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剧

由网友()分享简介:“星期剧”,指的是中世纪,即一二世纪以及一三世纪期间,用作为以及音乐去抒发圣经小说的戏剧。这类杂宗学性的戏剧,于一零世纪以及一一世纪时,演入为圣诞节以及复生节,用做祭司降坛时所唱的嘉赞诗以及人祭文,是用对于话答问的情势写成的。最先的1个例子是为圣诞节的人祭文。外文名Liturgical drama例子为圣诞节的人祭文简介1幕实邪的...

礼拜剧

电视剧名字《锁楼梦》 马袁示紧雅舒(饰演金凤)谢祖武(江达天)高云翔(江达海)杨蓉(周晴)



“礼拜剧”,指的是中世纪,即12世纪和13世纪时期,用动作和音乐来表达圣经故事的戏剧。这种纯宗教性的戏剧,于10世纪和11世纪时,演进为圣诞节和复活节,用作祭司升坛时所唱的赞美诗和人祭文,是用对话问答的形式写成的。最早的一个例子是为圣诞节的人祭文。

外文名

Liturgical drama

例子

为圣诞节的人祭文

简介

一幕真正的戏剧,就是l0世纪复活节的弥撒祷告文。后来这种普及于法国的戏剧被用来叙述丹尼尔的故事:拉舍尔的悲叹、屠杀无辜、愚人和聪慧的贞女等。 14世纪时,大家喜爱的题材是圣徒的奇迹,特别是圣尼可拉斯所行的奇迹。14至16世纪“神秘之事”日益流行,便将圣经故事予以戏剧化,例如《耶稣的一生》、《使徒传》、《创世纪》等,都陆续搬上了舞台,有的甚至连续上演二三礼拜之久。所以,欧洲的戏剧、歌剧主要是从这里导源演进而来的。

礼拜剧

中世纪“礼拜剧”直接来源于圣咏歌调,它将圣咏曲调歌曲化,以表现剧中人的情感与遭遇,礼拜剧的情节大都来源于圣经,但它的演出则不在宗教活动中,它同“西昆斯”(Sequence)、“特罗普”(Trope)一样,是加洛林时代“反格里高利艺术”的一种新形式,所以常被教廷反对。有韵律的礼拜剧祷告同诗剧很近似;复述圣徒生平事迹的礼拜剧同史诗剧也很近似,它是清唱剧(Oratorio)的前身。有些礼拜剧的场面,优美的歌曲抒发人物内心世界,已接近于歌剧的形式。9世纪在教会音乐中出现了“奥尔加农”、“对歌”等音乐名词,爱尔兰哲学家爱里乌根纳最早论及此词的意义。教会用“奥尔加农”作为代表重要节日所唱歌曲之名词,后来专指一种二声部最古老的复调声乐曲。基督宗教的复调音乐曾形成多种流派。如巴黎乐派、罗马乐派和尼德兰乐派等。巴黎乐派在12世纪以巴黎圣母院乐师雷翁南的《教仪音乐》被视为教堂音乐的典范。16世纪罗马乐派的代表帕勒斯特里那将中世纪宗教音乐发展到顶峰。16世纪尼德兰乐派大师拉索斯一生创作的50多部弥撒曲和1200多首经文歌、赞美诗等都极为闻名。著名的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Martin Lut-ner 1483—1546年)创立了新的教会音乐形式“众赞歌”,其代表作《上帝是我坚固的堡垒》 ,后被诗人海涅誉为“宗教改革的《马赛曲》”,新教歌曲《快乐,快乐,我们靠主应当快乐》曾广为流传。

起源

礼拜剧

英国戏剧起源于教堂的礼拜仪式。9世纪复活节弥撒中有一段被称为"你找谁"的插曲,一位教士装扮天使守护基督的坟墓,另外3位教士装扮成3个叫玛丽的妇女来朝拜圣墓,他们对话性的轮唱和表演动作,已具有戏剧的雏型,并由此发展成一种作为教堂礼拜仪式组成部分而演出的戏剧,称为"礼拜剧"。

