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换牙的时间顺序是什么_小孩子换牙的时间顺序

由网友(落笔写惆怅)分享简介: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小朋友换牙是一件小事,不用太过于在意,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小朋友换牙可不能小视,因为小朋友换出来我们知道牙齿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牙齿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吃东西,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才行,我们成年人的牙齿属于恒牙,如果出现问题,恒...



小朋友换牙的时间顺序是什么

很多家长可能会认为小朋友换牙是一件小事,不用太过于在意,其实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小朋友换牙可不能小视,因为小朋友换出来的牙齿是恒牙,恒牙会伴随着我们一辈子的,如果在小朋友换牙这个时候不加以重视的话,会给小朋友一辈子都留下遗憾,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小朋友换牙的时间顺序。

通常情况下,6~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牙位 颗数 换牙时间

中切牙 4颗 6 - 7岁

侧切牙 4颗 8 - 9岁

第一双尖牙 4颗 10岁

单尖牙 4颗 11岁

第二双尖牙 4颗 12岁

第一磨牙 4颗 6岁

第二磨牙 4颗 13岁

小朋友换牙的时间顺序以上做介绍,恒牙大约在 6 岁时便开始长出、乳牙会渐渐松动和脱落,到十二三岁便全部换上恒牙。这个阶段,称为换牙期。注意事项在儿童换牙期间做好饮食调理,不要吃的太生硬。



小孩子换牙的时间顺序

我们知道牙齿对于人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牙齿如果出现了问题,不但影响了我们的形象而且还会影响到我们吃东西,所以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牙齿才行,我们成年人的牙齿属于恒牙,如果出现问题,恒牙是不会再生的,所以从恒牙长出来就应该做好护理工作。

6岁左右换牙

一般来说,乳牙会在儿童上小学之前出现松动脱落的情况,同一时间恒牙也有萌出的迹象。一般来说,第一颗乳牙脱落是发生在孩子6岁的时候,当然这也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因为也有孩子4岁多乳牙就开始脱落,晚的人在7到8岁的才开始脱落,所以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人类长牙规律

人这一辈子大多只有两副牙齿,分别是乳牙和恒牙。从宝宝六个月大,一直到他两三岁的时间里,他们的20颗乳牙会逐渐发育完全。而恒牙则会在6-13岁期间,逐渐替换掉乳牙,之后还会继续萌发几颗磨牙,最后达到28-32颗牙齿(有的人不长4颗智齿)。

儿童换牙的顺序

总的来说,儿童下半部分的牙齿会比上半部分优先脱落,左右呈现一种对称的情况。因此,大概在6岁时,小朋友的下乳中切牙就逐渐松动并且掉落,而且下恒中切牙以及第一恒磨牙也开始逐渐萌出。

之后,乳单双尖牙也慢慢依次掉落,并且换上相应的恒牙,在小朋友达到12-14岁的时候,他们的乳牙就全部被替换掉了,之后恒牙会单独长出。在12到14岁的时候,第二磨牙长出,第三磨牙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智齿,要在成年之后才开始长出。

换牙的顺序和时间大致如下:

6岁 第一磨牙4颗

6-7岁 中切牙4颗

8-9岁 侧切牙4颗

10岁 第一双尖牙4颗

11岁 单尖牙4颗

12岁 第二双尖牙4颗

13岁 第二磨牙4颗

儿童换牙的顺序是从磨牙开始的,一般是5岁或是6岁开始换牙,有时候宝宝换牙的时间也会推迟,但是慢慢地都会按着退牙的顺序慢慢脱落,在儿童换牙的时候要注意不要强行拔起来,这样会损伤宝宝的牙龈,瓜熟自然会落。



小儿换牙的时间

在我们的生命过程中都是会经历换牙的,对于换牙的知识很多的人们并不了解的,但是作为家长朋友需在日常生活中多多的了解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对孩子换牙还是有好处的,那么小儿换牙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为您详细介绍,也希望家长朋友们能了解学习下,也能在孩子到了换牙的时间对孩子有所帮助,减少一些孩子换牙问题的所带来的危害。

儿童换牙开始时间一般在6岁左右。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人的一生中都要长两次牙齿,即乳牙和恒牙。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按照“左右对称,先下后上”的原则,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儿童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儿童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儿童可能会有不同。儿童6-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10-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1岁长恒尖牙。

孩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是问题相当多的一大人群,其中在一生中都会经历换牙的过程,有的家长朋友对此并不是很清楚,尤其是孩子换牙的时间更是不了解,上面介绍的是孩子换牙时间的详细介绍,但愿家长朋友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在孩子换牙的时候对孩子还是很有帮助的。



