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槐树的功效与作用_西南菝葜的功效与作用

由网友(你喝二氧化碳长大的吧。)分享简介:西南槐树的作用有哪些?西南槐树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西南菝葜是中药的一种,在某些疾病上对人体有着很好的帮助,而且这类药物在使用上,也是比较广泛,对西南菝葜选择的时候,需要对西南菝葜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进行认识,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别名】菝葜、藏金刚藤【...



西南槐树的功效与作用

西南槐树的作用有哪些?西南槐树作为传统的一味中药,不但可以用来治疗疾病,而且平时可以和一些其他药材相搭配,做成药膳,对于调理人体具有非常不错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西南槐树。

【别名】
乌豆根、山豆根、红花苦刺、蛇黄豆

【来源】
豆科

西南槐树

Sophora mairei Pamp.,以

根、茎

入药。

【生境分布】
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性味】
苦、涩,凉。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对于西南槐树的药用价值本文就介绍到这里,其实西南槐树药用的时候有很多不同的作用,都对人体有着不小的好处。大家可以试一试。



白花灰毛槐树的功效与作用

白花灰毛槐树对于医药方面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对于治疗一些疾病是很有效的。白花灰毛槐树中含有很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别名】
山豆根

【来源】
为豆种植物

白花灰毛槐树





。全年可采。

【原形态】
灌木,高50~150厘米,黄绿色;嫩枝被有平贴的柔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5~19,叶轴及叶背面均有平贴的黄灰色短毛;小叶片椭圆形,近革质;顶叶最大,长1.5~4厘米,宽6~10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总状花序顶生,具短的总花梗;花梗密生绢状毛,较短于密生绢毛的花萼;花白色。荚果长约7~11厘米。有5~6颗种子。

【生境分布】
生灌丛中。分布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性味】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除烦。治喉痛,烦热不眠。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

【摘录】
《*辞典》

以上就是对白花灰毛槐树的作用一些介绍,使用它的时候,可以根据上面所讲的需求进行,而且白花灰毛槐树在治疗某些疾病上也有着很好的帮助。



西南文殊兰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西南文殊兰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英文名】
Broadleaf Crinum, bulb or leaf of Broadleaf Crinum

【来源】
药材基源:为石蒜科植物西南文殊兰叶。

【原形态】
西南文殊兰 多年生粗壮草本。根茎鳞茎状。叶带形,长约70cm或更长,宽3.5-6cm或更宽。伞形花序有花数朵至10余朵;佛焰苞状总苞片2枚,披针形,长约9cm;苞片多数,狭条形;花梗很短;花被近漏斗状的高脚碟状,白色,有红晕;花被筒长约9cm,常稍弯曲;花被裂片6;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约7.5cm,宽约1.5cm,先端短渐尖;雄蕊6,花丝比花被裂片短,花药条形,长1.2-1.8cm。蒴果。花期6-8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常生长于河床、沙地上、村边沟旁或山中水边,人工栽培亦广。

【化学成份】
叶含石蒜碱(lycorine),波叶尼润碱(undulatine),车瑞灵(cherylline)。鳞茎与叶含石蒜碱,小星蒜碱(hippeastrine)。鳞茎含1-O-乙酰基石蒜碱(1-O-acetyllycorine),3-O-乙酰基扁担叶碱(3-O-acetylhamayne),车瑞灵,鲍威文殊兰碱(powelline),扁担叶碱(hamayne)文殊兰碱(crinine),文殊兰胺(crinamine)。开花时的鳞茎含草原文殊兰胺(pratorimine),草原文殊兰宁碱(pratorinine),草原文殊兰星碱(pratosine),石蒜碱,安贝灵(ambelline),朱顶红定碱(hippadine)。未发芽前鳞茎含具有免疫活性的11-O-乙酰基安贝灵(11-O-acetylambelline),11-O-乙酰基-1β,2β-环氧安贝灵(11-O-acetyl-1β,2β-epoxyambelline),1β,2β-环氧安贝灵(1β,2β-epoxyambelline)。花梗流液中含2-表石蒜碱(2-epilycorine),2-表两花全能花西定(2-epipancrassidine),西南文殊兰索灵碱(latisoline)。又含具抗癌作用的生物碱:西南文殊兰碱(crinafoline),西南文殊兰醛碱(crinafolidine)。另含西南文殊兰芬碱(latifine)。根茎含具有肥大细胞稳定作用的水溶性葡聚糖A和磷脂酰石蒜碱(phosphatidyllycorine)。