关于礼拜剧的起源一直有劳动说、傀儡说、外来说(受古印度梵剧影响)、歌舞说、巫觑说、祭祀说等几种学说,礼拜剧的起源 礼拜剧是由演员扮演角色,模仿自然和生活中的情节、故事,表演给人看的一种艺术。它是由远古时期人对神祭拜的仪式演变而来。

礼拜剧

礼拜剧的出现 远古时期的人对自然灾害十分恐惧,产生了要控制自然的愿望。于是,便以一定的仪式向神祭拜,请求神的帮助。人们模仿这种仪式进行表演,就有了最初的戏剧。

生活入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编成故事,由演员表演给观众看,这样礼拜剧中就出现了生活中的人物。戏剧反映生活,生活是戏剧的源泉。

自然入戏 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模仿,带有很强的主观想像。鲜花、树木、云、雨等都可以由人来扮演。表演自然现象在戏剧的早期占有重要的位置。

英国戏剧

英国的戏剧起源于基督教,在中世纪教堂举行的礼 拜中开始形成。10世纪初叶的弥撒,已具有完整、复杂 的形式。从晨祷到晚祷,历8小时。无论是教士和歌唱队 之间的对歌,或歌唱队两部分之间的应答轮唱,都已是对 话的雏形。弥撒的内容包括耶稣的生平大事,从圣母领 报起,到耶稣升天止。弥撒的动作富有象征意义。以14 世纪耶路撒冷教堂为例,在耶稣升天节,副天使手持棕 榈枝,报喜天使加百利从屋顶下降,已有戏剧动作。

类别

英国中世纪戏剧有以下四种:

礼拜剧

礼拜剧之一:神秘剧 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 要地位的是礼拜剧。礼拜剧故事来自《圣经》的称为神 秘剧,这是法语名称,为英国所沿用。代表作《圣墓》 有完整的3个抄本,情节逐步复杂化。《圣墓》的角色都 是上装扮演的。扮演是戏剧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戏剧 从扮演开始,中世纪戏剧从礼拜剧《圣墓》开始。中世纪的教堂分前殿、中殿、后殿三部分,有小门 相通。前殿靠大门,是歌唱队的席位。中殿面积最大,这 里有为演出用的若干戏台。后殿是墓地,圣墓以十字架 为标志。

《圣墓》第1个抄本讲述耶稣的故事。开场时,一个 教友穿着白色长袍扮演天使,手持棕榈枝静悄悄地走近 墓地坐下。另外三个教友穿着长袍,扮演妇女,手持盘 子走进墓地,准备在耶稣圣体上涂抹香膏。天使问妇女 们在找谁,于是展开了对话。天使站起来,把布罩揭开,指明十字架已经不在,留下的只是包十字架的布。妇女 们拿起布,在教士面前展开,说明用布包起来的耶稣已经升天。然后唱歌,又把布放在神坛上。

第 2个抄本增加了彼得和约翰两个角色。他们在前殿中间,遇见了从墓地归来的玛丽等人(妇女角色此时 已有了名字)。他们打听到耶稣的墓地,就向墓地跑去。发现墓是空的,于是他们转身向前殿走去。在前殿的歌唱队证实耶稣果真升了天。最后,教会执事人领唱感恩赞美诗。

第 3个抄本又增加了一个有独特性格的角色玛丽· 马格达伦。她怀疑有人把耶稣的圣体抬走。约翰也认为 是被盗,但彼得相信耶稣已经升天,留下的布罩正是耶稣复活的证据。这时墓地上方站出一个园丁,唤出玛丽 的名字,然后退去。她认出园丁正是耶稣本人。耶稣再次出场时身穿白袍,要求玛丽等人告诉教友到加利利去 寻找他。

礼拜剧

礼拜剧之二:奇迹剧 礼拜剧中还有以圣徒故 事为内容的奇迹剧。如《三个大学生》 ,在圣尼古拉斯 节 (12月6日)演出。现在保存的有法国修道院的12世纪 抄本。它叙述三个大学生在前往大学的途中,在一个老 人家留宿。老人夫妇见财起意,把他们杀死,并把尸体 隐藏起来。大学生的守护神圣尼古拉斯乔装成一个旅客,住进这一家。他要求吃肉。老人说没有肉。圣尼古拉斯 指出他们合谋杀人的罪行。大学生的尸体被抬出来,又复活了。老夫妇得到了宽恕。

