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按摩治病吗_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

由网友(美梦被现实叫醒)分享简介:中医按摩是中医中很常见的治疗方法,选择中医治疗大家放心,因为中医疗法对身体非常的好,对身体还有改善的效果,很多人的身体疲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很多的上班族每天或许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电脑。就是因为这样往往有很多的人会出现肩膀疼痛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大部分可能是因为骨头或者肌肉酸痛引起的,而缓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按...



中医按摩治病吗

中医按摩是中医中很常见的治疗方法,选择中医治疗大家放心,因为中医疗法对身体非常的好,对身体还有改善的效果,很多人的身体疲乏,身体不舒服,都是可以选择中医来进行按摩治疗的,中医按摩治疗疾病可以让身体变得很舒服,中医的按摩还可以改善工作劳累的现象,让身体更好的放松,中医按摩对身体特别的好,那么中医按摩治病吗?

一、脾经(脾土)穴位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与补脾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脾经穴位图与清脾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拇指桡侧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约推揉100至300次。

二、肺经(肺金)穴位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与补肺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肺经穴位图与清肺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无名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三、肾经(肾水)穴位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与补肾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肾经穴位图与清肾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小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四、肝经(肝木)穴位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与补肝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肝经穴位图与清肝经的按摩手法

位置:食指掌面。

保健按摩手法: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五、心经(心火)穴位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与补心经的按摩手法中医穴位按摩之心经穴位图与清心经的按摩手法

中医按摩是可以治病的,中医按摩治病的效果也是非常明确的,通过按摩来改善和调节人的身体可以得到好处,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副作用,选择中医来按摩治病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也可以用来治疗便秘的现象,还可以选择这个中医按摩的方式来改善人的呼吸,如果呼吸不通畅的话就可以选择中医按摩。



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

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快,很多的上班族每天或许接触的最多的就是电脑。就是因为这样往往有很多的人会出现肩膀疼痛的情况,大家也知道的是这种疾病大部分可能是因为骨头或者肌肉酸痛引起的,而缓解的最好的方式就是进行按摩。关于按摩的作用却不是这么简单,所以下面去了解下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是?

1、治疗扁桃腺疼痛的穴位

按摩合谷穴,对于治疗扁桃腺疼痛非常有效,合谷穴不仅能治扁桃腺疼痛,对于牙痛、高血压、面疱也很有效。“合谷穴”是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长角。

2、治疗便秘的穴位与按摩法

先卧在床上,放松全身肌肉,在第4、5腰椎中间向左右二指幅处强压到稍有疼痛感。由于此处能刺激大肠,使大肠机能活泼,因此能治好任何便秘。按摩时先深吸一口气,一面强压一面吐气,6秒钟后将离开,恢复自然呼吸,如此重复5-10次(请人代劳时,采用同样的呼吸法)。

3、治疗出汗的穴位与按摩法

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支配。所以,称为“阴谷”即在膝盖关节内侧5厘米左右上方的穴道与称为“肾俞”即在第2腰椎左右2厘米处的穴位,对治疗多汗症非常有效。阴谷能够缓和冲击肉体性、精神性的变化,更是有助于回复的穴位,肾俞穴是对因泌尿系统等不正常所引起的疾病,具有治疗效果的穴道。

4、治疗低血压的穴位与按摩法

在感到头重、头昏脑胀时,稍微强力的按摩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之中心,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缓缓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此反复5次,血液循环会变为良好。

另外,当全身慵懒、手脚冰泠、目眩、站着时头发晕时,在脚踝附近有两个穴位,可以达到效果。此穴位是在脚踝的正后面。用大拇指及食指抓住这两个点,以与前面同样的要领强力按压6秒钟,反复做20次。

5、治疗风湿疼痛的穴位与按摩法

治疗上半身疼痛,以按摩“外关”和“内关”最有效。“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内关”位于“外关”的反面。治疗下半身疼痛以按摩“百里”最有效。

按摩上述穴位时,必须左右交替,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10次,每天操作数次。如果患处肿胀、发炎的话,不可压患处,而只在患处附近缓缓的压即可。

6、治疗感冒的穴位与按摩法

穴位是在颈后侧称为“大椎”之处。挺直身体、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接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下降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心,即是称为“大椎”的穴位。

强力按压此穴位,能促进组织的发达,使身心一面作用旺盛,一面控制体内钙与磷的代谢。进而增加对滤过性病毒的抵抗力。用这种治疗法几乎可治愈感冒,如果还未能完全复原请再试试以下的治疗方法。

