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药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_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我心切望)分享简介:对于敷药铁箍散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敷药铁箍散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中药铁箍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别名】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来源】木兰...



敷药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敷药铁箍散这种方剂,我们应该要先了解它的药用价值和注意事项之后,才可以食用。下面是关于敷药铁箍散怎么吃的相关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好好阅读一下,对食用有很大的帮助。

【处方】
芙蓉叶 黄柏 大黄 五倍子 白及

【功能主治】
主治疮疖,痈疽。

【用法用量】
上药为末,用水调搽患部四围。

【摘录】
《证治准绳·幼科》卷三

以上就是本文对于敷药铁箍散这种中药方剂的一些介绍,现在人们对养生都已经重视起来,特别是各大电视上都会报道一些有关养生的方法,从饮食方面到运动方面等。大家也可以多学习一些这样的方法,对自己的身体进行好的调养。



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铁箍散对于大多人来说已经是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了解中药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的人并没有多少,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别名】
香血藤、五香血藤、黄龙藤、蛇毒药、香巴戟、秤砣根、小血藤、野五味

【来源】
木兰科北五味子属植物

铁箍散

Schisandra propinqua (Wall.)Hook. f. et Thoms. var. sinensis Oliv.和

黄龙藤

S. propinqua (Wall.)Hook. f. et Thoms var intermedia A. C. Smith,以







入药。秋季挖根,洗净晒干;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研粉。

【性味】
甘、辛,平。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消肿,止痛。根: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胃痛,月经不调,血栓闭塞性麦管炎;叶:外用治疮疖,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
3~6钱,水煎或泡酒服;外用适量,鲜叶捣烂敷患处,或干叶研粉撒患处。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出处】
《陕西中草药》

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认识铁箍散,大家可以多跟身边的朋友介绍一下,让更多的人知道应该怎样去使用铁箍散这种药物。



大铁箍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很多人会侃侃而谈,由此可知,大家对于养生的关注。那么大家了解中药方剂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中药方剂大铁箍散的有关介绍。

【处方】
芙蓉叶4两,猪卷皮4两,木鳖子4两,白芷2两,黄柏2两,寒水石2两,大黄1两,紫荆皮1两,赤豆2两,白蔹2两,白及1两,防风5钱,贝母2两,真地青1两,羌活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疮疡。

【用法用量】
凉水调,围痈四畔。

【摘录】
《医学正传》卷六引《疮疡集》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大铁箍散了吧。大铁箍散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敷药散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敷药散的制作方法。

【处方】
绿豆30克 蝉蜕3克 荆芥穗9克 泽兰9克 秦皮6克 夏枯草6克 连翘9克 白芷9克 蔓荆子9克

【制法】
上药共研细面。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消肿。主治丹毒,痈肿。

【用法用量】
每用9~12克,淡蜜水调敷。

【摘录】
《慈椿光绪医方选议》

【处方】
绿豆1两,蝉蜕1钱,荆芥穗3钱,泽兰3钱,秦皮2钱,夏枯草2钱,连翘3钱,白芷3钱,蔓荆子3钱。

【制法】
共研细面。

【功能主治】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主皮肤病,丹毒。

【用法用量】
每用3-4钱,淡蜜水调敷。

【摘录】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看完了本文对敷药散的介绍之后,大家是不是在碰到类似的症状时学会去应用了呢,其实中药相比西药来说更加的治本,这也是很多时候人们往往都会选择中医的缘由。



敷药瞿麦散的功效与作用

俗话说,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们在现如今生活极大丰富的情况下,对养生的追求也更加的迫切,中医方剂一直都是养生的重要方法,那么敷药瞿麦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又有什么功效作用呢?接下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处方】
瞿麦。

【制法】
上药炒令黄色,为末。

【功能主治】
一切眼疾肿痛;浸淫疮等。

【用法用量】
用鹅涎调,逐时涂眦头。

【摘录】
《得效》卷十六

上文介绍了敷药瞿麦散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敷药瞿麦散可以保护人体,还有自己的适宜人群,所以在食用的是侯一定要注意。



敷药神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敷药神功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敷药神功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川乌(炮)、黄柏(炙)各等分。

【制法】
上研细。

【功能主治】
痈疽。

【用法用量】
滴醋调敷,无头漫敷;有头敷四围留顶。

【摘录】
《疡医大全》卷八

在我们阅读完上文后可以发现敷药神功散不仅仅可以增强抵抗力还是治病的良方,我们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了解敷药神功散的特性就能很好的利用,很容易就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哦!