以上的神秘剧和奇迹剧都用拉丁文撰写,没有国家的区别,但《圣墓》另有残缺不全的第 4个抄本,这个 残本不是用拉丁文写的,而是用俗语(在英国就是用英 语)写的。这是俗语剧最早的例子之一。从此以后,欧洲戏剧结合各国的不同语言而发展,不再有共同的欧洲 戏剧。拉丁文是教堂使用的文字,戏剧一旦改用俗语,就 意味着教堂对戏剧失去了控制,直至最后教堂和戏剧完 全脱离关系。而两者脱离关系还有其他原因。戏剧演出往往干扰礼拜的进行,因为演戏比作礼拜更能吸引人。演戏时常 有盗窃活动,影响教堂的秩序。于是演出地点就移至户外,如教堂大门前或教堂墓地。再远一点,还可以移至 集市或牧场。

三、行会剧 教堂放弃了对戏剧演出的管理权,接管的是市镇的各业行会。他们演出的戏剧通称行会剧。行 会剧也是宗教性质,从内容上说,仍是神秘剧。作为俗 人的各业人员,他们关心的是把自己从罪孽中超度出来,同时也想通过演出繁荣自己的业务。

礼拜剧

不同的行业排演不同的《圣经》故事。以几个市镇 为例:约克的造船木工、捕鱼人和水手,还有切斯特的 船夫,都演挪亚故事;切斯特、约克的面包师演耶稣及 其12门徒的最后晚餐;切斯特、贝弗利的厨师演地狱的 折磨;贝弗利的代笔人演圣殿的争论等。行会剧通常在四轮或六轮马车上演出。一个市镇设 几个站,马车从一个站赶往另一个站。约克有12至16个 站,贝弗利有6个站,考文垂有3、4个站。马车分两层:下层蒙有帘子,为化装室。上层为舞台,分作两半,可作两个台使用。台上备有布景。

行会剧的主要演出日期是基督升天节和降灵节后的 一周。戏剧一般在一天内演完,但切斯特全组戏剧的演 出,需时三天。

行会剧的内容,包括上帝为人类所作的全部安排,主 要有下列阶段:(1)耶稣以前的历史,(2)耶稣诞生前后, (3)耶稣的传教生活,(4)耶稣受难和升天等。

行会剧流行于15、16世纪。成组戏剧保存得较好的 要数切斯特、约克、威克非尔德。切斯特组剧最为古老;约克组剧的剧本最多,共48出;威克非尔德组剧剧本的 文学价值最高,其中有两个剧本,可以说明英国戏剧在 中世纪的初步发展。一是《挪亚的故事》,剧中看到挪 亚夫妇争吵,先是口角,后又拳打脚踢,富有生活气息。丈夫要妻子上方舟,以避洪水。妻子上船后觉得不舒服,又下船继续纺纱。等到洪水逼近时,又被迫上船。二是 《第二个牧羊人剧》。牧羊人麦克偷了一只羊回家,放 在妻子吉尔床上,其他牧羊人追到麦克家查问。这时吉 尔呻吟着,麦克唱着催眠曲,好象吉尔真的生了孩子。牧羊人准备离去。但其中一个人忽然记起要给孩子 6个 便士,作为见面礼。于是发现这孩子就是他们丢失的羊。剧中牧羊人诉说生活的艰苦,吉尔诉说妇女的悲惨遭遇,反映了中世纪欧洲的社会生活。

