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保婴丹的功效与作用_金丝莲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执子之手拖去喂狗)分享简介: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金丝保婴丹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金丝保婴丹的相关知中医在治病的时候都是需要用到中药的,而作为中药材一种的金丝莲也是被经常用到的,那么,下面就来说说金丝莲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来源】葫芦科 金丝莲 Trichosanthes obtusiloba...



金丝保婴丹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中药方剂吃的人也越来越多了,那么你知道金丝保婴丹是什么吗?是不是很想多了解一些金丝保婴丹的相关知识呢?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吧。

【处方】
缠豆金丝藤3两,苦丝瓜3两,雄黄2两,辰砂2两,全蝎2两,山甲2两,胡黄连1两,龙胆草1两,芦荟1两,防风1两,荆芥1两,人中白1两,牛黄2钱,天竹黄2钱,麝香5分,儿脐带10个(火炙存性)。

【制法】
上药炼蜜为丸,如弹子大,蜡裹,勿令泄气。

【功能主治】
预防痘疮。如痘将出之际与服,能使痘稀。主

【用法用量】
每服5分,乳调服。

【摘录】
《痘疹仁端录》卷十三

文章介绍的金丝保婴丹的药用价值,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很大帮助的。其实很多的身体疾病都可以通过金丝保婴丹等一些中药方剂来调理,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应该继续发扬光大传承下去。



保婴丹的功效与作用

相信很多朋友的身体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那种不适的感觉是最痛苦的事情,怎么样能改善这样的现象呢?中医方剂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保婴丹的制作方法。

【处方】
缠豆藤1两5钱(8月内收取毛豆梗上缠绕红黄大者,阴干),生地黄1两,山楂肉1两,牛蒡子1两,辰砂1两(水飞,研细),黑豆30粒,新升麻7钱5分,独活2钱,甘草5钱,当归(酒浸)5钱,赤芍药5钱,黄连5钱,桔梗5钱,连翘7钱,苦丝瓜2条(5寸长者,来年经霜为妙,烧灰存性用)。

【制法】
上药各为末,和匀,净砂糖为丸,如李核大。

【功能主治】
小儿痘疮未出,每遇春分、秋分时服此,其痘毒能渐消散。若服3年6次,其毒尽消,痘出必稀,可保无虞。主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浓煎甘草汤化下。前项药须取精好者,遇春、秋2分或正月十五日修合。

【摘录】
《医统》卷九十一

从上面的描述中我们了解到保婴丹对人体的养生功效是显著的,但对于它的食用方法我们也必须要了解并且掌握。



点眼金丝膏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方剂的种类有很多,它们都是由常用的养生药材混合制成的,点眼金丝膏就是其中之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点眼金丝膏的药效有哪些吧。

【处方】
黄连(去须)2两,大黄1两,龙胆1两,黄柏(去粗皮)1两,当归1两,山栀子仁1两(以上为末),青竹叶100片(切),大枣20个(去核,切),灯心(切)1分,蓬砂(明者)1分,乳香(研)1分。

【功能主治】
风热上攻,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原书文瑞楼本作“金丝膏”。

【摘录】
《圣济总录》(人卫本)卷一○四

【处方】
硇砂(研)1钱,晋矾(研)1钱,青盐(研)1钱,乳香(好者,细研)2钱,片脑(研)2钱,当归(锉,净洗)半两,黄丹(研)半两,黄连1两。

【制法】
上用好蜜4两,除片脑外和七味,纳入青筀竹筒内,油单纸裹筒口5-7重,紧系定,入汤瓶中,文武火煮一周时,取出劈破,新绵滤去药滓,方下片脑和匀,瓷瓶收贮,再用油单纸5-7重封系瓶口,埋露地内去火毒,候半月取出。

【功能主治】
男子、妇人目疾远年近日,翳膜遮睛,攀睛胬肉,拳毛倒睫,黑花烂弦,迎风羞明冷泪,及赤眼肿痛。

【用法用量】
每用1粟米大点眼。

【摘录】
《奇效良方》卷五十七

上面就是本文对点眼金丝膏这种方剂的简单介绍,点眼金丝膏能够传承至今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它是非常好的方剂,所以大家可以放心的服用。