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此穴位称为“风门”,治疗要领同上(手无法到达请别人帮忙),连续做10次。

7、治疗高血压的穴位与按摩法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其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

慢慢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月不间断的做此按摩法一年,无论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显着的疗效。

通过对于中医穴位按摩治病方式是这个问题的介绍后,大家应该知道对于身体的不同的部位进行按摩的时候。治疗身体出现的疾病也是有所得不同的,就是因为人的身体是分布着很多的穴位的,所以说身体出现问题也是可以通过按摩来达到好的治疗效果的。



中医经络治病摆脱焦虑

在夏季的时候,因为天气比较炎热,很多人都容易变成心情特别的焦虑,而且坐卧不宁的,甚至有些人会无缘无故的发脾气,也有一部分人会因为一些小事情而引发一场特别大的战争,这些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而导致的。焦虑用中医经络治疗可以更好地摆脱,下面我们就根据这个情况详细的介绍一下。

1.腹部按摩

穴位:膻中(上胸部,两乳头连线中点)、中脘(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凹陷和肚脐连线的中点处)、神阙(肚脐)、天枢(肚脐两旁三横指处)、气海(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肚脐以下约两横指处)。

按摩方法:

(1)点揉膻中:用拇指指腹点在膻中穴上,稍微用力往下按,然后顺时针和逆时针各按揉1分钟。

(2)摩腹:右手掌心放在肚脐上,以肚脐为中心摩腹,上到中脘穴,下至气海穴,左右到天枢穴,顺时针摩50次,注意摩腹时力度只停留在皮肤上,尽量不要带动皮下肌肉和脂肪。

(3)按揉:手掌叠放于腹部,稍微用力按揉,也是以肚脐为中心,上至中脘,下至气海。顺、逆时针各揉50次,直到腹部有热感为止。

2.其他部位按摩

(1)摩耳:两手掌心对准两侧耳孔,向下按压后停留3秒钟,再骤然放开,重复10次。然后,用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按摩到耳垂时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牵拉一下耳垂,反复操作20次,直到整个耳朵发热为止。

(2)转腰捶背:两腿张开站立,与肩同宽,全身放松,双手半握拳,自然下垂。先向左侧转腰,两拳随腰部的转动,前后交替叩击背部及小腹;然后再向右侧转腰,叩击,可连续做30~50次。

(3)温熨双眼:双手掌相对搓热后,将手掌放于两眼之上,停留5秒钟,然后用食指、中指、无名指轻轻按压眼球上方,稍停3秒,三指从眉头移动到眉尾,直到眼球感到微微发酸发胀即可。

以上的这些都是根据中医经络治病摆脱焦虑症状的详细内容,希望对于一些患有焦虑的朋友能够有一定的帮助,其实焦虑的症状并不可怕,一定要及时的发现并且治疗,这样才能够尽早的消除疾病,而且选择治疗的方法一定要长期的坚持,千万不要觉得好了就不去治疗了,这样只会让病情更加的恶化。



穴位按摩治病的方法有哪些呢

随着现代社会大气污染不断的加剧,因此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雾霾天的出现,所以这也就给人们的疾病出现埋下了更多的隐患。可很多朋友都清楚的知道常吃西药治病,不能够达到治本的效果,并且还能引发一些毒副作用。所以很多朋友就提出了通过穴位按摩治病的方法,因此穴位按摩治病的方法有哪些呢?接下来的时间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打通”任督二脉可防病

武侠小说常将打通任督二脉当成功力提升的一大要件,用中医理论来分析,这两条重要经脉对保健确有功效。刘健华说,任脉行走在人体腹部正中,总调全身阴气和气血。督脉穴位有28个,行走在人体背后的正中,督领全身的阳经,统摄全身阳气和真元。由此可见,任督二脉对于统摄全身的气血阴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刘健华说,任脉上的常用保健穴位有关元、气海,常被人提及的保健穴位“足三里”则在足阳明胃经上。日常采取揉按、热敷这些穴位,“次数越多越好”,可增强人体免疫力。

办公室一族最适合叩打足三里。该穴位自古便负盛名,古人习惯以艾灸此穴来防胃病、呕吐、腹泻、痢疾、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癫狂等神志病。刘建华解释,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约在外膝眼下三寸,小腿骨外一横指,按压起来有酸胀感,但不会发麻。

犯头晕头疼不妨捏捏“后脑勺”