【性味】
辛;苦;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清热解毒。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痛;牙痛;恶疮肿毒;痔疮;带状疱疹;牛皮癣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或炒热敷。内服:煎汤服,3-9g。

【注意】
内服宜慎。

【各家论述】
《新华本草纲要》:有行血散瘀、消肿止痛的功能。全株有毒,以鳞茎最毒,内服宜慎。

【摘录】
《中华本草》

其实只有在实践后才会知道它的好处。就如同上面介绍的中药西南文殊兰,原来西南文殊兰还可以治疗一些其他的疾病。所以适量的食用还是有不少好处的。



西南金刚藤的功效与作用

中药材对疾病的治疗,大部分都有着不错的效果,比如西南金刚藤,下面我们就来对西南金刚藤的相关信息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别名】
金刚菜、菝葜

【来源】
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西南菝的根茎。

【原形态】
西南菝 攀援灌木。具粗短的根茎。茎无刺。叶互生;叶柄长5-20mm,具鞘部分不及全长的1/3;有卷须,脱落点位于近顶端;叶片纸质或薄革质,长圆状披针形、条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7-15cm,宽1-5cm,先端长渐尖,基部浅心形至宽楔形,最外侧叶脉几与叶缘结合。伞形花序生于叶腋或苞片腋部,具数朵至10余朵花,总花梗纤细,比叶柄长许多倍;花序托稍膨大;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紫红色或绿黄色;雄花内外轮花被片相似,长2.5-3mm,宽约1mm,雄蕊6,花药长圆形或卵形,比花丝短;雌花略小于雄花,具3枚退化雄蕊;子房3室,柱头3裂。浆果球形,直径8-11mm,熟时蓝黑色。花期5-7月,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或灌丛中。

【性状】
性状鉴别 根茎横走,结节状,有短茎基,表面灰黄色至灰褐色,凹凸不平,有不规则皱纹,栓皮脱落处呈深褐色,茎基的栓皮具横裂纹。质硬,断面深黄色。须根多已折断,着生处呈圆锥状隆起,基部直径1-3mm,表面深褐色。质硬,断面黄棕色。气微,味微涩。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活血祛瘀;解毒散结。主风湿痹证;跌打肿痛;疔疮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摘录】
《中华本草》

以上介绍的关于西南金刚藤的知识,相信大家对于西南金刚藤的认识又会多一点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食用西南金刚藤对身体进行调理和改善。



金刚藤的功效与作用

世界上存在许许多多的药材,难免有一些药材是我们不认识的,但只要我们有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相信我们可以慢慢的知道更多的医学药材。那么对于金刚藤这种药材你了解吗?

【别名】
菝葜

【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

西南菝葜



根茎

。8~9月挖取。洗净,切片,晒干。

【原形态】
攀援木本,茎实心,无刺。根茎才;质,结节状。叶长圆状披针形,长5~8厘米,宽1~2厘米;叶柄长0.5~0.8厘米,鞘稍不明显,长几为叶柄的1/2,鞘端有1对卷须。伞形花序腋生,花序柄长1.5~2厘米,稍扁;花柄长7~8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花被片6。浆果熟时绿色。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分布我国西南部及西藏等地。

【性味】
性温,味微辛。

【功能主治】
祛风,活血,解毒。治风湿腰腿痛,跌打损伤,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

【摘录】
《*辞典》

上面是关于金刚藤的一个简单的介绍,通过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金刚藤中含有各种各样的营养元素,对于治疗和预防一些疾病都有很大的功效。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在有关人士的指导下食用。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