敷药合掌散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敷药合掌散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很陌生,实际上它是 一种中药方剂。今天大家就一起来聊聊敷药合掌散的功效与作用等相关小常识。

【处方】
槟榔5个(为末)硫黄15克(生者,研细末)腻粉1.5克

【制法】
上药和匀。

【功能主治】
主治周身生疮,百药不效。

【用法用量】
每敷3克,安于手心内油调,在卧时涂外肾,不得洗手,但拭手令干可也。一二日疮即愈。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七二引《澹寮方》

以上就是关于敷药合掌散的相关小常识,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的养生小常识都是我们不知道的,我们平时可以多多了解一些,就能很容易的达到养生的效果了。



山胡椒叶的功效与作用

山胡椒叶作为日常十分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对人体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并且也不是太难购买。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山胡椒叶的几个方面。

【别名】
见风消(《分类草药性》),铁箍散、雷公树叶、黄渣叶、洗手叶(《陕西中草药》)。

【来源】
为樟科植物

牛筋树



叶片

【性味】
《陕西中草药》:"淡,平。"

【功能主治】
祛风,解毒,散瘀,止血。治感冒,筋骨疼痛,痈疮肿毒,跌打创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附方】
①治外伤出血:山胡椒叶适量,研末,麻油调敷。(《江西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各种炎症疾病,如急慢性扁桃体炎、淋巴结炎、咽炎、气管炎等:取干山胡椒叶2斤,用蒸馏法制成注射液,每支5毫升(含生药5克),每次1支肌注,每日2~3次。治疗279例,治愈183例,好转51例,有效率为83.9%。用药过程中未发现副作用,注射局部不痛。

【摘录】
《*辞典》

【出处】
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我们知道了山胡椒叶的功效与作用,山胡椒叶的食用方法等,相信上文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



瞿麦散的功效与作用

对于瞿麦散,我想有些人可能听说过,甚至服用过,但是有些人就是没有听说过了。没有听说过的没关系,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好好讲讲什么是瞿麦散。

【处方】
瞿麦 白芷 黄耆 当归 细辛 芍药薏苡仁 芎藭 赤小豆末各30克

【制法】
上药九味,先以清酒或苦酒渍小豆,取出置于铜器中,熬干复渍,渍后复熬,反复五次。然后研末,过筛。

【功能主治】
治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
温酒服1克,昼夜各五次。三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

【摘录】
《刘涓子鬼遗方》卷四

【处方】
瞿麦1两,芍药2两,桂心2两,赤小豆(酒浸,熬)2两,芎䓖2两,黄耆2两,白蔹2两,麦门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排脓止痛,利小便。主痈。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先食酒下,日3次。

【摘录】
《千金》卷二十二

【处方】
瞿麦穗半两,木通(锉)1两,甘遂(炒)1分,青盐(别研)1分,槟榔(锉)2枚,莎草根(炒去毛)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沙石淋,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温熟水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八

【处方】
瞿麦1两,车前子半斤,滑石2两,郁金1两,乱发灰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生干地黄2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血淋及尿血,水道中涩痛,遍经络脏腑热甚,则血散失其常经而成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煎葱白汤调下。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瞿麦、滑石、生干地黄、郁金。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血淋及尿血,水道中涩痛,经络腑脏热甚,则血散其常经,而成血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一五

【处方】
瞿麦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茅根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子芩半两,木通半两(锉),赤芍药半两,川朴消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小便不利,心神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处方】
瞿麦1两,茵陈1两,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黄芩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黄病。小便赤涩,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服,不拘时候,以小便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处方】
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1两(锉),黄连1两(去须),防风1两(去芦头),茯神2两,冬瓜仁1两,甘菊花半两,葳蕤1两,川升麻1两,地骨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心热,小便难赤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瞿麦拇指大1把,生姜1钱半,栀子30个,灯心5分,炙草5钱,枣5个。

【功能主治】
九窍出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八

【处方】
瞿麦穗半两,赤小豆半两,当归半两,川芎半两,白芷半两,黄耆半两,赤茯苓半两,辣桂2钱半,甘草2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排脓止痛,通利小便,从小便出毒气。主痈疽。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半,酒调下。

【摘录】
《直指》卷二十二

【处方】
瞿麦3分,车前根3分,木通1两(锉),栀子仁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芩1两,川升麻1两,牵牛子3分(微炒),滑石半两,川朴消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小便不通,尿血涩痛。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灯心半束,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以通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处方】
瞿麦2两,榆白皮3两(锉),甘草1两(炙微赤),桂心1两,木通2两(锉),牛膝1两(去苗),泽泻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妇人难产,烦闷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
瞿麦1两,赤芍药1两,黄耆2两(锉),当归2两(锉,微炒),桂心1两,赤小豆1两(微炒),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滑石2两,川朴消1两,芎䓖1两,白蔹1两,麦门冬2两(去心)。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排脓止痛,利大小便。主诸痈。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前以温水调下,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处方】
瞿麦半两,滑石3分,当归1两(锉,微炒),赤芍药3两,榆皮3两,大腹子3两,葵子半两(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子芩半两,赤茯苓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妊娠,经3-5个月,胎死在腹内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处方】
瞿麦3分,芎䓖3分,当归3分,甘草(炙)3分,干姜3分,桂心3分,续断3分,厚朴(炙)3分,白蔹3分,蜀椒(去目及闭口,汗)3分,辛夷(去毛)3分,牡蛎(末)3分,芍药3分,桔梗3分,干地黄3分,防风3分,细辛2分,瓜蒌1分,人参3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理令匀。