随着现代人因生活方式改变,坐的时间越来越久,颈椎、腰椎等脊柱病变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刘健华推荐,此类患者的穴位保健应选风池、风府、肾俞、命门四穴,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找到肾俞穴,命门穴也便迎刃而解。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方与第三腰椎棘突之间的凹陷处,属于督脉。武侠小说中常有“击中命门,冲击脊椎破气机,致敌截瘫”的描述,不无几分道理。肾俞穴、命门穴可缓解腰椎疼痛,除了按压外,更适合热敷。

此外,办公室一族中,阳虚、气虚等元气虚损者不在少数,因此,特别适合热敷或艾灸关元、气海两穴。这两穴对于容易疲劳、腰膝酸软、有尿频、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者效果较好,月经不调、遗精等妇科、男科病也可将其作为辅助的保健穴位。关元穴的位置在“脐下三寸”,气海则在“脐下一寸”。

以上几段文字内容就为我们详细地介绍了穴位按摩治病的一些方式方法,在此我衷心希望有这方面问题的朋友们都能够认真阅读上面的内容,这样心中对于这些方法才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更熟练的掌握。当然我还是想再提醒大家的是,在我们整个病情中一定要注意饮食的禁忌。这样才能更好的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神奇的中医按摩养生法

 

中医按摩养生法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挺进养生排行榜十大热门法之中。中医按摩这一传统的养生方法,在我国已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它也随着人们对养生保健越来越重视而受到广泛的欢迎。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几个按摩保健中常用到的按摩保健区。

 

1.小腹

我们的肚脐是我们整个人体的精气所在,也是中医里一个重要的穴位“神阙穴”,在其周围还分别布有中脘、关元、气海等穴。轻轻的按摩腹部可调整人体的气血,从而改善体内的各个脏腑功能。中医一直提倡“腹宜常揉”的保健方法,就是指再醒后以及睡前分别按摩小腹周围,长期坚持可增加肠胃蠕动、增强脾胃功能。

 

 

对小腹进行适当的热敷也能达到保健效果,比如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

 

2.双耳

我们的耳朵就像一个倒立在子宫中的胎儿,耳垂则代表头眼部,耳外缘为躯干及四肢,内侧是内脏器官。而且耳朵的不同部位对应着躯体或内脏器官,经常按摩的话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并且做好耳部的保健工作,还具有强肾的作用,按摩耳朵应用力轻柔,通常以揪、揉、拉为主,时间以5分钟为好,不要超过10分钟。

 

3.腋窝

腋窝是我们平时极少接触的部位,在我们的腋窝处有一个极为重要的穴位——极泉穴,通过针灸或按摩极泉有宽胸宁神的功效。而西医发现,在腋窝处不仅有动静脉血管,还有大量的淋巴组织,因此,常按腋窝,可以改善血液供应、刺激淋巴,提高免疫力。

 

4.前胸

前胸是我们人体的阴气所汇之处,因此在平时如果能做好前胸保健,除了可以宽中理气之外,还能改善人体的肺部功能,提高抵抗力。按摩的时候可以采取虚掌轻叩轻拍的方法来保健,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3~5下,停10秒左右,每天3~5分钟。

 

我们都知道中医按摩也是一门技术活,如果您按摩的保健区没选对,也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掌握一些按摩保健的基本常识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哪怕是随便的揉揉捏捏也可以起到一些保健的作用。



摆脱疼痛困扰 中医按摩秘籍大公开

头痛,颈痛,肩痛,膝痛,足跟痛怎么办?别着急,中医教你有效的按摩方法治疗疼痛,让你摆脱疾病困扰。
人人都在为生活奔波忙碌,而常常给自己带来各种疼痛疾病困扰,那该如何摆脱?中医教你按摩治疼痛,5种疼痛最有效治疗秘籍全揭示!
一、头痛——按揉头顶和前额
治疗方法:闭目,以拇指指腹按揉双侧太阳穴50次,会有明显酸胀感;再从两侧按至前额正中,反复10次;五指自然分开,由前至后用十指指尖按压头部皮肤10次,在明显胀痛的部位,再局部加按5次;然后五指并拢,在头侧从前至后按压10次。


治疗提点:自我按摩时,要留意手指下的感觉,皮肤显得增厚或有凹陷的部位多为酸胀感明显的部位。如头痛由外感风寒或操劳过度引起,可通过带帽子预防;还可配合喝热汤或热粥出汗缓解。
二、肩痛——拿捏颈肩和肩头部
治疗方法:四指并拢与掌根配合拿捏肩部肌肉15~20次,再拿捏肩头部肌肉15~20次;然后将手从腋下穿过,四指并拢点按肩胛下部肌肉10~15次即可。
治疗提点:拿捏时,颈肩部和肩头肌肉、肩胛骨下部肌肉会有酸胀感,并向肩头串痛,属正常反应。肩疼多由长时间垂肩姿势引发,平时可多做扩胸运动来预防。如果疼痛较重,可配合局部热敷。