宝宝长牙时间顺序及症状

   每个妈妈都会觉得,在宝宝长牙的阶段是最好玩的阶段,也是最苦恼的阶段。在长牙期间,很多的宝宝都是喜欢咬东西的,有时候也是往人的身上咬。每个宝贝的体质不同,所以出牙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宝宝长牙时间顺序及症状,希望能够帮助到各位家长。

   一、宝宝长牙的时间和顺序

   1、中切牙:下颌6个月;上颌7个半月

   2、侧切牙:下颌7个月;上颌9个月

   3、第一乳磨牙:下颌12个月;上颌14个月

   4、犬牙:下颌16个月;上颌18个月

   5、第二乳磨牙:下颌20个月;上颌2岁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宝宝的长牙周期都不尽相同,虽说应在约6个月大时长出第一颗牙齿,不过就乳牙而言,出牙的时间差距在半年之内都算正常,而恒牙萌出时间的合理差距甚至可延长至1年。所以,一般无需过度担心,通常只是长牙时间的快慢不同,并不会影响到牙齿的功能。

   二、长牙期间宝宝是会有一些异常表现,不同的宝宝表现也不同,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1、疼痛:你的宝宝可能表现出疼痛和不舒服的迹象。

   2、暴躁:牙齿带来的不适会让宝宝脾气暴躁和爱哭闹,在出牙前一两天尤其明显。

   3、脸颊发红:你可能留意到宝宝的脸颊上出现了红色的斑点。

   4、流口水:出牙时产生的过多唾液会让宝宝经常流口水。

   5、啃、嚼或咬东西:把任何东西放到宝宝嘴巴附近,他可能会出现以上动作。

   6、牙龈肿胀:检查一下他的嘴巴,看看牙龈上是否有点红肿或肿胀。

   7、睡不安稳:宝宝可能会在半夜醒来,并且看起来烦躁不安,尽管他之前一直睡得很安稳。

   8、体温升高:出牙能使体温稍稍升高,所以宝宝可能会觉得比平时热一点。

   9、屁股疼痛:虽然我们还不清楚原因,但是有些父母已经注意到,宝宝出牙时更容易患上尿布疹,并且可能大便会过稀。

   在宝宝所有的身体状况中,拥有健康的牙齿是很重要的。牙齿可以帮助宝宝咀嚼食物;当他开始学说话时,牙齿决定了他的咬字和发音;牙齿还影响着宝宝上腭的生长。有关于长牙的问题,家长们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了。



​宝宝换牙顺序和时间

宝宝的一举一动都是父母最为关心的问题,我们建议家长应该多学习一些护理宝宝的知识,这样一旦宝宝出现问题家长才懂得及时去处理,牙齿对于宝宝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很多家长都想知道宝宝换牙的时间和换牙的顺序,下文我们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宝宝换牙顺序和时间。

在通常情况下,5~7岁时下颌的乳中切牙(中门牙)开始摇动、脱落,不久,在此处长出恒中切牙;同时,在第二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恒磨牙。此后,其他牙也陆续替换。恒牙的单尖牙和双尖牙,也是在同一位置的乳牙脱落后,才能长出来。直到12~13岁,乳牙全部脱落,恒牙替换完毕。再以后,单出恒牙:12~14岁在第一磨牙后面长第二磨牙,18岁以后长第三磨牙。有些人没有第三磨牙也属正常现象。

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

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在上面的文章里面我们介绍到家长都非常关心宝宝的一举一动,宝宝一旦出现了问题,父母都非常担心,所以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学习一些护理宝宝的方法,上文详细介绍了宝宝换牙顺序和时间。



小孩子换牙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众所周知小孩子换牙是一件大事,家长朋友们如果在小孩子换牙这件事情上面不够重视的话,容易导致小孩子换牙出现意外,我们知道小孩子换牙后的牙齿就是恒牙,恒牙出问题可是会影响到一辈子的事情,所以我们建议广大的家长朋友们要学习一些关于小孩子换牙的知识,下文我们介绍一下小孩子换牙顺序应该是怎样的。

