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商洛中学(1936年创办的公立高中)

由网友(桀骜不羁)分享简介:陕西省商洛中教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北新街西段,其前身是亮晨嘉靖年间的商山学堂(现商州区中教)的分校。二零零三年,黉舍有师熟五零零零余人,占高空积二零零零零多平方米。一九三六年被确定为省立中教。一九五一年六月被确定为陕西省八所重心中教之1。一九七八年一二月,被确定为“文革”后尾批办妥的一四所省级重心中教之1。一九九零年又被省...

陕西省商洛中学位于陕西省商洛市北新街西段,其前身是明朝嘉靖年间的商山书院(现商州区中学)的分校。

盘点陕西29所百年中学,办学最久近千年

2003年,学校有师生5000余人,占地面积20000多平方米。1936年被确定为省立中学。1951年6月被确定为陕西省8所重点中学之一。1978年12月,被确定为“文革”后首批办好的1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又被省教委确定为陕西省创一流的学校。2005年在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重点中学评估验收中,综合成绩名列陕西省第9名。2011年6月,陕西省商洛中学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中文名

陕西省商洛中学

类型

普通高中

别名

商洛中学

校训

严谨 凝聚 勤奋 进取

创立时间

1936年

类别

公立

外文名

ShangLuo Senior High School

知名校友

杨长庚

奖项

科研兴教明星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实习基地

创办人

尹昌龄

主管部门

陕西省商洛市教育局

所属地区

陕西省商洛市

办学性质

公立

历史沿革

陕西省商洛中学,其前身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商山书院。

1901年(清朝光绪二十七年),时任商州知州尹昌龄在书院基础上创办了陕西省第一所近代中学——商州中学堂,于右任、李仪祉曾在此担任总教习。

1936年被确定为省立中学。

1951年6月被确定为全省8所重点中学之一。

1978年12月,被确定为“文革”后首批办好的14所省级重点中学之一。1990年又被省教委确定为全省创一流的学校。

2011年6月,陕西省商洛中学被陕西省教育厅评定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2013年起,经陕西慈善协会批准、商洛慈善协会批准,“衣恋阳光助学项目”走进商洛中学,“衣恋阳光助学金”是韩国衣恋集团资助贫困学生的一项公益活动。资助对象是在校贫困学生,每名受助学生每学年资助人民币3000元,从高一到高三,合计资助9000元。商洛中学是商洛市唯一被选定实施此项资助的学校。截止2017年,已资助学生250人,合计资助学生250人,科技资助金额225万元。

2015年,商洛中学与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合作办学,启动“优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15年6月至今,学校选派48名骨干教师走进北大进行高端培训,来自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北京101中学的15位特级教师、高考命题专家亲自授课、讲座,与商中老师一起研课、磨课,指导课堂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制定三年学科整体规划。

从2015年开始,商洛中学与北京大学老教授协会“基础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启动“三进北大”研学活动。2015年6月以来,学校根据省教育厅文件要求停止招收“三限生”,学校创建“北大班”,办好“全脑班”“实验班”“重点班”,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终身难忘的教育,让学生一起发展、共同进步。2015年暑期选派104名优秀学生,2016年暑期将选派120名优秀学生走进北京大学,听取名家报告、开展课题研究,面对面接受大师级教授的教育培养。

硬件设施

陕西省商洛中学高考冲刺大会

截至2017年,学校有图书7.2万册,电子图书10万册,年订阅报刊杂志296种。有理化生实验室16个,理化生探究实验室3个,通用技术教室2个,“天文观测台”1个。现代教育技术专用房3000多平方米,建立了共有858个信息点的计算机校园网,并通过光纤接入互联网。有计算机580台,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78个。有6跑道400米塑胶操场1个,足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4个,排球场2个。2078平方米的艺体楼内有木质地面篮球场1个、美术教室6个、音乐教室1个、琴房6个。办学规模

截至2017年,学校有师生5000余人,教学班72个,高一年级20个班,高二年级20个班,高三年级29个班。学校开设“全脑思维实验班”,高一6个,高二、高三各2个。开设‘’北大之星创新实验班‘’ 高一高二各2个。

师资力量

薛占良被评为“陕西省特级教师”。

刘小红被评为2016年全国中小学德育创新与班级建设管理工作“年度好老师”称号,并与教育家魏书生同台授课。

马珺琰被评为“陕西省优秀教学能手”。

陈淑珍、薛娥被确定为“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

李斌被评为“陕西省教学名师”。

封明军被评为“商洛市教学能手”。

张玉振、马珺琰、熊椰指导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在 商洛市商州区的实践应用》在第31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

获省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

王丹锋、白龙凤主持研究的课题被国家课题组评为“十二五”规划课题“少教多学”优秀课题。

刘丹军等5位老师被省教育厅授予“春笋计划”优秀辅导教师。

李重阳获“第六届全国青少年历史记录大赛”最佳指导奖。

闫文英、兀嫣等5位老师被评为省生物、数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曹明伟、陆洋等9位老师的13篇论文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吴磊、马玉慧获“全国首届中学语文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暨教学观摩研讨会”一、二等奖。