三、足跟痛——按压小腿后侧
治疗方法:用拇指用力按压小腿后侧的肌肉,由膝部至踝关节,每次10~15下,每下持续5秒钟以上,每天8~15次即可。
治疗提点:按压小腿后侧时会出现足跟疼痛部位的串胀感,如有发热感属正常现象。足跟痛通常与长途跋涉、快速行走或奔跑有关,要换穿软底坡跟鞋,并减少踝关节屈伸活动。

四、颈痛——按压颈部后外侧
治疗方法:双手手指交叉相握,置于颈后,双掌根相对用力,合掌挤压颈后部的肌肉,并沿颈部由上至下10~20次;再用双手拇指沿颈部外侧,用指腹按压肌肉,至上而下10~15次即可。
治疗提点:按压时,颈外侧的肌肉会有酸胀感。如症状较重,可配合红花油或扶他林外涂后再行按摩。颈痛大多是长时间前屈颈部所致,平时可通过颈部后仰预防。
五、膝痛——揉捏小腿后内侧
治疗方法:坐在椅子上,用拇指在疼痛局部按揉,以出现酸胀感为宜,每次5分钟左右;然后在小腿后侧,用拇指用力由上至下揉捏小腿肌肉,每次10~15下,每天8~10次即可。
治疗提点:小腿后内侧的肌肉通常比较僵硬,揉捏可适当加力,以能忍受的酸痛感为宜,如遇向踝部及足心串痛,亦属正常。膝痛多见于受凉、劳累以及不适当的体育锻炼引发,可通过有意识的保护加以减少发生。
可见,有效治疗疼痛,需要有好的方法,中医按摩治疼痛方法真正有效。中医教你治疼痛,5种疼痛最有效治疗秘籍。



腰腿痛中医按摩方法

中医按摩能调理机体气血阴阳、疏通气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还可解除局部肌肉痉挛,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改善皮肤、肌肉的血液供应,现介绍几种简单的腰腿痛自我按摩方法,具体如下:

按命门穴:站位或坐位。用一手或两手拇指按住命门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的凹陷处。用力按住该穴至感觉有点酸胀,然后揉动数十次。

揉肾俞穴:体位同上。用一只手的拇指按住肾俞穴。该穴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即命门穴的外侧约两个手指宽处。用力按住该穴时即有酸胀感,按到有足够的酸胀反应后,再揉动数十次。然后再用另一只手按另一侧肾俞穴并揉动。

擦腰: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手握拳,拳眼侧贴着腰部用力上下擦动。擦动从骶部开始,从下往上,尽可能高,擦动的速度要比较快。每次擦数十次,直至觉得皮肤发热为止。

揉臀:体位同上。用一只手掌的大鱼际处贴着同侧臀部,顺时针或逆时针揉动数十次,然后用另一只手揉另一侧臀部。有疼痛的一侧臀部要多揉。

推腰臀腿部:先左弓箭步站立,叉腰。用右手掌,虎口分开,拇指在前,推住同侧腰部,然后用力向下推,经臀一直推到大腿和小腿为止,身体也随着向右侧弯。然后右弓箭步站立,用左手推左侧腰臀腿部。交替推4~10次。

推腰部:站位,两脚分开同肩宽。两手叉腰,拇指在前。先用右手掌从右腰部开始推,向前和向左;然后用左手掌从左腰部开始推,向后和向右。推数十次,也可反方向推。

弯腰捏腿部:站位,也可坐床上。两腿伸直,慢慢向前弯腰,同时用两手捏大腿和小腿前面的肌肉,捏到尽可能低,最好到足背处,反复5~10次。向前弯腰时,头要昂起。

捶腰:体位同上。两手握空心拳,用拳眼轻轻捶击两侧腰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共20~30次。



中医按摩,让你告别忧郁症

 

抑郁症不仅是年轻人压力大的表现,也是现代中老年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抑郁症已经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良影响,那么要如何才能不再被抑郁症困扰呢?中医按摩是解决抑郁症最好的方法。