人的牙齿有乳牙和恒牙两个阶段。乳牙期贯穿了幼儿和儿童阶段,而在接替乳牙的恒牙却几乎能够陪伴人走完一生。乳牙20只,通常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3岁长齐,恒牙28-32只(智齿的数目0-4),通常6岁前后开始长出,12-13岁长齐28只(智齿因人而异),那么换牙期通常是在宝宝6-12岁期间。换牙有一定的规律,简单来讲就是“一定时间,一定顺序,左右对称,先下后上”,左右对称先下后上是对于同名牙而言的。 第一颗乳牙的生理性脱落多数发生在6岁左右,但也有早在4岁多,或者迟至7-8岁的,不必担心。自然脱落的乳牙没有根,脱落面呈蚕食状,父母应该注意观察,不要跟乳牙牙根折断相混淆。

宝宝最先长出的恒牙到底是哪颗,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说,通常6岁左右长出的第一个恒磨牙是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长出来的,叫做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萌出稍早或同时。另一种说法是宝宝先换的是下排正中间的两颗门牙,牙医说每个宝宝可能会有不同。然后呢,宝宝7-8岁时长上中切牙和下侧切牙,8-9岁长上侧切牙,9-12岁长第一,二双尖牙,10-12岁长恒尖牙。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 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 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



宝宝换牙时间是什么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家中有小宝宝后,爸爸妈妈应该操的心太多了,一旦家长没有注意,就有可能会导致孩子在生长发育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在宝宝换牙的时候,如果家长不注意,可能会导致宝宝的牙齿长得不整齐,让牙齿很早的出现龋齿的问题。那么,宝宝是在什么时候开始换牙呢?换牙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儿童开始换牙的年龄一般在6岁左右。全口乳牙替换的过程大约历时6年,也就是孩子长到12岁左右时整个换牙过程才宣告结束。

在宝宝换牙的时候应该注意:

1、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去看牙医,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家长如果发现乳牙旁边有恒牙长出,但乳牙未脱落,形成了双排牙,这时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另外,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这说明可能有一个地方长多颗牙齿的情况,要到医院就诊。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早晚各一次,预防龋齿。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大概两分钟到三分钟。除了刷牙,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保持口腔卫生。

3、孩子换牙期间要多吃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牛肉、胡萝卜、芹菜、玉米等,保持对乳牙的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咀嚼运动,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现在我们吃的食物过于精细,咀嚼过少,使颌骨的发育不足,结果很多儿童恒牙萌出后空间不够,牙齿拥挤错位,影响牙齿美观和功能。另外,让孩子多吃硬食物、含蔗糖少的食物,少吃零食。

孩子的换牙的时间是六岁到十二岁,如果孩子到了十二岁,牙齿还没有换完,就要注意及时的看医生。在孩子换牙的时候,家长更是应该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咬手、舌头舔牙等,因为这些不良的习惯会导致牙齿长歪的。



小孩换牙顺序是什么?

小孩子长到一定年龄阶段,那么就开始换乳牙,此时说可是非常关键的关系到他们以后牙齿的健康问题,作为家长应该了解这方面的健康知识,帮助宝宝健康安全的度过换牙期。有很多的家长都不清楚孩子在换牙的时候,到底是先换上牙还是下牙?具体的顺序是什么?下面就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做出详细的介绍吧!

正常情况下儿童从6岁左右开始换牙,乳牙开始生理性脱落,替换乳牙的恒牙相继萌出,到12—13岁时,全部乳牙为恒牙所代替。这便是儿童换牙期。 儿童换牙期间的顺序是:儿童6岁左右紧靠最后一个乳磨牙的后方长出第一个恒磨牙,也叫六龄磨牙;比下中切牙的长出稍早或同时,6岁左右乳下中切牙脱落,恒下中切牙长出,7—8岁时乳上中切牙脱落,恒上中切牙长出,乳下侧切牙脱落,恒下侧切牙长出;8—9岁乳上侧切牙脱落,恒上侧切牙长出;9—12岁第一、二乳磨牙脱落,第一、二双尖牙长出;10—12岁乳尖牙脱落,恒尖牙长出。

在整个换牙期间,是儿童保护牙齿的重要时期。 

首先,最早萌出的第一个恒磨牙,即六龄磨牙对孩子颌面部的生长有定位、定高的作用,对其他牙齿萌出,排列整齐与否都有影响,保护好它可终生受益。 

其次,换牙期间要注意矫正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在长达6—7年的换牙期间,儿童通常易出现的不良习惯,如咬指甲,咬唇、咬舌、伸舌、舔牙等,可直接影响牙列不整齐美观,面部发育不对称,从而留下容貌上的终身遗憾。还有的恒牙虽已萌出,但个别乳牙仍不脱落,应到口腔科拔除。对于个别顽固的、自己不能改正的不良习惯,应尽早到口腔科就诊,配戴矫治器以协助纠正。 