金丝万应膏的功效与作用

金丝万应膏,大家估计不会陌生吧,都应该多多少少知道一点。但是你真的了解金丝万应膏吗?如果不是很清楚的话,不妨浏览一下本篇文章哦。

【处方】
大黄1两,生地1两,玄参1两,归尾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官桂1两,川乌1两,草乌1两,羌活1两,独活1两,南星1两,半夏1两,麻黄1两,杏仁1两,川芎1两,荆芥1两,防风1两,连翘1两,细辛1两,苦参1两,苍术1两,山栀1两,乌药1两,青皮1两,藿香1两,黄芩1两,枳壳1两,藁本1两,灵仙1两,牛膝1两,续断1两,贝母1两,忍冬藤1两,甘节1两,苏木1两,红花1两,桃仁1两,木香1两,丁香1两,艾叶1两,五加皮1两,青风藤1两,秦艽1两,白鲜皮1两,白及1两,白蔹1两,牙皂1两,僵蚕1两,蝉蜕1两,蛇蝉1两,全蝎1两,蜈蚣1两,蜂房1两,鳖甲1两,木鳖仁1两,蓖麻仁1两,五倍子1两,黄柏1两,降香1两,骨碎补1两,良姜1两,炮山甲1两,乳香1两,没药1两,苍耳草4两,槐4两,柳4两,榆4两,桃4两,桑4两,楝4两,楮4两。

【制法】
麻油熬,黄丹收,松香1斤,搅匀,加姜、葱、韭、蒜尤良。

【功能主治】
风寒湿热,脾胃虚弱,面色萎黄,胸膈饱闷,泄痢疟疾,痞积血瘕,心腹诸痛。

【摘录】
《理瀹》

【处方】
木香1两,川芎1两,牛膝1两,生地黄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秦艽1两,当归尾1两,枳壳1两,独活1两,防风1两,大风子1两,羌活1两,黄芩1两,南星1两,蓖麻子1两,半夏1两,苍术1两,贝母1两,赤芍药1两,杏仁1两,白蔹1两,两头尖1两,艾叶1两,连翘1两,川乌1两,甘草节1两,肉桂1两,良姜1两,续断1两,威灵仙1两,荆芥1两,藁本1两,丁香1两,金银花1两,丁皮1两,藿香1两,红花1两,青风藤1两,乌药1两,苏木1两,玄参1两,白鲜皮1两,僵蚕1两,草乌1两,桃仁1两,五加皮1两,山栀1两,牙皂1两,苦参1两,川山甲1两,茅香1两,五倍子1两,降香节1两,骨碎补1两,苍耳头1两,蝉蜕1两,蜂房1两,鳖甲1两,全蝎1两,麻黄1两,白及1两,大黄2两,蜈蚣21条,蛇蜕3条,桃树枝3寸,柳树枝3寸,榆树枝3寸,槐树枝3寸,桑树枝3寸,楝树枝3寸,楮树枝3寸。

【制法】
上切为粗片,用真麻油12斤浸药在内,夏浸3宿,春5宿,秋7宿。冬10宿方煎,以药枯油黑为度,用麻布1片,滤去滓,贮瓷器内。另用片子松香不拘多少,先下净锅熔化后,方加药油,量香2斤,用油4两,拭水软硬,仍滤入水缸中,令人抽扯色如黄金即成膏矣。每制一料,计膏70斤,约用银8-9钱,量摊中大膏约一万有余,可济人五千之数。

【功能主治】
一切风气寒湿,手足拘挛,骨节酸痛,男子痞积,女人血瘕及腰疼胁痛,诸般疼痛,结核转筋,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发,杨梅肿块未破者。肚腹疼痛,泻痢疟疾,痢白而寒,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闷,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心疼,负重伤力,浑身拘疼,诸疝小肠气。

【用法用量】
方中丁皮,《验方新编》作“青皮”。

【摘录】
《摄生众妙方》卷一

【处方】
黑虎膏、松香8斤。

【制法】
如法煎熬,倾于水盆内,浸1宿,净器盛之,不用黄丹。

【功能主治】
攧扑伤损。

【用法用量】
凡治攧扑伤损,外贴膏药毕,内服小乌沉汤加乳香,热酒调,随病上下服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五

【处方】
沥青2斤半,威灵仙2两,蓖麻子100枚(去皮脐,研烂),黄蜡2两,木鳖子28枚(去壳,切片,研烂),没药1两(别研),乳香1两(另研),小油夏1两、春秋3两、冬4两。

【制法】
上先将沥青同威灵仙下锅内熬化开,以槐、柳枝搅,候焦黑色为度。重帛滤过,以沥青入水盆内,侯冷成块,取出称2斤净,下锅熔开,下小油、黄蜡、蓖麻、木鳖子泥,不住手槐、柳枝搅匀,须慢火;滴数点入水中,拭金丝状方可;如硬,再旋加油少许;软,加沥青,试得如法,却下乳、没末,起锅在炭火上,再用槐、柳条搅数百次,又以粗帛滤膏在水盆内,扯拔如金丝;频换水,浸2日,却用小铫盛顿。

