目疼痛,将欲降之,必先升之,故虽有咸苦之品而辛散之药居多,且以清茶送药也。

【摘录】
《本事》卷五

【处方】
干楮叶3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瘴痢,不问老少,日夜百余度者。

【用法用量】
每取2钱,乌梅汤调服,1日2次。另取羊肉裹末纳谷道,痢出即止。

【摘录】
《续易简方》卷四

由上文可知楮叶散的原料是几种我们生活中都不算陌生的中药材,对某些疾病特别有效果,参照上面的功效和主治疾病,如果有需要的话,不妨试一试。



白芷丸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对于大家来说应该不算陌生,很多人也知道它的好处,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白芷丸。

【处方】
白芷1两,糯米半两(炒黑色)。

【制法】
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夜多小便。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用木馒头或根煎汤送下。

【摘录】
《医统》卷七十三

【处方】
新白芷不拘多少。

【制法】
上锉,以萝卜汁浸,晒干,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沐浴后眩晕头痛,或头风眩痛,及暴寒乍暖,神思不清,头目昏晕。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细嚼,以茶清或荆芥汤送下。

【摘录】
《东医宝鉴·外形篇》卷一引《本事》

【处方】
白芷1两半,石斛1两半,干姜1两半,细辛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肉桂1两,防风1两,茯苓1两,甘草1两,陈皮1两,白术1两1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老人气虚头晕。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不饥不饱时清米饮送下。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白芷气味辛温,入手足阳明,引经之药;石斛气味甘平微咸,入肝脾肾三经;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阴;细辛气味辛温,入足少阴;五味子气味酸咸温,入肾;厚朴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肉桂气味辛甘热,入肝;防风气味辛甘平,入手足太阳;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胃,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甘草气味甘平,入脾,通行十二经络,能缓诸药之性;陈皮气味辛平微温,入脾胃;白术气味甘温,入手足太阴。此治气虚头晕之方也。诸经络皆有赖于中土,故守中之药居多,中宫气旺,则辛热之品得各行其志,而病情中矣。

【摘录】
《寿亲养老》卷四

【处方】
白芷3两,芎藭2两,天南星(水煮)2两,羌活(去芦头)半两,藿香叶1两,菊花3分,防风(去叉)半两,细辛(去苗并叶)1两,当归(切,焙)2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妊妇风气壅,头目不利,身体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薄荷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八

【处方】
白芷1两,细辛(去苗叶)1两,五味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洗)1两,茺蔚子2两,熟干地黄2两半,蕤仁2两半。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肾虚风,多泪渐昏,及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温水送下,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处方】
白芷末、葱白。

【制法】
捣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寒流涕。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茶送下。仍以白芷末,姜汁调,涂太阳穴,乃食热葱粥取汗。

【摘录】
方出《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圣惠》,名见《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处方】
白芷5两,干地黄4两,续断3两,干姜3两,当归3两,阿胶3两,附子1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所下过多,及崩中伤损,虚竭少气,面目脱色,腹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1日4-5次。无当归,芎藭代,入蒲黄1两妙;无续断,大蓟根代。

【摘录】
《千金》卷四

【处方】
白芷半两,槟榔1个,青橘皮1分(去白),巴豆4粒(炮,去皮,出油)。

【制法】
上为末,同研,面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消乳食。主小儿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温水送下,常服。

【摘录】
《普济方》卷三九三

上文主要介绍了白芷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瑜伽收腹收束法的做法

很多人会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中部是很容易堆积肥肉的地方,而这个部位如果没有很好的曲线,自然会直接影响到身材,所以很多女性都希望,可以了解一些能够帮助自己快速收腹的方法,让自己可以拥有s型的身材,而利用瑜伽瘦腹的方法,可以带来很好的效果,所以下面我们就去看看他的动作要领。

收腹收束法为一种瑜伽修炼法。现代人的"坐式"生活,使很多人的腹肌和腹脏器官变得虚弱,久而久之,便秘和大肚腩便成了甩不掉的损友。人们想尽各种办法来治理肠道,摆脱肥胖。但事与愿违,反而给身体带来诸多负面影响。这里向大家推荐收腹收束法,一个帮助肠道健康,拥有平坦小腹,而且没有任何副作用的健康练习法。它适合空腹时特别是早上肠道排空后练习。不过,孕妇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和有消化道溃疡的人不应该练收腹收束法。

动作要领

1.站立,两脚分开舒适的距离,两膝微弯。

2.上身从腰部开始前倾,双手放在大腿上,手指向内。若感觉这个动作不舒服,可以调整手指方向,直到舒适。尽量用双臂支撑身体,以放松腹部。头部稍微向下。

3.先深深吸入一口气,然后慢慢彻底呼出。当肺部空气已出尽,再通过鼻孔迅速喷气2~5次,确定整个肺部的空气已完全排空。

4.闭气悬息,尽力将腹部肌肉向内、向上收缩,直到准备好再次吸气。

5.慢慢地松开腹肌。然后直立并抬头,深缓并有控制地吸气。休息,直到呼吸恢复正常。

6.重复2~5次。

以上就是瑜伽瘦腹的方法以及动作介绍大家,如果也在苦恼腹部堆积肥肉问题的话,那就尝试上面所介绍的这些方法吧,因为这些方法主要就是通过运动的形式,燃烧解决腹部堆积的多余脂肪,自然而然就可以更好的帮助你收腹了。