其三,注意预防和治疗乳磨牙龋病。换牙期乳磨牙易患龋病,如龋齿引起根尖病,可影响继发恒牙的生长萌出,因此要注意乳磨牙龄病的及时治疗和预防,决不能有乳牙迟早要换,坏了也不必治的错误观念。

通过上面的介绍,作为家长朋友现在应该了解清楚了,当孩子进入6岁的时候就开始慢慢的换乳牙,换牙也是有一定的顺序。所以在生活中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换牙期间的健康以及正确的行为习惯,保证他们的口腔卫生帮助他们更加安全健康地长出新的牙齿。



怎么预防小孩子换牙不齐呢?

常常会有一些小孩子长着乳牙的时候,一口小小的、白白的、整齐的牙齿非常的好看,可是一换上了恒牙,牙齿就变得大大的、而且还歪歪斜斜的,一点都不整齐,看着也非常的不好看。那么,家长应该在孩子换牙的时候注意些什么,才不会让孩子换的恒牙整齐、漂亮呢?

1、留意孩子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去看牙医,以便发现问题及早解决。家长如果发现乳牙旁边有恒牙长出,但乳牙未脱落,形成了双排牙,这时家长要尽早带孩子去医院拔除滞留的乳牙。另外,如果上颌门牙缝隙过大、畸形牙齿从上门牙位置长出、一颗门牙从异常位置长出,这说明可能有一个地方长多颗牙齿的情况,要到医院就诊。

2、每天督促孩子刷牙,早晚各一次,预防龋齿。儿童刷牙选用儿童专用的牙膏和牙刷,刷牙方式正确,时间大概两分钟到三分钟。除了刷牙,孩子每次吃完食物最好漱一下口,保持口腔卫生。

3、孩子换牙期间要多吃纤维素高、有一定硬度的食物,比如牛肉、胡萝卜、芹菜、玉米等,保持对乳牙的刺激,促使乳牙按时脱落,另一方面通过咀嚼运动,促进牙床、颌骨和面骨的发育。现在我们吃的食物过于精细,咀嚼过少,使颌骨的发育不足,结果很多儿童恒牙萌出后空间不够,牙齿拥挤错位,影响牙齿美观和功能。另外,让孩子多吃硬食物、含蔗糖少的食物,少吃零食。

4、及时纠正孩子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孩子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在孩子开始换牙后,家长就要密切的注意了,矫正孩子的一些不良的习惯,比如舔牙齿等,减少牙齿歪斜的可能。还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恒牙长出的情况,好多的孩子会在恒牙已经长出来,但是乳牙还不掉,这时就要及时的拔掉乳牙,以免牙齿长歪。



小孩子换牙要注意什么

换牙就是乳牙脱落下来而长处了恒牙的一个过程,换牙对于小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在换牙的这个时期处理得不好的话会影响一生的。那么在换牙这个环节上面我们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作为家长在小孩换牙的时候能够有什么方法来帮助他们吗?

其实小孩换牙我们只需要注意几个细节就能做得很好,我们要让孩子早晚要刷牙并且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家长要给换牙的小孩补充钙质并且预防他们出现口腔的疾病。

坚持让孩子刷牙

要每天督促宝宝刷牙,夜晚临睡前的那次最好由大人帮忙刷,特别是双排牙比较难清洁,最容易导致龋齿

注意观察牙齿情况

要经常关注宝宝的乳牙和恒牙的生长情况,定期带宝宝看牙医,以便随时发现问题,及早解决。

养成良好的习惯

要及时纠正宝宝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吐舌咬舌,咬手指头或铅笔,用舌头舔牙齿等等,这些坏习惯都会影响宝宝牙齿的生长,导致牙齿变形。

适当补钙和饮食补钙

要加强宝宝的钙质吸收,督促宝宝多吃含钙质高的食物,比如牛奶,芝士,豆腐,罐头鱼等等,同时要摄取足够的维他命C和D,因为这两种维他命对于钙质的吸收有帮助。

预防口腔感染

可以给还是每天用淡盐水漱口,讲究卫生,饭后漱口,预防口腔感染,感染后容易导致出牙慢或者出畸形牙。

上文我们介绍了换牙对于小孩子的重要性,家长要非常重视小孩子的换牙,家长可以让小孩子坚持刷牙并且要预防换牙的小孩子出现口腔的感染。家长还要定期观察小孩子的牙齿情况并且给他们补充钙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