此外还有年代不明的布罗姆抄本剧《以撒献祭上帝》 。剧中许多情节打动了观众的怜悯之心。上帝派遣天使要 求亚伯拉罕以他的儿子以撒的血供奉他。亚伯拉罕表示 他爱儿子,但更爱上帝。他叫以撒上山一起去祭祀上帝。到了山上,以撒问作为祭品的活牲口在哪里?又说他怕 他父亲手里拿的刀。以撒的每句话都刺痛了亚伯拉罕的 心。亚伯拉罕只得明说,他要杀死以撒。以撒难于置信,问父亲自己到底犯了什么过错?他多么希望他母亲也在 山上,为他说情!亚伯拉罕叫以撒站起来,亲了他一下。以撒要求蒙住眼睛,这样他就可以看不见父亲怎样动刀 了。他还要求只在头部砍几刀,并要求不要告诉母亲。亚伯拉罕把以撒捆绑起来,放在祭坛上,用布蒙住他的 面部。亚伯拉罕正要拔刀,天使出现了,拿走了他手中的刀。

礼拜剧

四、道德剧 道德剧于14世纪末叶出现,它的题材 仍然是宗教性质,但处理的角度不同。它着重人类的行 为和最后的命运,采用寓言的手法,以抽象名词为剧中 人物命名,说明善与恶为了影响人类而进行着斗争。神 秘剧和奇迹剧起源于教堂礼拜,而道德剧则起源于教堂 的布道。

《坚忍的堡垒》是最典型的道德剧。堡垒由 7种美 德保卫,遭受7种邪恶的进攻。7种美德是:温顺、宽厚、禁戒、贞节、勤奋、宽大、容忍。7种邪恶是贪婪、纵欲、暴食、懒惰、骄傲、暴怒、嫉妒。此剧善与恶的斗 争地点是一个圆形广场,正中是堡垒。广场外有一道沟,沟外有5个台:正东是上帝,正西是人间,正南是肉欲,正 北是魔鬼,东北是贪婪。人类有时受好心的天使的影响,有时受坏心的天使的影响。他听了坏心的天使的话,登 上人间台,追求金钱财宝,及时行乐。世界的信使把人 类领到贪婪台,其他6种邪恶也随之而来。好心的天使为 人类的失足而悲伤。他的助手忏悔和赎罪,自告奋勇去 贪婪台拯救人类。人类向上帝乞求宽恕后,回到广场,接 受 7种美德的规劝,进入坚忍的堡垒中。坏心的天使煽 动人间、魔鬼、肉欲去夺回人类,但未成功。最后人类感到自己上了年纪,于是死神驾到。人类的肉体死去,但 他的灵魂却依靠上帝的力量而得救。

参考文献

礼拜剧之家


网友回答:
用户id:12427
...可首推(),它包括神秘剧或奇迹剧的形式,盛行于14-16世纪。 答:【答案】:礼拜剧 解析:礼拜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步世俗化,从13世纪起,由市民代替教士,由拉丁语改用方言,并转移到教堂外演出,情节也日益复杂,增加了市俗的喜剧成分,成为独立的戏剧形式。但内容仍以搬演圣经故事和圣徒事迹...
回答者: 考试资料网 优选解答
用户id:82074
英国戏剧的介绍 答:并由此发展成一种作为教堂礼拜仪式组成部分而演出的戏剧,称为“礼拜剧”。
回答者: ▆▆▆丷▆▆▆ 优选解答
用户id:33927
圣咏是以什么形式传播的? 答:教会为了传播圣咏,又设立了圣咏学校,圣·加尔修道院即为其代表性学校之一。此外,罗马天主教的礼拜剧也成为西方戏剧艺术的雏形。据说于5世纪就已出现。教士们在诵读福音书中有关耶稣复活和再现肉身时,常插入对话与戏剧化的...
回答者: 漫阅科技
用户id:91861
歌剧欣赏电子书txt全集下载 答:内容预览:歌剧欣赏第一章 认识歌剧1.民族歌剧2.集成歌剧3.轻歌剧4.萨苏埃拉5.太空歌剧6.礼拜剧7.20世纪表现主义歌剧8.20世纪印象主义歌剧9.20世纪新古典主义歌剧第二章 歌剧人物1.玛丽亚·卡拉斯2.何塞·卡雷拉...
回答者: agjOVK644 优选解答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