黄帝内经:冬季养生

  冬季的养生在黄帝内经中有着明确的记载,在这个季节适合早睡晚起,很多动物都冬眠人也就是这个季节适合睡眠的充足性。应多吃一些温补的食品例如羊肉和含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在冬季更应注意养肾。

 

  冬季3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这时节人要早点睡觉,太阳出来再起来,以便顺应大自然的冬“藏”之机。在五脏中肾主水,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就是伤了肾。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冬季养生应注意的问题:冬天天越来越短人们应适当的增加睡眠,在冬天很多人习惯晚睡其实这是对身体无益的,冬天不适合爱美的女性减肥和节食,因为天气寒冷这写都不适宜。

 


  冬天夜长日短,人们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在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晚11点之前要上床休息。冬天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等),当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大多体质以偏虚为主,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自身热量(阳气)来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人来说尤为不宜。冬天里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冬天不要把皮肤外露,不在冬天减肥,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和减肥的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属于“泄”的范畴,减肥不适于在冬天进行。

 

  冬季是以“封藏”为本,是需要我们保存实力,保本,如果阳气外泄,容易出现疲乏,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在冬天不要因寒冷而多蒸桑拿,无论湿蒸还是干蒸,都会造成汗水大量流泻,同样不利养生。冬季一定要懂得收敛,每周洗澡一到两次就可以了。在冬天不宜做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凡是泄的方式都不适宜在冬天进行。

 

  冬天的养生要避寒,“寒从足生”,保持足部的温暖才有助于身体温暖。脚部有60多个穴位,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足底有涌泉穴,属肾经。洗脚要用温热水泡20分钟以上为佳,应该泡到脚腕以上,沐足时,用川椒 10克、食盐10克煮水,放进高桶里,高桶泡脚,热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冬天少吃凉拌菜菜,凉面和性能偏寒的食品。酒最好要温了喝,不要耗费胃中的阳气,黄酒温和养人,冬天可常饮用(一瓶黄酒放三颗咸话梅,加热,口感佳,古越龙山牌质地不错)。

 

  在冬季吃植物的根部和果实,是“应时佳品”,冬天植物凋零,植物的营养保存在根部与果实之中,因故,吃种子类和果实类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补。 冬天是补肾的好时机,一些黑色食品都有补肾的作用,如芝麻、核桃、腰果、木耳、黑芝麻、黑豆等,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腊八粥”,就是用多种不同的果实煮在一起,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另外,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粥:益精养阴、萝卜粥:消食化痰、胡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的大枣粥:益血养气等,这些粥类都是很好的进补。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让我们顺应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储存实力,保存潜力,以待来春:生发盎然。(李明月)

 

  火灸法

  此法是我练功师傅所授,当时我是第一次看到医生如此治病,感到非常惊奇,一快生姜,一根艾条(一元钱一根),放在穴位上点燃,能治好病:真是不可思议……他说曾有一个外国人,看他给人火灸,看得目瞪口呆,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曾用此法为一个患冷感冒的朋友做了三次艾火灸(灸肚脐和命门穴),朋友没有吃药,第二天,感冒就好了。

 

  火灸法:取约2分厚老生姜一块,艾条约一寸长(艾条药店有卖),硬纸壳一张、挖洞、洞口比姜片要小。把挖好洞的纸壳放在穴位处,把艾条放在姜片上,用火机点燃,再把姜片和点燃的艾条放在丹田、肚脐、命门等穴位,(姜片要比纸壳的漏洞大,以免烧到皮肤)。当姜片过热不能忍受时,拿起姜片。待姜片热量散去时,可放上艾条,继续火灸。每次灸10——15分钟。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三千多年,我国就发现了用艾作灸的治疗方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艾是一味中药(端午节家家门口挂的艾蒿),为多年生草本,五月采集,叶入药,用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能通十二经气血以及多种虚寒性疾患。

 

  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郁,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上介绍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操作方便,没有副作用,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火灸的保健穴位

  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处。为一身藏元气之所,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长灸此穴具有调理气血,益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也可火灸肚脐处。

 

  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与肚脐的对应部位)。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命门为诸精神之舍。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之要地,故称命门

 

  足三里: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要穴。

 

  “冬”是本来意是“终了”的“终”。甲骨文(左)就像是一根绳子,两头都打了结,表示终结,冬季又是一年中最末一个季节,所以借用“冬”来表示“未了”之意;金文(中)把日头放在绳子当中,表示太阳不温暖了;小篆(右)把太阳去掉了,换成了“冰”字,没有太阳,又结了冰,以示冬季之寒。

 

  冬季是古代来意是终这个字,这也就更证明了很多的老人在冬季去世的较多,天气的寒冷让很多人都觉得不舒服,特别是老人孩子和女人这些人很怕冷,那么在冬季按着皇帝内经的理论做一个好的调理是不是很有利于我们的健康呢。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