【功能主治】
金疮大渴。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调温酒下,日3次,夜1次。

【摘录】
《鬼遗》卷二

【处方】
瞿麦1两,滑石1两,汉防己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芒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水气。面目腿膝肿硬,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四

【处方】
瞿麦2分,干姜2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眯目不出,生肤翳。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以井花水下,日3次。

【摘录】
《外台》卷二十一引《广济方》

【处方】
瞿麦1两,赤茯苓1两,桑根白皮(锉)1两,木通(锉)1两,冬葵子1两,黄芩半两,赤芍药半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半两,车前子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数月,小便淋涩疼痛,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四

【处方】
瞿麦1两,滑石1两半,栀子仁1两,石韦1两(去毛),玄参3分,络石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黄耆1两(锉),红雪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发背疮肿,大小便不通,心腹壅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二

【处方】
瞿麦1两,滑石(别研)1两,防风(去芦)1两,葵子1两,木通(去皮)1两,夏枯草1两,生干地黄(细锉,熟炒)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脏积热,小便赤涩,及一切五淋沙石,旋血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灯心1小束,葱3寸,同煎6分,温服,不拘时候。甚者不过3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九

【处方】
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2两(锉),当归1两(锉,微炒),细辛1两,赤芍药1两,芎䓖1两,赤小豆1两(捣末,以酒浸,铜器中熬令干),薏苡仁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渐生肌肉。主诸痈肿,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温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六十一

【别名】
瞿麦汤、木通汤

【处方】
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半两(锉),冬瓜仁1两半,子芩1两,白茅根1握(锉),滑石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心热,小便卒淋涩赤痛。

【用法用量】
瞿麦汤(《圣济总录》卷九十八)、木通汤(《普济方》卷二一五)。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瞿麦1两,桑根白皮1两(锉),木通1两(锉),滑石1两,赤芍药1两,子芩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榆白皮1两(锉),川芒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淋涩痛,热极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五十八

【处方】
瞿麦1两,白芷1两,黄耆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芍药1两,薏苡仁1两,芎䓖1两,赤小豆(末)1两。

【制法】
先以清酒渍小豆,出,以铜器中熬令干,复渍,渍后复熬,五过止,然后为末。

【功能主治】
诸痈疽已溃未溃,疮中疼痛,脓血不绝。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温酒下,昼夜各5次。3日后痛痒者,肌肉生也。

【摘录】
《鬼遗》卷四

【处方】
甘遂半两(制),瞿麦1两,葛根1两,麦芽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酒积。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酒调下。

【摘录】
《儒门事亲》卷十二

【处方】
瞿麦5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竹木刺不出。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空腹、日午、夜卧温酒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处方】
瞿麦1两,大青1两,黄芩1两,甘草半两(生锉),川芒消2两,赤茯苓1两,白茅根1两(锉),栀子仁3分,川大黄1两半(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乳石发动,壅热上攻,心神烦乱,大小肠壅滞。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豉100粒,葱白7寸,煎至6分,去滓温服,日3-4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八

【处方】
瞿麦1两,葵子半两,木通半两,大黄半两,车前半两,桑皮半两,滑石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利小便。主膀胱伏热,小便赤涩,淋沥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调下。

【注意】
气盛有热者可服。

【摘录】
《鸡峰》卷十八

看了上面关于瞿麦散这种中药方剂的简单介绍,我们知道如果坚持运用方剂的形式进行治疗,对于有些疾病来说是可以痊愈的。大家不妨试试看。



川芎神功散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神功散在生活中是蛮常见的中药方剂,采用纯天然药材配比而成,但仍然有很多人对川芎神功散还不是很熟悉,所以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处方】
川芎4钱,甘草1分,川乌头半两,吴白芷半两,天南星半两,麻黄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清神。主风热上攻,偏正头痛,无问微甚久新,头面昏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投清酒半盏。

【注意】
服后避风。

【摘录】
《宣明论》卷三

方剂是按照中医理论为某一种或几种病症专门研制的。大家在服用前一定要对其有所了解。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