对于抑郁症来说,经常点揉膻中穴可以有效缓解这一病症。膻中穴位于人体两乳头连线中点。具体操作为:取仰卧位,身体放松,自然呼吸,以拇指或食指对膻中穴点揉,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最佳。每点揉一分钟,再用手指顺肋间隙由里向外梳理胸肋半分钟,交替进行,每次操作10~15分钟,每天2~3次,但饱食时要慎用此法。

按摩穴位帮你走出抑郁阴影

简单的按摩减压法,操作如下:将右手中指尖放在左掌心──劳宫穴,再把左手中指尖放在右掌心,闭上眼睛,排除心中所有杂念,两手指尖用力按压两分钟。

另外,按摩“身柱”和“肩井”两个穴位。“身柱”位于背部第三胸椎下方,为了使颈、背伸直。指压时挺胸,一面缓缓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此重复20次。

采用同样的要领指压后颈根和肩膀中央的“肩井”,它能除去肩部的紧张,从而通过身体放松,来达到使时刻紧绷的精神放松的目的。

上面介绍的简单的中医按摩法,是让抑郁症患者摆脱抑郁症的良好方法,这些按摩法也比较简单易于操作,抑郁症患者可以采用这种按摩方法来让自己放松精神,达到告别抑郁症的目得。



中医穴位按摩可治落枕

 

中医治疗疾病的功效已经受到国内甚至国际上的广泛认可。我国传统的中医推拿按摩法可以对疾病起到很好的治疗与预防的功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会出现落枕的情况。患者往往都不敢动脖子,有的时候还会感觉到酸痛。中医穴位按摩就可治落枕。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约5-10分钟,疼痛则可明显缓解。这个方法既能治疗落枕,又能预防颈椎病。另外也能缓解手臂痛和胃痛。

 

【注意】应注意鉴别落枕与早期颈椎病,后者最好到医院治疗。

 

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落枕的方法您学会了吗?如果您在日后的生活中在遇到落枕的情况,是不是就可以轻松应对了呢?赶紧学会这招中医穴位按摩治疗落枕的方法吧。按摩一下,脖子立马会感觉轻松极了。



中医穴位按摩催乳方法

或许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近些年来,逐渐的流行起来一种叫做催乳师的按摩手段,有效地对于很多产后无奶的女性起到催乳的作用,还能够充实自己的乳房快速的充满乳汁,那么这项技术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与此同时,在这项技术当中又可以体会到催乳师的不容易,那么中医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如何自己来进行呢。

根本伎俩

第一节:匆匆进乳腺管通行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的指腹面顺乳腺管走前进行纵向往返推拿(见图1)。

第二节:使乳晕、乳窦变柔软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在乳晕部周围进行360度扭转推拿,手可以赓续地变换偏向。因为乳晕部的乳窦较硬,故需推拿光阴较长(见图2)。

第三节:增强泌乳反射

办法:用拇指、示指、中指从乳晕部向乳头偏向挤压,挤压时产妇可以想象婴儿吸奶的办法,将推拿的三指想象成婴儿吸奶的小嘴巴(见图3)。

特殊伎俩

第一节:缓解乳汁淤积

办法:一手呈“C”字形支托住乳房,并轻轻振动乳房,逐渐加大振动幅度;另一手三指从乳晕部向乳头偏向推拿(见图4)。

第二节:消退乳晕及周围组织硬结

办法:一手置于乳晕外测,拇指和示指垂直按压,另一手依据乳腺管走行,用挤奶的办法进行推拿,至使乳晕垂垂变软(见图5)。

第三节:改善乳头短、平、凹陷者

办法:进行乳头部的按、捏,同时对乳晕及乳管部进行推拿(见图6)。

真人示范挤母乳步调

手挤母乳

推拿乳房外围推拿前将双手洗净,双手围住乳房,大拇指朝上,四指朝下,然后轻轻挤压乳房,往返反复十次。

推拿乳晕处

手指轻轻移向乳晕处,反复上述推拿步调。

推拿乳房可刺激乳汁排泄。

挤出母乳

将一只手的手指移向乳晕,往肋骨处轻压,然后有节拍地向内轻挤。假如没有乳汁流出,则接续该步调。

确保将盛放乳汁的容器放在恰当的高度。两侧乳房瓜代挤母乳。

挤完乳汁

每侧乳房约莫挤奶5分钟,然后换到另一侧乳房,反复上述步调。

以上这一套中医穴位按摩催乳的方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不过是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催乳,还可以用来按摩,通过按摩自己的乳房各处的穴位,达到催乳的功效与目的。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