【功能主治】
行瘀消滞。主攧扑伤损手足腹背,寒湿脚气,疼痛不可忍;小儿脾疳,泻痢咳嗽,不肯服药者。

【用法用量】
如落马坠车,于被伤疼痛处,火上炙热贴,透骨内为验,连换热水,数次落之,则热血聚处,自然消散;小儿脾疳,贴患处;泻痢,腹肚上贴;咳嗽,背心上贴。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五

【处方】
松香1斤,香油4两,五积散2两。

【制法】
上用油煎药黄去滓,入松香、槐、柳枝搅数沸,候冷滤过。水中持拔百遍,就水养之,日换凉水。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恶疮。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一四

【处方】
大黄1斤,贝母半斤,草乌2两,地骨皮4两,黄芩1两,黄柏1两,黄连1两,天花粉1两,小蓟5分,大蓟5分,赤蔹5分,白蔹5分,马鞭草5分,威灵仙5分,白及5分,赤芍药5分,肉桂5分,玄参3钱,细辛3钱,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药1两,刘寄奴1两,牡丹皮1两,苏木1两,红花1两,蜂房1两,血余1两,马屁勃1两,良姜1两,续断1两,桑寄生1两,木鳖1两,无名异1两,桃仁1两,连翘1两,金银花1两,乌梢蛇1两,金毛狗脊1两,象皮1两,羌活1两,独活1两,仙灵皮1两,青皮1两,五加皮1两,地龙30条,蛇蜕10条,蜈蚣20条,白芷1两,防风1两,黄耆1两,姜黄1两,穿山甲1两,虾蟆1两,血见愁1两,僵蚕1两,半夏1两,龟版1两,乌药1两,皂角刺1两,天麻子1两,地榆1两,艾1两,苦参1两,南星1两,牙皂1两,甘松1两,三柰1两,藁本1两,骨碎补1两,全蝎1两,麻黄1两,蝉蜕1两,五倍子1两,青风藤1两,何首乌1两,白鲜皮1两,木通1两,百合1两。

【制法】
以上用真麻油20斤,春浸10日,夏浸5日,秋浸15日,冬浸1月,文武火煎熬,旋加桑、柳、槐枝各2斤,凤仙梗、稀签草、芊芊活、见肿消等草各少许(新鲜者),有水气缓缓下之,若骤下则油泛上发浮,慎之慎之;待药煎黑,滤净滓,入油瓷瓶中。此药必用丝绵衬麻布滤方精制。再入锅内慢火煎油滴水不散为度;春夏明净松香1斤,下油2两。柳枝搅匀;俟略温,旋下乳香、血竭、没药各1两,麝香1钱;春初天气尚寒,每斤再加油半两,秋初亦如之,冬月严寒,松香1斤,下油4两,细药同前,搅至不拈手为度,倾入水中,多令人蘸水,炼如黄金色,再入水中浸3日,出火毒,任用。

【功能主治】
定痛追脓,生肌长肉,收敛疮口。主痈疽,发背,诸肿毒;闪腰扑损,坠高落马,筋疼骨痛,皮肉青肿。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九

上面给我们介绍了金丝万应膏到底是由哪几种中药材组合而成,怎么样?现在了解了吗?其实中药方剂还有很多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但我相信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它一定会实现的。



点眼铜绿膏的功效与作用

点眼铜绿膏是一种中药方剂,看起来并不怎么好看,但是点眼铜绿膏却有很多的功效,下面就来看看吧。

【处方】
铜绿半两,龙脑半钱,麝香半钱,乌贼鱼骨1分,马牙消1分,蕤仁1分(汤浸,去皮),水银1两(豆大)。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风赤眼及痒痛。

【用法用量】
每用药1字,入人乳中,调和如膏。每以铜箸头取少许点之,每日3-5次。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看完上面这篇文章,现在大家知道点眼铜绿膏了吧。点眼铜绿膏的药用价值也是很高的。



金雀万应膏的功效与作用

现在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更重视养生。很多人都知道金雀万应膏可以治疗很多疾病,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接下来我们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金雀万应膏。

【处方】
金雀花根4两,生地2两,红花2两,丹皮2两5钱,银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五加皮2两5钱,防风1两,荆芥1两,桃仁2两半,苏木2两,牛蒡2两(研),甘松1两,归尾1两,三棱1两,莪术1两,赤芍1两,续断1两,骨碎补1两,潮脑半斤,狗胆1个,自然铜1两(煅,醋淬7次,研),古钱6个(煅,醋淬7次,研),松香15两(研细,筛净,用姜汁,葱汁,白凤仙汁各1盏,研,炼)。