熊椰、闵丰功、高雯和段晓东的微课在“市第二届中小学微

课大赛”中获奖。

王晓鹏被市教育局授予“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2016年9月以来,陕西省语文学科带头人薛娥工作坊、英语学科带头人陈淑珍工作坊、地理学科马珺琰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相继成立,连同之前成立的省级历史学科带头人

程鹏

工作坊、生物学科带头人刘丹军工作坊,目前商洛中学已有五个学科的省级工作坊(站)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陕西省商洛中学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向高等院校输送合格新生1000余名,37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学科竞赛中,170多名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奖励。

陕西省商洛中学操场活动

2014年,陕西省商洛中学文史、理工类一、二本上线总人数名列全市8所重点中学第二名,田思雨同学以665分位居全市文史类第一名,李丹一同学以682分位居全市理工类第三名。2014年高考一、二本共上线 1280 人,其中文史、理工类一、二本上线1227人,体育、艺术本科双上线53人。文史、理工类一本上线628人(文史类100人,理工类528人),600分以上74人。文史、理工类二本上线599人(文史类264人,理工类335人)。文史、理工类三本共上线721人(文史类357人,理工类364人)。本科上线总人数2001人。

学生徐军、肖礼先后荣获1985、1999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2012年,唐巩同学参加清华大学自主招生并于2012年6月份被清华大学录取。据市招办最终统计,商洛中学2015年高考一、二本共计上线1226人,其中一本上线677人(文科180人,理科497人),600分以上41人,考入“985”院校72人,“211”院校212人。白思雨同学以642分名列陕西省文科第25名,商洛市文科第一名,以裸分被北京大学提前录取,冀锐同学以665分通过“贫困专项计划”被北京大学录取。我校共有五名同学进入商洛市文理前十名,名列八所重点中学第一名。

2016年,全校一、二本上线共计1147人,位于全市重点中学第二名。其中文科361人,理科726人,艺术本科双上线60人。其中,闫瑶同学以理科700分进入中科科学院大学,金璐同学以文科651分进入北京大学。文、理文化课一本上线523人(文116人,理407人)。

学校荣誉
全国活跃的中学生活先进学校实践教育活动先进单位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群众性体育活动先进单位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
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研究先进集体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国示范家长学校
全国优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陕西省文明校园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学校”“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基础教育科研项目学校
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实验基地学校新课改信息化建设样学校
展开表格

教育部“全国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

省中学生生物、物理竞赛“优秀组织奖”和中学生物理竞赛“优胜学校”。

省基础教育“十二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先进集体。

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我爱祖国,我爱母语》获省“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中华经典诵读高中组一等奖,并在延安汇报演出。

中国东方航空东航招飞基地。

中国地质大学优秀生源基地。

2016年中国三对三篮球联赛(商洛赛区)一等奖和最佳赛区奖。

2015-2016学年度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工作先进集体。

学校校训

严谨 凝聚 勤奋 进取。

学生活动

学校立足文化办学,突出生命教育、创新教育,创办了学生的文化园地——《阳光报》,学生书画展,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以及运动会。

纪念先贤

校园文化学校成立了尹昌龄研究会,出版了商洛中学校本教材《尹昌龄研究》一书,通过对商中创始人尹昌龄的研究,发挥了百年老校的文化示范作用。弘德楼、励志楼、崇文楼、笃行楼、爱知楼等文化特色教学楼,以商中创始人命名的仲锡广场,师生休闲娱乐的文化长廊,颇具文化气息的校园浮雕,成为商洛中学校园文化独特的风景线。倡导建立团队文化,采取集体备课、集体办公、学科组集体活动,制定团队合作评价机制,搭建合作平台。

校园环境

商洛中学

2003年至2010年,学校共筹资188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17234平 方米,相继建成6300平方米科技楼一栋,5756平方米的教学楼两栋,2078平方米的艺术体育楼一栋,2440平方米的逸夫教学综合楼一栋,400米塑胶运动场,660平方米教工食堂一座。先后投资120万元购置实验仪器设备,投资600万元购置现代教育技术设备,为73个教室配备了投影机和多媒体网络终端设备,为90个教室安装了网络电子监考设备,为每位教师配置电脑一台。

学校雕铸《骏马》《鸿鹄》《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面向未来》等校园雕塑,改建校园中心广场,新建报栏、橱窗、凉亭、回廊,建起了展示学校历程、成就、发展目标的巨型展牌6面,刷新标语,设置班牌、名人画像,对校园教学楼、广场、亭廊重新命名,在教学楼墙壁、科技楼内分别设置《中外著名大学》《诺贝尔奖获得者》展板20块。

知名校友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江平、航天工业部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研究员杨长庚、留美博士刘振亚等曾在这里求学读书。

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