【制法】
以铜锅先入麻油5斤,次入群药熬膏枯去滓,入狗胆再熬,滴水成珠;入飞过黄丹半斤,次入松香,再入潮脑半斤,血竭1两,离火再入阿魏2钱,乳香、没药各2两,再入自然铜,古铜钱末,再入肉桂末1两,麝香2钱,再入淘鹅油,不住手搅匀,以烟尽为度,备用。

【功能主治】
接骨。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
摊膏时再加入肉桂2分,麝香3厘,方有力量。

【摘录】
《跌打损伤方》

了解了这么多关于金雀万应膏的知识,大家应该大致都清楚了金雀万应膏的作用。中药方剂对身体几乎没有什么副作用,所以大家不妨试一试,相信会有惊喜。



点眼猪胆膏的功效与作用

说到养生,自然是春夏秋冬都各有各的养生办法,毕竟天气不同,情况也不一样,人体需求的物质也不同,而中药方剂也是就是一种很好的养生方法,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点眼猪胆膏。

【处方】
豮猪胆不拘多少(取汁)。

【制法】
上入银石器中,慢火熬,以少浆水调如膏。

【功能主治】
飞血赤脉及疼痛。眼生翳膜。

【用法用量】
每点少许,每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以上就是本文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点眼猪胆膏的一些小常识,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生活中运用起来,也不要忘了分享给朋友哦。



点眼蕤仁膏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人压力很大,不少朋友的工作是需要长期加班的。长期熬夜加班会很容易导致身体差。而中药方剂其实就可以缓慢的调理人的身体,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点眼蕤仁膏的制作方法。

【处方】
蕤仁半两(汤浸,去皮),腻粉2钱,驴脂1分。

【制法】
上先将蕤仁为细末,又下腻粉,以驴脂匀调如膏,盛于瓷盒内,勿令风土入。

【功能主治】
风赤眼。

【用法用量】
每夜卧时以铜箸取少许点目中。

【摘录】
《圣惠》卷三十二

【处方】
蕤仁(去皮,细研)半两,好酥1粟子大。

【制法】
将蕤仁与酥相和为末,摊碗内,后取艾1小团,烧令烟出,即将碗子覆烟上熏之,待艾烟尽即止,重为末。

【功能主治】
风热,眼飞血赤脉,仍痒痛无定。

【用法用量】
每以麻子大点两眦头,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处方】
蕤仁(去皮,研如膏)半两,青盐(末)1钱,龙脑少许。

【制法】
上为末,用乳汁少许调和如膏。

【功能主治】
风热,目赤生疮。

【用法用量】
每以麻子大点眼,每日3-5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

总得来说点眼蕤仁膏就是一种对很多疾病都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制剂,因此在临床的应用可以说是非常 广泛的,因为采用的是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副作用很小,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点眼龙脑膏的功效与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点眼龙脑膏作为一种中药方剂,其原料中的几种中药材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

【处方】
山栀子(去皮)3钱,甘草6钱(生),生干地黄2两,熟干地黄1两,黄连(去须)8钱,青葙子8钱,当归4钱,决明子1合(以上为粗末),马牙消6钱,青盐4钱,密陀僧半两,朴消1两1钱,石决明1枚(米泔浸3日,刮洗),乳香1钱,硇砂1字,蓬砂2钱,蕤仁2钱(以上为细末),灯心半束(切碎),铅丹1两3分(罗过),大枣30个(去核,切),白蜜3斤(以上同拌匀,入瓷瓶子内,用箬叶叶油纸封定,勿令透气,坐在锅内,重汤煮1日,取出,绢滤去滓),丹砂(研)2钱,龙脑(研)1钱,麝香(成颗者,研)1字,腻粉1字(研)。

【制法】
上除前膏外,将后4味同研令匀,入前膏内,搅令相得,以干瓷器收之。

【功能主治】
肝热冲发于目,赤肿碜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龙脑膏”。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看完了上文对于点眼龙脑膏的一些介绍,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医文化是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中的一块艳丽的瑰宝,渊远流长博大精深,有许多方面值得我们去探索。



芒消猪胆膏的功效与作用

我们都知道中药方剂芒消猪胆膏是由纯天然的中药材制成的,副作用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大家在食用的时候还是按照正确的食用方法来,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

【处方】
乳香1钱,没药1钱,芒消1钱,滑石3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痘疤不落生疮者。

【用法用量】
猪胆汁调搽疮上。如疮生蛆,巴豆数粒,烧熟研细加入。

【摘录】
《万氏家抄方》卷六

通过文章的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对芒消猪胆膏的作用应该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了,这会让我们在生活中得到很大的帮助,更好的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